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飞机上点灯——高明
虎落平阳--------被犬欺
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半夜三更放大炮—— 一鸣惊人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三年级# 导语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嘉陵江古币沉船之谜
“芝麻开门!芝麻开门!”机智聪明的阿里巴巴用这样的咒语打开了宝库的大门,发现了金光灿灿的一堆堆宝藏。
这不仅仅是童话故事,2003年的一天,重庆合川就有人用一根撑船的蒿杆敲开了嘉陵江底宝藏的大门。
说起那天的事情,合川市文管所所长刘智至今还有些激动:“当时我们接到电话,说有一条过江的船蒿杆落到江里,船工下去打捞,发现有好多铜钱。航运部门的打捞队来帮助打捞时,天啦,没料到竟有这么多的古钱!船已经完全腐烂了,但它装载的铜钱却完好保留着,铺满了那一段的嘉陵江底。有山样堆积的,有大竹篓装着的,有散落在岩石缝隙里的,我们好像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
沉船装载的古钱重达5吨之多,这是迄今我国一次性发现最多的古钱,按沉船的年代来看属于宋朝时期,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古钱币并非仅仅属于宋代,从汉初的“半两”到西夏的“皇建元宝”,历朝历代的铜钱,都混杂其间,时间跨度达1400多年。这是一艘什么船?从哪里来?要开往何处?更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宋代的船运载了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钱币?
有人推测这是民间某位富商运钱币的私船。但宋代是一个商业迅速发展的年代,被视为现代汇兑制起源的“飞钱”,从唐朝后期开始于民间,在宋代有了很大发展。商人为避免长途贩运大量铜钱的麻烦,可以将钱存入一个地方的“柜坊”,再从另一处的“柜坊”凭票据支取现钱。尽管这样的方式并没有广泛普及于全国,但在北宋就已发明的纸币——“川交”,在南宋的四川地区早已广泛使用。因此,殷实人家和经营大宗买卖的商人大致也无须长途转运大量的铜钱。
嘉陵江古币沉船之谜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我们发现要揭开这个谜团的思路,也许应当考虑宋代的商业与货币制度的发展。宋代是历有名的“冗兵弱国”时代。最多时,北宋全国养兵总数达到125万人。长年与辽、金、夏等国的战争,也使军费开支成为巨大的财政缺口。庞大的养兵和养官开支,直接刺激了货币铸造量的膨胀。宋朝的年财政收入,时曾达到1。6亿贯。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财政收入也高达1亿贯。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铜,用于铸造货币。为了弥补巨大的货币缺口,朝廷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收税的时候回收以前的旧钱熔化后铸成新钱。
那么,这艘嘉陵江沉船里装载的汉初以来历代旧钱,在这条线索上似乎得到了合理解释。
篇二
护国娘娘传奇
1
1886年大清前科状元、礼部侍郎洪钧因为母亲病故,从京城急匆匆赶回了苏州。
行至仓桥浜时,他听得河面的花船上传来一阵婉转的笑声,笑声里绵绵的温柔,像一只小手,抻平了洪钧心里的褶子。就在洪钧掀开轿帘望去时,彩绘精致的花船窗里,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孩子也正掀了窗帘望向他。这隔着水面的惊鸿一瞥,已让洪钧惊艳不已。
洪钧的轿子在一颠一颠中远去了,身后的笑声,依旧袅袅地浮在水面上,让洪钧心头漾开了涟漪。为母亲料理完丧事,洪钧就派人去打听花船上的女子姓甚名谁。这女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名动苏州城的赵灵飞。
洪钧对赵灵飞早就有所耳闻。赵灵飞是她的闺名,乳名叫赵彩云,原本出生于安徽徽州一个士绅家庭,年幼时跟随家人来到了苏州。赵灵飞天生丽质,十来岁时就出落得十分标致,那时候,苏州城周家巷小女赵灵飞如花的美貌远近皆闻。不过,她的声名鹊起却阻止不了家道式微的趋势,赵家一家老小的日子开始越过越难。
赵灵飞不愿看着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1886年,她到苏州城香风习习的花船上做了一名卖笑不卖身的“坐舱姑娘”。为了顾全体面,她把姓名改为了傅彩云,傅取“富而有财”之意。只是,当年周家巷的赵灵飞名声太盛,很快大家便知晓了傅彩云的真实身份,一时之间,几乎人人都想来一睹芳泽,赵灵飞成了名动苏州城的人物。
洪钧派下人接赵灵飞到洪府一见,结果这一见,洪钧对赵灵飞更是如痴如醉。虽然洪钧已经49岁,而赵灵飞只有13岁,但是洪钧却觉得他和赵灵飞十分投契。
护国娘娘传奇第二年的正月十四,八抬绿呢大轿,洪钧将赵灵飞明媒正娶作了他的第三房太太。从此,赵灵飞更名为洪梦鸾,艳若桃李的“花国状元”嫁给了贵为朝廷高官的前科文状元,这在当时不失为一段美谈。
1887年,守完丧的洪钧带着洪梦鸾赴京任职,进京后不久,洪钧就被任命为大清国出使德、奥、俄、荷四国的全权大使。按照当时新兴的做法,大使出行当由夫人陪同,但是洪钧的元配因为受当时的传言恐吓,生怕出国后会被外国子生吞活剥,而拒不随同;而姨太太则因为一直抱病在身,经不起舟车劳顿,也不便前往。于是,洪梦鸾成了公使夫人的不二人选。一个小脚女人,就这样轻移莲步,迈出了国门。
2
出使欧洲这一行,足足有三年的光景,欧洲的风土人情让洪梦鸾着迷不已,这三年,是她最为快乐的三年。她是名正言顺的大清国公使夫人,结交的也都是欧洲上流社会的贵族名流,她跟随丈夫洪钧会晤过德皇威廉二世,还有的铁血首相俾斯麦,而欧洲的名城诸如柏林、圣彼得堡、巴黎和伦敦她也统统都游历过。
当年在花船上卖笑的赵家姑娘,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才两三年的时间,自己人生骤变,正如她无论如何料不到,再一个两三年,她的人生又将是另外一番天地——1890年,洪钧三年任满,应召回国。1893年,洪钧病死,洪梦鸾一下成了寡妇。
洪家大少爷不想让年纪轻轻的洪梦鸾守一辈子寡,亲友也都不主张她守寡,她心里来来回回周折了千万遍。最终,她还是听从了大家的安排,不为洪钧守寡,找条别的出路。她携带自己的东西回了自己娘家,从此再没有踏进洪家大门,她和洪钧在德国生养的女儿德官也留给了洪家。
洪钧待洪梦鸾不薄,临终前给她留下了5万大洋,足够她一辈子生活,不料这些钱却被洪梦鸾的一个堂兄全部骗了去。变卖一些细软之后,日子仍然十分窘迫,洪梦鸾只好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准备重操旧业。只是,这一次,她已不是卖笑不卖身的坐舱姑娘,而是正式挂牌营业的妓女——她在延丰里租下门面,挂起了“赵梦兰”的铭牌,正式接客。
初到上海,赵梦兰急需打响自己的名号,于是她在自己的闺阁悬挂了一帧洪钧的照片,亮明自己状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身份。此举让她登时成了风口浪尖上的新闻人物,不但寻花问柳的男人们想与这位公使夫人同床共寝,就连沪上的其他名妓,也都想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赵梦兰一时名声大噪,就连李鸿章都曾慕名而来,醉卧在这温柔乡里。
1898年夏天,在一个朋友邀约之下,赵梦兰转战天津。声名远播的她一到天津,就轰动了京津的烟花柳巷,每天上门的嫖客应接不暇,于是,赵梦兰想到了开妓院。她出钱买下几名年轻貌美的南方女孩子,在江岔口胡同开起了南方风味的妓院,并命名为“金花班”,“赛金花”的名号正是由此而来。
八面玲珑的赛金花很快结识了几位显贵——户部尚书杨立山和浙江江西巡抚德晓峰。不久之后,杨立山便把赛金花带到了北京,金花班也转战京城。背倚杨立山和德晓峰这样的大靠山,赛金花成了炙手可热的鸨母、名妓,穿戴雍容华贵,出进王府,左右逢源。杨立山的一个好友卢玉舫甚至跟赛金花结拜成了兄弟,他行大,赛金花行二,从此有了江湖人称的“赛二爷”。
命运就这样再度将她推上荣华富贵的交椅,不过,这并不是她人生的巅峰,时代的巨臂还要把她再往风口浪尖之上托一把。
3
1900年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以及王公大臣们逃往西安,留下了李鸿章和奕劻与联军谈和。这一年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作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这人正是赛金花在德国的旧相识。
赛金花起初并不知道瓦德西来华。两个图谋不轨的德国士兵敲开了赛金花的门,不过,他们却被赛金花一口德语给镇住了,她向他们问起瓦德西,吓得两个士兵面面相觑,唯唯诺诺地告退了。第二天清晨,那两个士兵又来了,原来,是瓦德西司令命他们把赛金花接到司令部去。
阔别多年之后,瓦德西见到赛金花特别高兴,赛金花从此也成了联军司令部的座上宾。那时候,八国联军进京后烧杀掳掠,大力搜剿义和团,北京城里腥风血雨。每次碰到滥杀无辜时,赛金花就会竭尽全力挺身担保,由于她和联军头目熟络,士兵们也买她的账,赛金花在刀口下救下了不少人命。
瓦德西早就觊觎赛金花的美貌,赛金花以身相许前,在床上跟瓦德西进行了谈判。她说,义和团听闻八国联军到来,早已经四下逃窜,留下的都是安分守己的老百姓,他们已经受了义和团的迫害,现在他们又被误指为义和团,岂不是冤枉之极?联军不能再滥杀无辜了。瓦德西一听,觉得确实有道理,于是禁令联军屠杀,这才让惶惶不可终日的老百姓安顿下来。赛金花的义举被纷纷传颂,甚至有不少老百姓拜服她为“九天护国娘娘”。
只是,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所杀,克林德夫人伤心至极,断然不肯善罢甘休。她扬言要用慈禧太后的老命来抵,因而议和的条件一度变成了“慈禧抵命,光绪赔罪”,饶是足智多谋如李鸿章,面对德军开出的这个条件也是一筹莫展。于是,赛金花通过瓦德西找到克林德夫人,劝说她说,太后镇压义和团不力,确实有过,但是杀克林德的是义和团,让太后抵命太过了一些。我们可以为公使树一个牌坊,那些立了牌坊的人都是万古流芳、千载不朽的!在牌坊上把公使这一生的事迹和这次遇难的情形,用皇上的名义全刻在上面,也算是皇上给他赔了罪。
克林德碑坊就建在东单大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迁移到中山公园。据说在拆迁牌坊的仪式上,辜鸿铭见到赛金花时对她说:“你做过的这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也说道:“北京总算得救,免除了大规模的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中。这都有赖于赛金花。”
不过鲁迅对于人们的津津乐道冷冷说道:“义和团时代,和德国统帅睡了一段时间的赛金花,也早已被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在他眼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要靠一个妓女去挽救,而人们居然还引以为傲,不能不说是民族的一种悲哀。
4
尽管于国于民有功,然而等待赛金花的并不是飞黄腾达,而是江河日下的命运。
大清国和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之后,联军退兵。论功行赏之中,并没有这位名妓的份儿。虽然她头顶着“议和大臣赛二爷”的名号,增加了不少的生意,但是所做的,也依然还是老本行。
这之后,赛金花接连遭受厄运,先是弟弟病故,她前往苏州治丧,她的金花班顾不上打理,已经开始遭人算计。1901年,金花班一名妓女服毒自杀,赛金花惹上了官司,倾家荡产才把官司撇清,免除牢狱之灾。只是,“金花班”被勒令解散,赛金花本人也被赶出了京城,并被遣回老家苏州,不准再踏入京城半步。
荣华富贵,刹那间烟消云散。不久之后,她又去了上海,想在那里东山再起,但是时过境迁之后她早已风光不再。回顾自己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赛金花萌生了嫁个人家,过安稳日子的想法。经人说媒,她嫁给了沪宁铁路的总稽查曹瑞忠作妾,然而不久后丈夫便暴病身死。再后来,她与时任民国政府参议员的魏斯耿结婚,更名为魏赵灵飞,过了三年幸福平静的生活后,再次孀居。
从此以后,她再无翻身的能力,她带着一个保姆搬到了北京居仁里胡同里的一间陋室,房间里只有一张破床,一张破藤椅,冬天来时,主仆只能拥着破棉絮,紧紧挨着取暖。15年的时间里,人老珠黄的她只能靠着典当和借债度日,张学良、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知名人士都曾接济过她。赛金花晚年只肯称自己是魏赵灵飞,不再自称是那个独占花魁的状元夫人,也不是名满京城的赛金花。
1936年的冬天,魏赵灵飞终于油尽灯枯,病逝于居仁里16号的家里,时年65岁。她死后,经过社会各界以及同乡们的捐助,才得以落葬于陶然亭锦秋墩南坡上。当时的报纸上还刊登了一副挽联:救生灵于涂炭,救国家于沉沦,不得已色相牺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颂;乏负廓之田园,乏立锥之庐舍,到如此穷愁病死,无儿来哭,无女来啼。
一代传奇,就这样消逝在了历史的尘烟中。
篇三
大力士猴侠
山东日照,有这么一位徐公子,到京城办事,他父亲和当朝宰相是老同窗,嘱咐他无论如何也要去拜见一下老伯。徐公子办完了事,就来到相府。相爷说,你这遭回乡,替我捎三千两银子回去。
徐公子这就带着银子上了路。带那么多银钱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打定主意,只走大道,不走小路,只走白天,不走夜路,好歹把人家的银子原封送到。
出京城不久,徐公子看到一个大汉,身高八尺,腰粗十围,眼似铜铃,发似钢针,心想,这人长得咋恁凶恶。再看他挑的担子,好家伙,这担子不知装些什么,也就说不上有多少分量,大汉用一条铁扁担挑着,忽闪闪乱颤。徐公子想,这人真是神力,为什么不当兵为将,却在民间当挑夫?大白天的,惊叹了一番,也不再当回事。
走了三五天,怪了,徐公子看那挑铁扁担的大汉总和他走一路,他走,大汉也走;他宿下,大汉也宿下。有时大汉前头走了,徐公子望不见他的背影,心里说,人家走人家的,别自个儿吓唬自个儿。可是到了前边宿下,一留心,那大汉偏巧也先住在这儿啦。也有时大汉明明循岔路走了,可待徐公子天晚宿上店,不等洗完脸,那大汉准来这家店住宿。
这天,刚在一家店里宿下,天就下小雨。徐公子心里烦闷,弄一壶酒慢慢地喝。掌柜的是个老头儿,人挺实在,走过来小声说:“公子,别太贪杯了,你是不是带了钱财,让人家盯上了?那铁扁担汉子可不是良善之辈呢!”公子说:“我不走小路,不走夜道,谁能把我吃了?”掌柜的叹口气:“傻话!我看他今夜是要下手,你没见他早早睡下了?”
果然那大汉老早睡下,铁扁担靠在门边,锃亮。大汉打呼噜像打雷,把那铁扁担震得铮铮作响。
大力士猴侠徐公子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想,我换家店吧。掌柜的说:“他若有心盯你,你就是钻进地缝里,也逃不脱的。”
正在这时,打门外进来一个人,这人身材矮小,瘦猴儿一般。公子细看,认识,在京城见过的,说是父亲死了,没钱买棺材,徐公子可怜他,给了一口棺材钱,这人连“谢”字也不说,拿了钱便走。没错,是他,他不在京城给父亲守灵,怎么也到这儿来啦?
瘦猴儿见了徐公子,招呼也不打,就冲掌柜的喊:“掌柜的,快拿出些吃的来,饿死我了。”掌柜的连忙应酬:“客官,您先请坐。”“坐个,你这些椅子有哪把经坐的?”“那不对,我这椅子都是新的,您尽管坐,坏了算我的。”
瘦猴不再言语,拉把椅子过来,轻轻一沾,那椅子立刻断了腿,歪在一边!
好厉害的功夫!徐公子心想:“今晚定是没命了,这两人盯我一人,我逃得掉吗?”想到这儿,他脸色煞白,双腿一个劲儿地发抖。
瘦猴儿一歪头,看见徐公子,笑问:“这位公子莫非有病?怎么变了脸色?”徐公子大怒,豁出去了:“你不认得我吗?我却认得你。是不是看上了我的银子?拿去!看在京城那一面的情分上,别再难为我了,中不中?”
这一发火,瘦猴儿却笑了:“恩公果然有些眼力。可这番却错看人啦。不就是那个铁扁担汉子吗?待我去教训教训他!”
站起身,来到大汉睡觉的房间。门开着,人家正打呼噜呢。瘦猴儿抓过铁扁担,喊了声:“起来,赶紧找个地方拾粪去,在这儿装什么汉子?”
大汉睁开眼,却连动也没动,只慢腾腾地说:“你皮肉痒了?自己去墙上蹭蹭!”那瘦猴儿听了这话,拿起那根铁扁担,一用力,铁扁担在他手里简直如同面条子一样,弯成两圈。然后,“铛”地扔在地上,砸碎了好几块砖:“你想要银子也不难,先把它抻直了再说。”
这大汉一看,凭自己这两下子,哪儿比去?“扑通”一声,从床上滚下来,跪在地上,脑袋没命地往砖头上砸:“爷爷饶命,小的瞎了眼!”
瘦猴儿对徐公子说:“恩公,放心地睡吧,明儿我跟你一起走。”又冲地上的大汉吩咐:“起来吧,你睡得差不多了,就坐在门口给我的恩人看门,有一点差池,这扁担就是样子。”那汉子唯唯诺诺,模样儿好可怜!
睡过一夜,瘦猴儿护送徐公子上了路。徐公子问:“壮士大名?”对方只是微笑,并不作答。又问:“我当时送你银两,怎么谢也不谢?”“我这人,嘴上谢过了拉倒;嘴上不谢的,反要帮你一把。”“你有这一手,父亲的棺材还愁什么?”“大丈夫穷富自己认,我从不做那偷鸡摸狗的营生。”徐公子心里佩服得不得了。
瘦猴儿一直把徐公子送回山东老家。送到大门口,却不肯进去。徐公子哪里肯放他,一定要拉进屋里,摆酒席款待他。瘦猴儿笑了:“你不用拽我,拽也拽不住。我确实有急事要办,只因送你耽误了。这样吧,你真有这番美意,就改在某月某日,那时你准备十斤面饼、十斤牛肉、一坛酒。记住,旁的不要,备下我也决不给你面子。”说完,双脚一点地,人没了。
徐公子牢牢记住瘦猴儿嘱咐的日子,知道他的脾气,旁的没弄,就是按他说的备好了。这天晌午,只听一声:“备好了吗?”人随话到,瘦猴儿果然来了。
可倒省事儿,按瘦猴儿的吩咐,不用摆桌子,不用放碗筷,只见他抓起牛肉往嘴里塞,捧起酒坛往嘴里倒,不大功夫,连酒肉带面饼,吃了个精光,把个徐公子给看呆了:这得二十个好饭量的人才吃得下呀。
公子说:“壮士真乃虎将也!但不知你究竟有多大气力?”
瘦猴说:“难说。你找十个壮汉子来。”
找来十个壮汉。瘦猴站在一个窄窄的台阶上,让汉子们轮番撞他。汉子们你用力他用力,只累得满头大汗,看那瘦猴儿,脚下却像生了根,立在台阶上纹丝不动。
瘦猴儿又伸出食指和中指,闪开二指宽的缝隙,用绳拴住俩指头,让两个汉子扯住绳子使劲拉,无论怎么用力,还是二指缝隙,那手指就像钢铁铸就的一般。
徐公子见此情景,说:“壮士有这样的神力,埋没江湖,实在太可惜了。当朝宰相是我父亲的同窗好友,我将你推荐给他,你为国家出力,怎样?”
瘦猴儿听了,冷冷一笑:“不是驳恩公的面子,说心里话,如今朝廷昏暗,豺狼当道,我若投身他们,纵有再大的本事,也迟早要被暗算的。”
正说着,瘦猴儿突然停住,侧耳倾听,片刻,说:“恩公,我不能久留,朋友唤我去除一个祸害呢,告辞了。”说着,又是双脚一点地,从房上走了。徐公子和众人听到他这次行走,像大森林里伐倒一棵树似的,哗啦啦越响越远。
从那以后,徐公子再也没见到瘦猴儿的面,但他仰慕他的为人,便在家中设立了一个长生牌位,又替他取了个名儿叫“猴侠”。
砰——砰——砰——
三声鼓响炸裂了山寨夜的宁静。
三团烈火绽开了《苗寨故事》演出的序幕。
此时天已全黑。戏台后山的黑,院落上空的黑,所见一片黑,天地一体,都成了演出的背景。
这阵势倒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尽管刚才玩火青年惊险的表演让我着实揪心了一阵,尽管那穿衣互动让大家很是开心了一把,但我依然想不出,这小小的院落,小小的戏台,能有怎样大气的演出。
可眼下,这一片黑中哪还有戏台,哪还有院落,有的全是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般的美景。想不到这小小的苗寨,小小的院落,也能演绎如此奇妙的梦幻景致。
这院落实在是小,小得和普通农家院子没什么两样。它紧邻苗王寨,形如撮箕,有木楼,有砖瓦石屋,有农家常见的器物。所不同的是,它有看台,有戏台。看台有棚,紧靠身后的木楼,内有木座,梯级固定,风雨不惧。院中也有座,甚至比棚内更多,一色的低矮长凳,也是梯级排列,个高腿长的怕是要皱眉。不过这里离戏台近,天气也不错,无风亦无雨,因此坐的人反而多些。两侧木楼较看台后木楼低矮,算是撮箕的侧部。正前方是戏台,颇有层次感,如展开的卷轴。顶部有棚,边沿木架,牛角造型,正中挂有银项圈状饰物,颇有民族风味。戏台灰色一片,与院中青石板地面浑然一体。
据说,这苗寨博物馆是民间搞起的,没有太多的修饰,一切都照了本来的模样展示,苗王寨里转了一圈后,我觉得这话也颇实在,因为事实的确如此。虽是走马观花似的一瞥,但那或低矮或高耸的木楼石屋与碉楼,那攀墙附生枝叶繁茂的青藤,以及那些随意摆放的农用器具,也依然让我记住了苗王寨,记住了寨中寻常人家农耕时代的没落与荒废。我甚至有一瞬恍如穿越,以至于那个说马上要关门的老者突然出现时,还让最后离开的我大吓了一跳。
长桌宴也不过如此。一个大棚,两排长桌,一溜瓦钵,几个竹编饭篮和火锅,几个家常菜,大家随意坐了,随意吃了,然后抹抹嘴,也就随意散了。这感觉我并不陌生,农家设宴就这个味,简单,不过也还亲切。
我想这所谓的《苗寨故事》的演出,大概也就这个味吧。
可我显然错了。
几声狗叫响起,几道白烟卷过,几片红雾飘来,幽蓝的背景光影变幻,似乎凭空腾起一股阴惨惨的风来。
一个声音随之响起。这声音像从天际传来,时高时低,时长时短,介于说唱之间。不能说苍老吧,但颇有些沧桑。是老汉独语,还是上天神谕?是枯坐炉火旁,还是隐于暗夜长空?说的该是苗语,但于我而言,与鸟语无异。不懂倒也无碍,有字幕,那字也够大,我虽近视,但认了真,凝了神,还是不难辨认。
这是一段旁白,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蚩尤的后裔,苗族的祖先从中原爬山涉水来到了湘西,从那以后便开辟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文世界。巫术是湘西苗族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古老的宗教信仰,它能预测吉凶祸福、除魔驱鬼、治病和解蛊毒。湘西苗族人自古崇拜天地之神,与大自然的生灵万物和平共处。巫术文化源远流长,因为地区封闭而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它的神秘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虽同为湘楚,但孤陋寡闻如我,湘西,苗族,我几乎一无所知。仅有的一点认知,来源于宋祖英,来源于她天籁般的民歌小调。除此以外,怕只有那些取材于湘西的恐怖剧了,巫蛊,赶尸,落洞,似乎提及湘西,总绕不开这些神秘传说。
戏台明明只有灰墙,台上也空无一物,可眼下哪还有戏台,倒像一侧立透明染缸,那红啊,蓝啊,白啊,弥散开来,浓烈而诡异。一团黑影幽灵般缓缓移至台中央,蓝散去,红亮起,一声长哈破空而来,一个蛰伏的身影舞动着双臂从黑影上大字型立起。他一身巫师装扮,天师作法般摇动着手中铃,口中念念有词,声音穿透四方。这是要呼风唤雨么?这就是传说中的猜王护法么?这铃就是那所谓的摄魂铃么?
随着巫师调兵遣将式的呼喝,白烟腾起,光影亦随人拓展,数十个类似装扮的法师从台上黑暗中鱼贯而出,分两列左右弧形而走,最后排成方阵威严而立。巫师坛上作法,光影散乱,神秘符号如飞鸟,如惊蜂,翻飞而出。一列法师托盘肃立于前,其余人众拜伏于地,台上白雾升腾,众人三叩首立起。光影变幻,音乐响起,鞥——哄哄,鞥——哄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恍如小鬼欢呼雀跃,巫蛊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继而巫影倏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夜的黑,是亮光下一对苗家阿公阿婆。只见他们相依相伴,坐在自家庭院抽烟纺线,画面温馨而不失浪漫。
不久,温馨隐去,壮观陡现。冠盖四方的大树下,一男人蹲地击石取火,随后不少人也从黑暗中陆续走出,击石取火。一时间台上火花四射,噼啪有声,光影变幻,状如闪电。又两拨人从旁鱼贯而入,聚合而圆,牵手而立。暗光退去,亮光再起,群峰峭立,高坛牛头,立鼓腰鼓,列阵而击。歌声响起,鼓点响应,鼓槌挥舞,鼓声阵阵。鼓之舞之,活力四射,极富节奏,极富美感。那火一般的热情,火一般的狂放,火一般的力量,我想,再心如死水,怕也要被敲得躁动起来。
声随人落,画风陡转,夫妇再现。男人脚踩木锤,女人长勺搅动,夫唱妇随,配合默契。
苗家院内,酒坛成排,高灶木橧,男人持棒力搅,粗犷豪放。女儿活泼前来,飞身上灶,为父擦汗,温柔甜蜜。女儿娇嗔欲帮,父亲含笑教授。酒成,女儿接了,一旁偷喝。父亲发现,悄悄走近,一把抢过,喜不自胜,席地而坐,乐滋滋喝。女儿绕至身后,伺机夺过酒碗,碗空,再去接酒。父慈女娇,幸福漫溢,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夸张可也自然。
一声吆喝,荡气回肠,光影再变,苗寨出现。村口路上,大树底下,一众苗女坐于竹篓之上,敛手低眉,作沉思状,忽而立起身来,频频招手,似在招呼心上人。喝——酒呢——苍凉声音再度响起,那声音喊得千回百转,久久不散。须臾,众女子抱篓退去。一列男子怀抱酒坛,碰擦碰擦走上台。那坛或腰间,或肩头,或怀中;那步或迂回,或稳健,或深沉。音乐响起,歌声唱起,舞步跳起。一杯,一杯,一杯;鞥哄,鞥哄,鞥哄;喝酒,喝酒,喝酒。那酒喝得豪迈,喝得痛快,喝出了苗家阿哥的率性与狂野。那一举手,一投足,尽显男子的粗犷与狂放。许是喝多了,喝够了,脚步儿有些趔趄了,阿哥们酒坛放下,一边立定,手望空一扬,高声呼喝,女子应声而至。男女对歌,边唱边跳。女子娇嗔“又是喜来又是忧”,男子开心“两只眼睛水汪汪”……这就是湘西苗族赶边边场么?这就是苗族男女对歌定情么?那歌对得大胆,直白也含蓄;那舞跳得野性,妩媚也有力。唱着跳着,男女混合起来,音乐欢畅起来,情感也亢奋起来。我的眼越过戏台,望向后山框架式的黑,我似乎看见一种东西腾地跃起,直接冲向夜的黑。
不容分神,一个爽朗的声音扬起,眼前又是苗家大院。苗家汉子热情招呼,“你们来到我们苗家,就是我们的朋友,为表我的心意,拿——酒来!”这声音狂放有力,响彻四方。阿哥们欢呼响应,阿妹们闪电搬桌。汉子跃上桌台,手拿大碗,与众阿哥一唱一和:过年了,喝酒;结婚了,喝酒;高兴了,喝酒;心烦了,喝酒;流泪了,喝酒;朋友来了,喝酒;朋友走了,喝酒;演出前,喝酒;演出后,喝酒……嗨,喝酒。这喊声节奏感十足,鼓动性十足。“嗨,兄弟们呐,我龙大山就这么个女儿,谁要是赢了,我就把女儿嫁给他”,汉子豪兴大发,当众许诺。一只螃蟹八呀八只脚,两只眼睛这么大的壳,喝酒,喝酒,喝酒。大伙猜拳行令,场面十分热烈。兄弟们啊,我们苗家人喝酒,宁愿伤身体,不愿伤感情。酒喝多了,醉了,好酒哟喂。汉子高声呼喝,众阿哥群起响应。那歌唱出了热情,也唱出了豪情:好酒好酒,苗寨走一走喂——喝酒,喝酒,喝酒哇——一杯,一杯,好酒,好酒——醉了,倒了!台上台下,演员观众,友情互动,斟酒喝酒。那酒什么味啊,醉了吧!
动而复静,人影散去。苗寨院子,推磨做豆腐。阿公推磨,阿婆放豆,苗家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恬静。
一个声音于黑暗中响起,依然类似鸟语,依然得借助字幕:今天看到一个苗家姑娘她长得可真漂亮。想和你做个朋友愿不愿意,我的妈呀,你长得确实很漂亮,想和你出去玩,晚上去山洞里约会,我给你讲故事听,一起谈天说地,谈感情。好吗?湘西苗族人向来喜欢用山歌来传情,约会的恋人以唱山歌来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纯净的大自然中,阿哥喜欢吹树叶来吸引附近的阿妹。
景随声换,柳绿桃红,溪流潺潺,阿哥阿妹两情相悦,追跑欢闹。山野鲜花盛放,男女列队对歌。阿妹蓝衣短裙,绿伞舞动;阿哥黑布包头,一身短打。山路蜿蜒,新月在天。阿哥来到阿妹楼下,哨声调皮吹起;阿妹楼头出现,妩媚妖娆回应。
场上字幕再现:赶边边场是湘西苗族谈恋爱的独特民俗和文化,凤凰苗族自古提倡恋爱自由。白天赶集,寻找喜欢的人,如果双方都喜欢对方,就会相约晚上到山洞约会,或者去寨子附近人家的稻草堆里幽会。画面唯美,音乐含情,表演温馨,再现美好恋爱场景。旁白又起,深情婉转:从此以后,我们会过得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美满,感情越来越幸福。
不闻媒妁之言,不见包办婚姻,自由美好,幸福绵长。难怪导游自豪:我们苗族离婚率最低。
锣鼓响起,音乐欢快。边楼字幕跳出:我们要当新郎新娘了!
穿银饰衣服的姑娘们,柳腰轻摇,欢唱自己的幸福;着王子装束的阿哥们,英姿勃发,展示自己的豪情。男女混合,载歌载舞。红氅的新娘,蓝氅的新郎,并肩走出,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红盖头掀起来,深情对望。女子们载歌载舞合,男子们气宇轩昂走。
新人的长辈们也相继走出,鞠躬致谢。
大戏终场,韵味悠长。
篝火熊熊燃起,主客牵手环跳。
小院沸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