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清(李文清附属第一医院)是谁

李文清(李文清附属第一医院)是谁,第1张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李文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文清附属第一医院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李文清的个人履历

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学员、工作员、指导员、教导员、组织干事、独立营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团副政委、团政委、副团长、团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北晋、正太、豫北、豫西、渡江、两阳和进军西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团长、军分区副政委、副师长兼参谋长、副处长,昆明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昆明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开国少将李文清有子女吗

有。李海,四川省公安厅原纪委副书记,开国将军、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李文清之子,也曾是一名军人。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所在的50军炮兵部队正准备执行一次作战任务,成都的妻子却传来临产消息,但他毅然决定坚守战场。做司令员的父亲对儿子的选择予以的肯定,并给自己刚出生的孙子起名叫“强强”,意为“孙子要坚强,儿子在前线一定也会坚强”。李海的妹妹甚至鼓励前线的哥哥说:“侄儿出生了,咱们家血脉后继有人了,你可以全身心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不要有任何牵挂!”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形成的解放军气质风范,在李司令员的家庭中,得到了充分、完整的体现。

李文清的人物简介

李文清是湖北省松滋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任抗大总校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团长,晋绥军区分区参谋长、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纵队参谋长、第一野战军第3军参谋长。参加了齐会战斗、百团大战和延清、宜川等战役。

建国后,任川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四川军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7月13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0岁。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1930年,贺龙率领红4军在松滋县发动群众,吸引青年加入红军,李文清就是这时参加贺龙的红4军。李文清在贺龙的部队进步很快,先后担任过7师的连长、营长,后来担任了独立团团长。

1937年,李文清在延安抗大学习,学习结束后,被上级决定留校当教员,李文清和其他几位同志都不愿意留校。毛泽东知道后,到李文清他们工作的窑洞找李文清等谈话。

毛泽东说:我们培养干部是培育革命的种子,你们的责任很大,搞教育光靠我们几个老干部不行。这里既有大量年轻的学生,还有张学良部队的士兵,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他们培养成我们的干部。

文革期间,有一次毛泽东谈到四川问题说:“主要是李井泉。廖志高、黄新廷、郭林祥的事。其次是甘渭汉、韦杰。李文清还支了一下左”。

参考资料

-李文清

媳妇被地主霸占,20年后他成少将重返家乡,地主被吓到自尽!为何?

有句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就是劝诫我们,也许当下我们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可是如果卧薪尝胆,那么一定会卷土重来,毕竟30年河东,30年河西。个人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一位农民的妻子被恶霸霸占,可是他20年后摇身一变成为少将,那么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李文清是中国的开国少将,他的一生可以说十分的坎坷,自小家境贫寒,但父母却对他十分爱护,在李文清成年后,父母为他寻了一门亲事,女方名叫周幺妹,是李文清的表妹,两人结婚后生活的十分幸福。

后来家乡突发天灾,导致家中一贫如洗,于是李文清和妻子便到地主家做工来维持生计,李文清负责给地主放牛,妻子则做府中的丫环。周幺妹年轻漂亮,在地主家中人缘极好,很快她就引起了地主儿子李二少的注意,周幺妹被李二少强行霸占,李文清想要把妻子带走,可却被地主家的仆人给赶了出去,还把他打一顿。

后来他知道斗不过恶势力,便听了父母的劝说进入部队,在部队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干,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士兵升任排长。在一次部队经过家乡时,李文清准备冲进地主家报仇,可李二少提前得知消息躲了起来。

这一举动被组织得知后,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并记了个大过,后来李文清重新接受思想教育,知道是自己太冲动了,慢慢的他放平了心态,也放下了仇恨。后来一心扑到革命事业上,为新中国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少将军衔,随后,李文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初的恶霸李二少听说他成了将军,吓得躲在房中自尽。其实李文清并不想再追究当初的恩怨,只是想回到家乡看一看,在家乡他还见到了当初的妻子周幺妹。

李文清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安度晚年。

20年前恶霸抢占其妻子,20年后成将军归来,结果怎样了?

说到李文清这个名字,许多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认识,李文清是共和国的开国少将,在各大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说是“常胜将军”也不为过,俗话说英雄配美人,这样的大英雄必然也有美人在侧吧?可惜李将军的爱情故事,却是个彻彻底底的悲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1910年,李文清出生在湖北农村一户贫穷的人家,他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这一年,李文清的舅舅也添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姑娘,父母给这个女婴取名叫周幺妹。

李文清和周幺妹年纪相仿,从小就一起玩闹,两家父母看在眼里十分高兴,于是由父母做主为两人定了亲,在两人二十岁时,拜了天地,正式结为夫妻。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两个人却十分甜蜜,长大后的周幺妹不仅容貌清秀可人,性情也十分贤惠,把他们的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李文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可是,这对新婚小夫妇也并不是事事如意,当时李文清家中贫困,只有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地主还要收取高额的地租,他们成亲那一年又偏逢天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下两个人可犯了难,找这么下去,只怕明天米缸就要见底了,总不能夫妻两个一起饿死吧?

迫于无奈,李文清只好收拾行装去城里做苦力挣钱,早出晚归,手脚都磨出了水泡,挣的钱却也只是刚刚够填饱肚子。周幺妹看着丈夫这样辛苦,却又不能帮他分担,只能暗自垂泪。

正在为难之际,周幺妹忽然听说镇上李富户家里缺几个使唤丫头,有人看周幺妹年纪轻轻却吃苦耐劳,便把她介绍给了李富户家当佣人,周幺妹又惊又喜,觉得自己终于能帮丈夫赚点钱养家了,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这个机会,这一下小两口的日子终于能缓一口气了,两人心里都很高兴,但却不知,更大的劫难还在后头。

原来李富户家有一个二少爷李学武,从小不爱读书,只知道斗鸡走狗,吃喝嫖赌,欺男霸女,是镇上人人嫌的“活阎王”,这李二少尤其好色,那天自己家新来的丫鬟周幺妹长的漂亮,顿时就起了歹念,见周幺妹为人老实,丈夫又不在身边,李二少色心一起,竟然强占了周幺妹。

长恨离别苦

听到妻子被人霸占,在外做工的李文清震怒不已,一路跑到李家去救周幺妹,可是李家财大势大,李文清刚到门口就被家丁一顿拳打脚踢扔了出来,不死心的李文清几次登门,都是鼻青脸肿被人撵走,他想告官,可是官员根本不敢得罪李二少,李文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李二少更是看他碍眼,干脆使了手段,把李文清赶出了当地。

妻子被人羞辱,自己也无家可归,走投无路的李文清遇上了革命队伍,满腔恨意的他加入了军队,决心闯出一番事业,再回来救出妻子。

谁也没想到,长相瘦弱斯文的李文清在战场上竟然如鱼得水,有勇有谋,很快就得到重用,从此李文清告别了朴实的农民生活,成为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勇将。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勇猛的将军,心中最牵挂的便是自己温柔的妻子。李文清一直抱有希望,等到战争结束,自己一定要回到家乡,救出妻子。

可是战争哪有这么快结束呢?抗日战争之后,还有解放战争,李文清身居要职,一直跟着队伍辗转南北,竟然一直没有空闲抽身,等到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局势稳定时,李文清才终于得到了回家的机会。

这时是1952年,李文清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回来了。

自君别后,命若浮萍

今时不同往日,李文清这一次是以司令的身份回来的,而李二少还在家乡当他的恶霸,当他听到李文清回来了,还当上了司令,吓得站都站不稳了,想到李文清和自己之间的仇恨,这位曾经的恶少爷胆战心惊,左思右想,却发现自己现在已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惊惧之下,没等李文清进城,他居然自己找了根绳子在屋里悬梁自尽了。

衣锦还乡,大仇得报,李文清心里却始终沉甸甸的,因为李二少虽然死了,可是周幺妹却下落不明,听说将军夫人找不到了,当地百姓自发帮助李文清打听消息,终于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李文清终于打听到城郊村子里,有一个姓周的女人,各方面的特征都很像周幺妹,李文清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去见自己的妻子。

可是,二十年来,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

当李文清看着面前体态臃肿,满脸皱纹的中年女人,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的妻子,贫苦的生活已经夺取了她的美丽,周幺妹内心也百感交集,她心爱的丈夫回来了,出人头地了,她很高兴,只是唯一遗憾的是,他回来的太迟了。

原来,李二少向来喜新厌旧,霸占了周幺妹没几天,就觉得腻烦了,再加上周幺妹一心念着李文清,从不给李二少好脸色,几度寻死,失去耐心的李二少把周幺妹打了一顿,转手卖给了别人,之后周幺妹又被人贩子几度转手,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无奈之下嫁给了别人做妻子。

得知周幺妹的遭遇,李文清心痛不已,表示愿意接她回北京再续前缘,但周幺妹却坚定地拒绝了,得知李文清还活着,她心满意足,如今她嫁作他人妇,自觉配不上李文清,虽然李文清百般请求,但周幺妹还是始终拒绝他。

无奈,李文清抱着满腔遗憾离开了家乡,之后李文清忙于工作,天南海北,他和周幺妹在家乡的重逢,竟然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1999年7月13日,为国操劳半生的李文清将军重病抢救无效,病逝于成都,他这段悲伤的爱情故事也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天意无常,年少时总以为天长地久很容易,可惜人生总是太多变数,若有来生,希望他们生在和平的年代,能够白首不相离。

63岁女富豪携70亿资产,嫁小20多岁小鲜肉,后来怎样了?

人人都羡慕“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爱情,从古至今被人们讴歌的爱情,是凄美的,是纯洁的,更是至死不渝的。只要两个人拥有爱情,那就能跨越一切的艰难险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过,爱情充其量只是大脑分泌物多巴胺产生的一种感情,当柴米油盐的纷扰充斥在婚姻生活里,爱情终究不敌现实,仓皇落败,溃不成军。当初的山盟海誓成为了一个笑话,就连回忆也让人如鲠在喉,实在是想骂醒当初沉迷爱情的自己。

现代人结婚,都会给自己签订一份权益保障,即婚前协议。它确保了即使两个人婚姻破裂,自身的权益和财产也不会侵害。尤其对于富豪们而言,一份婚前协议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当众多前车之鉴被离婚的另一半分走了大笔财产后,人们都意识到了婚前协议的重要性。但对于富豪们来说,一份真挚的爱情,和金钱是挂钩的。他们从来都不缺少另一半,这位富豪也是如此。63岁女富豪携70亿资产,嫁小20多岁小鲜肉,称没钱不可能有爱情。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一、女富豪口出狂言,震惊四座

生而为人,就注定要想尽一切方法让自己活下去,可以安身立命的住宅,确保自己衣食无忧的收入,这些都建立在金钱基础上。但金钱,却不是触手可得的东西,世界上只有小部分人,能坐享大笔财富,芸芸众生大半辈子的忙碌,都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但这些富豪们,金钱得到了满足后,感情却无比的空虚,他们所想找的爱情,总是和自己背道而驰。

台湾一名63岁的70亿身家女富豪许纯美就是如此,她嫁给了一名比她要小20多岁的小鲜肉,却在媒体面前宣称没有钱就无法拥有爱情,一时间收获了舆论哗然,和公众的批判,甚至是各路明星的攻击。

许纯美的做法,无疑是最不讨喜的一种,但是对她而言,自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只要财产没有损失,自己就依然是一位有钱人,不会有任何的困扰。在许纯美看来,自己尽管上了年纪,但依旧有一个比自己小20来岁的丈夫,这样的婚姻状况无疑她的满意的。但是她自己也心知肚明,自己和这位丈夫之间,可没有什么单纯的爱情,就算有,也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要是自己一朝破产,没有了资本,那么他肯定会离自己而去。

为此才有了这句让社会都一片哗然的话语,没有金钱就没有爱情,她对此深信不疑。但是众人却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吴宗宪在公开场合骂她是个神经病,而吴淡如更是痛批她丢脸。就算如此,许纯美依旧我行我素,她的生活不会因为外人的评价而有丝毫变化,更不会影响到她庞大的财产。

二、富豪也有凄苦过去

许纯美为什么对金钱如此的看重,甚至认为它可以代表一切呢?这都和她曾经凄苦的过去有莫大的关系,毕竟她不是出生就含着金汤勺,这位穷苦人家出生的富豪,从小就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她出生在1957年,是家里的老大,底下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七个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她的父母两人身上,许纯美从小就过着勉强饱腹的穷苦日子,家里人为了赚钱,看尽了脸色。

她在12岁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在动物园内帮人拍照,结果却遭到了外国人的殴打,迫于贫穷的缘故甚至都不敢还手,这一时期开始,许纯美的内心就坚定了信念,自己一定要成为无比有钱的人,脱离这样的泥淖。抱着这样观念的许纯美出落到了19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亭亭玉立的身姿一下子就吸引了台湾富豪李文清的注意。于是在1976年,李文清邀请许纯美前去参观他的豪华新住宅,结果就在这套房子里,许纯美被侵犯了。

事后李文清表现的很愧疚,还提出了想要和她结婚的补偿,许纯美对此不太情愿,她的家人们却认为这样一个踏足豪门的机会,当然得把握住。于是在家人们的劝说下,许纯美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可惜,她嫁给的不是自己想象的白马王子,而是迎来了自己最大的噩梦。婚后,李文清对许纯美的态度一直是可有可无,稍有不顺心就会非打即骂。

许纯美在李家的地位,就连佣人都比不上,谁都比她高人一等。无力反抗的她只能默默忍受李文清的暴力,直到在一次差点流产的危机后,许纯美才有了反抗意识。最终她在第二次怀孕后,向提出了离婚,不过即便如此,李文清也没有放过她。在李文清再婚前,他依旧会去骚扰许纯美,她用尽手段都没能阻止他的到来。

三、短暂的虚假幸福人生

尽管第一段婚姻她遇到了李文清这个人渣,但她终究还是被命运所眷顾的。25岁的许纯美,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也是此生的挚爱郑奇松。他和李文清有显著差别,郑奇松财力雄厚,却是位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在东京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因此两人的婚后生活无比幸福,许纯美也不用遭受丈夫的家暴和冷处理,是家庭里最谨小慎微的人。

她和郑奇松结婚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以及一个女儿,一家人平安喜乐。郑奇松很尊重许纯美,还带着她彻底融入了上流社会,可惜就在许纯美以为自己一生都能这样幸福度过之时,噩梦再次袭来。在她怀孕期间,郑奇松做出了对不起她的事情,她如遭雷击,受到了沉重打击。但是一想到自己丈夫平时对自己的温柔敬重,许纯美认定是那个女人诱惑了郑奇松。

于是她兴冲冲地找上对方,大闹一场,最后逼得这个女人跳河自尽才肯罢休。郑奇松当然不过是玩玩而已,他很快就收心和许纯美重新恩爱无比。许纯美看似毫不在意丈夫的过错,两人一起携手度过20年,在2001年,郑奇松死于肺癌。他的离去也让许纯美再也丢失了爱情,尽管她接受了丈夫的全部遗产,加起来超过了70亿,但她依旧觉得自己不幸福。

为此她甚至还打算吞药自杀,不过被黄海明拯救,她也就此爱上了这个小自己十几岁的男人。可惜两人没有恩爱多久,就开始了长时间的分居。于是许纯美开始包养小鲜肉,结果和黄海明走上了离婚结局。离婚后她觉得自己迎来了自由,于是在一个月后就和比自己小20多岁的小鲜肉邱品_订婚,并且表达自己的独特金钱观念。可惜这样的婚姻,最终依旧不长久,她再一次离婚,成了孤身一人。

郑幺妹:程莲珍(1921-1998)

程莲珍,乳名程伊妹,布依族,贵州省长顺县广乡顺朝摆村人。少女时由于长得窈窕高挑,皮肤细嫩白皙,面容清秀,被当地群众称为大美人。由于名声在外,就被该县水波龙乡板沟寨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陈正明经过多方促合娶为二房,人称陈大嫂。她天生聪明,不但学会了骑马,也学会了打枪。陈正明在世时她生有一女孩,陈正明病死后,陈姓近房为抢夺陈正明的千顷良田,纠集了一伙人围攻程莲珍的住处。程莲珍持双枪和家丁一起还击,击退围攻的歹徒。从此,程莲珍“双枪女人”的名声远近闻名。程莲珍为保住财产,就与惠水县白日乡乡长、原国民党第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罗绍铨攀亲结友。罗绍铨暗地动员随行副官、其弟罗绍凡与陈大嫂结婚。罗绍凡不久在惠水县城关镇上马路陈大嫂所买的住宅中,和她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还不断地到水波龙乡下去收租、处理家务。

1949年11月,贵阳解放,紧接着惠水、长顺两县解放。1950年3月21日,惠水匪首董全和、韦殿初、罗绍铨等纠集匪众,攻打县城。罗绍铨、程莲珍率匪部进攻县城的北门,后被解放军守城部队击退。并将土匪居住村寨包围,经过两夜一天的战斗,土匪被全歼。此战结束后,各路土匪大伤元气,匪团长罗绍铨和罗绍凡、陈大嫂一起,带着残兵100多人返回老巢。在距县城15公里的惠水与长顺两县交界处进行活动,有时住山洞,有时又分散回家。后经过我军多次围剿,在马脚坡战斗中将匪首罗绍铨击毙。剩下的罗绍凡、程莲珍溃不成军,逃走匿藏起来。罗绍凡化装潜入贵阳。被县公安局抓获。而程莲珍也嫁到龙里县、麻芝、永合村的一个姓韦的家里。追捕组得到线索,1953年2月25日在将其抓获。

程莲珍被押到贵阳后,省军区专门开了一个会议,讨论如何处置她。当时考虑到程莲珍的问题影响面广,便将有关情况上报西南军区,转到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手里。3月下旬,李达向毛泽东主席作了汇报,毛泽东主席认为这个女匪首,是少数民族,没有杀她。

6月5日,在县城大会上,程莲珍被当众释放了。她非常感激,后为报不杀之恩,主动申请参加县的清匪反霸工作。她现身说法,大讲***的宽大政策,还三番五次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地劝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22名匪徒向人民政府投降。匪首岑正学、陈老毛、陈登安三个人,拒不投降,程莲珍动员他们家属去劝降多次,均未奏效,于是她带着部队进山搜剿,将这三名顽匪击毙。

1957年冬,程连珍安排进县城当工人。1960年7月4日,成为县政协委员。1998年10月21日,程连珍病故。

大西南剿匪记中被特赦的匪首 郑幺妹的生活原型是前惠水县政协委员程莲珍(1921-1998),又称陈大嫂,乳名程幺妹,布依族人。贵州长顺县广乡顺朝摆村人。先是嫁给大地主陈正明做二方,称陈大嫂;后嫁班永华;

贵州位于大西南地区,解放前就匪多成患。及至新中国成立,这些土匪疯狂攻击各级人民 ,严重威胁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宁,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950年,贵州当地土匪头目罗绍铨、董全和、韦殿初等纠集匪众,攻打惠水县城。贵州贵阳已于1949年11月解放,但由于 二野五兵团主力部队南下参加成都会战,留守的部队人少、武器少。不过,虽然敌众我寡,可 毕竟是正规部队,很快就将这群乌合之众打退。

这些土匪知道守城部队不多,舍不得就此散去,就聚集在距县城五公里的雅羊寨开会,准备再次进攻惠水县城。土匪平时打家劫舍,没有群众基础。因此,他们开会的消息被村民报告给了 守城部队。 将这个村寨包围,经过两夜一天的战斗,土匪被全歼。不久,匪首罗绍铨在 的围剿中被击毙,另一位匪首陈大嫂则被活捉。

陈大嫂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匪首。她原名叫程莲珍,乳名程伊妹,系长顺县广乡顺朝摆村人。在少女时由于长得窈窕高挑,皮肤细嫩白皙,面容清秀,被当地群众称为大美人。1941年,19岁的她嫁给了表弟,不过这场婚姻似乎并不如意,仅仅半年之后程莲珍就离家而去,后被大地主陈正明娶为二房,改为陈大嫂。

那时候的地主家里都有私人武装,陈正明家中也有枪有家丁,陈大嫂跟着他走村串寨,不但学会了骑马,也学会了打枪。

陈正明病死后,陈姓近房为抢夺陈正明的千顷良田,纠集了一伙人围攻陈大嫂的住处,并乱枪射击。陈大嫂知道来者不善,便和家丁一起关上大门,在院内和楼上进行还击,凭着有利的地形和过硬的枪法,陈大嫂手拿双枪,带领着家丁打死了三个围攻的歹徒。围攻的人见同伙有死有伤,况且陈大嫂已有防备,再围攻也占不到便宜,便抬着尸体撤退了。从此,陈大嫂“双枪女人”的名声远近闻名。

虽然陈大嫂打退了抢夺财产的人,但仍有许多土匪在伺机准备抢夺她的财产。陈大嫂为保住财产,就必须找一个靠山才行。于是她就与惠水县白日乡乡长罗绍铨攀上了关系——这个乡的名字也真是有趣哈。

罗绍铨呢,他与陈大嫂拉上关系也是有目的的,就是贪图她的钱财,就介绍了其弟罗绍凡与陈大嫂结婚。这样,陈大嫂要找靠山,罗绍铨要贪钱财,罗绍凡要图美貌。三个人各有所图地聚在了一起。

罗绍铨过去在 当过军官,后来回乡了。他的家产比较多,也有团丁。 来了之后,罗绍铨绝对不肯交枪,他要跟 对抗。这样一来他们就上了山当土匪。陈大嫂也跟着罗绍铨两兄弟一起上了山,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土匪。

陈大嫂被抓后,来看她的人人山人海。因为这以前陈大嫂被传得神乎其神,大家都没有见过,许多人就是怀着这种好奇心赶来的。

陈大嫂是土匪的一个大队长,相当于团长。怎样处置这个女匪首,贵州省军区专门召开了会议。当时,凡拒不投降的中队长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枪决,而且批准权限也放得很宽,一个区长点头可以立即处决。像陈大嫂这样的匪“团长”就更必死无疑了。

但也有人提出了另一种意见:长顺、惠水、紫云一带,还有一些四处逃窜的散匪,特别是几个少数民族的匪首还没归案,为了弄清他们的下落,陈大嫂能否暂缓处置,以毒攻毒。

过了几天,在省军区党委会上,有人更进一步阐述了“不杀”的理由:她是少数民族妇女,虽然卷进匪乱,但是所起的破坏作用并不像传说的那么严重,如今大股土匪已消灭,留下还可用她去争取散逃的土匪向 自首,在新的形势下,也许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意见一时难以统一,于是贵州省军区把杀与不杀的理由及陈大嫂的详细情况均呈报给西南军区。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要启程赴朝鲜参观,他指示把陈大嫂一案暂且放置一下,等回来时再研究处理。

1953年3月下旬,李达从朝鲜归来,在北京住了几天,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汇报了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专门谈及陈大嫂的情况。《 传》对 与李达的对话进行了详细记载。

李达说:“主席,这个女匪首,下面有的要杀,有的要放。”

毛主席用肯定的语气说:“不能杀!”说完,他拿起一支烟,慢慢地划着火柴,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陷入思索中。

李达看出主席还有话说,就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候指示。

毛主席手中的烟吸到三分之一后,以他特有的幽默语气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

“主席的意思是?”李达试探地问。

“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陈大嫂,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李达领悟了毛主席的话,非常认真地说:“主席,我们照您的指示办。”

的话很幽默,却清晰地表达不杀陈大嫂的原因:一是女性,二是少数民族身份。实际上, 未明显表达的还有一层意思,即陈大嫂虽然是匪首,但她身上没有或很少背负血案。假如她像其他匪首一样血债累累,是不可能得到这 的特赦。

1953年6月5日,惠水县城关镇召开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陈大嫂也被押往会场,她见会场上人头攒动,人们对她指指点点,心想自己今天必死无疑。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会场上,由法院院长宣判,当场释放了她。就这样,一个“罪该万死”的女匪首,竟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陈大嫂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 会放她,发誓要报答 的救命之恩。被放了没几天,她就到为匪时经常活动的惠水、长顺交界地带,找到那些没有投案的土匪及家属,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还三番五次钻进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对面地劝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22名匪徒向人民 投降。几个号称“八大金刚”的匪首,特别凶狠狡猾,杀人就像杀鸡一样,眼皮也不眨。陈大嫂动员他们家属去劝降多次,均未奏效,于是她带着部队进山搜剿,将这其中三个顽匪一一击毙。以后,不仅惠水、长顺,连紫云一带潜藏很深的匪徒们也闻风回头,相继向 投降了。

尔后,陈大嫂被安排在惠水生活,并多次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常委。1998年,陈大嫂病逝。贵州省政协还给她开了追悼会,对她曲折离奇的一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恐怕是她生前所没有想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27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