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公爵为什么宽恕阿纳托利

安德烈公爵为什么宽恕阿纳托利,第1张

娜塔莎·罗斯托娃

13岁的娜塔莎是小说中年龄最小的人物,是一个有着黑头发、大眼睛的女孩子,虽然样貌不是非常与众不同,但是她的性格却非常活泼开朗,身材也很好,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在少女的时候,娜塔莎被托尔斯泰塑造成一个天使般的形象,她就是幸福和美好的一种象征,是被众人喜欢的小天使。然而战乱的年代和社会的不断影响,再加上娜塔莎的思想和阅历,使得她不断成长为一个革命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她愿意参加战争,献出自己的一切。

娜塔莎是罗斯托夫家最受宠爱的女儿。她与安德烈相爱,但是因为男方家里阻挠而只是订了婚,并商定若是一年后两人仍彼此相爱就结婚。订婚之后安德烈就远赴国外疗伤去了,只剩正处青春年华的娜塔莎孤单寂寞。在一次观看歌剧表演过程中,海伦有意撮合她的哥哥阿纳托利和娜塔莎在一起,并且娜塔莎也竟然情不自禁地对阿纳托利产生好感,觉得他们二人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可是从剧院回来到家娜塔莎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大惊失色,觉得愧疚,脸涨得通红,意外自己怎么能堕落到这种地步,立刻觉得她同安德烈的爱情被她自己糟蹋了,内心愧疚不已。

但是转念一想,娜塔莎又安慰自己: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没有做过什么事,也没有招惹过什么人。谁也不会知道今天的事。我也不会再见到他(指阿纳托利)了。所以,没有什么可忏悔的,安德烈公爵仍旧可以爱我这样的人。可是,自我麻痹和欺骗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的。尽管娜塔莎尽力想忘掉当天发生的一切,忘掉阿纳托利,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像从前一样爱安德烈。可是,她发现原先对安德烈公爵的纯洁爱情已经完了。并且,她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同阿纳托利的谈话,回忆起那个俊美大胆的人的手势和微笑。

娜塔莎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刚对爱情有了朦胧的理解和初步的尝试。可就在这理解和尝试的过程中也能凸显其矛盾性。一直以来对安德烈公爵单纯执着的爱遇到阿纳托利之后就破灭了一半。她发现自己竟然对阿纳托利也能产生好感之后就开始了矛盾的心理过程:首先是羞愧,觉得没脸见人,对不住安德烈公爵。而后又觉得一切都没什么,不存在什么严重性,和安德烈公爵还可以继续下去。可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和安德烈的感情还是被玷污了,不可能回到从前了。但就在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她还能 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个迷人的阿纳托利”。其思想中的矛盾性就在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中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出来。

现任的法国第一夫人布里吉特,可谓是人生赢家,拥有一段传奇般的人生,她选择了与自己的学生马克龙一起,24岁的年龄差距,让这段婚姻起初并不被人们看好,但是最终还是得到了大家的祝福。

但是布里吉特的幸福人生,却辜负了另外一个人的痴心一片,那就是布里吉特的前夫安德烈·路易斯·奥奇耶尔。这位前夫的种种表现可以说算得上是法国好前夫了。

现在的这位法国第一夫人,第一段婚姻就是嫁给了银行家安德烈,这是一个深情而温柔的男人,这位第一夫人的前夫,早在去年就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死讯在死亡接近一年之后才被透露出来,这也是安德烈的意思,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死讯干扰前妻的生活,不愿意给布里吉特带来任何的麻烦。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安德烈非常重视隐私

当马克龙成为法国总统的时候,他和布里吉特的爱情也被各大媒体挖了出来,随之而浮出水面的自然是安德烈,这个前夫哥!法国的那些媒体们绝对不会放过安德烈这个新闻点,各种媒体采访纷至沓来,就想从安德烈口中得到一些劲爆的消息,比如他的前任妻子是怎么和马克龙好上的诸如此类的,但是这些有偿的,无偿的新闻采访通通被安德烈先生回绝了,因为安德烈先生是一个非常重视隐私的人,他不希望有人刺探她的隐私也包括他自己的隐私。

关于这一点法国第一夫人布里吉特的大女儿的发言中也能够得到验证,他表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对隐私极为重视的人,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他从来不会因为布里吉特的出轨,而出卖隐私,这是他人生的底线。

 其次,这个法国男人仍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前妻

布里吉特曾经是一名中学老师,安德烈是一个出色的银行家,年轻时候非常的帅气,这是一对帅哥美女的组合,可以说是绝配。结婚之后,他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丈夫,但是有的时候感情总是不讲道理的。

1990年的时候,15岁的马克龙遇上了39岁的布里吉特,两人迅速擦出火花,安德烈并不是傻瓜,看出了妻子的背叛,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情节,安德烈搬离了首都巴黎,表明自己的态度。安德烈的宽容没有得到回报,布里吉特反而和马克龙感情越来越好。最终,安德烈决定放手,就像刘若英唱的那样一个人的退出,成全了两个人的夏天。之所以选择放手,原因就在于他对布里吉特的爱,这份爱贯穿了他的人生,哪怕布里吉特后来成为了法国第一夫人,他依然默默的爱着布里吉特,看到自己的爱人幸福,这是他最大的满足,所以直到去世,他依然不愿意去打搅自己的前妻。三个人之间的情感问题,外人是没有办法随意评价的,但是我们至少能够看出安德烈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男人,给妻子最后的温柔就是手放开与不打扰!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我花了三天时间去看,篇幅不太长,只有250页左右,这也许是经过删减的版本,不过无伤大雅,一些情节还是能很好的串联在一起。

之前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三本平凡的世界和四本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平凡的世界总共有1200多页,那不勒斯总共有1600多页,加在一起有2800页有多,与战争的和平这200多页比起来,显然是不值一提,所以我很快就读完了,但页数少不代表故事不精彩,它足以引起我的共鸣,引起我的无限遐想。

全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写的是法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场面,其余篇幅都是写的俄国贵族的一些生活,在战争时的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物是人非,无可奈何,在和平时的舞会聚餐,游历山河,倒是潇洒自由、无拘无束。

安德烈和皮埃尔是故事的两个主角,和女主角娜塔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整篇文章的基本框架。

安德烈当然是贵族的一员,也是一名军官,他先后上了两次“一线”,不得不称赞这名军官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无畏生死,骁勇善战,有一个细节特别令我记忆深刻,在俄军大败后,士气锐减,士兵争先逃跑,溃不成军,他深知士气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也知道一名将领的号召领导对士气的重要性,他带头扛起军旗反向冲锋,完全不惧追赶上来的敌人,士兵受其鼓舞,重燃斗志,但不幸的是安德烈被炮弹击中,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能站起来,不幸中的万幸,他没有牺牲,法军发现他没有牺牲后,不仅没有趁人之危,反而把他送去救治,可见“没有完全丧失人性”。第二次上战争,由于司令员对安德烈很熟悉,也很欣赏他的军事才能,想把他招在自己帐下,但他果断的拒绝了,理由是“我很熟悉一线,也想将自己的余力都发挥在对抗敌人上,而不是运筹帷幄上”,我想,他很享受和士兵一起冲锋的快感,第二次他又受了很重的伤,加之之前的旧伤,没能熬过一个月,慢慢的离开了人世。

再说说皮埃尔,全文刚开始提到他是一个名爵的私生子,身份并不纯正,是一个引人非议的角色,但他从来都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仍然过得潇洒自在,放荡不羁,意外之中继承了父亲的财产,变成了一个旁人羡慕的“大角色”。在面对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放弃了贵族身份,来到战争一线,体验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并不畏惧生死,在莫斯科沦陷后,轮为一片火海,他为救一个俄国小女孩于火海中,被法国军队俘虏。

娜塔莎16岁的时候,原本在儿时和她青梅竹马,十分喜欢缔下婚姻的鲍里斯,鲍里斯却嫌弃娜塔莎的家境贫寒,以儿时玩笑为由毁除婚约,在娜塔莎伤心难过之际,安德烈表达了对娜塔莎的爱慕,娜塔莎也渐渐被这名成熟稳重,潇洒英俊的军官所吸引,他们定下了一年后结婚的婚约后,安德烈上了前线,但后来受到阿纳托利的勾引,竟然做出和安德烈毁约的决定,并和阿纳托利打算私奔,幸好在家人的阻止下没能得逞,因为大家都知道阿纳托利是个花花公子,到处粘花惹草,最为重要的是其已有家室,可见阿纳托利居心叵测,心怀不轨。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娜塔莎终日以泪洗面,也愧疚难当,辜负了安德烈的一片真心,知道自己再也不配拥有爱情。安德烈收到信件后自然是伤心欲绝,心如死灰,不过造化弄人,在两个本无交集的人儿身上,又安排他们再次相遇,不过此次,却是安德烈病危之际,她不忍心看也很担忧,抛下一切、奋不顾身、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尽管最后他还是死去了,但是他原谅了她,她发现最后也是爱着他。安德烈死后,娜塔莎和皮埃尔在一起了,因为皮埃尔经历了战场、俘虏,妻子去世,父亲去世,好友去世,连最可爱善良的人彼佳也牺牲了,他几乎是在短时间了经历了生死与变故,变得无比坚毅,他深信“活着就有希望,,就能收获幸福”,他把娜塔莎也从绝望之中拯救出来了。

战争永远都不是人们所期望的,和平才是人们所共同向往的。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痛苦难以言表,亲人的牺牲,家乡的破坏以及精神的摧残,愿世界和平,永远不再有战争和流血。

她至今未婚,曾经和一位比她大24岁的波兰导演安德烈·佐拉斯基在巴黎共同生活了15年。 15年前,安德烈·佐拉斯基准备在法国拍摄影片《狂野的爱》,这位特别喜欢启用大明星的大导演决定让苏菲玛索领衔主演。还没共事,苏菲已经听到不少有关导演的议论,最可怕的是人们说他是个疯子,是个虐待狂。去见安德烈·佐拉斯基之前,苏菲玛索提心吊胆,生怕弄个下不来台。谁知,见面不到十分钟,她就被他的魅力征服了。 在法国**圈中,苏菲玛索是个有名的直肠子,说起话来从不拐弯抹角,哪个导演让她受不了,她便无所顾忌地大加“讨伐”。《警察》一片拍过后,她指责导演莫里斯皮亚拉在拍片时折磨她;《侯爵夫人》创作完成,她表示不能原谅导演韦拉贝尔蒙待。可是,一提起安德烈·佐拉斯基,苏菲好像变了一个人,她显得相当宽容,很少使用过激之词。“在我们家里,吵架是家常便饭,这正好磨练了我们的忍耐力。”每次吵得不可开交,多是年轻的苏菲玛尔索做出让步。她在这时把他当成“老人”看待,而这位“老人”却执拗得像个孩子。苏菲玛索曾经表示:嫁给摩纳哥王子恐怕都比和安德烈·佐拉斯基生活在一起容易。其实,这份“不容易”是她自找的。她觉得和一个年长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好处多多,“他对别人更感兴趣,受到的约束更少,而且更有思想。”他们互相交流,彼此补充,爱情确实会使人变得更美好。 1991年,在拍过《蓝色乐章》之后,安德烈·佐拉斯基停止了**创作。一方面,他的祖国波兰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他乡游子,终于可以自由回去了,他很想把更多的时间献给波兰,他两次被推荐到文化部长的位置上,但都没有应允上任,这位极有见地的**家很想做一些实事。另一方面,他对法国失望了。他觉得法国人已经失去鉴赏力,不再欣赏他的作品。而他们常说的那句“安德烈·佐拉斯基是个疯子”,终于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安德烈·佐拉斯基一次又一次地回波兰,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拍片时,苏菲玛索跟在他的身边,他们在华沙有一个家,那是坐落在郊外的一片树林间的一座小屋。 1995年7月24日,苏菲玛索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名叫Vincent的男孩子。他们的儿子出生后,这个家显得更温馨了。最近,有些记者还在讲述这对恋人的甜蜜故事,而另一些报刊则披露出他们之间的危机。佐拉斯基己公开抱怨和大明星生活在一起太难了,需要承担和理解的东西太多太多。在他看来,苏菲生活在一个非常实际的世界里,而他自己却常常邀游在某种精神境界之中。两人之间的沟通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他感到很累……如果是这样,苏菲玛索又何尝觉得轻松?她少年得志,个性极强,难道就不想找回自我? 拍摄《末日危机》期间,苏菲玛索需要在伦敦停留六个月,她把儿子带到了那里。过去,苏菲拍片时,佐拉斯基总陪伴在她的身边;没有戏时,她就和他一起去波兰。可是这一次,两人各干各的了,安德烈·佐拉斯基重新拿起了导筒,苏菲玛索也离开了温馨的家。 苏菲玛索的第二任男友是美国制片人吉姆·朗里,两人现已分手,但生有一女。 苏菲的现任男友是好莱坞男星克里斯托弗·兰伯特,两人在2009年共同出演《男人的床边》一片。

安德烈·舍甫琴科的老婆是克里斯汀·帕兹克。 

安德烈·舍甫琴科:1976年09月29日出生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乌克兰籍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前乌克兰国家队队长。

2000年,舍甫琴科与名模妻子克里斯汀·帕兹克在阿玛尼的一个服装展示会上相识,而克里斯汀还是AC米兰队的铁杆球迷。自这次缘起于阿玛尼的会面之后,舍甫琴科和帕兹克电话不断,随后两人便确立关系。2004年7月14日,舍甫琴科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秘密婚礼,迎娶美国妻子克里斯汀·帕兹克,当时克里斯汀已经怀孕7个月。2004年10月29日,舍甫琴科与妻子克里斯汀第一孩子诞生,因为妻子克里斯汀是美国人,所以舍甫琴科给刚出生的儿子取了一个英语名字为乔丹。2006年5月,在舍甫琴科转会至切尔西后,又迎来了他第二个儿子克里斯蒂安。

2016年是“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也是俄罗斯的文学年,光明日报和塔斯社联合发起一个活动——“中俄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互评”,选出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和在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中国文学作品。按照评选规定,一位作家只能有一部作品入选,在讨论托尔斯泰入选作品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托翁的三大长篇如何取舍?经过评委们的长时间讨论,并且征询了学者和作家的大量意见,还参考了网上投票、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借阅量等等信息,最后选票还是落在了《战争与和平》,大家总觉得这部作品更有代表性一些。另外,《战争与和平》毕竟是托尔斯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毕竟是俄国第一部赢得全欧洲、全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是34岁,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了10年的小说,我们现在不能断定这十年多的写作完全是为《战争与和平》做准备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他之前的作品确实都为《战争与和平》做了很好的铺垫。

比如他的处女作——《童年》《少年》《青年》,其中写到贵族的生活、庄园的生活、贵族主人公对生活的反省和对本阶级生活的忏悔,这些内容后来都出现在了《战争与和平》里。

再比如托尔斯泰跟哥哥一起在高加索、在塞瓦斯托波尔打过仗,他根据亲身经历写出的战争小说一发表就引起轰动,真正给他带来名声的作品是战争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

也就是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两大内容——战争与和平的贵族生活,在这之前托尔斯泰都写过非常非常好的作品,这当然会让他写《战争与和平》的时候非常得心应手,等于是把他之前十多年的创作通过这部长篇小说做了一个总结。在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我总结出一个公式——“二三四”。

个主题——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以标题点名两大主题,一个是战争的主题,一个是和平的主题。战争,就是1812年俄罗斯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和平,就是四个贵族家族的生活。对于一部民族史诗来说,对于这样一部英雄田园诗来说,确实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题目了,绝对找不到比这个题目更具有概括力、更具有覆盖范围的题目了。对一个人来说,我们可能觉得爱和恨、生和死是最主要的永恒主题,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战争与和平就是最基本的种生活方式,就是最概括力的两种存在方式。

1812年拿破仑率军攻打俄国

《战争与和平》开篇的俄国贵族沙龙

《战争与和平》确实篇幅太长了,尤其在如今这样阅读碎片化的时代,120万字的阅读量任务太重,读起来确实很费劲。其实如果你把它分解成“战争”和“和平”两个部分的话,你会觉得小说中的起承转合还是很清晰的。小说标题就告诉了我们,书中的内容一定是一段战争接一段和平,一段和平接一段战争,写战争生活的时候会让这些人物上战场,同时与和平生活构成对照和呼应,写和平生活的时候,是为这些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做某种铺垫。这两个主题构成一个框架,整个故事情节都在这两者之间游离、穿梭。

个人物——娜塔莎、皮埃尔与安德烈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巨大的史诗,中间出现的人物有好几百,在这么多人当中,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是七八个,仔细的读者或许能记住二三十个人物。在这些人物中间,大家公认的核心的角色只有三个——天真烂漫的娜塔莎,忠厚善良的皮埃尔,严肃真诚的安德烈

苏联**《战争与和科》中的娜塔莎(罗斯托夫家族)

娜塔莎是一个女性角色,她跟四大家族的四个男人都有过关系。她小的时候跟鲍里斯有过两小无猜的友情,后来她爱上安德烈并成为他的未婚妻,但这期间她背叛了求婚夫,想和阿纳托里私奔,最后安德烈去世,娜塔莎跟皮埃尔结婚,成为贤妻良母。娜塔莎是一个串联的人物,她跟不同男人的关系,把几个主要人物串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娜塔莎可能是所有人物中最具有结构性功能的这样一个角色。娜塔莎和安德烈的关系,娜塔莎和皮埃尔的关系是这部作品中最有构建功能的两条主线。看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会深深爱上娜塔莎这个女主角,就像你看了《奥涅金》以后对达吉雅娜的印象,看过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以后对“屠格涅夫家少女们”的印象。在19世纪的俄国小说中,女主角往往都特别可爱,既漂亮又善良,既是贤妻良母,还都很有艺术感,能歌善舞。这些作家都把他们理想中的女性的特征放到其作品的女主人公身上了。但是新近有一种解读,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俄国文学,恰好发现了问题,说这是俄国作家男权意识最典型的体现,他们心目中女性的形象,到底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还是一种俯视,甚至一种颐指气使的给定呢?我们今天不是讨论娜塔莎的形象,但是我们说,这样一个串联性的小说人物身上负载着托尔斯泰的女性观,这是肯定的。托尔斯泰理想的女性应该就是这样的

大家

提到《战争与和平》中的四大家族,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红楼梦》也是写四大家族的,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大部头的史诗性长篇小说往往也都有四重结构,要么四个家族,要么四个主题,要么四条线索,道理也非常简单,小说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情节和单一的人物的话,往往就是一个短篇小说,因为它没有情节的枝蔓,没有人物相互之间的冲突,没有这种转化,它一定是简单的,是短篇小说,当然也有可能是中篇小说。很多文艺学教材中关于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界定,往往就是看小说中有一个还是多个情节主线,如果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你写了十万字可能也还是中篇小说,如果有三四个情节线索,可能你写了八万字也可以算成长篇小说,也就是说,中篇、短篇、长篇的体裁界定并不完全是体量上的,字数上的,情节的复杂程度实际上是划分小说体裁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是标准的长篇小说。小说可以写两个家族,或三个家族,但两三个家族之间最多只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关系往往是非此即彼的,但是如果有四个家族的话,每个家族都要跟另外三个家族发生关联,这个可能性就太多太多,这个情节就会无限复杂下去,当然,这也会对一个作家的掌控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我在俄国也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说托尔斯泰选四个家族,也是要保持一个好坏贵族的比例问题,他在作品中需要写到所谓的坏人,也就是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有些人是英雄,有些人是狗熊,他就写了一个狗熊的家族——库拉金家族,如果他只写两个家族,一个家族好,一个家族坏,这个比例似乎不足以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整体上的正面气概,结果,托尔斯泰就写了四个家族,其中三个家族都非常崇尚英雄主义,都是非常爱国的。

保尔康斯基家族的安德烈

别祖霍夫家族的皮埃尔

库拉金家族的海伦和阿纳托里姐弟

两个既相互对应又相互关照的主题,三个主角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四个家族对生活、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及其互动联系,这三个层面的东西放到一块就构成了作品的经纬,互相之间交叉来交叉去,这部作品就显得很厚重了。

围绕《战争与和平》评价

《战争与和平》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在杂志上开始连载的时候,跟托尔斯泰同时代的作家都非常佩服他,有一个作家叫冈察洛夫,写《奥勃洛莫夫》的那一位,他说,能写出《战争与和平》的作家是“俄国文学真正的雄狮”。托尔斯泰的名字叫“列夫”,“列夫”(Лев)在俄语中就是“狮子”的意思,写出这样作品的人是一个真正的“雄狮”。这部作品翻成欧洲语言后,欧洲的作家都非常佩服。毛姆就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人看到这个说法之后也许会说,《安娜·卡列尼娜》不也很伟大吗?我觉得,《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是他的“best”,但是《战争与和平》是他的“greatest”。“好”和“伟大”不完全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定义。罗曼·罗兰说过,《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

托尔斯泰本人到晚年并不喜欢《战争与和平》,曾公开说这部小说“连篇的废话”,有些人引用托尔斯泰自己晚年的这句话,用来说明这部作品并不怎么样,其实,我们也同样可以引用托尔斯泰关于这部作品的另一种自我定义,他说,这是他“构建民族史诗的一个尝试”。

美学特征

关于这部作品的美学特征,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说法,就是“心灵的辩证法”,这是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我们以前以为他的这句话是用来评说《战争与和平》的,其实不是,1853年托尔斯泰发表《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评论,评论这部小说集,认为其特色就是“心灵的辩证法”和“道德情感的纯净”。这篇文章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他这样写道:“大部分诗人关心的主要是内心生活的呈现结果,而不是隐秘的过程本身……托尔斯泰伯爵天赋的特色就在于,他并不仅仅局限于表达心理过程的结果,他最感兴趣的是过程本身,是这一过程的形式、规律和心灵的辩证法。”“心灵的辩证法”后来就被许多文学史家、批评家拿来概括《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甚至推而广之,用来概括托尔斯泰所有的文学创作。就是说,托尔斯泰写的人物,从开始出场到小说结束,似乎是两个人,一开始是一种,最后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然这个人不是指他从年轻到变老,也不是从相爱到不爱,实际上主要指他内心灵魂的巨大变化,也就是说,在一部长篇小说的始终,作者完成了对这个人物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展示,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来说,一般作家更愿意展示的是结果,但是托尔斯泰更愿意展示这个过程本身,这个过程还往往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以安德烈为例。《战争与和平》的读者都对安德烈充满敬意,有人说这个人身上也有托尔斯泰的自传色彩,当然这种自传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传,托尔斯泰思考一个人怎么样成为一个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英雄人物,他试图通过安德烈来体现这种思考。

安德烈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长得很漂亮,也很勇敢,为了体现安德烈的勇敢,托尔斯泰让他做了俄国将领库图佐夫的传令官。在战争打响之前,安德烈是非常有功名心的,他觉得要为祖国勇敢战斗,获得军功,保卫国家,为祖先扬名。但是在奥斯特里茨的战场上,他被一枪放倒,他躺在地上,恍惚之间看着天空,天空上有很高远的云在飘浮,他突然觉得,跟这个高远的天空比起来人是那么渺小,人的这种残酷争斗是那么的无谓。

负伤以及之后的疗伤,改变了他的战争观,觉得人类的相互残杀是没有意义的。之后的疗伤,以及妻子因为难产去世,都让他心灰意冷。后来,他因为继承遗产前往一个庄园,路过一片树林,在树林里看到一棵老橡树,这棵老橡树旁边的白桦林、松树都已经郁郁葱葱了,但是老橡树身上全是疙疙瘩瘩的,一片绿叶也没有。这棵老橡树仿佛对安德烈说,你还是很像我的,我们都见了太多的世面,我们就觉得什么春天,什么爱情,什么幸福,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派胡言,骗骗其他人还行,但骗不了我们。在这个庄园,他在夜里突然听到了娜塔莎的歌声,娜塔莎一个人坐在窗口旁边看到一轮明月升起来,她觉得在这样一个风清明月的夜晚是不应该睡觉的,人在这样的夜晚是应该面对月亮唱歌的,而且托尔斯泰还给了娜塔莎一副非常好的嗓子,她轻声的歌唱打动了安德烈,还有这样的歌声,还有这样的月亮。回去的路上,他试图寻找那棵老橡树,他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因为老橡树完全变了样,它展开一片新鲜浓密的绿叶,庄重地站在那里,在夕阳的余晖中轻轻地摆动着身躯,那些疙疙瘩瘩的树枝、累累的伤痕,以及陈旧的痛苦和疑虑全都不见了,透过了百余年的坚硬树皮,长出了一片片鲜艳的新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棵老树竟然能发出这样的绿叶。是的,这就是那棵橡树,安德烈公爵想到,于是一阵没有来由的欢乐和复兴的春天的感觉袭上了他的心头。

他突然一下子回忆起了他生活中所有那些难忘的生活,奥斯特里茨的战斗,以及那高远的天空,妻子死去的时候责备的脸庞,渡船上的皮埃尔,因夜色的美丽而激动的少女,还有这个夜晚的月光,他突然想起了这一切。“不,生命在31岁上还没有结束,安德烈公爵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内心的东西光有我一个人知道还不够,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皮埃尔也好,这个想要飞向空中的少女也好,应该让所有的人都理解我,要让我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为我一个人而过的,要让他们的生活改变方式,要让我的生活体现在所有人身上,要让所有的人都与我一起生活。”安德烈和老橡树的两次相遇,是《战争与和平》中特别有名的一个段落,中间还提到安德烈生活中的著名事件,比如前面提到的在战场上看到天空,他跟皮埃尔在渡船上讨论人生,他妻子的去世,他看到娜塔莎唱歌,这些事件在他这一段里都被放在一块,促成他最终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以前他是要功名,那是很自我的,最后他看破功名了,什么都不去做了,托尔斯泰认为这同样是自私的人,他最后这段话表明了他的一个新态度,就是说我要再活下去,我要找到活的意义,让所有人活在我的心中,让我活在所有人的心中,也就是对社会承担一种责任,要让生活过得有意义一些。我们能十分肯定地说,他的这段思绪一定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思绪,就是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这个想法跟安德烈最初想建立功名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所谓辩证法就是否定之否定,安德烈这个人物也经过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发展,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托尔斯泰笔下的心灵的辩证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28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