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有几个妻子?

沈从文有几个妻子?,第1张

只有一个,叫张兆和。

1张兆和。现代女作家,出生于1910年9月15日,2003年2月16日逝世,是沈从文先生的妻子。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2沈从文来自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

3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结婚后才知道,没有哪几种能力,根本经营不好婚姻

婚姻生活,从古至今都是人生大事。但可以充分体现“结发为夫妻,相儒以沫”的爱人其实很少。许多夫妻常在琐事上争执,吵着吵着,情感就散了。实际上,要想运营出一段幸福的婚姻并不容易,最主要的是在婚姻生活中需要具备下列3种水平:

对琐事,众人皆知对与错胜负相对于恋人而言,结婚前后是截然不同的情况。结婚前,必须睁大双眼,认清对方为人正直和诸多优势,到底值不值得共度一生。可结婚后,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小分歧,就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就会消极情绪压身,危害家庭氛围。如同法国艺术大师蒙田常说,仅有置若罔闻的妻子和无动于衷的丈夫才会有幸福的婚姻。

民国时期知名作家沈从文的结婚后的生活便是败在了这一点。沈从文爱好文学,喜爱选购各式各样艺术创作,结婚后在这一方面耗费极大;而张兆和为了家人经常省吃俭用,尽量避免不必要支出。因此,两个人常常争执。沈从文为了能喜好据理力争,张兆和为了家人也强词夺理,结论两人都很不愉快的事。时间长了,沈从文挑选在外面停留走神,尽管立即觉悟,回归家庭,但裂缝已是,他一辈子也没获得张兆和的宽容。婚姻生活里,最令人郁闷的难题并不是“我不知道你是否爱我”,反而是“我喜欢你却难以和你在一起生活”。

在琐事上过度心高气傲,就很容易获胜争执,失去了人的内心。与此相反,张卫健和妻子张茜完婚17年,两人从没有在琐事上争对与错,反而是相互扶持、相互之间温馨,解决彼此的心结,因此,两人才能甜美如初见。争执对与错胜负,只能加重男女之间的焦虑不安氛围,反倒因小失大。比不上学会放下争执心的,夫妻两人一起面对日常生活琐事,渐渐地磨合期,寻找最满意的相处方式。

对另一半,不追求强制更改网民琴琴老觉得结婚后的生活跟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丈夫喜欢安静,宁愿在家里面带上看书、刷刷视频,也不愿多外出。琴琴是一个歇不下来的脾气,总计划着到处旅游。琴琴尝试拉丈夫一起出去玩,可丈夫总提不起劲,拉扯着外出也很勉强。渐渐地,两人之间话题讨论越来越低,以至于几日都说不上来一句,琴琴承受不住压抑的家庭氛围,最后结束婚姻。老话说,秀恩爱死得快。

三姐张兆和是张家第三个女孩,命中注定是不受欢迎的。据说她刚一落地,妈妈就哭了。奶奶很不高兴,因为她想要个孙子。

兆和回忆:我在姐妹行中无足轻重,倒也有它的好处,就是比较自由。没有人疼你,没有人关心你,你自由自在。我的脸黑黑的,全身胖乎乎,不愁会生病。没有人同我玩,我就一个人闷皮。

她本就不是一个很会表达自己不满的人。小时候,二姐抢了她的糖,她不敢抢回来,刚想哭,被二姐打了一下,说:不许哭,再哭我还要打你。她只好瘪瘪嘴,把眼泪强压了回去。

允和和兆和的年龄接近,又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起,好得像一个人,无话不说,但毕竟一黑一白,一胖一瘦,差异还是有的。

别看二姐允和的身体不好,可脑子好得不得了,兆和干的“坏事”,她全记在心里,可兆和就是不承认,像小孩子一样口口声声辩解“就是没有这个事情!”

兆和做不来女孩子的活儿,穿针引线,线头上打的疙瘩缝在布的正面,给允和留下了几十年的笑柄。

父亲请了一位女先生,教三姐妹音乐、舞蹈、算学。家里为她们专门置办了练功衣和软底鞋,姐妹们穿上后,得意地照了张照片。照片拿来后,三姐妹争着看,兆和顶顽皮,抢过去大叫:“丑死了,丑死了!”大姐、二姐拦也没拦住,她把自己的脸抠掉了。

大姐元和一直保留着这张照片。后来,她给允和和兆和每人翻拍了一张寄来。一拿到照片,允和耳边马上响起了兆和顽皮的声音:丑死了,丑死了……

1928年,上海,中国公学。

一个男子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满了人,他原来精心准备的开场白却一字都说不出来,就这么呆呆地站了十分钟,学生们就这样看着他,就像看一个羞涩的小孩子一样,彼此这么尴尬着,学生也没有起哄,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背过身,提笔在黑板上写:“ 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不是笑老师胆怯,而是觉得他很可爱,用笑声宽容了他的惶恐。

这位老师便是沈从文。

在张家四姐妹中,兆和并不算美,她长得黑黑的,功课很好,运动更出色,是中国公学女子全能运动第一名。她沉默而内向,然而沈从文认为这一切都恰到好处,他全心全意地爱慕着这个黑牡丹。

对兆和一见钟情,沈从文便开始给她写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

张兆和却很冷淡,他的信,她几乎一封也没回过。

做为老师的他开始展开对这位女学生的追求。当时张兆和追求者众多,不少男生给她写情书,她把这些情书编为“青蛙1号”、“青蛙2号”、“青蛙3号”……看完就放在抽屉里,也不回。

收到老师沈从文的信,她愣住了,看完后还是没有回。二姐张允和见了取笑说,这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13号”。

当沈从文将此事告诉胡适时,这位出色的“爱情大使”慨然表示要帮助沈从文解决难题,并认为如果自己出面,事情应该不会太难。然而,胡校长显然高估了自己的能量。

胡适对张兆和说:“他顽固地爱着你。”

张兆和的回答倔强而骄傲,她说:“我顽固地不爱他。”

“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为张兆和写了四年情书,一天都没落下整整四年,沈从文的痴情把张兆和逼得无路可退。

另一个文艺青年巴金给他出的主意,让他买书送给张**—可三**不在家,二姐允和出来看了看,看太阳那么大,叫他进来坐坐,等三**回来。估计沈从文本来就紧张,一听说三**不在家,愣愣地说了一句,“我走吧”,扭头就跑走了。

二姐说,人家大老远来找你,白跑了一趟,你得去请人家来家里玩才对。

没办法,三**只好屈尊去了沈从文住的旅馆。

当时沈从文正躺在床上发愣,三**敲了敲门,他打开门,吓得愣住了。

三**看着他那个呆样,但碍于二姐的命令,只好继续说:我家有很多弟弟妹妹,你来玩吧。

就这样,沈从文在苏州住了一星期,天天往张家跑,张家众兄弟姐妹都对他印象非常好。

在苏州住了一阵后,沈从文带着眷恋和希望离开了,临走前特意叮嘱兆和:“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允和帮他向父亲提亲,得到许可后,赶紧给三妹夫发了个电报,上面只有一个“允”字,一语双关,既是同意的意思也是发信人的名字。

兆和生怕她的沈二哥看不懂,偷偷又发了一封电报给他:“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兆和最终选择接受沈从文,固然是由于“他的信写得太好了”,也离不开家人的推波助澜。

校长也说沈从文好,二姐也说沈从文好,人人都说沈从文好。三**扛不住了。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冷酷了,是不是真的应该和这个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在一起。

“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还是用文字装点的,我总像有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这是张**的原话。

1933年9月9日,这是沈从文一生最幸福的日子。这场持续了四年的苦恋,终于通向了婚姻。在新婚之初,沈从文和张兆和一起啜饮着爱情的甜酒,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沈从文唤张兆和为三三,沈从文叫张兆和“ 三三 ”,而张兆和叫他“ 二哥 ”。他还写过一部名为《三三》的小说。他的作品里里的主人公,都是皮肤稍黑,清丽俊秀,率性纯真的女子,像极了张兆和。

婚后第二年,有了大儿子沈龙朱,婚后第四年,有了二儿子沈虎雏。这一家人,沈从文说湘西话,三**说合肥话,小龙说北京话,小虎说昆明话,实在有趣。

童话的结尾总是以: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结尾。然而,婚姻才是一个人修行的道场。

四姐妹中兆和的命运最为坎坷。沈从文先生和张兆和结婚后没几年,和女诗人高青子的一段暧昧关系,终是兆和心中永远的痛。

1935年左右,沈从文有事去拜访原民国总理熊希龄,但那天他不在,是由作为熊家的家庭教师高青子出面接待的,没想到两人兴趣相投聊得甚是开心,后来他们有缘再见,那次高青子便是好好打扮了一番,还是按照他小说里女主角的样式。

这让沈从文不禁欢喜,两人还真是越走越近,一度要到了禁区边缘。后来沈从文难以忍受这种伦理的煎熬便向张兆和坦白了,很自然张兆和生气的回了娘家。

沈从文无解,这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觉得她能帮助自己解开这个难题,便赶紧跑到了梁家,向林徽因讲了整件事的缘由,对于沈从文这场精神上的出轨,林徽因评价中肯:“ 他的诗人气质造了他的反,使他对生活和其中的冲突迷茫不知所措。”

七七事变后,沈先去南方谋差事,从北京到昆明,走了八个月,期间他不停的写信给三**,让其赶紧带孩子一起从北京去昆明相聚,其实仔细的想一想,让三**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异常活跃的四岁和嗷嗷待哺的一岁)加上小姑子一起跟着盲目徒步,这日子不堪想象。

沈从文是浪漫且文艺的,张兆和却是理性又务实的。

解放后,被郭沫若称作粉红色文人的沈从文,背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曾经自杀。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邀请沈从文来到他们清华的家休养。

不久,兆和收到丈夫的信后,回复——我读了信,心里软弱得很。难得人间还有这样的友情……可是人家对我们好,无所取偿地对我们好,感动得我心里好难过!听说徽因自己也犯气喘,很希望你能够振作起精神,别把自己的忧虑再去增加朋友的忧虑,你的身体和神经能在他们家里恢复健康,欢喜的当不止她一人。

兆和很关心沈从文的写作,关注他是否全力以赴,会不会停下手中的笔。“你不适宜于写评论文章”,她告诉他。她觉得机智的“短文”会毁掉作家的天赋才华。她认为这些短文是“琐琐外表的事情”,不希望丈夫把精力用在写作这样的东西上。

她对从文说:“你有你本来面目,干净的,纯朴的,罩任何种面具都不会合适。你本来是个好人,可惜的给各种不合适的花样给Spoil了。”

在丈夫最困惑艰难的时候,是兆和支撑了这个家。

1969—1972年,兆和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挑粪种田劳动,后转赴湖北丹江干校。二姐允和听说,兆和挑粪种田,还和冰心结成一对红。

凌宏(大姐元和的女儿)感叹:三姨吃苦耐劳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她是最后的闺秀中一个娇生惯养的弱女子。到了老年,居然能在干校承受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以致她的脚趾都变了形、走了样。后来回到首都,她又光荣地当上了修鞋匠。三姨津津乐道地自夸技术还挺棒的呢!

因为性格不合,沈从文和张兆和很少在一起。两人都在北京,却住在两处。沈从文每天吃了饭便走,儿女满室,竟然也没几句话。

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却这样互相折磨。

尽管如此,无论何时,张兆和都是沈从文眼中最美的风景。

1969年,“沈从文站在乱糟糟的房间里,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对我说:‘这是她(张兆和,此时已下放湖北咸宁)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接着就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哭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又伤心又快乐。”

1988年5月10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离世,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湘西。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三三:“三姐,我对不起你。”——这是他最后的话。

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

生前与这位二哥关系很好的四妹张充和也给他写了一幅挽联: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字其人。

二姐允和去看兆和:“孩子们说,三妹在休息。我轻轻推开沈二哥和三妹卧室的门,三妹站在床前,并没有睡。我轻轻抚摸着三妹的手,我们在书桌边坐下,三妹很平静安详。我默默无言,不知说什么好。倒是三妹先开了口,像叙述一件别人的事。她说二哥感觉气闷和心绞痛,三妹安慰了他,匆忙打了几个电话。三妹又说:“过去在他五年的病中,我时时刻刻在他身边。他一时不见我就叫唤,我总飞快地回到他身边。”

允和说:“你这五年也太累了。除了照应沈二哥,你什么也做不了。”

三妹还是那样镇定、安详。这安详内含着一颗哀沉的心。几十年的生活证明,沈先生是多么好的人,三妹与他同甘共苦,经历了重压和磨难,为此三妹的性格都有了许多改变,很少有人能相信她原来是那样的顽皮活跃。

大儿子龙朱回忆,我有一件毛背心是用深红和浅咖啡色四块拼成,非常好看,却是妈妈用旧毛衣毛裤的断线一段段搓捻接打而成,妈妈在去乌龙埠难童学校教课时,偶尔从半路水田坎边农村小店带回来几块荞糕,成了我们至今难忘的美味。

现在人们都说妈妈是名门闺秀,可是我似乎从来没有见过她的纤纤素手,我记忆中印象最多的却是冬天贴满橡皮膏的手指,比手指粗大得多的指关节。

谁说张兆和不懂沈从文?她举全家之力整理沈先生的遗稿,编选书信和全集。她在小羊宜宾胡同住所的阳台上“复兴”了一个小小的花园——那些花的名字,用的是沈从文书里那些女孩子的名字。

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兆和这样说:经历荒诞离奇,但又极为平常,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多多少少必须经历的生活。有微笑,有痛楚;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

她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对人无机心,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素朴,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

2003年2月16日,张兆和也溘然长逝,有过轰轰烈烈地相爱,有过菜米油盐的平淡,有过抱怨和纠结,有过相濡以沫的坚守,一切都将归于尘土。久别的沈从文在远处等着她。

1:爱情

常听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我想说,没有感情的婚姻是冰窟。

网上看到娱乐八卦,某某明星和某某明星是合约恋爱,时间到了就分手了。某某和某某虽然没有离婚,但已经是各玩各的了。这样的恋爱和婚姻,都是没有了感情。除了爱情以外,或许亲情、友情也少得可怜。

感情是维系婚姻的第一要素,一场令人感到幸福的婚姻,最大的愉悦感来自于“爱”。如果这场婚姻是没有爱的,只有责任或其他东西的束缚,那这段婚姻可能并不会多坏,但离幸福婚姻也是差距很远。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在他的一部中篇小说里说过:只有爱情才能使婚姻变得圣洁,只有被爱情圣洁化了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婚姻。不懂爱情的人对这样的观点嗤之以鼻,只有真正经历过爱情,懂得如何爱与被爱的人才会知道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以爱情为维系婚姻的纽带,就算婚姻生活里出现了什么问题都还有“爱”这个安全线存在。假如婚姻里没有了爱,两人之间若是爆发矛盾,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去真正维系了。

2:道德

一个有爱情的婚姻,男女双方有出轨的想法会比没有爱情的婚姻少得多。由感情作为束缚,其实已经极大地避免了失败婚姻中的大部分原因——出轨。

其实,在婚姻世界里,爱情充当了很大部分的道德。那剩下的一部分呢,靠得是责任感。

没有道德的婚姻下场都是凄惨的。文学大师郭沫若一生有3位妻子和1位情人,然而他却毫无责任感,对女人始乱终弃。这四个人中有2个人最后选择了自杀,另外2个人对他终身怀恨在心。他的十几个儿女有一半拒绝认他作为父亲。最终,这位文学大师孤独终老,晚年凄凉。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对一个家庭没有责任感,这个家庭岌岌可危。

3、趣味

除了爱情与道德,幸福婚姻还需要有一点,就是趣味。

沈从文是个专情的人,可惜他的专情直到死后才被妻子理解。沈从文结婚后,快速出名了,和妻子的距离一下子拉大,很长的时间里,妻子都不理解沈从文,沈从文专于他的写作和研究,并没有多关注妻子的不理解。他们感情不差,沈从文也有道德感,但两人之间,还是缺少了一点理解和趣味。

什么是婚姻中的趣味呢就是你说这个,我听得懂,还能和你谈论起来。比如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才子才女相配,自然少不了趣味。或者说,你说这个,我听不懂,但说的人浅显,听得人也发自内心的感兴趣,这样的趣味也很令人心动。

说白了,就是三观要一致,沟通要顺畅,两人之间相互理解,最好有些共同兴趣。这样,才不会有那么多的劳碌抱怨。

因为爱上了别人,觉得自己的妻子不如以前好了,这就是男人的通病,得到之后就不珍惜。

沈从文追求他的妻子张兆和可以说得上是费尽了心思,500多份情书,放在没文化的人身上还真写不出来,可是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沈从文并没有像童话里那样呵护,而是用“厌倦、出轨”,给自己这辈子的婚姻生活画上了句号。

沈从文小时候家里就很穷,他本身的学历并不高,只不过比较爱学习,经常去一些学校里蹭课,但好在他勤奋聪明,不久便名声大噪。随后,沈从文便被徐志摩介绍到了吴淞中国公学教书,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张兆和。张兆和和沈从文不同,她不仅是学校的校花,家境更是优越,张兆和一开始对于沈从文的追求不仅十分不愿意,更是由于困扰而找到了校长胡适。

而胡适由于觉得沈从文才华横溢,便努力撮合两个的感情,结果经过了4年的“穷追猛打”,沈从文终于如愿取到了张兆和。不得不说,结婚之初两个人十分幸福,但由于沈从文家比较穷,张兆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便放下了自己大**的身段,开始为沈从文主持家务。说到这里,我其实还挺佩服张兆和的,从小受人照顾,长大之后竟然为一个男人到了厨房。

但沈从文从不珍惜这一切,结婚之后,多次说张兆和不如以前好看、以前优越等,并且还用实际行动伤害了张兆和的心。沈从文出轨于自己的女粉丝,而这一出轨竟是10多年,中途虽有回转,但沈从文仍然选择了二次出轨。对于张兆和来说,她不愿意承认沈从文的离开,于是她把委屈咽在了心里,这么一晃就是一辈子,最终两个人也没有离婚。

好朋友的老婆,出轨了。

两个人结婚好多年,有房有车,也有一个可爱的宝宝。

男人对她百依百顺,百般疼爱,他俩一直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众人津津乐道的模范家庭,终于还是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出轨的对象,也有自己的家庭,老婆孩子热坑头。好朋友百般挽留,苦口婆心,恳求老婆念在孩子还小的份上,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但老婆,断然不肯回到家庭,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

她说,她不想和他过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婚姻,她说,他是她的真爱,她想和他过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局外人,我们并不清楚事情的全部真相,似乎也并没有评判的权利。

但是作为朋友,除了安慰之外,我也在尽力开导他,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婚姻出了问题可能两个人都有责任,劝他理性看待这件事情,从长计议。

但不能否认的是,我的心头也在盘旋着一个疑问,在这个出轨这么猖狂的年代,婚姻的意义何在?结婚后遇到所谓的“真爱”,又该何去何从?

02

电视剧《男人帮》,珊莉结婚多年,生活变得平淡后,打算和老公离婚,这时候遇到了顾小白。

但是最终,珊莉选择了回到老公身边,在最后一集,珊莉对顾小白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总会渐渐忘掉自己的承诺,更在乎新的感受,新的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可是这种感觉是没底的。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我们永远都会爱上不同的人,但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爱是经营、是坚守、是持久忍耐。以前我以为这些都是说说而已,但其实不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你怎么能保证,我就一定是你最后爱上的那个女人,我又拿什么保证,你一定是我最后爱上的那个男人?

能守住最初的那份爱,并且一直守下去,爱护他、不离不弃,那才是最难的,也是最应该做的。

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是对结婚后遇到真爱所作出的最完美的回答。

当然,我所说的结婚,是两个人有爱情作为前提。

其实呢,人这种动物,最擅长的就是自我暗示。婚内出轨、背叛,总是喜欢以“ta才是我的最爱,我后悔结婚早了”来找借口。

因为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不会自律的人,不敢承认自己是一个被肉体的欲望冲昏了头脑的人,所以,总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争取心理上的安慰。

说着说着,谎话就成了真话,还真就以为一起出轨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的最爱。

03

所以说呢,婚后遇到真爱,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你遇到这个人,能够弥补另一半的不足,你觉得是真爱,等到新鲜感过了,发现现在这个人的不足了,你又会以为下一个人也是真爱。

找来找去,到最后,耽误自己不说,没有人会成为你的真爱。

比如,沈从文,就是那个写出:“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的作家,这首诗便是写给他的妻子张兆和的。

按理说,这么深厚的感情,肯定会牢不可破,坚不可摧吧?尤其是沈从文当初追求张兆和,可是写了近5年的情书。

但是很遗憾,沈从文还是爱上了另一个女人,高青子。

两个人在文学上彼此鼓励,在各自的作品里影射这段感情。

张兆和一气之下回到苏州老家,沈从文每天对妻子一封长信,诉说对高青子的爱慕与关心。

只是,与长久的婚姻比起来,短暂的婚外恋实在是脆弱的多,两人最终各退一步,沈从文最终还是回到了妻子身边。

1946年,沈从文纪念结婚13周年的小说《主妇》,便是写给妻子的忏悔书。

1969年,沈从文下放前夕,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那是张兆和写给他的第一封信,彼时,张兆和已经下放湖北咸宁,沈从文把信举起来,面色羞涩而温柔,接着便哭起来。

快七十岁的老头儿,思念妻子,哭得像个小孩子。

04

两个人结婚后,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磕磕绊绊,很容易像张爱玲所说的“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的平淡。

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一起过日子前,谈恋爱是一回事情;一起过日子后,又是另一回事情了。

就像我们去旅行,总是羡慕城市的风景,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一座城市最美好的一面,等到真的搬来住了,就未必那么喜欢了。

反正,新鲜劲儿总会过去,白玫瑰迟早会变成白开水,红玫瑰也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小鲜肉总会变成怪蜀黍,会有啤酒肚,可能会秃头,睡觉会打呼噜;小萝莉也会变成爱跳广场舞的老大妈,牙齿掉光,乳房会下垂,屁股会干瘪。

愿意承担后果,就去追求下一个所谓的真爱;

不愿意追求后果,就继续守着眼前人。

05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每一个遇到真爱的人,继续死抱着眼前的婚姻不放。

我只是觉得,两个人进入婚姻之前,首先要摒弃的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那些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浪漫。

否则,当你忍受不了婚姻的现实时,又会拿两个人做对比,去否定之前的誓言,这又何苦呢?

选择进入婚姻,就要承认婚姻对于个人、对于家庭的意义。

爱情,是多巴胺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是激情与冲动;但是婚姻的本质,是共同生活,共同抵抗生活的风险,共同养育孩子与老人,是长久与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婚姻要经营,要在现实平淡与浪漫激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当然,现在你有结婚的自由,也有离婚的自由。

妥善地安排好孩子、分割好财产,妥善地给另一半一个接待,然后转身投入下一段感情,我也敬你是条汉子,不管是男汉子还是女汉子。

我烦就烦在,有一个词,叫:出轨。

两个人确实难以沟通,确实过不去了,确实爱上了别人,确实要和别人上床,确实在“真爱”与“旧爱”中间徘徊了,请利索地处理好婚姻,再盘算肉体的交欢。

这个年头,要死要活奋不顾身的找到真爱不算本事,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做欲望的奴隶、能够承担任何可能的后果不后悔,这才叫本事。

你觉得自己遇到真爱了,不愿意被辜负,选择出轨;那你的婚姻伴侣,就愿意如此被对待吗?

婚姻也好,爱情也好,又不是只有你自己才是个人,别人的心也是肉做的,有血有肉,凭什么要承担你放纵带来的伤害?

06

做人还是厚道点好。

只有自卑的弱者,才会缺乏同理心、同情心,才会因为背信弃义而沾沾自喜,才会用刚愎自用来满足自我,因为缺乏远见与预知的狭隘,等到承担后果了又会怨天尤人,却从不反省,命由己作主。

出轨的那人,也请别以“人应当有爱的自由”作为挡箭牌和遮羞布,因为当你踏入婚姻,踏入爱情,就默认了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是基于责任和道德的。

一切打着“我有追求爱的自由”置家庭与伴侣于不顾的,都是耍流氓。

07

婚姻嘛,爱情嘛,两人相处,不就是你哄我我哄你,你疼我我珍惜你。

非得生死离别、妻离子散、执手相看泪眼,来生再见的,净扯这些没用的。

你还以为在演**呢?

微信同号138 5207 8510    178 6878 751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61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