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其实关于婚龄古代是呈现一种转变的趋势,但是大致都回归到了20岁左右,而关于成婚年龄的利弊古书上有一段讲述得很好,引用如下
“人之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时便议婚姻。大抵女欲得托,男欲得偶,若论目前,悔必在后。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男女之贤否须年长乃可见。若早议婚姻,事
无变易固为甚善。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或所议之婿荡浪不肖,或所议之女狼戾不检。从其前约则难保家,背其前约则为薄义。而争讼由之而兴,可不戒哉?”
在古代,不同朝代和地区都有不同的结婚年龄。例如,在西周时期,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在春秋时期,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20岁,女子17岁。在汉代,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在唐朝和宋朝,结婚的法定年龄是男子15岁,女子13岁。
整体来看,古代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大概在15到20岁之间。然而,实际结婚年龄可能因人而异,受到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及笄:古时女子十五岁,可以择夫婚配了,行及笄礼,表示成年。就是把头发拢上,用笄(簪子)插住以保持不下滑。
所以你说的,及笄的确是古代的女子的成人礼。而且,行及笄礼后,可以称字,即正式给她取一个名儿,后来这个取字与许婚就联在一起,即十五岁当年没有人来提亲的、无人问津的,只好等了,什么时候有人来提亲说媒了,什么时候再行及笄礼和起名(字)。所以,如果没有定婚的,即使过了十五岁,所以也就不去进行这个仪式,叫作“待字闺中”,等待那个“字”,就是有人来定婚了再起那个字的意思。
二、弱冠: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所以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而十九岁往下的,则称为童子。论语里就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这里的冠者,就是有资格戴帽子的人,表示成人,而童子,则是指十九岁往下的各种青少年。
与女子一样,古代男子是三岁起名,二十岁时——束发戴冠、起字。为什么起字呢?行过冠礼,表示成人了,除了父母师长,其他朋友和少年不能再直呼其名,就起一个字,也叫表字。所以,女子是十五岁以后才有字的,男子是二十岁后才有字的。
三、你说的王卿(亲)贵胄,并不一定都是12岁行冠礼。这主要看这个“被提前”行冠礼的人是不是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古代一国的帝王年老体衰,或者驾崩了,其接班人还很幼小,这样的事哪朝哪代都有吧。被拥立成太子或新帝王的小家伙,年龄还十分小,别说冠者了,有时连童子也不算,但是为了让他早早接班,就只好变例了,让他早早行冠礼,只要父王死后三年,新皇帝有能力主持朝政了,他不论大小,都可以提前行冠礼了,所以,不一定是十二岁,这主要看这个小帝王有没有一个健康长寿的帝王爸爸了,再是看新皇帝能不能把权力从母后或权臣手中要回来,自个独立处理国家大事。
康熙帝,由于父皇顺治帝死得早,他登基时才八岁,登基四年后结婚。可能就是这个时候,一来结认一个好的岳父家族来对抗鳌拜,二来可以以新婚证明自己已经成年可以主政。所以,他的冠礼应该就在这个时候。
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像中国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他的冠礼不但没有提前,反而又推迟了,嬴政13岁即位,22岁才亲政(这时才进行了冠礼),比正常的还晚了两年。——这是因为相国吕不韦有了私心,妄图以秦王年龄小而长期霸占大权,所以,一直压制着不让人家行冠礼,到了秦王二十二岁了,迫不得已了,才让小嬴政行冠礼。
弱冠之年:古代汉族男子,年至二十的成年礼,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希望他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及笄(jī)之年 出自《礼记·内则》。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汉族女子满15岁结发,行笄礼,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