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结婚礼服

中式结婚礼服,第1张

1、旗袍

在中式礼服中,最能展示新娘身材的就是旗袍,旗袍对身材的要求比较高,不过现在有很多改良过的新式旗袍,给新娘更多的选择。

2、秀禾服

中式婚礼秀禾服是由满族服装改良而来的。相较于旗袍,秀禾服更多了一些汉人的温婉跟柔美,而且秀禾服可以在床上展开,形成十分亮丽的造型,而龙凤褂是直筒的,无法实现其延展性。中式的秀禾服体现的是江南女子的柔美跟端庄。古人结婚讲究的好彩头跟好寓意,中式婚礼秀禾服背后还有不少的历史寓意。在秀禾服上一般是龙凤刺绣,百鸟,鸳鸯等等主题,龙凤的话寓意吉祥美满,鸳鸯代表的是爱情的忠贞跟美好,百鸟是寓意美好,平凡自在。

3、龙凤褂

龙凤褂是近现代在秀禾服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中式婚礼服样式,在广东、香港地区尤其受到欢迎。与秀禾服相比,龙凤褂采用立体剪裁,收腰、收袖更加贴合女性身体曲线,让新娘的好身材尽显无疑。在刺绣工艺上,龙凤褂更多采用金、银线,图案更为华丽,特别适合搭配黄金头饰或黄金手镯。

4、凤冠霞帔

凤冠指的是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因用凤凰点缀而得名,凤凰是上古传说的神鸟,非常的高贵,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带上凤冠,一般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配戴,古代的平民不能佩戴,平民出身贫寒,没有资格,而明清时女子一般婚礼用的彩冠也叫凤冠。霞帔,又称“霞披”、“披帛”,是古代的妇女一种披肩服饰,因为形美艳丽如彩霞,所以叫“霞披”,披帛是用一幅丝帛绕过肩背,交于胸前。古时穿着凤冠霞帔成婚的女子,除了佩戴华丽的凤冠,身上的婚服的制作以及花式也是有讲究的,精致的妆容,首饰的佩戴等等,成就了女人一生之中最美丽的时刻。这种婚礼服饰流行于有身份地位的人之间,后成为了百姓也可以穿的婚服,直到解放之前被废除,现在又重新流行起来,在新郎来接亲时,新娘穿的就是传统的凤冠霞帔。中国传统的婚服以红色为主,凤冠大多为金色,交相呼应,十分的耀眼,虽然西式的白色婚纱很漂亮,但是小编觉得中国的凤冠霞帔更有韵味。

冠婚的意思是:“冠昏”;冠礼与婚礼。

冠婚礼是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冠礼有两种观点:多有“尽废”“久废”之说,也有“民间尽废,士夫子弟学古知礼者间行之”之说。但是,涉及婚礼礼法,则表述了冠异之礼实际存在的现实,体现了庶民所沿用的民间礼俗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至士阶层,冠礼与婚礼彻底合二为一,且多在亲迎前夕举行。

“冠”的总结:

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古代冠礼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

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毕,皆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

百里弘毅在结婚时头戴爵弁冠,帽子上有一个类似滑板的板状物体,再加上扮演百里弘毅的演员王一博酷爱滑板,因此被网友们戏称头上顶着滑板结婚。

《风起洛阳》这部剧无论是服化还是背景都还原了当时盛唐的繁荣盛世,可谓是一部良心剧作。而剧中百里弘毅在婚礼现场头上顶的爵弁冠,则是当时周制最传统的男子婚服。

一、百里弘毅与柳然结婚场面非常化丽,剧组用心还原当年盛景

《风起洛阳》当中百里弘毅跟柳然结婚之夜可谓是险象环生,百里弘毅为了阿爷不得不娶柳氏之女,在新婚当天阿爷被杀,让百里弘毅痛不欲生。剧情非常精彩,但剧中的一些场景也吸引了许多观众,比如当时结婚所穿的婚服是蓝色的,因为百里弘毅是官宦子弟应该身穿爵弁礼服,也就是青色(与蓝色相似)的服装。

二、百里弘毅所戴的婚帽被网友戏称像滑板

结婚时的服装是爵弁服,那么与之搭配的帽子必然是爵弁冠。爵弁冠是一种仅次于冕的帽子,形状像古人喝酒时所用的酒杯爵的上面部分,用丝帛或非常细腻的葛布所做而成,这种帽子的顶上有一个前小后大的板状物体。当网友看到这种礼帽时纷纷戏称像王一博喜欢的滑板,我在看剧的时候都没有特别注意,看来网友的想象力实在是非常的丰富。

三、爵弁冠这种像“滑板”的礼冠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戴的

爵弁冠是古代的一种祭服的帽子,同时也是古人新郎的礼冠,唐朝规定只有九品以上身份高贵的官宦子弟才可以在大婚时所穿的礼服。官宦子弟在婚礼上穿着爵弁也是古人遵循周礼的一种表现,贵族子弟的婚礼与民间的热闹不一样,讲究的是端庄严肃、注重礼教。

这次爵弁冠因为外形像这位酷盖男孩所爱的滑板而火遍全网,看来王一博完全可以担当滑板宣传大使。古人非常重视周礼,百里弘毅的父亲是正三品冬部尚书,因此结婚时可以穿爵弁服,戴爵弁冠。冠礼是古代有地位的贵族子弟在二十岁成人的时候,所举办的盘发加冠的礼仪。

我国古代等级森严,对于不同等级的人群所穿着佩戴的服饰首饰也是有很多讲究的。皇室宗亲所穿的服饰更是有规矩,丝毫不能越矩。

皇后是一国之母,吃穿用度都是后宫最好最尊贵的,而皇后最为珍贵的就是凤冠,凤冠也是皇后地位的象征。由于各个朝代的文化和民族不同,服饰文化也时有不同,所以各朝皇后的凤冠都是各有特色。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几款凤冠。

隋朝萧皇后的凤冠

隋朝萧皇后的凤冠是出土最早的凤冠,刚出土的时候,受损严重,很多细节之处都塌陷变形,要么是饰品被腐蚀和粉化。为了复原它工作人员废了很大的功夫。复原之后的凤冠看起来很贵气,形状如同花团,凤冠上面有很多小珠子,这些珠子都是用铜鎏金做的。这很符合唐朝以前的装饰风格,唐以前人们喜欢自然环境的因素搭配的花式,衣服上也经常秀一些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所以者凤冠也就像“花树”一样。

宋代刘太后九龙花钗冠

到了宋朝,在隋唐“花树”冠的基础上,增添了龙凤。宋仁宗年幼继位,刘太后代为治国,由于皇太后地位提升,所以在官服制度上也作出了革新。刘太后是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统治朝政,所以在她的花钗冠上增添了龙,来显示刘太后与皇后和太妃不同的地位,称作:九龙花钗冠。

明朝凤冠

明朝现存的凤冠都是在定陵里出土的,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是万历皇帝的陵墓,而出土的四顶凤冠就是万历皇帝的两个皇后的。明朝对凤冠有明确的定制,在大典的时候,皇后用九龙四凤三博鬓,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二出土的两顶凤冠就分别是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这四顶凤冠的材质和制作的程序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装饰的龙凤数量,看起来也是珠光宝气的。

另外,除了举行大典的时候皇后佩戴的凤冠,平时皇后也是要戴凤冠的,叫做常服冠。常服冠并不用于礼服,而是在平时日常使用,制作并不复杂,花样装饰也很简单,一般都是用凤鸟装饰,彰显地位。慢慢的在平时的装饰上没有了过多的礼制,除了皇后和王妃,命妇和有地位的女子都可以使用凤鸟装饰的簪子。

清代朝冠

到了清代,在满足服饰的基础上,和汉族冠服文化相结合,有了独特的皇后皇冠样式。皇冠整体呈圆式,用貂皮制作,顶上有三只金丝凤,顶尖镶有东珠,形状虽然与之间各朝的大相径庭,但是一样的珠光宝气。

到了清朝这时候,普通人结婚的也可以使用“凤冠霞帔”,人们对“凤冠”的观念也变了。

是说女子及笄吗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纮;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11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