家住江西,女儿找了一个广东男友,对方只愿给2万彩礼,该怎么办?

家住江西,女儿找了一个广东男友,对方只愿给2万彩礼,该怎么办?,第1张

广东人(指真正广东本地粤派族群,即以粤语为母语的族群,不包含客家,潮汕这些移民非粤语的族群)的彩礼就是纯意头,纯意思意思,价钱都很低,一万起,两万止那种,如果索要高额彩礼,广东人不吃这一套,也不会妥协,因为广东本地女孩出嫁收的彩礼就是这个价,凭什么外省的就如此高?因为广东人心目中嫁女不是卖女,与钱无关,所以你要嫁给广东男人,就必须按广东的习俗来,高额彩礼是绝对不可能的,也几乎不会有广东家庭会妥协。

赶紧分了吧,江西彩礼全国第一高,广东这地方彩礼几乎没有。你强调你的习俗,人家有人家的习俗,如果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不管是你家没拿到高额彩礼还是男方被迫付出高额彩礼,都会给婚姻埋下炸弹,迟早会引爆。与其这样,不如放过,不要彼此伤害。

广东彩礼二万算多了,最好不嫁,因广东人是娶亲(妻),而不是买亲(妻),潮汕人不讲彩礼,都是随送,基本嫁女都是贴钱的!

实属正常。广东人的婚嫁理念值得外省同胞学习。请记住!女方家不是卖女,而要做就女儿的组合新家庭幸福!男方在能力所允许的情况下也应适当行事。

看到这个问题,我真的太感概了,刚好我有2个同事是江西人,经历了我人生中的一个大见识,为什么说是大见识,打破了我对结婚彩礼的认知。

本人是土生土长的广东客家人,我结婚时的彩礼,加起来也就1w多点,当然我是2005年结婚的,按当时来说,我们客家风俗彩礼基本上是这个数,不算多也不算少。

以前有听说广东省外,有些地方彩礼很高,要几万,甚至要几十万的,在普通人我的眼中,当时感觉这些消息是假的吧,当然有些富二代或明星类的人物,这些我觉得是真的,因为他们确实有钱,需要面子啥的。现在想想是我见识少了,当时所处的年代,手机网络啥的不够发达,新闻也没这么快速了解。

下面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说错的地方,请大家包涵。我觉得,其实我们客家人,是很重视亲情的,基于男女双方恋爱,结婚成家,不是看重彩礼的多少,而是看重男女双方结婚后,能开开心心,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以后双方亲家要经常走动,要经营好家族关系。

如果打脸充胖子,要几十万的彩礼,在我们看来就是卖女儿,没钱的家庭为了几十万的彩礼钱,而身背债务,想想婚后能幸福吗?结婚后男女为了还债,要苦逼的奋斗多少年?这真的是一时风光有面子,接下来要辛苦劳心多少年。同时男方心里肯定有怨气的,有气就会发在生活中,想想都有点心酸心累,都是彩礼惹的祸。

去年,我2个江西同事。一个男的,家里还是有点小钱的,父母攒了些钱,他订亲时给女方家5万,结婚时给了188万,这2笔加起来就是238万。酒席和结婚首饰啥的另算,搞来搞去,算下来差不多35万吧。[捂脸]而我这个男同事,一个月工资大概6000元左右,问问大家,如果不是他家父母攒了些钱,他能结婚吗?

再说我另一个江西女同事,实话实说,长相很一般。和江西的男朋友在大学时谈的恋爱,男朋友家里比较穷,父母在家务农,男朋友月工资5000元左右,每每说起江西彩礼的事情,老是在闪躲,眉头紧蹙,一幅压力山大的样子,虽然女同事说,我们不跟有钱人比,但也不能让江西本地人看不起,我家就只要188万,是全包类的。[捂脸]男的不吭声,我在一旁听了,大吃一惊,这世界真让我感到可怕,江西的彩礼真让我恐怖,男方家要去哪里借这些钱,难道188万口里说就有的吗?男方父母在家务农,估计一辈子都存不了这些钱。小孩子一张嘴就188万。说实话,188万,在我们客家农村能娶到很漂亮很好的女孩子了。[泪奔]关键是我这女同事给,我们大家的感觉是真的不值这个钱。

看到眼前身边发生的江西彩礼事件,我是不会让我儿子娶江西女孩子的,我的观念还是要娶本地人,风俗语言,饮食习惯都一样的才好。当然最主要的是彩礼钱太贵了,实话实说哦,没必要出这个钱,把自己弄得太累了,以后的生活质量过得太差,婚后能幸福吗?

以上是我个人对江西彩礼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评论,谢谢!

说个事实,我们老板广州人,他儿子去年谈了个女朋友也是江西的,就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方说要一套房加二十万,他儿子就问了,我出钱买房和给你二十万都没问题,可你给我回什么?女方说就我人过来,他儿子当着大家的面很大声说那就是说你除了带个B过来什么都没带是吧?那女的好尴尬,然后就没了然后了[捂脸]

怎么这么蠢呀,找个江西本地的,可以要百万,,广东,广西嫁女儿这个价,给多了没钱,女儿嫁过去得喝西北风,给少了嫁过去两口子过的还不错,你自己考虑。。。

心里不痛快,就棒打鸳鸯叫你女儿分了吧!广东人很少有彩礼一说的,你想要高价彩礼钱,在广东是行不通的。

果断分手吧!嫁女到广东亏大了!广东这地方结婚彩礼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说句心里话,我在广东生活了二十多年,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广东2万彩礼真的不少了。广东人结婚嫁娶,基本没有索要彩礼一说。

在广东结婚,礼金基本是男方家随意给的。我曾经有个朋友嫁女,男女两家都是广东人。两家人都有体面的工作,家庭条件都非常不错。女方家在深圳有四套房产,男方家在深圳有三套房产,两家父母都是几千万身价,男方家的儿子出入是辆敞篷宝马。我想这么富足的两个家庭结婚,彩礼起码要二三十万吧。可结婚论嫁时,男方家就给了我朋友家19999元,当时我知道的时候,差点惊掉下巴。但是女方家却买了很多的陪嫁品,单单去香港买的黄金首饰就有三十多万。

在其它地方,黄金首饰一般是男方家购买,但是在广东,黄金首饰属于陪嫁品,一般都是女方家购买。广东嫁女一般是亏钱的,所以你女儿准备嫁广东之前,必须先了解清楚这些。否则大家会相互有怨言,为今后的婚姻埋下隐患。

江西的彩礼应该排在全国前列,但是广东的结婚礼金又是最少的。所以地域观念不同,两家人注定无法走到一起。很多地方的巨额彩礼,让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结婚,倾尽全力,东拼西凑,一身债务。一些农村家庭更加糟糕,想借钱都没地方借。如今的结婚彩礼,几乎是压在家长和年轻人头上的一座大山。

如今普通人结不起婚,就算能结,也是伤筋动骨。真不知道那么高昂的彩礼,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说一个真实例子吧,我有一个朋友是广州的,家里很有钱,他谈的一个外省女朋友(那个省的就不说了),知道他家很多钱,开口就要58W彩礼,我朋友他父亲说最多38W,女方是听后说男方家人小气,有钱看不起女方这边什么的,说嫁过去也不会幸福,男方就和女方解释了很多关于广东彩礼方面的习俗,可女方就是不听,最后还是没结成,分了,一年后我朋友又是找了一个外省的女孩,不过那女方家人很开明,女方父母是教师的,就说彩礼随你们广东的习俗,38w或28w都无所谓,只要我女儿嫁过去幸福就行,结果结婚后,男方的父亲随手就是在女方家乡给女方父母买一套别墅,后来我朋友的前女友知道这事那个后悔啊,天天在朋友圈和抖音发那种后悔和不甘心的动态和视频。

惠州民间传统的婚嫁礼俗,以封建礼教诸俗为基础,大多显得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可说是颇多陋俗。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幂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礼、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见其遗风。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历史。光绪《惠州府志》记曰:“婚姻,俗用槟榔为聘,以多为贵……其聘仪妆奁则称家之丰约为之”。“俗用槟榔为聘”中的槟榔,旧时中药铺有售,在聘礼中,它多具象征意义,而真正的聘礼传统都是以银钱、食用之物为主的。“府志”说聘礼“称家之丰约为之”,实际上,即始“约”者,聘礼的数量也是相可观的。

惠州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锁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滞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

惠州民间的繁杂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认婚)、“纳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今日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

惠州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式进行。 惠州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惠州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惠州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 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惠州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惠州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熏、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惠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旧俗婚宴时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饿着肚子独坐闺房,不能抬头,不能言笑,不能轻易走动,独听正厅中传出的嘻闹狂欢之声。此时新娘内心一般都忧虑不安,因为她知道,那些狂汉醉鬼们,一会儿宴毕之后,便要冲入新房中“闹”她了。这就是惠州婚礼中一个最为狂欢的场面——滞新娘。

滞新娘即习惯说的闹新房,“滞”是惠州方言,即戏弄之意,滞新娘即戏弄新娘。其实还在拜堂之时,滞新娘便已开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动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脚弯上猛蹬一脚,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阵起哄,人叠人地把新娘压在下面。此前,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等人总是事先作些准备,如在堂前铺一块草席,使新娘倒下时不致于弄得满身灰尘。但是,男家客人总是想办法把新娘弄得狼狈一些。

婚后宴毕,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对一个刚出嫁的新娘来说,是近乎残忍的。

闹新房古以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因闹新房是以戏谑新娘为主,因而此习也称作“谑亲”、“戏妇”。时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说明当时闹新房十分放纵,而且人们行为有违“礼教”,污秽视听,故此作者以“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汉书》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此为传统的“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惠州以上两者皆有,而且颇具“污风诡俗,生*长奸”的特征。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世代相袭,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就是惠州习惯所称的“三朝回门”。它是惠州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滞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后礼了。

三朝回门和古时候的“打婿”风俗有着密切关系。《西阳杂俎》一书在记述南北朝“打婿”风俗时说:“婿拜阁(女子住的屋)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乐,至大委顿者。”

广东近现代文献中亦有“戏郎婿”的记述。按广东的旧俗:郎婿回门之时,岳家以盛馔,谓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时,岳家的姐妹群起而戏之,或出难题使新郎难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诸物。

惠州的三朝回门,又称“滞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惠州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滞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滞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滞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滞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新婚三朝回门是惠州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远道联姻者外,市内及近郊联姻,三朝回门一般是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当日返归。

回礼宾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或缺。惠州还有新婚一月回门的习俗,回礼时岳母蒸大笼糕(一中糯米甜糕),娘家娘婶蒸敛糕。

三茶六礼成亲。客家人对嫁女儿、结婚、做屋等馈赠礼品中要有一项茶叶,故俗称“送茶”。“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

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

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

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

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订婚”。

5、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求其同意。俗称“报日子”、“定茶”。

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一般称为迎新。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广东有部分地区也是需要礼金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基于男方的能力,在礼金方面,广东并没有要求男方一定要给足多少合适,有多少给多少,量力而行。

不拼彩礼,拼酒席

就拿汕头来举个例子吧,汕头的彩礼才几千到几万块,基本上潮汕儿女要嫁人,只需要得到家人的祝福就可以了,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过得幸福,而且广东人大部分都是低调务实的婚嫁,并不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小的时候和大人去喝喜酒,好像大多数人都会在意摆酒摆了多少桌,当时就没有讨论过彩礼收了多少钱,很多地方的习俗基本不看彩礼的价格,而是看摆的宴席桌子有多少,请的人多就证明力量比较大,亲戚比较多,比较有面子。

广东人主要以家族为主,一个人结婚就融入到了另一个人的家族里,大家互帮互助,互相联系,广东地区的出轨率是比较低的,因为一个人出轨整个家族都会抬不起头,话语权也非常的低。女孩子结婚的时候基本不会要太高的财彩礼,基本上都是看男方的能力的,基于能力之上,多多少少的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拿了彩礼,返回嫁妆

广东人在彩礼方面并没有硬性要求男方一定要给出多少的,是让男方量力而为,如果一定要让男方掏空了家底,到处借钱,拿出了彩礼,那其实会后苦的也是服气的,而且这样也会使得两家的关系不和睦,以后还要来往,因此基于这个方面的考虑,广东人对礼金方面一直都是讲讲一投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虽然会有礼金,但大部分的广东女孩还会回礼回嫁妆,基本上都会回一半以上。佛山地区的人嫁女儿的时候,不管有钱没钱,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在,礼金基本在3~6万之间还有一些地方男生随意提一下就可以敲定了,这只是一个意头而已,所以对于男生来说根本没有压力,如果女方的家境好的话,还会送小车陪驾,所以在广东的婚嫁礼数方面,实在是让大家都非常的舒心。

彩礼不高,份子钱也不多

广东人的彩礼基本上都是按照男方的实际情况来给的,而女方收到彩礼之后,也会将这些彩体作为陪嫁或者婚后的家庭基金,而不是直接交给家里的弟弟或哥哥,用来为他们谋财礼。广东的彩礼钱少之余,参加宴席的时候红包的份子钱也不高。基本上广东人结婚都是希望日子过得更好,所以并不会给南方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不过广东虽然不怎么给彩礼,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男方该表示也还是得表示的,钱也是不会少,算下来也不少于那些彩礼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48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