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一、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二、献诗说
《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三、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取其整数,成为诗三百)。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诗经中的诗歌,可以确定具体写作年代的不多。大致地说,《颂》和《雅》产生年代较早,基本上都在西周时期;《国风》除《豳风》及“二南”的一部分外,都产生于春秋前期和中期。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是民歌。只是《小雅》的一部分,与《国风》类似。但必须指出:我们在这里说的“民歌”,只是一种泛指;其特点恰与上述《雅》、《颂》的特点相反,是由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中流传的普通抒情歌曲。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清楚。假如以诗中自述者的身份作为作者的身份,则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和“君子”阶层的人物。“士”在当时属于贵族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人物。所以只能大致地说,这种民歌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
由于诗歌的性质不同,其描述的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选择若干重要的类型加以介绍。
《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丰年》中唱道: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在丰收的日子里,人们兴高采烈而又隆盛地祭祀先人,希望他们赐给更多的福分。而《噫嘻》则描绘了大规模耕作的情形: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在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名农夫同时劳动,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同时我们也会想到:在这种强大有力的集体活动中,个人的存在价值是很容易被忽视、被抹杀的。这是在那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其产生的年代大致也在西周初期。《生民》叙述后稷的母亲姜嫄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而不死:“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这段描写,表现了后稷的神话色彩。后稷长大以后,发明了农业,所种的庄稼都非常茂盛。后来他在有邰(今陕西武功西南)成家立业,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础,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农业之神。这首带有神话和传说色彩的诗歌,反映了周民族的发生观念和历史观念,以及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
这些史诗作为叙事之作,其长处在于简明而有条理。但由于其写作目的主要在于记述史实(包括被当作史实的传说)和颂扬祖先,故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不甚重视。而且在《诗经>》里面,叙事诗并不多,主要就是以上这些。可见从《诗经》起,就显示出中国诗歌不太重视叙事诗的倾向。
西周后期至平王东迁之际,由于戎族的侵扰,诸侯的兼并,统治秩序的破坏,形成社会的剧烈动荡。《大雅》、《小雅》中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诗,有很多批评政治的作品,均出于士大夫之手。这大概就是古籍中所说的“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周语》)。
在这一类诗中,有些作者对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混乱和不公正现象提出了指责。如《瞻昂》中说:“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悦之。”《北山》中说:“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牺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从这里我们看到当时社会关系正在发生激烈变化,有人升浮,有人沉降;有人为“王事”辛苦劳碌而无所得,有人无所事事却安享尊荣。而诗人则是站在旧有的“公正”立场上,希望纠正这一种不可避免的混乱。
更多的政治批评诗,表达了作者对艰危时事的极端忧虑,对他们自身所属的统治集团,包括最高统治者强烈不满。如《十月之交》,据《毛诗序》,是“大夫刺幽王”之作。诗人从天时不正这一当时人认为十分严重的灾异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严重警告。其中写道: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峷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这是一幅大动荡、大祸难即将发生的景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诗人们尽量要避免同他们所属的集团的直接冲突,或者说,他们总是感受到集团力量的威迫。看起来,诗人们强烈地表示对于国家命运和民众生活的关心,而批评其他人缺乏这种关心,这是一种矛盾;但另一方面,这种关心,本质上也就是关心统治秩序的安定,是整个统治集团公认(不管能否做到)的正确立场、道德原则。他们所批评的,正是对这种立场和原则的背离。当他们发现(或认为)大多数人都已背离了这种立场和原则时,便既感到迷惘和悲愤,又感到恐惧,而决不敢张扬纯属个人的态度,使自己处于同集团对抗乃至决裂的地位。 以上所举的例子以及大、小《雅》中其他同类诗歌,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政治诗的传统。诗中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情绪,以及总是首先要站立在“正确”的也就是社会公认的道德立场上才能进行批评而避免张扬个人的态度,对后代的政治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国风》中的民间歌谣(包括《小雅》中一部分类似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比纯粹出于社会上层的《雅》、《颂》广阔得多,生活气息也更为浓厚。
十五《国风》,以《豳风》的年代最早。其中《七月》一篇,是极古老的农事诗,一般以为产生于西周初。与《周颂》中的农事诗不同,它以相当长的篇幅,叙述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像是记农历的歌谣。这首诗不仅在社会学、历史学、农业学方面是极可贵的资料,从文学史来说,也是后代田家诗的滥觞。
《国风》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的诗。这些诗有些是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的,有的则带有普遍意义。总体上说,这些诗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如著名的《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诗,以前很多人都解释为劳动者对剥削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责问,这恐怕不太确切。应该指出,在《诗经》的时代,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在社会的一般认识中,原是名正言顺,天经地义。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受到严重奴役的奴隶们,能否清醒地否定当时社会所公认的这一种原则,本身是个问题;即使有人认识到并表现出来了,这样的诗也不可能被诸侯和周王朝的乐宫照样容纳,成为贵族子弟日常诵咏学习的对象。《毛诗序》解此诗,谓“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食禄”,应该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诗人还是从社会公认的原则出发,认为“君子”居其位当谋其事,“无功而食禄”就成了无耻的“素餐”——白吃饭。末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讽刺的笔法。事实上,“君子”们尸位素餐,倒是普遍的现象。以他们声称的原则讽刺他们的行为,这首诗已经很深刻,不必再加以拔高,以至脱离了原意。
再如《硕鼠》,也是相当深刻的政治讽刺诗。诗中把统治者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感到忍受不了这帮家伙的沉重压榨,想要逃到一块“乐土”中去。从诗中“无食我黍”等句来看,作者是拥有自己的土地财产的,其身份可能是下层贵族或其他自由民吧。这种反对过度剥削的意见,也是明智的统治者所愿意认可,并认为值得警戒的。
前面说《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我们就把这类诗同《国风》中同样主题的诗放在一起介绍>。《小雅》中的《采薇》、《杕杜》、《何草不黄》,《豳风》中的《破斧》、《东山》,《邶风》中的《击鼓》,《卫风》中的《伯兮》等,都是这方面的名作。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应该说明:《诗经》中这一类作品,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反战诗”。因为诗中虽然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争,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情绪也是以忧伤为主,几乎没有愤怒。这是因为,从集体的立场来看,从军出征乃是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即使这妨害了士兵个人的幸福,也是无可奈何。这一特点,在《卫风·伯兮》中看得更清楚:伯兮齃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乐,首如飞逢。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首诗是以女子口吻写的。她既为自己的丈夫感到骄傲,因为他是“邦之桀(杰)”,能“为王前驱”,又因丈夫的远出、家庭生活的破坏而痛苦不堪。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实的。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厉,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看到年轻的小伙和姑娘自由地幽会和相恋的情景,如《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一个打猎的男子在林中引诱一个“如玉”的女子,那女子劝男子别莽撞,别惊动了狗,表现了又喜又怕的微妙心理。
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在文学发展的初期,即人们尚未自觉地追求多样艺术风格的时代,尤其如此。
《国风》中还有许多描写夫妻间感情生活的诗。像《唐风·葛生》,一位死了丈夫的妻子这样表示:“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她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也有男子,急切地要把妻子抛弃。在那种妇女毫无地位的时代,弃妇的命运更令人悲哀。
《邶风》中的《谷风》,《卫风》中的《氓》,是最著名的两首弃妇诗。《谷风》是一个善良柔弱的女子的哀怨凄切的哭诉,说自己如何辛辛苦苦为丈夫持家,千难万难度过贫苦的日子,家境好起来,人也衰老了,于是丈夫另有所欢,把自己赶出门去;自己离开夫家时,如何难分难舍,因为割不断对往事的追忆留恋。诗中所描写的,是一个贤惠忍让的中国妇女的典型。
《氓》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一件件事情依次写来,脉络非常清楚。先是有一个男子笑嘻嘻地向她买丝,借机搭识。她答允了这桩婚事,在等待结婚的日子里,她常常登上颓墙盼望他。可是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真实的心理,同时多少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 《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作者: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尹吉甫: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出生于江阳(现泸州市),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他辅助过三代帝王,到周幽王时听信谗言,被周幽王砍了头,后来知道错杀,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为了隐蔽别人盗墓,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
产生《诗经》的社会基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史记·货殖列传》)。由此可知,周代已是一个农业社会。这里所讲的虞夏之贡虽不可信,但周代的祖居之地宜于农业却是实情。这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来看,周族确是靠着农业而兴盛发展起来的。《豳风·七月》则完整地叙述出一年之中的农事活动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压迫关系。另外,在《诗经》中的《南山》、《楚茨》、《大田》、《丰年》、《良耜》以及《周书》内的《金滕》、《梓材》、《康诰》、《洛诰》、《无逸》等篇中,都有农事的记载。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宗教信仰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这就是《诗经》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祭祀性颂诗与雅诗的社会基础。宰我曾问孔子何谓鬼神,孔子回答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并且进一步解释:"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官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返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礼记·祭义篇》)以此了解《诗经》中的颂诗、雅诗,便可以得其要领。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称刑措不用者四十年,这时可称为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社会历史特征。我们研究《诗经》,首先要注意产生《诗经》的历史社会基础。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蒹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等手法。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青峰镇下辖村委会包括青峰街村委会、龙王坪村委会、楼房村委会、花园村委会、横峪沟村委会、张家河村委会、峪坪河村委会、下河村委会、冯家坡村委会、陡口村委会、梅花山村委会、西山村委会、八里扁村委会、白马沟村委会、台口村委会、刘家河村委会、中堰河村委会、双坪河村委会、卧牛观村委会、杨家院村委会、龙王沟村委会、东西店村委会、上阳坪村委会、清河村委会、河坪村委会、深峪沟村委会。
驾车路线:全程约4138公里
起点:青峰镇
1十堰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青峰大道行驶1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解放路
2) 沿解放路行驶560米,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3沿呼北高速行驶204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79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5沿呼北高速行驶206公里,稍向左转进入麻安高速
6沿麻安高速行驶2059公里,朝随州/武汉/G70/G4W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84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8沿福银高速行驶1426公里,直行进入岱黄高速
9沿岱黄高速行驶107公里,直行进入岱黄高速
10武汉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岱黄高速行驶30米,直行进入金桥大道
2) 沿金桥大道行驶30米,直行进入金桥大道
3) 沿金桥大道行驶240米,直行进入金桥大道
4) 沿金桥大道行驶360米,朝长江二桥/二环线/建设大道/武汉大道(金桥大道段)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武汉大道
5) 沿武汉大道行驶54公里,直行进入黄浦大街
6) 沿黄浦大街行驶780米,右前方转弯
7) 行驶120米,右转进入解放大道
8) 沿解放大道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解放公园路
9) 沿解放公园路行驶380米,右转进入中山大道
10) 沿中山大道行驶110米,左转进入五福路
11) 沿五福路行驶430米,右转进入沿江大道
12) 沿沿江大道行驶780米,右转
13) 行驶30米,到达终点
终点:武汉市
问题一:神农架的由来是什么 神农架的称谓较多:如神农山、南山、熊山、神龙山、景山、神龙架等等。但查阅史料,直至一九三一年五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都还没有提到神农架。
神农架最早的名称被称为“熊山”。《山海经》云:“又东一百五十里,日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入神人,夏启而冬闭……熊山,帝也。”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熊山”,从名称、地望、方位来看,即今之神农架。“帝”当指炎帝神农氏。
“神农架”的名称直到清代才正式见诸方志。清同治年间编纂的《兴山县志》云:“老君山其最高处日神农架,悬崖削立,林木,蒙茸,人迹罕至。”后来出版的《湖北通志》记述:“老君山,在县西八十里,高三千丈,山最高处日神龙架,悬崖削立,人踪不至,每除夕闻爆竹鼓吹声,土人以声多卜来岁丰稔。”民国初年重修的《兴山县志》亦云:“县西北之神农架,县境第一高山也, 神农山脉出四川……入县境为神农山,一名神农架山。”其“山最高处曰神供架,”就是指今神农架林区老君山西面的神农顶、大神农架、小神农架等高峰。
近人贾文治在一九四三年呈交给 湖北省 的《神农架探察报告》的开头,对神农架的名由有过如此交待:“神农架起于何时,殆无可考。据当地土人云,昔时神农皇帝于其处采木建屋,工未遂而神农升天成神,空留屋架于人间,后人遂以神农架之名也。”
神农架的名由与神农氏的传说相关。神农架至今保留着众多的与神农氏活动相关的地名、遗址、传说。如下谷乡境内的太子坡相传为神农子柱的出生地,附近的隐子岩、离子坪、望子山等,分别是神农隐子、别子、望子的故址。百草园、百草冲、百草坪皆为神农尝百草之地。山宝洞为神农当年的行宫。仙升台为神农跨鹤仙升处。
问题二:神农架是什么 神农架的称谓较多:如神农山、南山、熊山、神龙山、景山、神龙架等等。但查阅史料,直至一九三一年五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都还没有提到神农架。
神农架最早的名称被称为“熊山”。《山海经》云:“又东一百五十里,日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入神人,夏启而冬闭……熊山,帝也。”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熊山”,从名称、地望、方位来看,即今之神农架。“帝”当指炎帝神农氏。
“神农架”的名称直到清代才正式见诸方志。清同治年间编纂的《兴山县志》云:“老君山其最高处日神农架,悬崖削立,林木,蒙茸,人迹罕至。”后来出版的《湖北通志》记述:“老君山,在县西八十里,高三千丈,山最高处日神龙架,悬崖削立,人踪不至,每除夕闻爆竹鼓吹声,土人以声多卜来岁丰稔。”民国初年重修的《兴山县志》亦云:“县西北之神农架,县境第一高山也, 神农山脉出四川……入县境为神农山,一名神农架山。”其“山最高处曰神龙架,”就是指今神农架林区老君山西面的神农顶、大神农架、小神农架等高峰。
近人贾文治在一九四三年呈交给 湖北省 的《神农架探察报告》的开头,对神农架的名由有过如此交待:“神农架起于何时,殆无可考。据当地土人云,昔时神农皇帝于其处采木建屋,工未遂而神农升天成神,空留屋架于人间,后人遂以神农架之名也。”
神农架的名由与神农氏的传说相关。神农架至今保留着众多的与神农氏活动相关的地名、遗址、传说。如下谷乡境内的太子坡相传为神农子柱的出生地,附近的隐子岩、离子坪、望子山等,分别是神农隐子、别子、望子的故址。百草园、百草冲、百草坪皆为神农尝百草之地。山宝洞为神农当年的行宫。仙升台为神农跨鹤仙升处。
问题三:神农架是什么样的地方 人文背景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为缅怀祖先,颂其伟业,林区人民 于1997年开始在神农架主峰南麓小当阳兴建神农祭坛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见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双目微闭,似思似眠,神农塑像与千年古朴相拥而立,景致浑宏,气宇不凡,蔚为壮观。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秦汉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初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省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府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清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在此建立苏维埃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国家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着手对神农架进行开发,并于1966年修通贯穿南北的公路。1970年国务院以〔1970〕国发47号文件,批准神农架林区建置,由湖北省直辖,行政地域由房县、兴山、和巴东三县毗邻区域划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隶属几经变更,终于于1987年确定直属省辖至今。 神农架文化遗存众似繁星,民俗乡风淳厚质朴。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传承佛教衣钵,川鄂古盐道依稀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残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间刺绣显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在此发现并已整理出版的《黑暗传》被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从而打破西方关于中国没有自己史诗的百年神话。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使神农架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净土和乐园。 动物王国 ・神农架白色动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的六月至十月是神农架旅游的最佳季节。 神农架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极端低温-21℃ ,极端高温385℃ 。 每年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冰霜期,山内气候不十分稳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神农架的气候特征的:“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此时不适宜到神农架旅游。
问题四:神农架是什么省 神农架:全名神农架林区为中国湖北省的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也是中国境内唯一作为县级行政区的林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相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亲尝百草而得名。
林区是中国的县级行政区之一,现时唯一的林区是湖北省西部的神农架林区,由湖北省直辖。神农架林区由中国国务院於1970年5月批准成立。
问题五:神农架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是个市还是镇的 神农架林区
外文名称
Shennongjia Forestry District
别名
华中屋脊
行政区类别
林区
所属地区
湖北省
问题六:神农架有些什么特产? 神农架林区山高林密,物产丰富。主要有:神农茶叶、香菇、中草药、木菜板、绞股蓝、野生蜂蜜、红桦树汁、根雕、野生动物标本、水晶石、野生核桃、板栗等。
另外神农架土特商店特别多,主要集中在松柏镇和木鱼镇。两镇当街和各景区商店、摊点众多,主要经营神农架当地旅游商品和土特产。
1、香菇
来自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原木香菇,不止闻起来很香,味道也特别好吃,市面上买来的一般都是在袋子里生长的袋料菇,而原木香菇是在湖北山区里在木头上自然生长的,再由太阳自然晒干,所以比市面上卖的菇要好吃。
2、中草药
原始苍莽的神农架蕴藏着极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中草药王国”之称。其除门类齐全的常用中药外,更有疗效奇特的民间草药,有天麻、延龄草、重楼、猪苓、鸡爪黄连、冬花、柴胡、桔梗、旱半夏等。
神农架有四大民间草药很出名,那就是“江边一碗水”,治跌打损伤、胃病等;“头顶一颗珠”,治头痛病;“七叶一枝花”,治咽喉肿痛、乳腺炎,或泡药酒;“文王一枝笔”,治鼻出血、妇女月经出血不止等。这些药材镇上和旅游景点都有卖,也可以讲价。
3、神农泉黄酒
用地产优质糯米为主料,配之以神农架北麓青峰短裂带天然矿泉水,其酒体完美,色泽光亮,金黄透明,味甜醇厚,风味独特。神农泉黄酒不仅自然天成,又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低酒度高营养保健酒,内含人体必须且易于吸收的多种氨基酸,有机酸脂类高级醇,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适量饮用,具有通经养颜,养脾扶肝,舒筋活血,养胃护胃,增进食欲,消除疲劳,抗血管老化,延年益寿之功效。
4、神农架野百合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入心、肺二经。能养阴清热,润肺止渴,宁心安神,治肺结核久咳、阴虚咳血、潮热肺痈、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失眠多梦、脚气浮肿等症。夏秋季用来清凉解暑的百合汤,可谓夏秋滋补上品。若经常服食百合,可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等功效。
5、民间刺绣
神农架地处偏僻深山,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神农架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
神农架有出自农村妇女之手并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民间刺绣品,主要有日常用的枕巾、手帕、头巾、鞋垫、烟袋、围腰等。这些绣品非名贵布料而作,它是用比较粗简的各色布料,用多种色线按照图案巧妙地配色刺绣而成,其色调具有浓而不重、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6、土蜂蜜
神农架邻近山野树林里的野蜜蜂它们在山上的岩石洞里做窝,采集山里的野花花粉(这些野花是不掺有农药和化肥成分的),所酿造的蜂蜜是属纯天然的蜂蜜,为蜜中的上品。蜜为橘**,带光泽、半透明、粘稠的液体。这就是丛蜂窝里拿出来就不加工的土蜂蜜;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入口清香、极甜。
问题七:神龙架和神农架有什么区别 湖北等地的方言中N和L是不区分的,比如说你(ni)和里(li)在当地人中是不区分的,神龙架和神农架正是这种原因
问题八:神农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人文背景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为缅怀祖先,颂其伟业,林区人民 于1997年开始在神农架主峰南麓小当阳兴建神农祭坛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见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双目微闭,似思似眠,神农塑像与千年古朴相拥而立,景致浑宏,气宇不凡,蔚为壮观。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秦汉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初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省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府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清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在此建立苏维埃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国家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着手对神农架进行开发,并于1966年修通贯穿南北的公路。1970年国务院以〔1970〕国发47号文件,批准神农架林区建置,由湖北省直辖,行政地域由房县、兴山、和巴东三县毗邻区域划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隶属几经变更,终于于1987年确定直属省辖至今。 神农架文化遗存众似繁星,民俗乡风淳厚质朴。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传承佛教衣钵,川鄂古盐道依稀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残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间刺绣显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在此发现并已整理出版的《黑暗传》被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从而打破西方关于中国没有自己史诗的百年神话。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使神农架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净土和乐园。 动物王国 ・神农架白色动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的六月至十月是神农架旅游的最佳季节。 神农架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极端低温-21℃ ,极端高温385℃ 。 每年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冰霜期,山内气候不十分稳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神农架的气候特征的:“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此时不适宜到神农架旅游。
问题九:神农架的特产都有什么? 神农架特产有香菇、木耳、银耳、天麻、灵芝、核桃、板栗等等,不过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目前已经很少憨野生的特产了。
问题十:神农架中心意思是什么 不是很确定哦,你说的是哪里,神农架地理中心是神农顶,神农架交通和经济中心是木鱼镇,神农架门票预订中心是神农架之家,神农架行政中心是松柏
问题一:广州到房县开车要多少个小时 我是房县人,好像没有直达的汽车,如果有的话可能要二天一夜吧(包括路上吃饭的时间),好像有珠海到十堰和房县。你不如座火车呀,K356次直达十堰的,广州10:50发车,第二天早上6:03到十堰,出站后往右手直走,走半个钟的路到十堰垭子座十堰到房县的车2个钟就到房县了
问题二:广州到湖北房县青峰镇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2674公里
起点:广州市
1广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吉祥路行驶230米,过左侧的越秀房地产大厦约110米后,右转进入中山五路
2) 沿中山五路行驶180米,过右侧的麦当劳(动漫星城店)约140米后,右转进入解放北路
3) 沿解放北路行驶28公里,朝三元里大道/S41/机场高速/S81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驶,过左侧的森嘉皮具商务大厦约450米后,直行进入三元里大道
5) 沿三元里大道行驶410米,朝广州北站/S41/机场高速/白云机场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过右侧的汇丰商业大厦约470米后,直行上匝道
7) 沿匝道行驶1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机场高速
8) 沿机场高速行驶980米,直行进入广州机场高速
9) 沿广州机场高速行驶156公里,过流溪河特大桥,朝白云机场/S41/G45/G4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大广高速
2沿大广高速行驶172公里,直行进入乐广高速
3沿乐广高速行驶2630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4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382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长沙绕城高速
6沿长沙绕城高速行驶326公里,朝益阳/常德/岳麓大道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张高速
8沿长张高速行驶1382公里,朝荆州/岳阳/G5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640米,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10沿二广高速行驶1258公里,朝松滋/石首/华容/S88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1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岳宜高速
12沿岳宜高速行驶978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13沿匝道行驶21公里,左转进入沪聂线
14沿沪聂线行驶33公里,朝G50/S58/武汉/宜昌方向,稍向左转
15行驶300米,直行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17沿沪渝高速行驶40公里,朝当阳/荆门/武汉北/合肥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990米,直行进入沪蓉高速
19沿沪蓉高速行驶294公里,朝G59/十堰/张家界/宜都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21沿呼北高速行驶1419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22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23沿呼北高速行驶202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24沿匝道行驶94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25房县内驾车方案
1) 沿呼北高速行驶198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解放路
3) 沿解放路行驶57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青峰大道
4) 沿青峰大道行驶140米,到达终点
终点:青峰镇
问题三:广州到房县火车票多少钱 一、离房县最近的客运火车站是十堰站;
二、截止1229号,信息如下:
问题四:湖北房县到广州的汽车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3016公里
起点:房县汽车站
1十堰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东城门路行驶70米,右转进入房陵东大道
2) 沿房陵东大道行驶160米,过右侧的华帝约100米后,直行进入房陵西大道
3) 沿房陵西大道行驶21公里,右转
4) 行驶14公里,直行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3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6) 沿呼北高速行驶130米,朝宜昌/保康/G59/G4213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3沿呼北高速行驶451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79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5沿呼北高速行驶206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880米,直行进入呼北高速
7沿呼北高速行驶1418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980米,直行进入沪蓉高速
9沿沪蓉高速行驶296公里,直行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50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11沿沪渝高速行驶46公里,过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朝滚装码头/秭归/夷陵大桥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40米,朝宜都/五峰/S25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3沿匝道行驶11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沪聂线
14沿沪聂线行驶35公里,直行进入沪聂线
15沿沪聂线行驶25公里,直行进入岳宜高速
16沿岳宜高速行驶981公里,朝荆州/常德/广州/G5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960米,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18沿二广高速行驶1265公里,朝益阳/长沙/G5513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9沿匝道行驶4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长张高速
20沿长张高速行驶1385公里,朝西三环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1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长沙绕城高速
22沿长沙绕城高速行驶325公里,朝珠海/北京/G4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3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24沿京港澳高速行驶3363公里,过上新屋大桥约18公里后,直行进入乐广高速
25沿乐广高速行驶2639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26沿大广高速行驶167公里,直行进入广州机场高速
27广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广州机场高速行驶68公里,过清湖大桥,在华南快速/夏茅/平沙/广东奥体中心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平沙立交桥
2) 沿平沙立交桥行驶12公里,过平沙立交约310米后,直行进入华南快速干线
3) 沿华南快速干线行驶108公里,朝华南快速/广州城区/S81/广州环城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春岗立交桥
4) 沿春岗立交桥行驶900米,直行进入华南快速干线
5) 沿华南快速干线行驶850米,在萝岗区/G324/龙洞/天河客运站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810米,右前方转弯
7) 行驶2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广汕一路
8) 沿广汕一路行驶120米,朝天源路/燕岭路方向,直行进入天源路
9) 沿天源路行驶39公里,过广汕立交桥,朝天河客运站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燕岭路辅路
10) 沿燕岭路辅路行驶,过广汕立交桥约280米后,到达终点
终点: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
>>
问题五:广州到房县怎么坐车比较快 在广州火车站坐K356早上六点左右到十堰然后再坐客车两个小时到房县
问题六:从广州到湖北房县直达车的车费要多少 广州没有到房县的直达车,十堰就有,平时两三百,不如坐火车,飞机目前还没通,只有到襄锭的,以后开通了机场也是在六里坪
问题七:广州至十堰开车路线 驾车路线:全程约13413公里
起点:广州市
1广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吉祥路行驶250米,过左侧的吉祥大厦约100米后,右转进入中山五路
2) 沿中山五路行驶180米,过左侧的百汇广场约130米后,右转进入解放北路
3) 沿解放北路行驶28公里,朝三元里大道/S41/机场高速/S81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三元里大道
4) 沿三元里大道行驶840米,朝S41/机场高速/S81/S15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200米,直行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250米,过广园西立交桥,直行进入机场高速公路
7) 沿机场高速公路行驶165公里,过流溪河特大桥,朝白云机场/S41/G45/G4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机场高速公路
8) 沿机场高速公路行驶490米,直行进入机场高速公路
9) 沿机场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2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12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乐广高速公路
3沿乐广高速公路行驶2643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4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3629公里,朝杨梓冲/益阳/黄花机场/株洲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6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1099公里,在岳阳/G107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7沿匝道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岳阳大道
8沿岳阳大道行驶78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940米,直行进入岳临高速公路
10沿岳临高速公路行驶2819公里,过均河大桥,朝武汉/十堰/安陆/孝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随州互通
11沿随州互通行驶710米,过随州互通约840米后,直行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12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1872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13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309公里,直行进入徐家湾隧道
14沿徐家湾隧道行驶220米,直行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15十堰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53公里,直行进入梅子沟隧道
2) 沿梅子沟隧道行驶170米,直行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3) 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189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4) 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50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5) 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6) 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149公里,在十堰东/城区/G209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7) 沿匝道行驶990米,朝郧县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东环路
8) 沿东环路行驶42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浙江路
9) 沿浙江路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浙江路
10) 沿浙江路行驶510米,在第1个出口,朝房县/火车站方向,直行进入天津路
11) 沿天津路行驶60米,直行进入天津路
12) 沿天津路行驶190米,过北京路立交桥约220米后,直行进入北京中路
13) 沿北京中路行驶14公里,调头进入北京中路
14) 沿北京中路行驶9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十堰市
>>
问题八:广州市横直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3286公里
起点:广州市
1广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吉祥路行驶340米,右转进入中山五路
2) 沿中山五路行驶180米,过左侧的百汇广场约130米后,右转进入解放北路
3) 沿解放北路行驶28公里,朝三元里大道/S41/机场高速/S81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三元里大道
4) 沿三元里大道行驶840米,朝S41/机场高速/S81/S15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200米,直行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250米,过广园西立交桥,直行进入机场高速公路
7) 沿机场高速公路行驶165公里,过流溪河特大桥,朝白云机场/S41/G45/G4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8) 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490米,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9) 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161公里,朝英德/乐昌/G4W3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花山北互通
2沿花山北互通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乐广高速公路
3沿乐广高速公路行驶2621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4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4737公里,在岳阳/随州/荆州/S61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
6行驶24公里,直行
7行驶10米,直行进入岳阳大道
8沿岳阳大道行驶59公里,朝S61/监利/天门/随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14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岳临高速公路
10沿岳临高速公路行驶260公里,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1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1233公里,直行进入随岳高速公路
12沿随岳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3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1279公里,过均河大桥,朝武汉/十堰/安陆/孝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随州互通
14沿随州互通行驶690米,过随州互通约860米后,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15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2448公里,在六里坪/房县/G209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6十堰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匝道行驶18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G209
2) 沿G209行驶51公里,直行进入白浪东路
3) 沿白浪东路行驶75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横直拉杆
问题九:有没有广州到湖北房县的长途客车 目前没有,可以坐火车到宜昌或者到武汉,那里都有到房县的汽车的。
问题十:广州到湖北十堰高速路况? 驾车路线:全程约13420公里
起点:广州市
1广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吉祥路行驶220米,过左侧的越秀房地产大厦约120米后,右转进入中山五路
2) 沿中山五路行驶70米,过右侧的动漫星城约240米后,右转进入解放北路
3) 沿解放北路行驶28公里,朝三元里大道/S41/机场高速/S81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三元里大道
4) 沿三元里大道行驶840米,朝S41/机场高速/S81/S15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200米,直行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250米,过广园西立交桥,直行进入机场高速公路
7) 沿机场高速公路行驶165公里,过流溪河特大桥,朝白云机场/S41/G45/G4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8) 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490米,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9) 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161公里,朝英德/乐昌/G4W3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花山北互通
2沿花山北互通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乐广高速公路
3沿乐广高速公路行驶2621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
4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4737公里,在岳阳/随州/荆州/S61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
6行驶24公里,直行
7行驶10米,直行进入岳阳大道
8沿岳阳大道行驶59公里,朝S61/监利/天门/随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14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岳临高速公路
10沿岳临高速公路行驶260公里,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1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1233公里,直行进入随岳高速公路
12沿随岳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许广高速公路
13沿许广高速公路行驶1279公里,过均河大桥,朝武汉/十堰/安陆/孝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随州互通
14沿随州互通行驶690米,过随州互通约860米后,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15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2596公里,在十堰东/城区/G209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990米,朝发展大道/陨十路/G316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发展大道
17十堰市内驾车方案
1) 沿发展大道行驶42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浙江路
2) 沿浙江路行驶32公里,过右侧的海尔专卖店浙江路店,直行进入浙江路
3) 沿浙江路行驶510米,在第1个出口,朝房县/火车站方向,直行进入天津路
4) 沿天津路行驶60米,直行进入天津路
5) 沿天津路行驶190米,过北京路立交桥约220米后,直行进入北京中路
6) 沿北京中路行驶21公里,调头进入北京中路
7) 沿北京中路行驶14公里,过左侧的商会大厦约21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十堰市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作者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尹吉甫 内文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出生于江阳(现泸州市),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他辅助过三代帝王,到周幽王时听信谗言,被周幽王砍了头,后来知道错杀,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为了隐蔽别人盗墓,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周宣王大臣。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人。猃狁(古民族)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周宣王五年(前823),尹吉甫率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献,并在朔方筑城垒。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湖北有尹吉甫宗庙-----建于唐朝的著名的房陵青峰区宝堂寺,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湖北有墓和墓碑遗址。 西周宣王时,北方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侵扰甚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曾驻兵于此。筑西北两面,俱低。”又载:“受命北伐猃狁,次师于此,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遂殁于斯。” 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江汉》等。
编纂者
但是,究竟由谁将这些诗歌编纂成书的呢迄今仍存在种种不同的说法。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 一说孔子删诗。把《诗经》的编纂之功归之于孔子一人。这种说法起源于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颂之音。”《汉书·艺文志》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都认为是由孔子选定《诗经》篇目的。 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持异议者提出一些反驳的理由:一,《史记》言孔子删诗,在自卫国返回鲁国之后,时年近七十。在此之前,孔子均称《诗三百》,可见在孔子中青年时期,《诗经》已为三百篇。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乐工们先奏十五国风,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颂,次序和内容基本上与今本《诗经》相同,其时孔子虚龄只有八岁,可见当时《诗经》已定型。三,周代各诸侯国之间邦交往来,常常赋《诗》言志。如《左传·定公四年》载,吴攻楚,楚败几亡,楚将申包胥到秦国朝廷请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为感动,赋《诗经·无衣》,表示决心相救,恢复楚国。如果当时《诗经》没有统一的篇目,赋《诗》言志就无法进行。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一说王者采诗。《汉书·食货志》曰:“孟春之月(阴历正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刘歆《与扬雄书》说:“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迪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都说由天子指派官吏坐车去全国各地采集诗歌,以便“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何休《公羊解诂》)。《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诗经》中诗歌的创作时间,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秦穆公时,绵延五个世纪。创作的地点,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加上长江、汉水一带,纵横上千里。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一说周朝太师编定。今人朱自清认为,《诗经》的编审权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师之手。他在《经典常谈》中指出,春秋时各国都养了一班乐工,像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要搜集本国乐歌,还要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诗、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附带乐谱、唱词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各国的乐工和太师们是搜集-整理《诗经》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编纂整体的统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师莫属。《国语·鲁语下》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的记载,正考父是宋国的大夫,献《商颂》于周王朝的太师。今本《诗经》的《商颂》只有五篇,很可能是太师在十二篇基础上删定的。由此看来,《诗经》应当是周王朝的太师编定的。还有朱熹在《诗集传》也说过:“诗”是“诸侯采之贡于天子”。而且在《汉书·食货志》、《礼记·王制》、《晋语六》也有类似的记载。
后期整理
各个时代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乐歌,一般认为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他们显然对那些面貌互异的作品进行过加工整理,有所淘汰,有所修改。所以现存的《诗经》,语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体,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大体一致,而且有些套句出现在异时异地的作品中(如“彼其之子”、“王事靡盬”等)。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各时代、各地区的歌谣,倘非经过加工整理,不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可以认为,由官方制作乐歌,并搜集和整理民间乐歌,是周王朝的文化事业之一,在《诗经》时代是不断进行着的。
由于《诗经》写作年代距今久远所以对其作出绝对确切的解释是不可能的,故古人有云“诗无达诂。”“诗无通诂。”
编辑本段详细目录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小雅·鹿鸣之什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小雅·鸿雁之什
小雅·节南山之什 小雅·谷风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鱼藻之什 小雅·都人士之什
大雅·荡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 大雅·生民之什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周颂·清庙之什 周颂·臣工之什
商颂 鲁颂·駉之什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另如《周南·关雎 》、《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 , 这显然又是“ 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事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见(理应也是当时社会上层一般人的意见),“《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孔子言其“乐而不*,哀而不伤。”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论来推测当时人对《诗经》的看法,他们所定的“无邪”的范围还是相当宽广的。许多斥责统治黑暗、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认为是“无邪”即正当的感情流露。第二,尽管如此,《诗经》毕竟不是一部单纯的诗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项文化积累,又是贵族日常诵习的对象。所以,虽然其中收录了不少民间歌谣,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与社会公认的政治与道德原则相冲突的内容。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