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十大美女:风靡旧上海的十大“红颜沉香”

旧上海十大美女:风靡旧上海的十大“红颜沉香”,第1张

旧上海十大“红颜沉香”

1、王人美

在旧上海繁华奢靡的浮光掠影中,一个模糊的形象渐渐清晰,她就是王人美,一个在当时以“野猫”之名而享誉影坛的明星。她主演的**《渔光曲》堪称百年中国**的经典;她演唱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七十多年传唱不息;她和旧上海红极一时的影帝金焰的婚恋至今扑逆迷离。而在晚年她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却把成名看成是一生的不幸。王人美,一个知性红颜的传奇人生。

在**《渔光曲》中,“小猫”王人美在波光万顷的海面上撒网捕鱼的情景已成为百年中国**的经典镜头,那片明亮的香云,伴随着她在影片中演唱的主题歌,持续飘香了七十余年而不衰。《渔光曲》的问世,在当时的中国**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渔光曲》首次在银幕上展示了那个年代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人生。红颜王人美,她由此遗留下来的沉香离民间最近,离我们心情最近。

属于上个世纪的那段美丽肯定是不能延续到现在,多年之后,世界没有轮回,只是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么一点熟悉的影子,嗅到一些熟悉的味道罢了。而属于老上海的王人美,就是一那一朵花,虽有盛开的灿烂,也有凋落的凄凉。但无论如何,每走一步,都带起风,随风起舞。

王人美

2、龚秋霞

在上海红颜沉香里,龚秋霞独以“梅花”惊艳上海滩。她十四岁加入“梅花歌舞团”,与张仙琳等因歌喉动人舞姿优美而被喻为“梅花五虎将”。旧上海的舆论界曾这样赞扬过她:龚秋霞的歌则最宜于清晨听,因为她的歌充满着青春朝气,抑扬顿挫,甜润婉转……。此绝妙之喻让现在的歌迷身有同感。

龚秋霞于一九三七年主演的**《古塔奇案》中的插曲《秋水伊人》是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老歌。在影片中,由龚秋霞扮演的凤珍,每晚临睡前望着女儿小珍,百感交集,以她那高亢哀伤的优柔嗓音唱着那曲凄婉哀怨的《秋水伊人》,让人动情。“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此曲教人回味不已!

龚秋霞

3、潘玉良

潘玉良,可以说是旧上海最为传奇的红颜女子,她扑朔迷离的身世以及迷样的际遇,都让她的名字在她亲手绘制的旧上海画面上定格为一抹亮丽的色彩。

如果说黄莺莺的女人香是从歌声中流淌出来的,那么潘玉良的女人香就是从油彩中飘散出来的。从 到小妾到画家,她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就像一幅充满了谜语的油画,仿佛带着蒙娜丽莎般的蛊惑魅力让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而从油彩中散发出来的凝香,竟然让一座城市、一个年代沉湎其中,久久不肯梦醒。

第一剧场播出的电视剧《画魂》浓墨重彩地截取了潘玉良一生中最绚丽、最动人的十几年,传说中的才情女人潘玉良就这样在几十年后通过光影与我们再次亲近,这或许就是我们观赏上海滩风情时最渴望的一抹异香吧。

电视剧《画魂》讲述了潘玉良的那段传奇人生:青楼出身的潘玉良十八岁后在两位男人的帮助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并在艺术之都巴黎登峰造极,成为享誉中西的大画家,这绝对是一个异数,更准确地说是一段传奇。与此同时,她终其一生也都挣扎在这两位男人和另一位女人的情感漩涡中,无意依靠却又难以割舍,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离世。

潘玉良

这就是上世纪名噪一时的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从十里洋场发轫,到艺术之都巴黎,她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搀杂了旧上海和异国风情的不老沉香。

4、周璇

说到旧上海的红颜沉香,周璇是一块弥久真的香玉,就象她的名字子里有个寓意为玉石的“璇”一样,她的一生,华丽而又沉重。

周璇儿时不幸,被几经送养,七八岁时,被送进一个歌舞班,处次涉及文艺。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周璇结果名列第二,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从此唱红上海滩。1937,周璇演唱的《何日君再来》,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1941年,周璇还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

周璇

“金嗓子”周璇不仅唱歌出众,还在光影中呈现了她的风采,其中《马路天使》是周璇的代表作品。据说抗战胜利后,赵丹与周璇在上海相遇,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不无伤感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周璇的情感生活坎坷,三次婚恋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像她在歌曲里所唱的: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儿在何方叫人费思量……不疯魔,不成活,在演艺圈无限风光的周璇却被诊断有精神疾病,1957年,她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一代红颜,就此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声音,仍在今天生长不息。

5、胡蝶

在一个小资如此盛行的年代,旧上海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想家园。十里洋场上的那些灯红酒绿、风花雪月,被压缩进一张张发黄的胶片,把往昔的浮华和荣耀一直闪烁到今天,胡蝶就是那些胶片里最华丽的影象。

虽然在如今的上海辅庆里,这个长大后改名为“胡蝶”的女孩,已渐渐陌生,但循着那股深刻入骨的味道,我们可以在7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旧上海找到那抹沉香。那时候她的名字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旧上海传奇女星蝴蝶先后主演了百余部影片,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

胡蝶加冕影后,不仅受到影迷们的追捧,也为广告商所青睐,做的广告自然最多,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商品也是不少,就连喜欢启用国际巨星做宣传的力士香皂,也请了胡蝶来做广告。在当时看来,胡蝶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她除了脸若银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之外,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更是她的招牌。这个以“梨涡美人”扬名影坛的明星是那个时代中国男性的“梦中情人”。

胡蝶

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为潘宝娟。1989年4月23日,翩舞人间近百年的胡蝶在温哥华因病与世长辞。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胡蝶最终蝶化而去,她那美丽的身影却长留人间,一同留下的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胡蝶就这样飞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翩翩起舞,最终化成了花儿的灵魂,只留下那缕余香,仍执拗地钻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6、张爱玲

在旧上海的班驳沉香中,张爱玲永远是那第一炉香,当我们在揭开旧上海那本如花相册时,第一眼总是留给了张爱玲。泛黄的纸张,模糊的黑白印刷,一代奇女子却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袍,倨傲的仰着头……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在那一刻迷恋上这个女子的传奇、高贵以及骄傲。

初读张爱玲,大多都在那个似懂非懂的年龄,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旧上海的小资,象那杯咖啡,蔓延开来,充满整个心情;再读张爱玲,感慨于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原来在她的洞察世故的冷目之后,也有此感慨!三读张爱玲,心情来自她的情感世界,在看似坚强、高傲的张爱玲背后,一个的情路坎坷,再多的高傲也只能化为无奈。于是,张爱玲精心点燃的那炉香,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熏湿了若干年后你我的眼睛,那刻的红颜沉香,竟是如此的深重。

张爱玲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长袍,爬满了虱子”,尘世有多么繁华热闹,张爱玲随手轻轻一揭,却让我们看见繁华似锦的幕布后哀凉的人生荒漠。在一般的感觉里,苍凉就应该是灰蒙蒙的那种,有些恍惚,有些迷离,而她的苍凉偏不如此,五光十色的,温暖的,舒适的,竟是那抹化不开的香。

7、阮玲玉

隔岸凝望,属于岸那边的旧上海的浮华虽说已迷人眼,但浮华背后却是种莫明的痛。那种忧伤的心情味道,我们隔了时光的海寄给了阮玲玉,一个旧上海悲剧女王的戏梦人生。

影片《阮玲玉》为我们呈现了陆离的旧上海风貌,以及阮玲玉的传奇一生。张曼玉的袅娜和颓废的华丽真实地把那颗70年前的香魂交到了我们的手上,穿越岁月的沉淀,张曼玉打开了属于阮玲玉的那炉沉香。

阮玲玉是真正为无声**而生的人,虽然她没有在银幕上说过一句话,这个“默片时代”的女王,只用肢体和眼神就为我们传递了窒息的风情。1926年,迫于生计的阮玲玉出任影片《挂名夫妻》女主角,一举成名。1929年,阮玲玉主演影片《故都春梦》,扮演 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阮玲玉表演艺术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她先后主演了《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等很有影响的影片……阮玲玉演技具有丰富的 又不失纯真、强烈而又细腻熟练、朴素而自然,丝毫没有雕凿的痕迹,于是,中国“葛丽泰·嘉宝”的美誉不胫而走。 然而纤弱、敏感的红颜终归薄命,这位站在中国女演员演技巅峰的女星,却在情感道路上一路坎坷,于是,她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感慨后,自己结束了她精彩而又无奈的一生,一代红颜香消玉陨。

阮玲玉

8、上官云珠

出生于江苏的上官云珠到了19岁才开始了她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这一年,她几经辗转来到上海,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庆福里236弄18号拥挤的弄堂房子里,上官云珠开始了她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美丽人生。

四十年代初,上官云珠拍摄了她的**处女作《玫瑰飘零》,开始在影坛上崭露头角。20世纪40年代后期。她在“左翼”文化运动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里所拍摄的许多进步影片,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早春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后来都成为中国著名经典名片,上官云珠,这个旧上海十里洋场洇染下走出来的女子,终于脱胎换骨,凝成一段冰清玉洁的沉香。

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的女人香别有情趣,她眉眼俏丽,还有合乎江南人审美的精巧的小嘴,一幅典型的上海美女精明世故模样,在那里面带着一点风尘气的冶艳和江南小家碧玉的本分,所以她常被导演选中演上海的交际花,商人家庭的少奶奶,暴发户张狂的妻子,在细细的画眉下,她的眼睛,会表现出锋利的刮胡刀一样的刻薄。

但上官云珠的洁身自爱并没有让她逃脱历史的捉弄,在“大动荡”期间,上官云珠受到残酷迫害,于1968年11月22日去世。

9、黎莉莉

对现在的追星族来说,黎莉莉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可她当年是与“一代名伶”阮玲玉同时代、比“金嗓子”周璇更早投身银幕的旧上海一代巨星。翻开中国**百年表演史册,默片时期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女演员中,她是最后一位辞世者。

黎莉莉,1915年生于北平。原名钱蓁蓁。其父钱壮飞是中国***地下党员。安徽桐城人。她从小当过丫头,做过养女,学过京戏,进过孤儿院,童年生活极为不幸。1926年,在影片《燕山侠隐》中第一次扮演角色。

1927 年,她移居上海,父亲送她进黎锦辉主办的中华歌舞团学习歌舞,此团后改名为明月歌舞团。她随团曾到过南洋一带演出,由于她表演出色,与王人美、胡蝶被称为歌舞三杰。黎锦辉也十分喜爱她,认她为干女儿,改姓黎。1931年,黎莉莉随团转入联华影业公司,后歌舞团又更名为联华歌舞班,1932年解散。她进入联华影业公司成为基本演员。

1932年,她主演了孙瑜导演的《火山情血》,同年还与王人美合演了《芭蕉叶上诗》,1933年她主演了《天明》,参加了《小玩意》的拍摄。后来孙瑜专为她写了几个剧本,由她主演,如《体育皇后》和《大路》,在这两部影片中,她以活泼、健康、富有时代性的形象征服了观众,被公认为典型的“甜姐”,颇受当时学生及青年人的欢迎。1935年至1937年,她在“联华”主演了《狼山喋血记》、《人海遗珠》等八部影片。

黎莉莉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加入了中国**制片厂,与高占非合演了《热血忠魂》后,便和该厂当时的技术科长罗静子结婚,1939年,她由重庆去了香港,参加了香港大地影业公司由蔡楚生导演的《孤岛天堂》的拍摄,这部影片公映后,极为轰动。

1940 年,她回到重庆,在“中制”主演了《塞上风云》,她在片中的表演获得好评,1946年,她到美国,在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学习表演,到纽约学习语言和声乐,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暑期班进修化妆,还到好莱坞观摩实习过,1947年回国。解放后,她到北京**制片厂当演员,参加了《智取华山》的拍摄,1955年她进入北京**学院专修班学习,后留校任教,成为表演系教授。

《小玩意》中的珠儿,《大路》中的茉莉,《狼山喋血记》中的小玉,还有《体育皇后》,在那些畅快淋漓的讲述背后,敢爱敢恨又不失娇艶之美的女性,就安静地生活在北京南城的一角,安享晚年和独属于她的如烟往事。

10、秦怡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秦怡,正如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所说:“因为她的性格和品质的美,她才能塑造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正是基于这种内心深处的美,秦怡成为上海红颜沉香里面最厚重、最醇香的一抹。

如果说旧上海给了大多活跃于此的女星无限风情以外,还有些许风月的遗憾,那么秦怡则是个另类,出身上海大封建家庭的秦怡,延续了旧上海诸多红颜的知性、风情和灵性,但对风尘和风月则全把地抛弃,这或许就是秦怡进步所在。进步的秦怡早在抗战时期,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的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建国后,秦怡曾在多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等。1983年由她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屋檐下》,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响的表演技巧。

秦怡

醇香的秦怡有着美丽质朴的内心支撑,但这亦无法阻挡其命运的多舛:在经历了初次的婚姻失败后,1947年,秦怡在25岁时与20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影帝”金焰结为夫妇,并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银坛双翼”。但好景不长,夫妻间渐渐发生了情感错位。金焰去世后,秦怡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自己的儿子,尝尽生活艰辛。但在经过命运的历练后,秦怡,这位“东方的维纳斯”却日益凝聚成一段让人景仰的沉香,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先后娶了五房太太

杜月笙娶了五房太太,其中最有名的是京剧演员孟小冬。

1915年,杜月笙27岁时候娶了元配夫人杜沈月英,她没有生育,和杜月笙领养一子名叫杜维藩。他们结婚后关系不错,沈母去世,杜月笙亲自操办葬礼,还为岳母修建大坟,但后来渐渐就冷淡了。杜月笙劝她少抽鸦片,让她学学林桂生的持家之道,不料沈月英反唇相讥,“你认为她会持家,为什么不娶她呢?”杜月笙勃然大怒,给了她一个耳光。

大太太沈月英

杜月笙忙碌又娶了新太太,对沈月英越加冷淡。沈月英寂寞之中和表弟傅方林私通,四太太姚玉兰发现后告诉了杜月笙。杜月笙从此多年幽禁沈月英,还砍断了她表弟四肢并把他扔进黄浦江,另外一种说法傅方林被 汽车 撞成了残废。

杜月笙第二次婚姻来了。他有一天到丽都花园舞厅,挑选了女孩陈帼英跳舞。她年仅16岁,还在念书,是兼职舞女。杜月笙跳完一曲,就对她说,“我想娶你为二房太太,你愿意吗?”他又请她到一间包厢喝茶,把她揽入怀中,为她宽衣解带……第二天,杜月笙将一份厚礼送到陈帼英的家中,她的父母同意了婚事。杜月笙和陈帼英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杜维恒、杜维翰和杜维宁。

1923年,杜月笙又娶了16岁名媛孙佩豪。她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杜维屏,一个叫杜维亲。

右三是二太太陈帼英、右四是三太太孙佩豪

1928年,三位当红的名伶到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她们是母女关系,母亲小兰英唱老旦,大女儿姚玉兰唱须生,二女儿姚玉英唱武生。杜月笙看罢戏,兴冲冲地到后台拜访她们,说了许多殷勤的话;母女三人知道他不安好心,待他很冷淡。

姚玉兰(左一)和妹妹姚月英

杜月笙不死心,天天来看戏捧场。他又找到管理黄金大戏院的黄金荣儿媳李志清,坦率地说,他想娶姚玉兰,拜托她做媒。李志清照实转告,姚玉兰和她母亲大吃一惊。她们表示可以嫁给他,但不能做小老婆。杜月笙要李志清转告姚玉兰:婚后一定和她白头偕老,并且不会把她当偏房看待。最后,姚玉兰提出条件:一是必须摆酒设席公开娶她,二是要和其他夫人分开来住。

杜月笙一口答应,并送了一块金手表给李志清表示感谢。

杜月笙和姚玉兰的新房设在蒲石路辣斐坊16号,这一年杜月笙42岁。姚玉兰生了女儿杜美如,杜月笙在女儿满月时请了堂会,知名演员梅兰芳和马连良登场演出,张学良夫人于凤至专程来到杜公馆道贺。四太太姚玉兰为杜月笙生养了二个儿子和二个女儿,他们是杜维善、杜维嵩和杜美如、杜美霞。

上图:杜月笙和孟小冬

五夫人孟小冬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4年后被逐出梅家。杜月笙听闻孟小冬的遭遇,为她请了上海最有名的女律师,还给梅兰芳打电话,要他出钱补偿。杜月笙的帮助,让孟小冬很感动。杜月笙还在北京买过一栋别墅送给孟小冬。

黄金大戏院迁址重建,于1937年5月1日正式开幕,揭幕剪彩的人分别是孟小冬、陆素娟和章遏云,孟小冬是姚玉兰请来的,她们是好姐妹。姚玉兰知道杜月笙一直暗恋着孟小冬,她为了讨好他,希望孟小冬能够嫁给杜月笙。

姚玉兰和‘孟小冬

这天晚上,姚玉兰让孟小冬陪自己睡。夜半时分,姚玉兰离开卧室,待到孟小冬醒来,发现身旁睡的是杜月笙。从此,孟小冬成为杜月笙的女人,两人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同居生活。

1948年,中共解放军围困了北京和天津,有钱人纷纷逃离,孟小冬十分惊慌,茫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杜月笙派来一架专机来接她,让她喜出望外。孟小冬到了上海,姚玉兰在茂名公寓大门口迎接,杜月笙在17楼房间里等候,孟小冬从此生活在杜家。

看到***即将进入上海,杜月笙携全家逃往香港。他在香港身体越来越不好,为了换个环境计划前往法国,要办护照的时候,孟小冬对他说:“我以什么身份去呢?”杜月笙震动了,感到太委屈她了,于是决定娶她为妻。杜月笙坚持着从病床上爬起来,和孟小冬举行婚礼。他要求自己的所有孩子给孟小冬行跪拜礼,喊她为“妈咪”;他还订下十桌喜宴,以示庆祝。这一年,孟小冬42岁,杜月笙63岁。婚后孟小冬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杜月笙晒太阳,还给他唱戏曲;杜月笙悄悄告诉她,他12岁时就开始喜欢她了,她感动地眼泪流了出来。

1950年,杜月笙在香港和家人合影

再说一下五个太太的归宿。抗战期间,大太太沈月英病逝于上海。二夫人杜陈帼英,1949在香港与杜月笙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上海,后来多次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三夫人孙佩豪,经常带着儿子和佣人居住英伦,1951年在香港给丈夫送终,之后迁居英国,90年代病逝于美国。四太太姚玉兰在香港扶丈夫灵枢迁居台湾,80年代病逝于台湾。1967年9月,孟小冬到台湾定居,1977年逝世。

(待续)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石菖蒲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植物形态 9 采制 10 性状 11 性味归经 12 功能主治 13 运用 14 化学成分 15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 16 石菖蒲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51 水分 1652 总灰分 166 浸出物 167 含量测定 168 石菖蒲饮片 1681 炮制 1682 浸出物 1683 含量测定 1684 鉴别 1685 检查 1686 性味与归经 1687 功能与主治 1688 用法与用量 1689 贮藏 169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石菖蒲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菖蒲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菖蒲 1 拼音

shí chāng pú

2 英文参考

Acorus gramineus Soland, rhizoma acori graminei [朗道汉英字典]

acori graminei rhizoma,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Acoori GramineiGrassleaf Sweetfalg Rhizome

3 概述

石菖蒲

石菖蒲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rassleaf sweetflag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石菖蒲的别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菖蒲、药菖蒲[1]。

山菖蒲、石蜈蚣、水剑草。

7 来源及产地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根茎[1]。主产四川、浙江、江苏等地[1]。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叶剑状线形,长30~50cm,宽2~6cm,无中脉。佛焰苞叶状,长7~20cm,肉穗花序狭圆柱形,长5~12;花两性,淡黄绿色;花被片6;雄蕊6。浆果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于山沟、溪涧潮湿流水的巖石间,或泉水附近。

9 采制

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10 性状

根茎扁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上方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有残存叶基;下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小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11 性味归经

辛,温[1]。入心、肝、脾经[1]。

12 功能主治

石菖蒲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和中,解毒的功效[1]。

1治热病神昏,癫痫,痰厥,健忘,耳聋[1]。

2治胸腹闷胀,中暑腹痛,呕吐,腹泻,噤口痢,风寒湿痹[1]。煎服:3~9g[1]。

3捣敷或研末调涂治痈肿发背,跌打损伤[1]。

石菖蒲为眼科常用开窍药,具有开窍宁神,芳香化湿的功效。用于目窍不利、玄府闭塞所致的目昏视渺,本品秉芳香清冽之气,振发清阳,宣通窍道,聪耳目,利玄府,可与远志配伍使用。

13 运用

菖蒲叶:煎水洗治疮疥[1]。

14 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其主成分为α细辛醚及β细辛醚、丁香烯等[1]。

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α,β,γ细辛醚(α,β,γasarone),并有细辛醛(asarylaldehyde)、二聚细辛醚(bisasarin)、丁香酚(eugenol)及黄樟油素等。

15 药理作用

细辛醚有镇静、解痉、降温、祛痰、镇咳、平喘、一定的抗癫痫作用;β细辛醚还有扩张血管、抗性腺作用,亦可能有致癌作用;二聚细辛醚有降脂作用;甲基异丁香酚有镇静及抗菌作用[1]。

16 石菖蒲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石菖蒲

Shichangpu

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

162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μl,直径03~l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柬和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柬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内皮层明显。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较步。纤维束和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粉末灰棕色。淀粉粒单粒球形、椭圆形或长卵形,直径2~9μm;复粒由2~20(或更多)分粒组成。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呈多面形、类多角形、双锥形,直径4~16μm。分泌细胞呈类圆形或长圆形,胞腔内充满黄绿色、橙红色或红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02g,加石油醚(60~90℃)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菖蒲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约1小时,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以碘蒸气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 第二法)。

1652 总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Ⅸ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167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168 石菖蒲饮片 168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扁圆形或长条形的厚片。外表皮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的可见环节及根痕。切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有明显环纹及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1682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00%。

1683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7%(ml/g)。

1684 鉴别

(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685 检查

同药材。

1686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归心、胃经。

1687 功能与主治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1688 用法与用量

3~10g。

1689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169 出处

石菖蒲别名: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菖蒲叶、水剑草、香菖蒲。石菖蒲是学名,属菖蒲科,为禾草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

石菖蒲的功效:

石菖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滑塌、清燥利湿、提神醒脑、开胃健脾以及开窍醒神等作用,还能用于辅助治疗头晕耳鸣、脑梗塞、头晕耳鸣、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胃胀气以及脾胃湿热等情况。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石菖蒲主要是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及以南的各个地区。

石菖蒲的特征特点:

石菖蒲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属,整体呈丛生状,在山涧、山沟等地分布广泛,它的根茎具有一定的香味,叶片呈线形,长可达半米左右,且暗绿色或深绿色,2月~6月开白色花朵,结绿色果实,果实成熟以后会变成黄绿色。石菖蒲是有名的地被绿化植物,常常种植在树下,园林栽培很是常见。

可是节假日怎么过呢?如何才能不虚度光阴?一起来瞧瞧吧。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放假了就有大把的时间打游戏!

不过却总是遇见那么些猪队友。。。

收拾行囊,说走就走

十一长假想出去旅游,可是著名景点都是人山人海。。。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众景点

国庆再也不用排队啦

一、丹东

丹东推荐景点: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馆、虎山长城、蒲石河森林公园、凤凰山

二、北疆(新疆北部)

三、宁波渔山列岛

四、稻城

五、玉龙雪山

不管是出国游还是当地游

最主要是放松心情,开心的去玩耍吧

总结:在假期出去玩,自驾游还可以免高速费!世界那么大,总得到处去看一看,或约上三五好友,或跟父母一起。欣赏欣赏别处的风景,给自己的心灵换一个滤镜。

推荐指数:★★★★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相信大多数年轻人跟小编一样

远离家乡,在外漂泊(拼搏)

节假日能回到父母身边也实属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

吃饭不用自己掏钱,睡觉不用付房租,还总有免费的下午茶!

不过最关键的呀还是陪父母唠唠嗑,话话家常~

(然后被拉去相亲哈哈)

总结:七大姑八大姨啥的能躲就躲,单身的催相亲,有对象了催结婚,结婚了催生子······ 呃你们懂的。不过过节回家,尤其是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日子,跟父母一起吃一顿饭还是很有必要的,再一起出去踏踏青,就像小时候他们带着我们出去那样。

推荐指数:★★★★(因为要相亲扣一颗星星)

追剧,躺尸

小仙女儿们最近又在追啥剧啊

听说如懿最近刚刚当上皇后

望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90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