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腊肉的做法和配料

自制腊肉的做法和配料,第1张

腊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肉5公斤。调料 盐150克,花椒25克,松柏锯末15公斤。(花生壳亦可)

腊肉的特色:

家制腊肉(一)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私家菜

口味:咸鲜味 工艺:风干

家制腊肉(一)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2500克

调料:盐75克,花椒13克

家制腊肉(一)的特色:

肉色暗红,味道鲜美,具有浓郁的烟芳香味。

教您家制腊肉(一)家制腊肉做法

1.(1)切条、腌制:将肉切成长30厘米,宽3至5厘米的条,用竹扦扎些小眼,用经过炒烫晾至温热的花椒和盐进行揉搓,搓后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层层码放,最上一层用重物压住。每隔2天翻倒1次,腌10天后,改为每天翻倒1次,再腌4至5天,取出,用绳穿上,吊挂通风处晾至半干。(2)烟熏:大铁锅内放锯末,上架铁箅子,把晾好的肉置其上,盖上锅盖,然后烧火。当锯末受热冒烟时停火,肉熏上**,其水分已干即成。(3)蒸制、切片:把制好的腊肉放入温水泡软,刮去黄面,并用软刷刷去肉上的尘土,再用温水洗净,放入容器,上屉用旺火沸水足气蒸约1小时。下屉晾凉,切片装盘食用。

2.(1)腌制方法同制作方法。(2)在肉腌好后,吊挂在屋外阳光下晒,开始每天晒1次,以后每隔2天晒1次,晒约2个月,即可成为色黄发干的腊肉。(3)食用前的制作同制作方法一。

四川腊肉做法:

历史悠久,中外驰名。制作全过程分备料、腌渍、熏制三步。

1.备料:取皮薄肥瘦适度的鲜肉或冻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l公斤、厚4—5厘米的标准带肋骨的肉条。如制作无骨腊肉,还要切除骨头。加工有骨腊肉用食盐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无骨腊肉用食盐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酱油备37公斤、蒸馏水3—4公斤。辅料配制前,将食盐和硝压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晒干碾细。

2.腌渍有三种方法:(l)干脆。切好的肉条与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顺序放入缸内,最上一层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层肉条上,腌渍3天翻缸;(2)湿腌。将腌渍无骨腊肉放入配制腌渍液中腌15一18小时,中间翻缸2次;(3)混合臆。将肉条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内,倒入经灭过菌的陈腌渍液淹没肉条,混合腌渍中食盐用量不超过6%。

3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须漂洗和晾干。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将晾好的肉胚挂在熏房内,引燃木屑,关闭熏房门,使熏烟均匀散布(不可令火烧在肉上),熏房内初温70℃,3—4小时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时左右为成品。刚刚成的腊肉,须经过3—4个月的保藏使成熟。

湖南腊肉做法:

1先将猪肉皮上残存的毛用刀刮干净,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用竹签扎些小眼,以利于进味。

2.先把花椒炒热,再下入盐炒烫,倒出晾凉。

3.将猪肉用花椒、盐、白糖揉搓,放在陶器盆内或搪瓷盆内,皮向下,肉向上,最上一层皮向上,用重物压上。冬春季两天翻一次,脆约5天取出,秋季放在凉爽之处,每天倒翻一至两次,脆约2天取出,用净布抹干水分,用麻绳穿在一端皮上,挂于通风高处,晾到半干,放人熏柜内,熏约两三天,中途移动一次,使烟全部熏上腊肉都呈金**时,取挂于通风之处即成。

〔工艺关键〕

1.猪肉宜选皮落肥瘦相连的后腿肉或五花三层肉。

2.熏料上若加桔皮少许,腊肉香味更加浓郁。

〔风味特点〕

腊味是湖南特产,凡家禽野畜及水产等均可脆制,选料认真;制作精细,品种多样,具有色彩红亮,烟熏咸香,肥而不腻,鲜美异常的独特风味,每年冬初季节就开始熏制,要吃到春节之后。烟熏的腊味菜,能杀虫防腐,只要保管得法,一年四季都能品尝

  与汉族相比较而言,虽然土家族也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总体而言婚姻还是自由的。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在摆手节、女儿会等大型节日和生产活动中相识、相恋,以对山歌、吹木叶表达爱情,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便可结婚。土家族的婚姻习俗是是所有土家民俗中仪式最为复杂、程序最为完整、细节最为精致的民俗之一,其程序可分为五大部分:求肯(即求亲)、定亲、结婚、送亲、回门。其中每一大部分又由许多小环节构成,程序极为完整,内涵颇为丰富。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一、求肯(即求亲)

  男女双方有意之后,男方会选着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通常为女性),带上一些男方准备的糖酒、腊肉等,去女方家求亲。此时,媒人会极力撮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完成男方的托付。若女方家长收下了礼物就表示默许了这桩姻缘,随后就是“通族”即女方家长向父老乡亲宣布自己女儿的婚讯。“通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上的即女方父母挨家挨户告诉他人女儿的婚讯,另一种是女方办一场酒席(酒席所需的物品一律由男方提供),请父老乡亲吃一顿饭,在酒席上宣布女儿的婚讯,这顿饭是不能收父老乡亲的礼金的。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二、定亲

  求肯成功以后就是定亲,俗称“写八字”、“吃耳朵酒”。酒席依旧是由男方提供物品,女方举办,宴请乡邻。“写八字”就意味着正式的定亲,男方当然也要来参加“写八字”,主要是来认亲,认识女方的一些亲戚朋友。在酒席开始之前,男女双方要相互交换生辰八字,同时要请风水先生把结婚的日记定下来,俗称“报日子”。酒席结束后,男方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糖、酒、粑粑等给前来参加宴席的父老乡亲,粑粑一般是四个或者六个,不能是单的,也不能是八个,因为人们觉得“八”有“倒八辈子霉”的意思,不吉利。需要注意的是,男方既要给女方的乡邻(多为父亲一方的人)准备粑粑,也要为女方母亲娘家一方准备粑粑,所以双方一定要事先商量好具体的人数,确定礼物的数量,可多不可少,因为在送出父亲方的礼物之后,要确保母亲娘家方的礼物依旧是足够的。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三、结婚

  “八字”写过之后,女子离家的日子也就开始倒计时了。这时,男女双方都会为婚礼忙碌,女方要置办嫁妆,男方置办结婚所需物品。在结婚前一个月(也有七到十天前开始的),女子就会停止下地做活,开始进入“哭嫁”环节。哭嫁是整个土家婚嫁习俗中最为独特、最为动人心弦的环节,土家族女子从十二三岁起就开始学习哭嫁,并且哭的好不好也成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贤惠的标准,如果哭不好或者不会哭,就会被人看作没教养,甚至受到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哭嫁歌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由新娘哭诉、亲人们劝慰开导的一种以哭伴歌的形式,它抒情性强、曲调低沉、哀婉动人,被音乐家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

  在婚期到来的前一天要进行“圆礼”,所谓“圆礼”是指男方需为新娘买一套衣服、鞋子等,同时也要为女方提供酒席所需的猪肉,这些都要男方请人送到女方家,同时女方也要为男方买一套结婚用的衣服和鞋子,让来人带回去给男方,不能让人空手回男方,不然很是失礼。

  “园礼”后就是大婚之日,这一天的宴席称为“接客酒”,意为广接各方亲朋好友,这时客人需要给一定的礼金以示祝贺之意。第二天便是“戴花酒”,女方举行“戴花酒”,要摆出所有嫁妆,亲友送礼祝贺,同时给新娘“开脸”,用红线将脸上汗毛扯掉,把眉毛修成弯月形,解辫挽髻于脑后,插上银饰,头围新丝帕,标志着新娘已不再是懵懂少女而已为人妇。“戴花”一般在堂屋由礼仪师举行,此时新娘的长辈需要给新娘一个红包,俗称“嫁妆钱”,可多可少,视亲疏而定,视条件而定。新娘戴完花以后就会回到闺房,按照风水先生事先看好的方位坐在床上等待男方的迎娶。

  土家族传统结婚习俗四、送亲

  当男方的迎亲队伍进入新娘的村寨时,在正式进入新娘家之前会有一个“拦门酒”。所谓“拦门酒”是要在新娘家堂屋门口放一张八仙桌,摆上包谷烧酒,并请来寨中德高望重的族老和歌师来组织仪式。迎亲队伍来到堂屋前时,首先由女方主管把门的族老唱讲贺词,然后迎亲队伍中最年长且声望高的长者唱答谢词。若男方的唱答能让女方满意,则在门前饮酒,开门接客,否则就会被关在“门”外(一般不会故意刁难男方,若男方回答不上来,女方会给一些提示)。

  迎亲队伍进了门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女方也要为送亲做最后的准备了。当出阁吉时到了,会有“拖亲”,即比新娘年长的女性“阻止”新娘出阁,表达对新娘的不舍。“拖亲”后,新娘必须从堂屋出门,当新娘跨过门槛的一瞬间,礼仪师会讲一把筷子(通常为十二双)扔向新娘的头顶,口中念到:“一把筷子十二双,今朝送你到外乡。贵也从今天起,贱也从今天完”。当筷子要落到新娘头上时,送亲队伍中会有人给新娘撑开一把伞,避免筷子砸到新娘。而送亲的人选早在“接客酒”那天就由主任和礼仪师商量确定下来了,送亲队伍中的“送亲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一般由新娘的嫂子、婶婶、姑姑等充当。无论是男方的迎亲队伍,还是女方的送亲队伍在确定迎亲或者送亲时都要遵循一条规则,即俗语所说的“姑不娶,姨不送”,意思是姑父不能为男方迎亲,姨妈、姨夫不能为女方送亲,因为“姑”和“孤”谐音,“姨”和“一”谐音,两者皆有“鳏寡孤独”之意,不吉利。在新娘出门之前,新郎要见岳父岳母并向他们保证自己会好好对待他们的女儿,凡事会让着她,叫岳父岳母放心。偶尔也会有“哭女婿”,即岳母放心女儿不下,要求男方好好对待自己的闺女。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女儿出嫁是喜事,应该要让女儿开开心心出门,不宜破坏喜庆的氛围。

  新娘出门后要在村头洗一下脸,意为不能带走娘家的一粒灰,而这个洗脸水新娘不能自己倒掉,会有人帮新娘倒的。新娘在离开村子的时候,不能回头,要一直走到男方家。

  在到达男方家之前会有个叫“回喜神”的仪式,俗称“拦送亲婆”,即男方会在进入男方家的必经之路上放一个小的八仙桌,有人手拿一只大公鸡,拦住“送亲婆”的路(“送亲婆”多为两人),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一刀杀死公鸡,一脚踢翻八仙桌,送亲队伍方可继续前行。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人们相信新娘从屋里出来时会带着女方祖先的鬼魂,这个仪式就是为了驱赶掉新娘身上的鬼魂。

  “回喜神”之后就是拜堂成亲了。新娘与新郎在堂屋中央相对而立,由礼仪师主持婚礼,大致可分为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三部分。

  拜完堂之后新娘和新郎就会进行“抢床”,所谓“抢床”就是看谁先坐到床上,因为有谁先坐到床上以后就是谁当家的说法。这时,男方多会有人来阻止新娘先坐上床,所以“抢床”多一男方的胜利而结束。当新娘坐在床上时,新郎的侄女或者其他小女孩会给新娘端来一盆洗脸水,新娘在洗过脸之后需要给小女孩一个红包。在随后正式的宴席上,送亲队伍中的“送亲婆”要和男方选出的两名妇女(不一定是两名,数量要和“送亲婆”数量一致)“讲礼性”,双方会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对新婚男女的祝福,其内容涉及极广,有时也会成为双方之间的比赛,很是有趣。席间,新娘和新郎会给参加宴席的来宾奉上“鸡蛋茶”,而客人则需要给一定的礼金。这时,客人们会尽力地捉弄新人,整个宴席便在愉快声中结束。

1、父亲为新郎加冠,母亲为新娘插簪

早上,新郎穿好礼服,向父母辞行。新郎父亲为新郎加冠,斟上一杯酒,赐予新郎,新郎拜受饮下。认真听完双亲训示后,新郎郑重拜别父母。

在伴郎的陪同下,新郎带着木雁,抬着步辇,前去迎娶新娘。此时,新娘也已穿戴整齐,并由母亲亲自插上发簪、在腰带上系好丝巾,以扇遮面。

2、却扇

新人入场时,新娘始终手执团扇,于是新郎便须向新娘行礼,以表诚意,请其却扇。新娘看到新郎的郑重后,便将手中团扇递与伴娘。之后,新人沃盥。沃盥是上古以来重要仪式开始前的净手仪式,“亦是为了表示对天地人的尊敬之心。”

3、同牢而食

入席后,伴娘会将盛着肉食的小盘子递到新人面前,新人一同祭肺,用筷子夹起肉蘸盐,微微摇震手腕,抖一下肉上的盐,举至齐眉并低首,放于盘中。随后,新人再共同将酒洒于盘中。

在司仪宣布“同牢而食”后,新人开始用餐,先吃一口饭,而后吃一口肉,最后喝汤。“这个过程是重复三遍,分别按照猪肉、腊肉、鱼肉的顺序,以示三餐告饱。”

4、交杯酒

喝交杯酒,但是古代的交杯酒和现在可不一样与现代的交杯酒不同,”新郎新娘要先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酒杯、再饮完对方剩下的半杯,“这是夫妻之间的相互信任的一种承诺。”

5、解缨结发

解缨结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离。伴郎伴娘帮助两位新人各剪下一缕事先已捆扎好的头发,新娘将两人头发编结在一起,放入结发囊中。丝缕绾扣,永结同好。

人民网-苏州新人办"唐风婚礼" 上演却扇沃盥传统婚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91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