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尼日尔河之谜?

什么是尼日尔河之谜?,第1张

18世纪,关于撒哈拉南部地区的探险,是从探寻尼日尔河开始的。

首次计划对尼日尔河流域及撒哈拉沙漠探险活动的是英国的“促进非洲内陆开发协会”,发起人是科学家班克斯和探险家库克。然而,由北向南穿越撒哈拉沙漠绝非简单的事,沙漠里恶劣的气候,艰苦的条件,剽悍的游牧部族……因此,探险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探险经验,还要有过人的智慧、精力和充沛的体力。与库克船长一道在太平洋海域探险成功的约翰·雷特阿德自告奋勇地说:“探寻尼日尔河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到冈比亚后上岸探寻;一条是由北向南穿越撒哈拉沙漠。而后者更富有挑战性,打通这条路,对将来的经济贸易会有很大的作用。”就这样,带着“协会”的重托,他踏上了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旅程。

到达文明古国埃及,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等灿烂文化深深吸引着他,可他无暇顾及考证历史,而忙于联系能与之共同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请问先生,您为何千辛万苦到沙漠的另一端去寻找一条河?”商队首领对他孤身一人的行动很迷惑。“啊,也许你还不能理解,探险的价值就在于挑战和发现。”他说的是心里话。“勇敢的年轻人,您既然能抛弃富贵荣华,那又有什么做不到呢?我完全被您的精神所感动,愿意与您合作。”商队首领的答复令约翰高兴之极,仿佛尼日尔河就在前头。

但好景不长,途中他染上了斑疹伤寒,时冷时热,商队首领对此也束手无策。后来陷入昏迷状态,但他仍未忘记“协会”的重托,继续的喊道:“尼日尔河……”,遗憾的是,这对他来说,将永远是个梦幻了。

1796年,德国的神学研究者费雷特里齐·霍勒曼自愿向“协会”勾勒了他想穿越撒哈拉沙漠,直取尼日尔河的探险计划,“协会”同意支持他的行动。

为了避免在探险途中的不必要的麻烦,他特意花一年时间学阿拉伯语,且找到一支准备前往撒哈拉地区的商队。半路中,他收到班克斯的信:告诫他要十分注意信仰问题,因撒哈拉地区几乎都是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这坚定了他以伊斯兰教徒身份进行探险旅行的决心,而不必白白送命。于是,他穿上白色布袍,化装成伊斯兰教徒,数日后到达前往撒哈拉沙漠的一个主要休息地——锡瓦绿洲。作为神学研究者,他对当地的神殿遗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引起了伊斯兰教徒的怀疑与盘问。他沉着应付,对答如流,以对伊斯兰教虔诚的态度,才使询问者相信了他,并允许他和商队前行。这是他探险旅途的第一次死里逃生。

商队南下到达墨尔苏奎,在这滞留的一段时间里,他拜访了许多沙漠部族的首领,并诚恳地请教,还收集了不少有关沙漠游牧部族生活习俗的资料,他把这些都写成报告托人送回英国。

沙漠探险的代价是沉重的,不久,他染上了严重的疟疾,几个月后才逐渐好起来,于是他再次给“协会”写信,叙说这段时间的遭遇,表示病愈后随商队按计划探险。没想到这竟是“协会”收到他的最后一封信。

沙漠的旅行是单调的,日复一日,当他在炎热无边的沙海里跋涉的时候,多么渴望天空中飘来一片乌云。带来一阵暴雨,可这种希望是渺茫的。1801年春天,霍勒曼终于穿越了撒哈拉沙漠,找到了尼日尔河。不幸的是,他仅对尼日尔河考察了一天,就在卡波尼的小村庄里孤独地去世了,年仅29岁。虽然未留下许多文字记录,但后人并未贬低他的探险价值,他毕竟是第一位跨越撒哈拉沙漠的欧洲人。

从北向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探险路线是充满困苦与磨难,而从水路去探寻尼日尔河的蒙哥·帕尔克之死,表明这条路线同样是危险的。这虽然给尼日尔河的探险蒙上一层阴影,却依旧未能阻挡来自帕尔克故乡的医生约瑟夫·李奇和海军上校乔治·莱恩、木匠贝尔佛特3人探险组踏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旅程。

然而,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3人刚踏进撒哈拉的怀抱,致命的疟疾便缠上他们,很快医生出身的李奇魂归故里。庆幸的是,木匠在上校的悉心照顾下,没用多少药物治疗,竟神奇地康复了。他俩以顽强的毅力在无边的沙漠中跋涉,汗水湿透了衣裹,转眼间留下了圈圈盐渍的图案,“扑通”一声木匠无力地跪倒在沙丘上,精疲力尽的上校也慢慢地倒下来,可他很快又坐起来,沙地实在太烫了。“不,不能停下来!”上校喊道。可所有的水都喝光了,难忍的干渴是痛苦的,不回去只有白白送死,无奈只好往回撤。归途中,上校多次询问遇到的商队和土著,终没弄清尼日尔河的秘密。奇怪的是,上校回国后却做出一个引人走向歧途的结论:尼日尔河是流向乍得湖,最终与尼罗河汇合。

3人探险组的失败,又有新3人探险组出发了。他们是海军上尉渥特·乌得涅和休福·克拉伯东,以及陆军士官狄克生·第南组成的。由于他们选择了一条危险性较小的行进路线,而顺利地找到了乍得湖。显然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于是他们兵分两路去寻找尼日尔河。

克拉伯东和乌得涅沿当年霍勒曼的探险路线,途中,乌得涅死于一种不知名的疾病。克拉伯东历尽艰难穿越沙漠,在无功而返的途中意外地碰到了第南。相见时没有乌得涅的身影,二人相对无语,泪水盈盈。

克拉伯东不甘失败,回国后2个月,便再次和巴特上尉、仆人兰德、两名医生和两名黑人奴隶,踏上寻找尼日尔河的旅行。不幸的是,数百公里的行程后,巴特上尉、医生和黑人奴隶就先后命归黄泉。庆幸的是,克拉伯东和兰德终于在布沙瀑布看到了尼日尔河。眼看成功就在眼前,克拉伯东却患上严重的疟疾和斑疹伤寒症,带着终生的遗憾而死去,终年39岁。

一年后,兰德回到英国,将克拉伯东的遗物交给有关政府部门,并报告了这次探险经历。经认真准备,两年后,兰德与其弟弟再次找到尼日尔河,并绘出了尼日尔河的走向草图。至此,这条神秘之河的面纱揭开了:它源于冈比亚,到巴马科,向上到卡巴拉,尔后拐弯直泻布沙,最后往东南方向注入几内亚湾。为了这一点,竟花了25年时间,献出那么多探险家的生命。

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领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全国大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全国有5个主要部族,人口1140万

基本资料

国名: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

独立日:8月3日(1960年)

语言: 官方用法语,豪萨语大部分通用。

货币: 非洲法郎

同北京时差: -700

国际电话码: 227

国庆日:12月18日(1958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6∶5。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一橙色圆轮。橙色象征沙漠;白色象征纯洁;绿色代表美丽富饶的土地,也象征博爱和希望。圆轮象征太阳,还象征尼日尔人民为保护自己的权力而不惜牺牲的愿望。

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为绿色,正中一轮金色的太阳;左上角为交叉着的两把剑和一只矛,象征尼日尔古老的王国和悠久的历史;右上角是粟穗,象征农业;下方是水牛头,象征畜牧业。盾徽两侧各悬挂两面尼日尔国旗,下端的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尼日尔共和国”。

国家地理

自然地理:尼领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东同乍得相邻。全国大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乍得湖盆地、西南部尼日尔河盆地地势均较低平,为农业区;中部多高原,海拔500-1000米,为游牧区;东北部为沙漠区,占全国面积60%。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为全国最高点。尼日尔河在尼境内长约550公里。是世界上最热国家之一。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1140万(2002年)。全国有5个主要部族:豪萨族(占全国人口56%)、哲尔马-桑海族(22%)、颇尔族(85%)、图阿雷格族(8%)和卡努里族(4%)。官方语言为法语。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17%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

交通:境内尚无铁路。全国共有全天候公路135万公里。主要公路是从马里的加奥经尼亚美向东至津德尔和从阿尔利特到塔瓦的“铀矿之路”。进出口货物需要通过邻国贝宁的科托努和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转运。传统的运输方式仍占有重要地位,如北部的骆驼队和河湖上的小船。航空有初步的发展,尼亚美有国际机场,塔瓦、马拉迪、津德尔、阿加德兹和阿尔利特有小型机场。

首都:尼亚美 (Niamey)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国土西南部尼日尔河左岸,在当地哲尔马语中,“尼亚美”意为“母亲汲水的河岸”。人口100万(2000年)。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4℃,年平均气温28.9℃。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每年6~9月为雨季。

非洲人(黑人) 全国有5个主要部族:豪萨族(占全国人口56%)、哲尔马-桑海族(22%)、颇尔族(85%)、图阿雷格族(8%)和卡努里族(4%)。官方语言为法语。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17%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