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有多大?

我们的国家有多大?,第1张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在泱泱五千年里,中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即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那么都是如何划分呢?

神话时代

中国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开始,我们不敢确定。

这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将迫使我们不得不谈到我们了解很少的宇宙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人起源等问题。历史学家对这些问题至少分别的各有十种以上引经据典的伟大学说,但不能获得定论。普通情形是,从地下掘出了一点古董或骨骼,用以推断这些古董或骨骼的主人的生活情形。结果只能提供出一幅静态的说明: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几乎都一模一样。好比说,他们都是先用石头,再用青铜。

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他们的神话,作为上述的宇宙起源和民族起源的答案。中华人不能例外。这些神话有它实质上代表的意义,至少可使我们的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我们且看中国这个庞大的舞台如何揭幕。

一 开天辟地

不知道多少亿万年之前,太古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像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籁无声,一切死一样地沉寂。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地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到了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注意这一年,这是神话学家用奇异法术计算出来的),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被他从当中辟开,分为两半。

盘古就是人类的祖先,至少是中华人的祖先。

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每日上升三米,地每日加厚三米,盘古每日也高三米。天越上升,地越加厚,盘古也越高大(看情形,盘古是唯一的一位可以被称赞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是四周却黑暗如故,伸手不见五指,大地寂寞而寒冷。盘古十分忧伤,他说:“这世界太可怕了,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山、没有水,什么都没有。后代无法生存下去,我必须牺牲自己。”于是他死了。

盘古的死引起一连串新生命的诞生,世界在他死后大大的改变。他的右眼变成太阳;左眼变成月亮;血液变成江河海洋;毛发变成树木花草;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欢喜时的笑容变成晴天;烦恼时的愁容变成阴天。而他的四肢,则变成我们在第一章第三节中所介绍的五岳:头部变成东岳泰山;腹部变成中岳嵩山;左臂变成南岳衡山;右臂变成北岳恒山;双足变成西岳华山。盘古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不过,中华人心目中的天上主宰,却不是盘古。这跟犹太人不同,犹太人认为创造世界的是耶和华,即主宰世界的耶和华。中华人的盘古,他的任务只在创造世界,而主宰世界的却是另一位被称为玉皇大帝的神祗。玉皇大帝是道教发明出来的,民间称他为“天老爷”或“老天爷”,他在天上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组织,由道教佛教中各种奇形怪状的神灵担任文武百官。因为他的形象是人间大多数帝王的投射,所以他永远是一个低能的熊包。

从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起,即从开天辟地那一年起,到纪元前四百八十年止(这一年,一个小封国——当时的鲁国,发现一头麒麟,我们以后会谈到它),共二百七十六万年,神话学家把它分为十纪。每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各有特定的名称:

一 九龙纪

二 五龙纪

三 摄提纪

四 合洛纪

五 连通纪

六 序命纪

七 循飞纪

八 因提纪

九 禅通纪

十 流讫纪

十纪的划分,我们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但它说明了岁月是漫长的。盘古的子孙绵延繁殖,大地一天比一天热闹。神话学家说,就在第三纪摄提纪时,距盘古已五十五万年,陆续出现了下列的三位伟大的神祗,称为“三皇”。“皇”的原始意义就是神祗,但神祗稍次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称之为第二级的神祗。

一 天皇

二 地皇

三 人皇

天皇是盘古后裔中第一位最有卓越成就的领袖,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二个儿子,帮助他治理日益增多的人民。这些人民虽都是盘古的后裔,但年代太久远了,分散四方,布满五岳,互相间早已生疏,有的还因利害的冲突,而成为仇敌,纠纷争执,层出不穷。天皇就把他们分为若干部落,每个部落推选或指定一位能干的人担任酋长。中华人自此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具备国家的雏形。

天皇死后,经过若干万年,地皇在龙耳山(神话中的仙山)诞生,寿命也是一万八千岁,有十一个儿子。那时由盘古眼睛变成的太阳和月亮,以及由睫毛变成的星辰,运转的秩序忽然混乱。有时一连数天都是白昼,有时一连数天都是黑夜。而有些星辰又悬挂的很低,人们走路时,一不小心,头部就会撞伤。地皇用他无比的神力,逐项改善。他首先把太阳和月亮出现的时间加以固定,使他们作有规律的起落,昼夜才算分明。又规定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知道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地皇又命所有的星辰上升,升到遥远的天空。星辰在那里当然非常无聊,地皇就特别允许他们白昼可以在家睡觉,而在晚上再出来探视他们留在地面上的老友。这就是我们白昼看不见星辰,必须晚上才看得见的原因。

人皇,诞生于刑马山(也是神话中的仙山),寿命一万五千六百岁。有九个弟弟,都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人皇把中国分为九个州,命他的弟弟们各当一州的州长。他自己则住在九州的中央,时常出巡。出巡时坐着像云一样可以在空中奔跑的车辆,驾车的人有六个翅膀,行动闪电般的迅速。

二 五氏

经过三皇的努力,世界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仍很困难。最初只会爬到树上摘吃果实,后来从摘食阶段进步到渔猎阶段(他们不能不进步,因为树上的果实会被摘完,而冬天又没有果实),但对于捉到的鱼虾和小动物,也只能生吞活剥,跟野兽没有分别。大家本都住在山洞里,后来人多洞少,实在挤不下而终于被挤出山洞的人,只好向平原发展。平原无法抵御突然而来的野兽和风雨的袭击,而且包括山洞里的人在内,大家又都无法抵御因寒冷和生食所引起的疾病,结果引起大量死亡。

伟大的各种神祗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出现下列五氏,可惜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出现的时代是第几纪和什么纪。

一 有巢氏

二 燧人氏

三 伏羲氏

四 女娲氏

五 神农氏

“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祗,不过神性比“皇”似乎更少,可把他们列入第三个等级。

最先出现的有巢氏,教导人民不要住在地面上。他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人们都学习他,并且在建筑的技能上一天天进步,后来即令把它移到地面,也有同样的效能。

其次出现的是燧人氏,他把天上最大的一个秘密泄漏给人类,那就是“火”。火无所不在,但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它。燧人氏教人从木头里把它钻出来。人类有了火,就跟其他所有的动物,永远分道扬镳。其他动物始终不会用火,而人们却因之改吃熟的东西,生活方式呈现划时代的突破。

伏羲氏是第三位出现的神祗,他似乎比他前面的两位老前辈还要法力无边。他教人如何用火烹饪,从此人们享受到香喷喷的饮食,这是艺术的萌芽;他又进一步制作八卦,八卦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后来被星象家用来占卜;又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高贵身份;又发明乐器;又教导男女固定他们的配偶;又制定夫妇制度,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以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又制造渔网,教导水滨的居民们捕鱼;又教导人们挖掘陷阶,捕捉活的动物,训练它们作为家畜,又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养蚕,抽丝纺织。

可是,使这个由盘古辛苦缔造,由玉皇大帝天老爷主宰的世界,免于被毁灭,而迄今仍然存在,我们必需感谢第四位神祗女娲氏。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的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当时有两位英雄人物:共工氏和祝融氏,在不周山(神话中的仙山)决斗——我们无法确定是不是为了争夺她的爱情。结果共工氏失败,他愤怒地发狂,用他的头猛烈地撞向不周山,一声可怕的响亮之后,不周山被从中撞断。不周山是天和地之间的主要支柱,支柱折断,天庭立刻裂开一条巨缝。大地失去平衡,向东南急剧倾斜。一霎时狂风暴雨,日月无光,人类奔走呼号,眼看着就要像碎石子一样地滚落到地极的黑暗深渊里去了。女娲氏不忍心这个浩劫,她采取山上的五色石头烧炼,炼好之后,用它把天上的裂缝补住。现在天际那些灿烂耀眼的红霞,就是女娲氏补上去的那些五色巨石。她又杀死一只倒霉的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只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来的大水,女娲氏用芦草烧灰,把它吸干,这就是中原地区——华北大平原的因,它们正是由芦草灰铺成,所以平坦而又肥沃。

当人类不再担心天塌地陷时,却又被另外两件事苦恼:一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和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一是对疾病不知道该如何治疗。于是第五位神祗神农氏出现,他采集各种花草果实,一一的放到口中咀嚼并一一吃下,藉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功能。这种胡乱的什么东西都往肚子里塞的结果,即令他是一位神灵,有时候一天之内也会中毒七十余次。幸而他异于普通人类,总算没有被毒死。最后他终于分

别出那些可以吃和那些不可以吃,以及那些可以作为药物。他撰写了一本巨书,定名《本草》,在这部人类最早的著作上,他详细记载各种药物的性能。此书一直流传到二十世纪,是中国医学上最崇高最权威的经典。神农氏把一些可作为食用的若干植物,分别定名为“小麦”、“稻米”、“高粱”、“玉蜀黍”等,教人种植;又教人把若干性情驯顺的野兽,豢养到家里,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狗”、“马”、“牛”、“猪”的始祖。中国农业社会,在这位伟大的神祗领导下完成。 三 东西方世界

神话时代到此为止。

有一些历史学家非常瞧不起神话在历史中的实质地位,但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部分,这个民族不过是一群木偶而已。从神话的内容,我们可据以了解初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应。所有的神话都是矛盾百出,有时候简直不知所云。中国的神话也是如此,但这更证实它是初民的产物。如果由近代小说家编造的话,包管无懈可击。

传说时代

传说时期:又称传说时代、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或神话时代,在中国指的是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国猿人(较早期为一百七十万年,较晚期为四五十万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旧石器文化,不可能有当时的神话传说留传下来。到大约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还留下了新石器文化。这时各族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及宗教和神话,但往往是些朦胧的记忆或结合后来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约五六千年前,各地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有了内容较丰富的神话传说。

氏族

最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总是氏族部落关于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来源及其祖先的神话故事。这样的神话传说靠历史文献记载下来,并逐步发生由较简朴到较复杂,由缺乏系统到逐步有系统,由神性很浓逐渐演化成人性,由纯神话逐步变成历史故事的演进变化。从西周到战国,就是中国古史神话传说演进变化的时期。汉代则把它历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献中的古史神话传说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话传说的最早文献,是《诗》和《书》中属于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献遗篇)。还有《易》的卦爻辞,因其录事隐约,不如《诗》、《书》那样明确反映了有史实作为背景的一些商周两族的古代神话传说。

这些文献中所见的古史神话传说,只说商和周两族是由神生下来的,都住在一位天神禹敷布的土地上。商前有夏,夏、商、周三代前后相承,活动在“禹绩”之域,夏和周是西土先后相承之族,殷商是东方的部族。根据《诗·大雅》,周自远祖以来婚姻氏族是姜族;根据《书·吕刑》,同时存在有苗族及重黎之族。

半信史时代

半信史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夏朝商周的历史时期。

半信史时代是一个松懈的时代,往往一连数百年一片空白。在此漫长的岁月中,黄河中游和渭河下游地区,顺序的兴起三个王朝:

一 夏王朝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建立

二 商王朝纪元前十八世纪建立

三 周王朝纪元前十二世纪建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即每一个政权建立时,都要宣布一个专属于自己政权的国号,当这个政权统治全国的时候,国号就成了王朝号。所以,分裂时代和混乱对代,国家林立,我们只好使用国号。全国统一时代,我们则使用王朝号。但必须了解,在中国历史上国号跟王朝号没有分别。

夏、商、周三个王朝是衔接的,所以史学家称为“三代”,我们也可以称半信史时代为三代时代。

半信史时代起自纪元前二十三世纪,终于纪元前八世纪,约一千五百年。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釐清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

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一百多年,

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

信史时代

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代,后人称为信史时代。与它相反的,就是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

中国进入信史时代,始于西周共和行政第一年。

信史,即有籍可查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于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所谓的西周共和元年)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没有间断。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称,这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因为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或者根本没有记载,或者虽有记载而记载已经湮没,全靠考古学家辛苦的发掘,才能得到片断~

(注:笔者在顾准先生的《希腊城邦制度》中得知,希腊的信史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76年,在此以前,历史家几乎一致把希腊史归入传说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中国历史,可信度不高~

可能有人会说,你居然敢怀疑《史记》的可信度?《史记》上明明记载着《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难道那些不可信么?

拜托,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既然中国于公元前841年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那么请问,司马迁写《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的时候,参考的是什么?

而且,《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记载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在《史记》中所占的篇幅还不到5%?为什么司马迁没有为这时期的任何一个人单独立传?

答案很明显,因为这个时期留下来供司马迁参考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翻翻史记,五帝夏商周时期,只有少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被司马迁记载了下来,剩下的,是大量的历史空白,有些一空就空几百年,这期间发生过什么?天知道~

比如说,《史记·夏本纪》中有两段这样的文字: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大家不觉得记载太简略了么?

这么多帝王(或者说是部落联盟首领),只留下了名字,他们都做过什么?

也许,这些名字,都值得怀疑~

当然了,历史研究者们研究历史,不完全依靠文献,还可以凭借考古~

以我愚见,考古成果,因系使用科学手段所得,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信的~

比如说,殷墟的甲骨文距今有多少年,以及甲骨文都写了些什么,这些可信~

但是,考古成果弥补不了非信史时代的大量历史空白~

比如说,考古学家们从地下挖出一具骨骸,那具骨骸生前做过什么,这个考古学家们考不出来吧?

如果还附带挖出了那具骨骸生前写的日记,或者别人给他立的传,那又另当别论了----这些,都是信史时代才有的东西~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在泱泱五千年里,中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即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那么都是如何划分呢?

神话时代

中国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开始,我们不敢确定。

这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将迫使我们不得不谈到我们了解很少的宇宙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人起源等问题。历史学家对这些问题至少分别的各有十种以上引经据典的伟大学说,但不能获得定论。普通情形是,从地下掘出了一点古董或骨骼,用以推断这些古董或骨骼的主人的生活情形。结果只能提供出一幅静态的说明: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几乎都一模一样。好比说,他们都是先用石头,再用青铜。

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他们的神话,作为上述的宇宙起源和民族起源的答案。中华人不能例外。这些神话有它实质上代表的意义,至少可使我们的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我们且看中国这个庞大的舞台如何揭幕。

一 开天辟地

不知道多少亿万年之前,太古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像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籁无声,一切死一样地沉寂。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地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到了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注意这一年,这是神话学家用奇异法术计算出来的),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被他从当中辟开,分为两半。

盘古就是人类的祖先,至少是中华人的祖先。

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每日上升三米,地每日加厚三米,盘古每日也高三米。天越上升,地越加厚,盘古也越高大(看情形,盘古是唯一的一位可以被称赞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是四周却黑暗如故,伸手不见五指,大地寂寞而寒冷。盘古十分忧伤,他说:“这世界太可怕了,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山、没有水,什么都没有。后代无法生存下去,我必须牺牲自己。”于是他死了。

盘古的死引起一连串新生命的诞生,世界在他死后大大的改变。他的右眼变成太阳;左眼变成月亮;血液变成江河海洋;毛发变成树木花草;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欢喜时的笑容变成晴天;烦恼时的愁容变成阴天。而他的四肢,则变成我们在第一章第三节中所介绍的五岳:头部变成东岳泰山;腹部变成中岳嵩山;左臂变成南岳衡山;右臂变成北岳恒山;双足变成西岳华山。盘古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不过,中华人心目中的天上主宰,却不是盘古。这跟犹太人不同,犹太人认为创造世界的是耶和华,即主宰世界的耶和华。中华人的盘古,他的任务只在创造世界,而主宰世界的却是另一位被称为玉皇大帝的神祗。玉皇大帝是道教发明出来的,民间称他为“天老爷”或“老天爷”,他在天上拥有一个庞大的政府组织,由道教佛教中各种奇形怪状的神灵担任文武百官。因为他的形象是人间大多数帝王的投射,所以他永远是一个低能的熊包。

从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起,即从开天辟地那一年起,到纪元前四百八十年止(这一年,一个小封国——当时的鲁国,发现一头麒麟,我们以后会谈到它),共二百七十六万年,神话学家把它分为十纪。每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各有特定的名称:

一 九龙纪

二 五龙纪

三 摄提纪

四 合洛纪

五 连通纪

六 序命纪

七 循飞纪

八 因提纪

九 禅通纪

十 流讫纪

十纪的划分,我们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但它说明了岁月是漫长的。盘古的子孙绵延繁殖,大地一天比一天热闹。神话学家说,就在第三纪摄提纪时,距盘古已五十五万年,陆续出现了下列的三位伟大的神祗,称为“三皇”。“皇”的原始意义就是神祗,但神祗稍次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称之为第二级的神祗。

一 天皇

二 地皇

三 人皇

天皇是盘古后裔中第一位最有卓越成就的领袖,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二个儿子,帮助他治理日益增多的人民。这些人民虽都是盘古的后裔,但年代太久远了,分散四方,布满五岳,互相间早已生疏,有的还因利害的冲突,而成为仇敌,纠纷争执,层出不穷。天皇就把他们分为若干部落,每个部落推选或指定一位能干的人担任酋长。中华人自此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具备国家的雏形。

天皇死后,经过若干万年,地皇在龙耳山(神话中的仙山)诞生,寿命也是一万八千岁,有十一个儿子。那时由盘古眼睛变成的太阳和月亮,以及由睫毛变成的星辰,运转的秩序忽然混乱。有时一连数天都是白昼,有时一连数天都是黑夜。而有些星辰又悬挂的很低,人们走路时,一不小心,头部就会撞伤。地皇用他无比的神力,逐项改善。他首先把太阳和月亮出现的时间加以固定,使他们作有规律的起落,昼夜才算分明。又规定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知道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地皇又命所有的星辰上升,升到遥远的天空。星辰在那里当然非常无聊,地皇就特别允许他们白昼可以在家睡觉,而在晚上再出来探视他们留在地面上的老友。这就是我们白昼看不见星辰,必须晚上才看得见的原因。

人皇,诞生于刑马山(也是神话中的仙山),寿命一万五千六百岁。有九个弟弟,都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人皇把中国分为九个州,命他的弟弟们各当一州的州长。他自己则住在九州的中央,时常出巡。出巡时坐着像云一样可以在空中奔跑的车辆,驾车的人有六个翅膀,行动闪电般的迅速。

二 五氏

经过三皇的努力,世界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仍很困难。最初只会爬到树上摘吃果实,后来从摘食阶段进步到渔猎阶段(他们不能不进步,因为树上的果实会被摘完,而冬天又没有果实),但对于捉到的鱼虾和小动物,也只能生吞活剥,跟野兽没有分别。大家本都住在山洞里,后来人多洞少,实在挤不下而终于被挤出山洞的人,只好向平原发展。平原无法抵御突然而来的野兽和风雨的袭击,而且包括山洞里的人在内,大家又都无法抵御因寒冷和生食所引起的疾病,结果引起大量死亡。

伟大的各种神祗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出现下列五氏,可惜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出现的时代是第几纪和什么纪。

一 有巢氏

二 燧人氏

三 伏羲氏

四 女娲氏

五 神农氏

“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祗,不过神性比“皇”似乎更少,可把他们列入第三个等级。

最先出现的有巢氏,教导人民不要住在地面上。他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篷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人们都学习他,并且在建筑的技能上一天天进步,后来即令把它移到地面,也有同样的效能。

其次出现的是燧人氏,他把天上最大的一个秘密泄漏给人类,那就是“火”。火无所不在,但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它。燧人氏教人从木头里把它钻出来。人类有了火,就跟其他所有的动物,永远分道扬镳。其他动物始终不会用火,而人们却因之改吃熟的东西,生活方式呈现划时代的突破。

伏羲氏是第三位出现的神祗,他似乎比他前面的两位老前辈还要法力无边。他教人如何用火烹饪,从此人们享受到香喷喷的饮食,这是艺术的萌芽;他又进一步制作八卦,八卦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后来被星象家用来占卜;又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高贵身份;又发明乐器;又教导男女固定他们的配偶;又制定夫妇制度,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以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又制造渔网,教导水滨的居民们捕鱼;又教导人们挖掘陷阶,捕捉活的动物,训练它们作为家畜,又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养蚕,抽丝纺织。

可是,使这个由盘古辛苦缔造,由玉皇大帝天老爷主宰的世界,免于被毁灭,而迄今仍然存在,我们必需感谢第四位神祗女娲氏。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的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当时有两位英雄人物:共工氏和祝融氏,在不周山(神话中的仙山)决斗——我们无法确定是不是为了争夺她的爱情。结果共工氏失败,他愤怒地发狂,用他的头猛烈地撞向不周山,一声可怕的响亮之后,不周山被从中撞断。不周山是天和地之间的主要支柱,支柱折断,天庭立刻裂开一条巨缝。大地失去平衡,向东南急剧倾斜。一霎时狂风暴雨,日月无光,人类奔走呼号,眼看着就要像碎石子一样地滚落到地极的黑暗深渊里去了。女娲氏不忍心这个浩劫,她采取山上的五色石头烧炼,炼好之后,用它把天上的裂缝补住。现在天际那些灿烂耀眼的红霞,就是女娲氏补上去的那些五色巨石。她又杀死一只倒霉的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只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来的大水,女娲氏用芦草烧灰,把它吸干,这就是中原地区——华北大平原的因,它们正是由芦草灰铺成,所以平坦而又肥沃。

当人类不再担心天塌地陷时,却又被另外两件事苦恼:一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和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一是对疾病不知道该如何治疗。于是第五位神祗神农氏出现,他采集各种花草果实,一一的放到口中咀嚼并一一吃下,藉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功能。这种胡乱的什么东西都往肚子里塞的结果,即令他是一位神灵,有时候一天之内也会中毒七十余次。幸而他异于普通人类,总算没有被毒死。最后他终于分

别出那些可以吃和那些不可以吃,以及那些可以作为药物。他撰写了一本巨书,定名《本草》,在这部人类最早的著作上,他详细记载各种药物的性能。此书一直流传到二十世纪,是中国医学上最崇高最权威的经典。神农氏把一些可作为食用的若干植物,分别定名为“小麦”、“稻米”、“高粱”、“玉蜀黍”等,教人种植;又教人把若干性情驯顺的野兽,豢养到家里,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狗”、“马”、“牛”、“猪”的始祖。中国农业社会,在这位伟大的神祗领导下完成。 三 东西方世界

神话时代到此为止。

有一些历史学家非常瞧不起神话在历史中的实质地位,但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部分,这个民族不过是一群木偶而已。从神话的内容,我们可据以了解初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应。所有的神话都是矛盾百出,有时候简直不知所云。中国的神话也是如此,但这更证实它是初民的产物。如果由近代小说家编造的话,包管无懈可击。

传说时代

传说时期:又称传说时代、上古时代、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或神话时代,在中国指的是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国猿人(较早期为一百七十万年,较晚期为四五十万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旧石器文化,不可能有当时的神话传说留传下来。到大约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还留下了新石器文化。这时各族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及宗教和神话,但往往是些朦胧的记忆或结合后来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约五六千年前,各地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有了内容较丰富的神话传说。

氏族

最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总是氏族部落关于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来源及其祖先的神话故事。这样的神话传说靠历史文献记载下来,并逐步发生由较简朴到较复杂,由缺乏系统到逐步有系统,由神性很浓逐渐演化成人性,由纯神话逐步变成历史故事的演进变化。从西周到战国,就是中国古史神话传说演进变化的时期。汉代则把它历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献中的古史神话传说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话传说的最早文献,是《诗》和《书》中属于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献遗篇)。还有《易》的卦爻辞,因其录事隐约,不如《诗》、《书》那样明确反映了有史实作为背景的一些商周两族的古代神话传说。

这些文献中所见的古史神话传说,只说商和周两族是由神生下来的,都住在一位天神禹敷布的土地上。商前有夏,夏、商、周三代前后相承,活动在“禹绩”之域,夏和周是西土先后相承之族,殷商是东方的部族。根据《诗·大雅》,周自远祖以来婚姻氏族是姜族;根据《书·吕刑》,同时存在有苗族及重黎之族。

半信史时代

半信史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夏朝商周的历史时期。

半信史时代是一个松懈的时代,往往一连数百年一片空白。在此漫长的岁月中,黄河中游和渭河下游地区,顺序的兴起三个王朝:

一 夏王朝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建立

二 商王朝纪元前十八世纪建立

三 周王朝纪元前十二世纪建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即每一个政权建立时,都要宣布一个专属于自己政权的国号,当这个政权统治全国的时候,国号就成了王朝号。所以,分裂时代和混乱对代,国家林立,我们只好使用国号。全国统一时代,我们则使用王朝号。但必须了解,在中国历史上国号跟王朝号没有分别。

夏、商、周三个王朝是衔接的,所以史学家称为“三代”,我们也可以称半信史时代为三代时代。

半信史时代起自纪元前二十三世纪,终于纪元前八世纪,约一千五百年。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釐清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

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

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一百多年,

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一说是陕西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另一说位于陕西关中北部黄陵县附近的沮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

信史时代

信史时代是指有文字或出土文物记载着当时社会的情况的时代,后人称为信史时代。与它相反的,就是传疑时代或是传说时代。

中国进入信史时代,始于西周共和行政第一年。

信史,即有籍可查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于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所谓的西周共和元年)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没有间断。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称,这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因为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或者根本没有记载,或者虽有记载而记载已经湮没,全靠考古学家辛苦的发掘,才能得到片断~

(注:笔者在顾准先生的《希腊城邦制度》中得知,希腊的信史时代开始于公元前776年,在此以前,历史家几乎一致把希腊史归入传说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中国历史,可信度不高~

可能有人会说,你居然敢怀疑《史记》的可信度?《史记》上明明记载着《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难道那些不可信么?

拜托,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既然中国于公元前841年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那么请问,司马迁写《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的时候,参考的是什么?

而且,《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记载了近两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在《史记》中所占的篇幅还不到5%?为什么司马迁没有为这时期的任何一个人单独立传?

答案很明显,因为这个时期留下来供司马迁参考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了~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翻翻史记,五帝夏商周时期,只有少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被司马迁记载了下来,剩下的,是大量的历史空白,有些一空就空几百年,这期间发生过什么?天知道~

比如说,《史记·夏本纪》中有两段这样的文字: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大家不觉得记载太简略了么?

这么多帝王(或者说是部落联盟首领),只留下了名字,他们都做过什么?

也许,这些名字,都值得怀疑~

当然了,历史研究者们研究历史,不完全依靠文献,还可以凭借考古~

以我愚见,考古成果,因系使用科学手段所得,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信的~

  末代皇孙

  **名:末代皇孙

  主 演:周海媚 黄日华 罗慧娟 谢祖武

  上 映:1993年

  地 区:中国香港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末代皇孙 (1993)故事梗概

  满清末年,皇孙子弟端康与平民女子如意相爱,但是端康的父母反对,无法结合,二人决定私奔(本片又名《末龙》)

  富察端康(黄日华)是朝中大臣的公子,如意(周海媚)是王爷家的格格。端康一日去妓院喝酒,遇上一妓女的女儿小宝(罗慧娟),小宝误以为端康是纨绔子弟,对其不屑。后两人解除误会,成为好友。如意与端康相识,端康上门提亲,却遭王爷反对,认为其配不上王爷家,反遭毒打。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灭亡。如意要和端康私奔,恰巧王府被人围攻,如意执意去找父母,人潮中和端康失散。不久被革命军抓住,差点被人侮辱,此时革命军首领徐少强出现,救了如意。却也从此埋下了一生的孽缘。徐少强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如意,为她治病,细心照料,帮她找回父母……但听说如意已有心上人时,假意帮她寻找,最后骗她说端康已死。如意心灰意冷,终答应嫁给徐少强。但却在结婚前夕找到了端康,揭穿了徐的谎言。徐少强露出真面目,以如意父母威胁强迫如意嫁给了自己而徐少强对端康充满了敌意,处处陷害他,迫他走投无路。幸端康得家人,小宝,谢祖武等人支持,虽一次次面对困境,吃尽苦头,却也坚持下来。如意和徐少强两人简直就是互相折磨,最后如意不得不以装疯来逃避。终于,如意和端康一次乘徐少强不备逃走。一次艰难的逃亡,徐少强紧追不舍,如意不幸中枪。一晚,端康,小宝,如意三人逃到一山洞第二天如意却不见了,只剩下鞋子。众人都以为她给野兽吃了,伤痛万分。回到北平,由于小宝的干哥哥李立群(原是宫中太监)的支持,徐少强对端康也没有办法。端康开店,生意日好,开始稳定。一次小宝为端康受伤,差点性命不保,端康立誓如小宝痊愈,娶她为妻。两人终结为夫妇。端康的妹妹端敏(杨宝玮)爱上了徐少强,不顾众人的反对,嫁了给他。不料徐少强只是利用端敏来打击端康,端敏受尽折磨。一戏班来京表演,其中一名曲玲珑的女子与如意一模一样,只是性格等完全不同。把徐少强迷得神魂颠倒,又捉摸不定。众人均是半信半疑。一次,小宝发现玲珑身上的伤痕,确定了玲珑就是如意。如意要求小宝保守这个秘密。玲珑看似无意的陷害了徐少强,徐身败名裂。众人终于都知道了玲珑的真实身份,纷纷祝贺。徐少强似有悔悟,与端敏好好相处但当他也知道玲珑就是如意时,才知道自己中了计,肆机报复。端敏身亡,徐才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端敏,报复心更重。终于被他抓住机会,陷害众人。(后面记不清了,反正徐少强是死了,小宝为救众人,也中枪了。端康以为她死了,其实小宝为了成全端康和如意,和李立群远走他乡。)最后是端康和如意在车站相遇,窗外下着大雪

关原之战

关原之战(日语:关ヶ原の戦い)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今属岐阜县)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广义而言,其战事蔓延至日本全境,双方总计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投入战斗,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从出兵到撤退维持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可谓自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狭义而言,其中主要的一场战事主要以统治关东地方江户为首的德川家大名东军主将德川家康与另一方为丰臣秀赖的家臣西军灵魂人物石田三成在关原的战斗,要注意的是,东军和西军的名字均为后来所追加。一部份人认为此战事为全国性所发生,也被称为关原之役。由于其战争的胜负影响了谁可以拥有天下,所以此战也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最终在小早川秀秋叛变之下,使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霸权,战后的三年内创立了德川幕府。在丰臣家方面,当时丰臣秀赖只有八岁,还没有足够能力去判断政治的决定,在丰臣家内较有影响力的两人淀殿和高台院没有对这场战争作出太大的干预,以静观的姿态迎接这场战争。

一、前因

丰臣秀吉在平定了织田家内部的问题后,有意统一天下。他想利用武力屈服德川家康,可是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挫败,只能与德川家康达成议和,故家康德以保留实力。其后,在对后北条氏的小田原城之战后,德川家康立下了战功,被分封于关东地方一带,分封的领地多达六国,成为了百万石的大名。自此,家康开始在江户城培养他的势力。

在丰臣秀吉于1592年至1598年发动的文禄•庆长之役中,严重削弱了当时主要大名的军力和资金。由于德川家康得到秀吉的批准,没有参加两次战役,所以并没有明显受到此次战争的影响,因此影响力逐渐增大,只有前田利家才有可以制衡家康的实力。在战役中,特别是文禄之役讲和之前,主张战争的武勇派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与主张交涉的文治派小西行长、石田三成等不和。使他们对立的其中一个主因,是战前加藤清正曾破坏过信奉基督教的小西行长的十字架,这使得行长大为不满。

丰臣秀吉于1598年9月18日(本条目内容将会使用儒略历,并附有旧历的说明)在伏见城逝世,当时的继承人是只有六岁的丰臣秀赖。他离世前要求五大老和五奉行交换状书,使他们效忠于丰臣家。另外,他提及千姬与丰臣秀赖结婚的事宜。可是其后德川家康却开始专政,从他增加一些大名的石高中已经看出家康夺取霸权,以及巩固自己权力的决心。根据当时的法例,未得丰臣家许可不可私自结婚,这是为了防止大名之间随便建立关系。

家康于关原之战前所进行政治的婚姻。

·德川家康的六男松平忠辉与伊达政宗的女儿五郎八姬的婚姻。

·德川家康的异父弟松平康元的女儿满天姬与福岛正则养子福岛正之的婚姻。

·小笠原秀政的女儿,也是德川家康其中一个养女万姬与蜂须贺家政之子蜂须贺至镇的婚姻。

·德川家康的舅舅水野忠重的女儿正应院(一说为清净院),与加藤清正的婚姻。

家康于关原之战前所增加大名的石高。(以下的单位以石高计算。)

·对马国的宗义智由1万增加到2万。

·远江国滨松城城主堀尾吉晴增封越前国的府中5万,合计17万。

·美浓国金山城城主森忠政由7万,移封到信浓国的川中岛13万7千。

·丹后国宫津的细川忠兴由1万8千,增封丰后国的杵筑,合计6万。

二、导火线

1、七将袭击三成

1599年4月27日,由于丰臣秀吉死前委托之监护人前田利家病重离世,间接使家康成为最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不久,武断派当中不满石田三成的七人: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黑田长政、藤堂高虎、加藤嘉明、浅野幸长和细川忠兴准备在伏见城前田宅邸暗杀石田三成。但石田三成在事前已察觉,在常陆国大名佐竹义宣事先率领部队掩护之下,逃离了前田利家在伏见的宅邸。石田三成在伏见城找到德川家康,家康放过他一马,因为在当时处决三成的话对家康并没有好处。但是家康决定石田三成必须辞去五奉行的职务,在佐和山城隐居。三成在同年的5月13日抵达佐和山城。这个事件意味着政权落入家康之手,因为抵抗家康的人都被人幽禁。(关于三成与家康会面的事件并没有可靠的史料支持,请留意这点。)

2、家康暗杀事件

1599年10月25日,德川家康进入大阪城。在10月27日(旧历9月9日)重阳节当天,众人齐聚歌贺丰臣秀赖。与此同时,由于增田长盛与长束正家向德川家康告密,发现了家康暗杀计划。主谋者是前田利长,还有浅\野长政、大野治长和土方雄久,各方对此事件大为紧张。虽然此事查明并非属实,但是德川方决定将此事严重化。同年11月15日,德川家康出兵到大阪城。11月19日,开始对嫌疑者进行处分,浅野长政被迫隐居于甲斐国,大野治长被下总国的结城秀康监视,土方雄久则被常陆国的佐竹义宣监视。翌日,留守大阪城的大名被家康召集到西之丸,以丹羽长重为首的先锋对前田军进行讨伐。前田利长眼见自己被讨伐,为了讨好德川家康,他派了使者横山长知进行议和,让母亲芳春院作为在江户城的人质。最后前田利长保住了自己的领地。

3、直江状

上杉家与石田三成、增田长盛、长束政家等合作,开始积极招募工匠,规模达八万人。上杉氏并开始增犟军备和整顿内政。不过在1600年1月5日,东北地方的大名户泽政盛向德川家康密报,主要内容是向德川报告上杉景胜最近的动作。之后,越后国的大名堀秀治派遣了密探,经调查后向德川家康汇报「景胜有背叛之意」(日文:上杉景胜に叛意あり)。同年4月,上杉景胜的家臣藤田信吉,因与上杉景胜不和,而向德川秀忠苦诉。其后,德川家康写了一封信给上杉景胜,要求景胜到京城解释他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信件于1600年5月26日到达会津,由上杉家家臣直江兼续回复信件,逐条反驳所有指控,这封信就是所谓的直江状。家康于1600年6月13日收到信件后大怒,因此家康以丰臣秀赖名义的信件向全国的大名对上杉进行征伐。(据另一种说法是增田长盛和长束政家伪冒直江兼续的名义去写,但是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

三、开战

东西军主要大名(底下为石高总数、○参与关原战事者、●阵前倒戈者)

东军 大名 石高(万石) 西军 大名 石高(万石)

德川家康 255○ 毛利辉元 1205

前田利长 83 上杉景胜 120

伊达政宗 58 宇喜多秀家 57○

加藤清正 245 岛津义弘 56○

福岛正则 20○ 小早川秀秋 357●

细川忠兴 18○ 石田三成 194○

浅野幸长 16○ 小西行长 20○

池田辉政 152○ 増田长盛 20

黑田长政 18○ 小川佑忠 7●

加藤嘉明 10○ 大谷吉继 5○

田中吉政 10○ 胁坂安治 33●

藤堂高虎 8○ 安国寺惠琼 6○

最上义光 24 佐竹义宣 544

山内一丰 69○ 织田秀信 135

蜂须贺至镇 177 长宗我部盛亲 22○

本多忠胜 10○ 朽木元纲 1●

寺泽广高 8○ 赤座直保 2●

生驹一正 15○ 吉川广家 142●

井伊直政 12○ 长束正家 5

松平忠吉 10○ 毛利秀元 20○

筒井定次 20○ 户田胜成 1○

1、讨伐会津

德川家康在7月12日命令关东地方众大名准备出征会津。他于7月16日命令部队在大阪城留守,准备出征。于7月25日,家康为了讨好丰臣秀赖,赠送秀赖一万块黄金和二万石的米,此举是为了讨好丰臣家,让德川军进行一场所谓的「正义之战」。家康于7月28日从伏见城出发。但是家康的行军速度缓慢,喜好猎鹰的家康,更在途中打猎。这一切都是为了等待丰臣家及亲丰臣家的大名行动。

家康在8月10日抵达江户城,并定下了出阵攻略会津的日期,8月29日。在8月11日,榊原康政和德川秀忠的部队(有37500兵力)先行出发,抵达下野的宇都宫城。8月29日,德川家康为主的部队(31800兵力),从江户城出发。

在9月1日,当德川家康的部队抵达下野的小山时,在伏见城受到西军攻击的鸟居元忠派来使者急报,说明石田三成开始联同其它势力出兵,目的是「打倒家康」。翌日,德川家康开始进行军议,史称小山评定。军议中家康告知众人石田三成有所行动,并提及三成试图将各大名的妻子作为人质,去留由众将自由决定。但是在福岛正则和山内一丰的发言之下,使大部份大名都留下来,只有真田昌幸和田丸直昌反对而离开。昌幸的长子真田信幸则加入了德川军。于9月3日,众将开始向江户城出发。在9月12日,德川家康部队抵达了江户城并稍作休息。另一方面,9月20日,以福岛正则为首的先锋到达了清州城。

2、三成发兵

当石田三成知道德川家康向会津的上杉景胜举兵之后,尝试阻止部份大名加入德川军。三成于8月10日(旧历7月2日),向途经佐和山城的大谷吉继劝诱,游说他不要加入德川家康的阵营,大谷考虑到自己的情况,自己面对麻疯病这绝症,他认为自己的寿命不长,考虑到不想与好友三成敌对之下。在8月19日决定帮助三成。翌日,三成、吉继、增田长盛和安国寺惠琼在佐和山城进行了秘密会议,达成了多项共识。

·由毛利辉元担当西军总大将。

·派遣三成的兄长石田正澄,在爱知川阻止众将参加会津征伐。

·请求织田秀信(织田信长的嫡孙)支援。

·向对会津征伐的大名对儿子及妻子实行人质政策。

之后,五奉行的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和增田长盛进行联署。结果,在爱知川,罛将成功阻止了锅岛胜茂、长宗我部盛亲等大名向会津进发。另一方面,织田秀信答允了石田三成,战后将为他增封美浓和尾张两国,西军确保了在美浓国以西的据点。但在8月21日收集人质的策略失败了,因为黑田长政、黑田如水、加藤清正的妻子和水谷胜俊的儿子逃离成功,加上细川忠兴的妻子细川玉拒绝成为人质而自尽。毛利辉元在8月25日从广岛城到达大阪城。同日,西军在大阪发表出兵宣言,正式向德川家康宣战,总兵力约9万5千人。翌日,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主力部队开始包围伏见城。

3、伏见包围战

8月26日,西军要求伏见城守将鸟居元忠开城投降,但是鸟居元忠拒绝。翌日,27日,西军开始攻城,由小早川秀秋、岛津义弘、毛利秀元、宇喜多秀家、锅岛胜茂等担任先锋,敌方兵力只有一千八百人。但是因为伏见城是丰臣秀吉当时所建造的最坚硬要塞之一,所以攻城战的难度相当高。在9月1日西军成功找到了内通,放火烧城,突破了松之丸。最后元忠退守至本丸,元忠的部队多次突击,最后他们全部战死。鸟居元忠于9月8日战死。

后来西军主要兵分两路,另一方面一部份部队由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小早川秀秋等首的部队向伊势国支持东军的大名进攻,而大谷吉继负责牵制北陆地区的东军部队。其后,石田三成在8月16日抵达了佐和山城,并向细川幽斋的丹后田边城攻击,由丹波国大名小野木重次担任大将,总兵力约万五左右。

4、岐阜攻城战

以福岛正则为首的先锋队伍,在9月21日到达了清洲城。在9月29日,他们收到了家康的书信,指示他们可以继续前进。10月1日,福岛正则一行人进行会议,确立了目标——攻下岐阜城。福岛正则和池田辉政兵分两路向岐阜城进发。同日,织田秀信决定迎击。两队人马在木曾川交战,东军轻易击退迎击部队,织田军被迫退守岐阜城。翌日,东军到达城下,最后秀信开城投降。在池田辉政的游说下,秀信打消自尽的想法,出家为僧。石田三成本来想救援织田秀信,但是在藤堂高虎的进击下,东军途中击退了舞兵库在合渡驻守的守备队。因为信秀惨败,令三成以尾张作为战线的计划受挫。岐阜攻城战后,东军在赤坂布阵。

四、关原决战

1、布阵

关原之战布阵图其后,石田三成回到佐和山城。过了不久,因担心大垣城被攻陷,三成再次回到了大垣城。其后,在西军众将要求三成在关原集合。10月8日,大谷吉继到达松尾山的东南中村布阵。10月13日,毛利秀元、吉川广家、安国寺惠琼和长宗我部盛亲到达南宫山。在10月20日的下午,三成突然放弃大垣城,据说理由是:「大垣城无法抵挡水攻。」。此外还有一个可能性是,石田三成与其它将领密通,企图在关原以鹤翼之阵准备迎击敌军。

石田三成的部将岛左近在杭濑川成功挑衅东军部份军队,并故意撤退。宇喜多秀家的部将明石全登所设的伏兵,击退了被挑衅的东军部队——即中村一荣和有马丰氏的部队,此事件称为杭濑川之战。其后石田三成退到笹尾山,并在10月21日(旧历十月十五日)凌晨二时到达。其后,宇喜多秀家在凌晨五时到达,西军在关原布阵完毕。关原地区的不破关是日本三大关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战前,大谷吉继向小早川秀秋承诺,只要取得胜利的话,就可以在丰臣秀赖十五岁之前(1607年)担任关白这个官位。小早川秀秋原先加入东军,但因为情势之下,被迫加入西军。大谷所开出的条件,使秀秋陷入一个犹豫不决的情况。

注:(以下的数字均以兵力,即人数作为单位)

西军布阵如下:

在笹尾山中,石田三成在该处设立本阵,先锋有重臣岛左近和蒲生乡舍,兵力估计为八千。在三成的右则,驻守有秀赖的黄母衣众、织田信高、伊藤盛正等。而在北陆路中,兵力一千五百的岛津义弘驻守这里。在他的右侧的天满山,有小西行长,兵力为数约四千。在关原之战率兵最多的西军将领宇喜多秀家,则在南天满山布阵。而在通往京都地区的街道中,大谷吉继驻守于此,其家臣平冢为广和户田重政担任先锋,兵力合共约二千。在他的右方则有木下赖继和谷继的儿子大谷吉胜,数目约三千。在东山道以南,有赤座直保、小川佑忠、朽木元纲和胁阪安治共约四千二部队。在松尾山中,架构了松尾新城的小早川秀秋的一万五千六百的部队,守在这里。而南宫山中,毛利秀元的万五部队驻守后方,吉川广家、安国寺惠琼、长束正家和长宗我部盛亲合共约一万零三百兵力守在山脚,西军形成了鹤翼之阵,有利于挟击东军。

东军的德川家康在10月7日离开江户城,向西出发,于10月20日到达了赤坂。当家康知道西军放弃了大垣城以后,开始向西前进。20日早上六时,东军布阵完毕。同时,西军希望大阪城的毛利辉元能够出兵支持(兵力估计为30000),并由小早川部队临时架构的松尾新城,作为长期战的据点。在战前的晚上,西军将领岛津义弘、小西行长提议对东军进行夜袭,可是这个提议得不到石田三成的认同。

东军布阵如下:

家康大约在凌晨二时吩咐各大名上前。布阵情况是左方的主力是福岛正则,共六千兵力,右方的主力是黑田长政,有五千四兵力。在黑田队中,由北算起细川忠兴队约五千、加藤嘉明三千、筒井定次队有二千八百五十,还有田中吉政的三千兵力。与石田、岛津和小西队对峙。后方则有井伊直政的三千六百、松平忠吉的三千,加上古田重胜、织田有乐、金森长近和生驹一正队共约六千左右。而在福岛队这一边,京极高知队的三千、寺泽广高的二千四百,军监督本多忠胜则部署了五百兵,在后方的桃配山上,总大将德川家康统领三万兵。在殿后军中,也就是与南宫山的西军对峙的部队中,由西数过来则有有马忠氏的九百,山内一丰的二千零八十八,浅野幸长的六千五百一十和池田辉政的四千五百六十。

同一时间,德川秀忠因为军费调配问题和在攻击上田城拖延了时间,在10月19日他们仍然在信浓国的诹访,无法在10月21日抵达关原。

西军的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等,在关原之战发生的前一天,攻陷了近江国的大津城,同样也无法参与在关原的战斗。

在明治时代,当时来到日本的德国军事顾问库尔蒙·威廉·雅各布·麦基尔少校看到由日军提供的布阵图,立即说:「这场战争是西方胜出」。后来日军军官指出了足够的情报搜集和计谋,麦基尔少校才得以做出正确的推测,可见这场战争中战况的多变,以及西军在布阵上所占的极大优势。

2、开战

现今在岐阜县关原町所树立的纪念碑德川家康在确认西军布阵后,缓缓前进,让前线部队在压力之下进军。早上七时,当时大雾,加上下了毛毛雨,两军大概对峙了一个小时,直到雾逐渐消散为止。约早上八时,前锋福岛队向宇喜多队开火,宇喜多队作出还击,战斗从两方互相开火时正式开始。此外,黑田和细川队则向西军主将石田队交战,藤堂和京极队则向大谷队猛攻。古田队和织田有乐两队向小西队攻击。而松平队跟井伊队则迂回攻击本多队。后来井伊队不满福岛队抢了先攻的优势,转攻福岛队。

当时,在战场上观战,负责作记录的太田牛一在《关原御合战双纸》中有这样的描述:「敌我双方互相衡突,铁炮跟箭所发出的发射的声音,天上发出了轰动声,地上也震动起来,冒起了黑色烟,日间就像暗夜一样。敌我双方短兵相接,拿起武器与敌人交战,从前方的火焰中,看到了整个日本分开了为两个势力而战,不断在交手。」(原文:「敌味方押し合い、铁炮放ち矢さけびの声、天を轰かし、地を动かし、黒烟り立ち、日中も暗夜となり、敌も味方も入り合い、しころ(錣)を倾け、干戈を抜き持ち、おつつまくりつ攻め戦う。切っ先より火炎をふらし、日本国二つに分てここを诠度とおびただしく戦い、数ケ度の働きこの节なり。」)

战况一直对西军有利,向大谷队进攻的藤堂队和福岛队,在面对大谷队和宇喜多队挟击之下,无法作出有效攻击,福岛队甚至后退了五百公尺左右,而小西队则在天满山守住织田军和古田军。虽然黑田、细川和加藤等主力在兵力上有压倒性的优势,甚至曾一度直逼石田三成的本阵,加上石田队猛将岛左近被流弹所伤而后退,可是三成利用了三门大筒向敌军攻击,一度使他们陷入混乱,使得石田军在兵力及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仍向前推进了一百公尺左右。

在上午十一时左右西军的石田队、小西队、大谷队和宇喜多队,点燃了狼烟,通知所有西军发动总攻击,包围家康的部队。而当时作为家康内应,为了保住毛利领地的吉川广家,在山脚封杀了毛利秀元的进军。一方面,长束队和长宗我部队仍然不动,而岛津队也继续旁观。当时小早川秀秋正在犹疑应该如何做——虽然他已经是内应,但是眼见的战况是西军有利。故小早川队按兵不动,尽管当时而三成再次以文书促请他们参战,但是都不为所动。其后,三成、小西和宇喜多再次以文书促请小早川队参战,甚至三成亲自游说岛津队要求参战,可是他们都拒绝行动。

3、小早川秀秋叛变

另一边,希望速战速决的家康显得非常焦虑。家康去信黑田长政,询问关于小早川秀秋是否叛变,但黑田长政的回信的内容却是「不知道」。有记载说当家康看过此信之后,把自己左拇指的指甲咬断,使手指内充血起来。即使如此,家康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于是尝试威吓小早川秀秋。家康下令铁炮队在黑血川沿河一带向小早川的阵地攻击,当小早川军听到了铁炮的声音后,由黑田长政派遣来的家臣大久保猪之助,拿起了家臣平冈赖胜的铠甲,另一只手拿起了小刀作刺状,迫使小早川秀秋立即叛变。当时的秀秋已经没有其它选择了,他命令全军向大谷吉继的阵地攻击。

4、西军瓦解

小早川队直布向大谷队进攻,大谷吉继事前早已预测秀秋会计划叛变,故已经部署了部队迎击,小早川队曾经一度因被大谷队攻击而后退。然而,在吉继预计之外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赤座直保、小川佑忠、朽木元纲和胁坂安治响应小早川秀秋的行动,决定向大谷队攻击,大谷队遭到包围,原本苦战而后退的东军部队,再次进击,先锋队的户田重成和平冢为广相继战死,大谷吉继在部下陪同下,切腹自杀。当时大概是下午一时左右,大谷队被消灭影响了其它队伍的士气。小西队陷入混乱,在无法正常指挥下败逃。宇喜多秀家曾一度失去理智向秀秋杀去,最后在明石全登的劝谏下才决定撤退。石田队则往北陆地方逃走,期间蒲生乡舍勇战死亡。

一直旁观的岛津队决定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就是以前进的方式撤退,往伊势街道脱离战场,当岛津军开始前进的时候,东军的福岛、本多、井伊、松平各队向他们追击,岛津队牺牲了岛津丰久、替身阿多盛淳等人,而德川队当中,井伊直政和松平忠吉受到流弹所伤,本多忠胜因座骑被击中而坠马。德川家康命令众人停止追击岛津队,岛津队正式逃离战场,但是他们最后大概只有五十多人成功逃离战场,由伊势逃到九州岛。

小众**推荐  文艺片

分享一部莱昂纳多非常早期的**,19岁的小李子**生涯的处女作,演技炸裂。

片名:男孩的生活

美国,1993

成长,传记

生活真的可以重新来过吗?

简介: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再一次被男友殴打后,卡洛琳带着儿子杰克一路前往西雅图,随后遇到了卡车司机德怀特。

卡洛琳厌倦了四处碰壁、漂泊不定的生活,决定跟追求自己的德怀特结婚,并跟随他一起回到了偏僻落后的小镇康立夫。

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没想到在这里等待他们的确是更为压抑、痛苦的生活。母子二人每天活在德怀特的阴影之下,德怀特对卡洛琳像一件物品,对杰克更是时常暴力相向。

康立夫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自私、无知、粗鄙、狭隘。离开或者被同化,做出改变需要的是勇气。

影片中特别让人心疼的地方就是,杰克在路口看着穿梭的人群,等 己的父亲出现,可惜那张熟悉的脸在没有出现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098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