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给多少彩礼才合适?

结婚时,给多少彩礼才合适?,第1张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不给彩礼也可以嫁,有的人给再多彩礼也不能嫁。在彩礼这件事上,真正值得重视的不是数字,而是对方的为人和态度。

举个例子。

小悦是某三线城市的独生女,家境不错。她的男朋友家住郊区,父母靠摆摊为生,起早贪黑一路把儿子供到了研究生,家里条件比较差。按照当地基本标准,男方一般给女方88万聘礼,小悦也不打算多要,按照当地的标准来就满意了。

可是两人在商量婚事时,男友很不好意思的跟她商量能不能把彩礼降到68万,因为刚刚毕业,手里也没有多少积蓄,父母掏光了所有,东拼西凑只凑到了这么多,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弯腰驼背的发愁。小悦当时没有表态,但心里很不乐意。

几天后,男朋友的父母正式请她吃饭,也是为了彩礼的事。两位老人非常局促,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不断跟小悦道歉:“都是我们老的没本事,家里穷,亏待了你,我们也真想风风光光的把你娶进门,但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啊。”看着两位老人苍老局促的样子,小悦心软了。

老人惊喜之余又有些愧疚,一个劲地说“委屈你了,还有什么要求可以说出来,我们尽量去做。”两位老人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后来他们真的很努力地为小两口的新家添置东西,虽然很多东西小悦看不上,但男朋友告诉她,这是父母一辈子也舍不得用的东西,已经尽了他们最大的能力。

小悦说,平时男朋友对自己很好,稳重负责,宁愿自己吃苦也会尽量满足自己的要求。未来公婆虽然没钱,但人挺好,老实本分。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礼程序之一,传承千古沿袭至今形成了一种习俗,存在即合理,钱能看清很多事实,但却也不是非有不可。

一段婚姻是否幸福,从来不是彩礼的多寡有无决定的,而是你要嫁的人的品性以及他家里长辈对你的态度。对方待你极好,但家庭困难,砸锅卖铁实在拿不出更多的彩礼钱,你要么妥协,要么放弃。

如果非要戳着人家的脊梁骨喊要远超人家能力范围的彩礼钱,不好意思,你凭什么让人家父母受此委屈?对方待你一般,家境优渥,却不愿意给彩礼,或者随便打发。

在没嫁进去之前就知道人家不尊重你,看不起你,又何必奴颜婢膝、让步妥协?如果执意要嫁,那么婚后的不幸也不该让彩礼这个习俗来背锅。

有个姑娘,结婚的时候没要彩礼,众叛亲离地嫁给他,甚至婚礼都没有办,根本没花他们家几个钱。

但婆婆并没有因此对她好一点,甚至到处鼓吹她是上赶着倒贴他们家,而花了钱娶进去的嫂子却极受重视。

所以她奉劝其他姑娘,结婚一定坚持要彩礼,哪怕婚姻不幸,也不至于人财两空。这个说法未免偏激,姑娘嫁人前没有好好擦亮眼睛才是造成这一切的起源。

如果一概而论,那么每一个人在结婚前都如此算计,开始防备,可想而知,这一段婚姻也幸福不到哪里去。

总而言之,有没有彩礼,不是幸福的关键,也不是婚姻的保障。不用否决彩礼的存在,也不用奉为圭臬。你要嫁的人,他的品性和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婚前擦亮眼睛,用心体味,很多妖魔鬼怪,在彩礼之下无所遁形

结婚时男方拿彩礼、女方拿嫁妆,这已经是流传已久的习俗。……但是,由于不同家庭、不同的人对于彩礼和嫁妆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在结婚的时候,不同的人对于彩礼和嫁妆的问题会做出不同的具体选择。个人认为,关于彩礼和嫁妆的理解应该包括彩礼和嫁妆是婚嫁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彩礼和嫁妆体现了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对于婚姻的重视,以及彩礼和嫁妆到底拿多少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这三个方面。

1,彩礼和嫁妆是婚嫁仪式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经历,因此极具仪式感。……事实上,结婚是包括一整套复杂的仪式的,其彩礼和嫁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在婚嫁之时就有了彩礼和嫁妆这样的仪式,流传至今,就形成了现在彩礼和嫁妆方面的风俗。我们在结婚的时候应该尊重这些风俗。

2,彩礼和嫁妆体现出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对于婚姻的重视。

从实际情况来看,彩礼和嫁妆体现出了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对于婚姻的重视。……在现实的婚姻当中,如果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对于这场婚姻非常满意,那么彩礼和嫁妆就会非常丰厚。而如果双方家庭对于这场婚姻不满意的话,彩礼和嫁妆就可能打折扣。……因此从彩礼和嫁妆上可以看出当事双方对于婚姻态度。

3,到底拿多少彩礼和嫁妆,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在结婚时到底拿多少彩礼和嫁妆,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经济条件好,结婚时拿出的彩礼和嫁妆就会更多一些,而有的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他们能够拿出来的彩礼和嫁妆就相对少一些。……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经济条件不同导致的,因此我们在结婚时到底拿多少彩礼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使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满。

彩礼的意义是买卖,并非心意,彩礼从古延续至今,给的多的,证明家庭好,姑娘嫁的好,给的少的,则是,嫁的不好,婆家没有能力!

彩礼又称“财礼”、“定礼”或“茶礼”!

从前,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甚至于视为可以买卖的商品。男女双方家长谈妥亲事后,男方要先付给女方一笔财物,就同商人谈成买卖以后先付定金一样,送彩礼称为“下定”。

我国最早的礼仪经籍—《礼记》中,就有“非纳币不交不亲”和“无币不相见”的记载。

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有此俗。到了南北朝,有些破落贵族,自矜门阀声望,有钱人家欲攀“高门”,娶他们家的女儿,就要索取人家许多财物,当时称为“买婚”。

由此可见,要彩礼的实质,就是把妇女当成商品,这是轻视妇女、侮辱妇女人格的一种陈规陋习。

那古人的彩礼都送啥呢?

按照古礼,彩礼主要有三类:一是“玄缥”,就是用深红和浅红两种颜色组成的衣物;二是“束帛”,当时五匹为一束,也就是送去五匹长的帛;三是“俪皮”,就是成双的鹿皮。看来古人最初还是比较淳朴的,送的彩礼基本上都是结婚过日子的居家用品。

古人送的彩礼数额很高!

古代不是单向送礼。男方送女方家厚重的彩礼,女方家同样也要置办丰厚的嫁妆。

特别是宋朝,流行厚嫁之风。很多时候,宋朝人不是娶不起,而是嫁不起。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特意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凑了“九千四百缗”钱嫁女,他在日记里说这叫“破家嫁女”。

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宋朝一贯钱的购买力折合今天的800元,也就是说苏辙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折合今天700万元左右。厚嫁之风在江南地区尤甚。南宋有个叫郑庆一的女子出嫁,嫁妆包括500亩土地、30间商铺,还有10万贯铜钱——这些东西拿到今天的上亿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95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