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哪些?包括: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和其他方面。

鄂州的民间习俗主要有哪些?包括: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和其他方面。,第1张

1 春节

正月初一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天。是日,人们鸡鸣而起,于庭前烧响竹筒(即“爆竹”,今为燃鞭炮),以辟除山臊(传说中的一种让人生病的怪人)、恶鬼。全家老小端正穿戴,拜神祭祖、拜年,以祝贺新春的到来。门两边,挂上桃符。唐宋以后,门上变成了李世民的两位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的形象,以此驱逐鬼魅瘟疫。而门神的出现,无疑是我国民间年画的滥觞。鄂州民国时期还保留有挂桃符的风俗,即职业宗教人员到每家每户的门上挂上画有符的桃木板,并收取一点金钱。这一天要敬奉椒柏酒、屠苏酒,喝桃汤水,吃麦芽糖、五辛菜,服“敷于散”。喝酒先从年纪小的喝起,因为年轻人过年意味着长了一岁,先喝酒有祝贺之意;老年人后喝意味着又失去了一岁。“五辛菜”是食用五种有辛味的菜(葱、蒜、韭等类)来使五脏之气通畅;“敷于散”则是将五种中药碾成的粉末用干净的井水吞服。鄂州拜年风俗有着次序上的规定:初一为父党,即为父辈的亲属拜年;初二为母党,即外孙拜外祖父母、舅父母的年;初三为妻党,即女婿拜岳父母的年;初四以后为姑、姨家或同辈互拜。同时有诸多禁忌,如初一至初三不得倒垃圾,否则即为“破财。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挂艾草,有寓意:驱邪保平安。听说还可以驱赶蚊虫。梁子湖梁子湖梁子湖梁子湖 梁子湖是湖北省容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湖面面积位居全省第二,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梁子湖以三大特色著称。“水清”:水体清澈,水质纯净,无任何污染。水的恬静,鱼的嬉戏,草的飘佛,岛的掠影,令人赏心悦目;“秀丽”:湖山相接,水天相连,碧波荡漾,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奇特”:湖中有宝岛,岛中有奇湖,湖心又有岛,岛湖叠嶂,水中含山,山中藏水,蔚为壮观。凌空俯视,梁子湖宛如一颗剔透的绿宝石镶嵌在锦秀的荆楚大地;又似一头青牛静卧江汉旷野,被长港如同牛绳将牛拴在长江之滨。 梁子湖原名“娘子湖”。传说一千多年前,这里原为高唐县,因地壳变动,变为一片泽国。地陷前夕,有一母亲孟红玉及儿子刘润湖,发现该处将要地陷的预兆,母子二人就分头火速通知乡亲们撤离,大家刚往山上跑,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雨滂沱,山崩地陷,瞬间高唐县城沉没了,变成了一个阔大的湖。躲过此灾难而生还的乡亲们,为了感谢这娘儿俩的报信之恩,这里的人们便将此湖取名“娘子湖”。 梁子湖水经90里长港通江达海。这里既有平坦无垠的沃野,又有锦绣的山峦叠嶂,山青水秀,可谓人杰地灵,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理想的休闲、观江处所。粱子岛,四面环水,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似一樽含情脉脉的美人鱼,安卧在粱子湖的中央。岛中有湖,湖中有岛,其生态环境保持极为完整,是休闲、娱乐、观光的胜地。 龙蟠矶龙蟠矶龙蟠矶龙蟠矶 鄂州市小东门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势蜿蜒,矫若金龙,此即“龙蟠矶”。公元221年,三国吴王孙权迁都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从三国至民国初年,鄂县一直称武昌,长达1600余年,辛亥革命武昌之名让给了江夏)。孙权在武昌称帝前夕,听说有黄龙蟠卧于江中巨石上,积日方去,便赋名蟠龙矶。它与东面江岸的“凤凰台”遥相呼应,并称“龙蟠凤集”,正应帝王定都祥瑞。后又传说观音菩萨看中这里风水,特来蟠龙矶休养生息。蟠龙翘首西望,“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即雄踞龙首之上。观音阁元代监邑铁山建,明弘治初、嘉靖及清代和民国均有修葺。世事沧桑、屡毁屡修。蟠龙矶石头翘首西望,观音阁突兀在龙头之上,恰似凌空飞来,虚悬于大江之中,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条石垒成,青砖砌就,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有巧夺天工之妙。阁下如船舷样的弧形石墙,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狂涛巨澜曾使多少名楼华构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清人官文诗句),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显示出古代武昌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和风格独特的创造艺术。 文星塔文星塔文星塔文星塔 文星塔,又名文峰塔,俗称南门塔,座落于南浦路南端东侧。文星塔共有 5 层,高约 2313 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尖三部份组成,塔座高 225 米,直径 8 米,基座边长 75 米,用条石垒砌而成。从塔座到塔顶均为八角形状。 塔身为青砖木料飞檐式建筑,属八角攒尖顶式砖塔,计高 1908 米,每层间均有石阶十级相连,游客可拾级而上,直登塔顶,塔顶高 18 米。塔每层有四门四窗,合八方四门,可通观八面。塔身正南门镶碑上镌有“文锋”二字,书法古朴秀逸。 此塔为明代建筑,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 1542 年)知县谌谦与教谕朱瓒为激励学子奋发读书所建。清代康熙七年(公元 1668 年)知县熊登看到文星塔渐渐颓废,于是易地重建,至今 已有 450 余年的历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州现存的唯一古塔。 1988 年,鄂州市人民政府曾拨专款修葺。 莲花山莲花山莲花山莲花山 莲花山,坐落于鄂州市南郊洋澜湖畔,莲花山峰峦叠翠,山清水秀,楼阁嵯峨,万木葱笼,已开发成远近闻名的康福旅游区,是旅客休养身心,观光娱乐的喜乐园。 莲花山钟灵毓秀,洋澜湖烟波浩淼。从地形地貌上看,鄂州的版图如同一片碧绿的荷叶静静地飘浮在长江与大湖之间。在亿万年的地壳运动中,以莲花山为主体的九座山峰拔地而起,相互簇拥,恰似九朵莲花盛开于脉脉含情的湖波之上,故而得名。这里三面环湖,通汇长江,山峦叠翠,烟波浩渺湖山壮美,地灵人杰。独特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留连驻足,屈原、陶渊明、黄庭坚、苏东坡、丁鹤年等在此行吟歌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相传,吴王孙权曾在此设立观星台,东吴大都督周瑜曾在这里督练水军。莲花山风景区既有江南园林的灵秀端雅,又融北方园林的宏伟瑰丽。主要景点有元明塔、六合园、碑林等三十余处。 素有“江南第一塔”美誉的元明塔,1993年7月7日奠基, 1995年10月28日落成,塔高80米,为八角形楼阁式塔,出土十一层,层层飞檐翘角,覆盖着金色琉璃。正中的空心柱通天贯地,为元明塔独有。塔体洁白,与金色飞檐交相辉映,色彩鲜明和谐,巍峨挺秀,飞檐之下,托以云龙斗拱,二至十一层,每层用24个斗拱,每个斗拱由三条云龙组成,一层为40个三云龙斗拱和48个单云龙拱。共有云龙888条,其中有88条琉璃金龙雄踞射脊之上。一层八根朱红柱上,八条金龙合抱,彩云环绕,神态各异,其中东、西面各有一条凤尾龙,遥相呼应。登临此塔,凭栏环眺,极目楚天。 被誉为“文化的宝库、智慧的海洋”的莲花山碑林1994年开始兴建,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体设计以风景区内的白猿山山势架构为基础,依山造势,气势宏大、结构独特。圆形碑林廊周长360米,8条旋转上行的长廊汇通山顶正中的碑林中心阁。碑廊内现存有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碑石一万多块,堪称世界之最。一号廊为儒家文化,二号廊为佛家文化, 三号廊为道家文化,四号廊、五号廊为医武文化,七号廊为楚文化,八号廊为科学技术。碑林容汇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堪称世界一绝。 此外,还有堪称“天下第一龙”的接龙台、祈福堂、稻香阁、和字壁、九龙坛、通天桥、长生路、启明宫、迎风亭、六合园等也是天下少有的景观。莲花山风景区是集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康福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区。 鄂州西山鄂州西山鄂州西山鄂州西山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今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 西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距华中大都市武汉 68 公里。北临长江,与黄州赤壁相望;南濒洋澜湖,同万顷碧波相连;东接繁华的闹市;西枕玉带萦回的百里樊川,襟江带湖,拔地而起。西山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松柏蔽空,翠壑丹崖,飞瀑漱玉。她有临江拔地而起之雄、石门剑石之险、九峰竞峙之秀、六溪曲径之奇,大江东去之旷。全山东西长约 16 公里,南北宽约 12 公里,主峰 170 米,总面积 4000 多亩。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清甜甘美的菩萨泉和酥脆可口的东坡饼享誉九州。 西山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万木葱茏、百花争艳、空气清新洁净。山中溪涧泉池镶嵌于丹岩翠谷,亭台寺阁点缀于树杪花丛,曲桥水榭倒映于清溪碧流,青塔红楼隐现于七彩浮云。漫山草木青翠,鸟语花香,清风爽润,是人们娱悦身心的旅游、度假胜地。 西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以吴王故都为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苏轼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古灵泉寺为标志的佛教文化景观和以西山园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巧妙融和,交相辉映。西山留下了三国吴王孙权治国,晋代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陶侃、庾亮、李白、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陆游、彭玉麟、张之洞等人在这里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的诸多踪迹。有的成为千古胜迹,令人景仰。他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和传世墨宝,为中华文学艺术宝库增添异彩。清末书法大师张裕钊、辛亥首义烈士彭楚藩也有遗迹在此。大革命时期,贺龙将军曾率部在西山设防。解放后,党和国家***董必武、王任重等同志曾多次来西山视察, 1965 年秋,陈毅元帅登上西山绝顶,感慨万千:“西山不亚于庐山呀!” 西山名胜古迹主要有:吴王避暑宫、武昌楼、古灵泉寺等二十余处。 吴王避暑宫:是吴王孙权在西山避暑读书的行宫,始建于公元221 年—229 年之间,这里松荫铺地,山泉潺潺,气温比城区要低2—3 ℃以度,历来被称为武昌城中的“清凉福地”。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 年—396 年),高僧慧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将避暑宫故基辟为西山寺。20 世纪90年代只保留避暑宫一间侧殿,人称避暑殿。 这座吴王避暑宫是一九九八年易址仿建的。主体建筑有武昌楼、避暑殿、读书堂、议政殿等谨,宏伟高大,充分体现汉代建筑艺术风格,是湖北省十大新景观之一。 武昌楼:矗立于椅子山顶,摩云映日,巍峨秀挺,登楼远眺,鄂州黄州景观尽收眼底。万里长江,烟波浩淼,百舸争流,汽笛响过,山鸣谷应,给人一种天宽地阔、气势磅礴之感。楼门横额上的飘逸遒劲“武昌楼”三个大字,是中国当代文化大家郭沫若的手迹。 秀园:为江南古典建筑风格的园林,位于剑石峰和石门峰之间。1991年重建。秀园小巧玲珑,却不失大雅风度。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由于巧夺天工,缀山理水,布局错落有致。加之汇松竹梅桔于一园之中,缩亭阁廊榭于盈尺之内,挽行云飞瀑于山水之间,故而匠心独具,神韵无穷。 古灵泉寺:亦名西山寺,为东晋太元年间南方净土宗初祖慧远所建,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寺中有一堂(文殊师利堂)、三泉(滴滴泉、涵息泉、活水泉)、六殿(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武圣殿、念佛殿)。现存庙宇砖木结构殿堂,是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由湖广总督官文捐修,莲花斗拱,飞檐射脊,红椽彩厅,金碧辉煌。大雄宝殿内,数十尊罗汉菩萨或坐或卧、或动或静,造形精巧,维妙维肖。寺旁翠景园,聚胜景于一园,两株银杏,苍翠入云,林阴蔽日,亭台楼阁,曲桥水榭,各具特色,协调和谐。 松风阁:乃宋代建筑,因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夜宿此间,听松涛而成韵,写下了闻名遐尔的《武昌松风阁》诗而得名。昔阁已废,今阁重建于八十年代中期。阁中,底层屏风上撰有宋人薛季盲之《松风阁记》,左镌当代洪洋所撰《松风阁新记》,中间勾刻黄庭坚手书《武昌松风阁》诗。一层藏有名人字画。三层立有世屏,上刻苦名诗人徐迟的《鄂州西山记》。 比剑石:相传刘备与孙权曾先后试剑于此。故此石一分为四。赤壁之战前,刘备驻罕樊口,登临西山抚石举剑祝曰:“联吴抗曹若成,则剑劈石开”,果如其言。后孙权见此石,怒曰: “玄德以吾剑不利耶?吾方欲攻之,先一验吾剑”。言毕,剑落星飞石破。石上双痕宛然,明人有诗口: “割据担雄剑,双痕勒石石门开此处两石对峙如门,雄奇壮丽。传说此石门为孙权由樊口凿山开道回武昌城(今鄂州市区)时一剑劈开。清代严观在诗中写道: “石门开左右,一剑自中分。何人施妙法,千古创奇闻。” 九曲亭:始建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都郢(今鄂州)时令士兵在西山凿山开道,用十石堆起一座小山(后人称吴王岘),并在山上筑一山亭。宋代已废。宋人苏轼谪居黄州,过江兴攀西山,觅得故址,扩地重修,并取山路羊肠九曲主义,命名为“九曲亭”。其弟苏辙为亭作记。九曲亭内黄屏红柱,屏壁正反两面,分别书有苏轼的《武昌西山》诗和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 试剑石:会稽(今浙江)著名铸剑了工鲍唐采武昌(今鄂州)铜铁,锻造了一口宝剑献给孙权。孙权为了试其锋芒,携剑上山。举剑对天祷告“若苍天有归,成全我东吴大业 必削石如泥”言罢,手起剑落,石头一分为二,一立一卧。一千多年来,试剑石为孙权以武而昌的象征。 鄂州传统节日习俗鄂州传统节日习俗鄂州传统节日习俗鄂州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春节春节春节::::龙灯劲舞龙灯劲舞龙灯劲舞龙灯劲舞 1 春节春节春节春节 正月初一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天。是日,人们鸡鸣而起,于庭前烧响竹筒(即“爆竹”,今为燃鞭炮),以辟除山臊(传说中的一种让人生病的怪人)、恶鬼。全家老小端正穿戴,拜神祭祖、拜年,以祝贺新春的到来。门两边,挂上桃符。唐宋以后,门上变成了李世民的两位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的形象,以此驱逐鬼魅瘟疫。而门神的出现,无疑是我国民间年画的滥觞。鄂州民国时期还保留有挂桃符的风俗,即职业宗教人员到每家每户的门上挂上画有符的桃木板,并收取一点金钱。这一天要敬奉椒柏酒、屠苏酒,喝桃汤水,吃麦芽糖、五辛菜,服“敷于散”。喝酒先从年纪小的喝起,因为年轻人过年意味着长了一岁,先喝酒有祝贺之意;老年人后喝意味着又失去了一岁。“五辛菜”是食用五种有辛味的菜(葱、蒜、韭等类)来使五脏之气通畅;“敷于散”则是将五种中药碾成的粉末用干净的井水吞服。鄂州拜年风俗有着次序上的规定:初一为父党,即为父辈的亲属拜年;初二为母党,即外孙拜外祖父母、舅父母的年;初三为妻党,即女婿拜岳父母的年;初四以后为姑、姨家或同辈互拜。同时有诸多禁忌,如初一至初三不得倒垃圾,否则即为“破财”。 2立春日立春日立春日立春日 腊月底正月初(公历2月4日前后) 立春这天,是我国习惯上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人们要喜气洋洋,恭恭敬敬地迎接春天的正式到来。在立春前一日,官吏要装饰楼台亭阁,官民要迎春于东郊,祭拜谷物之神。立春的早晨要鞭打耕牛(泥牛),谓之“打春”。农家要在堂屋摆香案、点蜡烛,采来松、柏、竹类四季常青之枝叶插于烛台或装米的“升子”之中,谓之“迎春接福”。立春,同时意味着过年以来吃剩下的鸡鸭鱼肉再也不能长期地放下去了。 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提着花灯逛街去提着花灯逛街去提着花灯逛街去提着花灯逛街去 3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元宵节 正月十五 因其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夜,故称“元(月)宵(夜)。”正月、七月及十月的十五日,分别被称为上、中、下之三元节,人们尤为注重上元节与中元节。上元节又是古人祭祀蚕神之日,后又发展成花灯节。 唐代元宵灯会盛况空前,曾作灯树二十丈,燃灯五万盏,要取消夜间的戒严,让市民逛灯三整夜,被称为“放灯”。古人这天要以杨柳枝插于门前,煮一些豆粥,用来祭祀门户,到晚上还要占卜即将到来的蚕事与农事的吉凶,后来渐渐发展到今天的吃元宵、玩龙灯等活动。上元节是旧时妇女最欢喜的节日,只有这天,平时被幽闭深闺的女子,才能暂时摆脱礼教的束缚,露出一点人性本来的色彩。节日到来的前几天鄂州便有龙灯上街,谓之“试灯”。旧时的鄂州是看不到妇女玩龙灯的,近年,出现由妇女组成的龙灯队,可谓是移风易俗。龙灯的扎制,是民间编制、纸扎及剪纸艺术的综合体现。 4花朝节花朝节花朝节花朝节 二月十二 这天为鄂州地区的花朝节(也有的地方为二月初二、十五),即“百花生日”。古时这天,文人喜吟诗作赋,百姓有外出扑捉蝴蝶的游戏。里社要请戏班唱戏闹花朝。据说,百花这天要向花王献寿。姑娘们要选这天穿耳朵,好戴耳环,要备素酒祭祀花神。花朝节是结婚的好日子,平时结婚要看日子,而花朝这天则不用看,它一定是良辰吉日,故结婚者甚多。 5清明节清明节清明节清明节 二月底至三月初(公历大多在4月5日) 古时往往与寒食节一起过,古人们对寒食的重视程度胜于清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寒食节里的风俗逐渐移入清明之中。今天的清明,家家户户包括远在他乡的亲属也要回乡团聚,并且必须全家都要到祖坟山扫墓祭祖。这一天或给旧坟培以新土,或给新坟立置墓碑(要提前请民间艺人刻制好石碑及碑文),作为对先人与逝者的一种缅怀与追思。 端午端午端午端午::::龙舟竞渡龙舟竞渡龙舟竞渡龙舟竞渡 6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 五月初五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份的头端午(初五)、大端午(十五)、末端午(二十五)有很多民俗活动,如“采艾悬门”、“斗草游戏”、“楫舟竞渡”、“争采杂药”、“系丝辟瘟”等等。初五这天,人们要采摘艾草束扎成人形,悬挂在门上,以祭祷消灾;要争先恐后地去采集百药,以去除毒气;新蚕吐丝,要用五色丝织品系在臂上或绣织成物品奉给尊长,青、红、白、黑象征东西南北四方,**象征中央;以五彩线制香囊,给小孩佩戴。最有影响的是楫舟竞渡。老百姓为了纪念这天投江的屈原,以竞渡的方式“搭救”屈原。比赛的双方,一方被称为“水上兵车”,一方被称作“水上骏马”。鄂州大多数地方重视过头端午,采艾叶菖蒲插于大门、喝雄黄酒、燃雄黄烟火避疫驱虫是必不可少的风俗。除楫舟竞渡外,原鄂城城关、泽林与葛(店)华(容)段(店)等地,还要举行“龙舟会”的活动,今天只有泽林保留下来在大端午划旱龙舟的习俗。此外,对于旱龙舟,更古老的说法是指民间“送瘟神”的一种活动。 7乞巧节乞巧节乞巧节乞巧节 七月初七 相传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架鹊桥于天河相会的日子,是今天公认的中国“情人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妇女要用很细的针结扎彩丝线,把瓜、果等摆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妇女们便格外高兴,就认为是织女星神降临,自己的手艺也将会更加灵巧。而鄂州人则把平时积攒下来的瓜子、花生、蚕豆之类的食物炒熟拿出来吃,谓之“咬巧”。 8中元节中元节中元节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为“孝义之节”,这是鄂州历史上较为隆重的一个节日。这天,人们要焚香化纸,摆酒食,祭祀祖先与辞世的亲属。另外,鄂州旧时家家户户还要“放河灯”,即用纸扎的一种平底灯,倒上一点青油,装上一截灯心草,拿到河、塘中放走,并命儿童烧些纸钱。无河塘放灯者,便放于自家水缸中,以此超度孤魂野鬼,为其燃灯照路,使其早日投胎转世。 9中秋节中秋节中秋节中秋节 八月十五 每家都要购置一些月饼茶果,晚上一家人吃月饼、品茶、赏月。以前,儿童颈上还常挂“月亮糕”,它由米粉加点糖制成,穿一根纳鞋底的红绳子,两面印上红、绿等简单的人物如“嫦娥奔月”及各种花草图案等等。中秋节农村有“摸秋”的习俗,即婚久不育之妇女,暗地托人去园中偷瓜,送到自己床上,寓意可得贵子。古时在中秋的头一天,民间还有把朱砂点在小孩额上,称为“天灸”,用来制服疾疫;又以金箔制“眼明囊”,用以装百草上的头茬,拌以露水,用来洗眼睛,能使眼睛明亮。 10小年小年小年小年 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清除“扬尘”,搞清洁卫生,为过春节作准备。鄂州旧有祭灶神习俗,传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奏事,主家则祈求灶神向玉皇大帝多言好事(即鄂州民间所称“送司命菩萨上天”),以保下界的平安和百姓的“有吃、有穿、有剩”。祭祀时要用麦芽糖,据说麦芽糖又甜又黏,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来灶王爷吃甜了就不好再告状;二来麦芽糖黏了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了。无麦芽糖的穷苦人家只能许愿,故有谚曰:“灶王爷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日子过得苦,来年再请你吃糖。”由此道出了穷苦人家的一种哀伤与无奈。 除夕除夕除夕除夕::::写春联贴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写春联贴春联 11除夕 腊月三十 这一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岁暮),家家要换旧符、贴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为此写照。各家要备办美味佳肴,一家人要在一起开怀畅饮,围坐“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长辈们要给小孩“压岁钱”。室内灯火通宵不熄,室外每家要悬挂叫做“满天红”的门灯。旧时,还要留一点“守岁饭”,到新年的第十二天,再把它撒到大路上,谓之“吐故纳新”。 额O(∩_∩)O~,你个勺。

彭玉麟和曾国荃,一个是曾国藩的老朋友,一个是曾国藩的至亲弟弟,分别是湘军水师和湘军水师的重要将领。他们应该同心同德地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以耿直著称的彭玉麟三次要求杀死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给曾国藩的团结稳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彭玉麟与曾国荃的恶劣关系始于曾国荃攻占安庆之后。当时,曾国荃率领湘军攻克安庆,随即展开大规模屠杀。不分百姓,敌兵,屠戮,甚至幼、孤、病、老。得知曾国荃被屠杀的消息后,彭玉麟非常愤慨和悲痛。他要求曾国藩大义灭亲,杀了曾国荃。这是彭玉麟第一次要求曾国荃杀死他。曾国荃因为此事怀恨在心,又通过曾国藩弟弟的身份,处处反对彭毓品,两人矛盾激化。1864年曾国荃攻克江宁后。曾国荃又一次带领他的军队屠杀平民,烧杀抢掠。彭玉麟得知后,觉得曾国藩用人不当,要求曾国藩再次杀死曾国荃。但是,曾国藩迫于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私心,没有遵从彭玉麟的意愿。他只把信交给曾国荃,要求他反省自己,严厉对待士兵。接到信后,曾国荃大怒,决定除掉他在湘军中最大的敌人彭玉麟。他利用曾国藩弟弟的身份,将心腹刘守田安插在彭玉麟的阵营中,让他见机行事,损害了彭玉麟在军中的声誉。刘天认为自己是曾氏兄弟的心腹。他在彭玉麟军营中胡作非为,散布谣言,扰乱军心。这违反了彭玉麟的最后底线。他决定不顾与曾国藩的交情,不仅撤销刘守田的职务,还割下他的耳朵。接着,他第三次给曾国藩写信,希望他以大局为重,杀掉曾国荃。

这是彭玉麟三次邀请惩罚曾国荃的故事。彭玉麟为人正直,从不处理自己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彭玉麟的谥号“耿直耿直”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

彭玉麟和美姑是什么关系?

他是著名的湘军士兵,晚清著名的中兴大臣。这样一个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实力派政治家,却和一个叫美姑的女人有着不一样的恋情。那么,彭玉麟和美姑是什么关系呢?

关于美姑的爱情,有很多说法。最著名的是彭玉麟小时候住在外婆家,她喜欢和外婆的养女一起玩。她的名字叫美姑。梅只比大一点,但论资历,她是的妹妹。他们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相依为命。但是这样的关系注定是有福气的,家里人都说不同意,反对。后来,彭玉麟搬家了,他和美姑依依不舍地分开了,14年后,彭玉麟成了一家人。当彭玉麟30岁时,他听说他的叔叔去世了,他的祖母和梅姑无人照顾,所以他派人去找他们。梅姑到彭家不久,的妻子嫉妒他们的关系,唆使婆婆与梅姑结婚。彭玉麟曾考虑阻止它,但由于他的决定太迟,他错过了挽救它的最后机会。结婚四年,梅难产而死。

彭玉麟伤心欲绝,在墓前发誓,要用一生的时间画梅花,用一万朵梅花纪念她。彭玉麟做到了。他画了40年,兑现了他的承诺,他没有娶他的妻子。人们评价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至于彭玉麟和梅姑是什么关系,人们可以从他画的梅姑身上找到答案,也可以从他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对梅姑的回忆中找到答案。当他辞职的时候

彭玉麟是晚清德高望重的清官,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使是清正廉明的彭玉麟,对家庭事务也无能为力。

任何了解彭玉麟的人都应该知道,彭玉麟有一个“童年好友”。但是,因为这个‘青梅竹马’在某种意义上是彭玉麟的妹妹,彭玉麟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两个人在一起,她坚持要分开他们,所以她把这个‘青梅竹马’许配给了别人,让彭玉麟嫁给了可丽饼家。那么,谁是彭玉麟的后代呢?

彭是的儿子,也是的后代,是和他的妻子绉的儿子。如果你把这个彭放在清末的后裔中,你相信人民是咒骂的。彭虽然是当时的富二代、官二代,但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个受到大家尊敬和称赞的英雄。反而败坏了彭的家风,是个除了称霸什么都不知道的花花公子。所以,彭玉麟这个儿子,真是不可言说。

但是,如果彭玉麟的后代真的能继承彭玉麟的衣钵,相信会是一个美谈。彭玉麟仍然是画李子的大师。他没有说彭玉麟为什么画李子,只是说他的画生动活泼,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后人若能继承他的艺术才华,必将是艺术界的又一代表人物。彭玉麟作为官员的品格和声誉也受到大家的称赞。如果彭玉麟的后代能继承他做官的风范,他一定会是另一个人。

光绪十六年,“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彭玉麟,在衡阳退省庵病逝。

他的去世,被史学家称为“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消逝”。身后能得到如此评价之人,可见,其一生成就非凡。而且,彭玉麟为人刚正不阿,为官也十分清廉。

那么,李鸿章的儿子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彭玉麟执意要杀了他呢?

当时,地方官员因为李鸿章的关系,不敢轻易得罪。所以,对于百姓的喊冤,只是能躲就躲,视而不见。当时,彭玉麟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安徽视察。通过一番私访,彭玉麟了解到了李秋升的一些罪恶行径。作为钦差大臣,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要管的。

而且,彭玉麟平常最见不得的事情,便是看到百姓被无故被欺压。所以,彭玉麟必须要杀了李秋升,因为,不杀这个人不仅不能平民愤,还与自己的为人原则背道而驰。

后来,彭玉麟公开了自己钦差大臣的身份,让那些受过李秋升欺压的人找他,申诉自己的冤情。在收到百姓的投诉之后,彭玉麟不仅当场拿下了李秋升,还痛打了李秋升。之后,当地的百姓纷纷拍手称快,但是,当地的官员却吓坏了。

于是,众多官员向彭玉麟求情,让彭玉麟放过李秋升。然而,彭玉麟却没有给这些官员机会,他让自己的亲信先行动手杀了李秋升。之后,等当地的一些官员赶到的时候,李秋升已经魂归西天了。彭玉麟知道这件事情早晚会传到李鸿章的耳朵里,因此,便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彭玉麟罗列了李秋升的种种罪名,让李鸿章无话可说。最后,李鸿章无可奈何,只好给彭玉麟回了信,狠狠地回应彭玉麟,说谢谢他为民除害。其实,李鸿章当时的心情肯定是五味杂陈,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既视感。

但是,遇到彭玉麟这样一个性格刚烈,为民请命的清官,李秋升这样的地痞恶霸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此外,彭玉麟还是清末名臣,是湘军中的名将。一生经历了无数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日子,后来,从政也可以说是叱咤风云。然而,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还有柔情的时候。

相传,彭玉麟曾经和一个叫梅姑的女子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那么,彭玉麟和梅姑到底有什么样的一段渊源呢?

关于彭玉麟和梅姑之间的恋情,坊间传闻有多个版本,其中,最为出名的一种说法是,彭玉麟小的时候在外婆家,非常喜欢跟一个叫梅姑的养女玩。而且,梅姑的年纪只比彭玉麟大一点,但从辈分上讲,梅姑却是彭玉麟的小姨。之后,两情相悦的两个人,私定终身。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恋情肯定不会被人祝福。起初,家里人用八字不合这样的借口阻止两个人。后来,彭玉麟因为搬家的缘故导致他和梅姑分别了,等到14年后,彭玉麟已经成家。

当时,30岁的彭玉麟听说自己的舅舅去世之后,外婆和梅姑没有人照顾,于是,便让人把外婆和梅姑接了过来。梅姑到了彭玉麟家之后,彭玉麟的老婆由于嫉妒梅姑和彭玉麟的关系,便诱使自己的婆婆把梅姑嫁出去。然而,彭玉麟也想过阻止这件事,但是,却因为犹豫错过了最佳时机。

等到他想要挽回的时候,已经迟了。后来,梅姑在结婚四年后,因为难产去世了。之后,彭玉麟因为梅姑的去世,一度悲伤欲绝。相传,彭玉麟曾在梅姑的坟前立下誓言,要一生一世画梅,要用一万幅梅花来纪念逝去的梅姑。后来,彭玉麟也实现了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

后世的人们这样评价他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因为,人们从彭玉麟的梅花中,似乎看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那一段让人闻之落泪的爱情故事,看出了他对失去挚爱的痛楚和深深地思恋。

后来,彭玉麟辞官隐居,不仅在水师昭忠祠旁建厅,种满了梅花,还在家乡建了一座退省庵,整日吟诗作对,传下了数量极为惊人的梅花画作。此外,彭玉麟还在每幅梅花上题诗,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可见,彭玉麟对梅姑的思恋可谓是刻骨铭心,用情至深。

所以,彭玉麟为梅姑执笔终身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和敬佩,让人感慨,又令人深思。然而,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即使再思念也都成为了过去。所以,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要努力把握,努力争取,不要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谁都有无奈的时候,彭玉麟也是一样。

光绪十六年,“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彭玉麟,在衡阳退省庵病逝。

他的去世,被史学家称为“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消逝”。身后能得到如此评价之人,可见,其一生成就非凡。而且,彭玉麟为人刚正不阿,为官也十分清廉。

那么,李鸿章的儿子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彭玉麟执意要杀了他呢?

当时,地方官员因为李鸿章的关系,不敢轻易得罪。所以,对于百姓的喊冤,只是能躲就躲,视而不见。当时,彭玉麟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安徽视察。通过一番私访,彭玉麟了解到了李秋升的一些罪恶行径。作为钦差大臣,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要管的。

而且,彭玉麟平常最见不得的事情,便是看到百姓被无故被欺压。所以,彭玉麟必须要杀了李秋升,因为,不杀这个人不仅不能平民愤,还与自己的为人原则背道而驰。

后来,彭玉麟公开了自己钦差大臣的身份,让那些受过李秋升欺压的人找他,申诉自己的冤情。在收到百姓的投诉之后,彭玉麟不仅当场拿下了李秋升,还痛打了李秋升。之后,当地的百姓纷纷拍手称快,但是,当地的官员却吓坏了。

于是,众多官员向彭玉麟求情,让彭玉麟放过李秋升。然而,彭玉麟却没有给这些官员机会,他让自己的亲信先行动手杀了李秋升。之后,等当地的一些官员赶到的时候,李秋升已经魂归西天了。彭玉麟知道这件事情早晚会传到李鸿章的耳朵里,因此,便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彭玉麟罗列了李秋升的种种罪名,让李鸿章无话可说。最后,李鸿章无可奈何,只好给彭玉麟回了信,狠狠地回应彭玉麟,说谢谢他为民除害。其实,李鸿章当时的心情肯定是五味杂陈,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既视感。

但是,遇到彭玉麟这样一个性格刚烈,为民请命的清官,李秋升这样的地痞恶霸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此外,彭玉麟还是清末名臣,是湘军中的名将。一生经历了无数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日子,后来,从政也可以说是叱咤风云。然而,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还有柔情的时候。

相传,彭玉麟曾经和一个叫梅姑的女子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恋情。那么,彭玉麟和梅姑到底有什么样的一段渊源呢?

关于彭玉麟和梅姑之间的恋情,坊间传闻有多个版本,其中,最为出名的一种说法是,彭玉麟小的时候在外婆家,非常喜欢跟一个叫梅姑的养女玩。而且,梅姑的年纪只比彭玉麟大一点,但从辈分上讲,梅姑却是彭玉麟的小姨。之后,两情相悦的两个人,私定终身。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恋情肯定不会被人祝福。起初,家里人用八字不合这样的借口阻止两个人。后来,彭玉麟因为搬家的缘故导致他和梅姑分别了,等到14年后,彭玉麟已经成家。

当时,30岁的彭玉麟听说自己的舅舅去世之后,外婆和梅姑没有人照顾,于是,便让人把外婆和梅姑接了过来。梅姑到了彭玉麟家之后,彭玉麟的老婆由于嫉妒梅姑和彭玉麟的关系,便诱使自己的婆婆把梅姑嫁出去。然而,彭玉麟也想过阻止这件事,但是,却因为犹豫错过了最佳时机。

等到他想要挽回的时候,已经迟了。后来,梅姑在结婚四年后,因为难产去世了。之后,彭玉麟因为梅姑的去世,一度悲伤欲绝。相传,彭玉麟曾在梅姑的坟前立下誓言,要一生一世画梅,要用一万幅梅花来纪念逝去的梅姑。后来,彭玉麟也实现了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

后世的人们这样评价他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因为,人们从彭玉麟的梅花中,似乎看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那一段让人闻之落泪的爱情故事,看出了他对失去挚爱的痛楚和深深地思恋。

后来,彭玉麟辞官隐居,不仅在水师昭忠祠旁建厅,种满了梅花,还在家乡建了一座退省庵,整日吟诗作对,传下了数量极为惊人的梅花画作。此外,彭玉麟还在每幅梅花上题诗,他画的梅花: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可见,彭玉麟对梅姑的思恋可谓是刻骨铭心,用情至深。

所以,彭玉麟为梅姑执笔终身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和敬佩,让人感慨,又令人深思。然而,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即使再思念也都成为了过去。所以,如果可以重来,一定要努力把握,努力争取,不要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谁都有无奈的时候,彭玉麟也是一样。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一、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所谓“集美”,通俗地说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事物上的一种表现。这种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追求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因而,麒麟所选择的鹿、牛、马、鱼等吉祥动物进行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国属于原始动物崇拜,并在古代一种帝王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神学政治的范畴之中。《宋书·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瑞应图》亦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后来,当人们祟拜神仙时,白鹿又被当作仙家的神畜。中国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兽的形象出现,在多种场合用以表达祝寿、祈寿的主题。此外,鹿还与“禄”谐音,象征福气、奉禄。

牛,在上古时期就走向祭坛,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间传说牛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的天上神灵,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财富,而且它身上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也给人类以精神的财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专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象中国的纳西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将牛视为创世神兽。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温克族、傣族等地区亦都有祭招神牛习俗。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而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易经》中将马象征天,即“乾为天”。马崇拜多流行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猎民族中,他们以马为主要乘运动力。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礼仪和修建马冲庙的记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有以白马为祭马,认为白马属阳,为天神所驱使。青牛属阴,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护神时选神马、献神马的习俗。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用,可随处吃走,不准驱赶,甚至可以随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马多选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记。

鱼,作为一类水生动物的总称,其身上的鳞皮被珍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鱼鳞锦”,就是传统的吉祥纹样。鱼崇拜一直在中国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广泛流传,许多神话中都有说大地是驮在巨大的鱼背上的故事传颂。,“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图像,也把人间大地放在两条巨大的鱼之上。鱼又与“余”谐音,成为生活富足、美满的象征。

中国古人将以上几种吉祥动物创造性地进行组合,建构了麒麟这一神兽的形象,符合长期以来培养、铸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艺术欣赏力。

二、麒麟的传承与儒家思想

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因而被称为“仁兽”。西凉武昭王《麒麟颂》曰: “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宋书·符瑞志》曰:“含仁而戴义,不饮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的记载。体现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仁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儒家学派是由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结构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以教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派,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较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学”,“仁’可以说是儒学中伦理学说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则,其主旨是“爱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有“仁爱之心”,并以“爱人”与否这样一个道德标准来确定人们是否应该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秦始皇运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打击,但秦朝“二世而亡”。汉初尊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魏晋时代,玄学盛行,虽然嵇康公开倡言“非汤武而薄周礼”,但玄学家仍尊崇孔子为最高的圣人。隋唐时代,佛学昌盛,儒、释、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学说。宋代理学兴起,恢复了儒学的权威地位,历宋、元、明、清,儒学受到统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的主导地位和深远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说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有麒麟降临的孔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五,徵在贤明。”字样。既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孔子家人将一彩绣系在职角上,以示谢意。周敬王末年时,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时,竟挖出了那条当初系于麟角的彩绣。以后,人们又引申出玉书三卷,孔子精读后成为圣人。至今,在文庙、学宫中还以《麟吐玉书》为装饰,以示祥瑞降临,圣贤诞生。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 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 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 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

三、麒麟的吉祥意义与人类的趋利心性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着并不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民族的不同,种族的不同,还使人类在形体、肤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又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有关人类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论,学术界称之为“心性同一说”。其中之一便是趋利心性。

趋利心性的“利”,不可狭隘地理解为利益、钱财,它泛指对人类有利的一切事项,是人类向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万事万物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对事物的发展往往作有利于自身的解释或赋予其有利于自身的特征的一种心理特点。审视古往今来存在过、存在着的人们,不论何种民族、何种文化,他们都具备这样的心理。没有人向往灾难、祸患,没有人希望万事万物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基督教、佛教教义要求人们吃苦、禁欲,其指归也在于解脱原罪,了却前缘,导引人们进入天堂或极乐世界,体现了这种趋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心性。如同在传统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国叙事文艺作品“大团圆”的结局一样。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传不衰的主要缘故。

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后世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又传宋太宗亦获麒麟,满朝称贺。由此可见,麒麟预示征兆的吉祥意义已被广泛认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像,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求子与育子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希望早立于嗣,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并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视为最大的不孝。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论从妇女怀孕,还是到婴儿降生、百晬儿、及其他庆贺活动,无不体现出人们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为麒麟曾降临过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因而人们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于是,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祝祷之语,而且也见于岁时活动,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意在祈求、祝愿早生贵子,子孙贤德。

近代湖南长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举办耍龙灯活动。届时, 每当耍龙灯的耍到有不孕妇女的人家时,主家都要加送礼物,并 让龙围绕不孕妇女舞一圈,然后将龙身缩短,上面骑一小孩,在 堂前绕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东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祈子的方 式,是由不育妇女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 圈,亦有人将彩绣系于鳞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图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简。繁者或以童子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为童子骑麒麟,角挂一书:或为童子背后有一仕女护送,仕女张伞持扇。简者为童子骑麒麟,手持莲花。在民间版画作品中,还多配吉祥联语“天上麒麟儿,地下状元郎”。

(二)建筑装饰物 砖木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方式,题材丰富,刻工精良,赋予建筑造型以生动形象。砖雕多用于砖结构建筑贴面和木结构建筑的砖墙外檐;木雕除在建筑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于内檐装修。天津砖雕当属砖雕艺术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还属瓦作兼作的细活,砖雕艺人被称之为“刻花活儿”的。道光年间,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形成闻名于世的“天津刻砖”。而垂花门、内外据雀替、额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装饰上的木雕工艺亦堪称一绝。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的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三)佩饰与纹样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尤其讲究为婴幼儿佩戴“麒麟锁”,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 此外,以麒麟的艺术造型为图案的传统纹样也被广泛使用。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专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成为等级制度的标志。在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腊染等工艺美术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鲜活的影子。

(四)赞语与祝词 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陈书·除陵传》曰:“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侯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以“麟子凤雏”比喻贵族子孙;以“麟趾”祝颂子孙贤惠;以“麟趾呈样”作为结婚喜联的横批,祝颂生育仁厚的后代;以“麟肝凤髓”比喻极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凤嘴”、“凤毛麟角”称赞和说明物品珍贵。

麒麟,虽说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那样括灵活现,历历在目,深入人心,无论作为观念形态的,还是作为物化形态的,都以其为吉祥形象进行长期的表现,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国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体现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对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脱离物神祟拜的一种发展。麒麟,将是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雄曰麒,雌曰麟)简称麟,是古人对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其形象大体上是羊头,鹿身,马足,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肉角。在古人心目中,麒麟属于仁瑞之兽,是"毛虫之长"、"毛类之俊"、"四灵之首"。它"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它"择土而践","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品行高雅,当然也不会去冒犯什么陷阱和罗网。麒麟还罕见的长寿,少则活一千年,多则达三千岁。它还特别喜欢有德行的君王,"王者至,仁则出"。据说孔子曾为一只左腿被打断的麒麟而流泪。有人问他原由,孔子说:麟是有明王当政时才出来的,这只麟出来的不是时候,因而遭到伤害,我是为此而伤感的。于是,我们在史籍中看到了许多麒麟"有明王则见"的情形,如"黄帝时,麒麟游于郊薮"、"唐虞之世,麟凤游于田"、"禹时麒麟步于庭"、"成王时麒麟游苑"、"章帝时麟五十一见"等等。显然,麒麟崇拜和龙凤崇拜一样,也是古人对身外世界,尤其是对动物界疑惑、敬畏、理解、崇拜的产物,也总是寄托着、体现着古人对理想社会、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和赞美。当然,这些"见",是不会见到什么真麒麟的,因为麒麟是神物,自然界里本来就没有,见的都是麒麟的模糊集合对象--鹿、马、牛、羊之类。 人有人性,神物也有神性。麒麟的神性可以用兆瑞、通灵、秉德、体仁、显贵等来概括。吉祥嘉瑞是这些神性的集中表现。所谓"天下太平则至","德至鸟兽则麒麟臻","张网焚林则麒麟去"。相传孔子将生未生之时,有麒麟吐玉书(另说为玉石)于山东曲阜阙里人家,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明白这是祥瑞的征兆,就将一条绣绂(绂为古代系玺印的丝绳)系在麒麟的角上。麒麟便带着这条丝绳儿(是不是红颜色的绳儿呢?),在阙里歇宿了一夜,第二天才离去。不久,孔子,这位未来的大圣人就降临到人间。从此,便有了传统吉祥图案《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后世的人们多雕造、刺绣、绘制以"麒麟送子"为题材、为内容的金银项链、帽饰、裹肚、图画等,作为祝贺亲友得子的佳好礼品

《麒麟送子图》,一般是一个长相富态的胖娃娃,手中举着莲花、莲藕(喻"连生贵子")、圆宝等,骑在一头麒麟身上。麒麟昂首翘角,抬蹄扬尾,身被鳞花叠叠,脚踩祥云朵朵,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江淮一带,旧时曾有在春节期间举办"麒麟送子会"的习俗,可视作"麒麟送子图"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生气勃勃的小伙子们带着麒麟模型,或扮作麒麟,以灯笼绕引,走村串寨,表演各种舞蹈节目。近年也有一些地方挖掘传统文化题材,重新"舞"起了麒麟,寓求吉祥求幸福之意。 玉麒麟是用美玉雕刻成的麒麟,古人多用作随身佩戴的饰品。因麒麟稀有珍贵,又能示吉祥兆嘉瑞,帝王们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状,用以馈赠亲属,奖赏部下。这样,佩戴玉麒麟,就还有了显示身份和荣耀的意思。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被称作"麟趾"的金币的用途也如此。"麟趾"的字面意思是麒麟的足脚。《诗经》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孙都能像麒麟的脚步那样,该行则行,该止则止,以善德行世,从不做有犯周礼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为颂扬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专用词汇。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为结婚喜联的横额,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 汉代铸造麟趾金始于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这年春天汉武帝出门转游了一圈,回长安后颁了一道诏书,称自己往年登西陇高原曾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天马,在泰山见到了黄金,可以根据这三件祥瑞之事,造一批麟足模样的金币。从此,汉代便有了主要用来赏赐臣属的麟趾金。 麒麟还用于人名字号、地名、官署名、宫殿楼阁名、年号名、服装名、书名、产品名等。 用于人名字号的,如南朝陈时的徐陵,早慧,人称"麒麟儿"。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曾为其作诗:"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还有《水浒传》中的"河北玉麒麟" 卢俊义,清代的彭玉麟、邹之麟等--能以麒麟为名者,一般都要具备麒麟之奇、麒麟之德、麒麟之瑞、麒麟之美。如那位坐了水泊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便是"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而且,绝技在身,武艺高强,"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从而"英名播满乾坤"。 用于地名的如唐时的麟州,故地在今天的陕北神木一带。还有陕西的麟游县,--相传隋文帝时,曾有一只毛色洁白的麒麟,在天台山离宫,即有名的"仁寿宫大宝殿"自由自在地游转,久久不去。隋朝君臣以为是天降祥瑞,就改原来的凤栖郡为麟游郡,并置麟游县,称名至今。 还有,掌管皇族事务的衙署,称"麟寺";唐代的秘书省叫"麟台"。汉代有"麒麟殿",唐代有"麟德殿",尤其是汉宣帝时建的"麒麟阁"--将功臣的形象绘挂于阁内,供后人祭祀瞻仰,所谓"功成画麟阁","千载有雄名"。年号有晋时的"麟嘉",唐时的"麟德",均以有兆示祥瑞的所谓"麟见"而起。服装有"麒麟袍"、"麒麟补服"(明清武一品官礼服)等。书名有《麟经》、《麟史》(均指《春秋》,因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而得谓),以及唐人撰的《麟角集》、宋人著的《麟台故事》等。产品名有"麒麟菜"(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性海藻)、"麒麟如意"工艺品、"麒麟子"床垫等。 相比于龙凤,麒麟要更罕见一些。(事实是,作为神物的龙、凤、麒麟谁也无法见到,见到的只是艺术作品,或三种神物的种种取材对象。)《抱朴子》中有这样的话:"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的人,一万人之中能有一个人,比例都是多的。因此,"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还有"学如牛毛,成如麟角"的说法。意思相差不多,都是说努力奋斗者多,众多,真正成功者少,很少。于是,对那些珍贵而稀罕见到的人以及物,人们就常以"凤毛麟角"、"麟凤一毛"、"麟角凤嘴"来评说了。 那么,麒麟和龙,以及凤,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按我们的观点,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电、虹等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麟是古人对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的模糊集合:二者在取材对象上有重合之处。从神性上看,麟有兆瑞、通灵、显贵的神性,龙亦有兆瑞、通灵、显贵的神性,这也就是说,麟身上有几分龙性,龙身上也有几分麟性。比较而言,由于龙将自然天象也纳入了集合范围,其神性当然要大一些了。 明代有一个人叫沈德符,他提出了一种"龙*说",认为,"龙极*,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最为大地灾害。"有学者批评此说是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胡说八道。我却觉得它还有点可取之处。用模糊集合的观点来看,龙,麟,还有凤,都是各种动物"集合"、"融会"的产物,将这样"集合"和"融会"称为"杂交",也似乎能说得过去。说龙与牛交而生麟,片面是片面,但也透示出麒麟与龙、与牛的亲密关系。我们看到的麒麟纹图,其身子是有些像牛的,而头和尾,则像龙。明代人夏原吉就认为麒麟具备着"龙首"、"凤臆",和"龟文",他在《麒麟赋》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云拥凤臆。星眸眩兮 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蹄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这样看来,将麒麟归入"龙族",是不成问题的;说成是"龙子",或龙的"化身"、"变体",也是有道理的。湖南湖北一些地方,就常让龙扮演"麒麟送子"的角色。当龙灯舞到门前时,那些希望生子的妇女,往往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自己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作"麒麟送子"状)绕着厅堂转一圈。对此,有人作诗道:"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1999年12月,"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在北京举行,河北省黄骅市的麒麟舞表演艺术团就参与了比赛,并获银奖。 麟麟和凤也有关系。《说文》讲凤是"鸿前麟后",这"麟后"是说凤的后半部分和麒麟的后半部分相像。鹿、马、牛、羊是麒麟的主要取材对象,那么,"麟后"就是鹿、马、牛、羊之后了。比较鹿、马、牛、羊纹和凤纹,觉得并不怎么像,似乎有点"'凤'马牛不相及"。但是,只要想到古人用的是模糊思维,我们对上述说法就可以理解了。作为一种神物,一种瑞兽,麒麟参与凤的模糊集合,当然不成问题。但凤所吸取的,大概只是麒麟的卓而不群,仪态和雅,文质彬彬,吉祥嘉瑞而已。神性的相通、相融和互补,使麟和凤也能够常常配合、对应、比照着出现,所谓"麒麟在囿,鸾凤来仪";"飞者宗凤,走者宗麟";"凤凰来翔,麒麟吐哺",以及"麟子凤雏"(喻贵族子弟),"麟角凤距"(喻珍贵却不合实用之物),"威凤祥麟"(喻非常卓越难得的人才),"凤毛麟角"(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等等。 麒麟和凤、龟、龙一起,组成古人眼中的"四灵"。为什么称"四灵"呢?因为"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古人还认为,以龙为畜(即将龙养起来,--作为神物的龙、凤、麟当然都不能养,养的只是它们的模糊集合对象),鱼类在水中不会惊走;以凤为畜,树上的鸟儿不会惊飞;以麟为畜,地上的野兽不会惊跑;以龟为畜,人间的情义就不会丧失。 总体来说,麒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麒麟崇拜和龙凤崇拜一样,也是古人对身外世界,尤其是对动物界疑惑、敬畏、理解、崇拜的产物,也总是寄托着、体现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今天,作为吉祥物,麒麟的形象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要排个位次的话,龙当坐第一把交椅,凤列第二,麒麟为老三。

至于麒麟是谁的坐骑……问这个还不如问仙鹤是谁的坐骑好了呢!

参考资料: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三辑、天龙网《龙与麒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15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