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劳模会我爱上人一个他的名字叫赵振华是那一首戏曲的名称?

上一次劳模会我爱上人一个他的名字叫赵振华是那一首戏曲的名称?,第1张

评剧《刘巧儿》《刘巧儿》唱词辑录  新凤霞之评剧《刘巧儿》唱词 (喇叭牌子)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 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 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头放不下呀,因此上我偷偷地就爱上他呀。 但愿这个年轻的人哪他也把我爱呀, 过了门,他劳动,我生产,又织布,纺棉花, 我们学文化,他帮助我,我帮助他, 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呀。 来在了桥下边我用目观看哪,河边的绿草配着大红花呀。 河里的青蛙它呱呱呱地叫哇,树上的鸟儿它是唧唧喳喳呀。 我挎着小筐儿忙把桥上啊,合作社交线再领棉花。 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夏淳执导),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 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 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 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 (慢三眼) 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蚕做茧儿把自己缠。 恨我爹他不该把婚姻包办,怨只怨断案不公拆散了姻缘。 那一日裁判员错断了案,为什么还不见政府来传。 愁得我饭到口难往下咽,急得我睡梦里心神不安。 众乡亲全怕我们夫妻离散,意见书十几张送给专员, 但愿得马专员按公而断。

赵丽蓉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中国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1962年,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观众所识。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1980年,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后该片被拍摄成**。1986年,在六小龄童、徐少华主演电视剧《西游记》中饰车迟国王后。1988年,60岁的她首次登上春晚。1991年,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节影后,以及中国**政府奖。1992年,又获得了大众**百花奖影后和第四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大奖。1995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如此包装》,获得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1999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老将出马》。2000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2016年3月11日,央视新闻发微博纪念赵丽蓉88岁冥诞。

中文名:赵丽蓉

别名:老爱(乳名)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星座:双鱼座

血型:O型

出生地:河北省唐山市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

出生日期:1928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2000年7月17日

职业:小品演员,评剧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打工奇遇、过年、西游记、花为媒等

主要成就:1992年大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东京国际**节最佳女主角奖

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爱徒:谷文月

干儿子:巩汉林

早年经历

1928年3月,赵丽蓉出生,母亲孟云德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老爱”。

1929年,一岁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喜神)。

1932年,四、五岁便守在侧幕看戏,六岁登台演“童儿”。

1940年,十二岁的“老爱”被姐姐芙蓉花改名为赵丽蓉;后芙蓉花又为赵丽蓉物色了教师马金贵做师傅。

1943年,十五岁的赵丽蓉在张家口“庆丰戏院”以主演的身份登台。

演艺经历

1945年,成为主角,加入门头沟“青年剧社”。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与小白玉霜等同在华北戏院日夜分班演出。

1952年,参加总政解放实验评剧团后,与新凤霞合作,初演闺门旦,后演彩旦。1953年,到中国评剧院工作。

1956年,在评剧《刘巧儿》中饰李大婶。1962年,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饰阮妈,被搬上银幕。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

1980年,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后该片被拍摄成**。1986年,在六小龄童、徐少华主演电视剧《西游记》中客串车迟国王后。

1987年,与项汉、杨俊合作,出演西游记齐天乐晚会《柜中缘》。1988年,第一次登上春节晚会舞台,表演小品《急诊》;同年在梁音、刘劲主演的电视剧《苍生》饰演角色田大妈。

1989年,在刘晓庆主演的**《红楼梦》中饰刘姥姥;同年在电视剧《苍生》饰田大妈;同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1991年,在黄健中执导的**《过年》饰演主角母亲,获得了东京国际**节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十五届中国**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四届中国**表演艺术学会大奖;同年在**《孝子贤孙伺候着》饰小二娘。

1992年,在央视春晚中出演小品《妈妈的今天》;同年在陈佩斯执导的**《孝子贤孙伺候着》中饰演小二娘。

1993年,与小品演员郭达、蔡明合作,出演小品《追星族》。1994年,和演员李文启、王涛合作,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吃饺子》;同年在谢晓嵋执导的电视剧《爱谁是谁》中饰演老红娘。

1995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如此包装》,获得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996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打工奇遇》,获得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1998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功夫令》。

1999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老将出马》。2000年,在罗志祥主演的电视剧《少年梁祝》客串春婶一角。

个人生活

人物家庭

人物家庭来源

感情生活

1953年,赵丽蓉和戏剧工作者盛强结婚,1955年,大儿子盛大鸣出生了;1957年,赵丽蓉第二个孩子出生;1960年盛强在劳动中不幸逝世。

1964年,赵丽蓉和盛强的同胞弟弟盛弘结合,婚后,赵丽蓉又生下了小儿子盛谦。1970年,赵丽蓉生下了小女儿(7岁时候夭折),1984年,盛弘突发心脏病去世。

人物逝世

2000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赵丽蓉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主要作品

参演**

孝子贤孙伺候着-None,饰演小二娘

过年-None

红楼梦-None

参演电视剧

少年梁祝-2000,饰演春婶

爱谁是谁-1994,饰演老红娘

苍生-1988,饰演田大妈

西游记-1984,饰演,

春晚小品

春晚小品来源

评剧作品

评剧作品来源

录音小品

(只有录音,发行过磁带,没有视频出演)来源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赵丽蓉在评剧舞台上演了众多的配角,但在小品舞台上,她是主角,众多的喜剧明星在她面前黯然失色。在电视荧屏上她是慈祥亲切、幽默风趣的老奶奶,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新浪娱乐评价)

赵丽蓉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风趣幽默、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喜剧人物形象,多年的舞台经验和喜剧天赋终于在小品舞台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她的小品不媚俗、精雕细琢,百看不厌。(《半岛晨报》评价)

1评剧《刘巧儿》赵振华(不是赵建华)的扮演者是张德福。

2张德福:男,1931年生于北京。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主工小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会员,北京剧协分会会员。评剧张派小生创始人。

3张德福的主要作品有:《无双传》《花为媒》《春香传》《刘巧儿》。

4解放后,他先后参加了首都实验评剧团,解放评剧团,后加入中国评剧院。在《刘巧儿》、《小二黑结婚》、《志愿军未婚妻》中担任重要角色。尤其在《杨三姐告状》中扮演的高占英、《无双传》中的王仙客、《金沙江畔》中的金明,《金印记》中的苏秦和《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雷军长等,更是光彩照人。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表演、念白、唱腔方面的张派风格。张德福声音高亢、明亮、甜润,他演唱传情真切,端正大方,潇潇洒洒,具有侬郁的评剧韵味。

4刘巧儿唱词:“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一个人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赵柱儿)。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

5《刘巧儿》演员表:

新凤霞(饰刘巧儿)

张德福(饰赵柱儿)

宋长文(饰王寿昌)

张淑琴(饰刘媒婆)

赵连喜(饰刘彦贵)

余绍海(饰赵金才)

赵丽蓉(饰李大婶)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省东部,系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1]。

  评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韩少云《小女婿》剧照评剧来历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辛亥革命前后。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戏和话剧地演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剧作者,同时,进步的民主思想已传播到了文艺圈子,这就促使评剧这个新兴的剧种也产生了第一代的剧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莲花落艺人,他受到新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革新创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些都是评剧的奠基戏。这位剧作家对时代的变革相当敏感,他吸收文明戏的表现手法,编演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久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东路评剧

  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对口莲花落阶段

  清嘉庆(1796-1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

  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朝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二、“拆出”阶段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

  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太后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

  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四、奉天落子阶段

  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

  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

  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

  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评剧阶段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西路评剧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三女除霸》, 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并涌观出一批著名演员,如小白玉霜、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市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以后又受梆子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脸等行当。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评剧的唱功最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员月明珠和女演员李金顺等,都曾以唱功称绝一时。30年代初,奉天落子时期,又产生了著名评剧声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胆运用低腔,发展了评剧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与白玉霜同时,刘翠霞创造了高亢脆亮的“刘派”唱法,爱莲君创造了“爱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还有在北京与白玉霜相对峙的喜彩莲创造了华丽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员在建国前被称为评剧“四大名旦”。继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继承和发展了“白派”唱腔。建国后,新凤霞在演出《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祥林嫂》《刘巧儿》等新戏过程中,创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称“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于华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妇女形象。她还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创造了蜻蜒调、凡字调、送子调等新板式,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女声唱腔作出了贡献。

  善于表观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据当地的时事新闻创作和改编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枪毙骆龙》《枪毙骆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评剧以演现代剧目为主的特长。以后,不少文明戏演员加入评剧队伍,带来了编演现代戏经验,对评剧多方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建国后,评剧演出的大量现代戏,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讴歌了社会主义新人,提出或试图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这些剧目的出观,为评剧以后更好地反映观实生活,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编辑本段]角色行当

  评剧的行当是随着评剧的发展历史,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评剧的前身“蹦蹦戏”曾经历了“对口戏”、“拆出戏”两个阶段,那时的行当也不象现今这样分明。经过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评剧成为一个大剧种。评剧的行当,也依据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剧种的行当分类经验,逐渐形成现在生、旦、净、丑门类齐全的规模。

  “对口戏”的行当是一旦一丑,旦脚称“上装”,丑脚称“下装”。这种形式系由冀东大秧歌中民歌小调对口唱衍变而来;“上装”、“下装”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并分别表演剧中人物(如《西厢记》,“上装”要表演红娘、莺莺、老夫人三个角色)。由于这种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剧中人物来固定着装和勾画脸谱,因此他们的最初装扮是“上装”(旦脚)彩扮,身着裙袄或彩裤褂,手持折扇、手帕;“下装”(丑脚)头戴毡帽或头巾,身着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拆出戏”亦称“三小戏”。系由“对口戏”演变而来,以代言体、单折式、分场式为其戏剧结构基本体制。上演的剧目虽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连贯,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员便依据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确的分工,逐步由“上装”、“下装”形成“三小”行当,即:小生、小旦、小花脸(丑)。“三小戏”,初以小生、小旦戏为主,丑脚居于次要位置(《回杯记》的王计(家人)为丑扮)。随着“拆出戏”的剧目不断增多,所表现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相应的也出现了老生、老旦、彩旦、打旦等行当。1909至1912年,“拆出戏”经过改革创新,形成了大型地方剧种——评剧(初名平腔梆子戏)。随着剧目种类的增多,题材范围的扩展,评剧的表演行当仿效京、梆大剧种行当门类的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积累了各行当的代表剧目,发展了各行当的表演艺术。

  评剧由于历史较短,又受剧目题材的局限,所以没有像京、梆大剧种那样具有驾驭反映帝王将相生活和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重大内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层官吏、市民阶层、农民阶层的生活为主,因此各行当的表演艺术(声腔、技巧),特别是老生、净、刀马旦、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新编历史故事戏不断增多,各行当,特别是小生、老生、净行的表演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脚色之分,后逐渐发展成为生、旦、丑三小戏,受梆子和京剧影响,增添行当,有了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之分,但仍保留了民间小戏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唱腔为板式变化体,板胡为主奏乐器。

  [编辑本段]显著特征

  评剧的显著特征是贴近生活,剧目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为主。评剧的第一个剧作家成兆才,1919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即以真人真事为素材,久演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演出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如小白玉霜主演的《小女婿》、新凤霞主演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以及《金沙江畔》、《夺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评剧除在东北、华北地区流布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也有演出团体。

  [编辑本段]评剧流派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评剧流派划分

  月明珠(调):花莲舫、

  倪(俊声)派:桂宝芬、成国祯、刘子熙、马连成、张润时、泰海贵、刘凤杨、李月楼、杨振邦、艾景全、贾兰亭、刘小楼(后学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义廷、王凤池、窦龄童、郑伯范、孙连芳、呼勋卿、倪伟、杜宝宇等。

  李(金顺)派:朱宝霞(兼刘派)、花玉兰、筱麻红、筱桂花、鲜灵霞(兼刘派)、六岁红(兼刘派)、李宝顺、羊兰芬、小花玉兰 小玉霜(退休后改为白派)、宋玉文(后改鲜派)等。

  金(开芳)派:李小舫(李岱)、韩少云、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张晖、宫静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银香等。

  张(凤楼)派:张丽华、碧燕燕等。

  碧(莲花)派:花月仙等。

  刘(翠霞)派:朱宝霞(兼李派)、新翠霞、鲜灵霞(兼李派)、六岁红(兼李派)、郭砚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艳玲、筱紫玉,花淑兰(兼爱派)、董瑞海、张淑敏、小灵霞、筱佩茹(后学筱俊亭)、董美珠、筱美荣(兼爱派)、马淑华、吴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后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凤、筱月珠、李兰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爱派)、高艳敏、吴博莉(兼刘派)、刘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丽等。

  爱(莲君)派:莲少君、莲幼君、莲小君、莲雅君、小摩登(钱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兰(兼刘派)、筱美英(兼刘派)、王曼玲(拜新凤霞)、王冠丽(已改白派)、张砺云等。

  喜(彩莲)派:郭砚芳(兼刘派)、喜少莲、小喜彩莲、邢韶瑛、李忆兰、申增丽、张秀琴、孟素洁等。

  花(莲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楼、花楚馆、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兰,王彩云

  桂(宝芬)派:袁凤霞、刘小楼、李金铭等。

  花(玉兰)派:小花玉兰(后转李派) 小幼兰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兰学习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梦)

  新(凤霞)派:张金秋、李晓梅、李忆霞(兼刘派)、李红霞、谷文月、王曼玲、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高闯、赵三凤、王瑾、郭美美等。

  鲜(灵霞)派: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刘淑萍、张淑桂、刘珊、恒红等。

  李(忆兰)派:刘晓勤、张红琴、赵丹红、孔庆玉、刘惠欣等。

  魏(荣元)派:韩学门、李维铨(兼马派)、王文有(兼马派)、高金元、王杰、孙路阳等。

  张(德福)派:张彦生、崔英杰、徐培成、李志华、陈胜利、齐建波、赵立华(兼马派)等。

  马(泰)派:李维铨(兼魏派)、张彦春、王文有(兼魏派)、赵立华、张文鹏、马惠民等。

  韩(少云)派:胡桂秋、宋丽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郑小娣)、李冬梅、王晓萍等。

  花(淑兰)派:解郁文、徐广琴、王镇芝、郑桂芳、张丽华、赵俊芝、冯玉萍、曾昭娟、田敬阳、李娟娟、吴丹阳、艾丽珍、赵继兰、张秀云等。

  谷(文月)派:张秀云、王丽京等。

  洪(影)派:孙振宇、陈立行、李焕双、包连伟、杨继勉、张俊玲、石文明等。

新凤霞(1927--1998),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是青衣、花旦。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天津人,1927年出生于贫民家庭。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作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字作品。

“文革”中她被迫害至残,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在家里也得坐轮椅有人推着。但是她并没有一蹶不振,她想:不能在台上演戏,就在台下做人。新凤霞拿起了笔开始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查字典,或作记号,随时请教别人。就这样文化程度为“扫盲班”的民间艺人成了作家,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全国戏曲演员、民间艺人转到专业作家队伍中的第一人。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用她那唯一行动自如的右手,以她那坎坷的一生及丰富的阅历,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新凤霞回忆文丛》四卷、《人缘》、《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舞台上下》、《少年时》、《新凤霞卖艺记》、《我和皇帝溥仪》、《发愁》、《以苦为乐》、《艺术生涯》、《我当小演员的时候》、《我与吴祖光》、《绝唱》、《恩犬》、《新凤霞的回忆》、《新凤霞说戏》约四百万字的文学著作。由英国戴乃迭夫人翻译的英文及乌尔都文的《新凤霞》在世界发行。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新凤霞代表作

乾坤带

杨三姐告状

花为媒

刘巧儿

会计姑娘

三看御妹

点秋香

杜十娘

刘巧团圆

小二黑结婚

祥林嫂

金沙江畔

新凤霞回忆录

我当小演员的时候

乌龙院

女侠红蝴蝶

可怜的秋香

双婚配

三笑点秋香

艺海深仇

志愿军的未婚妻

杨乃武与小白菜

凤还巢

阮文追

调风月

六十年的变迁

无双传

春香传

六十年的变迁

新凤霞回忆文丛

人缘

评剧皇后与作家丈夫

舞台上下

少年时

新凤霞卖艺记

我和皇帝溥仪

发愁

以苦为乐

艺术生涯

我与吴祖光

绝唱

恩犬

新凤霞的回忆

新凤霞说戏

199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赵丽蓉在小品《老将出马》中演唱了一首英文版的歌曲《我心永恒》,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上的赵丽蓉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像是一位已经71岁的老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首歌竟然是赵丽蓉老师在春晚舞台上的绝唱。

在小品《老将出马》刚开始彩排阶段的时候,赵丽蓉就表现出了咳嗽剧烈的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不得不把她抬到后台休息,央视领导特意为她开了贵宾休息室,可赵丽蓉却说:

从1988年到1999年期间,从中国评剧院退休后的赵丽蓉反而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最高峰,在喜剧小品的舞台上,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华彩篇章。

赵丽蓉曾经是一名备受观众喜爱的评剧演员,而她真正被全国观众所熟知,还是要从她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说起。在九十年代的央视春节晚会上,赵丽蓉表演的小品淳朴而感人,幽默且喜庆,她塑造出了众多可亲可爱的艺术形象。

赵丽蓉初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是在1988年,在小品《急诊》中,她演绎了一位值班大妈。 首次登台的赵丽蓉毫无紧张与羞涩,将剧情中的小人物塑造的生动、自然、接地气,至今都让我们记忆犹新。

赵丽蓉在这个小品中仅仅是作为一个配角的角色出现,当时并没有使她成为全中国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但有了这次登台的经历,“火遍全国”的机会也离她越来越近了。

1989年,赵丽蓉再度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她与侯耀文一起出演了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这次能够获得出演春晚小品的机会,对赵丽蓉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正是由于这部小品的编剧石林的极力推荐,当年的央视春晚导演张晓海才决定:让刚刚从评剧舞台退休的戏曲演员赵丽蓉尝试出演这个角色。

导演张晓海最初并不看好赵丽蓉,然而赵丽蓉的出色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演出结束之后,赵丽蓉一夜成名,被广大观众所熟知,而这年的赵丽蓉已经61岁了。

1992年,赵丽蓉在央视春晚中出演小品《妈妈的今天》,1995年的央视春晚出演小品《如此包装》。1996年,赵丽蓉再次出演小品《打工奇遇》等等,这些春晚上的小品都成为了如今脍炙人口的佳作。 赵丽蓉一共参加了六届央视春节晚会,她在小品表演中,把戏曲的表演技巧融入其中,为小品表演 探索 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赵丽蓉的故乡在天津宝坻区,在她出生之前,父亲赵秉忠就逃荒到了东北沈阳,在当地做起了专门给人剃头的营生。赵秉忠的剃头手艺非常好, 并结识了当地的评剧女艺人“芙蓉花”。 从此,赵家人的命运与生活,就开始跟“曲艺”这个从来没打过交道的行业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在跟随芙蓉花学艺的期间,赵丽蓉悟性很高,十七岁时尝试登台演出,不久便成为了评剧名角儿。于是,赵丽蓉跟跟随所在的芙蓉剧社,连同哥哥赵连喜一起进入了中国评剧院。

在中国评剧院的演出与生活中,与赵丽蓉合作最多且关系最好的就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

自1952年开始,赵丽蓉与新凤霞合作了数十年的时间,评剧《杨三姐告状》、《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等,都是她们合作演出过的经典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剧目《花为媒》,更是象征着赵丽蓉与新凤霞二人在舞台上配合默契的典范。

在评剧的舞台上,赵丽蓉专攻彩旦的角色 (也就是在评剧中专门负责逗乐观众、表演带有诙谐、幽默意味的喜剧角色) 。正是由于多年处在评剧这个行当里不断摸爬滚打,精益求精,才能够让赵丽蓉跨过评剧舞台与喜剧小品舞台之间的鸿沟,在小品表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1988年初,赵丽蓉从中国评剧院退休,正式为自己的评剧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赵丽蓉曾在一份工作成就总结中写道:

虽然赵丽蓉退休了,但她并没有放弃在艺术上的追求,此后的岁月中,心系观众的赵丽蓉将她所有的能量都绽放在了更多的舞台上面。

我们所熟悉的赵丽蓉,不仅仅是在小品舞台上,就连很多的影视作品中,也总能看得见她的身影。 早在19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赵丽蓉扮演了车迟国王后。 1989年,由北京**制片厂制作的**版《红楼梦》上映,赵丽蓉在剧中扮演的“刘姥姥”也是大受欢迎。

接连出演影视剧,而且还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谁也不会想到,年过六十的赵丽蓉在退休之后,反而更红了。她的观众也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那些爱听评戏的戏迷们,还有了更多的**迷和小品迷。

赵丽蓉在退休的年纪反而声名大噪,从一个评剧演员跨界到戏剧小品,甚至**演员,这种巨大的转变不得不让赵丽蓉在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在别人的一片夸奖中迷失了自己。

于是,她开始躲在家中,保持着一位经验十足的老演员的冷静与自省,闭门谢客。

就在赵丽蓉在家修养身心的这段时间,**导演黄健中前来登门拜访,邀请赵丽蓉主演将要执导的**《过年》。 而随着这部**的上映,不单单将赵丽蓉的演艺事业推向高峰,还为中国的**业在世界上的声誉翻开了新的一页。

**《过年》讲述的是一个大家庭在春节团聚时所发生的种种故事, 集聚了李保田、赵丽蓉、葛优、梁天、丁嘉丽、六小龄童等等众多知名演员,可谓是巨星云集,广受好评。甚至有评论者认为这是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贺岁**。

1991年的秋天,影片《过年》参加了东京国际**节,剧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平民的日常生活, 赵丽蓉在片中的表演真实、自然、幽默,特别受评委们的赏识,因此,她被评选为本届国际**节的 最佳女主角 。

1992年之后,赵丽蓉在喜剧小品舞台上越来越被众多的观众所熟知、所喜爱, 她也终于遇到了小品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巩汉林。

巩汉林的年纪比赵丽蓉小了足足29岁,他曾因小品《国粹异彩》而斩获了“大连星海杯”创作表演三等奖。1990年,巩汉林初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表演了小品《打麻将》。

但要说起巩汉林真正达到演艺事业的高峰,还是在与赵丽蓉搭档合作之后,多次登上央视春晚的小品舞台,这其中离不开赵丽蓉对他的提携。

在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党70周年晚会时,节目组导演邀请巩汉林与赵丽蓉搭档演一个小品《母亲的心》,能跟大名鼎鼎的赵丽蓉老师合作,他非常兴奋。在小品《母亲的心》创作之初,需要一个会说唐山话的演员来饰演赵丽蓉的儿子,有人就推荐了学过相声,且能够模仿口音的喜剧演员巩汉林,他们两人就这样相识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们两人联手为我们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喜剧小品。

1995年央视春晚上,小品《如此包装》临近收尾时,赵丽蓉跳唱完之后, “用手撑地” 的动作当时被观众认为是精心设计的包袱。然而,在春晚演出中,赵丽蓉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的腿有多年的关节炎,小品中的“撑地动作”是赵丽蓉单膝跪地时的本能反应。 演出结束后,赵丽蓉是被巩汉林搀扶着走下舞台,然后立马就住进了医院。

有了这次舞台上惊险的经历,巩汉林曾经劝过赵丽蓉,希望她多保重身体,第二年好好休息一下,就不要再上春晚了。 但赵丽蓉却放不下她热爱的舞台,放不下一直喜爱着她的观众们。

1996年,央视春晚编剧石林再次写出了一个优秀的小品剧本《打工奇遇》,赵丽蓉和巩汉林都知道,这个剧本非常适合他们表演。但是,巩汉林担心老太太的身体承受不住。

于是,在后来的排练中,巩汉林提出在小品中添加一个女演员的办法。 由于他自己本身就演绎着一个主角人物,无法在特殊的情况下去搀扶赵丽蓉,而这个女演员就起到了保护赵丽蓉的作用。所以,后来我们在小品《打工奇遇》中,就多了一个女演员金珠(巩汉林的妻子),这样一来,能够让小品剧情显得更加合理。

在《打工奇遇》的结尾,赵丽蓉提笔写下“货真价实”四个大字,让观众印象深刻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赵丽蓉本身就有深厚的书法底蕴,所以才让她现场写这四个大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从旧 社会 走出来的艺人,赵丽蓉并没有念过什么书,而是在中国评剧院的组织下,她才参加了扫盲班,学习并认识了一些字。 赵丽蓉为了小品中的“货真价实”四个大字,是她苦苦练习了十几天的结果。

在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赵丽蓉的身体终于熬不住了,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她想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得棒棒的,然后继续将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赵丽蓉并没有失言,在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她再度与巩汉林合作表演了小品《功夫令》。

1998年4月,风靡全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主题曲《我心永恒》流行一时。几个月后,一直为赵丽蓉量身定做小品的编剧石林又拿出了一个出色的剧本《老将出马》,赵丽蓉便开始搭档巩汉林开始进行排练。

在排练过程中,大家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能不能让赵丽蓉在小品里演唱这首英文歌《我心永恒》。 但是,让一个70岁的老人家学唱英语歌,无疑是在难为她。

于是,赵丽蓉来到远在意大利定居的小儿子那里,让他教自己唱这首英文歌。

学习英文歌的任务完成后,赵丽蓉匆忙赶回北京。就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她被检查出患上了肺癌。

在199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带病表演了小品《老将出马》,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最后一次为全国的亿万观众带来欢笑。

从1999年4月住进医院治疗,赵丽蓉也迎来了人生中最后的岁月。进入2000年之后,赵丽蓉的病情愈发严重,似乎已经进入到一种无法挽回的状态。

2000年7月17日清晨7点30分,赵丽蓉在家中去世。 7月27日上午10点,赵丽蓉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现场聚集了许多著名的 娱乐 圈大腕以及成千上万的观众,纷纷前来悼念并送别这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从1988年退休到2000年去世,在赵丽蓉人生最后一个轮回的12年中,她从传统的艺术中走了出来,又时刻在艺术创新中不忘初心,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又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这12年中,让全国的观众永远记住了赵丽蓉这个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30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