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奶奶话的曲珠 一个假日里,我在老朋友家见到一位眉目清秀,脸蛋红里透亮的姑娘,她那含蓄的目光和令人心舒的眼神、娇美动人的脸庞,让我总是忍不住想多看她几眼。她叫曲珠,这是她的法名。她是一位削发僧装的出家女,不能随便与人接触和交谈,可她干起家务活却是那样轻快而井井有条。看得出,她家里老小都很敬重她,喜欢她。我问,“你们这样待她是否因为她是阿尼(藏族对出家女性的称呼)的原因?”“不是,她很善良又勤快……”主人夸奖道。我说“真可惜,又漂亮又能干,为什么让她去出家““嘘,你这话可不能让老奶奶听见……”,啊,可能是老奶奶的意愿了,我不好再问。
出于好奇,我还是想探个究竟,并且由此萌发了对藏传佛教中的妇女进行探究的想法。没想到此行竟成为我后来几年对几十座藏传佛教尼姑寺院进行实地考查调研的初始,而曲珠是我调查的第一位阿尼,“勾尔玛“是我考察的第一座尼姑寺院。
从此,我有意主动地与曲珠接近,和她一起背水、洗衣、和她交谈,得知她是为了尊重家长的意愿而被动出家的,不过她再三声明自己也愿意出家,不愿意结婚、嫁人、当媳妇、生儿育女,受人世间的六道轮回之苦。因为她家的经济条件还不错,可以供养她一辈子清净修行,他们认为这不仅是解脱人生苦难的最好归宿,而且皈依佛法也是对佛教最好的供养。当我得知还有两天她的假期就到了,该返回寺院时,我便向主人提出送她回寺院的要求。
经幡下的出家女。
阿尼有探亲假也有严格的考试
两天后我和她姐姐,还有另一位阿尼一行四人,从道孚县麻孜乡沟普村出发了。这位同乡阿尼是她们一个寺院的,比曲珠早两年入寺。这次她俩回家是根据寺院的规定――每年春季和秋季阿尼们有探亲假,主要是帮助家里春耕下种,秋收打场,让家里人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参加劳动是有戒律规定的――不能用锄头挖地,不能用镰刀割庄稼、割草,因为用锄头和镰刀会误杀虫子。她们只能捆梆和运送庄稼。而且每次回家,无论是进城化缘、买东西,还是生病找大夫都必须是两人以上,至少是两人。
我们4人沿着坎坷不平的拖拉机山路行走了50多分钟以后,上了川藏公路,又走了一个多小时,便上了山。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
“你多大年纪了”
“今年22岁了。”
“你当阿尼有几年了”
“快4年了,18岁时进的寺庙。”
“出家入寺是由家里决定还是自己决定”
“听说过去是要由父母决定,12岁以后就可以入寺当阿尼了,现在是要父母同意,自己也得同意,寺院也得同意才行。而且18岁以上才可以当阿尼。”
“你觉得多大岁数入寺好些”
“我想18岁以前可能好一点,18岁以后记性不好了,学校里面上学也是7岁就进学校嘛。”
“如果你10岁就进寺庙,肯定是父母的意志,如果18岁以后你自己又想做其他的事,比如想去工作,想结婚了怎么办”
“这个我还没有想过。我也不想结婚。”
“为什么入寺前你没有遇到一个喜欢的小伙子吗”
“没有遇到过。我看到一些女人结了婚,给别人当媳妇,很辛苦,天天劳动很劳累,要带几个孩子,还要伺候老人,听说生孩子是女人的一大关,父母说为了不让我受苦,就让我出家入寺。特别是我奶奶,在我7岁时就要我到寺庙当阿尼。我自己也很想当阿尼,所以在18岁时就办了手续。”
“你们入寺以后是怎么学习的,上大课还是单独上课”
“我们4个阿尼一个老师,有的是3个人一个老师,开头3个月学习字母拼读,以后就学念经,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每天是有任务的。每天教的必须要背下来。”
“你们有没有考试怎么考的”
“如果把老师教的经文都背得下来,就不要考试了,但是活佛回到寺庙时,就要考试,一扎一扎的背诵(一扎为一本经书)。”
“如果考试不过关怎么办”
“考试不好的要受罚到伙房劳动,有的罚叩头几千到一万。考试过关的就可以进大殿参加集体诵经,一般要一年以后才能做到。”
寺院里规矩多
大约12点过,我们到了勾尔马寺院的山坡下,见到寺庙左侧的小河边有两个阿尼和几个妇女在喝茶聊天。她告诉我,这是那两个阿尼的亲人。寺庙有制度,亲戚朋友来看望她们,不得随便入寺,更不能在僧寥(僧舍)留宿,只能在寺院围墙的外面相见,寺院外有专门的接待处,是简易的平房,每间大约有6平方米,地上铺着厚厚的树叶、干草,探亲者可以向寺院借被褥,留宿最多住3个晚上。
我们边说边向她们走去。她们见到我不是本地人,便用道孚方言交谈,猜得出是在问我的来历,当介绍我是个藏族教师,并且得知我是来送曲珠的时,她们便热情地请我坐下,取笑地说,以为来了个汉族妇女,难道也来出家的吗大家一阵哈哈大笑。
按寺庙的规定,曲珠先进寺去请示主持,要主持同意,我才可以进寺内去。大约20多分钟以后,曲珠向我们招手,示意可以进了。
当我合十恭敬主持并用藏语自我介绍、讲明来意时,她很客气地拉着我的手向我介绍说,除了宗教局来人外,一般客人是不能入寺的。这是规矩。
寺院住持名叫纳热,这位老人已经76岁了,1米6的个头,满头华发。1952年出家入寺,“”期间回乡参加劳动,1984年返回寺院。不仅是寺院的住持,也是领经师,她向我介绍了整个寺院的历史和现状――经济状况和法事活动,看得出,这个寺院刚恢复不久,从废墟可以看出过去寺院的规模远比现在大得多。大殿和经堂里的佛像、壁画等文物很少。寺院建筑坐落在山坡上,位于最上面,经堂里尼众赤足结跏跌集体颂经,见到那门外的鞋(进入佛殿集体颂经礼佛时一律不准穿鞋,以表对佛祖的崇敬),不由连想到她们冬天下雪时会是怎样
这个寺院属于格鲁教派,尼姑年龄最大81岁,最小18岁。现在的妇女要求出家入寺,首先是年满18岁以上,自己要自愿申请,家长要同意,寺院住持同意接受。进寺院时,由家庭或亲友修建一间僧寥,每间僧寥样式都必须按寺院的规定。统一规定在6平方米以下(不同寺院规格不同),地面只能是土地,由于有“苦修行,拒安乐”的戒律,所以不管家庭经济状况怎样,一律不得装木地板,不得有半点享受条件和念头,更不能睡在舒适的床上。一人一间,不得两人或两人以上同宿,不能随便串门。阿尼的生活费用是自理,由亲人或亲戚供给,如果没有则由寺庙供养。
勾尔玛寺院和不常露面的活佛
寺院的对面山坡上有一幢两层楼房,那是活佛的寝宫。这位活佛在拉萨,每隔几年回来一次。住持说,虽然活佛平时不在寺院,但是她的寝宫里每天都有人坚持点灯、打扫卫生。勾尔玛寺己有近200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经是第四代转世活佛,第一代罗绒巴凳・单贞尼扎在86岁时圆寂;第二代活佛祥巴然德20多岁圆寂;第三代罗绒巴凳・俄热也是20多岁圆寂;第四代丹贞尼扎・扎呷就是现世的活佛,50多岁了,现在在拉萨。自改革开放后,该活佛也恢复了他所主持的甘孜州几个尼众寺院,据说各个尼寺都有该活佛自己的主殿和寝宫。几年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时,都是为几个寺院作法事活动,灌顶等等。
这个寺院的经济来源不多,由于地处高山上,离县城和村子很远,所以平时来寺院点灯,拜佛,布施的信徒很少,主要是以塑泥佛像为主,佛像的种类不多,是用经过几道工序处理以后调和好的软泥在木制的模型里塑像,据说在甘孜州内的一些大寺院都来这里订做泥塑佛像,这样她们也就有了一定的收入,冬天的冻土时节,就不能生产了。另外每年的秋收季节,阿尼们进寨、进城去化缘,两三人一组,得来的钱和粮食、酥油等个人是不得占有的,要上交寺庙,主要用于比如每年两次的法事活动和集体法会,还要买经堂点灯的酥油,以及供养那些没有家庭供养的阿尼。
杂杂酒是丹巴的特产。它与各种谷物一起烹饪,放入桶和罐中密封储存。喝的时候可以把易拉罐打开,插进竹筒和吸管里喝。一个人摸完酒后,把吸管掐断,另一个人再摸。酸菜是当地人专门用元根叶做的。制作方法是将元根菜叶洗净煮熟,加入酸奶(本品酵母),放入木桶中,一般需要12小时左右。
其酸汁可连续拉数尺,味香纯正,酸嫩可口。它的吃法有很多种,凉拌、炒菜、煲汤等。吃酸菜不仅味道好,还有清热解毒、帮助消化的作用。老腊肉是将生态猪洗净宰杀,将肉切成2斤左右的条,抹上精盐和各种调料,用柏树皮和锯末熏制,久熏而成。其肉色金黄透明,可保存数年。
老腊肉的吃法很多,有煮、炖、蒸、炒、回锅等。瓦屋山人喜欢把腊肉煮熟,切成大块,然后用小碟放上调料蘸着吃。这种吃法原始粗糙,肉质鲜嫩,入口即化成渣,诱人食欲。猪腿香喷喷的猪腿是一道名菜,鲜美可口,是逢年过节和招待宾朋的佳肴。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
过去屠宰猪,大多是把猪的四条腿绑起来,用刀在胸前割一个洞,伸进胸腔打破心肺连接,杀猪后缝合刀口,反复用干草烧猪毛,剖开,剥去肥瘦肉。酥油茶酥油茶是将砖茶放入水中煮沸,加入酥油(牦牛酥油),放入细长的桶中,用搅拌棒搅打,使之成为乳液。还有一种方法是把酥油和茶叶放在一个皮袋里,把袋口扎紧,用木棍使劲敲打。所以配置酥油茶就叫打酥油茶。女主人招待客人是一件非常费力的工作。现在还可以配置电动搅拌机。
因为砖茶含有大量的鞣酸,刺激肠胃蠕动,加快消化。单独喝的话是极度饥饿的,必须加酥油或者牛奶。蒙古人一般喝奶茶,西藏牦牛产奶不多,酥油茶被广泛用来招待客人。油茶热量极高,香味纯正,味道鲜美,喝一杯后会让你神清气爽。人们说如果你没有喝过酥油茶,就算你没有去过青藏高原。刚开始喝酥油茶的时候,第一口难以忍受,第二口纯正清香,第三口永生难忘。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在与恶劣自然条件的斗争中,创造了酥油茶文化。
围绕着茶文化,还有茶会,贯穿着交友、节日、离别、爱情等聚会。酥油茶的饮用方法,德钦藏民喜欢加奶渣,中甸和未夕藏民追求纯正。在西藏,每个藏族家庭里随处可见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天必不可少的食物。酥油是从牛奶和羊奶中提取的。过去,牧民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提炼酥油。首先,他们将牛奶加热,然后倒入一个名为东学(约4英尺高,直径1英尺)的大木桶中,上下搅拌数百次,以分离油和水。
一层亮**的脂肪物质浮在上面,舀起来,倒进皮口袋,凉成酥油。现在很多地方逐渐使用黄油分离机提炼酥油。一般来说,一头牛每天能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能榨出五六斤酥油。酥油的吃法有很多种,主要是打酥油茶和喝L,在巴赞也可以混着吃。逢年过节炒水果,用酥油。藏族人平日喜欢喝酥油棒。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长时间熬成稠糊状,然后将茶叶倒入冬末(酥油茶桶),再加入酥油和盐,上下抽罗嘉数十次,搅拌酥油茶至融合,然后倒入锅中加热,就成了酥油茶
当主人再次提起酥油茶壶,站在客人面前时,客人可以拿起碗,在酥油茶碗里轻轻吹一吹,吹掉浮在茶叶上的油花,然后啜饮一口,赞叹道:这酥油茶真好,油和茶是分不开的。把客人的碗放回桌上,主人会再斟满。
就这样,一边喝,一边不一口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给客人的茶碗倒满;如果你不想再喝了,就不要碰它;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盛碗,你摆好;客人准备离开时,可以连续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应该有一些油性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仪。酒青稞酒,藏语叫羌,由粒青稞酿制而成,青稞是青藏高原出产的主要粮食。是青藏人最爱的酒。这是必不可少的假期,结婚,生孩子,送亲戚和朋友。
酿造方法:青稞酒的酿造方法和流程如下:首先将青稞洗净,注意不要让青稞在水中洗太久。然后倒入锅中,加入三分之二以上容量的青稞煮沸。当锅里的水已经被青稞吸收后,火就不能太热了。一边煮,一边用木棍上下翻动青稞,让锅里的青稞都熟了,随时用手指捏麦粒。如果还是没烂,加一点水继续煮。熟了就把锅拿下来晾20-30分钟。这时,锅里的水已经被青稞吸收了。青稞温热后,摊在铺好的干净布上,再撒上酒曲。
制曲时,青稞如果太热,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冷,青稞就不好发酵。撒上酒曲后,将青稞酒放入锅中,用被子等保暖的东西包裹好放好。夏天两晚后发酵,冬天三天后发酵。如果温度合适,一般只过一夜就能闻到酒味。如果一天后没有闻到酒味,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你应该把开水放在瓶子里,在锅上放点东西,让发酵的青稞冷却。只有这样,青稞酒才能更甜。然后放入陶瓷容器中过滤青稞酒。如果你想立即使用酒,你应该加水。
泡四个小时,就可以过滤了。如果不急,把壶口和过滤嘴封好,必要时再加水。第一壶水要加到比发酵的青稞高两寸,第二、三壶水要加到和发酵的青稞一样高。壶嘴上的酒劲大,去三壶酒。藏族敬酒习俗:藏族人敬酒喝酒也有很多规矩。在节假日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果条件允许,应使用银质酒壶和酒杯。另外,你应该在壶嘴和杯子边缘粘一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白色装饰。主人向客人敬第一杯酒时,客人要拿起酒杯,右手无名尖蘸一点青稞酒,洒在空中。
同样的动作做三次后,主人会敬你三小口一杯的酒。三小口意味着连续三小口。你每喝一口,主人就会给你加一次酒。第三口喝完后,客人会把酒喝光。另外,主人上菜后,要给每位客人一大碗酒。只会喝酒的客人不能拒绝喝这碗酒,否则主人会罚你两碗。饭后这杯酒叫饭后银碗酒。
按理说,敬这碗酒的时候,应该需要一个大的银质酒碗,但一般也可以用漂亮的大瓷碗来代替。唱敬酒歌也是青藏各族人民最有意义的共同习俗。有个藏族笑话:喝酒不唱敬酒歌,是驴喝水。谁敬酒谁唱歌。人们经常喜欢唱的歌词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希望我们能长久相聚。
徐福臭鸡蛋,俗称徐福臭鸡蛋,是清同治中期(1860年左右)张在城郊菜坝乡创制的。它是用调味好的醪糟酒汁浸泡鸭蛋一至三年制成的。它的传统制作工艺要经过3个阶段10道工序,主要品类有南方馊蛋、大众馊蛋、陈年馊蛋。
馄饨蛋的主要特点是蛋质嫩软,蛋黄深红,蛋白橙**,醇香恬静,油沙可口,味道鲜美,回味悠长,是酒和食物的美味。宜宾的臭鸡蛋已经远销上海、南京、香港、澳门、南阳等地。解放后,金鸭牌徐福坏蛋于1982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和1984年两次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
1985年,4万个坏鸡蛋出口到国外。郫县传说,明末清初的时候,一个移民在去蜀国的路上,他赖以充饥的蚕豆在下雨天发霉了。我不忍心放弃,就把它放在田埂里晒干,和鲜辣椒一起吃。很好吃,回味很长,然后我就以此为生了。这大概就是郫县豆瓣最初的起源吧。特色:郫县位于成都平原中部。得益于都江堰灌溉,这里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豇豆(蚕豆)、大麻等。这里的豆子质量上乘,以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豆瓣酱油润红亮,花瓣酥脆,辣味浓郁,香甜可口。除了作为调料,还可以单独和米饭一起使用。
和熟油拌着吃味道很好。工艺:郫县豆瓣酱用豆子44斤,鲜辣椒105斤,面粉11斤,盐24斤,成品可135斤到140斤。
制作方法一般如下:将豆子洗净去壳,放入96-100度的沸水中煮一分钟,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除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钟,然后取出豆瓣,与面粉混合,拌匀,铺在簸箕中放入发酵室中发酵,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六至七天后,**霉菌生长,初步发酵完成。将发霉的豆瓣放入陶罐中,同时加入115公斤盐和50公斤水,搅拌均匀,在阳光下翻面。白天翻缸,晚上暴晒,但要注意避雨。这样经过40到50天,豆瓣变成红褐色,加入碾碎的辣椒粉和剩余的盐,混合均匀,经过3到5个月的储存和发酵,豆瓣酱就完全成熟了。
郫县豆瓣历史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88年),后人继承了这种方式,在郫县设立作坊,获取这一带的原料和清水。用这种方法,郫县的豆瓣被大量生产,逐渐流行起来。这一时期,清咸丰年间创立义丰和,清光绪年间创立元丰元,道教兴盛。
怡丰禾和元丰源豆瓣各有特色,经过几次发展,怡丰禾和元丰源两个酱园逐渐形成规模,在郫县处于主导地位。民国初年,郫县的豆瓣生产早已具有相当规模,郫县出产的鸦片远销各地,从成都到重庆沿江到东经的湖南湖北,南至云贵,西至雅安康藏,北经广元到陕西甘肃。外地的烟贩争相购买豆瓣回国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从此,丹县豆瓣名声大振。民国四年,四川军政府入侵西藏。从郫县两大酱园订购三四万斤郫县豆瓣。
货物到了驻军,军士去取荷叶、油纸,视之如昨亮。它们尝起来很美,赢得了官兵的称赞。军政府特此颁发奖状和奖章以示鼓励,并郫县豆瓣
风味醇厚不加任何香料,色泽油润不含任何油脂,色、香、味均达到加工工艺精细、原料上乘的标准。具有辣味重、红油亮、辣椒块大、回味甜的特点,是川味菜谱中的常用调料。被誉为川菜之魂。夹江豆腐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
夹江豆腐曾参加过全国评选,获得过轻工业部银奖和商务部优质产品奖。夹江豆腐软,香,有嚼劲,回味悠长。它是餐桌上的好食物。天府天府花生是指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系列花生品种。是四川省花生产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占95%以上,故也是四川盆地花生的总称)。
我国其他花生产区也有种植。四川花生产区(包括四川和重庆)是我国花生主产区之一,年均种植面积450-500万亩,总产量约65万吨。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生产区。该地区花生以食用为主,注重风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在花生育种中,主要选择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高产优质品种,天府系列品种是加工咸花生、花生酥糖的主要原料品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花生育种以来,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鉴定并选育了金堂神窝子和洛江吉窝两个农场品种,系统选育了南充米选1号和天府13号,并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了天府3号、天府4号、天府5号、天府7号、天府8号、天府9号、天府10号、天府14号、天府15号、天府18号。
这些花生(花生属)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玻利维亚、阿根廷和巴拉圭之间的亚热带地区,属于柱花草亚科(Trib。蝶形花科(豆科)的Aeschynomeneae)。花生分为9个组,栽培花生属于花生组,是该属仅有的两种异源四倍体植物(2n=4x=40)之一。栽培花生分为两个亚种,即ssp。地下(交替开花组)和ssp。fastigiata(连续开花组)。前者包括两个品种:var。地下和变种。希尔苏塔。后者包括四个品种:var。fastigiata变种。普通变种。
秘鲁和Var。Aequatoria。在中国,既有亚种又有亚种的品种也叫中间型。自秦代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来,成都平原富庶,水旱依人,饥不可知。此后,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它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应基地和主要税收来源。
此外,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从而避免了历史上多次战争的破坏,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既有山川秀美的自然风貌:多样的地形,秀美的青峰溪流;还有中国的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作家辈出。在这里,自然、人文、社会习俗相互依存,场景交融,造就了一片得天独厚、品位极高的天府之国。我们可以用神奇、神秘、神秘来概括四川,这是自然世界的无边神奇,文化世界的无尽神秘,精神世界的无限神秘。这个四川充满了醇厚的含义和永恒的魅力。宜宾芽菜宜宾芽菜是四川著名的四大名菜之一,是宜宾的特产,历史悠久。
根据《清嘉庆《叙州府志。物产》中的考查数据,葱、韭、蒜卷心菜、绿色蔬菜和花椰菜当时,——绿色蔬菜作为豆芽的原料,已经被广泛种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宜宾芽菜在产地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香、甜、脆、嫩、鲜,作为四川知名的传统酱菜代代相传。
首先,宜宾芽菜的加工原料二平庄作为四川宜宾当地特有品种,属于小叶芥菜类,其成熟根质嫩有弹性,是宜宾芽菜的最佳原料。其次,宜宾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温和湿润。空气和土壤环境中有丰富的适合腌制和发酵的微生物。这些有益微生物在腌制和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宜宾芽菜的独特风味。这让我们想到了宜宾的另一个著名特产,——五粮液,也有同样的功效。在宜宾芽菜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
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徐州郊区(宜宾,旧称宜宾)农民将蔬菜剥去外皮,适度晒干,用盐和红糖混合,再加入香料调制,放入坛子中腌制。成分: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成分。具有香、甜、脆、嫩、鲜的特点。
藏血肠做法:
(1)将最好的羊肉切碎备用。
(2)在羊血中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和少许糯米粉,与切碎的羊肉混合,倒入肠内,用线扎成小块。
(3)制作方法与香肠相同。
(4)血肠的煮:将盛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煮至血肠浮起,香肠变灰。当它大约八成成熟时,它会被放在锅里,全家人围坐在地板上,切着吃。
特点:吃起来不碎、不渣、不脱皮,香、软、嫩、不腻、不柴。藏区农牧民每宰杀一只羊,羊血都不是单独煮熟,而是倒入小肠煮熟。吹肺、吹肝、吹肝,又名腌猪肺、猪肝,是西藏特有的腌腊肉制品之一。吹肺1。从喉头吹新鲜的猪肺,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其膨胀。然后用温水将适量的盐、草果粉、辣椒粉、蒜泥调成乳白色,用勺子从喉头灌入肺部。
边倒边摇边吹边拍大概要5-6次才能灌满。2用麻线绑住喉咙,挂在火塘里晾干。2-3个月后就可以吃了。吹肝1。在新鲜的猪肝上切开胆管,除了一个大的,其他的都用线扎紧。从加粗的管口手动吹,边吹边用手拍打,倒上调料。取一部分调料和酒,拌匀,倒入肝脏,剩下的调料抹在肝脏上。用竹子或玉米芯撑开叶片,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大概1-15个月后就可以治愈了。2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入香菜、香油(或熟植物油)、酱油、醋、葱花、姜末等佐料,常用作凉拌。特点:鲜爽开胃,是绝佳的凉菜。随身携带,可以保存1年左右。收藏月饼花馍馍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赏月尝月饼是中国汉族由来已久的民俗。
藏族没有这个习俗,但是中秋节和汉族一样,在道孚县鲜水镇和协德乡的藏族中流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包子。什么是花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面粉做的,里面填满花纹的煎饼。一般花髻约一指厚,直径约13厘米。做花馍的时候,一定要用现做的
先将揉好的面粉揉成手掌大小的面团,将拌好的心裹在面团里,然后压平,尽量做成圆形,在花馍馍的中央贴上一小块绿松石萝卜叶,再将图案印在刻有各种图案的印版上。印出的图案多为藏族艺术中常见的三个圆圈或吉祥标志,圆圈内雕刻有玉兔、鹿、獐等吉祥物。
一般是一对玉兔相对而立,或小鹿悠闲地躺在草地上,或两朵花相对而立,或最后,将成型的花馍放在平锅底部,放在火上烤。炕做好后,花髻呈圆形,象征满月。满月中有玉兔等吉祥图画,红色象征幸福吉祥,绿色象征春天。极其漂亮,漂亮,香甜可口,让人垂涎。但是做好了不能马上用。第一,你要选两个最大最好的,去拜月亮和菩萨。拜完月亮菩萨,中秋节可以吃,配水果等礼物送给邻居、亲戚朋友。据说这是为了增进友谊,让大家尝到好运。
炉霍县属四川省甘孜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东接道孚县,西北与甘孜县相邻,西南与新龙县接壤,北面毗邻色达县,东北则与阿坝州的壤塘、金川两县相邻。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炉霍县是康北中心,交通要地。属半农半牧区。
2011年炉霍县辖区面积579664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71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为45960人。
2011年,炉霍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2011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5亿元。
炉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根据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炉霍,在此驻扎修整半年多时间,建立了县、乡博巴 。2011年4月10日17时02分,炉霍县发生53级地震,全城停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炉霍县 外文名称 :Luhuo County 别名 :炉霍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四川甘孜州 下辖地区 :新都镇、泥巴乡、雅德乡、洛秋乡等 驻地 :新都镇 电话区号 :0836 邮政区码 :626500 地理位置 :四川省甘孜州中北部 面积 :579664平方公里 人口 :45960人(2011年) 方言 :藏语 气候条件 :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 火车站 :甘孜站 车牌代码 :川V GDP :359亿元(2011年) 特产 :牛肉干、青稞酒、虫草、贝母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城乡建设,民生,交通,旅游,民族文化,炉霍石棺文化,炉霍“望果”节,名优特产, 历史沿革 炉霍系藏语“山岩村”之意。因原为霍尔章谷所属四土司之地。东南与打箭炉毗连,故名。 清置炉霍屯。 民国二年(1914年)设县。 梦幻般的炉霍县卡萨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炉霍,建立县、乡博巴 。 1950年,建立中国 炉霍县工作委员会和炉霍县人民 。 2000年,炉霍县辖1个镇、15个乡。 2004年,炉霍县辖1个镇、15个乡。 行政区划 至2010年底,炉霍县幅员面积为579664平方公里。辖4个片区,15个乡、1个镇、171个行政村,其中纯牧业乡6个,半农半牧乡镇10个。 虾拉沱片区工委基层区划:仁达乡、斯木乡、宜木乡。 新都片区工委基层区划:新都镇、雅德乡、泥巴乡、卡娘乡、洛秋乡。 朱倭片区工委基层区划:旦都乡、朱倭乡、充古乡、更知乡。 罗宗片区工委基层区划:上罗科马乡、下罗科马乡、宗塔乡、宗麦乡。 人口民族 根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炉霍县总人口39603人。 至2011年底炉霍县总人口为45960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炉霍县地处川西高原与山原的接触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067°,北纬3139°,西南与新龙县接壤,北面毗邻色达县,东北则与阿坝州的壤塘、金川两县相邻。距成都654公里,距康定291公里,总面积579664平方公里。 炉霍县 地形地貌 炉霍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河流走向多是由西北向东南,牟尼芒起山自北部伸延入境,鲜水河西北向穿流全县。县内平均海拔3860米。 气候 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夏季温暖,冬春寒冷,空气干燥,风沙较大。年平均气温74℃,年总降水量5725MM,与历年平均降水量比较偏少16%;年日照总时数为25970小时,与历年日照时数平均值比较偏多2%。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炉霍县矿产主要有砂金、泥炭、汞、多金属矿和一定储量的石灰石。 生物资源 炉霍县资源丰富,主要动物资源有鹿、猴、磐羊、白唇鹿、磐羊、林麝、藏马鸡、细鳞鱼、花鱼、雪山鲢翔;生物资源主要有中药材贝母、雪莲、一支蒿、虫草、贝母等珍稀中药材。 水能资源 炉霍县水能资源充足,集水面在72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17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89万千瓦,可开发能量147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28878万千瓦时。其中,尼曲、达曲、鲜水三大河流天然落差大,水源集中,占可开发总量的93%以上。至2010年底,已分别建成装机容量为960千瓦、160千瓦、250千瓦和250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4座,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 土地资源 2010年,炉霍土地总面积为579664平方公里,是甘孜州最典型的半农半牧县,有耕地95万亩,天然草场3307万公顷。 经济 综述 2010年,炉霍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亿元,比2009年增长9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2504%。地方财政收入为1069万元,同比增长4029%;地方财政支出为484亿元,同比增长372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61亿元。 炉霍县 2011年,炉霍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亿元,比上年增长743%。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1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819元,比上年增长147%。 第一产业 2011年,炉霍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4798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173公顷,粮食总产量10250吨,比上年增长1431%。 炉霍县 炉霍县2011年推广机耕273333公顷,机播面积2400公顷,农机总动力29000千瓦,完成51公里机耕道建设,完成人工种草900户13386公顷。成功研发雪域俄色茶、水淘糌粑等系列农产品,累计实现产值3300万元。完成公益林建设6667公顷,森林抚育600公顷,化学防治森林病虫1088公顷,义务植树15万株。畜禽品种改良共引进推广各种优良畜禽55头,畜种改良6600头。各类牲畜存栏256万头,肉类总产量4970吨。 第二产业 炉霍县工业基础落后,发展慢,2010年该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00万元。大力发展俄色茶产业,在上海、深圳、丽江等地开设7个雪域俄色茶专卖店,实现产值520万元。康巴牦牛乳业公司年产1000吨工业级干酪素生产线点火投产,实现销售收入67万元。 第三产业 炉霍县2010年接待游客31万人,旅游总收入2500万元。2011年炉霍县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045亿元。 社会 教育 至2011年底,炉霍县有学校3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7145人。选送38名学生就读“9+3”内地免费中职学校。建成仁达、斯木、宜木3所双语微型幼稚园。为6974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3401万元和免费提供价值6587万元的教材,3805名贫困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资金45372万元。 文化 2010年,炉霍县炉霍县博物馆正式开馆,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炉霍研究基地正式挂牌。完成“村村通”卫星接收设备无偿置换工作,置换设备4475套。投入资金2500万元。 2011年,炉霍县确立石棺文化、川西藏族山歌、藏族绘画三大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打造炉霍唐卡画、雪域俄色茶等具有炉霍特色的旅游产品。 医疗卫生 2010年,炉霍县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1632人。完成下罗乡敬老院修建工程和县城中心敬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完成1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 2010年,炉霍县启动县中藏医院住院楼和县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新建村卫生室28所。 2010年,炉霍县新建卡娘、充古、朱倭等乡村卫生室28所;投入240余万元,为100所村卫生室配备听诊器等基本医疗设备。 城乡建设 2010年,炉霍县实施城市工程29个,投入资金108亿元。投资950余万元,完成廉租房一期工程总工程量的90%;投资250万元,启动廉租房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对符合条件的230户低保户兑现租赁补贴金1813万元;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安心工程”财政补贴兑现工作,兑现离休干部补贴4770万元,退休干部财政补贴发放工作进入审批阶段;投入25万元,完成泥巴、斯木等乡地质灾害点避险搬迁27户。 民生 2010年,炉霍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29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40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803人,工伤保险参保650人,生育保险参保188人,失业保险参保1562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097人。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6915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858%。资助1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8565万元。 炉霍风景 2011年,炉霍县完成25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220户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竣工验收。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2人,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4284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民众6404人次,医疗总费用64673万元,补偿27896万元。 交通 至2010年底,炉霍县有317国道贯通全境,已完成川藏北线炉色通县油路、三县联网路共181公里,红罗路线按山重四级标准改造,川藏317线从东南至西北贯通全境,历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马古道之重镇。2010年,炉霍县交通建设投入资金3916万元,完成通乡油路建设37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1202公里。 旅游 炉霍县境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以及卡萨湖、宗塔草原、易日沟、地震遗迹、石棺墓群、红军文化遗迹等景点。 卡萨湖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西60公里处,海拔3510米、面积192平方公里,属于高原淡水湖泊,是川藏北线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冬季的卡萨湖,湖水如镜,倒映着群山白云,恬静美丽。 密八勒幽静圣地 位于炉霍县仁达乡境内。这里是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的道场,亦称三怙主神山,三座神山紧相对峙,有着奇妙传说,山上有森林、溶洞、白泉等许景观,有珍稀动物栖息于山中,沟内还有分别属宁玛教派和苯波教派的两座寺庙。 炉霍卡萨湖石棺墓 炉霍县卡萨湖石棺墓地是1984年初,在卡萨湖修建水力发电站开挖引水渠道时发现的,发掘工作从5月初开始,7月中旬结束,发掘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孜州文化局联合组织。发掘实际揭露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对引水渠道的西侧和湖周围没有探掘,仅引水渠道地段发掘清理了275座。是全国境内最大的石棺墓葬群。石棺的作法不一,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完全石棺型,常见石棺型,简易石棺型,变态石棺型四种。 炉霍地震纪念碑 民族文化 炉霍石棺文化 炉霍县地处远古民族迁徙古道要衢,以石棺为代表的远古文明遗存十分丰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内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遗址就有6处,沿达曲河、泥曲河、鲜水河西岸台地均有零星分布,是名符其实的石棺王国。 炉霍“望果”节 “望果”是藏语的音译,“望”的意思是土地,“果”的意思是转圈。“望果”就是绕田间地头转圈。它是炉霍等县农区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因此,又称为丰收节。 炉霍县 “望果”节是藏族地区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吐蕃时期,为了祈祷农业丰收,以村寨为单位,人们手捧香炉,高举幡杆,手拿青稞、麦穗,跟在苯教教主后,绕田间地头转圈,祈祷神灵保佑,获得丰收。这种宗教仪轨结束后,开展角斗、斗刽、耍梭标等活动。 名优特产 川乌 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 青稞 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牦牛肉 牦牛肉被誉为“牛肉之冠”,属半野生天然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和胺基酸,以及胡萝卜素、钙、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别低,热量特别高,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著作用。 俄色茶 雪域俄色茶产于青藏高原的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霍尔章谷地区,是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3800米之间的野生俄色树的一年生嫩芽,经现代工艺加工精制而成的雪域天然绿色的药、食两用健康饮品。
婚姻家庭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传统课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的多种婚姻形态中,最普遍的为一夫一妻的单偶婚,其次为一夫多妻婚。一夫多妻婚则较少,在默道克的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中,只有4个民族,其中包括藏族。在中国则只有藏族、俄亚纳西族、门巴族和夏尔巴人。这一文化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重要的现实的意义。然而,除俄亚纳西族的一妻多夫婚姻调查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外,其他民族的则较为零散。因此,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实地调查资料尤显重要。
1997年夏,笔者参加“中国藏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课题组到昌都进行社会调查,并负责婚姻家庭部分,现以此次调查的一妻多夫家庭的材料为主,结合有关的文献材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康区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作进一步的探索。
一、康区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分布特点
康区包括现在的 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的藏族地区。据仁真洛色的研究,甘孜18县,除泸定县外,其他17个县以前均存在过一妻多夫婚。在青海玉树,据解放前蒙藏委员会调查,当地“实际上多为一妻多夫制”。杂云南迪庆的德钦县,解放前也有一妻多夫家庭。
在昌都地区,据直接和间接的调查,以前各宗都有多少不等的一妻多夫家庭,但分布不均衡,差异较大。据色扎部落头人泽丁扎巴的回忆,民改前他所管辖的丁青扎部落约500户,估计一妻多夫家庭超过50%,一夫一妻家庭约40%多一点,一夫多妻家庭家庭则只是极个别的。宁静宗巴洼村(现芒康县宗溪乡的一部分)头人泽仁顿珠回忆,当时村里一妻多夫家庭的比例大大超过一夫多妻家庭。1997年笔者参加的调查组在昌都县妥坝乡(牧区)调查19户,一夫一妻家庭10户,一妻多夫家庭9户,占47%。在左贡县北部的东坝乡、中林卡等乡,一妻多夫婚较多,比例较大。
在南部的一些乡则主要是一夫一妻家庭,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婚则较少。在昌都县俄洛乡的仲多村和加林村调查了18户,均为一夫一妻家庭。据村长回忆,以前村里也基本无多偶家庭。
总体而言,昌都地区以前仍以一夫一妻婚为主,一妻多夫次之,一夫多妻极少,且一妻多夫家庭呈不均衡分布状态,有的村庄、部落比例超过一夫一妻家庭,有的较少,有的几乎没有。而且不仅牧区有农区也有。行一妻多夫婚的既有农牧民,也有部落(村落)头人。
就康区的一妻多夫家庭总体上的分布而言,徐益棠先生在解放前提出了如下二点看法:1、甘孜、德格以西,一妻多夫制逐渐增加;2、道孚以东以及康定附近,则一夫一妻制独盛。结合现在的调查资料看,徐先生的看法大体符合实际。估计以前一妻多夫家庭最盛行的为昌都地区,甚至有可能是藏族这种婚姻习俗的中心地区。
二、一妻多夫家庭的内部关系
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极个别的父子共妻几种形式。但在康区最主要、最普遍、占绝大多数的为兄弟共妻。解放前,谭英华先生在今甘孜地区境内调查的45户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户,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户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户,丈夫2人。
非兄弟家庭仅占四十五分之一。在昌都,笔者参加的调查没有碰上一例非兄弟共妻的家庭,而且调查中也很少有人能说出非兄弟共妻家庭的实例,只是说有这种事。因此也可看出兄弟共妻的多夫家庭是极少的。 一妻多夫家庭以而兄弟共妻为普遍,其次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极个别现象,且还须具体分析。上述谭英华调查为平均23人共妻。在昌都丁青县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户,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县妥坝乡9户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户,占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户,分别占11%。其原因正如宁静宗巴洼村头人泽仁顿珠所说:民改前在他所管辖的村庄中的多夫家庭主要为二兄弟共妻,少数为三兄弟共妻。当时家里如果有二三个儿子,必须有一个当扎巴,剩下的就成为一夫一妻或二夫一妻家庭;如果有三四个以上的儿子,也可能就有一二个或更多的儿子当扎巴。当时村里有一家有六个儿子,三人当了扎巴,一人病敌,仍为二兄弟共妻。因此对有些四五个兄弟、六七个兄弟共一妻的说法,需要具体分析,是否为真正的共妻。
康区藏族的婚姻既有娶妻婚,也有入婚。但一妻多夫家庭均为娶妻婚,尚未发现可几兄弟入女方家的情况。其婚礼习俗与一夫一妻的娶妻婚相同。由于多夫,在提亲时,有的要明确说明是几兄弟娶妻,也有的不说明。举行婚礼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较多的一种是一人为代表参加婚礼,这种情况大多是长兄为代表娶妻,以后弟弟们逐渐长到后,与妻子发生性关系,从名誉上丈夫变成事实上的丈夫,完成共夫家庭。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代表者不一定长兄。如类乌齐县有一户兄弟共妻,哥哥是跛子,结婚时由弟弟代表婚礼。第二种为兄弟们均参加婚礼娶妻。如丁青县丁青村的布吉兄弟俩,参加婚礼时兄弟并排坐在一起,妻子坐在旁边。第三种为部分兄弟参加婚礼。如丁青宗色扎部落的泽丁扎巴结婚时,父亲为他们三兄弟娶一妻,但他年龄还小,只有两个哥哥参加了婚礼。结婚时究竟采取哪一种方式,主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如兄弟的多少,兄弟间年龄大小的差异程度,长兄弟与新娘年龄差距,等等,而且同一家庭不同代的人之间也有差异。如布吉是兄弟两参加婚礼,但他们的儿子当代表。
传统习惯,婚礼一般连续三天至七天,在婚礼期间,新郎新娘不得圆房,均分开居住,几天过后,新娘返回娘家,然后十天半月,或一月、两月甚至半年一年(新娘回娘家居住的时间长短,视年龄大小、距离远近等,由两家商定,没特别的规定),再由男方家接回,开始长期的夫妻生活。一妻多夫家庭子女对父亲的关系,从称谓可见一斑。其称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称大哥为爸爸,其余为叔叔。在芒康还有称大哥为爸爸,其余的依次为大叔、二叔、三叔的。如果大哥去世,则可称二哥为爸爸。另一种则不加区别,几个丈夫均被一概称作爸爸,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方法,有时还共存于同一村庄,如丁青县丁青村就是这样。不同的称呼方法仅仅是一种习惯,并不意味着子女真正是谁的。在昌都调查过的几户家庭的父亲们没有设想过子女中谁是自己的,谁是其他人(哥哥或弟弟的),反正这个家庭的子女,均是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反之子女也一样,对父亲们也一视同仁,也不知真正的生身父亲是谁。从这些家庭的情况看,子女的所属,主要是从家庭的角度看待的,而不是强调个人。这种习惯也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由于调查的家庭不多,这种情况是否有普遍性,还须更多的调查。
多夫家庭的夫妻关系也有特点。在昌都,对多夫家庭的妻子,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评价标准,如果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又孝顺父母,一家和睦相处,则认为很贤惠,受到舆论的称赞。反之,如果弟兄婚后闹着要分家,则说妻子偏心,会受到舆论的指责。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大家都知晓。女人在婚后会有长者告戒对丈夫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某一人,如贡觉县丁卡村的松那讲,她与四兄弟结婚,婚后老人对她讲,对几兄弟要平等相待,搞好团结。因此对多夫的妻子来说,也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搞好团结,除日常生活方面外,与一夫一妻家庭不同之处就是要处理好与丈夫们的性关系。丁青县丁青村的阿巴与卢呻两兄弟结婚,她自己讲,两兄弟都不错,哥哥老实忠厚,对人好,弟弟年轻伶俐,相对而言她较喜欢弟弟,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两兄弟一样对待,在性生活上也不偏心,尽量满足,两兄弟对她也很好,身体不舒服时很体谅,家庭十分和睦。
夫妻同房,以前的资料记载一般是丈夫在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其他丈夫就会自然回避,在昌都调查,则有一种新的方法。有的家庭,丈夫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并不需要任何明显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兄弟中谁与妻子同房,如睡觉时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觉后兄弟离去等。因每天在一起生活,从一些细微的举动既可知晓,于是其他的丈夫自觉回避。看来在一些具体的生活方面,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总会有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像某些制度那样规范,整齐划一。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人说较高,有人说较低。从昌都调查的情况看,在家庭中妻子处于一种自然的、正常的地位、既没有明显的男尊女卑,也没有女尊男卑之类的文化习俗。但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却有大致的分工。家庭经济主要由老父亲管理安排。如果老父亲去世回年老无力管理时,往往由大哥管理。在一妻多夫家庭,几个丈夫在务农、放牧或经商等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有一定的侧重,但不严格。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特点,既有临时的分工,也有长期的侧重。如芒康县嘎妥镇的土登央培家就较典型。家长土登央培主管家庭经济及家务安排等,妻子玉罗主要做家务事、做饭、带孙女。三个儿子娶仁青曲珍为妻。大儿子主要做生意,二儿子主要干农活(主要是较重的农活,如运肥、运庄稼、梨地、运柴火等),三儿子搞长、短途运输,仁青曲珍主要做一些轻的农活(如下种、田间管理、收割等)。根据各自的特点,有大体的划分。这是生产经营活动较复杂多样的家庭,工种多,分工也较细。而其他主要经营农牧业的家庭则没这么复杂。大体还是妻子干家务活,带小孩子和做较轻的农牧活,而丈夫们主要是干较重的农牧活及出售农牧产品等对外经济活动,其分工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的,并不特别歧视妻子,妻子也没有特别权力。
三、一妻多夫家庭存在的社会文化原因
前人对一妻多夫家庭的解释,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它的起源,有人认为是群婚制的残余,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古代的苯教。而对于它得以存在的原因,多数人都认为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如生活水平低,劳动力不足,不使家产分散等。也有人认为主要是受喇嘛教的影响。这里笔者不打算涉及起源问题,仅就其存在社会文化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妻多夫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要素,它的存在必须与其他文化要素相配合,像协调,才能得以存续,否则将难以存在,因此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即藏族老百姓的看法来看。在昌都,农牧民对一妻多夫婚持肯定的态度,特别是在一妻多夫家庭较多的地区,大受人们的称道。主要认为几兄弟娶一个妻子,不但家庭财产不分散,而且家里男人多,有的做生意,有的干农活,有的放牧,家里会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裕。而且兄弟不分家,亲人团聚,家人和睦相处,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说法不仅在昌都,在玉树甘孜也大致相同。基于这种说法,一些学者进一步分析,认为以前康区生产生活水平低下,财产积累不易,特别珍惜,加上劳役多,劳动力缺乏,因此实行多夫制。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也较少争议。这里还需强调,老百姓的这种看法十分重要,是这种婚姻家庭广泛存在的基础。
但仅此解释还不够,还需要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北京中进行分析,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既关于性和子女的问题,必须有一种相关相连的观念。每个民族都有关于性和婚姻方面的禁忌,即禁婚(包括 ,以下同)的范围,其禁忌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就康区各地的婚姻禁忌而言,也不尽相同,有三代、五代、有七代禁婚和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禁婚的说法。如芒康有人说三代之内不能结婚,否则后代寿命不长,在昌都县俄洛乡则说上代之内不能结婚,不然生下来的小孩会残废,家里会变穷。在昌都县妥坝乡有人说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都不能结婚,至于哪些人之间有血缘关系,则没有明确的推算方法、主要由老年人告知;如果违反,则社会舆论会说这两人是妖魔的化身,头盖骨会崩裂,死后进地狱,永世不能转世成人。左贡县有人说,有血缘关系的人要五代、七代之外才能结婚,否则生出的小孩无脚,无手或豁嘴。在左贡县丁卡村则说五代之后才能结婚,否则会遭嘲讽、挖苦,认为天地不容。尽管禁婚的范围说法有异,但禁忌是很严厉的,一方面是社会舆论指责,另一方面是隐含的文化心理压力,构成了在此禁忌内的自律行为。与之相对,在此范围之外的性关系则较宽松,婚前的性关系是较自由的,而婚后的婚外性关系,特别是男人发生性婚外性关系,既没有太大的文化压力,也没有严厉的惩罚。同时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并没有违反传统观念中在婚姻和性关系方面最基本的血缘禁婚原则,自然也会受到文化的支持。事实上在兄弟共妻,有的则不说明,婚后年龄小的弟弟长大后与嫂嫂发生性关系,构成事实上的共妻,这不仅对弟弟、嫂嫂和大哥而言是十分正常的,父母和社会还给予鼓励。对妻子而言,因使兄弟团结不分离,能获得贤惠的赞誉,对兄弟们而言,也会得到孝顺、兄弟和睦的好名声。
昌都藏族传统基层社会的整合主要靠的是宗教和地缘组织,没有普遍的、以血缘亲属为纽带的氏族组织(三岩等地的帕措组织除外),普通的农牧民对世系的追溯往往只能说道爷爷辈,或曾祖父辈,再往上能说清的人就很少了。表现出家族的世系观念不强。在家庭中对子女并不存在嫡蔗的区分,一视同仁。非婚生孩子也一样,在社会上也不受歧视。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继承权上。对普遍农牧民而言,继承权主要是家庭财产的继承。一般的习惯,儿女长大后或分家,或结婚离家,家庭财产的划分主要是按在家的人口计算,大多数是每人一份(有的地方给父母多一点)。子女,包括一直在家生活的非婚生子,均是同等的,没有厚此薄彼的制度。如果家里子女多,最后父母留谁在家,也没有制度性的传统。父母觉得谁孝顺,谁能干,而本人又愿意留在家里,则留谁。对于头人而言,继承权除财产外,还存在头人地位的继承,这一点对儿子而言,同样是平等的,不存在长幼的区别,非婚生子也可继承。如丁青宗色扎部落头人泽丁扎巴讲,当时他手下的根保尼扎彭措的妻子没有生男孩。旗子听说尼扎彭措有一个非婚生的孩子,经证实后,主动将孩子接回家,还当上了根保。另一个定本,与妻子生有一子,孩子长大后去 当了喇嘛不回家了,妻子于是将定本在外的非婚生子接回继承家业。正是这样的习惯为一妻多夫制家庭妥善解决子女问题提供了传统的文化基础。
如上所述,一妻多夫家庭的丈夫们对家中子女,在所调查的家庭中,丈夫们并没有刻意弄清谁是自己的子女,谁是兄长(或弟弟)的子女。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中,弄清这一点并不重要。而社会上对多夫家庭的子女的看法也是“以家为单位的,外人称其子女也是某家的子女,而不是称某人的子女”。换言之,如果一种文化特别强调男子本人的世系传承的话,单这一点就会使多夫家庭难以存续。
综上所述,一妻多夫家庭得以存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主要是以上三方面。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
元宵灯会: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一夜,以后时间越长,规模越大。成都一般在西门文化公园(青羊宫)举办,场面非常热闹,展出的灯具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过去灯内点蜡烛,现在用电,太阳灯、碘钨灯以及激光,微波传输,光电转化,使灯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缤纷。还配有文艺节目,与吃食等。因时间长,观众多达七、八十万人次。
清明节:在一年的二月中旬,公历的4月5日前后,主要是郊游踏青、野炊;有的是祭祖上坟扫墓等活动。这一习俗活动也是城乡较普遍的活动。
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说是公无前278年的那一天,楚国大夫屈原为国劝主,顷襄王不听,反听谗言,被放逐,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辞人,将糯米团、雄黄酒投入江中,免被鱼吞尸体,以后成俗。吃粽子,雄黄酒、划龙船等活动。现在乐山市利用其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将龙舟活动扩展为对外经贸洽谈、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的国际龙舟会,也是热闹非凡。
中秋团圆节: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主要是祭、拜、赏月,吃月饼等,中国人特别重视家人团聚,这一天把家人或亲属邀聚一起吃饼、赏月。分散在外地的亲人不能团聚的也长话联络祝家人平安。
重阳登高节: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约友登高,或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活动。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康定转山会: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康定,在山顶草坪上,帐篷绵延,人山人海,白天赛马,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饮酒,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黄龙庙会: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在寺前空地上帐篷连营,炉火如星,各部酋长率众排列大围,环跳互唱,应声山谷。
川剧:是流行四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剧,是戏曲中较为古老的剧种之一。由于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定位置,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四川茶文化 四川人利用茶叶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已有三千多年。饮茶对人体有益无害。因茶叶中含有30多种芳香物质,可以溶解脂肪,使胆固醇含量下降。 而四川茶馆之多堪称中国之最。城乡处处有茶馆,形成人们都喜爱喝茶的一大地方特色。茶馆除了体闲之外还是社会社交的一重要场合。了解行情,洽谈生意,有些茶馆增设娱乐文艺节目,打围鼓、唱清音、打金钱板等曲艺节目,看板、录像节目等
姓氏是杨。
四朗不是姓,就算是藏族只有家族姓,每个家族里的人都姓那个!但一般情况下都不用姓,只用名(四个字的)! 至于道孚县的火灾是因为官兵和那些百姓灭火星时(大火那时已经扑灭了)吹大风了,而他们正处于未烧尽但有火星的那一片,十几秒就把整座山烧完了,只有两人还生! 楼主别小看草原火灾噢,草虽然不高,但冲起来的火却很高!我们县就在甘孜州,每年都会烧山!很恐怖的!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一名《四盘山》,又名《北天门》。此剧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坐宫》是其中一折。
《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但情节却与《杨家将演义》有所不同。小说中的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是为了伺机报仇。后来果然策应宋军破辽。该剧的作者却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有意淡化战争气氛,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因而长期以来对此剧褒贬不一。贬之者认为:这出戏同情和美化了“叛国投敌”的杨四郎,宣扬了“叛徒哲学”,有辱杨家将“一门忠烈”的形象,应当否定,甚至禁演;而褒之者认为:杨四郎的“叛徒”罪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属于“冤假错案”,应予平反。尽管对该剧的思想倾向有不同的评价,但褒贬双方对《四郎探母》的艺术成就都一致公认。该剧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对人物感情的描写,很有深度,在“人情”二字上做足了文章。在两军对阵、剑拔弩张的背景下,身陷异邦的杨四郎夤夜冒着杀身之祸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杨四郎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依次与家中亲人相见,说不尽的离愁别恨、思念之情,却又才相聚,又分离。
作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种种人伦之情,苍凉凄楚,哀婉动人。该剧人物不少,行当配置相当整齐,唱念安排得当,唱腔也丰富而优美。尤其《坐宫》一场,几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通过板式的变化、多层次地揭示了人物的情绪变化,是一出极著名的生、旦唱工戏。这一场的开始,四郎思母心切,但老母既近在咫尺,又好似远在天涯;铁镜公主想为丈夫排遣忧闷,便与他闲聊,并猜测心事。在这一段戏里,唱腔用的是舒缓柔和的慢板。接下来,四郎对公主讲明了自己的真实来历和想见老母一面的心情,公主大为意外。这时唱腔随之加快,转上摇板、原板和快板。公主表示愿意帮助四郎,但“怕你一去不回还”;四郎则急切地保证信守诺言,以至跪下盟誓。这时唱腔进一步催快,特别是两人的大段对唱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二人的激动心情。
总观全剧,对四郎、公主和其它重要人物的情感刻画都很鲜明、生动。正因如此,民族之间的残酷争战对人的正常亲情所造成的巨大损害,就更让人思索不已。作为一部情感刻画很深、唱腔艺术成就也很高的作品,很多京剧演员都喜欢演唱《四郎探母》。它还常常成为名家的联袂演出的大合作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