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手法

诗歌赏析手法,第1张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古诗词鉴赏方法:常见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11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衬“林静”,以“鸟鸣”衬“山幽”。与对比相比,不难看出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如以动写静、以乐写悲、以黑写白等;对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对比双方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为某一个目标服务。

12正衬(烘托):是绿叶对牡丹的衬托,是云彩对明月的烘托。如《山园小梅》的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在这里是虚拟“霜禽”和“粉蝶”对梅的喜爱,烘托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正衬与反衬的性质一样,只是正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同一“立场”,反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相反“立场”。

13化用: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4借代:较普遍的技巧。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门”是朱红色的大门,这里代指权贵豪门之家;“丝竹”,“丝”本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竹”本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这里“丝竹”一起代指音乐。

15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琵琶行》)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时续。

16互文: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实际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的明月,古时的关;“秦”字后省去了“汉”,“汉”字前省去了“秦”,不仅语言精练,而且给读者一种时空阔大之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实际上是说“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实际上说“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辨出谁雄谁雌。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者: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注释:

1、沉:沉沦。

2、分:情谊。

3、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译文: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

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

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

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

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赏析:

诗意在写自己贫居,遇外弟留宿而自道近况的。卢纶的《晚次鄂州》(卷六)中,也有旧业已随征战尽,与此诗中的荒居旧业贫句,正好印证,说明表兄弟两人,此时处境都很艰难,环境使其更能互相体恤。诗的前半首写静夜荒村,陋室贫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构成一个活生生的画面,表达了自我的辛酸和悲哀。后半首写表弟卢纶来访,在悲凉中见到亲友,自然喜出望外。这一悲一喜,互相映衬,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塞下曲卢纶

塞下曲卢纶

作者: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作者简介:

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742年756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代宗大历(766年779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776年(大历十一年)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780年(德宗建中元年)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n y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卢纶的诗有哪些

卢纶的诗有哪些

1、《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2、《逢病军人》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3、《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4、《无题》

耻将名利托交亲,只向尊前乐此身。

才大不应成滞客,时危且喜是闲人。

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夸漉酒巾。

□□□□□□□,岂能偏遣老风尘。

5、《寒食》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6、《长门怨》

空空古廊殿,寒月落斜晖。

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7、《送饯从叔辞丰州幕归嵩阳旧居》

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

鄙词何所拟,请自边城始。

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

白云本是乔松伴,来绕青营复飞散。

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

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晴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独戍,主人犹自在高楼。

梦亲旌旆何由见,每阻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树榆林不并枝。

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

莫着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8、《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9、《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

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

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

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

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

花林逢废井,战地识荒园。

怅别临晴野,悲春上古原。

鸟归山外树,人过水边村。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谁堪将落羽,回首仰飞翻。

10、《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

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

访田悲洛下,寄宅忆山阴。

薄溜漫青石,横云架碧林。

坏檐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流散俱多故,忧伤并在今。

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

11、《送乐平苗明府》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12、《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13、《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

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

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

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

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14、《相和歌辞长门怨》

空宫古廊殿,寒月照斜晖。

卧听未央曲,满箱歌舞衣。

15、《冬夜赠别友人》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

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

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未成名。

16、《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

阴洞石床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示青囊箓,愿得相从一问师。

17、《酬陈翃郎中冬至携柳郎窦郎归河中旧居见寄》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烧烟浮雪野,麦陇润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尽有书。

终期买寒渚,同此利蒲鱼。

18、《秋中野望寄舍弟绶兼令呈上西川尚书舅》

忧来思远望,高处殊非惬。

夜露湿苍山,秋陂满黄叶。

人随雁迢递,栈与云重叠。

骨肉暂分离,形神遂疲苶。

红旌渭阳骑,几日劳登涉。

蜀道蔼松筠,巴江盛舟楫。

小生即何限,简诲偏盈箧。

旧恨尚填膺,新悲复萦睫。

因求种瓜利,自喜归耕捷。

井臼赖依邻,儿童亦胜汲。

尘容不在照,雪鬓那堪镊。

唯有餐霞心,知夫与天接。

19、《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琼尊犹有菊,可以献留侯。

愿比三花秀,非同百卉秋。

金英分蕊细,玉露结房稠。

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

20、《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

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

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

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卢纶 晚次鄂州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释:

1、估客:商人。

2、舟人句: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3、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愁鬓逢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

4、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

5、鼓鼙: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译文:

云开雾散,

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

估计起来,

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商贾们白日睡觉,

是知道风平浪静;

船夫们夜里呼喊,

才发觉水涨潮生。

鬓发衰白,

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

离家万里,

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

我想起家业,

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

那堪再在江上,

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这首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这是一首写景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说:“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返,心亦吐纳。”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开元年间(713-741),泗州城自宿迁县移治临淮(在今江苏盱眙东北)。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说,泗州南至淮水一里,与盱眙分界。到了清代,州城陷入洪泽湖。诗人当时站在泗州城楼上,俯视远眺,只见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婉蜓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

前两句着重写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题目中“晚望”二字,又与后一句的“夕霏”呼应,然后托出淮水如带,同孤城屹立相映衬,构成了画面上动和静、纵和横的对比。舳舻的原意是船尾和船头,在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诗人可能是嫌全诗还缺少诉诸听觉之物,所以特意点出“人语”二字。这里的人语,不是嘈杂,不是喧哗,而是远远飘来的、若断若续的人语。它即使全诗的气氛不致于沉闷,又使境界更为静谧。唐代诗人卢纶《晚次鄂州》诗说“舟人夜语觉潮生”,为“舳舻”句的出处。

三四两句着重写山。在前一句中,诗人不从“山”字落笔,而是写出林后天际的一抹青色,暗示了远处的山峦。描写山水风景的绝句,由于篇幅短小,最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前人因此这样总结绝句的创作经验:“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元代杨载《诗法家数》)对此中“三昧”,诗人深有体会。在他笔下,树林不过是陪衬,山峦才是主体,但这位“主角”姗姗来迟,直到终场时才出现。诗的最后一句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绕青山的画面,至于此山本身如何,则不加申说,留待读者去想象,这正符合前人所谓“句绝而意不绝”(《诗法家数》)的要求。

秦观以词名世,他的诗风清新婉丽,和词风颇为接近,所以前人有“诗如词”、“诗似小词”的评语。就此诗而言,“渺渺孤城白水环”之于“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林梢一抹”之于“山抹微云”,“应是淮流转处山”之于“郴江幸自绕郴山”,相通之处颇为明显。但此诗情调尚属明朗,没有秦观词中常见的那种凄迷的景色和缠绵的愁绪。

  走在故乡的小路上,那种自然那种和谐那种舒服,像风一样,慢慢地飘进了我的心。故乡的`小路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泥土路,但这却没有影响到我对家乡的热情。下面是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2、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4、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5、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7、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8、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9、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10、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1、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12、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适《别董大二首》

 13、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4、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1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1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7、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18、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9、浮红涨绿鱼文起。——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0、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21、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22、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周邦彦《六丑·落花》

 23、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张九龄《西江夜行》

 24、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25、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26、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2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8、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9、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30、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31、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32、南去北来人老矣。——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3、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向滈《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

 34、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35、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36、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37、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39、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40、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41、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4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43、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孟浩然《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4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45、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46、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47、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48、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9、宿雁落、寒芦深处。——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50、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1、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52、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53、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54、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55、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56、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7、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58、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59、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60、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61、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62、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63、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李颀《古塞下曲》

 6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65、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66、背庭缘恐花羞坠。——吴文英《虞美人·秋感》

 67、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68、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69、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70、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71、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72、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73、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74、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75、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76、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77、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78、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

 79、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80、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七言律诗是诗歌载体之一,因为每首诗都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格律十分严格,因此被称为七言律诗。据记载,七言律诗最早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后来到唐朝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其实大家应该都有读过唐代诗人著写的七律,其意境、风格都属顶尖作品。这次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七言律诗的特点,还有10首七律的赏析,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说不定就有你喜欢的。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编辑整理:盛唐辉煌

在唐代,七律佳作频出。

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七律诗起源于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

今天,诗词君总结10首唐代经典的七律诗,首首经典,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你喜欢哪一首呢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吊古怀今之作,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鹤、杳然而去,永不复返,仙去楼空,唯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既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透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英姿,令人遐想。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清·杨伦《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描绘了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诗给在朝姓裴的中书舍人。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一方面写出自己请求裴舍人援引之意;另一方面又对戴华簪的舍人寄予羡慕、恭维之情。这一句尽管说得很委婉,但诗人那种“求田问舍”的情状,则细致入微地表达出来了,意思说得很清楚,但言语含蓄婉转,保持了一定的身份。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将刘长卿彷徨喟叹的心情寓情于景,秋草独行,寒林日落,悲凉的景透路出诗人的伤怀。

《唐诗笺要》:怨语难工,难在澹宕婉深耳。“秋草”、“湘水”二语,尤当隽绝千古。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清代黄生《杜诗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历来为人赞颂,写尽江行之景,船夫夜语,令人备称亲切。《昭昧詹言》:三、四兴在象外,卓然名句。

《利州南渡》

唐·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令人吟咏不绝。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高旷贞优之致,落落不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523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