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婚礼
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
“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供奉;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相识、相爱、订终身。
解放前,布依族存在一夫多妻的个别现象。同姓可通婚,但同姓且同宗的严禁通婚。也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解放后,像大多数民族一样,废除了一夫多妻制。
布依族崇尚自由恋爱,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
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做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在礼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粑粑,如果非传统节日而见到布依族民家“打粑粑”,则说明此家人正筹备喜事准备迎娶女方了)。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
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
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返娘家。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贵州都匀的布依族在闹新房中,有个“唱荷包”的习俗。一般先唱“荷包歌”,二人一对,一个唱,一个帮腔。必须唱满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荷包里一般装着白果花生等物,取意早生贵子,由女方家的“送亲婆”带来。
扩展资料:
布依族的历史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
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参考资料:
以下纯属网络转载,仅供网友分享。
人们常以莲花寓意和平美满的生活,莲蓬和青蛙都是多子的,“蛙”谐音娃娃的“娃”,祈求多子多孙、繁衍子嗣是人生的一大主题,两性之间相爱、结婚、生育则是生物的自然现象,用隐喻的手法来描绘亦是古今中外一切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
其实,这是最浅显的理解,而中国人是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想象力也是超然卓群的。我们来看人们对蛙的种种诠释——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青蛙的头、尾、四肢和肚代表着世界,因为世界的东西南北中象青蛙般是个有机整体。而青蛙作为一种吉祥动物,寓意“四通八达,财源广进”,所以带有青蛙造型的物品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睐。在传世的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蛙类或蟾蜍的记述,并常常同神话传说附会在一起。譬如《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罼乌,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的记载。罼乌(即三足乌,又称金乌或阳乌),是驮日飞行的太阳神鸟;蟾蜍,则被认为是月中神灵的象征。意思是说,日中有只三足鸟,月中有只蟾蜍,日月如果不按常规运行,就会被咬蚀而失去光辉。还有,蛙在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具有特殊的地位,有不容否认的象征意义。远古,先民将蛙(蟾蜍)作为女性子宫(肚子)的象征,蛙纹体现的则是对女性怀胎子宫的崇拜,可以说这是人类生殖崇拜母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写照,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先民对女性生育功能和繁殖过程认识的深化,更何况青蛙也是多子的。而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曾发生过特大洪水,经过了鲧、禹治水才进入文明时代,所以又有学者认为蛙纹与远古治水神话传说有关。也有可能是祭蛙求雨,是盛行于远古时期的一种祭祀习俗。
不管怎么说,从隐喻到神化,从神灵象征到祭祀崇拜,“蛙”——已经超越了生物的概念,渗透到人的精神领域,成为“图腾”,甚至于染上了宗教色彩。就像纳西族在古时祟拜青蛙,东巴经典称其为黄金大蛙,民间传说则称“智慧蛙”,壮族的先民曾以青蛙为图腾,并有“蟆拐节”和祭祀青蛙的活动,等等。“蛙”,成了人与神之间对话的桥梁,或者说一个媒介。至此,不得不说一个特殊的载体——铜鼓。
铜鼓,是中国大陆西南以至中南半岛常见的一种传统金属打击乐器。平常我们所见到的鼓大概都是用皮革蒙在木制鼓身的皮鼓,较少人知道有全身用青铜铸成的铜鼓。可是,对西南少数民族而言,铜鼓不但是他们现在还延用的乐器,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已经视之为珍品的「重器」,对他们来说,铜鼓不仅是乐器,也是神器、灵物和代表丰足与权力之物。“周亨铜鼓”是阳江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根据其外观造型、鼓身纹饰、鼓耳和立蛙的特征,可以判断该铜鼓应该属于北流型铜鼓的中晚期,制造年代约在东汉中晚期,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周亨铜鼓”上镂刻着六对青蛙造型,这些青蛙和铜鼓中心的太阳相互结合在一起,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呢?原来,古代铜鼓多为俚族所用,在俚族的文化当中,青蛙是俚族的图腾,而青蛙又有太阳之子之称,象征着多子多福。而目前出土的铜鼓,一般都镂刻有这些造型。制鼓匠师们利用鼓各部位不同的曲度安排各种图形,以其它几何纹样作搭配,使整个画面丰满多姿、和谐而典雅。而其中最特别的是铜鼓鼓面上大部分都浮雕有各种形态的青蛙,包括素面蛙、辫纹蛙、圈纹蛙、三足蛙、还有交媾中的所谓「累蹲蛙」等等,神态极为生动,因此历来都广受收藏家与学者的赞赏与喜爱。
对少数民族而言,铜鼓不仅仅是艺术珍品或乐器,它也是神器,很多民族甚至认为铜鼓是雷王的代表,他们以为鼓声就是雷声。清代学者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一书中就说:“雷、天鼓也,霹雳以劈历万物者,以鼓象其声,以金发其气,为雷鼓也。”传说中甚至说雷王是用一个铸有四只青蛙的大铜鼓来呼风唤雨,闪电雷鸣,大耍威风,在这里青蛙便与铜鼓紧密地连结起来了,所以很多少数民族都直接叫铜鼓为「蛙鼓」,广西壮族还流传着“青蛙与铜鼓”的传说。
也许有人要问,原始的少数民族头脑就这么简单吗?其实了解神话的人都能看出,他们的所讲与所为并不是简单的,实际上遵循着两种基本的象征法则:「以同喻同」,与「以部分代表全体」。他们因鼓声、蛙叫与雷声相似,所以用以比喻雷声与落雨,他们以青蛙多产隐喻人们的多子多孙,这都是以同喻同;他们以雷声来代表下雨的整个气候现象,则是以一个部份代表全体的法则。就象现在有人进香拜佛后把开过光的法器请回家供奉礼拜一样,以为那就是代表佛,这也是以部分代表整体的原则。古今中外,其理相通,说到底,原始人与文明人并无二致。再假如更深一层地去看,我们文明人引以为傲的精致文化产品——文学,经常利用的两种象征手法,那就是「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所根据的原则也还是「以同喻同」的「相似律」,以部分表示整体的「接触律」,所以,原始与文明又有何差别而言呢?神话也是文学的一种,宗教与仪式自古以来并不能免。
“蜻听荷语点秋波,蛙坐莲盘呈佛意。”蛙是智者,我们静看青蛙坐莲、青蛙闹莲、青蛙卧莲、青蛙戏莲,也听取蛙声一片,该会有雨落心田般新的参悟吧
[摘 要]广南县贵马村“贵马鼓”和铜鼓手巾舞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文化底蕴、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广南铜鼓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为研究铜鼓文化、稻作文化、壮族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直观依据。
[关键词] 广南壮族 贵马鼓 铜鼓 铜鼓手巾舞参考文献: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因在此地出土、被发现的铜鼓多且类型全而称之为“铜鼓之乡”,至今在广南县境内出土和发现并登记在册的铜鼓一共有38面。广南县主要聚居着壮族,源于古代百越部落,是句町濮人原种民族。壮民视铜鼓为“神器”,已伴随壮族两千多年历史,广南县境内凡是壮族村寨,都会有传世铜鼓,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如今虽然不是村村有传世铜鼓,但是在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的壮寨就保存着一面传世铜鼓——“贵马鼓”。
一、“贵马鼓”与铜鼓舞的艺术魅力
(一)“贵马鼓”和祭铜鼓
“贵马鼓”属于麻江型铜鼓(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的一类铜鼓。),鼓面有太阳芒,呈柳叶形,叶尖
朝外,芒外有晕,第2、4晕中饰有十二种生肖相;鼓面有蛙饰,蹲蛙较小,高约4公分,神态呆板;鼓面还有乳钉纹,以鼓面太阳纹为圆心排列成圈,间距相等,乳钉外晕为云雷纹,构成星际云间的团;足部有波浪纹,其间有鱼等水中动物。
“贵马鼓”由贵马村戴氏家族保管传承至今,已传至十二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还保留着敲铜鼓、跳铜鼓舞的习俗。正月初一,戴氏族人亲自挑新年的第一桶新水为铜鼓“洗面”、“洗身”, 焚香祭鼓,用鸭血和酒滴在鼓面,全村人按辈分吸吮血酒,祈求来年宗族平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完成祭铜鼓后,将其挂在堂屋门前的檐条上,旋转进行占卜,鼓面朝何方停止,即认定当年何方大吉。占卜后,由族长敲击鼓面,节奏是连敲三声休止一次,据说这样是和神灵对话,祈求神灵及祖宗庇佑平安、风调雨顺。
(二)铜鼓手巾舞
正月初三,戴氏族人携铜鼓与村民共跳铜鼓手巾舞。手巾舞,壮语为“什尼妈”、“拢阿拉”、“拢阿耶”、“拢耶唱”,因跳舞时舞者两手各执一块手巾起舞而得名。贵马村的手巾舞有十二套动作:开道、播种、插秧、薅秧、植棉、祭祖、织棉、挑谷、庆丰收、收尾等。动律向下蹲颤。队形有:两行、互相交叉、圆圈。脚部动作有:跺脚、吸腿跳。手部动作有:单手向上甩、单手体侧划圆、双手向上甩、双手向下甩、双手交叉等。身穿节日盛装的贵马村村民,在铜鼓声和牛角声的伴奏下,欢乐地舞蹈,每跳完一组动作,便会呼“哟呵”再跳下一组动作,呼喊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满着自豪感。
二、铜鼓舞的文化意蕴
(一)神秘的原始宗教文化
1、万物有灵观
跳铜鼓舞之前进行的祭铜鼓仪式,体现了壮族祖先浓郁的万物有灵观的一方面。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处于混沌认识,认为天地万物即可保护人类又可降祸于人类,因此对万物心怀敬畏。而铜鼓发出的声响,可传至千里,促使他们认为铜鼓是“神器”,可上天达地。因此,古老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青蛙图腾崇拜
“任何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之发生,往往与当地特殊文化条件相关。”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在“贵马鼓”鼓面边缘有四只蹲蛙也体现此观念。
在壮族地区有两个关于青蛙的传说,一是:青蛙是天神的小儿,因犯天条被罚人间,负责上报人间风雨阴晴,监视人类行为,因此壮族敬畏青蛙。二是:古时有一年天旱无雨,庄稼枯黄,人们请天神降雨,但天神不应。最后人们请来青蛙,让它坐在铜鼓之上视为尊物,并杀猪宰鸭敬献,才使得青蛙感动,并如实向上天报告人间旱情,求来风雨,解除灾旱。从此,人们对青蛙的敬奉成为定格,并将蛙铸于鼓上。因此,在壮民心中,青蛙是通天的动物,能呼风唤雨。在鼓面上铸蛙,可以通过鼓声传达美好愿望至上天,祈求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另外,青蛙强大的繁殖力,也是壮民为了求得自身繁衍的美好祈愿,而崇拜青蛙的原因。
3、三元四方的宇宙观
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朵》中明确地讲:“宇宙是一个球体,原来是沾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为上、中、下三界,由天、地、水三元构成,上界为天,神灵居住;中界为地,由人类居住;下界为水,海龙王及水妖世界。”在贵马鼓上也是如此,鼓面饰有太阳纹、云雷纹、乳钉纹和青蛙,代表上界;鼓的底部,有波浪、水草、鱼类等形象的纹饰,代表着下界。在1919年在文山州广南县阿章寨出土的阿章鼓,鼓身刻画着持刀准备杀牛的壮士、头插羽毛的舞蹈者、众人划船的乘龙舟出行的古人生活图,象征着中界人类的生活。
(二)浓郁的稻作文化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铜鼓手巾舞是典型的模拟劳动、农耕稻作的舞蹈。从手巾舞的“插秧”、“薅秧”动作得知,壮族主要种植水稻,由任由自生自灭粗放型到薅秧中耕的精细型转变。从“植棉”、“织棉”得知,壮族人民还掌握植棉、织棉的技术和工艺。壮族的农耕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生产力水平有了长足发展。铜鼓手巾舞主要是女性舞蹈,体现壮族的农耕出现分工:女性从事细、轻的劳力活,男性从事挖田、犁田、挑秧等重活。“从这些舞蹈里,我们不仅知道了稻作的今天,而且还知道了稻作的昨天,以及从昨天走到今天经历的漫长艰辛的历程。”(刘金吾:《中国民族舞蹈与稻作文化》第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三)悠久的铜鼓文化
学术界对铜鼓的历史地位有“中原以鼎为尊,南方则以铜鼓为贵”之说。 铜鼓在壮族的社会生活中是不可替代的“神器”。节日里要敲铜鼓、跳铜鼓舞,在婚嫁、生育、盖新房等喜庆日子里,也会敲击铜鼓以驱邪纳福,祈求万事如意、人丁兴旺。如珠琳镇弄江、者兔乡克业村的壮族,每逢结婚嫁娶,喜家都要送一份酒去祭祀铜鼓后,再将铜鼓请回家中敲击,以祝贺新婚夫妇能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在丧葬中,也会敲击铜鼓,不仅借此报丧,而且希望通过敲击铜鼓,将死者的灵魂引入仙界。
三、铜鼓舞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一)铜鼓舞是壮族人民祈求众神庇佑的朴实手段
唐嫣和罗晋结婚了:2018年10月28日上午9点09分,唐嫣和罗晋正式宣布婚讯,小两口分别配文“新娘是我”“新郎是我”。
唐嫣:1983年12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身高172厘米。2001年,参加第三届舒蕾世纪星选美比赛获冠军。2009年,凭借古装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三》获得关注。2011年1月22日,其主演的都市言情剧《夏家三千金》取得卫视年度收视冠军,而唐嫣亦凭借该剧获得国剧盛典年度网络最受欢迎内地女演员奖。2012年,成立唐嫣工作室。2013年,因主演动作剧《X女特工》获得第13届华鼎奖中国近代革命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及国剧盛典年度极具商业价值演员。2014年,凭借古装剧《金玉良缘》获得第5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同年,她还凭借爱情**《露水红颜》获得第3届国际华语**节金骑士奖最佳女配角奖。2015年初,唐嫣主演的都市爱情剧《何以笙箫默》、民国爱情剧《千金女贼》及民国偶像剧《活色生香》分别在三家一线卫视陆续播出,三部作品的收视率均位列全国同时段冠军和前三甲,她也凭借《何以笙箫默》获得第17届华鼎奖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2016年,唐嫣担任第11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金鹰女神;同年,她还凭借古装剧《锦绣未央》获得获得第22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女主角。2017年,主演都市爱情剧《时间都知道》。2018年,主演的都市爱情剧《归去来》播出。
2016年12月6日,唐嫣通过微博公开与男友罗晋的恋情。2018年10月28日上午9点09分,唐嫣罗晋宣布婚讯,小两口分别配文“新娘是我”“新郎是我”,发布九宫格甜蜜照片。两人将在维也纳低调办婚礼,据悉只小范围邀请亲友。
罗晋,1981年11月30日出生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北京**学院表演系2002级本科。200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售楼处的故事》,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06年,主演战争剧《战争目光》。2007年,出演个人首部**《金碧辉煌》;同年,出演民国情感剧《梦幻天堂》。2008年,主演年代剧《美丽的南方》。2009年,出演古装剧《三国》。2010年3月15日,其主演的古装宫廷剧《美人心计》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同年,主演年代励志剧《阿诚》。2011年,获得安徽卫视明星跨界真人秀节目《天声王牌》总决赛冠军。2012年,主演古装剧《王的女人》;同年,在谍战剧《X女特工》中饰演男主角贺俊峰。2013年,主演革命剧《十送红军》。2014年,获得“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喜爱男演员奖。2015年,主演古装神话剧《封神》。2016年4月29日,其主演的古装**《大唐玄奘》上映。2017年,凭借电视剧《锦绣未央》获得“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全媒体关注度剧星奖。2018年,主演都市情感剧《归去来》。
2011年,罗晋在拍摄电视剧《乱世佳人》时,与演员唐嫣结缘;之后,两人开始交往。2016年12月6日,罗晋与唐嫣在微博公开恋情。2018年10月28日上午9点09分,唐嫣和我罗晋正式宣布婚讯,小两口分别配文“新娘是我”“新郎是我”,发布九宫格甜蜜照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