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莆田有什么习俗?

元宵节,莆田有什么习俗?,第1张

1、闹元宵,在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某个村过元宵,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

2、妈祖元宵,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妈祖庙的元宵还有点烛山的俗例。妈祖元宵要持续到正月廿九才结束,这是因为莆仙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

3、出游,元宵节当天出游队伍有马队、妆阁、彩旗队、十音八乐、舞龙戏狮等,从早上8时一直游到晚上12时后回宫庙。

4、元宵游灯,始于宋代,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彩篮灯等。其中有一种用白萝卜制作的菜头灯,从宋代一直流传下来。

5、龙灯火化,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梦见耍社火,性方面危机降临。

冬天梦见耍社火,多主近期内感情情况会影响你的生活,如你在生活中可邂逅真诚待你之人,则两人持久相处,感情可成,如你在感情中三心二意,或思想颇多,最终招致你感情会有费事。冬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

做业务的人梦见耍社火,预示着安然无恙,慎防行情涨落或损毁赔本。

已婚男人梦见耍社火,事业中多有不利之事,与别人相互猜忌,则事业开展皆有不顺,得此梦切莫将事业之懊恼发泄于人。

春天梦见耍社火,得此梦五行主木,乃感情中有好运之意,与心爱之人情投意合,你二人乃是天赐良缘,多为别人所祝愿,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新婚之人梦见耍社火,意味着你们最近能够会拥有一个小宝宝。

退休的人梦见耍社火,建议你最好多行善事才会失掉贵人的相助。

刚结婚的男人梦见耍社火,事业开展与别人纠葛颇多,对你生活有不顺,若能从别人处找寻更多机遇,则对你事业改善有利。

守寡的人梦见耍社火,田地里的庄稼会喜获歉收,生活条件会大有改善。

失恋的人梦见耍社火,五行主木,乃情感之事,切莫有强求之心,独断专行者感情多有不顺之事。

鳏夫梦见耍社火,预示着不久会外出游览,但要防止言行过火,否则会乐极生悲。

商人梦见耍社火,意味着生意会兴隆。

公司管理者梦见耍社火,将无机会提升到更高的事业平台,播种更大的成功。

预备参与考试的人梦见耍社火,预示着成果称心,顺利录取。

银行职员梦见耍社火,生意会恶化,发大财。

离婚的男人梦见耍社火,会很快与她恢复关系。

已婚女人梦见耍社火,因而言行方面要多加小心。慎,并提防君子陷害,不然将容易招惹上官司。

医生梦见耍社火,提示你小心周边出现传染性疾病。

在外旅游的人梦见耍社火,肉食天晴有风可按期出行,而夏炎之日则不宜出外。

中老年人梦见耍社火,是暮年短命幸福的征兆。

无情人的人梦见耍社火,预示着感情运不好,很容易由于单方各执己见而发生矛盾,建议彼此遇到事情要磋商一下,防止临时吵架伤了彼此感情。

新参与任务的人梦见耍社火,预示着任务上处于膨胀的形态,也会遭到假期的影响,往往会应付过来就了事了,但会有小纰漏,建议你做事情要仔细些,否者会给你带来费事让你感到不舒适。

白领人士梦见耍社火,往常真正处不来的人假如这两天还是需求跟对方交际的话,午后会是比拟好沟通的时段。

残疾人员梦见耍社火,表示你不想被歧视,盼望遭到他人的正视。

离婚的女人梦见耍社火,是一种对性的盼望,也是一种性需求,心中也想要有结婚的念头。另一方面还有能够是你惧怕本人怀孕,所以才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企业家梦见耍社火,代表未能平顺,意见不合,宜调整沟通之后再行运营。

您还可以使用chatgpt帮助你查询星座百科、测姻缘、测事业运、测婚姻、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测八字、姓名速配、测终生运、复合机会,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AI(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chatgpt/

  六月六敬谷神 在邯郸西部,武安、涉县一带流传着农历六月六敬谷神的习俗。太行山山区种谷较多,且种植时间较早,如果遇到老天关照,春季雨水好,往往到了农历六月初谷就出了穗。所以当地的农民每到六月六望到自己地里一片片金黄的谷苗,心里就乐开了怀。农历六月六这天,当地家家蒸馍,蒸豆包,而最时兴吃的好饭是裹卷。敬谷神是为了感激上苍赐给人们粮食,同时也是因传说中人们担心五 谷神收回人们享用的粮食。到了农历六月六,当时的农民要带上香和自家蒸的馍,去自家种的田地祈祷,祈求五谷神不收回人间的粮食,祈求五谷神赐给自家好收成。

  五月十三送羊 邯郸漳河两岸有一个习俗,农历五月十三这一天,外公和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古时送的是活羊,现在则送白面蒸的面羊。此习俗与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开二郎神用来压住三圣母的华山有关,沉香劈山救出母亲,要去砍二郎神的头,但三圣母顾念兄妹情,不让沉香去,沉香给二郎神送去2只羊剥皮吃肉,杨二郎知道此事后,就送2只活羊给沉香,此时正是农历五月十三日。此风俗后来就在漳河两岸兴起,送羊还有送阳寿的意思,所以此风俗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冀南扇鼓舞 在邯郸、邢台以及石家庄所辖的一些县市,每逢举行民间庙会,有以扇鼓舞做为敬神舞蹈的习俗。扇鼓舞又叫打扇鼓,使用扇鼓、马鞭这2种道具,扇鼓由鼓面和鼓把组成,鼓面是一个圆铁环,其上张覆羊皮,鼓把是一铁棍,下端有铁环,环上挂小铜铃,其形颇像团扇,故称扇鼓。打扇鼓时,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鞭,随舞步节奏边移进边晃动扇鼓,使把上装饰的铜铃发出响声,同时按音响节奏以鞭击鼓,作出各种舞蹈动作。打扇鼓载歌载舞,参演人数一般不少于8人,演出者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但冀南地区每逢庙会,打扇鼓者多为中老年妇女,她们抛开平日繁多的家务和顾忌一舞开怀,因而打扇鼓又被说成是冀南农 妇的狂欢节。每逢庙会举行,各种扇鼓的剧目就铺开来演。剧目一般是情节完整、故事性较强的历史传说形成的戏曲故事,上演较多的剧目有《接总兵》、《接天兵天将》、《接九家仙姑》等,均是颇受农民群众喜爱的剧目。

  丛中花会 丛中是古城邯郸的一个镇,这里有一个民间花会表演的固定模式。据传,丛中花会始于明朝太祖年间,距今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丛中花会有固定的时间,古时多在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六年一小闹,十二年一大闹。丛中花会有20种表演形式,24个班,分为造型艺术5个班,武术4个班,表演艺术9个班,小杂耍6个班。丛中花会以沿街表演为主要形式。全花会分4个组合,各组合互相配合,或分或合均有一条线联系,使整个表演始终浑然一体。花会的传统节目均以表现普通百姓的爱憎为主,兼以娱乐,经几百年来的磨炼已臻化境,演技日趋成熟,现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民间艺术类型。每到花会时日,附近百姓总是云集于此,尽情的娱乐。

  元霄节荡秋千 邯郸西部一带城乡百姓有过元霄佳节荡秋千的习俗。时节自正月初十搭秋千架开始,荡秋千的高潮却是在正月十四、十五两日。每逢元霄佳节前后,邯郸西部一带的百姓便家家产户搭起秋千架,老老少少的人们与青壮年人一同荡秋千。至此时,每个村镇还将自行或与相邻村镇举行荡秋千比赛,这个习俗倒颇有些象朝鲜民族的习俗。荡秋千有单人荡、双人荡、坐荡、立荡等几种形式。平常的荡法比较简便,但此地还有比较特殊的秋千,一是荡木驴,一是过梁悠,一是板不煞。过梁悠和板不煞比较复杂,可荡出花样,秋千的架法也与平常不同。由于荡秋千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增添娱乐气氛,所以,邯郸一带的荡秋千活动持续传到如今,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二月二乞巧节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们过乞巧节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可自由结伴,穿上好衣裳,带好小米、白面、油、盐及锅、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这就是磁州古时流传下来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饭"习俗。姑娘们上山后,找一野餐的合适地点,然后垒灶、安锅、煮饭,焖小米饭、包水饺、熬米粥均可。饭煮好后,姑娘们还需到山坡的灌木丛里摘回一种野生植物的红色圪针尖儿,然后就或五、六人或十几人合围坐在野餐锅边,进行乞巧仪式。乞巧 仪式很有韵味,合伙而来的姑娘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大家用布遮好某一个姑娘的眼睛,让她把七个圪针尖儿丢在饭锅里,再让她用筷子在锅中搅三搅,然手用筷子夹起饭吃,只能吃七口,每人均如此进行,每人夹饭吃前都要补足七个圪针尖儿,以示公平。在这种仪式中,凡是能够吃到圪针尖儿的姑娘,就成为巧姐或巧妹,会备受村里人的赞赏,上门求亲的人就多。当乞巧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才开始正式的野蚕和一天的娱乐。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在河北大地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形式。

  其中有富有民间特色的各种画派,比如:武强年画、布糊画、土坷垃画、兰印花布、内画、辛集农风画等

  还有丰富的制陶艺术,例如:古陶、黑陶、磁州瓷、定州瓷、德州瓷等。

  文房四宝类有:易水古砚、衡水毛笔等。

  手工艺类有:草编、泥人、面人锦人、涿州地毯、花灯风筝、曲阳石雕、蔚县剪纸、秦皇岛贝雕等。

  艺术类剧种有:评剧、秧歌、豫剧、渔家乐、河北梆子、唐山皮影、保定老调、武安洛子、石家庄丝弦、东路二人台等。

  石家庄一带的庙会历史悠久,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据考证,早在汉代,封龙山就有祭山活动,这是封龙山庙会的渊源。随着宗教文化的发展,寺庙祠坛大兴。诸如关帝庙、药王庙、观音庙、奶奶庙、圣母庙、三官庙、真武庙、吕祖庙、城隆庙、五道庙、土地庙、山神庙等,逐渐遍布各地,祭神敬仙活动也随之频繁和普及,庙会随之盛行。栾城西宫大庙会就是祭祀南海观音的活动,井陉雪花山庙会起源于祭神。也有的庙会,是群众为了悼念他们崇敬的人而设立的。如灵寿城关农历二月初一的“成官”庙,是为了纪念灵寿知县成肇麟而设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德法联军追击西逃的慈禧和光绪,路经灵寿时,胁迫成知县提供粮草、车马、妇女。成知县断然拒绝,被法军系于马后,绕城飞跑。成知县不甘受辱,又难逃魔掌,便于深夜投井自尽。灵寿百姓便将他的殉难日定为庙会日。

  旧时,庙会的内容较为复杂,既有大型的祭把仪式,也有群众自发的求神拜仙活动,如拴婴许愿、问医求药、求雨乞福、驱魔修德等等。一些祭祀活动,有隆重的仪式,伴以唱大戏。庙会上,武术、杂耍等各种民间艺术也尽展风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会和集市相融合,便出现了集祭祀、娱乐、贸易于一体的空前繁荣景象。现在,各地庙会的宗教祭祀内容己淡化,庙会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大会,商

  品交易、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旅游成了各地庙会的主题。

  雪花山庙会起源于祭神。早在明嘉靖年间,雪花山建有碧霞元君庙,为祭祀碧霞元君遂起庙会,时间为农历四月十六至十八三天,由井陉旧城所在各村组织,周围四五十个村庄参加。其庙会有很严格的仪式,从准备起会,到正式过会,都有一套程序。

  “传锣会查”:会前会首派人到各村敲锣通知,共三次。三月初一首次传锣,锣声一个点,意为开始起会,各村准备;三月十五,二次传锣,锣声两点,示意庙会期近;四月初一,三次传锣,三个点,锣声急促,示意会期在即,各村做好一切准备,要按时赴会。“传锣人”身着**对襟梅花麾,脚穿软底抓地虎靴,头戴红绿鸡毛缨荷叶顶子。第三次传锣时,传锣人将一张“四月十八,圣母大会,朝山进

  香,风调雨顺”的会帖分送各村。

  四月初一,四路会首聚会商议各项安排,抓阄排定抬杠次序,中午“传锣人”在东聚门城楼、会源门览秀楼、北关阁、东巷子阁高呼三声“会转查了”,锣声不断,以示“会查”结束。

  “请驾”:四月十五,庙会前一天,香头带领八名轿夫鼓乐喧天,到雪花山顶庙里顶礼膜拜,“请神接驾”。

  所谓“驾”,是一顶八抬殿式敞轿,斗拱飞檐,雕刻精细,金(铜)顶黄帏,玲珑华丽,周嵌水银玻璃,檐角悬宝葫芦,丝穗飘拂,锋铃叮挡。驾中供奉圣母走像(专供抬的像),驾前全副执事,有龙虎八旗、肃静牌、退避牌、吊封、万民伞(伞周围缀满历年施主姓氏的小绸条)。三声铁炮响过,起驾锣响,再配上轻、重乐队,各种打击乐器和吹奏拉弹乐器齐全,一时鼓乐齐鸣,驾起缓进,淌过绵河,经蔡庄,把“神”驾供于西关。“演驾”:其意是为神演出,亦即敬神,是正式过会。

  “演驾”进行三天,十六、十七先后在周围村庄沿村演出,十八是正会,在城街演出。“演驾”队伍的顺序排列是:最前面为颠扛,颠杠后为各种演唱及舞蹈节目,然后是社火,社火后是神驾前的执事、乐队,最后是神驾。十八日演驾上午九点钟从西门开始,向东经城街、东关、北关、河东、南关,最后到雪花山。

  “演驾”开始,九声铁炮响过,“马子”赤膊上阵“开路”。最初为挥鞭开路,30年代改为舞流星开路。开路之后,即是颠杠。36抬杠箱,或48抬杠箱,排列成队。颠杠人或着肉色纺绸排扣上衣,灯笼裤,或着武生装束,或着奇装异服做丑角打扮。颠杠表演从上午九时一般要进行到下午二、三时左右,场面宏大,表演精彩。

  跟着颠杠表演的是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秧歌、丝弦等剧种的折子戏,拉花、说唱、哑剧等各种形式的节目。再接着是约有20多队的武术社火队表演。演出没有固定场所,边演出边行进,至雪花山脚,已近黄昏。点燃灯笼火把开始朝顶。在圣象前焚香后,抬杠、节目、社火大表演,随后是跑阵,阵式有梅花阵、八封阵、阴阳阵、五虎阵……,变幻无穷,意谓“神灵捍卫,佑我黎民”。跑阵时,《龟驮碑》特许进殿,在“圣母”像前的大筐箩里蹲着团团拜舞,演员尽量摸取筐箩里的“油钱”(制钱、铜元),装归己有。龟亦为长寿圣物,装取油钱算是“神”的特赐。演驾结束,住持道人接“驾”,将圣母走像安置庙中。整个过程,鼓乐鞭炮声声,香烟缭绕,直至次日晨,庙会方告结束。

  庙会期间,在城隆庙演四天大戏;清代、民初可以“拉官戏”。在本县境内演出的戏班若被会首和官府看准议定,便派人至演出地点,登台将鼓板反转,意即“拉了官戏”,四月十五起到城隆庙演出四天,不给演出费,但供应好茶,演员住所舒适,且“犒台”丰盛。每日三开箱必有两搞台,大商号犒赏馒头、猪肉,动翱数十斤,或有点心。有时是“双犒台”(赏双份)。

  不拉官戏,就得“写戏”(预约演出),经费只能靠布施。正丰煤矿是大“施主”,其次是各大商号,再其次是矿上的煤司、师爷、管帐先生及衙门里的“头面人物”。不搞按户摊派。

  庙会期间雪花山顶最少有一台戏,有时唱对台,若没有某村或某大户许愿献戏,就靠善男信女们的油钱了。一应开销,庙会后黄榜公布,谁也不敢吃黑钱,怕“神”给报应。

  节目沿街演出,也可获得犒赏。若抬杠穿堂(即在旧衙大堂前广场穿过),衙门里的“达官贵人”也得自掏腰包,几任知县都出过赏钱。会首、管事的准备庙会,都是白尽义务,支派人去联络会事,登门化缘也是义务性质,那个村也有很多热心人。演员们自带干粮,在演出间隙蹲在摊旁啃吃。只是给扭拉花的小演员们买些糖果梨糕,这就是酬劳了。

  庙会又是井陉最大的物资交流大会。商品以农具为多,庙会的牲口市成交常达二三百头。日用杂货、儿童玩具、妇女用品、粗布花布也极丰富。风味小吃、炒面茶汤也抢时上市。糖人、面人、团扇、汗伞,吸引了许多儿童妇女。

你说的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这是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梆子

第一批

2

石家庄

耿村民间故事

第一批

3

井陉拉花

第一批

4

石家庄丝弦

第一批

5

常山战鼓

第二批

6

坠子戏(深泽)

第二批

7

中幡 (正定高照)

第二批

8

焰火炮竹制作技艺(南张井老虎火)

第二批

9

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

第二批

10

晋剧(井陉县)

第三批

11

评剧

第三批

12

新乐伏羲祭典

第三批

13

邯郸

磁州窑烧制技艺

第一批

14

冀南皮影戏

第一批

15

女娲祭典

第一批

16

武安傩戏

第一批

17

武安平调落子

第一批

18

永年鼓吹乐

第一批

19

杨氏太极拳

第一批

20

龙舞(曲周龙灯)

第二批

21

豫剧

第二批

22

冀南四股弦(馆陶县)

第二批

23

冀南四股弦(魏县)

第二批

24

冀南四股弦(肥乡县)

第二批

25

邯郸赛戏(邯郸市)

第二批

26

邯郸赛戏(武安市)

第二批

27

邯郸赛戏(涉县)

第二批

28

永年西调

第二批

29

山东大鼓(鸡泽梨花大鼓)

第二批

30

太极拳(武氏太极拳)

第二批

31

草编(大名草编)

第二批

32

彩布拧台

第二批

33

传统棉纺织技艺(魏县)

第二批

34

传统棉纺织技艺(肥乡)

第二批

35

民间社火(永年抬花桌)

第二批

36

灯会(苇子灯阵)

第二批

37

河南坠子(临漳)

第三批

38

邢台

隆尧秧歌戏

第一批

39

沙河藤牌阵

第一批

40

邢台梅花拳

第一批

41

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

第二批

42

鼓舞(隆尧招子鼓)

第二批

43

冀南四股弦(巨鹿县)

第二批

44

乱弹(威县乱弹)

第二批

45

山东大鼓(威县梨花大鼓)

第二批

46

柳编(广宗柳编)

第二批

47

抬阁(隆尧县泽畔抬阁)

第二批

48

梅花拳(威县)

第三批

49

廊坊

霸州高桥音乐会

第一批

50

霸州胜芳音乐会

第一批

51

屈家营音乐会

第一批

52

冀中笙管乐(小冯村音乐会)

第二批

53

冀中笙管乐(张庄音乐会)

第二批

54

冀中笙管乐(军卢村音乐会)

第二批

55

冀中笙管乐(东张务音乐会)

第二批

56

冀中笙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第二批

57

冀中笙管乐(里东庄音乐老会)

第二批

58

京东大鼓

第二批

59

西河大鼓

第二批

60

八卦掌

第二批

61

中幡(安头屯中幡)

第二批

62

左各庄杆会

第二批

63

苏桥飞叉会

第二批

64

秸秆扎刻

第二批

65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第二批

66

灯会(胜芳灯会)

第二批

67

抬阁(葛渔城重阁会)

第二批

68

固安柳编

第三批

69

八卦掌(固安)

第三批

70

保定

安国药市

第一批

71

定州秧歌戏

第一批

72

涞水高洛古乐

第一批

73

清苑哈哈腔

第一批

74

曲阳石雕

第一批

75

徐水狮舞

第一批

76

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

第二批

77

冀中笙管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

第二批

78

冀中笙管乐(易县东韩村拾幡古乐)

第二批

79

唢呐艺术(子位吹歌)

第二批

80

龙舞(易县清西陵摆字龙灯)

第二批

81

保定老调

第二批

82

鹰爪翻子拳

第二批

83

定瓷传统烧制技艺

第二批

84

易水砚制作技艺

第二批

85

安国老调

第三批

86

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

第三批

87

沧州

沧州武术

第一批

88

河间歌诗

第一批

89

木板大鼓

第一批

90

青县哈哈腔

第一批

91

吴桥杂技

第一批

92

西河大鼓

第一批

93

冀中笙管乐(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第二批

94

鼓舞(沧州落子)

第二批

95

麒麟舞(黄骅)

第二批

96

狮舞(沧县狮舞)

第二批

97

皮影戏(河间皮影戏)

第二批

98

八极拳(孟村八极拳)

第二批

99

劈挂拳

第二批

100

燕青拳

第二批

101

生铁冶铸技艺(干模铸造技艺)

第二批

102

千童信子节

第二批

103

西路梆子

第三批

104

六合拳(泊头市)

第三批

105

唐山

乐亭大鼓

第一批

106

评剧

第一批

107

唐山皮影戏

第一批

108

唢呐艺术(唐山花吹)

第二批

109

泥塑(玉田泥塑)

第二批

110

乐亭地秧歌

第三批

111

衡水

衡水内画

第一批

112

武强木板年画

第一批

113

形意拳(深州)

第二批

114

蒸馏酒酿制技艺(衡水老白干)

第二批

115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

第三批

116

秦皇岛

昌黎地秧歌

第一批

117

抚宁鼓吹乐

第一批

118

孟姜女故事传说

第二批

119

昌黎民歌

第二批

120

昌黎皮影戏

第三批

121

张家口

康保二人台

第一批

122

蔚县剪纸

第一批

123

晋剧

第二批

124

秧歌(蔚县秧歌)

第二批

125

灯会(蔚县拜灯山)

第二批

126

契丹始祖传说

第三批

127

承德

丰宁满族剪纸

第一批

128

唢呐艺术(丰宁满族吵子会)

第二批

129

隆化满族二贵摔跤

第二批

130

山庄老酒酿造技艺

第二批

131

板城烧锅酒酿造技艺

第二批

132

抬阁(宽城背杆)

第二批

中国共有25个项目入选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河北省申报的“中国剪纸”入选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呼麦共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共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上此前已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4项,我国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10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该公约于2006年4月生效,截至2009年9月17日,已有116个国家加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谈判及其实施细则制定的全部过程,成为较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并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履约内容。

河北省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内容由蔚县剪纸和丰宁剪纸合并组成。

南方风俗有祭灶神、贴对联、年夜饭、办年货、扫尘。

1、祭灶神

南方农历十二月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2、贴对联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4、办年货

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5、扫尘

年末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以上内容参考 —贴对联、—祭灶神、—年夜饭、—新春办年货、—扫尘

女人结婚到底是失去的多还是获得的多?

       不知道别的女人是怎么样的,但是这得根据个人情况来看吧,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不过我个人觉得女人结婚后付出远远大于收获,就我自己来说结婚后我的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只有失去,没有回报。

       在我结婚前我是一个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小姑娘,父母面前撒娇,不想做饭可以不做,在单位上和同事们在一起上班有说有闹有哭有笑,反正整体过的充实,虽辛苦但是也有工资拿。我有我的梦想和我的目标与追求,我一直努力攒钱,除非父母有需要我才会把钱拿出来,不然我自己一点都舍不得花掉,每一天拼命工作,拼命加班很辛苦也没有加班费,但是丰富个人的阅历比较好,总而言之在结婚之前我有梦想有理想有目标,生活还算是蛮愉快的。

       可是,结婚后我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失去亲人家人,还有所有好朋友和好同学,不能最求自己的理想,从此生活每一天重复忙碌同一件事情,多少年来姐妹们屡次约见面约玩耍都不能去参加了,所有我的自由失去了,有孩子以后更是没了自己的生活,所有一切只能围着家庭转,而对于男人而已他们什么都没有失去也什么都没有改变,只不过身边多了一个人生活而已,更夸张的是在我生了孩子之后整个人的身体就彻底报废了,从此多少年来都是以一副半身不遂的状态在苟延残喘的生活着,心好累。

       结个婚就让我失去了一切可以失去的和不可以失去的东西都失去了,最终就只看见一个孩子,仅此而已,而那个男人和我就想宾馆老板和住宿的客人一样。适逢难遇一次的住客,半夜三更回来住到天不亮就走了,只不过宾馆老板是要付钱的,而我是免费的,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结婚了有孩子之后,就只剩我和孩子一起生活,拖着我的病体,这样勉勉强强带着孩子过日子。

       对于我来说完全不知道收获是个什么玩意儿,我只有付出,只有失去,从来没有收获过什么,虽然说10月怀胎我得到孩子了,可是我也因此失去了革命的本钱,那就是健康。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健康都失去了,那么他还有什么呢?身体不好,别说还有那么多的生活压力等着你解决,就是让你躺着、坐吃坐喝,闲着玩着你也不会舒服的。身体如果健康,再苦再累心也甜,而且再苦再忙也总有休息的时候,可是不健康,长期病痛的日子,真的几度发疯直接想跳楼了,因为活着真的太痛苦了,年纪轻轻20出头人生才开始,就已经跟80多岁的老太太一样的不灵活,那是一种什么有的体验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到的。

       所以对我来说,结婚了就失去所有了,最后婆家弃之,娘家远之,最后只有一个拖油瓶,自己剩一个残破的身躯还在为孩子苦苦的做最后的挣扎,就这身体也是治了多少年都无果而终,已经放弃治疗了,余下的时间只是希望孩子赶紧长大,我不是自己吃不了苦,我害怕的是如果哪一天我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了,那么孩子这么小她该何去何从呢?

       两个人结婚,女人要生儿育女照顾孩子老人和家庭。男人挣钱,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合作关系,可是论付出,那自然是女人付出的多,可论收获,那肯定是男人收获最大。女人付出自己整个人一生,和失去亲人父母,还有自己的健康,而男人虽付出劳动赚钱,但是他们收获了妻子、儿子还有不要钱的保姆可以伺候他的儿子和他的老子。但是女人就从此孤苦伶仃的了,如果男人对自己好点那还好,可是男人对自己不好,真的女就是这世界最可怜的孤儿,所以在婚姻里面不要跟女人谈收获,因为这根本没有的事。

确定民俗的范围与分类,是为了建立认识民俗、描述民俗的理论框架。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自然状态的民俗丰富多彩,千头万绪,民俗学产生不久,学者们就尝试提纲挈领地把握它们。

二十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下列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的,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SBurne)在 《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 。法国的山狄夫在 《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

1 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 (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 ),(2)生存之方法( 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 (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

2 精神生活:(1) 方言,(2) 民间学识与运用, (3)民间智慧,(4)艺术,(5 )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

3 社会生活:(1) 家族,(2) 社团,(3) 特别组合 (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

两个分类是纲目式的,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的,如瑞士的霍夫曼一克莱耶(Hoffmann-Krayer)在 《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18 类:(1)乡村;(2) 建筑物(房屋、礼拜堂及其他);(3)用具;(4)象征物(如福禄寿象征及其他);(5) 技艺与一般艺术 (如染织、雕刻等);(6) 人民心理现象;(7) 惯习及其原物 (如首饰等);(8) 饮料及食物;(9)惯性(如仪式过程、会社、游戏等);(10) 民族法律;(11)信仰(神话、崇拜等);(12)家庭医药;(13)民间诗歌(如民歌、叙事诗等);(14)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笑话、传说等);(15)民间戏剧;(16)历法历书等;(17)民间语言(如谜语、谚语、俗语等);(18)名号(如地名、人名、神名、动植物名等)。

中国民俗学界现在对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有人采用。乌丙安在 《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陶立璠在 《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这样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张紫晨在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 (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当代各种地方志性质的民俗志的分类方法有纲目式的,也有平列式的,前者如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戴景琥主编 《义马民俗志》, 后者如刘兆元所撰 《海州民俗志》。

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么,我们就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三大类八小类的民俗: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工商业民俗 (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 (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2)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 (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

(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编辑本段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132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