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婚礼文化相比先秦时期变化不大。说起来大家常说汉承秦制,其实就具体而言,整个汉帝国还真不是简单的秦国20版本。汉代服饰多承楚风,这和汉高祖刘邦楚人的身份有关。同时楚人的艺术品位,工艺品水平丝毫不逊于中原诸侯国。至于天生除了种粮食打仗的秦人,那更是拍马也追不上的。
因此汉之艺术风貌多从楚风。
礼乐制度那呢?话说刘邦一开始也看不上舞文弄墨的儒家子弟,但架不住得了天下后跟着刘邦干的大多是只会舞枪弄棒的莽夫,搞个庆功宴都乌烟瘴气没有个规矩,刘邦也看不下去了。于是重新找来儒家弟子,参照周礼以及旧朝的规矩删繁就简整了简化版的周礼制度,算是重塑了汉帝国的礼乐文化。
因此汉之礼乐文化多从儒家所举所以可以看做周礼的直系传承。
说来说去,到底汉承秦制承了什么呀?虽然和婚礼仪式关系不大,但也不妨啰嗦两句,秦国的法律法规,政府运作制度还是很有先进性的,比如秦的档案制度。结婚的档案资料在今天还能被世人所见。所以萧何进了咸阳城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查找收集秦的官府档案。
因此汉的政府运作制度、法律法规借鉴传习了秦的制度。也是常说的汉承秦制的由来。毕竟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主要切入点还是官方制度,官方历史记载。穿什么衣服,怎么结婚那是后续的研究课题了。
实际上汉帝国是融合了当时中原大地,以及中原为原点东南西北不同的文化特点。并超级好运的接过了秦帝国第一次完全意义统一的华夏大地。创造千秋不灭神话般的汉家文明。我们的文字自汉起开始被称为汉字,我们的语言开始被称为汉语,我们的中医开始被海外诸国称为汉方,我们的礼仪文化开始被称为汉礼,我们的族人开始被称为汉人!
我们的婚礼那?当然是汉婚!但请再次注意,汉式婚礼是汉文化样式的婚礼,不仅仅是汉朝的哟,下文内容谈的才是汉式婚礼体系下的汉代风貌婚礼文化。
长乐未央——汉代婚礼制度流程介绍
说道说到汉代的婚礼文化,有一本历史文献有着详细的记载,这就是《礼记婚义》,相对于晦涩难懂的《仪礼》,这本文献是对之前婚礼内容的资料规范再整理。这里就先白话带您了解一下。立足实践执行的我们就不在赘述婚礼当天仪式之外的内容了。
1从礼记看汉代的婚礼流程
直接上白话,大家都听得懂,看看《仪礼婚义》说了什么。
婚礼这件事那,是一件结合两个姓氏的好事,对上关系到祭祀宗庙,对下关系到传宗接代,所以君子很重视它。所以,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铺设筵席,然后拜迎使者于门外。
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男方家长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示对婚礼的敬慎和郑重其事。
父亲亲自向儿子敬酒而命其迎亲,这表示男方处于主导地位。儿子奉命前去迎娶,女方的父母在庙里铺筵设几,然后到庙门外拜迎女婿。女婿执雁进入庙门,女婿和岳父相互揖让升阶登堂,女婿行再拜稽首之礼,把雁放在地上,这表示是从新妇父母手里领回了新妇。
然后妻子跟随丈夫下堂出门。婿亲自驾驶妻子所乘坐的车辆,登车后挽起驾车的绳索,这都是有意向妻子表示爱意的举动。丈夫为妻子驾车,待车轮转动三圈再由仆人接手驾驶继续驾驶。丈夫乘车作前导,在自家的大门等候。
妻子到达,丈夫向妻子作揖,请她一同进门。进入丈夫的寝室后,与丈夫共食同一个案板上的牲肉,又各执一瓢酒互饮,这表示夫妇一体,不分尊卑,希望他们相亲相爱。
通过郑重的婚礼仪式后夫妇相亲相爱,这是婚礼的基本原则,也从而确定了男女之别,建立起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男女有别,所以才会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正因为有夫倡妇随的夫妇关系,所以才会有父子相亲;正因为有父子相亲,所以君臣才能各正其位。所以说,婚礼是各种礼的根本。
在众礼当中,冠礼是礼的开始,婚礼是礼的根本,丧礼、祭礼最为隆重,朝礼、聘礼最能体现尊敬,射礼、乡饮酒礼最能体现和睦,这就是礼的大概情况。
第二天,妻子早早起床,洗头洗澡,准备拜见舅姑。天大亮时,赞礼的人将妻子引见给舅姑。妻子手捧容器,内盛枣子、栗子和肉干,以此作为进觐见之礼。赞礼的人代表舅姑向妻子赐以甜酒。妻子先以肉脯祭先人,又以甜酒祭先人。行过以上的礼节,就表示作媳妇的礼完成了。舅姑进入室内,妻子以一只煮熟的小猪向侍奉舅姑进食,这是表示妻子开始履行孝养的职责。
第二天,舅姑共同用一献之礼慰劳妻子,而妻子应把舅姑递过的酒放下不再饮。舅姑先从西阶下堂,然后妇从东阶下堂,这表示新妇已有资格代姑主持家中内务了。
好了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写的《礼仪婚义》有关婚礼流程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相对《仪礼士婚礼》,礼记的内容相对更加通俗易懂,其细节操作则充满的不确定性。这也为我们实际婚礼策划执行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
——以上内容节选自本人所著《昏礼 婚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主持词# 导语主持词重要的是要突出活动主旨并贯穿始终。确定活动主题以后,要把主持词的内容将主题贯穿于所有的节目之中,从而使活动主题步步深化,丝丝入扣。以下是 主持词频道整理的《汉朝婚礼仪式司仪主持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主持人:兹尔新婚,有宴来宾,咸集致贺,恭祝连理。赞曰:惟天地以辟,万物滋养于斯,日受其精,月润其华,天礼之奥含于其中,人以婚礼定其礼,三牢而食,合卷共饮,自礼行时,连理成,比翼具,虽万难千险而誓与共患,纵病苦荣华而誓而与弃,仰如高山哉,其爱之永恒,浩如苍穹哉,其情之万代,相敬如宾,各尽其礼,家合事兴,不变不易,天长地久,为尔佳缘,特为赞颂。成妇礼,感谢父母,拜。
主持人:沃盥之礼,御沃盥交,华夏民族注重清洁,同牢前要先沃盥,净手洁面。与御相互交换;媵为新婿浇水盥洗,御则为新妇浇水盥洗。揖妇,即对筳,皆坐皆祭。
主持人:同牢礼,几案上设三品荤菜。这些荤菜即称为“牢”。古汉人食俗,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人均一份。所以,新夫、新妇席前,主食黍(高粱)和稷(谷子),以及调味用的酱、菹(水草做的调料)、醢(肉酱)、湆(肉汁)均各一份。但婚礼特殊,荤菜仅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夫、新妇一起食用,称为“共牢而食”。侍者为夫妇夹一菜,夫妇尝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尝遍。
主持人:同牢礼,同吃从一头牲畜上取下的肉,象征夫妻俩同甘共苦。合情共饮,两个嚼用红丝相连,中间一朵红花,新人先是各自喝半杯酒,然后交换杯子,换饮而尽,这便是当时的合情杯。
主持人:古人饭后要饮,就是以酒漱口,既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饮有三次,称三饮。婚礼中三饮的酒器,前两次用嚼,最后一次用情。所谓情,就是将刨瓜(葫芦)对剖而成的瓢,夫妇各执一片而饮,称为合情而饮。
主持人:行拜父母礼,双方母亲先登台受拜,而后双方父亲受拜,举手齐眉,朝父母八拜。
主持人:行夫妻对拜之礼,男女双方举手齐眉,夫妻对拜四拜。
主持人:行解缨之礼
结发:新郎亲自将新娘头上的订婚信物解缨下。新郎、新娘互剪对方一缕头发,系在一起,新郎将打结的头发装入布囊,布囊里事先放入梅花(代表坚贞)、白米(代表富贵、纯洁)、绿豆(代表平安)、糯米(代表长久,糯米俗名九米取久之音意)、莲子(代表儿子后代)。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主持人:行执手行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本网讯(记者颜晓东)没有婚纱西装,没有香槟酒塔,一对新人一言未发完成多项复杂的仪礼,在众人面前幸福完婚。12月3日,一对新人身着丝绸红袍在宝龙福朋酒店举行复古式婚礼,让人感觉“穿越”回汉朝。
新人不说话,气氛庄重严肃
红色的背景、红色的地毯,舞台中央一个案几上摆放几样青铜器样的器物,案几四周各放着大大小小的几个类似坐垫的东西,身着红袍的新人分别跪坐在案几两侧,一位执礼者正在交代两位新人进行沃盥(guàn)礼,这是12月3日11时38分,记者在宝龙福朋酒店见到的情景。
这场婚礼中,新娘新郎的服饰格外引人注意。其中新娘的礼服分为内外3层,重量近10斤,领口袖口均有丝线绣花;头饰虽然不是真金,但也差不多有5斤重。
婚礼从11时30分婚礼开始到结束,将近30分钟,一对新人全程一言未发,整个过程全是在“赞者”(司仪)的指挥下,行拜各种各样的礼节。一对新人先后行了对席礼(新人入席,相对而坐)、沃盥礼(新人象征性洗头洗脸,以示郑重)、同牢礼(执礼者拿器皿象征性给新人分食同样的食物)、合卺(jǐn)礼(执礼者将一个盛有酒水的葫芦一分为二,请新人分喝,喝完后再将葫芦对合起来,象征夫妻二人同甘共苦、永不分离)、解缨结发礼(新郎将新娘头上的红绳取下,再帮新娘重新系上,象征夫妻结发同心)等多种仪礼。
这场婚礼的“赞者”不像其他婚礼司仪一样诙谐幽默,而是手持竹简抑扬顿挫地宣读和解释各种礼仪,婚礼现场也没有主婚人、证婚人、亲属发言等环节,婚礼气氛严肃而庄重。
6位婚礼策划师研究一个月
“你们应该隔间的空间再大一些”、“这个动作一定要慢些做”、“将葫芦合并时要再稍微高一些”11时20分,婚礼开始前10分钟,婚礼现场督导师辛宪凯还在不断地向侍者演示一些动作做法。
辛宪凯告诉记者,“整个婚礼由金缘谷婚庆公司的6位策划师共同策划了一个多月才完成的,当时新人提出要办汉式婚礼时,我们感觉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几个人在查阅史料的同时,还不断地向专家求教一些礼仪的动作等等。婚礼光是彩排走场就进行了两天,期间新人、侍者、执礼者的好多动作都是我们手把手教出来的。”
主持词上拼音多,侍者鞋号不合脚
记者在婚礼现场还发现了很多挺有意思的事。
首先是“赞者”手里拿着的主持词,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了不少拼音,“赞者”对此解释道,“汉式婚礼上的好多礼节都是从史书上翻找出来的,好多字现在已经很少用到了,我就标注上拼音辅助记忆。”由于主持词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达,为了帮助参加婚礼的亲友们理解“赞者”的话,婚礼现场的大屏幕上还不断出现对各项仪礼的具体解读。
主持婚礼时,需要4男4女共8名侍者从旁协助,这8个人的衣服也是依照汉时标准订做的。记者注意到,8位侍者所穿的布鞋很特别:有的鞋很小,要踩着后帮当拖鞋穿,有的鞋过大,侍者不敢抬脚,走得相当缓慢。记者起先以为8名侍者的鞋子在大小上有说法讲究,后来问了婚礼现场督导师才知道,侍者所穿的鞋子在订做前没确定好尺码,所以都不怎么合脚,最后只能委屈8人将就“上阵”了。
观礼亲友感觉像在看电视
“感觉挺好的,像是在看电视,参加婚礼的同时还长了见识。这样的婚礼,我们到场的宾客肯定一辈子都忘不了。”应邀来参加婚礼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新郎的好友李先生则表示,“之前我就听说婚礼会很与众不同,没想到这么‘穿越’,太新鲜了,跟古装剧似的。”
据新郎的父亲张灿林介绍,他们家族世世代代都钟爱汉文化,由于受家庭氛围的熏陶,新郎从小也特别喜爱研究汉文化,这次汉式婚礼就是两个孩子最早提出来的,双方父母也都挺喜欢这个形式的。婚礼前他们并没有像亲友透露太多细节,就连新郎的嫂子也是婚礼前两天才得知,一对新人会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完婚。
篇二
主持人:兹尔新婚,有宴来宾,咸集致贺,恭祝连理。赞曰:惟天地以辟,万物滋养于斯,日受其精,月润其华,天礼之奥含于其中,人以婚礼定其礼,三牢而食,合卷共饮,自礼行时,连理成,比翼具,虽万难千险而誓与共患,纵病苦荣华而誓而与弃,仰如高山哉,其爱之永恒,浩如苍穹哉,其情之万代,相敬如宾,各尽其礼,家合事兴,不变不易,天长地久,为尔佳缘,特为赞颂。成妇礼,感谢父母,拜。
主持人:沃盥之礼,御沃盥交,华夏民族注重清洁,同牢前要先沃盥,净手洁面。与御相互交换;媵为新婿浇水盥洗,御则为新妇浇水盥洗。揖妇,即对筳,皆坐皆祭。
主持人:同牢礼,几案上设三品荤菜。这些荤菜即称为“牢”。古汉人食俗,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人均一份。所以,新夫、新妇席前,主食黍(高粱)和稷(谷子),以及调味用的酱、菹(水草做的调料)、醢(肉酱)、湆(肉汁)均各一份。但婚礼特殊,荤菜仅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夫、新妇一起食用,称为“共牢而食”。侍者为夫妇夹一菜,夫妇尝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尝遍。
主持人:同牢礼,同吃从一头牲畜上取下的肉,象征夫妻俩同甘共苦。合情共饮,两个嚼用红丝相连,中间一朵红花,新人先是各自喝半杯酒,然后交换杯子,换饮而尽,这便是当时的合情杯。
主持人:古人饭后要饮,就是以酒漱口,既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饮有三次,称三饮。婚礼中三饮的酒器,前两次用嚼,最后一次用情。所谓情,就是将刨瓜(葫芦)对剖而成的瓢,夫妇各执一片而饮,称为合情而饮。
主持人:行拜父母礼,双方母亲先登台受拜,而后双方父亲受拜,举手齐眉,朝父母八拜。
主持人:行夫妻对拜之礼,男女双方举手齐眉,夫妻对拜四拜。
主持人:行解缨之礼
结发:新郎亲自将新娘头上的订婚信物解缨下。新郎、新娘互剪对方一缕头发,系在一起,新郎将打结的头发装入布囊,布囊里事先放入梅花(代表坚贞)、白米(代表富贵、纯洁)、绿豆(代表平安)、糯米(代表长久,糯米俗名九米取久之音意)、莲子(代表儿子后代)。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主持人:行执手行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篇三
一、新人上台
鸣炮奏乐
欢声笑语、天降吉利、花好月圆、六合之合喜上眉梢日子里,(我等团聚在这里,盛大庆典xx令郎与xx娘子喜结良缘!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吉时良辰)xx**和xx令郎回忆5000年华夏文明。(卓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展我华夏儿郎,普天同庆,奏篇章。)比翼齐飞共连理,龙凤呈祥结百年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栏桥上伊人来,恭请xx令郎xx娘子盛大上台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文人配佳人,织女配牛郎,花好月圆,地久天长!一对良伴对拜行礼
一拜六合之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
二拜日月之精华,万物生长全靠她;
再拜春夏和秋冬,风调雨顺五谷丰
华夏5000年的前史长河中书写下你我的海誓山盟,在婚姻路上你我永不分离。立下许诺,即沧海化为桑田,桑田再变为沧海,夫妻必将相亲相爱,携手共进,直到白头。
二、有请二位行洗礼
紫燕双飞迎春舞,红花并蒂向阳开。今日共连理,百年永相随。
1、祭天天赐良缘
2、祭地地做之合
祝愿尔等相敬如宾似鱼水,同心协力赛鸳鸯。
三、新人入席行
共劳而食,行共捞礼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白头偕老,风雨同舟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早生贵子,光耀门庭,白头偕老;勤俭持家,同工同酬;情投意合,尊老爱幼,永结同心!各位宾朋,xxxx两位新人情投意合,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直到今日步入婚姻的殿堂,可谓“花开并蒂、珠联壁合、良伴天成”;有情人终成眷属,新人行合卺礼从相知到相恋前史的长河中钟鼓将记录下这忠贞不渝的爱,柳川河畔上留下你我的脚印,打开这部1260年的古城的画卷上面将记录下你我璀璨的姓名。是情、是爱把这对心心相印的连理结合得甜甜蜜蜜,融合得恩恩爱爱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客家风俗-生产风俗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充。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种玉米,完成这些工作后,迎来了繁忙的春耕。“二月灶”(农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们(主要是妇女)争先恐后担着蜡烛、香、荤菜、糯饭去祭拜“灶王”,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生产丰收。嗣后,种下甘蔗,撒播水稻种子。待秧苗长均,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工作。由于春耕工作较繁重、紧张,人们多是互相帮助完成插田。管理工作则是各人的事了。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一般由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以捕捞,客家人欢欢喜喜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编辑本段]客家风俗-生活风俗 广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来宾的客家人仍两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主食大米饭、大米粥,由妇女在早上煮好,凉冷,放进橱柜,粥白天吃,饭晚上吃。饭是倒出米汤后干焖而成。他们不喜欢吃烂饭,故用此法煮饭。吃粥时,喜欢熟盐拌粥。其副食是猪肉及各类蔬菜,不定时吃牛肉及其他肉类。一般猪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蔬菜是用油炒热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他们的传统名菜是扣肉、白斩鸡、醋排骨、醋大肠以及炒醋酱鸭。风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晒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坛,鲜黄即可打开食用。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绿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馅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制好。裹粽用粽叶。农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饭,放入糖,再用树叶染成不同颜色,香甜可口。冬至。都要吃糯米粉、肉馅制成的水煮馍。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汤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酿的米酒。
来宾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屋为平房,厅堂分为上厅、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厅后面是储藏室,上厅正宗摆八仙桌、挂镜屏,镜屏上面是祖宗牌位。吃饭在下厅,冬天烤火也在下厅。上厅两侧是大寝室,为老人和已婚夫妇使用,下厅一侧为小寝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侧为厨房,猪牛圈则在房屋的左右两侧。照传统俗规,旧房多留给长子住用。 [编辑本段]客家风俗-家庭风俗 由于客家人多聚族而居,因此有事按宗房活动,往往一个姓有若干宗房。整个姓氏,传统有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
由于重家族,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
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伏波庙、大人庙、女庙,是客家人每年都要参拜的,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三令五申严禁搞迷信活动,客家人还是暗中参拜。伏波庙,即为纪念汉朝将军马援南征而建的庙,庙会时间是正月初六。大人庙是纪念清朝丞相(大学士)陈洪谋为广西民众请命免交钱粮而建的,庙会时间是正月十九。女庙是纪念刘三姐建的庙,庙址是在一个山洞里,正月二十九日举行庙会。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客家人过去每逢春耕前、夏收后以及秋收后集中于祠堂,一来听文化程度较高的人解释家谱,续写家谱;二来商量姓氏内需要解决的大事,例如同外姓的纠纷、建筑、生产等。
补充回答: 客家风俗-客家婚嫁风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婚嫁礼俗,以封建礼教诸俗为基础,大多显得繁文缛节,劳民伤财,可说是颇多陋俗。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惠州的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幂婚”等等,惠州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聘礼、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州依然可见其遗风。
聘娶婚姻在惠州有悠久的历史。光绪《惠州府志》记曰:“婚姻,俗用槟榔为聘,以多为贵……其聘仪妆奁则称家之丰约为之”。“俗用槟榔为聘”中的槟榔,旧时中药铺有售,在聘礼中,它多具象征意义,而真正的聘礼传统都是以银钱、食用之物为主的。“府志”说聘礼“称家之丰约为之”,实际上,即始“约”者,聘礼的数量也是相可观的。
惠州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锁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滞新娘等盛大的联姻仪式。
惠州民间的繁杂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认婚)、“纳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今日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
惠州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式进行。
(一)提亲
惠州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因惠州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惠州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惠州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 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二)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惠州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惠州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惠州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熏、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惠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州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州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滞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惠州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惠州习俗中,镜与照妖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3花轿迎新:惠州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 ,“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娘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轿,新郎还要给轿夫封“利是”,方才起轿。几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尽。
4、撒盐米:接新娘时,旧时惠州有些地方有撒盐米的习惯,预先用器皿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这就是惠州传统婚姻礼俗的撒盐米之俗。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惠州民间“撒盐米”差别不大。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而惠州有之,可见惠州习俗的渊源是甚为久远的。
5、遮头、踩凹栏与跨旺火: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主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惠州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名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名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惠俗中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惠州则称这些人身上带有“煨(讳)”;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因此,惠州的跨火之俗,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挑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州民间称其为“抹药”,是惠州穿统“去煨(讳)的专用药,在出生婚嫁礼仪以及“拜山”祭祀中,它都是人们用以避邪的护身药。
6、捧蜡烛:“捧蜡烛”为惠州传统婚嫁迎亲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归后,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蜡烛至洞房安放。此俗惠州最为讲究,民谣亦唱云:“捧蜡烛,捧到新娘房间笃(尽头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按习惯的做法,要首选童男一人(一般为族中亲戚中兄弟多者),随迎亲队伍接新娘(此时已捧好蜡烛),接归或直接将蜡烛捧至洞房内安放。此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为引子,为新娘佳人点燃香火,便引来子孙满堂。
7、迎亲鼓乐:惠州旧俗中“接新娘”的整个过程一般都鼓乐不停,光绪《惠州府志》所记的“鼓乐迎亲”即是。苏东坡寓惠时曾称:惠州“钟鼓不分哀乐事”,看来惠州传统的迎亲在宋代以前就已有了。惠州婚事的鼓乐称“锣鼓柜”,以锣鼓、镲、钹为主,配以唢呐。鼓乐队随迎亲队伍来回吹奏,渲染了喜庆气氛。光绪《惠州府志》说惠州的民间婚礼“鼓乐竟日”,亦即民间所称的“一日鼓”,但一些有钱人家婚事鼓乐,实际上是“二日鼓”、“三日鼓”。旧时,惠州有专门的鼓乐店,有职业鼓乐手,男家婚娶,只需花银钱便可雇专门的鼓乐班子,因而旧时婚礼请鼓乐班子捧场是普遍的。
(四)滞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惠州旧俗婚宴时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饿着肚子独坐闺房,不能抬头,不能言笑,不能轻易走动,独听正厅中传出的嘻闹狂欢之声。此时新娘内心一般都忧虑不安,因为她知道,那些狂汉醉鬼们,一会儿宴毕之后,便要冲入新房中“闹”她了。这就是惠州婚礼中一个最为狂欢的场面——滞新娘。
滞新娘即习惯说的闹新房,“滞”是惠州方言,即戏弄之意,滞新娘即戏弄新娘。其实还在拜堂之时,滞新娘便已开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动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脚弯上猛蹬一脚,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阵起哄,人叠人地把新娘压在下面。此前,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等人总是事先作些准备,如在堂前铺一块草席,使新娘倒下时不致于弄得满身灰尘。但是,男家客人总是想办法把新娘弄得狼狈一些。
婚后宴毕,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对一个刚出嫁的新娘来说,是近乎残忍的。
闹新房古以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因闹新房是以戏谑新娘为主,因而此习也称作“谑亲”、“戏妇”。时人所著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说明当时闹新房十分放纵,而且人们行为有违“礼教”,污秽视听,故此作者以“污风诡俗,生*长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汉书》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此为传统的“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惠州以上两者皆有,而且颇具“污风诡俗,生*长奸”的特征。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世代相袭,以至今日的惠州,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五)三朝回门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就是惠州习惯所称的“三朝回门”。它是惠州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滞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后礼了。
三朝回门和古时候的“打婿”风俗有着密切关系。《西阳杂俎》一书在记述南北朝“打婿”风俗时说:“婿拜阁(女子住的屋)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乐,至大委顿者。”
广东近现代文献中亦有“戏郎婿”的记述。按广东的旧俗:郎婿回门之时,岳家以盛馔,谓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时,岳家的姐妹群起而戏之,或出难题使新郎难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诸物。
惠州的三朝回门,又称“滞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惠州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滞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滞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滞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滞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新婚三朝回门是惠州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远道联姻者外,市内及近郊联姻,三朝回门一般是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当日返归。
回礼宾司使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或缺。惠州还有新婚一月回门的习俗,回礼时岳母蒸大笼糕(一中糯米甜糕),娘家娘婶蒸敛糕。 [编辑本段]客家风俗-客家丧葬礼俗 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
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
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的坟墓。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别的丧葬礼俗,如比较注重请僧道打醮念经,超度亡魂等。
汉朝规定女子(15)岁必须结婚。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国内的人非常少,刘邦在尝试了很多办法没有用之后,就想出了一个收税的办法。刘邦定下规定,国内的女子,凡是到了十五岁还没有结婚的就要上缴税费,也就是“单身税”。汉朝汉惠帝时期,规定女子十五岁之前必须出嫁,如果没有出嫁,那么就罚你家多出五倍税收,这一政策出台,让汉朝人数倍增。
注:完全没有问题,希望帮助到您。请及时点击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