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的历史溯源

角斗的历史溯源,第1张

云南蒙古主要聚居于通海县兴蒙民族乡,部分人居住在麻栗坡县的马街区,铁厂区和西畴 县的西洒镇,牛厂坝乡、那马乡,少数人零星散居在云南各地。云南蒙古族是元代派驻云南的蒙古士兵和官吏的后裔,在云南落籍已有七百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其民族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历史演变。今天的云南蒙古族在生产方式,服饰,语言,生活习俗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均与内蒙古草原蒙古族有了很大的区别。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元亡以后,他们沦为庶民而定居云南,在居住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依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向周围的兄弟民族学习,掌握了新的生产技能,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发展。云南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通海县兴蒙乡,地处杞麓湖西畔,北倚凤山,南跨红旗河,包括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陶家嘴等五个自然村。

这一带原来紧挨着杞麓湖,曾称作下渔村或渔夫村。捕鱼划船,就成了蒙古族人民借以谋生的重要手段。除捕鱼划船外,他们还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那里学会了耕作技术,历尽艰辛,把长满芦苇的湖滩开垦成了良田。更为令人钦佩的是,发祥于草原蒙古包的云南蒙古族,经过向汉族学习之后,竞以擅长建筑而闻名省内,在云南承建了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兴蒙乡因而被誉为滇南的“建筑之乡”。云南蒙古族的服饰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既区别于内蒙古的蒙古族,又不同于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女子服饰较有特色,一般穿两件或三件长短、颜色不同的“两叠水”或“三叠水”上衣(未婚少女穿“两叠水”,已婚

妇女穿“三叠水”),外露的领口和袖口部分镶有精美的花边图案。头饰也别具风格:两股发辫交叉盘于头上翘成犄角状;戴凤冠帽;脑后有两束红缨,称为“喜毕”。已婚**不戴凤冠帽,而将一块1.5米长的青布折成近6厘米宽的包头围在头上,叫“撮务施”;头前的辫梢不再上翘而成微垂形;生过孩子后,发辫要全部盘在头顶,用包头布蒙严,不外露头发;脑后的“喜毕”也不能再戴了。云南蒙古族现行的语言,由于长期与当地彝族交往和通婚,吸收了不少彝语成分。住房为木土砖石结构。丧葬是木棺土葬。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以前少年男女在七八岁时由父母包办订婚,至十八九岁后再结婚。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崇奉观音、龙王、财神、土地、土主、鲁班等。其中最为崇拜的是鲁班,过鲁班节时,人们抬着鲁班的塑像游乡串寨,舞灯唱戏,十分热闹。传说旧历四月初三,是鲁班向蒙古族匠人旃班传授《木经书》的日子,后来又是旃班收徒弟的日子,所以称作“建筑之乡”的兴蒙,每到这一天都要过鲁班节。此外,观音会也是比较热闹的节日。相传旧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老母过生日,届时要举行“地会”活动,跳虾灯、舞龙灯、打霸王鞭,欢欢喜喜“迎观音”。1979年以后,兴蒙乡经过派人去内蒙古自治区参观学习,恢复了早已失传的民族节日——那达慕。 蒙古族进入云南,带来了他们的草原文化,对云南兄弟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丽江纳西族中,至今流传着一部大型民间乐曲《崩石细丽》(又称“白沙细乐”),其中包含三段舞蹈乐曲。这部作品相传为“元人遗音”,是当年忽必烈革囊渡江时赠与纳西族首领阿琼阿良的礼品。在光绪《丽江府志稿》及民国《丽江府志略》、《丽江县志》等典籍中都有类似的记载。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此曲创自民间”(见纳西族举人李玉湛《一笑先生诗文集》卷一),虽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有趣的是此曲中的序曲《笃》,在北方蒙古语中也是“序曲”的意思;另一段《阿丽利吉排》(“哀伤的白云”),蒙古语意为“惜别”,含意有相通之处。这恐怕不仅仅是巧合,而更应该是两种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的结果。另外在纳西族民间艺人中保存着的一种乐器“苏古独”,相传也是忽必烈赠给阿琼阿良的乐班所流传下来的。

另一方面蒙古族进入云南后,处在与当时民族杂处的社会环境中,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蒙古族。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居住在通海县兴蒙乡的云南蒙古族,把本来在彝族中流传的自娱性舞蹈“跳乐”学过来,并经过发展而成为本民族的舞蹈。由于元代元军驻扎的曲陀关周围居住着大量彝族,所以彝族舞蹈文化对蒙古族的影响,就随着社会交往的密切而产生了。蒙古族从北方带来的草原舞蹈,日益脱离了其固有的土壤。为了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及与彝族人民进行社交乃至建立婚姻关系的需要,云南蒙古族找到了一种与彝族人民同欢共乐,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这就是跳乐。而两个民族的通婚,则大大加速了跳乐移入云南蒙古族的过程,如兴蒙乡下村“白话老板”(意为唱“白话腔”的能手)杨庆德和白阁村“四弦老板”(弹四弦琴的能手)赵锁珍都说:“当年由于随军妇女很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娶了本地彝族媳妇,这些妇女就把她们的跳乐传给我们蒙古族。”

云南蒙古族跳乐有特定的场合。由于跳乐是在俗称“玩小姑娘”或玩“小伙子”(意为与姑娘或小伙子同游乐)这样一种社交活动中进行的,在旧社会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事,所以一般都要离开村子到偏僻的山地或草坪上去进行。当地蒙古族中流传着一个《苏家山洞的歌声》的传说故事:在二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有二十几个青年在群山拥抱的名叫苏家梁子的地方跳乐,被地方绅士及反动武装发现,把这二十几个青年活埋在跳乐的地方,此地因此叫“弦歌洞”。又传,有一个华姓蒙古族人,只在山上弹弹弦子,便被一枪打死。还传说,很久以前曾有两个村子的十几对青年男女通过跳乐建立了感情,要被抓起来严惩。他们知道后,就相约跑到苏家山的一个很深的山洞里躲起来,在里面尽情跳乐唱歌,直到全饿死在山洞里也不出来。现参加跳乐的男方不拘年龄,婚否不限;女方大部分是姑娘,结过婚尚未生育的**也可参加,但已经生育过的妇女则不能再参加了。另外,虽然整个跳乐的过程贯穿着男女双方互相表达爱慕和敬重之情,所唱的调子也多为情歌,但比较讲究文明礼貌,切忌粗俗之举。

云南蒙古族跳乐尽管源于彝族,但一经变为本民族的艺术,便注入了自己的民族个性。从总体风格上来看,彝族跳乐显得轻灵,秀气而略为含蓄,动作灵巧多变,腰腹部摆动较大;而云南蒙古族则柔中带刚,较为沉稳,动作组台整块感较强,腰腹部比较平稳。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民族传统气质在舞蹈动律上的反映。除跳乐以外,在兴蒙乡云南蒙古族中还有姑娘龙、虾灯、狮子灯、大舜耕田、高跷、霸王鞭等表演性民间舞蹈。这些舞蹈一般在庙会或喜庆节日(如鲁班会,观音会以及近年兴起的那达慕节)进行演出,当地群众称这些舞蹈为“地会”。舞蹈形式与汉族大致相似,但汉族地会中的女角多由男子扮演,而蒙古族则是男扮男,女扮女,无所禁忌,充分体现其开放豁达的民族性格。

跳乐和地会,主要流传于通海县兴蒙乡。除此而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祥云县禾甸区流传着一种“跳蒙家”(俗称“跳鞑子”)。这种舞蹈一般在春节期间到各家各户的堂屋里或乡村空旷地上进行演出,表现驱邪恶,求吉利的内容。演员由男二人,女二人(男扮女装)组成,均穿元代蒙古族服装。这种舞蹈虽然流传于白族群众中,但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它与蒙古族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应为云南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一种特殊类型。另外,在通海县兴蒙乡还有一种为病人驱邪及给死者送葬的活动,称为“散花经”,其中也夹杂有少量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这种活动的多为中老年女性,地点选在病者家的庭院、堂屋或死者棺材周围。参加者口里念念有词,右手执一块巫帕前后左右抛甩,两腿随手部动作自然颠跳,但这种活动目前已不再流行了。

  有完整的介绍,下面是部分内容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婚礼习俗

  [献哈达]

  献哈达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民族概况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国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在俄国被认为是蒙古人的一支)(约3万人在俄国)、卫拉特人(含卡尔梅克人17万和杜尔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万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亚其他民族的混血后代。

  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风俗禁忌

  (1)礼仪往来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2)蒙古人起名习俗

  其男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帖木儿、格斯儿、巴特尔等;

  二、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巴雅尔(喜悦)、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达楞(七十) 等;

  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尔斯郎(狮子) 、部日固德(鹰)等;

  五、按自然万物名称起名,如:朝鲁(石头)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

  女子起名的特点有:

  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 、萨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阳般美丽) 、萨仁高娃(月亮般美丽)等;

  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儿) 、娜布其(叶子) 、海棠等;

  三、以珠宝玉器为名,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 等;

  四、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 乌云(智慧) 、高娃(美丽)、 斯琴高娃(美丽聪颖)等。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还可以分出很多种。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不应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姓氏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3)婚礼习俗

  [献哈达]

  献哈达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由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

9月6日)晚间时分,在成都“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看房时,偶遇“地产二代”王思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儿子),并问道“王思聪是准备来麓湖买房吗?”

根据上述网友拍摄的照片显示:1位美女置业顾问正在向王思聪介绍楼盘的详细情况,另一位美女置业顾问正在陪同王思聪身边的女伴(王思聪和女伴都穿着白色T恤,俨然是情侣装);

对此,上述媒体猜测表示:这位女生是王思聪的“新欢”,而王思聪就是带她来看房的,可能是要买房送给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麓湖生态城”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城的核心区——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延线(南一段918号)麓湖艺展中心,主力户型为3-5居室,总建筑面积140-300平方米不等,最新参考均价约19000元/平方米,单价约20000-27000元/平方米不等;

粗略计算,“麓湖生态城”目前在售最贵的一套房约810万元左右,在广大购房者(尤其是刚需)眼里,应该算是天价了,但对王思聪来说,也就相当于平时买个包包差不多随意吧!

那么,问题来了:王思聪当天到底有没有买房?

根据当地官媒报道称:王思聪在短短1分钟的时间里,看了878套房源,但最后却被置业顾问回绝了“你买不了”;

对此,上述当地媒体(四川观察)评论表示:世界上还真有校长(王思聪)办不了的事!

于是,有网友猜测(评论中留言):王思聪可能因为成都“限购”政策(社保未满1年),无购房资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思聪从来没有给女友送过房子,就连自己住的房子都不是买的,而是租的;

即便是与王思聪交往时间最长的女友赵子易,王思聪也没有送房子给她;

此前王思聪杭州带女生看房(豪宅),也已被证实不是当时的新女友甜仇(现已分手),因为该女生头发颜色与甜仇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王思聪杭州看房所在小区,正好是其前女友雪梨所住小区!

婚礼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的事,而选对婚礼场地更是重中之重。选场地时像酒店的位置交通、环境设施、菜品桌数等都需要好好考虑。想在广州越秀区摆婚宴,但不太清楚越秀区哪家婚宴酒店比较好,婚芭莎小编今天给大家推荐几家还不错的越秀区星级酒店,可以参考对比哦!

一、中心皇冠假日酒店(63层)

位置:环市东路339号

交通:地铁5号线淘金站B或小北站C出口

餐标:

场地:

<水晶厅>在3楼,有985㎡,可容纳60桌,层高9m,方正无柱,豪华气派,还有很大的前厅可以自由发挥!

<珍珠厅>在3楼,有290㎡,层高3m,无柱,可容纳16桌。

<皇冠厅>在62楼,有290㎡,层高3m,无柱,可容纳15桌。

<平台花园>在6楼户外,有600㎡,可容纳18桌。

<63层的空中花园>有绿植、草地和小舞台,酒店提供桌椅等基础设施,但不包括布置,要另外找婚庆公司布置。

<63层的停机坪>有290㎡,可以一览城市景观。

二、希尔顿逸林酒店

位置:东风路391号

交通:地铁1号线农讲所站D或2号线纪念堂站C或5号线小北站D出口

餐标:

场地:

<越秀厅>在4楼,有430㎡,层高4米,无柱,水晶吊灯大气,全景落地窗光线好,可容纳21桌;前厅宽阔,吊灯华丽,做迎宾区空间大。

<多功能厅>店4楼,有207㎡,层高4米,可容纳10桌。

<东山厅>在8楼,有100㎡,可容纳6桌。同层还有个户外池畔可做婚礼仪式场地。

三、凯旋华美达大酒店

位置:广州大道中明月一路9号

交通:地铁5号线五羊邨B出口

餐标:

场地:

<华苑厅>在2楼,有430㎡,层高3米,装修典雅,有立柱,可容纳35桌。

<帝苑厅>在2楼,有250㎡,层高35米,装修富丽堂皇,无柱,方方正正,可容纳20桌。

<荷苑中餐厅>在1楼,无柱,可容纳23桌;若人数不够包场,偏厅会接散客。

每个厅均设有落地玻璃可以看到沿江的风景。

<户外草坪>是真草草坪,面积很大,可以容纳200人左右。傍依珠江,毗邻珠江新城,正对小蛮腰,绿植茂盛,旁边还有个泳池,私密性非常好!办草坪婚礼婚礼、户外酒会都非常棒!

四、远洋宾馆

位置:环市东路412号

交通:地铁5号线区庄E或淘金站

餐标:

场地:

<国际会议厅>在4楼,有532㎡,层高5米,祥云状水晶灯,大厅金碧辉煌,有两根立柱,最多容纳45桌

<海龙厅>在3楼,层高3米,有立柱,大厅不仅宽敞开阔而且墙壁刻有清明上河图,整个厅的装修极具浓浓的东方气息,可容纳20桌。

<福临门厅>在3楼,层高4米,无柱,可容纳15桌,中国红系列装修风格,前厅大,厅前装饰和门饰古典,比较好做布置。

6楼有个户外泳池,旁有个200多㎡露天花园,可作为证婚仪式和户外派对。

五、花园酒店

位置:环市东路368号

交通:地铁5号线淘金站A出口

餐标:

场地:

<国际宴会厅>在1楼,有1400㎡,层高8米,长方形的大厅;华丽的水晶吊灯,显得很气派,配备多色彩灯控系统,由中央智能系统控制的256位颜色营造出山茶、芍药、大红灯笼、紫罗兰等多种风格色调的灯光场景,可根据不同主题选用不同色调;最多容纳80桌。

<玉兰厅>在3楼,有240㎡、层高32米,可容纳14桌;

<山茶厅/海棠厅/芍药厅>在3楼,可组合成面积达600㎡的宴会厅,可容纳30桌

还有两个小的户外场地,可以做证婚仪式:观瀑廊外,水边草地,不过区域较小,大概容纳30人左右;还有一个是酒店4楼的高尔夫球室外,有一个水环绕的白色小高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30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