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见面礼仪有哪些

世界各国见面礼仪有哪些,第1张

世界各国见面礼仪,人们相见,互相问好,世界上不论国家大小都会有各自的见面礼仪。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世界各国见面礼仪,欢迎阅读!

 常见的见面礼仪种类

1握手礼仪

握手是一种很常用的礼节,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

握手是现在社会大多数国家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广泛运用于政要、商要和普通百姓之间。行握手礼时,一般要求主人主动,男士必须光手,女士则可以戴手套。另外,握手不能交叉,也不能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

握手礼是会议、社交、慰问等情况下使用。纯礼节意义上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2拱手礼仪

又叫作揖礼,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礼节之一,常在人们相见时采用。即两手握拳,右手抱左手。

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目前,它主要用于佳节团拜活动、 元旦 春节 等节日的相互祝贺。也有时用在开订货会、产品鉴定会等业务会议时,厂长经理拱手致意。

3鞠躬礼仪

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三鞠躬称为最敬礼。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意,演员向观众掌声致谢。

4拥抱礼仪

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见的礼节,一般用于熟人和朋友之间,有时伴随着接吻礼,是比较亲密的一种见面礼仪。提醒您,这种礼仪一般用于同性或者亲密的异性之间。

流行于欧美,通常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礼行礼 方法 :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握各自方位,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5吻手礼仪

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手向其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风俗,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施的礼节。吻手礼一般在室内举行,并且仅限于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背。

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如女方地位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礼在英法两国最流行。

6接吻礼仪

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亲人以及亲密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爱抚的一种礼,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

接吻方式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亲人、熟人之间是拥抱,亲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之间是贴面颊,长辈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吻嘴。

7合掌礼仪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其行礼方法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对,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面带微笑。

8跪拜礼仪

跪拜之礼,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社会,周时就有稽首、顿首、空首三大跪拜礼仪规定,行礼者必须双手叠加膝前,叩首到地且停留多时。这种礼仪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才伴随着封建制度一同灭亡。

9吻脚礼仪

吻脚礼是由东方传入,表示一种拜服的态度,往往是被征服者或者臣民对统治者所行的大礼。《旧约》和《新约》中都有关于吻脚的记载,表现一种宗教臣服。在非洲某些地区,现在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礼节。

举手注目礼:举手注目礼是专属于军人的礼节,军人行军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眼注视对方,直到对方答礼才可放下手。遇到长者或者长官时,军人必须行军礼。

10点头礼仪

点头礼一般用于平辈和同级别的人之间,属于比较快比较生疏的礼节。一般两人在路上行走相遇可以在行进中继续施行点头礼,长官对部下、长者对晚辈答礼也可以用点头礼。

11碰鼻礼仪

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礼仪,即碰鼻礼。毛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尊敬。

12贴面礼

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会行贴面礼。行礼时,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搂住对方的腰,左——右——左贴面三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亲吻的声音。

 世界各国见面礼仪

In Thailand 在泰国

泰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都是先双手合十,再弓着额头触碰指尖(bow your forehead to touch your fingertips)。这在泰国被称为“wai”——手的位置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

In Argentina 在阿根廷

南美人通常很敏感,新朋友之间亦是如此。一般见面,会很随意地拥抱一下(a casual hug)后在对方右侧脸颊亲吻一下。

In Greece 在希腊

在希腊,熟人间一般是以握手为主,而亲近的人之间则是拥抱和亲吻。他们除了亲吻彼此脸颊两下以外,还伴着“拍手”(a “clap”)一次。

In Netherlands 在荷兰

在荷兰,吻面礼(cheek kissing)是有一定顺序的,要按照脸颊“右侧-左侧-右侧”的来亲吻三下。但,关系一般的人之间以及两个男人之间是不会亲吻脸颊的。

In India 在印度

印度当地人之间问候,一般是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头向前倾(但不要鞠躬),然后说“Namaste”(印度合十礼)。

In Spain 在西班牙

在西班牙,两个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亲吻彼此的脸颊(quick cheek kissing):先是右侧,然后左侧。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对方,也可以通过握手(handshake)以示友好。这种打招呼方式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是一种惯例。

In Botswana 在博茨瓦纳

在非洲中南部国家的博茨瓦纳,人们互相轻轻地贴一下手心(light palm touching)、碰一下手指,然后互相问一下:你醒来感觉怎么样……

In Bangladesh 在孟加拉国

在孟加拉国,人们的习惯更多是做一个比较随意的行军礼动作(casual salute)。

In US 在美国

美国人见面会握手或者碰拳头(a fist bump),据说这样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很赞同这样的问候方式。

In Australia 在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通常会握手(handshake),而亲近的朋友间会亲吻侧脸颊以示友好。

 世界各国常见的见面礼节有哪几种

1日本人的礼仪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佛教徒遵守"过午不食"的教规。

日本人讲话分敬体、简体两种语言,使用时要么都用敬体,要么都用简体,二者不可混淆。但对客人、长者、上司讲话都用敬语,否则便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

日本在见面时一般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稍微低头,眼睛向下,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互相鞠躬,互换名片,一般不握手。行礼时双手平摊膝前,同时表示问候。没有名片就 自我介绍 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如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若遇女宾,女方主动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遇到年长者亦然。日本人十分重视礼节,每日鞠躬无数次,特别是妇女,温柔体贴,极守妇道,对男子很尊重。日本人平时见面最普通的语言是"您早"、"您好"、"再见"、"请休息"、"晚安"、"对不起"、"拜托您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等。

在日本。"先生"不是随便称呼的。就狭义而言,它是指 教育 者(教授、讲师、教员、师傅)和医生;就广义而言,则是对年长者、国家与地方***及有特殊技术才能的尊称。即使被称为"先生",也应有受之有愧的表示,否则会给人傲慢的感觉。对于普通的人,一般都不称"先生",只要在其姓名后加上职称或"样"(音Sama)或さん(音Sang)即可,等于我们通常称呼"小张"或"老王"的意思。日本人吃饭使用筷子有许多讲究,对于客房服务来说,要切忌为客人备餐时将筷子垂直插入米饭中,因为垂直插着筷子的米饭在日本是用来祭奉死者的。

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还忌讳荷花图案;并认为梅花是不祥之花;赠送礼品忌讳"9"字。

2朝鲜人的礼仪

朝鲜人见面也行鞠躬礼,互相深深地鞠躬,表示尊敬和谢意。

3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礼仪

在泰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此外,尚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

泰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通常在名字前加上一个称呼。对成年男人,常加"乃",(意为"先生"),"乃"字是尊称,也表示男性。而对成年妇女,名字前常加"娘"字(意即:"夫人"、"女士")。泰国人一般只简称名字,口头称呼时,不论男女,一般在名字前加"坤"字,表示亲切。

泰国人见面时通常双手合十于胸前,稍稍低头,互致问候。合十分三种:小辈见长辈双手举得较高,一般到前额;平辈相见举到鼻子高度;长辈对小辈还礼到胸前为止。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当别人向你合十致意,你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当然现在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有时也握手问好,但男女之间见面是不握手的。

泰国人认为头是人最神圣的部位,随意摸别人的头被视为莫大的无礼。小孩子的头只让国王、高僧和父母摸。别人坐时,切忌将物越过其头顶。递送东西给别人须用右手;正式场合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不得已而使用左手时,要说一句"请原谅,左手"。小辈给长辈递东西用双手,长辈接东西时可用一只手。他们认为,右手是清洁的,左手是肮脏的。至于抛东西给别人则更不允许。坐时翘腿被认为不礼貌,把鞋底对着别人,意即将别人踩在脚下,被认为是一种侮辱性举止。妇女坐时要双腿并拢,否则被认为缺乏教养。走过别人面前,必须躬着身子,以示歉意,妇女尤须这样。就餐按辈份入座,长者在上首。喝酒吃菜都由长者先动手。

印度是一个人口、民族众多的国家,居民分别信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伊斯兰教、__、锡克教、佛教等。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婆罗门教,等级观念极深。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此外还有乌尔都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等十多种主要语言。

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称为"圣牛",牛奶更是圣洁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女人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称呼姓,不称呼名;女人通常则只称呼名。印度人见面的礼节是双手合十。对妇女不可主动握手。印度人交谈中如同意对方的意见时,将头向左摇动,不同意时则点头。印度人以玫瑰花环献给贵宾,宾主相互问好后将花环套在客人颈上。花环大小视客人的身份而异,献给贵宾的花环很粗大,长度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则仅及胸前。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信奉各种宗教,因此习俗也各不相同。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盘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说来,等级越高,荤食越少,等级较低者才吃荤(羊肉)。印度教徒一般都用右手吃饭,拿食物或敬茶,递取别人东西时也忌用左手。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们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

新加坡华人多信奉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督教和天主教。在新加坡,社会开放,人们又严守本民族的礼仪,十分注重礼貌。礼节以握手为主。

新加坡人到中国来,一般都喜欢吃粤菜,而工程师、医生等知识分子的早点则喜欢吃西餐。他们爱吃炒鱼片、油炸鱼、炒虾仁,不信佛教的还爱吃咖喱牛肉。主食方面,爱吃米饭和包子,不吃馒头。水果方面,爱吃桃子、荔枝、生梨等。下午希望有点心。

 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往往差异很大,因此在礼节上各不相同。在新西兰,人们尽管互不相识,但一见面,双方都要与相鞠躬。如果是客人来访,除了见面时互相鞠躬外,主人与客人还要互相碰鼻子一至两次,表示亲热和对客人的欢迎。

阿拉伯人彼此见了面,将右手举在额前,左手贴在胸,表示情意。

尼日利亚人的见面礼是各自用大拇指在手上轻轻弹几下,以示问好。

非洲的坦噶尼喀人,在见面时,各自先拍拍自己的肚子,然后鼓掌握手。拍拍肚子表示不愁吃穿,身体健康;鼓掌握手,表示庆贺、祝福。

在摩洛哥,家里有客人来访,主人要敬茶三杯,客人则必须饮完,然后才促膝谈话畅叙家常。

马来西人见面时,则互相把手指并在一起,把手面、手背,轻轻地拍一下,然后把手贴在嘴唇或额角。

刚果人见面里,先伸出两手握几下,然后躬下身子吹几口气。

太平洋某些岛屿上的居民,彼此见了面,互相用中指勾住,然后用力向自己身边拉,表示亲热、友好。

在也门,如果客人来访,主人便往客人身上洒香水。面缅甸人,则向来访的客人身上泼水,当客人告别时,又用水泼他,而客人也可以向主人泼水,相互泼水,表示彼此情深谊长。

回答:在非洲中部有一种异于常人的人类,他们有着棕色的皮肤,独特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他们对数字和时间一窍不通,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过的是封闭的原始生活,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民族。成年人平均身高130米至140米,即便是他们中的最强壮的男人,身高也不会超过152米。这儿就像一个小人国般的存在,也有人称他们为“袖珍民族”。 

俾格米人(Pygmies)的长相也很特别,头大腿短,除了肚子大外,通体精瘦,肚脐眼就像一个鸡蛋般大小在外面凸起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发育非常迅速,不到10岁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完全发育成熟了。8、9岁的年龄按常人来说还是名小学生,但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俾格米人就已经结婚生子了,他们严格遵守一夫一妻的规则。他们的体重没有人超过100斤,寿命最高也就40岁。但他们的力量大的能惊掉人的下巴,一个很矮小的“儿童”一下子就能顶起一个大水缸。他们自食其力,称森林为“万能的父母”,自己是“森林的儿子”。 

俾格米人的身材矮小,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原因。浓缩的都是精华。俾格米人的祖祖辈辈过的是原始穴居生活,他们的皮肤没有非洲黑人的黑,鼻子没有非洲黑人的高挺,头发没有非洲黑人的卷曲,身高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们被周围的黑人歧视,成为刚果人骂人的口头禅和笑料。俾格米人只好把自己封闭起来靠着采集和狩猎为生。他们长弓短箭不离身,矮小消瘦的身材更利于他们在热带原始森林中穿梭。他们每天捕获各种猎物,身手敏捷。另外他们生活的很快乐,各种自制的乐器应有尽有,人人能歌善舞。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这样瘦小的身材是为了适应严酷的雨林生活而进化来的。矮小有矮小的好处,他们相对大高个吃的更少,能解决食物缺乏的问题。为了适应热带高温,小低个更利于散热。发育早也是导致个字矮的原因。

俾格米人喜欢盐,爱吃白蚁。有研究表明,吃盐过多会导致婴幼儿血中钠浓度过高,个子就会越矮;吃盐量过大,导致人体对钙的吸收越差,从而影响身高。和生活条件差,营养不良也有很大关系。另外遗传的原因,俾格米人祖祖辈辈都是小矮人。

这个群体的人不穿衣服,最多就是整两片大树叶子遮羞。但他们夫妻彼此很严格地遵守从一而终。一位刚果(金)的俾格米少女说:“我们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后,夫妻间要忠诚于对方,不能乱来。”

姆巴佩爸爸是非洲喀麦隆人,母亲才是法国人,姆巴佩的父亲移民来到法国之后和他的母亲结婚,之后顺利的拿到了法国国籍,就这样98年出生的姆巴佩也是法国国籍。姆巴佩父亲是一位足球运动员,妈妈是手球运动员,所以说姆巴佩有这样好的运动基因也是不为过。而到了国家队层面他可以选择给喀麦隆效力,也可以给法国队效力,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的,他代表国家队拿下了世界杯冠军。

母系社会是一种原始的社会制度。在漫长的原始时期,大多数民族都经历了若干万年的母系氏族的历史。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尚未完全摆脱母系社会的影响。

在当今的非洲,“中央班图”各族的分布地区,是保留母系制色彩最浓厚的地方。大致包括扎伊尔南部、赞比亚中北部、安哥拉北部、坦桑尼亚南部、马拉维和莫桑比克北部,主要有刚果人、隆达人、姆巴拉人、以列列人、卢查齐人、马拉维人和马孔德人等民族。

在这些民族的社会中,至今仍按母系继承财产和溯源续谱,妻夫婚后住在舅父家,并存在着松散的母系胞族。如隆达人的孩子出生后,在父亲家只住5年或6年,就必须迁居到舅父家;刚果人的孩子长到10岁或12岁才移居舅父家;而其他民族中,则在父亲去世后或自己成亲后才迁居舅父家。

这些民族,大多盛行服役婚,即男方要为女方家庭干活一年或数年。一个男子在岳父家服役期满后,便可以带着妻子迁回自己父亲家,也可以迁回自己舅父家,或在母亲一方的村落里自立门户。他们多迁回舅父家,因为大多数时间是在舅父身边,由舅父养大,一般与生身父亲感情比较淡薄。

另外,在非洲加纳和科特迪瓦南部沿海一带,即阿肯人和拉贡部落分布区,也保留着浓厚的母系制色彩。在他们传统社会中,每个地方首领都得有一名女性辅佐人,称作首领的“母亲”。在司法方面,她比首领更有权威。在阿散蒂和芳蒂土王身边,太后是最有影响的人,她的权力不亚于中国清朝时期垂帘听政的慈禧。

除这两大地区外,非洲还有不少民族也不同程度地保存着母系制的残余,处在向父系制过渡的不同阶段。 亚洲现今仍存有不少母系区域,以下介绍知名度较高的几个:

阿美族

在中国台湾立雾溪以南的东台纵谷和东海岸平原一带,生活着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一一阿美族(古称“阿眉族”),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族群,有13万多人,她们正是处于母系社会的一个独特族群。

阿美族妇女往往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在亲族社会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家中重大决定均由母亲做出,家中土地和财产均由女性去继承。结婚时采取招赘方式,男子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即男的到府嫁给女的。

从生儿育女来说,阿美族妇女如果头一胎生下女孩,家人会杀猪、杀牛来庆祝,母亲在家中的地位也大为提升;如果头一胎是男的,恐怕母亲还要多加把劲努力生产。 生女生男待遇不一样这件事,也反映在阿美族的婚姻上,由阿美族人的部落中入赘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夫以妻贵的现象相当明显。

四川西部

地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的女王谷,是中国四川西部大小金川等地大渡河上游流域的古代名称。这片地区由冰河和水流侵蚀而成,形成海拔约5000米的高山峡谷。在海拔约200米的峡谷地区,河流被周围陡峭的悬崖所包围。自古以来,人们把墨尔多神山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即表示女王河谷。这个称呼源于藏语“rGyalmorong”,意为“女王谷”。其女王温热河谷也与大渡河干热河谷的小气候相近;加上史料记载的王都形势:依山傍水、几水交汇,女王居九层的高楼,皆与今天丹巴的情况极为一致。

女王谷的藏族女孩:有古蜀人和夷人的本底血统加之元代蒙古人、清代满族人等强悍族群的混血,使得她们有着健康的体魄和修长的身材,不仅女人貌美如花,男子伟岸挺拔。女王谷里的女孩都身穿百褶裙的:在藏族地区极为罕见。除在靠近纳西族地区的乡城一带因受摩梭人的影响而有穿百褶裙的习俗外,其它藏区的藏族中,均无穿百褶裙的习俗。所以,穿百褶裙的习俗可能是女王的喜好。以后遂成风尚绵延至今。

女性地位较高: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文化元素,在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影响至今。女王谷的风景:把神秘的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西双版纳

有人说:“没有来云南之前,对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只能靠想象。来到云南,你才发现,男权制之前确确实实曾经存在过一个母系氏族社会,一个两性基本平等,但女人更受尊重的社会。”

除了丽江的纳西族,西双版纳也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痕迹明显的地域。她们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原始居民,她们的风俗还保留着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的种种痕迹,比如说从妻住,男嫁给女。男子大多数是先在女方家住三年,三年后如果女方愿意,可以带着孩子回到男方家居住。结婚时,女方用种种办法刁难男方,男方随时有婚姻告吹的可能,这些习俗充分显示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风俗。

在人类的历史上,母系氏族社会已经有六万多年的历史,而父系氏族社会只有五千年的历史。而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的近一千年的历史中,女性经历了种种的反抗与不合作,于是有了种种的过渡风俗,比如结婚后十多年都留在母亲身边,比如三年后才回到丈夫家中,比如有了孩子后才去丈夫家中,比如虽然有了名义上的丈夫,但各自仍是自由的,婚姻只是一种形式。人类历史上的性别战争不仅仅是人们现今看到的男女平权,在距今约六千年前,有着更加复杂与曲折的性别较量,最后以女人的历史性失败而告终。但在云南,人们不再熟悉的母系氏族遗风却到处可见,这让人们研究妇女历史的人看到了历史的活化石,人们所说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一切并非杜撰,而是真正存在过的,而且是人类更人性化、理想化的时期,是人类两性更平等与互相尊重的时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37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