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何李玫瑾说,父母三岁前对娃有恩,才能立威?两个经典例子说明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 育儿 资讯,如果对我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我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为何李玫瑾说,父母三岁前对娃有恩,才能立威?两个经典例子说明!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
关于李美金教授的 育儿 演讲,很多父母一定已经看过并受益匪浅。她敏锐的观点总是揭示出无数家庭的痛苦。同时,与一些出色的 育儿 讲道相比,她还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李美金老师能够真诚,扎根,为无数父母提供帮助。
在李梅金老师的 育儿 概念中,总是反复提及一件事,即“依恋”,这是人类最早的心理现象。李梅金教授建议,父母在孩子出生的头三年里应该对他好。三岁之前的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许多基础。只有对孩子友好的父母才能在未来的教育中与孩子站在一起,让他听父母的话。
什么是孩子的“福利”?
所谓对孩子仁慈实际上是在帮助他,抚养他并陪伴他。在人类生命的早期,他非常无助。他没有牙齿,无法咀嚼任何食物,无法移动,只能被动地躺在那里,即使转过头也很有限。他在吃饭,喝水和睡觉,无论如何。你需要依靠别人。这时,如果出现这样的人,让他吃东西,换尿布,并在他困了时安慰他入睡,这对他来说很友善,而且这个角色通常是一位母亲。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记住母亲的气味,声音和外表。他对母亲有很深的依恋。如果看不到,他会哭。如果他转为看护人,他会感到不舒服。当有抵触感时,孩子的所有幸福都与母亲息息相关。这是最早的附件。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会听谁最靠近他的声音。他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默契理解,父母对孩子具有绝对的心理管理资本,为后续的“立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个经典示例说明了“ you're grace”和“ liwei”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例子是Pu仪,作为最后一个皇帝,Pu仪的生活起伏沉浮。早期,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也非常霸气和调皮。他曾经取笑别人,尤其是他周围的太监。普,是老太监之一,冬天倒入冷水,Pu仪大笑,但没人敢说服他。
如果孩子不听话,他会去找老师。一开始,人们也去了Pu仪的老师。他们希望老师来照顾它,但是漫长的谈话对他没有用。后来人们发现了法,只要一个人挺身而出。大多数Pu仪会听说话,并且会停一会儿,这个人就是Pu仪的护士。
这个护士实际上是文盲,但是她在Pu仪心中的位置却有所不同,因为because仪是他小时候陪伴他最多的人,而Pu仪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总是喜欢听护士的建议。
第二个例子是罪犯。在李美金老师的讲话中,有一个罪犯连续杀死了15人。当时,警察正准备逮捕他,但他们担心他身上有武器,于是他们派了几个人到他家,假装因为其他原因了解情况。已经注意到他打开抽屉拿走武器,但是他实际上打算抵抗。
但此刻,他的母亲从隔壁房间进来,问警察该怎么办。他母亲的声音使他放弃了抵抗,并跟随了警察。当警察控制他时,他首先说,换句话说,您应该真的感谢我的母亲,他说他的母亲自小就抚养了他,他不想在母亲面前杀人。他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受到刺激,以为自己抚养了一个坏儿子。
这样的恶魔是自私的,冷漠的,不流血的。由于盗窃和其他原因,他讨厌 社会 并报仇 社会 。但是,在他的心中,他仍然保留着一个温暖和友善的小角落,这只适合他的母亲。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儿童的早期养育非常重要。李美金教授不止一次地向母亲们提到,如果有能力,就必须亲自抚养孩子。在一对一的 育儿 中,孩子将形成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孩子将信任并依靠周围的环境,还将形成对母亲的崇拜和爱意,尤其是认可母亲的教teaching。
分享一个小故事:
小梅和丈夫结婚三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但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她无法成为全职母亲,因此她将孩子送给了婆婆抚养。三年后,孩子应该去幼儿园。小梅和她的丈夫也改善了自己的职业,所以他们接了儿子。
但是小梅发现了一件事。只要他的儿子犯了一个错误,当他的母亲谈到他时,他就特别抗拒。他要么沉默要么大声哭泣。此后他根本不会更正。有一次,奶奶来拜访他,他惹了麻烦。他要求母亲付钱给她奶奶,然后掏出母亲的钱包。她受到母亲的谴责。儿子当时哭了。他握着奶奶的手说:“我们回家吧,不要呆在这里。”
小梅觉得自己的婆婆在催促孩子,否则,孩子为什么根本不亲她呢?但实际上,婆婆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妈妈的病。孩子之所以“不遵守纪律”,是因为在生命的前三年,奶奶是最常出现的人。母亲不在了,孩子与祖母形成了依恋关系。所以,我最听祖母的话,如果母亲不对他“善待”,我怎么能站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爱的养育和缺乏爱的养育完全是两种生活。爱他不是要让他吃饭和穿保暖衣服,否则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幼儿园老师换了尿布就不说了就换了孩子的尿布,即使换了之后,母亲也换了尿布,会和他沟通你撒尿吗?妈妈来看看。哦,我排尿那么多,根本没有气味,也没有热量,来吧,妈妈会用干净的妈妈代替你,然后穿上香水。,过一会儿就可以了。
有交流和互动。这是爱的滋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说话,观察面部表情并学习一系列技能。妈妈是他最关心的人。他怎么能这么重要?人们难过吗?只要母亲不喜欢,他就不会做。如果他犯了一个错误,他可以听母亲说的话,并牢记在心。这在他的一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些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头痛,觉得孩子天生顽皮。但是,父母也许应该对此进行反思。您是否真的用爱抚养了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但最后要告诉孩子您是我出生的,必须听我的话。这样的孩子只是临时投降。长大后,他会变得更叛逆,更有可能拒绝纪律,成为一个不惧怕天空和地球的角色。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子,这是发生在2003年,咱们的沈阳警方抓住一个犯罪人,这个犯罪人身材只有一米六零,非常瘦弱,但是经审讯,警方非常震惊地发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个人,他居然在沈阳繁华的地区,比如说宿舍区、街心花园,先后扎死几十人,那么扎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抢劫,那么我们就看一下,这个人他作案的这种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当时这个人非常残忍,其中有一次他扎的一对情侣,他把男的扎死以后,女的当时就给跪下了,就求他,说我家里就我一个独生女,我父母怎么怎么样?求你饶了我,我不会去怎么样的?这个犯罪嫌疑人叫王强,他当时对这个女的讲,俩人唠叨了有二十分钟,他后来想,我还是不能饶了你,我不能让你活着,因为你活着对我就是危险,他只是对这个女的讲了一句,说我让你死得痛快,最后他从后心一刀扎进去,把这个女的扎死。后来他事后在交代过程当中,他也讲,他说我曾经有过这么一次善念,但是最后我还是没有放过,那么我们就要去解析这个人,他为什么变得这么没有人性?他曾经犹豫过,但是仍然没有放过她,这么一个弱女子,他居然仍要把她杀掉,原因在哪儿呢?我们看看他是怎样一个成长过程?这里头他曾经有一段自我描述:
在我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庭的幸福和童年的快乐,爸爸是个赌徒,他一天到晚地赌,赢了就喝大酒,输了就拿我妈和我哥俩撒气。不是打就是罚跪,一跪就是半夜。妈妈实在受不了了,和爸爸离婚了,我跟了爸爸,但他根本不管我,他把我扔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也不管我,动不动就打我。13岁那年我才上小学一年级……
我们看这个孩子多可怜,在这个时候他完全是无助的,他所依赖的环境对他是什么样子?他十三岁才上学,上了一年多就不上了,我们可以理解,班里的孩子都比他小,整天就在外边瞎溜达,我先是到了铁岭,肚子饿了就向别人家要,晚上睡在火车站,票房子他叫,就这么过了半年左右,有一天我看有一个火车拉了一车箱草袋子,他说我就爬了上去,迷迷糊糊睡着了,等我醒的时候到了沈阳,就这样一直到我被抓,十几年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沈阳度过的,我们看他这个描述,然后他后来又谈到,他在沈阳是怎么度过的,刚开始是和其他小伙伴乞讨,连偷带抢,后来因为抢被少年管教了,管教出来了以后,他虽然已经接近了十七、八岁,快成年了,但是他真的是一无所有,没有知识,没有受过任何好的教育,你想他怎么生存?他最习惯的就是混在社会上去以这种方式得到钱财,不是偷就是抢,所以他很快又抢,但他讲了,和别人一块儿抢不安全,所以他后来改成自己干,而且凡是抢绝不留活口,因为被抢的人是能够见到自己的。这么一个人就这么发展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所以有很多研究就指出,说暴力人格始于童年,一个人不可能三十五岁以前突然从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一个完全邪恶的人,所以暴力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它的关键就在人的童年,那么很多研究都指出,说一些家庭外表看似正常,实际上问题众多,比如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有障碍、冷淡、有距离感,互相排斥,最后概括一句话就是这些暴力人格,往往是在童年时代被剥夺了一个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爱,结果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此付出代价,而社会也为此付出代价,很多无辜的人被他们杀害。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出,就是未成年人问题他是成年人造就,正是因为他先是弱者,所以弱者的报复往往更为残忍,更为强烈。
未成年人的问题,常常是成年人造就的,每一个偏离正常轨道的孩子几乎都有着一段不平常的生活经历。这是一则来自大墙内的声音:
我多想永远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因为那里最安全,最温暖,那里没有孤独,没有歧视,没有仇恨,没有暴力,可这永远不可能了,妈妈的离家出走,让我变成了一只无助的羔羊……
《成长的故事》告诉您保护孩子的理由。
那么我认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它是利于这样一个宗旨,什么呢?就是说未成年人他需要保护的原因是他是弱势群体,他是年龄上的弱者,这个年龄上的弱者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大致上给它归纳这样四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弱体现在人他一出生,在他的早年,他是相当地无助。我们说人出生以后,他头不能抬、身不能翻,他惟一的一个本事,我们把他叫做吸吮反射,也就是说,当你一个东西轻轻地触及他脸上的某一点的时候,这个孩子会迅速地把嘴转过去,这叫吸吮反射,也就是他准备一个吃奶的动作,然后还有一个哭的本领,他所有的问题都以哭来表达。那么这个时候,他这种对人的依赖就非常地强,所以人早年的这种弱,也就是他不能言语,不能表达自己他也不能自食其力,那么需要他人的抚养和帮助,而这个早年的抚养,我们以为这只是简单地喂奶,错了,这个阶段对他来讲,对他的一生,对每个人的一生都非常非常地重要,那么这个重要是在人的心理上,这个问题我要展开讲一下。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就是在孩子一出生之后,拿出各种各样的物品从他眼前走过,看孩子的注视时间,那么就发现孩子,因为他很小,他睁开眼的时间很短,当一个新鲜东西到跟前的时候,他会有一定的眼神的盯注,叫注视,那么他们发现,不同的材料注视时间最长的是模仿人脸的一个面具。换句话讲,人天生就对同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知,那么这种感知意味着什么?就是小孩一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吸引他的就是人脸,而这个人脸当它一出现,他就会有一种满足,比如说吃饱了,然后底下湿的尿布被换掉了,甚至给他变换体位,把他抱起来,使他感觉到非常舒服,所以他渴望人脸,对人脸的这种渴望和期待,当他在抚养人和孩子互动的半年之后,孩子就出现了一种依恋的心态。但是如果说,这个依恋的对象没有,或者很少,那么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没有是什么呢?比如说有的孩子父母出生了以后,因为孩子什么问题给扔在了医院,医院今天这个带回来喂奶,明天那个护士来喂奶,来的都是穿白大褂的,但是他们是不一样的人,所以孩子最后慢慢在长大,到半岁了、到一岁了、到一岁半的时候,他会觉得跟谁都行,但是跟谁都不亲。这就属于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依恋。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形成对一个人的依恋,比如说这个孩子家里没有别人了,是一个老爷爷把他从外面捡回来的一个孩子,弃儿,那么这个孩子他所长大过程当中,抚养他的就是这个爷爷,这爷爷如果当这孩子五岁,或者八岁去世,这个孩子的依恋对象就会消失,就是中断,那么这时候孩子他还没有长大,他心理上还需要依恋这样一个人,这个依恋对孩子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对他心理这么重要?作用就是说刚才我们讲,一个是他见到这样熟悉的脸,他会很高兴,他情绪会稳定下来,第二,他有一种安全感,大家知道,熟悉和安全感是相关的,那么如果说他找不到这种安全感,他就会出现一种惊恐,出现一种非常警惕的反应,或者甚至是不愿意轻易的表现自己的,那么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他从小抚养过程当中有一些原因,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曾经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在北京的动物园拿硫酸浇熊,这个案子当时发生了以后,北京市民非常地震惊,我们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怎么会去伤害一个那么憨态可(掬)的熊?那么当时也有些记者问我说,这个大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后来我跟他们分析这个人,我认为他不是故意去伤害熊,他不是说这熊伤害过我,我要去害他,而是什么呢?人都说熊的嗅觉好,那怎么才能证实这熊的嗅觉好,也就是说,他的思路在一个问题,在一个困惑当中他去做,所以他最大的一个缺陷是什么?他没有这种移情的能力,他不会想熊一旦被浇伤了,那种疼痛感,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情感方面的某种移情欠缺,一定和他的抚养方式有关,那么后来我们看到,这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个单亲,就是他的家庭是个单亲家庭,他是由母亲带大的,母亲对他要求很严,母亲为了让他好好学习,只要他一外出,从小就把这孩子锁在家里,除了后来上学,这个孩子他自己后来讲到,他长大的记忆就是眼前的一个书桌,然后就是家里的窗户,通过窗户看到外面,所以他学习很好,他惟一喜欢能看到活的东西是生物,这也是他后来为什么对动物、对生物这么感兴趣,但是他脑子里没那么多复杂的东西,他只是想到,这个问题我怎么想?怎么去做?然后我要怎么得到一个答案?换句话讲这种抚养方式,因为他接触不到人,他只是一个单一的依恋,因此他的情感方面是有缺陷的,所以我刚才讲,有很多人以后成年的问题,往往是他生活早期造成的。
童年是快乐的,然而这种快乐没维持多久就破碎了。八岁那年,爸爸和妈妈开始闹离婚,当时我感到那么的无助,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离婚,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抛弃我……
这是一名从少管所出来多年后的成功人士纂写的回忆录中的一段话。童年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家庭的变故,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久久抹不去的阴影……
《成长的故事》告诉您保护孩子的理由。
第二个弱体现在他的童年,童年一般只是孩子他的学龄早期,也就是说,他的小学这个阶段,我们知道小学生是很容易被侵害的,因为首先他的身体的体力,包括他的智力,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弱的,所以这个阶段,他对家庭、对父母是相当地依赖,那么这个依赖刚才我们前面讲的,人早期的这个依恋现象到这个时期还是在延续,我讲,有些家庭比如说我这孩子一出生,因为工作关系,我实在是没有办法自己带他,我曾经让别人带了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在这个阶段,刚才我讲,他十二岁之前,青春期之前,你有条件的话,带回身边,还是一个弥补的过程,也就能弥补你前一部分的缺失,如果说这一阶段我们仍然就是不是自己的母亲亲身带这个孩子,等到他十二岁,就十一、二岁再回来的话,即使是亲生的孩子,他也很难和母亲建立一种很好的情感关系。孩子他虽然是很弱小的,但是他很关注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给予爱心,我以前曾经跟一些老师座谈,我就提到过这一点,就不同的阶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重点不同,在小学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式的教育,就要有一种情感的关爱,那么到大学没必要了,大学我们知道,老师来了就讲课,下了课夹着书本就走了,没必要去关心那个孩子有什么困难,但是在小学不一样,我们不仅仅要关心孩子,还要关心孩子的家庭,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特别需要帮助。
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再做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这个家庭出现问题的,比如说有些婚姻之后,生完孩子,过个四、五年,父母离异了,恰恰是在孩子该上学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出现呢,当他去学校的时候,同学之间一比较,或者被同学知道自己没有父亲或者没有母亲,他们会有一种不明白的感受,那么这种感受是什么呢?他们会纳闷儿,为什么别人都有父亲有母亲,而我只是有父亲,或者只是有母亲,那么有些孩子会问父母,而且他们会跟父亲或者母亲要另外一方,但是有些孩子会出现什么呢?当他问完以后,因为成人在这种问题上,也无法去回答他,他就开始不问了,不问的这种孩子更具有一些心理问题,他会感受到什么呢?我的这种家庭是特殊的,这种特殊性他怕别人知道,因此他会在同伴交往当中,开始减少和人家接触的频率,然后减少表达自己情况的这样一个机会,所以他就开始变得内向,变得自我压抑。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不像成年人,比如说一个大学生,他的父母离异了,他觉得那是他们俩自己的事,他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小学这个阶段,童年这个阶段,他很难理解,所以如果家庭在人的这个年龄破裂的话,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有些父母闹离婚,有些人认为离婚只是双方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很多人强调,婚姻只是感情问题,我说错了,如果说结婚之后没有孩子,婚姻就是两个人自己的事情,如果当你结婚之后有孩子,那么婚姻绝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一定还有第三个人,而且这第三个人是没有选择权的,他是没法参与意见的,但他是需要你们双方的,所以我说,如果我们的孩子正在这个年龄段,我建议一些父母,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情况,来克制自己的一些问题
很多研究都发现,就是我前面讲的,一些有着心理障碍、有些行为问题的儿童,比如有些孩子走在街上会给人家把玻璃砸碎,会做一些故意破坏性的行为,这些孩子我们讲,为什么这么小就这么恶呢?他不是,他是有情绪,这个情趣往往来源于他家庭的感受,他往往看到父母不和,由最初的恐惧不安到厌烦家庭,看到缺父少母他们由最终的悲哀和委屈到产生一个被自己最亲近的,被自己最喜欢的,或者最亲近的人抛弃而无颜见人的感受,他们在这种背景下,会慢慢地产生一些怨恨,产生对人的不相信,最后产生对人的敌视,所以有时候我们研究犯罪问题就会看到,一些人到成年,他的一些心理问题,往往就源于他的早年,这个阶段也是相当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孩子他太弱小了,这时候他太需要你们父母双方了。所以我曾经讲,我们在讲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觉得做父亲、做母亲都有责任,这个时期别太自私了,你要想到你对孩子的责任和对孩子的保护,不是有钱就能把孩子养大的,情感的抚养有时候不亚于物质的抚养。
未成年人的认知是极为有限,他们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与成年人的言传身教有着直接关系。我们来听听这位少年的心声。
“我是家里的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说一不二,我恨我的父母……”
《成长的故事》告诉您保护孩子的理由。
第三个问题是未成年人的这种弱势表现在什么呢?表现在他们的认知能力上,未成年人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所以即使孩子后来出现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比如自私、冷漠、无情,或者懒惰,好吃懒做等等,这个问题在哪儿呢?也不在孩子本身,仍然在成年人身上。为什么?因为人在小的时候,他一个行为反应,他往往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当这个方式有效的时候,他就会重复这样的行为,我们知道,小孩最开始表达是什么?是哭,在大一点儿会闹,闹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撕东西、摔东西,甚至不吃饭,甚至怎么样?那么这个过程,大人往往在教育当中,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理念,没有一定的方法,不能让孩子知道他自己错在哪儿?不能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为,那么当孩子一旦形成了某种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认识,甚至形成了一定不良的行为习惯的时候,你发现你再改变他很难了,所以有很多家长跟我讲,我这孩子毛病很多,比如说什么事也干不到底,好吃懒做,我说好吃懒做不是天生的,一定是你在教育他的过程当中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孩子不能辨别父母那些行为是对的,但父母应该能够辨别哪些行为对,哪些行为不对,所以即使孩子出现性格上的行为习惯性的问题,仍然是他的成年人对他的教育保护不到位,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观点,很多人认为,保护完全是一种爱,完全是一种满足,完全是把他包起来,不对,有的时候保护也代表着一点儿狠心,也代表着一些惩罚,换句话讲,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保护,那么这里头刚才我讲,孩子认知能力不到位,他对自己的行为对与错他不懂,他只是根据你大人的反应来发展或者来克制自己的某一个行为,所以我们如果在保护当中,错误的理解保护的概念。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去保护他,也会造就孩子的问题,所以这是第三个,也就是说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弱。
这是一个连续杀害17名少年的杀人狂的自白:“我十二三岁时,看了一个录像叫《自由人》,讲的是一个杀手独来独往的故事,从此我梦想自己成为一名杀手,第一次杀人后,心理有一种喜悦感,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诱惑能力的弱小,让许多孩子一步步走入了歧途……
《成长的故事》告诉您保护孩子的理由。
第四个弱是体现在,未成年时期,人对于外界的辨别和抵御能力的弱。刚开始讲,对成年人的行为方式的辨别弱,这是讲对外界。也就是说,在未成年人时期,很多的少年,甚至是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都会容易成为犯罪侵害的对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案子在2003年,河南驻马店当时有一个叫黄勇的,这个黄勇他把一些少年从网吧骗回家一个一个杀害,他骗的都是十七岁到二十一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我们一般称做青少年了,也就是十八岁以前我们称为少年,十八岁之后就已经进入到青年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容易被骗,那么更何况再小的孩子。也就是说,他们对外界的这个辨别能力弱,他们辨别主要是对社会的纷繁复杂的人的辨别,我们知道人心叵测,坏人包括犯罪人他不会在脸上写字,我是扒手,我是杀人犯,他会在外表看,跟你相同,甚至他有微笑,甚至他有甜言蜜语,那么作为成年人,我们是有一定的准备,比如防范犯罪的一些思想准备,对于孩子来讲,他没有见过很多的事情,他往往想不到一些问题,因此他们也容易受到侵害,而且这些年我们大家也看到了,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侵害,这是外界的,比如说小学的女孩儿被老师猥亵,那么中学的男孩被人抢劫,等等。除了刚才我讲的这个抵御能力弱,除了外界的这个侵害之外,还有一种侵害是来自父母的善意的侵害,我们知道未成年这个弱势,他表现在哪儿?有很多事情他不能自己作主,得由父母来作主,比如我想看电视,父母“噌”把电视关了,你不许看了,你该写作业去了,那么这个孩子就没有理由自己再去按电视,他只能去写作业,如果说,父母要是很多方面,比如说你这个学习为什么这样?你老师为什么今天又说了你?你又怎么怎么样?甚至有些父母在善意的教育孩子当中施加一些暴力,很多孩子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是无法和父母去对峙的,我们甚至发生这样的案子,大家可能在报道中都看到过,母亲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一顿痛揍,打得孩子肾衰竭,那么像前不久,北京电视台还公布了一个判决的案例,也是一对父母,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最后把他伤害致死。那么也就是说,即使像这种特殊的爱,往往也会让我们的孩子承受不了,因为他是弱者,所以我们讲的未成年人,他不管是在你故意的伤害当中,还是在你善意的教育当中,有时候都会受到一种,他无法抵抗的侵害,他是一个弱者。
所以这个保护,刚才我讲,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保护,我们既要关注很好地去抚养他,更要注重我们在教育当中的方式,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大人的教育或者抚养方式出了问题。抚养孩子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很多人都比喻像一棵树,这个过程是不可逆向的,什么叫不可逆向呢?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问题,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可能你要用更长的时间去弥补,甚至不能弥补。早年的情感依恋的满足和缺陷,这个东西一旦造成缺陷,可能会对他终生有影响,那是不可弥补的,因此强调这个问题,就是鉴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力量不平衡,我们才制定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同时鉴于人的成长不可逆转性,社会才以法律的方式指导并且单一作战的父母。
知道李玫瑾教授,也是因为药家鑫,因为当年药家鑫的一句“担心农村人难缠”激起了围观者的愤怒,加之药家鑫的残暴行为,让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玫瑾教授在坐客央视时,对药家鑫的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她结合药家鑫经常弹钢琴的习惯,提出了“激情杀人”的说法,最终刺痛了大家的神经,让她一度饱受质疑,受到严重的抨击。
看到这个提法,当时我也感觉很诧异,药家鑫的行为怎么能和弹钢琴混为一谈呢?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冷静思考,李玫瑾教授讲的不无道理,她用了专业的犯罪心理学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而没有感情用事。后来,我又看了她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更加确定她对犯罪心理学,尤其是未成人心理的研究的专注和深入。
我看了很多李玫瑾关于教育的讲课,她从婴儿到幼儿、再到青少年,每一个阶段都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且都能切中要害,她在婴儿的教育阶段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必须要自己带,而且我记得她现在好像一直在建议,让生完孩子的母亲享受六年的带薪假。
对于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建议家长们好好听一听看一看,尤其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我感觉还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她能够从根源上找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解决的办法,她可能不会让孩子成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
李玫瑾教授是搞心理学的,但更重要的是她是搞犯罪心理学的。她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对罪犯的观察。她的意见建议也是告诉大家如何从原生家庭着手,不让孩子长歪到不可收拾。这的确是一个片面的角度,但却很有效很直接。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父母,真正懂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少。李玫瑾教授的很多建议的确能给为人父母的不少帮助。比如如何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如何不宠溺孩子,如何给孩子她最需要的爱等等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看到有些人批评她的心理学理论过时,应用错误。这也正常。她那个年龄段的人当初学心理学的时候不就是弗洛伊德理论正盛行的时代么。再说哪一个理论不是在被不断完善中的?你怎么就知道你现在学的东西再过二三十年不是过时的东西呢?与其太细究那些学术的东西,不如像李玫瑾教授一样,把高深的理论化成浅显易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提示,给更多家庭带去好处。她讲座里犯的某些错误,你就用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指出,提出你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处理建议。这才是真正的观点碰撞,对观众听众都大有益处。一味的批评,甚至漫骂,除了说明你很嫉妒,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16岁少女杀害自己母亲的案例,当时请的就是李玫瑾教授,记得她当时说她认为造成这个家庭的悲剧的起因是父亲对女儿缺乏交流与沟通,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不经过女儿的同意就强行替她做选择。
说实话,我真觉得此时的李玫瑾教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很让人省心的那种,所以体会不到自己若是摊上这么一个混账孩子自己是什么感觉,难道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平时交流沟通就很多吗?
药事件,李不是因为激情杀人而被网民们骂。激情杀人,大家是能理解的。而是因为她他对于为什么连续杀8刀的一个解释,弹钢琴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动作,于是在捅人的时候捅了8刀。
这种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做行为迁移理论。但是行为迁移不可能发生在从钢琴到杀人这件事情上。行为迁移和认知迁移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说明她没有掌握这种迁移的条件。
对于迁移发生的条件,有两种要素要求综合考虑,第1个就是,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要具有相同的要素才可能发生。
第2个就是。迁移并不会发生在任务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训练任务的概括化理解。
对于认知迁移和行为迁移,在学习,教育和宇航员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必须要准确掌握发生的条件才有可能应用于实践。
不管如何,对于弹钢琴的熟练化动作,都不可能迁移成杀人的习惯性动作。
另外从她的各种视频和言论中可以看出,她受到的理论背景影响,主要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比如说他认为小孩五六岁,没有学会规则以后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规则感了。这就是典型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原生家庭决定论。而事实上,心理学术界早已经抛弃这种原生家庭决定论了。人的人格是终身成长的,这是目前心理科学学术界的共识。
小明讲的心理学,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播正确的科普心理学知识给大众。
~~小明讲心理训练
最近看了很多李教授的视频,讲的案例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
李教授也讲到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其实也告诉我们,如果你错过了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又错过了孩子12岁之前的教育,那么18岁之前的教育就真的不能再错过了。
讲到心理学,我既认同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
对还没定性的青少年来说,对自我多数情况下没有清醒认识,一边想摆脱家庭的影响一边又会用家庭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世界,造成迷茫和困惑,做出很多极端的事。其实还是童年的经历在决定着现在的行为。
为什么我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呢?现在有一大批心理有点毛病的人,跌跌撞撞的走过了最难的青少年时期,摸爬滚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正视问题,且知道怎样克服问题,这样一群人是走出来的人。也有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依然在遭受童年经历的侵害。
人格是可以发展的,前提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一句话评价就是,一个经常跨过界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人士。
我有一个做警察的朋友,在多民族混居且民风彪悍的地方做警察,却支持证据先行和沉默权,非常值得佩服的一个人。
为什么提这个人,因为药八刀事件后,他认为不应该因为激情杀人这四个字去质疑李玫瑾。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至少从专业上来讲,她那套在警察实务中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药八刀并不是激情杀人,在药家鑫案审理的时候,药说得很清楚,他杀人,是因为那是农村人,他怕被讹。这意味着他是经过思考然后去执行的,不是俩人吵架,抄起一板砖砸人头上。
李玫瑾在要素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个被媒体不断放大的判断,这就是她争议的最初,也是她跨界的表现之一。
理论上,要素不齐,专业人士根本不应该发表判断。但考虑到媒体干预的因素,如果只出现一次,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杀母案发生的时候,她仍然不管不顾地把责任全面推向家庭。
根据报道,凶手遇到三个问题1半岁成为留守儿童27岁发生车祸3和母亲共同居住。
其中除了中间一条,有一定发生概率,其余两条,在中国的普遍性有多大,看看春运火车票多难买,就知道了,如果留守儿童=杀人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差不多都有了杀人的能力,中国居然十几亿人,是不是很奇怪?
而中间那一条,7岁发生车祸,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指出车祸造成什么生理性问题(比如,如果前额叶受损,会使部分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如果由此产生创伤后的心理问题,显然也不是靠爹妈的爱能够解决的。
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对药案,还有马加爵案,她发表了一套她的价值观,一个是爱可以战胜一切,一个是性冲动的男孩子容易犯暴力错误。
爱与美这事和我的价值观不符,我是金牌女王那套逻辑,和你一样惨甚至比你更惨的人,没有去犯罪,你去犯罪,只能说你有问题。
第二个观点嘛!我是认可的,扩展说一下,李玫瑾还原马加爵案,认为,马加爵在假期看黄片,召妓,被室友知道,打牌的时候,被室友提出来,羞愤杀人。
马加爵案年头比较长,所以,这个是可能发生的。降低性的耻度,使性压抑不至于到犯罪边缘,这点我是认同的。
这里要说的是,在那期节目中,她承认她对高学历的青少年有偏爱。
她目前从事的第二个事业,是 育儿 专家事业。这个就属于明显跨界了。
心理学作为一个科系,下属多种专业,儿童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完全是两个门类。当然,是有互通的,这令得她的 育儿 观点很容易显得似是而非。
从大面上来讲,我并不认同她有资格去大谈 育儿 。原因很简单,样本不够,量不够,质也不够,并且偏向性明显。
李玫瑾有一个女儿,据她说很优秀,但一般来讲,在亲妈眼里,自己的孩子都很优秀。不信你去问冰箱男的妈,她儿子优秀不优秀?
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李玫瑾的女儿属于中等偏上,可能可以再靠上一点。这个偏上还包括很多先天和环境的因素,有一个做教授的妈,不管是基因还是生活环境都要优于其他孩子。在父母同等学历,同样的城市,甚至同样的小初高中的情况下,有多少比她女儿优秀的?有多少不如她女儿的?
这只是一个样本,而且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样本。如果以此来论断李玫瑾的 育儿 经是成功的。那么,那些在棍棒底下成长的,有一样学历,差不多人生的人,但父母的学历更低,成长环境更易恶劣的人,难道能证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正确性吗?
哦,提一句,以中国那代人的 育儿 经验来讲,后者的样本量大概更足够一些。
这道理就和郑渊洁把他的孩子培育成才或者不成才,都不足以证明中国教育好与不好。
她的另一个样本来源可能来自于犯罪者和案件幸存者,比如她常拿来说的,善良可以救命。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绑匪绑架了很多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对凶犯做了个善意的举动,救了这一屋子的孩子(还是救了他自己,忘了,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这仍然是孤证不立,同样的,我们可能可以找出更多的案例来说明善良可以要命。这只能说,在这个案件里,这孩子的一句话对凶犯有良性的触动,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更多时候是没有触动。
而犯罪者角度上,她把她的爱是一切理论用得非常得泛滥,嗯,就是滥。好像只要孩子在爱里成长就不会犯罪一样,别逗了,给你一个天生反 社会 人格,你爱他,他接收得到吗?这不是再基础不过的犯罪心理学的问题吗?
这套理论最大的恶,就是犯罪者皆可同情,如今只要有男的杀人了个认识的女的,甚至杀了人全家,就拿感情纠纷说事,就是这个理论过度推广的恶果。
对犯罪者成长环境和心理生成的归因,只适用于预防犯罪,不适用于犯罪以后的开脱。这一点,至少在国内是非常混乱的。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的重要人物,李玫瑾在这一后果上有没有一点责任?
而基于爱是一切的理论,她又提出了三年产育假的逻辑,理由是,要在孩子三岁以前给到足够的爱。
她提了一个反向的方式,说有些人在三岁以前玩命打孩子,因为孩子在此之前没有记忆,要打服了,以后有记忆了好带,还不记仇。
我不知道这个反向方式是从哪来的,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换句讲,人家就是照着成年人类产生保护欲的方向长的,说惹毛了,再可爱也不管用了(或者可爱度不够)开揍那是有的。有目的,且目的不是杀人(比如杀女婴),而是教育,这也太违背人性了吧!
她基于这个不太合情理的 育儿 方式提出反驳,指出孩子在三岁以前虽然没有显性记忆,但是会有潜意识,所以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
其实人家反向也是表示孩子会有潜意识,能打服呗!
还是那句话,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所以天然感受到的爱就不会少,再多不是溺爱啊?
接着,她又提出,不能给孩子一直换照料的人,因为这样孩子会混乱。所以要一个人来带,建议给母亲三年产育假。
人类不是群居动物吗?认识更多的同类,并且产生联系,本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好吗?既然三岁以前的潜意识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人类本来就应该和很多人类共同生活的思维模式?
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乱?
卡伦·霍尼和多萝西·迪纳斯坦告诉我们,男性对女性的恐惧, 特别是他们在婴儿期对母性的主体力量的恐惧 ,都 历史 性地具体化为对于女性的诋毁——《阁楼上的疯女人》
卡伦霍尼是19-20世纪的心理学家,死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在李玫瑾开始从事心理学专业之前,关于婴儿时期母亲对于婴儿的影响已经有了论著。如果她试图转业到儿童心理学方向,从专业角度往 育儿 专家发展,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在这些已有论据中,寻找可以反驳的理论,而不是拿着自己普普通通的心理鸡汤往死了灌。
退休老太太有发挥余热的心,我们能理解,但目前看来,李玫瑾的余热显然有点毒。
李教授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看过她对教育的一些分析,我特别认同,尤其是李教授不会把孩子的所有过错归结到孩子身上,而是归结到教育,孩子结交坏孩子是本身的不安全感?比如她认为一个人脾气大那么她的童年一定是有缺失的,有些人并不是有意脾气大,而是控制不住自己!
很多视频中子女不孝被骂,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共鸣、十几岁的孩子杀人,难道是孩子的错?很多人建议将14岁不服刑事责任这个年龄降低,有什么意义?你把一个14岁孩子判30年能干嘛?父母干嘛去了,没教好才应该进监狱不是吗?所以很多父母都是放养,出了事一点也不自责!
还有就是对于小孩子如何教育,李教授的很多话也能让很多人醒悟,各个年龄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吼!总之,多看看这些视频有好处,也不说过分夸谁,捡有用的听!
谈谈我的看法,三点。
作为一个罪案剧的爱好者,对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心理侧写比较着迷,李玫瑾老师除了是国内犯罪心理侧写领域的数一数二的专家,还有一个专业领域,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和预防。
她经手的真实案件何其多,绝不是什么样本不足,相反,是接触了足够多的某些类型的犯罪人和犯罪行为,在研究其与幼年家庭教育的相关性时形成的自己独到的理解。
所以说实话,李老师的观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怎么培养出好孩子,而是怎么才能不整出熊孩子,这么看来,应该都是实实在在得来的血的教训,起码值得家长一听,给自己提个醒。
李老师赞成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观点: 就是在孩子年幼时,6、7岁至多青春期之前,是形成影响一生的重要观念的时期,这个观念会指引在人遇事之时,一瞬间的下意识反应,很多时候决定人一生的就是这一瞬间。
比如,药家鑫案件,按照李老师的分析药家鑫在幼年时期,家里过度强调学琴的重要性,在练琴这件事情上极为严苛,一旦练琴时犯了错打骂特别要命,导致药家鑫在犯了错这件事情上内心感受极度恐惧,没有形成犯了错不可怕,可以改正和弥补的朴素观念。
所以到后来开车撞到人,他在一瞬间的念头不是补救,而是杀人掩盖错误,这也是李老师为什么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的考量。
再比如,马加爵的案子,其实是因为灭口,因为马加爵出身贫困家庭,他印象最深的观念就是家人常说的人穷志不穷,穷人也有气节,所以当自己招妓的事情被室友发现,并在牌桌上被人拿来威胁时,为了保全所谓气节面子才走了错路。
但是以上所说绝不是为了犯罪人推脱,恰恰相反,我们要归因,要吸取教训,起码我觉得药家鑫和马加爵案里,包括前段时间热议的高中生不堪妈妈唠叨,开车门跳江的惨剧,就是因为幼年家庭教育中欠缺了生命教育。
“人命大于天”——不管是别人的命还是自己的命,都是最宝贵的。
恰恰这个最最应该植入内心的朴素观点被忽视了。
在幼年时,该有的观念没有植入孩子内心,而不该有的错误念头却根深蒂固。 这就是很多犯罪人童年生活的养育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李老师很多的其他观点:
比如三年产假的提议,其实是提倡幼儿时期亲子陪伴,隔代教养很容易出现的就是:重物质轻精神,缺乏人生观的指导教育。
比如幼年教育要奖惩有度,惩罚的作用在于将正确观念深深烙进孩子的心里,一生受益等等。
李老师是犯罪心理学家,不是 育儿 专家,她的观点有她专业背景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应该是深入全面长期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尽可能多的学习尝试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么?
那些叉着腰评判别人的,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要么你没孩子,要么就是干啥都爱找标准答案。
可教育孩子这件事 是一门广深的学问,绝不是依靠哪一派理论或者哪一种观点就可以轻松搞定的,更何况它是绵延一辈子的人生课程, 哪会有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呢?
居然有人说原生家庭对人影响的定论被否定了!一个职场心理专家真的就去研究职场吧!先不说这个定论是近几年才被放大来说的,就说原生家庭影响的问题。
我们大部分人,原生家庭会陪伴我们人生的前20年甚至更多。父母如果在前五六岁没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只能说明父母就是如此,他们改不了,那么日积月累除去前56年,剩下的十几年又会如何,难道不是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大吗?如果不大为什么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在南方那边会那么严重?那边生男生女的固有思想是一代传一代的,他们的父母鄙弃女儿,她们大多数也会认为女孩就是不如男孩。这难道不是家庭影响?如果说这个问题太大,那换个。
家庭暴力婚姻不幸,没有人在20多岁未婚时会想过以后会过得不幸福。也许你的父母幸福美满,但如果你的婚姻不幸带给孩子的伤害又是多少?现在有多少人是因为父母吵架暴力离婚,而导致不愿结婚的?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伤害不可估计。你乱丢垃圾,孩子也会。你骂人说脏话,孩子也会。你认为小错误不算错误,熊孩子就是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无所谓。
所以,家长要做好人,孩子才好做人。
专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不知道,对那个领域也不了解。
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李玫瑾教授分析马加爵事件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李玫瑾教授对待马加爵的父母的态度和评价让我对李玫瑾教授印象很深刻。她说马加爵的父母很淳朴很善良。马加爵的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儿子犯了这么不可饶恕的罪时,马加爵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回来认罪。同时,马加爵的父母带着他们全家在每个受害人家人长跪不起,乞求原谅。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人犯罪,有时他的家庭也会承受莫大的压力。很多犯罪人家人是很善良的,犯罪人可以不顾自己,但是的行为不但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庭带来了伤害,也对他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伤害。
后来看了几个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案件,药家鑫案件,白银案件,章莹颖案件。其实,我个人还是很认同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思路。如果大家有谁不认同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其实可以当做一个故事听,或者是当做多一个看待这件事的一个角度。
让我深深的喜欢上李玫瑾教授的一点就是她所做的公益。
她说过一个犯罪分子,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稍微长大一点就出去流浪,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靠偷维持生存,然后被抓起来了,接触的也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犯罪分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放出来依然没有很好的谋生能力,常常还是会犯罪。这样恶性循环,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像这样的人在年幼的时候我们 社会 要给予一定的关怀。
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小孩,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工作事业很重要,挣钱很重要,但是小孩的成长更加重要。
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视频推荐大家看看,值得一追。
依恋之后紧跟着发展的就是亲情。慢慢地,他走出了家门,那就是伙伴情了,再发展就是同学情了。同学交往的话,先是同性,再是异性。到什么时候他情感发展完整了呢?当他对陌生人也有一种情感,就是我们讲的博爱。博爱,就是我见到不认识的人,我看他很可怜,我也会去帮助他。这个情感叫社会情感,有它就特别好了。
大家在做父母之前需要想好以下问题:1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在怀孕和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出生后第一年,一定要自己带孩子。12岁前,不让他离开你的身边。2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3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父母来做些什么?有条件的一定要阅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如果你知道哪些东西对孩子是特别重要的,那么补上这一课的话,可能孩子今后的人生就会很顺畅。
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乎父母事业有多成功,父母多有知识,多有钱,只有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时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即12岁之前。
只要心理抚养不到位,那么,电视,网络就会教育他,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再行动已晚。这就是心理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
因为我是一个学者,我的想法是只要你自己的内心纯净就好。第一,你要相信自己的研究。第二,你觉得你的研究是否有任何私利在里面,如果你没有私利的话,你真的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在说话,拿别人的误解你不要怕,因为这个社会是多元的。
--------------一不小心又花了差不多五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原本是没计划今天读完的。特别是读第一章的时候,我忍着强烈的不适感,因为李老师说的都是真实的案例,大部分是我们有知道的案件。感觉特别多的负面情绪在影响阅读者。所以也是这本书我推荐的程度较低的一个原因,四星。如果单从内容和文字的角度,是够的上四星半或者五星推荐的。但是到后面,我的情绪又缓和过来了,一个原因是后续的案情刺激虽然也有,但是第一章节给我的冲击已经够了,其次,对于真实的细节的案例,我都选择跳过不读,只读理论性的建议性的,结论性的。李老师的专业水平不用质疑,她的专业著作我也没太大兴趣。但是她的追根溯源,对家庭教育影响人的成长和行为的研究我特别喜欢。国内是比较少有这么专业,权威水平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学术研究作品,而且是非常和实际情况接轨的。所以李老师的家庭教育相关作品我后续也会再找来阅读。最后总结,这本书适合全部家长阅读,也适合大学生,只要不是特别反感和被案例刺激就行,或者学我跳过案例细节。大学生以下的年纪也没时间读这个闲书, 就不建议了!
犯罪心理画像的描述不是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单一描述,而是对心理特征的综合性描述。
犯罪心理画像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非常像那个不知名的犯罪嫌疑人的人物传记式的描述。
情绪刺激,就怕一来二往地持续发生。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侦查,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实际上是人性出了问题,也可以说他们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了解他们这种心理问题的形成路径,也就是它怎么发生的,然后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帮助其他人不再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
失去了这种因经历而形成观念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一生的心理空缺:缺乏暖意判断的根据,从而形成潜在的心理危机。
他几乎没有留下过多少被疼爱和被细心呵护的心象记忆。
观念的缺失。
伙伴关系好,他就会有一个群体交流的过程。这就是人初期一个社会性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个经历,这个孩子就话少,后面和社会交往就会有困难。
博爱,就是说他能够对陌生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真正好的母亲,优秀的母亲,会告诉孩子如何替别人考虑,要善待别人。其实,教会孩子善待他人,这有时是救命的东西。
很多时候,被报复者往往不知道报复的存在。
这种人生活范围比较小,心胸也比较狭窄,一点事都会被放大。
见多识广也会变得心胸宽阔。
没有跟人的那种身体亲密接触。
这种稳定的抚养需要多长时间呢,至少要六年,可延到12年。
现在我呼吁一个问题,就是6岁之前爸爸妈妈不要离开孩子,就六年。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很多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
从小没被善待的人往往不会善待社会。
我们一般认识问题都是从空间开始的,而最优秀的思维是长度,是历史的思维,是时间的思维。
我们要把人的问题,把自己的问题搞明白。
人心理的痛苦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只能认识外界而不能认识自己,能认识自己的人不痛苦。
社会自身有一种循环的东西。什么叫循环呢,大家彼此都很冷漠,都很冷酷无情,那最后你得到的一定是这个。
信念和观念的区别在哪?
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我们有太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行为的,这就是父母的身教影响。
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者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我也想告诉那些成天担心,害怕孩子出问题的父母:只要你们夫妇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只要家庭和睦,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遵德重礼,处理问题时有理有节,你们身边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
人的生命和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是有限的。
越早年的观念,越会变成我们骨子里的东西。
从观念到信念,最后就是信仰问题。
跟现在比起来,中国古代的生活环境可能都不像现在这么艰难。压力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不过那年代的生命安全和物质匮乏肯定是有的。
过去中国是村落式的,叫熟人社会,叫家族社会。
我们真的需要一批人能坐下来潜心研究中国十年,二十年后该怎么样发展。
学生太乖,能提出问题的太少。
我们的高考把穷地方的人全部拿走了,穷地方就没有可以改变的因素了。穷地方最活跃,最优秀的人都走了。每个村子都被掏空了,就剩老幼妇孺。回不去了,乡村在消失,故乡在消失。不光是物质环境被掏空了,心里的东西也被掏空了。
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真的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现实一点,让精英教育只占一小部分。
你梦想中的生活是什么
休闲创造文化,如果没有闲人,是不可能出文化的。
语言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宽恕别人也在宽恕自己,善待自己。
青春期这个阶段更容易出现暴力。
现在连成年人的是非观都是乱的,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一定要有朋友。尤其到了中学,如果他孤立一人的话,就很容易被欺负。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在淡化,削弱。由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生活都市化,职业社会化的趋势,使得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格的核心部分——性格,其形成的主要时期就在人出生至青春期之间。
尽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工作场所,但无论我们走出的社会圆圈有多大,家庭永远是这个圆圈的轴心,也是我们的归宿,直到我们成熟,独立,然后组成一个自己要负责任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
这些非知识性的内容大多涉及行为,而不是言语内容。它们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强迫人学习,复习而接受,只有靠影响,潜移默化来进行。---李玫瑾--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预防犯罪中的作用
我们的三大教育体系——家庭,学校,社会,过去最好的情况是三项指向一致,家里的话和学校,社会的话是同一个方向,现在则是三个方向,所以孩子就很功利地选择什么对他有用。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
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动决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改变孩子的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被人们敬佩和记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同情心,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与人合作。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大人们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改变孩子的行为先改变大人的行为。--李玫瑾--家庭教育的六个理念。
心理上,精神上的问题可能与社会变化有关。
情绪就是人的需要在满足与否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心理体验和外部表现。情绪问题涉及生理上的问题。
6岁之前的性教育在于灌输给孩子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的观念。告诉他为什么只有爸妈能给他洗澡,这是因为身体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看的。身体的敏感部位是不能让别人摸的。如果有人要摸的话,你回来一定要悄悄告诉我。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好吗?---李玫瑾
一个人,如果在心理上有力量,那么他就会显得比较文雅。
中年男人的生活阅历足够丰富,他对女性已经非常了解,很容易吸引少女的注意。
人在缺少心理力量的时候,很容易倾向于使用暴力。
找对象一定要慎重,结婚不要太早,更不要过早地生孩子。
良好的家庭,良好的家教。
一个人的人格问题当中,有一部分源于生理,有一部分源于环境,剩下一部分则源于家庭。人格的扭曲很多在于后天,纯生理的问题并不是主要的。
恋爱很容易,但婚姻确实是需要选择的。
我们的很多爱情都是**教的,小说成为我们谈恋爱的一个教材,但它是不用负责任的,代价是你自己去体会的。
传统的东西在人类社会能够延续这么多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18岁以下就犯罪的人,基本上家里都有问题。我认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质量和家庭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婚姻要认真对待,因为它涉及整个民族的质量。
意识这种东西,更多的是心象。心象即人通过外部感知觉获取的事物刺激形象在内心呈现的一种心理图像或心理景象。
想象解决的是现实问题,而幻想解决的是心理陶醉与心理满足的问题。
作者/青青
编辑/青青
当生了女儿以后,不少家长就开始想怎么培育女儿,才能让女儿在这个 社会 当中立足,乃至拼出自己的人生而不依赖于其他人。那么,在这里 育儿 教授李玫瑾就表示,坚持五个原则,才能让孩子有担当。
不过在这之前,如何养育出优秀的女儿,还得靠家长自省,比方说家长如果有这三个错误的养女儿习惯,那么也会给养女儿这件事造成不小的影响。
第一:要求孩子做个贤妻良母
有些家长因为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总是认为女子不如男,因此,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也会变得格外传统落后。比方说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是朝着让孩子自主独立的想法发展,而是给孩子灌输一些以后怎么当别人的贤妻良母这类的话。
如果长期这么教育孩子的话,孩子以后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的"使命"是嫁人生育,而不是完成自己的理想,或者实现经济和人格独立。
第二:娇生惯养
虽说女儿要富养,然而娇生惯养却不是合理的富养方式。因为娇生惯养的孩子,会特别依赖父母,即使出去 社会 了,仍旧会以依赖别人为主,这样的孩子不懂得进取,总是想通过别人的帮助过活。因此,女儿千万不要娇生惯养,更不能溺爱。
第三:施加太多压力
不少重男轻女的家长,总是认为女儿以后要嫁出去,因此跟女儿表示在她身上花了多少钱,以后嫁出去要从她身上拿回来。
或者说以后女儿结婚一定要让对方入赘,通过这样的话,女儿即使对婚姻有憧憬也会慢慢抹淡直到恐婚。
由此可见,以上三点确实非常不利孩子的成长,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按照李玫瑾教授所说的五点培养孩子呢?
原则1: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的责任心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孩子在人际来往或者职场工作当中,责任心非常重要,这事关别人对你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责任心非常低下,那么别人对孩子就会不信任,以至于不愿意来往,上司也不会愿意把重任交给孩子。
原则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就如上面所说,有些家长会教育孩子迟早要相夫教子因此不如早点学点家务活,这样说法是错误的。应当让孩子知道是为生活的自主独立而学家务活,而不是为了当贤妻良母而学做家务活。
:
原则3: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吃苦精神并非是瞎吃苦,而是毅力和恒心。做一件事倘若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很容易中途放弃,因此,家长需要教育孩子怎么沉得住心吃苦,然后通过坚持完成一件事,这样才能锻炼出孩子的恒心。
原则4: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我们除了身体以外,精神和心理的 健康 也要注意,如果孩子容易悲观的话,那么很容易被挫折给打败,甚至因此变得消极和颓废。
因此,通过好的家庭氛围渲染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可以说非常重要。
原则5:培养孩子的勇气
无论什么困难,假使有勇气的话,那么相对来讲事半功倍,因为这些困难和挫折都是需要自己推自己一把才能前进去尝试甚至超越。
如果没有勇气的话,那么很容易中途退却,导致自己无法迎接挑战,因此,给孩子培养勇气可以说很关键。
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只要父母用心对待,女生也会对自己的父母敬孝,因此,不要用重男轻女的目光看待他们。
并且,在教育和资源培养上也不要用以往传统落后的观念,只有用平等的角度培养孩子,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