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馒头
新娘回门后,娘家要准备九十九个馒头,由娘家兄弟送回新娘的婆家,而九十九个馒头代表长长久久,寓意亲家关系久来久往。
2、枕头席子
新娘的父母为了安慰闺女离开娘家的不舍之情,会给闺女准备一套枕头席子,让闺女想娘的时候,能感受到娘仿佛就在身边。
3、鞋子
新娘回门后,新娘父母要为男方家每人做一双鞋子,也叫回门鞋,鞋子是一种吉祥物,有美满的寓意,而且鞋子与偕同音,有白头偕老寓意。
在婚礼上常用到的五谷杂粮,就是小米、玉米、高粱、黑豆,还有芝麻了。 但是在历史文化中,这五种食物,并不是最初的五谷杂粮。历史上最早的记载,五谷所指代的五种粮食作物,分别是稻、黍、稷、麦、豆。其实就是熟悉的大米、黏小米、小米、麦子,还有豆子。
现在流行的婚礼上的五谷,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演变,我们国家的粮食种植作物越来越丰富了,才慢慢形成了这样的五谷习惯。这五种食物在婚礼上,颜色各异,代表的含义也非常美好,所以流行了起来。
用食摞抬、在中堂神府献上祭祀花馍。
1、花馍馍应用广泛,结婚时用食摞抬去,谓之花花世界,专纳百福,婚宴后散发给亲朋好友,表示赐福散财,共沾新禧。
2、新郎家在中堂神府献上祭祀花馍清贡、献贴、元宝,以告慰列祖列宗,希望保佑家中添人加丁,以续香火。
是的。
青岛送馒头有两种,一是订婚,就是孩子确定恋爱关系后,双方家长见见面认识认识,男方家长要带一定的礼物到女方家去,大馒头是其中之一,女方家长留下,拿着馒头到亲戚朋友家分享女儿的订婚快乐。再一个就是结婚拜天地的仪式上,桌子上摆的大馒头,这个一般都是新郎的舅舅以贺礼的形式送的。
解放前,新乡市凤泉区域嫁娶程序一般要经下庚帖、合八字、订婚、换启、纳彩、择好、迎娶等多道过场,吉日席面好坏,视家庭贫富程度而定。建立新中国后,嫁娶程序演变为介绍、小见面(偷见面)、大见面(自由恋爱的没上述三道程序)、定婚、典礼。嫁娶中,部分旧仪式仍多沿袭。
下好
即男方择好典礼日期,给女方下帖告知。女方将消息告诉亲友,亲友要给出嫁闺女添箱,准备送闺女。
套被子
男方给新郎、新娘套被子时,总找儿女双全(且丈夫尚在)的3 个不同姓氏的妇女帮忙,并于被褥中撒些红枣、花生、核桃,以取“早生孩”之意。还用面斗边在被子上滚,边说“今年滚滚斗,明年小孩往上走”。
送同心盒
在婚礼(典礼)前的第三天,派人送食盒(同心盒)到女方家,盒中放化妆品、首饰一套、裤一条、酒一瓶、肉一块(切口者回门,不切口者不回门),米面、葱、芹菜等若干。女方招待后,封给来者小封(少量款,来者查看只留少许,因女方吉日送嫁妆时男方封方必须大于此方款数),寒暄而别。
压床
典礼前一天晚上,新郎的弟弟或侄子、外甥(比新郎年岁小的男孩)等人先在新人床上休息一夜,意取吉利。
送嫁妆
典礼当天早上,女方派人送来嫁妆。原为人送、肩扛、人抬;后改为拖拉机拖斗载;又发展为汽车送,将嫁妆装车,人坐车上扶嫁妆。到男方家后,早餐由男方设席招待,需为压嫁妆的兄弟单弄一桌酒席。还要封红包。男方遣支客拿封向其讨换所送箱柜上的钥匙。20 世纪90 年代后,逐渐改为头天晚上女方来人装柜(嫁妆直接放在男方),来男女若干,装好赴宴后离去,代替送嫁妆。
引礼
一般是男家派哥、姐夫或有经验的好友,将迎亲的准新郎引至新娘家中,至客厅方插金花,响器吹3 遍新娘方上轿。
要钥匙、翻柜
在嫁娶中有翻柜一俗。娘家送亲队伍一到,车上下来一个掌大权的小孩,谓之压轿孩,别看他年纪小却掌握着娘家陪送物的大权。婆家人要用红包让小孩拿出箱柜之钥匙,打开箱进行翻柜,一是看看娘家陪送有哪些物品,还要看箱内压了多少钱。婆家要拿出高于箱中数目甚至高出一至几倍的钱压上,这叫压柜,否则则被认为婆家穷气或抠门。
娶、送客与搀客
娶、送客分属男、女方。均由男、女双方选定,不管娶、送客,均需注意其属相,不能与新娘的属相不合(即不能为往下推1、5、9 岁的属相),寡妇也不能靠近新娘,皆为图吉利。新娘下轿后由男方出2 个未婚女孩搀扶新娘至天地桌前,此二女孩称“搀客”。
迎娶
旧时迎娶新娘皆用花轿。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淘汰。20 世纪50 年代,骑马坐轿;60 年代多兴骑自行车;70 年代坐马车或拖拉机;80 年代以后逐渐改为坐小轿车。迎娶分迎亲和娶亲两种形式。迎亲是新郎于门前恭候新娘;娶亲是新郎到新娘家亲娶。旧社会有响器班吹奏;50 年代兴秧歌队;60 年代男方在家房上架起喇叭,放《朝阳沟》等唱片(至今仍如此);70 年代路上放录音、放鞭炮;80 年代,男家在头天晚上放**;90 年代雇乐器班之风再兴。自此,大操大办之风抬头。至21 世纪后,有婚嫁家庭费用达数十万元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