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结婚习俗

山东各地结婚习俗,第1张

山东一带的婚嫁,大体上分为这样几个步骤:议婚、订婚、送日子、铺房、迎娶、拜堂合卺。

在这几个步骤中,迎娶最为热闹,也最为有特色。婚礼日早晨,吹鼓手最先来到主家大门口鼓吹一通,然后进洞房再吹。稍事休息后,迎亲的花轿就要起程。一般迎亲的花轿有两乘,新郎坐的叫“官轿",给新娘准备的叫“花轿”。

去迎亲的时候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坐在里面,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字样。一切就绪,三声炮响“三吹三打”后,新郎才能进入女家门内。新郎先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新娘梳妆打扮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娘由其兄弟用椅抬出闺房,送入轿中,意为脚不沾娘家的土。博山一带,新娘是“抱”上轿的。

结婚那天,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跑,伴娘在后护卫,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新娘上轿后,许多地方都有泼水的风俗,谓之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轿头便喊号起轿,两顶轿子同时抬起,姑娘便随着娶亲的队伍出嫁了。

山东村庄多聚一处,称“屯”、“村”、“庄"。大多数人住平房,有院落。乡间房屋,一般有草房、瓦房、泥平顶房等。草房之中,有一种海带草房颇有特色。海带草房是用一种海生的植物——海带草做成的。屋顶坡度很陡屋脊做成卷棚式,浑圆、厚实。从高处远望,象大鱼的脊梁。这种房子,冬暖夏凉,可保四、五十年不漏。

结婚流程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8插线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蜡烛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结婚证书

3353戒指

3354红包

3355要佩戴的首饰

3356新娘补妆盒

3357糖、烟、酒、茶、饮料

3358焰火道具

3359烛台、婚礼蜡烛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11 5:30 起床

412 7:00 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 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婚车

421 6:30 开始扎彩车

422 7:00 专车送新郎至新南门

423 7:30 彩车完成

424 7:45 专车送新娘回新南门娘家(8:30前到达)

425 9:00 所有婚车到达新南门

426 司机红包

43抢新娘

431 8:00 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 8:30 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 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 8:45 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 8:55 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 9:00 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 9:05 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 9:10 车队出发

44迎新娘

441 10:00 车队到达化成小区男方家

442 10:05 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 10:10 小孩子滚床

444 10:15 伴娘准备好茶

445 10:20 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 10:40 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酒店准备

451 10:00 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 10:10 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 10:30 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 10:45 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酒店迎宾

461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 11:00 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 11:00 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 11:00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婚礼仪式

471 12:15 主持人准备

472 12:15 音响准备

473 12:15 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 12:15 气球、彩带到位

478 12:20 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词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点燃蜡烛

游戏

479 13:00 婚宴正式开始

4710 13:00 新郎新娘退场、速食,新娘换礼服

4711 13:15 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4712 14:00 宴席结束,宾客与新人合影

48下午休息

481 14:00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482 14:30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483 14:30 清点所剩烟酒糖等

484 14:30 统计晚餐人数

49晚餐

491 17:00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

492 18:00 请宾客进晚餐

493 20:00 清点所有物品,离开酒店

410 闹洞房

4101 21:00 开始闹洞房

女方藏结婚证

新郎找结婚证

其它节目自由发挥

4102 22:30 宾客离开

411摄像摄影

4111摄像a从新娘化妆开始全程拍摄新娘

4112摄像b从新郎抢亲开始全程拍摄新郎

4113摄像c拍摄婚礼仪式全过程

4114摄影适时拍摄

4115摄影摄像人员红包

5婚礼项目结束

51 23:00 伴郎伴娘率筹备组另寻别处进行项目总结

山东淄博结婚风俗:聘 媒

旧时男婚女嫁皆由家长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穷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将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亦有的实行换亲,即互易其女为儿媳。婚龄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有父母央人求亲,更有甚者“指腹为婚”,订“娃娃亲”。也有女方托媒说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托后,往返男女两家串通撮合,双方家庭为慎重起见,暗中打听情况,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无相克和不中意处,即可订亲。也有通过串门子、走亲戚等方式相亲的。淄川的情况稍有不同,待媒人把亲事说定后,须再请一媒成为双数后,才送柬订婚。

建国后,男女结婚多为自由恋爱,亦有靠人从中牵线的,叫“介绍人”或“红娘”,双方经过了解后商定婚事。

 

山东淄博结婚风俗:订 亲

旧时又称“送柬”或“换帖”,是双方初步落实婚姻意图的一种书面形式。男家请人用红纸将求亲之意写成小帖,封面再写上吉祥的祝词,以及“敬求金诺”、“恭侯金诺”之类表示求亲的字样,由媒人连同男家准备的衣料、首饰、化妆品、聘金等“彩礼”,用一对大红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后即回帖,加“谨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结亲的字样,并附回礼,由媒人带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宝等作回礼,淄川则回以香、艾(意为相爱)、盐(意为有缘)、麦(意有福),每样用红纸包成两包。临淄则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龄,每岁1对)、茶碗1对、10双高粱莛、9双筷子作回礼,取意“十停九稳”。然后男家备席答谢媒人。

订亲这一习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双方同意后,再由双方家长出面走动,以示承认,并向女方赠送聘礼,即算订婚。近年来,在部分人中要彩礼之风大盛。

 

山东淄博结婚风俗:择 吉

即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一般男家须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妇”,女方将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红纸写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带回男家,男方据此请卜人选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时还要算出迎亲、送亲之人在属相上的忌讳,用大红纸一式两份写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博山多习惯送钱一宗,叫“盒子钞”,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办嫁妆,留一部分给嫁女压柜子,叫“子孙钱”。桓台县则惯以鸡、鱼、肉、菜、面、枣、栗子等,随“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贴“禧”字,俗称送“上头盒”。“送日子”之后男女双方即准备婚嫁物品,男家所缝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许棉籽,取“辈辈有子”之意;女家亦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帮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红枣、花生、制钱、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贵子”。

如今,在一些比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儿孙结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这一习俗,许多禁忌也沿袭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结婚。

 

山东淄博结婚风俗:送严房

亦有叫送圆房、送缘方的。一般是在结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妆送至男家,叫送严房,桓台俗称“下妆奁”。临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后一个双日送嫁妆。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妆,叫“搬严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还有“催妆”的习惯,即在结婚前两三日内男方送食盆一架给女家,内装酒、肉、栗、枣等物,皆为双数,此后女家才派人“送严房”。从前的嫁妆,一般人家多是两铺两盖、桌椅、箱柜、座钟、脸盆等,贫穷者从简,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无论贫富,“长命灯”一对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现在有了电灯,也作为摆设照送不误。嫁女妆奁内多贮枣、栗,谓之“早立子”(亦说取“夙兴”、“慎栗”之义)。送取严房所用的工具皆饰以浓厚的吉庆色彩,所用的绳子要染一段红色,用的车辆、扁担、盒、柜等要贴上写有“喜”字的红纸帖,底面用红纸铺垫,桌、椅、床、柜等陪嫁木器上要挂以角形红布等。这一日亲朋邻里多持礼品往贺,称“贺喜”(旧时称“添饭”),向待嫁的女子家里送喜礼叫“ 填箱”。礼品过去多以馒头等食品相送,现多送现金、喜幛等。喜礼要一笔不漏地记入帐簿,俗称“喜簿”,以备将来还礼。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吉利,不送谐音不雅的物品,如钟(终)、梨(离)、缎子(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男家要备宴酬谢宾客(多在宴前先下请帖,后再派专人敬请),博山叫作“待行人”。这天一般都要请亲朋邻居共同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叫“大总”,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大总”一般由懂这套礼仪的长者担任。

搬送嫁妆、贺喜、宴请宾客这些习俗相沿至今。

山东淄博结婚风俗:娶 亲

旧时娶亲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义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备官轿、花轿两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换上新装,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大礼帽,胸佩大红花,乘官轿在先。另一乘花轿为新娘备用,去时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压轿”,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大娶”一般白天进行,只有少数阔少结婚采用。“小娶”,男家只发花轿一乘和灯笼火把到女家迎亲,多为平民百姓结婚采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间进行,博山则均在夜间进行。关于夜间娶亲,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博山有一个恶霸翟三胡,是一个色魔,不论谁家娶亲,他都享受初夜权,百姓为逃脱这一厄运,便在夜间偷偷将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论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皮袄、红毡,否则女家不发人。至女家,行“求婚礼”,新娘头蒙红纱,由父辈或兄长抱入轿内,亦有用椅抬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并有兄弟或近亲的两人相送,名曰“送客”。临淄还有“押轿”的习惯,有小辈二人提水壶扶轿杆跟在两旁。旧时,博山一带新娘上轿有被“抢 ”上轿的传说。结婚那天,新郎带车或轿,跟着一帮人到女家去“抢亲”,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后面卫护,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地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上轿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东西,桓台多是手抱书和如意钩(用红纸包装),博山的新娘多要带些手帕,以备应付闹房的人。起轿后,一路不能落轿,路遇坟墓、庙宇、奇石、怪树等,均以红毡遮蔽。桓台县居民还有沿途送“过街面”的习俗,进村燃火把迎之。轿至男家门前,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这时故意将大门关闭,让花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顿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门顶压一对红砖、两双筷子,门框贴“青龙”、“赤虎”,红毡铺地后,时辰已到,鞭炮齐鸣,新娘由两“架女”相扶下轿,新郎在前引导,路过门坎时门坎放一红纸裱糊的马鞍子,新娘由嫁女搀扶迈过,叫“过门”,意在“前进平安”。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目的在于驱邪。院内摆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抛“长命火烧”。此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门口,新郎给新娘挑去“蒙头红”。桓台居民还惯以把蒙头红抛到房上去,然后才入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后,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时辰”,同时吃随身饭——从娘家带来的面条——在开水锅里一烫即捞出,不能煮熟,此时有人会问“生不生”,新娘只能说“生”字,取生养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合婚酒”,亲朋开始闹房。

与此同时,新郎家须设宴招待女方的送客,并约定新娘归家的日期,后返回(淄川境内送客返回时还要将新娘之套脚红袜带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携礼来探望,议回门期,名曰“圆饭”。周村的居民女方来“圆饭”的人所带的礼物必须有一对鲜鱼,男家回礼亦必须有一条鲜鱼,叫“两头子有鱼”。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坟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谓之“上喜坟”。三日这天,博山的新娘还要送婆婆一条新裤,有“待要富,三日给婆婆做条裤”的谚语。

建国后,迎亲习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轿迎娶。50年代境内农村多用马车,城区多用自行车,“送客”亦随车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红头巾。还有以彩旗鼓乐为先导,秧歌队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一度实行“革命”结婚,农村多以锄、镰、锨、镢为嫁妆;城区则以赠“红宝书”为时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来用面包车、小轿车迎娶的渐多。但一些禁忌、讲究,如夜间娶亲、持红毡迎亲、“顿性子”、闹洞房、上喜坟等习俗仍沿袭至今。

夫妇“拜天地”之俗在农村一些地区仍保留。现在绝大多数地区结婚典礼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礼,主婚人、来宾、新人讲话即大礼告成。进入80年代,又提倡举行集体婚礼,新郎新娘们欢聚一堂,由单位领导当主婚人表示祝贺,分发喜糖、喜烟,此外还有“旅行结婚”等形式。

 

山东淄博结婚风俗: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须备席招待。当天返回的叫“回门”,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时,女家备礼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礼告成。这种“回门”、“住日子”的习俗依旧流传。

 

以上就是山东淄博传统婚嫁习俗,现在某写习俗已经简化,不过传统的婚嫁习俗还是很有意思的吧。

山东结婚娶亲的规矩如下:

1、山东结婚娶亲讲究:择日。择日就是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然后安排定亲或者是结婚,在山东地区不管是结婚或者是做一些其他大事,选一个好日子是必须的。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有一本黄历,黄历上记载着各个时间的宜忌,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传统习俗。

2、山东结婚娶亲讲究:定亲。山东人娶媳妇,在结婚之前,还需要定亲,定亲这件事情需要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同,定亲也需要摆酒席来宴请四方宾朋。在定亲的时候,男方需要送给女方一定的聘金,聘金并没有一个定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3、山东结婚娶亲讲究:踩糕。当新郎带着迎亲队伍去把新娘接回来的时候,新娘下车需要踩一下用红包袱包裹的糕,这是寓意着步步高升的意思。而且新娘踩过的糕沾满了喜气,一般都会分给亲戚朋友们吃,尤其是孩子们,吃了这种糕之后会有长高的寓意。

4、山东结婚娶亲讲究:封红包。现在的婚礼采用一般都是西式,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婚礼现场还会请来司仪主持婚礼。在新娘改口叫新郎的双亲为爸妈的时候,新郎的父母会送给新娘一个大大的红包,这也是一种传统。

5、山东结婚娶亲讲究:回门。婚礼结束三天之后,新郎要陪着新娘回一趟娘家,但是不能够在那里过夜,在天黑之前这对新人必须赶回去,这件事情大家要注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32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