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镇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第1张

镇巴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探秘古镇文化

镇巴是陕西省西南部一个拥有2300年历史的古镇,古镇文化是镇巴旅游的重要元素。游客可以参观镇巴古城墙、宅院、庙宇等历史建筑,了解古代镇巴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领略古镇的韵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严家大宅、水陆庵、双桥、观音阁、城隍庙等景点,这些古建筑和文化遗迹都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古镇的独特魅力。

2品尝美食

镇巴是西南地区著名的美食之乡,拥有着丰富的特色小吃,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欢迎。镇巴美食种类繁多,有川味的泡辣子、蒸羊肉、水磨鸡、烤全羊,还有汉味的褡裢火烧、假山羊肉、镇巴驴肉面等等。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3漂流和探险

由于镇巴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地势险峻,所以这里的漂流和探险活动十分有名。游客可以前往位于镇巴东北的清水河漂流,享受急流探险的惊险感,或者到邛海湖畔参与露营、烧烤、垂钓等活动。同时,还可以在河谷中徒步、徜徉,体验冒险的快感。

4感受民俗文化

镇巴作为一个典型的民俗小镇,一年四季都有着各种传统的节庆活动。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当地会吹起竹笛、打唢呐、跳舞等庆祝“三月三大拜神”的活动;每年的端午节,镇巴还会举行龙舟比赛、包粽子、放高空鞭炮等传统活动。游客可以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5挑战镇巴著名的徒步路线

镇巴拥有众多自然景观,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山区的“三峡”徒步路线。这个徒步路线全长20公里,起点为镇巴镇,穿过绿树成荫的山林、峡谷、溪流等自然景观。游客可以感受到自然风光的壮美,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6探访当地工艺品

镇巴还以制作竹编工艺品而闻名,当地居民善于用各种竹制品装点自己的生活,手艺精湛。游客可以到镇巴当地市场上购买各种竹编工艺品,或者参与当地的竹编制作体验活动,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竹编手工艺品。

7探险边境线

镇巴交通便利,距离四川省丹巴的边境线仅约三十公里,游客可以前往边境线,观赏壮美的山川景色,感受地域之间的差异。同时,镇巴市区的丹江、都江河流域和锦江源景区也是游客探险、观赏自然景观的优质选择,游客可以穿越峡谷、徒步山区、攀登山峰、穿越森林以及游泳、垂钓等活动。

8感受民宿生活

镇巴民宿特别多,线路异常完善,在当地旅游协会的推荐下,游客可以预订到不同规格和特色的民宿,具有纯天然风光和民俗气息,也可以尝试当地的环保农家乐、茶马古道驿站、留宿村民家、客栈等内容,最大限度地让游客感触到镇巴的自然风光

结语

总之,镇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同时也是一个避暑休闲、探险消闲的好去处。唯有来到这里,你才能亲身感受到古镇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带给你的无限遐想。

陕西安康旬阳县一名男子,在堵车的时候,刚好碰到有人结婚,然后他自己也是一个唢呐师,所以就吹起了唢呐送祝福。而且到最后,新郎也主动送上了喜糖。对于这名男子的行为,很多网友都表示赞赏,主要就是因为结婚本来就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能够多一分祝福,对于新郎和新娘来说肯定是更好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名男子的行为。

第一,当时是什么情况?

其实在这边男子发布视频之后,就有很多网友在下面评论,询问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这边男子就表示他跟新郎和新娘并不认识,在当时之所以想起吹唢呐,主要是因为他随身携带,再加上堵车没有办法离开,所以想着给别人添一个彩头,因此才会吹唢呐,并没有任何炒作的意思,而且这名男子也希望大家不要对新郎和新娘进行过多的评价。

第二,如何看待这名男子的行为?

首先在我看来,这位男子是非常豁达的,虽然堵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让人闹心的事情,但是碰到别人的喜事,自然也要闹上一闹。而且新郎也非常的来事儿,再听到别人给自己祝贺之后,立刻就送上了喜糖,可以说是接到花钱,在当时同乘的人也都拿到了一点喜糖。

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

其实在这一次的事情当中,我最不喜欢看到一种声音,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次炒作。可能现在的网络环境的确如此,很多人通过这样莫名其妙的方式来进行炒作,但是从这名男子拍摄的视频以及现场的反应来看的话,这的的确确是真实存在的,一场婚礼,并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操作。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放开心怀,用另外一个眼光看待世界。

唢呐艺术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06年河南省沁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套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唢呐艺术 非遗级别 :国家级 申报地区 :河南省沁阳市 批准时间 :2006年 遗产类别 :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 :Ⅱ-37 历史渊源,艺术特色,演奏风格,结构,种类,代表作品,传承意义, 历史渊源 唢呐演奏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套用。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o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 明末清初时有"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有"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唢呐演奏组织,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一带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正反映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其繁盛之况,即此可见一斑。在四大家的影响下,沁阳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沁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艺术特色 演奏风格 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锣鼓结合演奏,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乐器。唢呐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演奏风格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 南方吹奏唢呐牌子(包括大部分戏曲伴奏),运用循环换气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它演奏技巧装饰旋律。 北方民间艺人创造了许多高难度复杂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青、三弦音、箫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腔)等特殊技巧,从而大大发展和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 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是民间婚丧仪仗和吹打合奏中的主要乐器。不仅在广大农村广为流行,并且是河北吹歌、山东吹乐、辽南鼓吹、潮州大锣鼓和山西八套等地方音乐离不开的乐器。在地方戏曲、说唱音乐和民族乐队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戏曲和说唱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唢呐的独奏曲目多源自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传统曲目《百鸟朝凤》20世纪50年代初曾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 结构 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杆上开有 8个音孔,杆上端装有铜质侵子,侵子上面套有气牌和芦苇做的哨,杆下端安著碗。 唢呐结构上分别由双簧哨子(芦苇制成)、蕊子(铜制)、杆子(有白木,红木,老红木)和铜碗(喇叭形)四部分组成,大小根据唢呐的定调而不同,调子定得越高,唢呐就越小。除班大,班二和小海笛还有白木之外,其他都为红木料制作了,专业高档品为老红木和旧料老红木制作。 唢呐演奏 种类 唢呐品种繁多,按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以杆的长短分五种 小唢呐: 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又称"三吱子")。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并常为歌舞伴奏,其中流行湖南的唢呐,还用于说唱音乐"唢鼓"的伴奏。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江西会昌的唢呐,侵子是用银做的,上、下口直径相差特别悬殊,并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装有一个中空管,音响别具一格。 中唢呐: 杆长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37厘米的(又名"黑杆子")。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多用于歌舞伴奏。中小唢呐,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北方称之为"南方唢呐"。 大唢呐: 杆长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哨用芦苇制成,哨片多呈口袋状,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柏木杆: 比杆长50厘米的大杆子稍短,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哨用芦苇制成,但哨片呈扇状,吹起来声音清脆明亮,多用来吹奏小调以及卡腔(模仿戏曲中人声唱腔)。大唢呐和柏木杆广泛流传于北方各省,在“吹歌”等民间音乐中套用,有“北方唢呐”之称。 海笛: 杆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发音尖锐响亮,音色高亢,多用于器乐合奏。 按筒音的音高分 唢呐按筒音的音高分(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 高音唢呐: 凡筒音在#f1以上的均为高音唢呐。 中音唢呐: 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 低音唢呐: 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 如筒音为a1的唢呐,就叫D调高音唢呐。 筒音为a的唢呐,则叫D调中音唢呐。 代表作品 《披红挂花》等 传承意义 庆阳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传承至今,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它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及镇原县部分乡镇。仅西峰区就有唢呐班社31个,从业人员286名。该乐种的表演形式有"大件"组合与"小件"组合两种。一般乐手都能掌握两件以上乐器,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可随意调动。 庆阳唢呐曲牌丰富,韵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经普查后采录的传统乐曲有一千二百余首,编入《庆阳地区民间器乐集成》的达496首,这些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为器乐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曲牌、民歌变奏和地方戏曲曲牌三类,代表曲目有《披红挂花》等。 唢呐 庆阳唢呐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音乐的独特性上,而且表现在其内容的延伸上。如"跑报"就是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口传方式极大地发挥了艺人的即兴创作能力,充分显示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独特的乐种却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采取相应的抢救保护措施已刻不容缓。 唢呐演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20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