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古钱币,一面写有壹圆,另一面是一人拿好像是盾牌之类的

1911年,古钱币,一面写有壹圆,另一面是一人拿好像是盾牌之类的,第1张

1911年,古钱币,一面写有壹圆,另一面是一人拿好像是盾牌之类的,是英国贸易银元,英国为对华贸易铸造,所以有中文大写一元正面站人像,是英吉利守护女神,手持长矛守卫港口的图象俗称“站人”。银圆正面中央是一右手持三叉戟左手扶“米”字盾牌的英国女神,上端在女神左右有英文币值“ONE DOLLAR(壹圆)”,下有纪年;背面中央为寿字纹,上下为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的壹圆字体。直径39毫米,重量2695克,成色90%。

1911年英国站洋贸易银圆,美品市场价750--800元左右

1911年英国站洋贸易银圆, 优美品市场价850--900元左右

餐桌礼仪

中国古今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礼仪入门篇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

眼睛看准食物才能动筷子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设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灶君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关系?

客人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饭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著「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用餐俗例

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餐桌摆设

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飞象过河」,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於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怎样叫一顿中式饭

先叫一个冷盘以刺激食欲,接著叫一锅清汤,热汤有助增加体温,喝过热汤后便开始品尝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为一顿合宜的中式饭,以辣味菜肴配清淡的白饭,使菜肴辣而温和,白饭淡而香浓;一顿饭的压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种类,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样香甜可口。

吃的方式

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应用汤匙一小口抿出声的饮;至于吃饭,要提起饭碗贴着唇边,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若吃饭时不提起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宴会

中国人很少在日常用饭时喝酒,但酒在他们的盛宴上则担当重要的角色。在宴会开始时,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这时客人的饮酒兴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来祝酒,要先为别人添酒或汽水,后为自己添加,才合乎礼仪,且要添至近乎满泻为止,以表示尊重对方及彼此友谊,而主人家要尽情灌醉客人,才算合乎礼仪。若你不想饮酒,应在宴会开始时便表明,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宴席结束

客人享用完最后一款菜肴时,宴席便正式结束,于是主人家的主角会站立起来,表示宴会到此结束,并会站立门口向每位客人说声“晚安”,之后跟酒楼经理结账,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则送客人乘车,挥手道别并目送车子驶离开去。

菜肴

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柔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饮料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汤是他们饭食时的最佳饮料,在特别的日子或场合上,中国人会饮葡萄酒或烈性酒,却不会饮水,这与西方人不同。中国茶是茶楼的主要饮料,虽然有其他饮料供应,但他们认为茶是最提神醒胃的饮料,尤其是吃了油腻的点心,茶有助洗去油腻。每桌都供应一个或两个茶壶,且可不断添饮,客人只需揭开茶壶盖并放在壶顶上,便有侍应前来添滚水;无论同席者的茶杯有多少茶,其中一位都可为别人斟茶,但记著要先为别人斟,最后为自己斟,这才合乎礼仪。茶楼备有不同种类的茶叶,客人可随个人喜好选择。

美国人用餐的戒条六条

其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

其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

其三、不允许吸烟。

其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

其五、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

其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喜欢大伙儿到茶楼,因可品尝更多款的点心及菜肴,虽然茶楼都备有二人饭桌,但大多数是供四位或以上食客用的饭桌。茶楼通常很噪吵,气氛不像西式餐厅浪漫,若二人吃饭,可考虑不选择去茶楼。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以下几点: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一、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7)通常在鱼上桌之前,鱼骨早就剔净了,如果你吃的那块鱼还有刺的话,你可以左手拿着面包卷,或一块面包,右手拿着刀子,把刺拨开。

(8)如果嘴里有了一根刺,就应悄悄地,尽可能不引起注意地用手指将它取出,放在盘子边沿上,别放在桌上,或扔在地下。

此外,我对法国餐桌礼仪的忌讳有些了解,如后:

二、法国餐桌礼仪七忌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在点菜时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侍应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记事事拿不定主意,只懂说“是但(随便也罢)”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话已算合格。

1、使用餐具最基本的原则是由外至内,完成一道菜后侍奉收去该份餐具,按需要或会补上另一套刀叉。

2、吃肉类时(如牛扒)应从角落开始切,吃完一块再切下一块。遇到不吃的部分或配菜,只需将它移到碟边。

3、如嘴里有东西要吐出来,应将叉子递到嘴边接出,或以手指取出,再移到碟子边沿。整个过程要尽量不要引别人注意,之后自然地用餐便可。

4、遇到豆类或饭一类的配菜,可以左手握叉平放碟上,叉尖向上,再以刀子将豆类或饭轻拨到叉子上便可。若需要调味料但伸手又取不到,可要求对方递给你,千万不要站起来俯前去取。

5、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

6、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

7、吃完每碟菜之后,如将刀叉四边放,又或者打交叉乱放,非常难看。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叉齿朝上。

中国人乃礼仪之帮,民以食为天,用餐岂能没有规矩!虽然说讲不讲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1。请客要早通知,6:00入席,5:50才叫客人来,不合适。

2。主人家不能迟到;客人应当迟到5-10分钟,这是非常体贴的客人哦,注意掌握,自然宾主皆欢。

3。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或是背墙、柜台的;讲究些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哦,除非你打算好请客喽:

4。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客,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啦。

5。做客人的不能直接向点菜员吆喝指点,应该乖乖坐等主人家点菜;如果客人确实有严重的忌口或爱好,应当轻轻告诉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满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

6。主人家,不点或少点需要用手抓或握着吃的菜,比如蟹、龙虾腿、排骨等等。一顿饭来上三个这样的菜就没治了。还有什么礼仪可讲!

7。不勉强也不反对别人少量饮酒,无酒不成宴嘛!

8。上酒水上菜了!老外喜欢自夸手艺,国人可不作兴吹嘘自己点的菜,主人家细心观察凉菜上齐、每位杯中都有酒水后,当立即举杯,欢迎开始之类的,转动圆盘或是示意右手边的主客动第一筷。主客可别推让太久哦,大家肚子都饿了,就等你开吃了!吃了的别忘了赞美一下哦。

9。之后的每道菜一上来,虽然服务员与主人还是会转到主客面前,但并不用太拘泥啦,如果正好在我面前,又没人转动圆盘,我也会先夹一小筷子尝尝的!

10。主人家要常常转圆盘,照顾到绝大部分客人;陪客则补充招呼服务一下;客人的手能不碰圆盘而吃完整餐,则宾主又皆欢啦。

11。如果没有服务员分菜或是公筷、公勺,夹菜的时候可要先看好,切不可用自己的筷子在盘中挑来拣去,甚至搅拌!不是每个人都像爱人一样不介意你筷子上的口水的!通常看准了拣距离自己最近的那部分。

12。最好让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过渡一下,才送入口中。可以使吃相看起来不是那么急切。

13。食物在口中咀嚼时,切记的大事就是闭紧双唇,以免说话、物体掉落、汁水外溢,以及免得发出"骠叽骠叽"的倒胃口声响。

14。无论是用餐期间或用餐前后,都应当背部挺直,尽量往后坐椅子而不。用餐期间,基本上双手都在桌面以上。

15。一个太好胃口的主人,和正在减肥的客人,不适宜这样的饭局哦。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 呼女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怄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 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

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

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着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餐具摆放的位置主要是为方便用餐,由外而内取用。用过的餐具切忌放回桌上,通常侍应会收起用过的餐具。

①红酒杯:喝酒时应拿着杯脚,而非杯身,避免手温破坏酒的味道;

②水杯:喝饮品前最好先抹嘴,以免在杯上留下油渍;

③白酒杯;

④甜品匙;

⑤甜品叉;

⑥面包碟;

⑦牛油刀;

⑧鱼叉;

⑨大叉(主菜叉);

⑩餐巾:大餐巾可对摺成三角形放在膝盖上,抹嘴时,宜用餐巾角落的位置;离开座位时,可把餐巾摺好放在椅上或桌上;用餐后,应把餐巾摺好,放在餐盘的右边;

(11)大刀(主菜刀);

(12)鱼刀;

(13)汤匙:喝汤时忌发出声音。喝汤后,汤匙不应放在碗中,应把汤匙拿起放在汤碟上。

『入坐礼仪』

如果是以主人的身分举办宴会,则男女主人应该分别坐在长餐桌的中间、面对面而坐。身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坐,而关于邀请入坐的顺序方面,第一位安排入坐的应该是贵宾的女伴,位置在男主人的右手边,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

如果没有特别的主客之分,除非有长辈在场,必须礼让他们,否则女士们可以大方地先行入坐,一个有礼貌的绅士也应该等女生坐定之后,再行入坐。

外出用餐时,免不了会随身携带包包,这时候应该将包包放在背部与椅背间,而不是随便放在餐桌上或地上。坐定之后要维持端正坐姿,但也不必僵硬到像个木头人,并且注意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

遇到需要中途离席时,跟同桌的人招唿一声是绝对必要的,而男士也应该起身表示礼貌,甚至如离开的是隔座的长辈或女士,还必须帮忙拖拉座位。

用餐完毕之后,必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的人才能开始离座。

『使用礼仪』

有关餐巾的使用问题,必须等大家都坐定之后,才可开始使用。餐巾摊开后,应该摊平放在大腿上,千万不要放进领口,因为三岁小女孩这样做或许很可爱,但十三岁以后的成人这样做就有点不太好了。

另外,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脏衣服,以及擦掉嘴唇与手的油渍,请不要在忘记带面纸的情况下,拿来擦鼻子,因为这样既不典雅也不卫生。

有些人或许会担心食具的卫生问题,因而用餐巾来擦拭食具,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举动,会造成餐厅或主人的难堪。用餐完毕之后,应该将餐巾折好,置放在餐桌上再离开。

在西餐的刀叉使用顺序方面,原则是由外而内。要先使用摆在餐盘最外侧的食具,每吃一道,就用一副刀叉;食用完毕之后,刀叉并排在盘子中央,服务生会主动来将盘子收走。食具除了用来切割食物之外,也被用来移动食物,因为在正式场合下转动盘子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食用礼仪』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这不但是缺乏气质的表现,而且会让鲜美的肉汁流失,非常可惜;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贝类海鲜:贝类海鲜应该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遇到一整条鱼的时候,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吃龙虾时,可用手指去掉虾壳后食用。

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霜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饮用礼仪』

汤:喝汤时要用汤匙,而不是将整个碗端起来喝,用汤匙喝汤时,汤匙应该由自己这边向外舀,切忌任意搅和热汤或用嘴吹凉。喝汤时避免出声是最起码的礼貌,当汤快喝完时,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外倾斜以便取汤。喝完汤之后,汤匙应该放在汤盘或汤杯的碟子上。

咖啡和茶:喝咖啡或茶时,餐厅一定会附上一支小汤匙,它的用途在于搅散糖和奶精,所以尽量不要拿糖罐及奶精罐中的汤匙来搅拌自己的饮料,也不要用匙舀起咖啡来尝甜度,不然保证你一定会得到全桌的注目礼。喝咖啡或茶时,应该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喝,至于碟子就不必端起来了。喝完之后,小汤匙要放在碟子上。

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山陕甘会馆,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这次行程的讲解员,大家叫我小刘就可以了,

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

  

  那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伟壮观,高86米,长165米。照壁又称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同时又作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此外,照壁还具有两个功能,防止金钱外漏和挡住小鬼进屋,因为传说小鬼只会直着走,用照壁的形式挡他一下他就进不来了。那咱们会馆的照壁呢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庑殿顶。庑殿顶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在故宫当中很多建筑都采用这种形式的屋顶,它是由一条正脊和前后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条垂脊构成,所以庑殿顶又叫做四阿顶或五脊顶。咱们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被成为“会馆三绝”,其中砖雕就主要表现在照壁上。咱们顺着房檐向下看一点儿,那四个突出的圆圆的叫做寿字纹梁头,它们将此部分分成了5个部分,中间又有两个龙形耍头把每个部分又分成了三个部分,所以砖雕的区域从左到右一共为15个部分。那我们先从左往右数,在第二个区域中呢,我们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贵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国语言中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把音相同的字认为是同意字,因为“花瓶”的瓶与平安的“平”相谐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呢,就是富贵平安的意思了。那我们往右看第三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一只小狮子驮着一个宝瓶,“狮子”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所以狮驼宝瓶就是世代平安了。还有它旁边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两本书。其实这是古代商人记账所用的账本,上面开着的是进账的账本,下面合着的是出账的账本,进账账本压着出账账本,代表只进不出,也是表达多多赚钱,好运连连的愿望了。从左往右数在第六个区域当中我们看到花瓶之后出现了一把宝剑,那这也很好理解,就是保平安的意思了。商人们在外经商,尤其是像咱们会馆都是山西、陕西、甘肃的商人可以说不远万里的来经商,出门在外,当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家宅平安、财产平安了。那咱们接着向下看,就能够欣赏到咱们会馆的石雕了。相信大家看到照壁的第一眼就已经看到照壁中心的这个图案了。它是一幅二龙戏珠图,这幅图里面是圆的,外面是方的,外圆内方呢这也是对古人天圆地方说的一种具体反映了。我们看这两条龙爪托着的这颗“珠子”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宝珠,也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月明珠或者火焰珠,那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它是一只有眼睛有嘴巴而且还倒挂着的蜘蛛。这蜘蛛,在古代又称为“蟢子”,是中国传说当中的喜乐之神,二龙戏蟢子,寓意着喜从天降、喜事到来。还有一种说法是蜘蛛吐丝结网,这同商人的商业网络是非常相似的,也表达了商人网罗全国的愿望。旁边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是我市著名的青年书法家也是我市的副市长陈国桢先生精心书写的,这四个字也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概括,说的是关羽一生对国忠、待人义、处事仁、作战勇,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千百年来崇尚关羽关圣帝君的原因了。大家看身后的这座建筑,上面写着关庙俩字,其实呢这座山陕甘会馆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共同集资修建的,后来随着光绪年间甘肃商人的加入,于是改名为山陕甘会馆。会馆的主要收入是靠商户的捐摊,其次就是靠房屋和土地的租赁收入了。当时的山陕甘会馆共计有房屋300多间,土地200多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就是关帝庙的部分,还不到当时的五分之一。

  

  参观完照壁后咱们继续向前走。穿过甬道后我们看到的左右两边对称的建筑就是钟鼓二楼了。古代重镇和大型的寺院内都设有钟鼓二楼。咱会馆这钟鼓二楼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214米,是由四根通柱擎撑,二层以上又设有12根柱子,为重檐歇山顶,十分的华丽。咱们山陕甘会馆的是开封经过战乱水祸后唯一保存下来清代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年间,您在其他景点看到的都是后来才建造的。我们知道,古人是没有钟表之类的计时工具的,所以人们就以早晨敲钟、晚上击鼓的方式提醒人们时间,这就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晨钟暮鼓”,又仿佛回到了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那鼓楼啊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据记载,鼓楼最早是北魏年间由县令李崇所建,当时是作为擒贼捉盗时传递信息的工具来使用。那咱们都知道烽火狼烟,它和鼓楼的作用也是相同的,但是却没有鼓楼这么方便。可以说,鼓楼是咱们中国人在信息传递上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大创举。

  

  那看完鼓楼二楼以后呢,咱们回过身来看看咱们身后的这座建筑。刚才通过甬道时咱头上面的这个呢就叫做戏楼,上面的就是戏台了。一般较大的会馆都会有戏台,古代的戏台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面开口凸出式戏台,长什么样子呢,就是咱们会馆戏台的样子。观众可以从三面观看演员的演出。另一种为一面开口镜框式戏台,跟咱们现在舞台非常的相近。那咱们会馆的戏楼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它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演戏、下面可供行走,有行走演出两不误的功效。清代和民国的时候有许多名角都在这里演出过,尤其是在清代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会在这里演大戏来祭祀关羽。大家来看,这座建筑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旁边的这两幅对联了:“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的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由此看来戏楼确实演绎了人间百态。那我们会发现咱站在这里看戏呢时间久了就会感到脖子酸疼、非常不舒服。一向以建筑结构合理著称的中国古典建筑怎么会犯这种错不是错误,那么最佳的观赏位置又是在哪里呢?那我在这里先给大家买个关子,答案咱们待会儿揭晓。

  

  继续往前走,左右相向而立的建筑就是东西厢房了。屋顶明面上饰有**坊心,民间称为“黄气冲天”。那咱们刚才说到会馆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被成为会馆的三绝。在照壁那里咱们欣赏了砖雕和石雕,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下会馆的木雕。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幅是九狮戏绳图。画面上是九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在玩耍嬉戏一根麻绳。我们可以发现这根麻绳的纹理非常清楚,两端还打有绳结,很多人就问这是不是工匠用一根真的绳子糊弄过去的,但我们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根木雕的绳子的。那工匠的雕刻水平咱不用多说,反正现在这样的能工巧匠是没有了。“九狮”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绳”又与“茂盛”的“盛”谐音,那九狮戏绳就是代表九世和谐、和和睦睦的意思。那我们现在四世同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过去的人们就算结婚早一点,九世在一起也够不容易的,那为什么偏偏要用“九世”呢?首先呢,“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大的数,代表多的意思,这就是商人希望自己多子多福,多子多孙的意思。看完这个后呢我们再来看第二幅。这幅图叫做“游船小畅”。画面的中心是一位抱着琵琶端坐着的女子,她旁边有位穿红衣服的女孩子,她们两个一个弹一个唱,那她们两个弹的好不好、唱得又妙不妙呢?(wwwfwsirCom)我们只能从旁边人反应上看出一二了吧!您看左边,她们不仅吸引了骑着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还吸引了玩着纸扇的公子哥,同时您稍微往右边看一点,在桥下有张石桌,桌子旁边坐着两个石匠,手中还拿着工具,他们肯定是手中的活计还没做完就被姑娘的歌声吸引过来了,可见啊,这两位姑娘不仅歌儿唱得好,长得也是非常漂亮的。那最右边亭子下还有一位老奶奶,她手拿扫帚,还眯着眼睛,就好像票友一样一边听又一边轻轻的唱着。工匠们用高超的技艺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幅。中国的建筑啊讲究居中为正,是说像这样五间的建筑,中间的这幅雕刻就一定是最好的。这幅图上雕刻的是八仙醉酒图,图上一共有16位人物,八位仙人以及服侍他们的八位童子。相传他们在参加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之后个个尽兴而归、酩酊大醉。那我们肯定会认为这八仙醉酒图肯定是醉八仙了,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八仙醉酒实际上治醉了七仙,您能不能猜猜看是哪位仙人呢?咱们从右手边查第二位,那位穿黄衫手持荷花还站立着的就是何仙姑了。那为什莫只有何仙姑没有醉呢,对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过去男尊女卑,女子地位地下,上不了席面,还有一种的说是女子不喝则已,一喝惊人,说不定真喝起来酒量比男子的还大呢。那我们知道,中国民间是非常崇尚八仙的,就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是真性情的神仙,绝对不会像别的神仙那样道貌岸然的说教、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把八仙放在中间是因为对八仙的崇尚,但也有人说啊,这第四幅图才是雕刻得最好的图,因为您看那屋顶,特别的具有立体感,就仿佛真实的小阁楼摆在那里一样。这幅图叫做街头即景,讲述的是北方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那它与其他几幅不同的地方呢就在于它是以一种画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咱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就巧妙的运用画轴这种表现形式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这幅图的右边是一位即骑驴将出门的老人家,旁边的那位呢就是他的老伴儿了,还趁机叮嘱了他几句,我想无非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下话语,比如咱们出门在外要少喝酒多吃菜,注意安全、早点回来之类的,说不定还会再加上一句,这路边的野花啊是千万不要采。画面的中间位置我们看到一个正在奔跑的小孩儿,他的头上顶着一个葫芦,那他在干什么呢?咱们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个小孩儿的身后呢,有一位老人家在追赶他,可见,这个小孩子非常的调皮,他趁老人不注意啊,偷了老人装酒的葫芦。讲到这里呢,我们是否都能够想起我们小时候做下的荒唐事呢?那除了这些呢,最右边的酒楼当中也有寻常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您看酒楼中一共有三个人,一个在喝酒,一个在劝酒,还有一个人头伸出窗外,他呀,是不胜酒力在醒酒呢。您可能会说这有点不太雅观,可是这一方面表现了咱们北方人喝酒的豪爽的性格,咱可是一直都有“感情深一口闷”的说法的。另一方面这又是当时最平凡的工匠用自己的目光观察这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普通社会情境了。中国的建筑还讲究左右对称,那最后的这一幅呢,它同第一幅表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这幅是九狮戏带图。那“绳”和“带”都有传承的意思。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这厢房中呢,是根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复原的立体模型,下面呢,我将为大家讲解这幅《清明上河图》。

  

  在人民大会堂上挂有一幅汴绣,不用说您也知道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曾经作为国礼,送给马来西亚的贵宾。那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幅《清明上河图》都倍加推崇呢?因为当我们展开画卷时,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生民之气、一股祥瑞之气、一股和谐之气。张择端为北宋时期人,正是这位伟大的画家第一次将全体画师的目光由宫廷苑囿和花鸟鱼虫转到平凡的市民生活中来,从而描绘了这样一幅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景象。咱们从这边看起。在城外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顶轿子,我们可以想象,里面一定是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后面跟着的是一匹白马。那女子坐轿在前,男子骑马在后,这与中国婚礼的风俗是截然相反的。轿子上插着的柳枝点明了时间了时间--清明时节上坟归来。因为坟地的阴气比较重,所以需要男子走在后面。这队人马前面的家丁在驱逐着路上挡道儿的一头小猪,这头小猪受到了惊吓,没头没脑的狂奔起来,于是它就惊倒了这个客栈里拴着的这匹小马驹。小马驹不明情况,仰天长嘶,那它又惊吓到了路这边的小孩子,小孩子连忙哭着跑向他妈妈的怀抱。有趣的故事从这里开始。随着人口的增多呢,我们也仿佛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这条河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汴河了。汴河是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一条漕运要道,引黄河水入淮河。那我们都知道,黄河水是号称“一碗水半碗沙”的。所以这汴河要是一年到头都通航的话河道一定会淤积得非常快。所以呢北宋东京就有这么一条政令,说每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二月份汴河之上是不允许通航的,这个时候就专门用来疏浚河道。那来年开春第一批船只到达开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正是清明节前后。这也就是张择端为什么不选端午、不选重阳而偏偏选择清明时节的一个要原因了,

导游词

《山陕甘会馆导游词》(http://wwwunjscom)。汴河之上一共画有28条艘船,这其中有货船也有客船。比如在这个位置,这艘船刚刚靠岸,正好两位久违的老友在岸边再次相遇了,不说别的,喝一杯先,于是两人就相互搀让着走进酒馆当中了。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清明上河图》图案的中心--虹桥了。“虹”是“彩虹”的“虹”,单听这个名字就非常美了,那其实它最美的地方是在它的制作工艺。不说别的,就说这架虹桥浑身上下没有一根铁钉,全部是由木钉和木板对缝而成的就能说明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精巧。相传这座桥是分别在两边建造一半出来,后来衔接而成的。那具体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工匠们和建筑学家们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看到虹桥的桥拱之上有许多人都在向下张望,更有一些好事者还翻越到了栏杆外面,那同时呢,在河岸边也有一些人在向河中观看,他们在看什么呢?顺着他们的目光,我们发现他们都在看这艘将要通过虹桥的船。那我们知道,这汴河之上一年到头船来船往的,想必周围的居民对于这种事情也应该见怪不怪了吧!可是这艘船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那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首先这艘船的吃水线非常深,那就说明这艘船上的货物非常的多,其次就是这艘船非常大,调头很不容易,同时咱们这个虹桥的桥拱又非常低,那可以想象啊,如果这艘船不小心碰到了虹桥,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于是这桥上的、岸边的热心人就非常紧张的在帮助舵手怎么样调整船才能让它顺利的通过虹桥。虹桥下热闹,虹桥上也没闲着。我们看到,这两边有非常多摆地摊儿的。那北宋时期东京有条政令啊,说除了夜市的时候,任何桥上都不允许地摊这样既影响城市形象又阻碍城市交通的东西出现。但是当时的开封人民是相当具有反叛精神的,至皇帝的三令五申于不顾,生意是做得红红火火啊。可是咱们刚才提到了摆地摊儿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交通,您看,事儿不就来了?在桥上,一位坐轿子的文官和一位骑马的武官相遇了,两方的家丁互不相让,看起来一场争斗在所难免,咱们就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下了虹桥之后,这个角店必须得给您说一下。角店是相对于正店而言的。封建社会对于酿酒权的控制是相当严格的,就像对制盐的控制一样。那只有经过国家授权的、也就是正店才拥有自己的酿酒权,像这样的角店只相当于现在的酒水批发商,还外带零售。这家石迁角店店门口挂着“天之”、“美禄”两块招牌,这是当时很卖座的两种酒的名称了。您看门口房屋上面的这个东西叫做“彩楼欢门”。您能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吗?其实它是作为这个酒店的招牌来使用的。我们知道,过去的人是没有霓虹灯之类的现代科技手段的,但是古人有古人的智慧,他们用这种高于其它建筑的彩楼欢门的形式使人们离好远就知道这里有家酒店,可以闲来喝酒。同时呢,这家角店的门口有一位店小二,就在这匹马的旁边。那因为他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这里并没有把他表现完整,在原图中他是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碗的,那他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啊,他是一个送外卖的。美国《生活》杂志在评价过去1000年来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0件事的时候关于北宋东京的就有一件,说北宋东京的小吃以及它的外卖服务。那咱们继续向前走,这条街呢在清明上河园里也有复原,是一条专门的小吃街,虽然里面的东西不及北宋时期好吃,价钱也比当时贵了不知多少倍。那我们看到在这棵树下有位神仙方士,上面的三块招牌也预示着他有三种骗人的手段。像这样的方士呢,在东京一共有一万家之多,可见当时的人口肯定不少了。那当时的东京一共有多少人呢?据考证啊,一共有150万人之多。那在这里我还想专门跟你说的地方就是在这个算命先生之后的大院了。这个院子其实是一座兵营,但您看院子门口站着的士兵他们或坐或躺,有一点士兵的样子吗?那我们知道,北宋时期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东京单单是禁军就号称有八十万之多,林冲不正是这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么?可是兵多又有什么用呢?这一大早的,他们却只懂得在这里懒洋洋的晒太阳,不知道勤加操练。怪不得北宋时的国力那么羸弱,咱们的中央政权老是受到少数民族的欺负呢!看来就好像现在人们说什么都会或多或少恶心一下中国足球一样,张择端所在的北宋也懂得时不时的嘲笑一下这些士兵了。咱们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城门,别激动,这只是当时东京外城的一座城门,离城市的中心还有很远很远,相当于现在北京五环以外。城门楼下,我们看到了一队骆驼。那当时的开封是不养骆驼的,现在的开封更不养。那骆驼是从哪里来的呢?对,是从西域,从丝绸之路来的。那虽然当时政局不太稳定,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比较紧张,但是经济上也就是商贸上的往来还是非常密切的。通过城门后,我们看到街对面这家酒店就是刚才讲角店的时候跟您提到的正点了,您看它的招牌更加漂亮一点。正店就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大酒店,这家的规模不算大,北宋一共有正店72家,有名有姓有历史可考的就有36家之多。那北宋72家正店之首是哪一家呢?它叫做矾楼。矾楼这个名称您也许并不熟悉,但是跟您说一位矾楼中人,您一定再熟悉不过,她叫李师师,是传说中矾楼中最漂亮的妓女了。那她和宋徽宗的浪漫故事也传遍了整个开封城,为这座七朝古都增加了一脉温情。那我们接下来看这里,这里有一家药铺,那有人就杜撰出来说这家其实就是“王员外包子铺”,于是又有好事之人根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当中“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的描写推断这个包子铺就是现在开封第一楼的前身,那您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尝一尝现代“王员外”的手艺。真的假的咱暂且不说,灌汤小笼包确实发源于宋代的东京,但凭这一点啊,没吃咱开封的小笼包子您这趟啊就算白来。最后,咱们来说说这《清明上河图》当中的最后一户人家--赵太承家。那我说这是整幅图当中唯一一户官宦人家,您也许会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肯定。那您也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只有这家的屋檐下有斗拱,就是咱们在照壁和会馆房檐下经常会看到的东西。那封建社会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说平民百姓的房屋“不过三间五架”,不允许有斗拱,更不允许有彩绘。那这家屋檐下有斗拱,就说明这家的男主人在朝廷上的官位至少有六品以上。事实也是如此。根据史料的记载,这赵太承是朝廷上退休的一名御医。跟咱们现代人一样,退休了,就搬到离郊区近一点的地方,一来是能够呼吸到更为新鲜的空气,二来是在这里开了家药铺,造福人民百姓了。好了各位,《清明上河图》就为您讲解到这里,下面还有更为精彩的内容,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建筑叫做牌坊,又叫做牌楼。牌坊是用来宣传封建礼教的一种东西。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牌坊有两种,一种是女子的贞洁牌坊,一种是男子的忠义牌坊。这个牌坊正面写着“大义参天”、背面写着“流芳千古”,显然是对关羽品质的高度赞扬,那它是属于男子忠义牌坊了。您可能会觉得这和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牌坊不一样,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都是一字型的牌坊,可是这个牌坊却是立体的,咱们从前后左右四面看啊它都是牌坊。这叫做三间六柱五楼牌坊。三间呢,我们很好理解,指的是左中右这三间,六柱就更好理解了,就是这六根柱子,五楼指的就是这中间的一个正楼和两边的四个角楼。那在开封民间呢,又把这个牌坊叫做“鸡爪牌坊”,一来是说它形状就好像鸡爪一样,二来是因为传说建造这牌坊的工匠正是从斗鸡鸡爪中悟出了牌坊的这种建造形式了。那我们在看这个牌坊的时候呢,会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那到底工匠是怎样保持牌坊的稳定性的呢?首先呢,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了,那两边各三根柱子分别构成了两个三角形,从而加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但是能够屹立二百年而不倒只有这一个原因是不够的,咱们来看这两边各有三块抱柱石从外、前、后三个方向把这个柱子牢牢抱住,抱柱石又因为它形如鼓面,所以又叫做抱鼓石,也有人根据谐音把它叫做保主石。那鼓面上的石雕也比较有意思了。比如这一幅,叫做“丹凤朝阳”,这一幅叫做“苍龙出海”。那咱们刚才说中国的建筑讲究左右对称,那您来看这边,与“丹凤朝阳”相对的这一幅仍然是“丹凤朝阳”,但是这一幅却变了,不是苍龙出海了。那您能不能猜猜看这幅图上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呢?那您看啊,这幅石雕上雕刻有一大一小两只猴子,显然不是一辈儿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以背部来面对我们的。所以这一幅叫做“辈辈封侯”。那我们知道啊,在封建社会中,士农工商,商人是属于下九流的,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那所以呢,商人们就迫切的希望改变自己的这种社会地位,按照公侯伯子男的循序,“公”他们肯定是不敢想了,那她们就希望自己的后辈能够辈辈封侯、光宗耀祖了。大家看东侧有一幅石雕戏曲故事《井台会》,人物造型比例适中,雕刻技法细腻。咬脐郎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甲胄,一手挽绳,一手拿弓,背后一面大旗迎风招展,在两个士兵的拥簇下,显的英姿勃发。李三娘头梳高发髻,身穿圆领高衫,站在井台边上,一手提水桶,一手执杆,脊背稍向前倾,神情恬然,充分显示出一个含辛茹苦,劳累过度的妇女形象。整幅图细致具体,母怜子状,溢于画面,感人至深。西侧有一幅《狄仁杰登山望母》石雕,刻画的更是细致入微,狄仁杰身穿官服,面向天空,望着几朵白云,右手抬起想掩面哭泣,孝心动天。整个画面简洁流畅,恰当的表现了一种思母之情,极富感染力。面看完这个,咱们继续向前走。

  

  刚才咱们在西厢房那里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木雕,但是咱们会馆木雕真正使人叫绝的地方却在您现在看到的这个大殿的屋檐下。工匠们在17米的距离内一共雕刻有七层木雕,首先声明,您看到的都是木头雕成了,没有其他材料的。那这七层木雕呢,一层比一层精巧,一层比一层华丽。现在咱们就从上向下一层一层的看。首先第一层是两个突出的圆形的图案,这个叫做狮首龙面,它主要是用来镇宅和辟邪的,其他没有什么特殊用途。那我们看到它两边有许多倒挂着的金**的小蝙蝠。咱们中国有句话啊,蝙蝠蝙蝠,遍地是福。同时蝙蝠倒挂又有“福到了”的意思。第二层就是淡蓝色的这层,图案的内容是祥云,又因为“云”与“运气”的“运”音相偕,那所以第二层与第一层相连就有“福运相连”的意思了。商人做生意嘛,都希望讨一个口彩。第三层就是这九组不同的二龙戏珠了。这九组十八条龙每一条龙的形态都不相同,它们是木匠按照木头纹理的走向雕刻而成的。也许您会问,这里又不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条龙呢?那首先呢,关羽是被封为“关圣帝君”的,他的地位不亚于皇帝。其次,因为在咱们中国神话传说当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做雨的动物,把它雕刻在建筑上,有降火神、除水妖、解干旱的作用,以寓吉祥。那虽然说这里是用到了龙了,但是在木雕上面的彩绘色彩运用上也是非常小心,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咱们会馆的木雕采用的是旋子彩绘中的金线大点金。而像故宫那样的皇帝居住的场所用的都是和玺彩绘,级别是高于咱们会馆的。那咱们接着来看第四层,也就是位于九组二龙戏珠后面的那一层。

这个是我原来回答别人的最佳答案!

2010-1-4 14:57 最佳答案 、吉祥如意

反映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祝愿。在玉佩图案中主要用龙、凤、祥云、灵芝、如意等表示。这类图案的玉佩一般适合各种客人佩带。

龙凤呈祥 一龙一凤和祥云。龙代表鳞兽类动物的图腾部落,凤代表鸟类动物的图腾部落。两部落冲突,龙胜,合并了凤,从此,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也是高贵吉祥的表现。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表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现代把结婚之喜比作“龙凤呈祥”,表示夫妻喜庆。

纳福迎祥 童子抓蝙蝠。纳、收入、接受之意。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

流云百福 由云纹和蝙蝠组成。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意为如意长久;“蝙蝠”寓“遍福”。象征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绵无边。

喜上眉梢 两只喜鹊落在梅枝上。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上,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眉”与“梅”同音。喜鹊立在梅梢表示喜鹊报喜,一对双喜。寓指人好事当头,喜形于色。

福寿如意 蝙蝠、小动物和灵芝。蝙蝠为福;小动物为兽,音与“寿”相同,为之寿之意;灵芝与古时如意同形,体现称心如意。表示幸福、长寿、事事顺意。

必定如意 毛笔、银锭、如意。“笔”谐“必”音,“锭”音定,合扰为“必定如意”之谐音,寓必定如心水遂意的愿望。

三阳开泰 三保羊。羊阳同音寓吉祥,“三羊”喻“三阳”。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寓意祛尽邪恶,吉祥交好运。

2、长寿多福类

在玉佩图案中主要用寿星、寿桃、代表长寿的龟、松、鹤等来表示。表达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与祝愿。佩带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三星高照 三星是传说中的福星、寿星、禄星。他们专管人间祸福、官禄、寿命。在图案中往往由手持蟠桃的寿星、鹿和蝙蝠组成。象征幸福、富有、长寿。

鹤鹿同春 桐树、鹿、鹤。桐树即梧桐树,“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充满生机。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即是祝颂长寿、永葆青春之词。

龟鹤齐龄 龟、鹤、吉云。相传龟、鹤皆有千年寿,寓意高寿。类似图案如松鹤延年。

福 禄 寿 葫芦和上面的一只松鼠或其它动物。“葫芦”意为“福”和“禄”;动物为兽,意指“寿”。表示福、禄、寿全之意。另外,福禄寿也可以用蝙蝠、梅花鹿和松鼠等兽类动物来表示。

福寿双全 一只蝙蝠、两个寿桃、两枚古钱。蝙蝠衔住两枚古钱,伴着祥云飞来。图案以谐音和象征的手法表示幸福、长寿都将来临,即福从天降。

福在眼前 一个古钱的前面有一只或两只蝙蝠。蝙蝠意“遍福”;古钱中间都有眼,“钱”与“前”同意,“有眼的钱”意为“眼前”,加上蝙蝠,表示福运即将到来。

五福捧寿 五只蝙蝠围住中间一个寿字或一个寿桃。五福之意;一日寿、二日福、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也就是一求长命百岁,二求荣华富贵,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积德,五求人老善终。五福是人们对“福”字的最全面理解,一旦拥有了“五福”,自然是“寿比幸福了”!

3、家和兴旺类

表示希望夫妻和睦、家庭兴旺。玉佩图案主要用鸳鸯、并蒂连、白头鸟、鱼、荷叶等表示。这类图案的玉佩往往作为结婚喜庆的礼品相赠,或表示夫妻恩爱、家和万事兴。

和合如意 盒、荷、灵芝。盒、荷喻“合和二圣”,灵芝喻如意。指人事和睦,事来兴旺,繁荣昌盛。盒、荷与合、和同音,多比喻夫妻和睦,鱼水相得。和合如意寓意夫妻和睦则福禄无穷。

百年和合 荷花、盒子、百合、万年青这四种吉祥物组合成图案。表示祝贺新婚夫妇和和美美、百年到老。

白头富贵 白头鸟、牡丹。中国民间把白头鸟比作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牡丹花,为富贵花,是宝贵的象征。图案既表达了夫妻恩爱百年,又是生活宝贵美好的象征。

年年有余 荷叶、莲藕和鲤鱼。莲意为年,藕指藕断丝连,为年年不断;鱼为余。指丰衣足食。表示丰庆有余,生活的富裕。

4、安宁平和类

表示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安定、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的玉佩图案主要用宝瓶、如意等表示。对一些常年在外工作或工作、生活漂泊不定的人佩戴,以寄托家人对他的平安祝愿。

平平安安 一个花瓶和两只鹌鹑。瓶寓平,“鹌”则为“安”,为音寓。祝愿万事顺意。

富贵平安 在花瓶内插有一枝牡丹花。牡丹为花中之王,表示尊贵、富有。花瓶则为平安之意。

竹报平安 爆竹或竹、鹌鹑。爆竹爆裂发出的声音,称为“爆竹”,过去以爆竹声来驱逐山鬼。表示驱除邪恶,祈祷安宁之意。

5、事业腾达类

象征人们对这个人成就和仕途前程的向往与祝愿。代表的玉佩图案主要用荔枝、桂圆、核桃、鲤鱼、竹节等表示。佩带者比较注重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连中三元 荔枝、桂圆、核桃、果实都是圆形。“圆”与“元”同音,喻“连中三元”。寓意夺得旧时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鲤鱼跳龙门 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即可成龙。寓指一举成名。

状元及第 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骑龙上。冠与官同音。童子戴冠军,科举成功。骑龙,如同鲤鱼跃龙门而成为龙一般,出人头地。寓意考试高且居榜首。

封侯挂印 猴子爬在枫树上挂上印章。枫树的“枫”字与“封”音相通,寓为封奖:“猴”与“侯”同音,寓官位;印即官印。意指事业腾达,加官进爵之意,体现事业的成功。

节节高升 以竹节表示。意为不断进取,节节向上。

6、辟邪消灾类

表示人们希望在某种神灵保护下,生活顺利、事业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代表性的玉佩图案用观音、佛、钟馗、关公、张飞等来表示。

在民间有“男戴观音女戴佛”说法,主要是祈求观音和佛对人们身体、生活和工作的保佑。当人们身体有病,会佩戴如钟馗、关公、张飞等玉佩,期望能尽快驱除病魔,使身体康复,从精神上给人一种安慰。

玉佩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数不胜数。它浓集了中华玉石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华夏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玉佩与其它珠宝饰品不同的是,它在对人进行装饰的同时,更在乎于人们的精神感受,已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直观物质表达形式。在强调个性化和注重精神感受的现代,佩戴蕴藏有丰富东方文化内涵的玉佩,将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品味和民族气质。

常见翡翠的寓意

俗话说:“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几千年文化积累和筛选,精炼也许许多多的优美传说、典故,各种各样精美图案,这为玉器雕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玉镯堪称是翡翠中最矜贵难求的,寓意平安。传统智能认为,戴上玉镯可保安宁、平静、平安,是最自然简约的饰物。

挂件上精雕千年灵芝,寓意万事如意,即福运连连,永享禄位,福寿无边!

品雕吉祥题材:凤凰和如意,凤凰,传说中的吉祥鸟,每到之处必有喜事降临,它来了,为人间送来吉祥、如意。

  松、柏、石、桃、龟、鹤等表示长寿;

  

  蝙蝠、佛手、壶等表示多福;

  

  喜鹊、蜘蛛表示喜事;

  

  龙、凤:玉器中常出现的题材,龙能祛邪致福,而凤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祥瑞之鸟;

  

  牡丹象征富贵;

  

  灵芝象征如意;

  

  猫、蝶谐音耄耋,因古语有:“七十曰耄,八十曰耋。”寓意高寿延年;

  

  枣、和栗子寓意早生贵子;

  

  戟、磬谐音吉庆,寓意吉祥幸运;

翡翠坠的题材有很多:

一、豆角:“福豆”,据说寺庙中常以豆角为佳肴,和尚称其为“佛豆”。

二、鱼:多称为“连年有余”,雕荷叶(莲)、鲤鱼(余),有的还有童子骑在鲤鱼上;有的是雕鲶鱼,取其意“年年有鱼”。

三、辣椒:寓意红红火火。

四、灵芝、蝙蝠、古钱、元宝、寿桃、瓜:“福至心灵”,雕灵芝如意(灵),蝙蝠(福);“福寿”雕蝙蝠(福)、寿桃(寿);“福在眼前”雕蝙蝠(福)、金钱(前);如果雕有福瓜的图案,一般讲如果是冬瓜即寓意“福如东海”,雕为南瓜,即寓意“寿比南山”。

五、佛手、葫芦:“福寿”雕佛手;“福禄”雕葫芦;“福禄寿”雕葫芦(福禄)、小兽(寿)。因为地域不同,口音不同,有时佛手也会讲解成“掌上明珠”。

六、马、猴:“马上封侯”雕一马(马)一猴(侯);

七、獾:据称獾是动物界中最忠实于对方的生灵,如果一方走走散或是死亡,另一只会终生都在等待对方,决不移情别恋,因此在我国有雕双獾做为夫妻定情之物的说法。“双欢”雕两只首尾相连的獾(欢)。

八、猴、寿桃:“猕猴献寿”雕寿桃、小猴。

九、葫芦、玉米、石榴、葡萄:因为它们内含多粒的形象,被取寓意为“多子多福”,“子孙万代”雕葫芦、花叶、蔓枝,取葫芦内多籽,蔓与万谐音之意。玉米在南方还有个寓意为“一鸣惊人”。

十、松、竹、梅:“节节高”雕翠竹;“岁寒三友”雕松、竹、梅。 雕有竹节还寓意步步高升,学业有成。

十一、蝉:大多儿童佩带的多,寓意“聪明”。

十二、白菜:说到玉就应该首先想到玉器雕刻中最多见的白菜,他寓意为“百财”,多多发财的意思。

十三、貔貅、金蟾:这是现今最热门的题材了,这两件宝贝是招财辟邪的灵兽。金蟾是只有玉器雕刻上才有的题材,他是三脚的蟾蜍,因其有吐钱的本事,故而成为招财的本领,含有钱的金蟾在摆放时就嘴冲屋内,不含钱的金蟾就冲屋外。貔貅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因其光吃不拉的特点,所以可以纳财。在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十四、翡翠雕观音、佛:常听到有“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其实不全是这样,南方很多地方男戴佛女戴观音,并没有什么局限。朋友曾到五台山观光旅游,因为朋友是爱玉之人,特意就此事询问过山上高僧,高僧讲观音与佛即为男身,观音与佛的佩戴是没有局限性的。大家佩带玉器都是为了吉祥如意平安的,所以无论你选择了什么题材都是一种诚心的祝福。

十五、柿子、喜鹊:寓意喜事连连。

十六、螃蟹:寓意富甲天下。

十七、海螺、葫芦:因为具有收纳的作用,所以可以收纳邪气,辟邪进宝,还可以有促进夫妻感情的作用。

  

  灵芝与兰花代表子孙;

  

  葫芦代表福、寿、禄的意思,取之用意是因为葫芦二字和福、禄谐音;

 子孙万代”雕葫芦、花叶、蔓枝,取葫芦内多籽,蔓与万谐音之意。 

  鸡鸣隐含功名之意;

  

  鸾凤、鸳鸯比喻夫妻;

  

  桃代表寿,蝙蝠代表福,两者通常一起也现,寓意福寿双全;

  

  福在眼前:图案主要以蝙蝠和铜钱构成,表示福气就要来到;

  

  福从天降:图案主要以一只蝙蝠构成;

  

  金玉满堂:图案主要以一根玉米和老鼠构成,玉米寓意着丰收年,老鼠有着玉鼠送财之说,两者在一起有着金玉满堂之说,金鱼有时也可以叫做金玉满堂;

  

  莲年有余:莲花、荷叶、鲤鱼是最常见的吉祥图案,表示生活富裕;

  

  富贵平安、平和是福、平平安安:通常是一只花瓶构成。不过花瓶上通常会出现别的嘉宾图案,如:蝙蝠、牡丹之类,寓意人的一生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就是福;

  

  五福临门:通常用五只蝙蝠来表示;

  

  一路福星:通常以一只鹭和几只蝙蝠构成,寓意路途平安快乐;

   

  

  路路通:由翡翠单粒圆珠或长圆珠(俗称啤酒桶珠)构成,再配上简单丝绳或K金链(因为戴在手上或脖子上时,它可以来回转动,又称财源滚滚),也有的珠子通常会雕刻上铜钱图案,做生意的人一般很喜欢这种,因为它的寓意非常的好;

  

  玉鼠送财:通常是一只或几只老鼠和铜钱或元宝构成,传说老鼠曾是财神的散财童子之一,后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做老鼠,因而就有了玉鼠送财之说;

  

  鸳鸯:画面通常由鸳鸯、荷花、荷叶组成,表示夫妻相处和好,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之意;

  

  石榴、葡萄:表示多子多福的意思;

  

  竹节:表示事业蒸蒸日上,步步高升的意思;

  

  平安扣:平安扣的形状很像古时铜钱的形状,据说古铜钱可避邪保平安,可是佩戴铜钱不是很美观,所以在玉器中就出现了平安扣,既美观而且寓意又好;

  

  四季平安扣:由单个四季豆荚构成,通常豆荚边上会有蝙蝠出现,平安豆的由来,古时寺庙的和尚通常把这种豆荚作为主菜,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四季豆荚称做四季平安豆;

  

  暗八宝:分别是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汉钟离的扇子、张果老的鱼鼓、何仙姑的笊篱、兰采和的阴阳板、韩湘子的花篮和曹国舅的横笛,据说可以避邪气、呈吉祥;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叫睚眦(ya 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又名屃(bi 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chi)吻,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麒麟:古代传说的祥瑞神兽,雄为麒,雌为麟,其身体象麋身,牛尾,狼蹄,一只角是吉祥平安,太平盛世,天下统一的象征,也可避邪赐福是玉雕中的重要题材

 

竹梅双喜:画面以竹子,梅花和一对喜鹊表示,正如李白诗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描写一对小儿女天真烂漫嬉戏之景此竹梅指夫妻,为新婚祝颂之词

君子佩玉文化 主要雕刻有梅花、松、竹子岁寒三友,寓君子高风亮节。

龙凤-权势;蝴蝶-不朽;蝙蝠-福气;蝉-再生;猪-富足;鱼化龙-蜕变;鲶鱼-年年有余;蟾蜍-招财进宝;鱼-金玉(鱼)满堂;羊-吉祥;知了-功课进步;葫芦-魔力;竹节-节节高升;佛手-福寿;青莲-清廉;荔枝-利市大开;桃子-长寿;石榴-多子多孙;白菜-清白传家;八卦-自然的力量;太极-阴阳调和;寿字-长生不老;喜字-吉庆;鞋-(谐)万事顺遂。

玉件上雕刻着某种情景事物的巧妙组合,使得意象空间更为宽广丰富,这些雅俗共赏的奇趣创作,单品玉件上,雕刻成复合图样,表示一种主题的有:

鱼跃龙门-湍急的水流鱼儿逆流而上,眼看龙门近在咫尺,谓“通过考验,身价百倍”。

马上封侯-小猴儿坐在马背上,状似得意,表示“出将入相”不远矣。

福到眼前-蝙蝠嘴巴咬着铜钱,意“好事当头”

欢欢喜喜-形状似小熊的獾、猪与喜鹊,表示开心与笑口常开。

喜上眉梢-喜鹊站立在梅花枝杆上,形容快乐的不得了。

富贵万年-芙蓉、桂花、万年青、长红无止境。

平平安安-花瓶与鹌鹑,居家行止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岁岁平安-花瓶里插着几穗的稻穗,旁边立着鹌鹑,谓日日是好日,岁岁有今朝。

连年如意-莲花荷叶雕刻在玉件上,遂人意、得人事、足畅无比。

连年有余-莲花荷叶下有水有鱼,不小富也难。

太师少师-大狮子和小狮子,来寓意古时候的官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合和二仙-一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两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夫妻相处和睦。

吉祥如意类

用龙、凤、梅花(谐音)、喜鹊、云纹(形似如意、绵绵不断)、三星(福、禄、寿)、笔、鲶鱼(谐年年有余)、蝙蝠(同福、遍福)古钱(谐前、眼前)双钱(谐双全)寿桃(桃形如心)等等来表达;龙凤呈祥、喜上眉稍、流云百福、三星高照、必定如意、福从天降、福在眼前、福寿双全、福至心灵等意。

平安类

用:瓶、灵芝(如意)、鹿、鹌鹑(谐安)、柿子(谐事事)、穗、竹、蝙蝠等来表示:平安如意、一路平安、岁岁平安、事事如意、诸事遂心、祝福如意、竹报平安等意。

前程远大类

用喜鹊、桂元、元宝表示喜报三元。

用台:同台升之意,瓶音平表示四海升平。

用竹象征前程美好,节节高升。

用莲来表示一品清廉。

用茄子状似高冠来表示高官得中。

避邪护身类

有十二生肖、观音、佛、兽面纹(餮纹、龙纹、鬼头、虎头)、葫芦(音同福寿),此外葫芦嘴容身肥,挂于身前,能化解各类不同煞气之喻义。

翡翠坠的题材有很多,最受人喜爱的题材有“福豆”,以翡翠雕成豆角,据说寺庙中常以豆角为佳肴,和尚称其为“佛豆”。“连年有余”,雕荷叶(莲)、鲤鱼(余),有的还有童子骑在鲤鱼上;有的是雕鲶鱼,取其意“年年有鱼”。翡翠辣椒,寓意红红火火。“福至心灵”,雕灵芝如意(灵),蝙蝠(福);“福寿”雕蝙蝠(福)、寿桃(寿);“福在眼前”雕蝙蝠(福)、金钱(前);“福寿”雕佛手;“福禄”雕葫芦;“福禄寿”雕葫芦(福禄)、小兽(寿)。“马上封侯”雕一马(马)一猴(侯);“双欢”雕两只首尾相连的獾(欢);“猕猴献寿”雕寿桃、小猴。“子孙万代”雕葫芦、花叶、蔓枝,取葫芦内多籽,蔓与万谐音之意。“节节高”雕翠竹;“岁寒三友”雕松、竹、梅

客家人作为中原衣冠士族南迁而来的一个民系,其服饰与中原服饰从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异。大概因为客家人传统的以中原汉族为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意识也反映在客家人的衣饰打扮上。但是,由于客家民系本身形成的客观原因和客家人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等特定因素,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相较,在形制和文化内涵上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易·系辞下》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意思是黄帝以后,创制衣裳为服饰,因而天下大治。《乾》、《坤》二卦象征天、地、黄帝、尧、舜取此两卦的象征以制造衣裳,所以上衣下裳。"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说明华夏民族的服饰文明,自黄帝开始已经相当发达,并且与政治有了密切的联系。服饰的主要功能在于御寒,释名·释衣服》说:"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这几句话,即解释也衣服御寒保暖和蔽体遮羞的功用。有两个故事可以生动地说明衣服的这两种功能。一是《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 篇中的故事。一个名戎夷的士人从齐国到鲁国去。到了鲁国,城门已经关闭,时值天大寒,戎夷只好与其弟子宿在城外。夜里,天气越来越冷,两人都冻得受不了,戎夷对弟子说:"你把衣服给我,我就能活下去。我把衣服给你,你就能够活下去。可是我是国士,冻死了天下人都会感到可惜。你是无德无才的人,死了也不足惜。还是把你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吧!"弟子说:"我既无德无才,又怎么会把自己的衣服给国士穿呢?"戎夷叹息一声说:"唉,看来跟你说这些大道理是没用的啊!"于是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弟子穿,自己半夜就冻死了,而弟子地却活了下来。在御寒以保存生命的现实面前,衣裳的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个故事说,有一个男子汉,凭双手勇斗猛虎,为乡人除了一大害,受到全乡人称赞。老虎被打死了,可是这位打虎英雄却落下了一个毛病,即除了睡觉之外,这人总是高举双手作与虎搏斗状。家人请了许多医生医治均无效。一日,来了一位郎中,告诉英雄的家人,说自己能治好英雄的病,不过要等到墟日。墟日这天,郎中在墟场最热闹处摆上一张桌子,放上一把剪刀,让打虎英雄脱光膀子,只穿一条客家人常穿的水裤。英雄站在中央,仍高举双手做搏斗状。此时围观的人越为越多。郎中先是用手在英雄身上装模作样的比划几下,就在围观的人看得最起劲的时候,郎中猛然间拿起剪刀,冷不防一下子剪断了英雄的裤带。英雄受此一刺激,马上放下双手来挽住自己的裤子。这一来,双手高举的毛病就治好了。这个郎中是个颇谙人之心理的人。当裤子下掉,羞耻外露时,要遮羞的冲动所产生的兴奋灶要压过昔日打虎留下的紧张感,于是病就治好了。这则故事使人想起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起死》里所写的那个汉子,与打虎英雄颇为相似。当汉子发现自己赤身时,马上蹲了下去。对于赤身露体的人来说,穿衣蔽体掩形遮羞的功能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衣服的实用功能,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民系,都是第一位的。客家人衣服,在讲究实用方面,更鲜明地继承了古代服饰文化的传统。

古代的衣服,主要分衣和裳。《说文》曰:"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裳)。"段玉裁注曰:"常(裳),下裙也。"中国上古时期不论男女,皆以上衣下裙为常服。上衣一般为窄袖、高领。衣领直接左右襟,在胸前相交,左衣襟压右衣襟,称为"右衽"。相反,右襟压左襟,则是"左衽",因为夷人上衣的衣襟就是这样,所以"左衽"便被称为"蛮服",甚至作为蛮夷的代称(如图74、图75)。春秋时期的管仲,本是齐桓公政敌公子纠的师父,后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天下,孔子称赞他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为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将披头散发,衣襟压向左边,成为蛮夷了。"右衽"是华夏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天我们看到的客家人的上衣,男式上衣多为对襟,这大概是受清朝服装影响的缘故。而客家妇女的大襟衣,则绝对保持右衽的习惯,这便是清以前汉族的传统。

古代上衣下裳,但裤子的出现也并不太晚。据古书记载,汉代已有裤子,时人叫着"穷绔"。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昭帝上官皇后,乃是重臣霍光的外孙女,"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臣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所谓"穷绔",服虔注曰:"穷绔,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即有前后裆的裤子。霍光为了上官皇后能独得昭帝宠幸而生太子,企图阻挠昭帝与其他宫妃亲幸。恰巧昭帝偶染小恙,身体不适,左右亲信和御医为阿谀讨好霍光,都说皇上应戒房事。于是令后宫佳丽都穿上有裆的"穷绔"。阿谀好事者的目的,是想为皇为召幸其他宫妃做爱时设置障碍,以便只宠幸上官皇后一人。今天看来,此举实在愚蠢可笑。但由此可知汉代已有穿裤子的了。到了魏晋,穿裤子更为常见。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有一段对虱子处于裤中的绝妙的描写:"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邱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于 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裈 (或作巾军,音Kun)即裤子。"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位刘伶,脱衣形在屋中喝酒。人或讥之,刘伶答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 衣,诸君何为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到了魏晋,穿"裈"已是很普遍的了。

有裤裆的叫"裈",段玉裁说:"若今之满当(裆)袴,则古谓之巾军 (裈)。"无裤裆的叫着"袴",《说文》作"绔"。"绔,胫衣也。"段玉裁注曰:"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方言》云:"袴 ,齐鲁之间谓之衤蹇 ,或谓之衤龙 ,关西谓之袴 。"这种"袴"或"绔",没有裆,没有裤腰,只有两个裤筒,套在两腿上,再用绳子挂在腰上。实际上就是两个护腿的裤筒。今客家人喜欢穿用的裤腿,或许就是古代"袴"的遗制吧。

裈之外,还有一种就是短裤,汉人称之为"犊鼻裈"。其状如牛犊的鼻子,因此得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面记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见钟情,二人私奔回到卓文君老家临邛 ,文君当垆卖酒,"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犊鼻裈"多为下层市民和农人穿着劳动所用。司马相如穿犊鼻裈,或许为经济所迫,更重要的乃是向老丈人卓王孙出乖露丑。韦昭注曰:"今三尺布作,形如犊鼻矣。"可知其形状且制作简易。今客家人常穿的"水裤",形制极类似犊鼻裈。客家男子在外劳动时,烈日下,常是赤着上身,只穿一条水裤。因其裤头有预先穿好的带子,只需抽紧打结就行,极为方便。

中原服装自古以来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宽松肥大。从先秦开始,我们的先人们总是深衣大袍,宽大博带。这种服装,穿着舒适,显得轻松潇洒。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胡服开始流入中原,其特点是紧身、窄袖、开袴 ,但主要流行于军中。汉服到了魏晋,本来就较肥大的衣服又向更加博大的方向发展。《晋书·五行志》中说:"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在南京西善桥油坊村发现的东晋墓葬或的"竹林七贤图",阮籍和他的好友们个个大袖宽衣,足见魏晋名士的"博大"之风。唐宋以来,服饰肥大宽松的特征总的来说改变不大。客家人的服装,无论上衣或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古风。客家人最常穿的大裆裤,更是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大裆裤腰间一定要摺叠几层才能系紧。过去闽西客家人中有一句笑话,说是"偷抓鸡,塞裤头",裤腰之宽,可塞入几只鸡,笑话本带夸张,但足见其宽大的程度了。宽松肥大,不束缚身体,这种离体式的服装,对于常年参加劳动的客家人,是极其舒适方便的。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满清以后的旗袍为何难以在客家人中流行了。

从客家服饰的形制来看,它基本保持了中原服饰的特点。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有关客家服饰方面的资料与实物,多为近现代时期的东西,但是它明显地继承了清以前中原服饰的传统特征。我们在闽西长汀县客家博物馆看到一双客家妇女穿的绣花女拖鞋,没有后帮,鞋尖向前促聚收缩,并微微上翘。这种样式,不由得使人想起新疆吐鲁番盆地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唐人女鞋(如图),二者鞋尖的形状极为相似。服饰是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主要标志。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变,服饰也发生变化。就中原服饰而言,"汉冠唐巾,袍服直裰,屐屦皂靴,代有变迁"(清·金绍成《画学讲义》)。但是,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却多年无变化,或说变化不大。这恐怕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常年劳动,远离中原经济文化中心有很大关系。艰苦的生活环境,低下的经济条件,穿着方面,则只能求得满足蔽体防寒的基本要求,因此无暇顾及汰旧更新谋求变化。只有民主革命之后,西风东渐,服饰才发生了很大改变,流行的西服,冲击着客家地区,一些有知识之士,穿用西化服装更是先著一鞭。至于改革改放之后,客家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得风气之先、地利之便,客家人的服装与它的经济腾飞一样,领导着新潮流了。考试大我整理

不过,就传统服饰而言,客家服饰与中原服饰在文化意义上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的服饰,带有强烈的"礼"的色彩,具有鲜明的等级制度的标志。《荀子·富国》篇中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衤朱 衤卷 衣冕,诸侯玄衤卷 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按照礼的规定,贵贱尊卑,长幼贫富,在服饰上都有鲜明的区别。天子穿的是朱红色的衮服,戴冕;诸侯穿黑色的衮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士人则只能戴白鹿皮做的皮弁,以素积为裳。所以《白虎通义》上说:"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綌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衣饰,不仅用以蔽体御寒,也是"礼义"的物质外化,它成为封建礼仪的载体。

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地位身份的外在标志。各阶层的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随便逾越。春秋时期楚国的公子围,当他还任令尹之职时,就用了国君的服饰仪仗,有国君的威仪。卫国的北宫文子见了说:"楚令尹简直就像国君了。大夫用了国君的服饰,恐怕有篡位的意思了!"果不出所料,第二年公子围便杀了国君自立为王,这就是后来的楚灵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服饰仪仗,成了内心思想的外在表现。服饰的违制犯禁,暴露出内心的企图。在古代,衣饰与身份不相称,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据说曹植的妻子违反制度,穿了不该穿的绣衣,曹操恰好"登台见之",于是"还家赐死"(《三国志·魏书·崔琰传》注引《世说新语》)。曹操对曹植由宠爱有加到嫌而弃之,曹植的妻服饰违制,或许也是催化剂之一。所以各个朝代的《舆服志》,总是不厌其烦地制定出君臣上下、官民士庶的服饰规范和惩罚条例,原因即在于此。

其实关于服饰等级的规定,不但在于官员,下层人民也有区别。李商隐《杂纂》说:"仆子著鞋袜,衣裳宽长,失仆子样。""衣裳宽长"是有身份的人服装,仆人是不能宽衣博带的,只能一身短打扮。这正如后来哪怕到了民国,咸亨酒店里的下等人还是一身短打扮,站着喝酒。上等人、读书人是穿长衫坐着慢慢喝酒的。唯有孔乙已是身穿长衫站着喝酒。鲁迅先生正是从服饰与身份的落差上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已尴尬的社会地位。

古代服装的纹饰也有鲜明的等级区别。上古时期,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即十二种纹饰。十二种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亚形)。十二种纹样各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日、月、星,取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龙,象征王权、人君的应机布教而善于变化;山,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华虫(雉),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彝,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藻,象征冰清玉洁;火,取其向上;粉米,代表食禄丰厚;黼为斧形,象征决断;黻作两已相背,象征善恶分明,等等。纹样不同,所属官阶不一样。天子之服,十二章全用,诸侯只能用龙以下八种,卿用藻以下六种,大夫用藻、米、粉米四种图案,士用藻火两种图案,界限分明,不可僭越。据说明朝德庆侯廖永忠,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了很多功劳,只因其僭用龙凤花纹,因而被处以极刑(《明史·廖永忠传》)。十二章的制度后来虽有所改变,但是不同的官职饰以不同的纹样,这是基本上不变的。从天子到七品芝麻官,他们从服饰上是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的。而平民则只准穿布衣,不可有纹饰,更不准用十二章纹样。所以诸葛亮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

中国古代服饰的礼制与等级区,也表现在服饰的颜色上。我们前面所举的《荀子·富国》篇中关制服等级的划分,已可看出颜色的区别。《论语·乡党》里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绀"是深青中透红的颜色,相当于今天的"天青";"緅"是青多红少,比绀更暗,类似于"铁灰色"。饰是指滚边、镶边。古代大红色叫"朱",红和紫都属此类。亵服,本指内衣,也可指平常居家休闲时的服装。古代黑色是正式礼服的颜色,而"绀緅"都近于黑色,所以不用来镶边,为别的颜色作陪衬。朱红是很贵重的颜色,所以也不用来作亵衣。说明先秦时期对服饰的颜色已经很有讲究的。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古人曾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朱是正色,紫是间色,孔子认为紫色夺去了大红色的光彩和地位,所以可憎。这就是从颜色上为定名位,别尊卑。不过朱、紫两种颜色后来都成为显贵服饰的色彩。如紫绶,作印组,或为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唐元稹《酬乐天喜邻郡诗》曰:"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紫色已用于官服。

颜色中尊贵的是**,它被帝王所占有。**与帝王服饰相关联,据说始于隋唐。《唐六典》中说:"隋文帝著柘黄袍,巾带听朝。"大概此后**除帝王之外,别人便不可僭用。《旧唐书·舆服志》说:"天子燕服亦名常服,惟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中国 的老百姓谁都知道"黄袍"的含义。到了清代,禁忌似乎更加严格。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说:幼年时在宫里和弟弟溥杰一块儿玩,突然发现溥杰内衣袖子露出明黄的颜色,立刻沉下脸来说:"溥杰,这是什么颜色!也是你能使的么?"溥杰赶忙垂手肃立,连连请罪。即使清朝衰败,以帝王自尊的溥仪对于服色的等级观念仍然耿耿于怀。

至于其他的颜色,如红紫,也成为官服之色;大红大绿,民间以之为吉祥富贵之色;白色,象征素而寡欲,服白表示尽哀;黑色,后来多为小吏之服色;青蓝,也多为低品位的服色,所以婢女也有了人谓之"青衣"。诸如此类,在中国传统服色上已形成了固定的体制。总之,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青蓝黑白,则属于平民。汉代曾有"散民不敢服杂彩"的规定(董仲舒《春秋繁露》),平民不能穿彩色衣服,只能穿本色麻布衣裳,可见服色限制之严。其实我们从历代所用的"苍头"、"白丁"、"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戴"这些带着颜色的称呼上,已可以看出服色的等级意义了。

了解上述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这些特征,再来考察客家服饰的状况,便可以发现客家服饰与中原传统服饰的差异。

首先,客家服饰没有中原传统服饰那样明显甚至严格的等级意义。客家人男子,大都是对襟衫、袍褂和大裆裤;女子都是大襟衫、大裆裤,这已经成为客家人的常服。这种常服,客家人居家休闲时穿它,赴亲戚朋友家作客,也是这样穿着,外出到公共场合也这样穿着。客家地区城镇,一般有墟日,即如北方的赶集,五天一墟日,以农历计,每逢一五、或二六等为墟日。一到墟日,所看到的人们都是形制样式相同的服饰,单从外表打扮上,是不容易区分出人们的身份官阶等级的。在客家人的大家族中,如永定的土楼,一楼之内住的都是同一家族之人,人多时竟有五六百人,所以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并不鲜见。但是,从长辈到晚辈,服饰的样式同样没有什么区别。客家人也有做官为宦的,有官职在身,一般也只在官府的正式场合,才穿着官服,一回到家里,便换上对襟衫、大裆裤,这已成为习惯。在客家地区,当然也有贫富的区分,但是贫富之家在服饰的样式上并没有区别。家境不同,最多仅从衣服的用料上显示出来,如家境好的人多做几身油绸、贡缎或丝绸的衣服而已,而一般人也只是在喜庆时刻或者特别隆重的场合才穿用。一过这个时刻,便把好衣服收藏起来,换上粗布衣服,这是客家人不论贫富都已形成的习惯,足见客家人俭朴持家的风尚。

客家人的先民的本来是中原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人家不少,罗香林先生曾有详尽的考证。如广东蕉岭的赖氏,兴宁的张氏、温氏,等等,从他们的族谱上可知均为中原望族。客家人历来有一种"以郡望自矜"的优越感,以中原士族的后人自豪。每到节庆日子,客家人总爱在祠堂、祖厝的大门口、厅堂内挂上标志自己姓氏堂号的大红灯笼和堂联,以表示自己中原士族的源流与尊荣。作为中原衣冠士族,其等级观念本来是比较深的,尤其是六朝门阀制度的影响,更是使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然而,当客家人迁徙定居在粤、闽、赣交界地之后,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其第一位的人生需要是求得生存。所以客家人不论男女,人人参加生产劳动,辛勤耕作,为求得生存温饱而奋斗。在衣饰方面,也就只以蔽体御寒为原则,以讲究实用为出发点。对于服饰上的礼制与等级区分,已无暇顾及了。此外,客家人所居之地,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央政权统治与信息相对松驰的客家地区,礼制也随之松驰,所以也淡化了服饰的礼制与等级内涵。

客家服饰在纹饰上,也极少看到像中原服饰那种鲜明的等级区别。客家人衣裳一般较少纹饰,尤其是日常便服、居家休闲服。女子的大襟衫上,只是在袖口缝上几圈环饰或在衣襟边上镶些滚边,并不包含等级意义。妇女的披肩、围裙、绣花鞋、结婚礼服,常绣上一些寿字纹、鱼纹和牡丹、百合花样,这只是取其长命百岁、吉祥富贵之意,而不表示等给区分。客家服饰的颜色以蓝、黑、暗红、白、灰为主, 以素面为多。这几种颜色,多年不变,代代相沿。大红大绿的颜色在客家服饰中很少见,年轻姑娘仅在当新娘子时穿上红衣裙而已。所以,同样无示从颜色上显示其礼制的含意与等级的规范。

客家服饰在礼制上的淡化与等级观念的消隐,还可以从其他文化形态上得到印证。如的客家土楼建筑,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尚含有较明确的主次尊卑意识,它是一种府第式的建筑。主厅(上堂屋)突出,院落重迭,错落有致,配以巨大的出檐九脊顶,是黄河中游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可以看出中原文化的遗痕。而方楼虽与五凤楼相近,但防御性大大加强。至于圆寨,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的等级观念已严重削弱,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所以客家土楼建筑,突出的是它的经济实用性、防御功能与坚固性,而不是北方宫殿式建筑的礼制与等级意义。所以,客家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客家建筑文化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谈到客家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关系时,不能不提到的一个问题,便是客家妇女的不缠足。

缠足,是对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极其残酷的摧残,最充分体现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妇女缠足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唐末五代始有缠足之风,据说乃起于南唐后主李煜。张邦基《墨庄漫录》云:"李后主宫嫔窅娘,纤细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之中,回旋有凌云态。"用长长的白帛,将好端端的女子的一双脚缠裹成"三寸金莲",穿上尖而小、上翘弓形的"宫样鞋",并以此为美。这就是古代妇女缠足的陋习。宋代以来,妇女缠足之风十分流行。连大文学家苏东坡竟然也有一首《菩萨蛮·咏足》词,以吟咏妇女之小脚: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词中极写小脚之纤巧和秀美,可见其时缠足之风不但大为盛行,而且为众人欣赏。此风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清初统治者虽有改革此弊之意,无奈终究敌不过千年陋习所形成的传统观念。缠足之风,直至五四运动以后才真正废绝。妇女缠足,不但是肉体上受到摧残,也是思想上的一种禁锢,中国文化的耻辱。

客家妇女不缠足,也不事化妆,她们还以"天足"为自豪。《清稗类钞》中说:"客家妇女向不缠足,身体硕健,而运动自如,且无施脂粉及插花朵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罗香要先生也曾说过:客家妇女,表面上劳苦极了,然其内在的精神,确比外间妇女尊贵得多,幸福得多。她们从没有涂脂画眉缠足束胸以取悦男子。在人口千万以上的汉族诸民系中,没有染上缠足陋习的,就是客家了(《客家研究导论》)。所以客家妇女不缠足,实在是难得一种幸福。清代有一位在梅州的传教士曾说:"西人束腰,华人缠足,唯(梅)州人无此弊,于世界女人最无憾矣。"

张卫东先生在《客家文化》中曾说:客家妇女不缠足,原因大约有二。其一,在南唐缠足之风兴起之时,客家先民在从事第二次大迁徙,已经脱离江淮中心地区,因而未受影响;而后他们大部分定居于闽、粤、赣交界的地区,"山高皇帝远",流风波及不到。其二,即客家先民驻足安居之后,马上投入生产自救、建设家园的头等大事之中,男女同时上阵,手足并用,不允许妇女缠足蜗居,恪守于闺阁之中。以后,客家男子大量外流,"半边天"一身兼任男工女工二职,耕田采樵无不为之。由于这种种社会的、经济的原因,所以形成客家女子不缠足的习俗。

其实,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客家地区礼制的松驰,男女间封建礼教较之中原地区宽松,这也是客家妇女不缠足的重要原因。旧题元朝伊世珍撰的《琅女寰 记》中有一则关于缠足的记载说:"本寿问于母日:’富贵家女子,必缠足何也?’其母曰:’吾闻之,圣人重女,而不使之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中,欲出则有闱车之载,是无事于足也。圣人如此防闲,而后世犹有桑中之行,临邛之奔。"由此看来,缠足的本意,与礼教有极密切的关系。礼教松驰的地区,则缠足之风没有那么盛行。此外,《琅女寰记》中说"富贵家女子"缠足,说明当时贫贱之家的妇女也有不缠足的。不缠足的目的在于劳作。日事耕作的人,"但知勤四肢,不知裹两足"(北宋诗人徐积《咏蔡家妇女诗》)。客家妇女在艰苦的环境中形成了常年劳动的习惯。在客家地区,常见到这样的现象,男人上学、经商、做官,而妇女则担负起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灶头灶尾"、"田头地尾",都成了 客家妇女的份内事。过去福佬人常嘲笑客家人是"客嫲(妇女)养客牯(男子)",说明客家妇女承担着多么繁重的生活重担。如果双脚缠成"三寸金莲",要承担这样的生活重压,实在难以想象。客家妇女为客家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人认为:今日客家人的光荣,是建立在客家妇女的大脚上的。此话实非过誉。客家妇女不缠足,虽说是一种幸福,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客家妇女,实在是最不平凡的伟大女性。

土命带玉还是金

作家孟晖,68年生人,美术史出身,人们常唤她“女史”,这是古代一种女官的称谓。不夸张地讲,孟晖的灵,至少有一半生活在古代。

上:(传)唐 张萱 《捣练图》局部下左:清 凤鸟衔鹦鹉笼金簪下右:唐 银凤鸟形簪

她的书名个个撩人,《的发型》《贵妃的红汗》《花露天香》……自2000年研究古代物质史起,她着力于对古代中产、贵族女的研究,遍涉香事、首饰、工艺品、化妆品、食品、生活风俗……

武则天用的粉,是什么?古代名画里,女子们手持的玉连环,有什么寓意?《娇红记》里,女主角用“灯烬”画眉,那是什么?“鬓云欲度雪”中“雪”是怎么回事?古代女子头上的簪子、步摇、冠花,什么场合戴?流行哪些纹样?

今年4月,孟晖的新作《》出版。她耗时4年,从古代的史书、、话本中,出我们阅读时,常常忽略的一个个物件,对照史料、出土文物、绘画,将古代美人的起居生活,展现在我们眼前。“研究这些细节,并不仅仅是雪月,错过这些,就是错过一整个时代。”

撰文 孟晖 撰文 倪楚娇

孟晖骨子里有点调皮。

因为难以解释,为什么对古代物质细节如此感兴趣,她就给自己编了个前生。“我是慈恩翻经道场里的一只看经猫,身边全是书卷,却什么也不懂,所以它就发了愿心,希望这辈子它能懂。”

编完故事,还“辩解”了一句:“我是坚定的唯物者。”

但其实,孟晖是有点家学渊源的,她的父母是后的之一批文艺青年。小时候生日,父母送她的礼物是一册黑白印刷的《簪花仕女图》。他们爱诗词,还喜欢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当时安娜·卡列尼娜的一条黑色舞裙,影响了好几代中国文艺人,也连带着影响了孟晖。

也因为调皮,美本科没念完就待不住了,孟晖非想去国外。1990年,她跑到了法国巴黎大学。

孟晖出版的系列丛书

从法国回来,孟晖进了艺术博物馆工作。近距离接触到明清、历代的文物后,她“对那个时代的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2000年,32岁的孟晖开始了名物研究。

研究得多细呢?光化妆品护肤品,她就写过:粉、玫瑰碱、胡粉、粉店、英粉、唐宫迎蝶粉、利汗红粉、夜容膏、鹿角膏、玉簪粉、珍珠粉、蔷薇硝、兰泽……

每一个小细节,都要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洪氏香谱》……这些大部头里,或者考古出土里,找到切实的依据,就像福尔摩斯探案,孟晖乐在其中。“我就是一个书呆子,我每天的生活就是翻这些文献,琢磨它在讲什么,几天都不出去。”

上:佚名 《千秋绝艳图》局部下左:辽 八曲连弧形金盒下右:明 金镶宝石冠

2022 年4月,孟晖老师写了4年的新书《》出版,一条借此机会与她度过了一整天。

虽然过着学究般的生活,但孟晖老师可真是一点也不呆板。经常前一秒还在讲古代的女性戴怎样的簪子,下一秒就开始感慨:“古代的女性压力可真大。”她还喜欢刷微博,现代的热点一个没有错过,还一本正经地说:“我觉着凡尔赛文学不对,应该讲是大观园文学,贾母、凤姐、薛宝钗她们说话才可怕呢。”

以下是她的自述:

从眉笔到玉连环,古人的精致你想不到

我觉得做物质史研究,就和福尔摩斯探案似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在某本文献中看到一个细节,不知是真是假,心里默默记下,在其他书中、考古出土的实物中、的绘画里发现佐证它的证据,进一步研究。

如果一个细节只出现一次的话,多半是这个作家的脑洞,要是出现五六次,可能是一个习俗的反映。慢慢地搜集资料,看它是否成为一个现象。

比如《娇红记》里有一段情节,男主角来到娇红的闺房,撞见她在画眉,具体方式是“把灯烬描着眉儿”。他就问:“敢问这是灯煤耶,烛花也?”娇红回“灯花耳。妾用意积之,近方得之。”

我刚读到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画眉毛和灯有什么关系?后来在《事林广记》一书里发现了答案,这是南宋靓编的一本“生活知识实用书”。

清 禹之鼎《闲敲棋子图》

越研究越惊人,实际上从唐以后,眉黛跟墨的制造成分是一样的,可能只有中国人能够想到,把柴火烧出来的烟收集起来,做成墨。眉黛就更精细了,是把点的灯芯的灰烬收集起来,凑够了之后磨成细灰,再用香油调成画眉墨。

在清朝的这幅《闲敲棋子图》里,你可以发现她们是如何收集灯烬的,灯烬会一点点地落到下面的灯盘上,随时细心扫到小容器内即可。

左:清 费丹旭《弄镯图》局部右:清 乾隆开合玉连环

中国人的精致、耐心就在这种细节里头。另外如果你细心看古代的美人画像,会看到不少女性手持玉连环,这是非常奇巧的工艺品——连在一起的两只玉环。

只有中国人有这个本事,而且是从商代就有这个本事。传玉工艺中有一种“掏雕”技巧,能够在一块整料上琢出一双或多个活环,这些环彼此串在一起,就用它来表示“爱情永不终结”,所以变成了寄托感情的,爱情号。

上:清 迦南香嵌金长圆寿字纹十八子手串

左下:清 红缎地盘金绣团寿纹荷包右下:辽 绣花荷包

从袖里春到暮妆,传统女性都是含蓄内敛的吗?

我们以为中国女性就是躲在深闺,生活情趣匮乏,且不敢争取自己利益的。文献中所呈现的并非如此。或是为了争取生存空间,或是出于情趣,一部分勇敢者表现出了超凡的能力。而古代的文学家,都是很赞赏这一点的,也编了很多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故事,在做太子的时候,他很宠爱一个美人叫鸾儿。古代女性都会游春,在某次游春之前,鸾儿带着丫鬟们,用白色的布料,做成假的白梨花,并且给它熏香,在袖子里。游春时,她边走边撒。大家也不知道她是谁,就觉得很惊人,好像一个梨树成精了,一个女从春天里过去了一样。

这个故事也许是编的,但它跟当时的生活场景、风俗是有关系的。当时女性脸上要贴花钿,鬓上也要贴花、贴金箔、贴彩绢罗,跳舞时就会飘落。所以唐宋女性游春时,真的像一朵花枝一样的,这就成了文学家的灵感,编了个故事放在名人的身上。

我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但是“为自己而美”也是中国女性的传统。你看大观园里那些女孩子,只有贾宝玉一个男的,大家也都要漂漂亮亮的,它是跟你的自我要求有关的。

比如像凤姐,有一次跟贾琏吵架,她为了表示自己很委屈,她那天就没化妆。这倒过来就说明,她平常一定要化妆的。作为管家奶奶,作为媳妇,那么累,在这种情况下她必须得天天化妆,如果她不化得像个似的,她也镇不住下面的人。

上:唐 青玉口脂盒下左:南宋 菱花形银胭脂碟下右:南宋 如意纹银粉盒

贵族女性,她一天至少上两次妆,早晨起来上一次妆,到晚上还要上晚妆,妆是不能残的。晚上的这个妆很特别,是加了很好的香料和中草药的脂粉,擦在脸上、身上是最能养皮肤的。

所以古代高门大户的丈夫们,可能很少能看到妻子的真容。

名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雪”写的就是这个。一夜醒来,眉毛花了,两鬓上粘上了雪白的脂粉,特别慵懒性感的一个女性形象。但这些脂粉粘在枕头上,让枕头都变香了,这对古代男子是一种,其实充满了闺阁情趣。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其二

从巾带求诗到四时冠花,谁说古代女无趣?

我们的印象里,古人的生活好像是一片贫瘠和荒凉的。但其实古代的生活是很丰富的。

比如宋代女性喜欢找文人求诗,把自己的霞帔、领巾甚至裙带当场拿下来,请在场的文人给她题诗。当然主要是在艺妓间更流行,但发展到后来,几乎成了雅集上的一个重要项目。

甚至会有这样的轶事。有一年中秋之夜,名臣王珪在禁城内当夜班,宋神宗想找人一起喝个小酒,就把王珪叫来了。聊到高兴的时候,皇帝就跟他后妃、宫女们说,今天来了一个才子,你们还不赶紧请他给你们题诗。宫女后妃也都特别高兴,有拿手帕,有拿团扇的,挨个地请他来题诗,这诗写得还特别好,她们个个欢喜得面上生光。

左:清 灯形金耳坠右:明 金灯笼耳饰

神宗就说:“哪能白白劳烦学士呢,你们都得掏润笔费呀。”这些深得恩宠的女性,当即摘下自己的珠花,插满了王珪的头冠,又他的双袖之内。

宫中尚且如此,风气就更为活泼热闹。根据记载,虚龄二十一岁的苏轼在出川应试的路上,曾经在华清宫的废墟畔有过“”一场:梦见命令他为杨贵妃的裙带题词!什么样的风俗,会产生什么样的想象。苏轼的这场,必须放在这一极特殊的风雅当中,才会容易理解。

另外,我们老抱怨传统节日没有味道,一切似乎都简化成了吃吃吃:元宵节吃元宵,端午吃粽子,太没意思了。其实传统节日是有很多有趣的风俗的。

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纹样,你的衣着、首饰必须跟着节日不停换。古代女性的首饰要有很多套,不像我们一条项链可以戴一年,她们的压力很大。所以古代父母办嫁妆是一个大事,不能让出嫁的女儿被人笑话,都得给她配齐,宋朝叫“四时冠花”。

明 金玉葫芦形耳坠

比如说中国古代十月,要颁新一年的年历,历书不好表现,大家就用荔枝来谐音。首饰要戴一个荔枝,很吉利。

腊月开始,比如明代,就得戴小葫芦,因为很吉利。特意培育的袖珍小葫芦,非常贵。没有的话,就戴玉的、宝石的都可以。

左:明 蝴蝶形金饰右:清 金嵌玉簪

到元宵节就不能戴了,你要戴灯球。元宵节也就是上元节,是中国人的狂欢夜。在宋始,女性戴的首饰特别多,要戴一头。因为有灯,就会有扑灯的蛾子,于是那天晚上要戴闹娥,甚至男人都戴。

立春要戴春幡,因为春风来了,帆就会随着春风动。古人是很诗意的,老用一种象征性的东西来表现他对生活的寄托。

端午要准备夏天避暑的香料,端午这天就要戴,大家把这个小装在小袋里头,垂在钗头。

一年四季永远在换的。

西汉 鎏金银竹节熏炉

物质史研究,不是雪月细节影响大历史观

我觉得物质史研究绝不是雪月,看似日常的细节是会影响你大的历史观的。

我们原来对宋的评价是很低的,觉得它是一个国力很弱、不断受外族入侵的朝代。但随着比如宋朝沉船的发现,我们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文明,生产能力、科技能力是世界领先的。

而且当时进口贸易很强劲,大量地进口香料,所以宋人用香就用得特别奢侈,整个塑造了宋人生活的某种特质,包括宋词。

李清照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意思就是早晨起来香炉里的香都冷了,其实表现她心情不好。我们生活中早就不用香了,所以今天觉着好像那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但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

这是让我特别感慨的事,如此大国、如此古老的文明,因为外来的打击,它的文明传统能够消失得多么快,连带着我们对过去某些朝代的评价也有失公允了。

汉 贴着金箔的衣服

我们今天很多人还相信人的说法,称明清是衰落和贫穷的,我就没法接受这个说法。

1492年(中国明代)美洲白银发现之后,欧洲人拿着白银终于能参与洋的贸易,中国的出口就更有动力了,所以明代是非常富的。

它富到什么程度呢?唐代、宋代也好,富贵人家做衣服,是用丝线来织底,用金线织金纹。到了明代,它是用金线织底子,丝线织花纹。《词话》里面夸张到什么程度?妻妾都穿的遍地金的长袄,丫头穿遍地金比甲。

我们看明朝冯梦龙讲白娘子的故事,她跟许结婚了之后她参加社交,穿上了织金的青衫,像一个人间的贵妇一样。

《红楼梦》剧照

我们老说好像清人很俗,但是实际上清代人反而收敛了一下,《红楼梦》里倒没有遍地金,用的是雀金裘,它是中国一种更高级的面料,不但有金线,还有孔雀羽做的线。这不是曹雪芹自己编的,因为在定陵里就已经出土了。

清 紫檀边座白檀心玻璃油画围屏

另外我一直对古代的玻璃很感兴趣,因为从它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据故事说,三国时,吴主孙亮命人了一架绿色琉璃屏风,经常于夜色明净时,设在月下,四面围合起来,让他最喜欢的四位宠姬坐在屏风当中。旁人可以清楚看到四位美人的形影,却闻不到她们的香气,更好地演绎了“可望而不可即”一词的意境。

琉璃就是玻璃。中国人很早就会玻璃,但因为喜欢玉,所以更喜欢不透明的彩色玻璃。自从汉武帝了两条丝绸之路,到了东汉,中国人开始觉得外来的透明玻璃特别高级,孙亮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到《红楼梦》里头,如何显示凤姐有钱呢?刘之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贾蓉来跟凤姐借了一样东西,就是她陪嫁的玻璃屏风。这个玻璃屏风是西洋进口的平板玻璃。它到中国是很不容易的,很贵。

《红楼梦》里草灰蛇线的东西很多,一旦你把它跟文明史、技术生产史结合在一起,你就能读懂古人要讲什么故事,就出来了。

下左:清 冷枚《春闺倦读图》下右:清 莽鹄立《执扇就座仕女图》

人需要纯粹的审美时刻

我不爱看古装电视剧。当年我和几个同事看一个古装片,结果大家都被逗乐了。每个人会看出一个bug(破绽),比如说一个先秦的片子,有人看见了白瓷碗,有人看见了大蒜,有人看见了马蹬子。大家都乐得前仰后合,就没办法了。所以当时是很怕看这种片子,觉得这样的胡编乱造是深负了古人。但是明显的,这些年进步非常大。

也是要感谢考古学家、学者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研究多了之后,古代才生动,大家才会爱中国文明。《》就是想给大家展现,中国古代生活的丰富。不仅物质很丰富,生活方式里享受的内容也很丰富,古很活泼、很鲜艳、很有创造力。

我觉得这本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就像逛卢浮宫,你进去一圈不会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但会得到审美的陶冶。我们人活着呢,要有纯粹的审美时刻。

部分照片提供:动脉影

本 为“一条” ,未经允许不得删改、盗用至任台,否则将追究责任。

以上就是与土命带玉还是金相关内容,是关于文化的分享。看完五行土旺泄土能戴玉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历史

元朝以前

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元朝

到了元朝,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

明朝

明朝归有光所编写的《庄渠遗书》卷九记录了明代正德16年(1521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说话。这可以说是广东有关戏剧最早的文字记录。据《新会县志》记载,明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明代嘉靖40年(1561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

到了明代,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根据《粤剧史》,广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戏子)。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戏子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2]虽然广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

清朝

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份,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 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

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

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同治九年(1870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

同期大批华工被押骗往海外,随著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为第一等脚色”。

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24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光绪29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

民国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瓜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与话剧非常接近。

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 。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之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

共和国建国初期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重新把粤剧带入**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五十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不久,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大龙凤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庆新声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被抄家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五十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一九六八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

现代

香港为了加强粤剧教育,香港八和会馆(Canto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属下[八和粤剧学院][The Cantonese Opera Academy of Hong Kong LTD]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下,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为了提升学员的水准,更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由于合作上的考虑,〔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粤剧学院〕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在八和粤剧学院,搬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园壁球中心继续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由于学生大量流失,香港艺术发展局曽一度考虑终止八和粤剧学院的资助,但八和粤剧学院随即转型,不但在2004年开办锣鼓课程,在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院学生迅速由十二人増至一百八十余人,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2006年亦准备开设粤剧编剧班.八和学院亦有专业班学生高军翔,高军涛在2006年正式接受康乐及文化署邀请,担任文武生,与粤剧名伶王超群,吕洪广,敖龙演出〔宝莲灯〕及〔双仙拜月亭〕.

近年来,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开办粤剧课程给儿童及青少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资助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筹办“粤剧文化使节计划”来向社区推广粤剧。剑心粤剧团也举行《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

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创始人黄展华为首的粤剧海外名伶为了让外国人参与并且继续对外推广,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同时新加坡的英语粤剧由黄仕英开创。

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式样及色彩是否配合故事的朝代。例如: 汉风粤剧研究院于2005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所演出的铜雀台。

由于香港社会重视粤剧发展,除了一些民间的戏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间大学也纷纷设立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行当]

花旦常见造型

粤剧的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编辑] 化妆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用布条扎著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对于净角(例如:张郃)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代表骠悍干链。

到了二十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戏服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而然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编辑] 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即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等等。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唱腔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著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马师曾的“马腔”。红线女的“女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

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交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物件、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不同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功。穿上“大靠”的武生必要懂得“跳大架”。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水波浪步、撮步、小跳、踢腿、踢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表演程序

“自报家门” 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引子” 是剧中主角第一次上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这叫念“引子”。它简单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

“定场诗” 当角色念完“引子”以后要念的四句诗,为定场诗。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坐场白” 主要角色念完"引子"、"定场白"以后所念的一段独白。内容是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身世、经历、心理等。

“跑龙套” "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跑龙套”就是扮演这些角色的意思。

说白

说白可以分为独白及对白,又可以分为押韵及不押韵。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及浪里白。

音乐

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

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广东话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

  真不舍得给你啊。,。我是花钱买的。。

  摘 要:乳源瑶族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瑶族习俗文化,具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瑶族是迁徙频繁的民族之一,在其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瑶族人们勤劳、淳朴、坚忍不拔、顽强生存和热爱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为了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延续,乳源瑶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和社会实践发展当中除瑶族语言成为全国瑶族“四大支系”的瑶语支,并在整个瑶族中分布最广,与世界各地的许多瑶族语言相通之外,乳源瑶族在婚姻、服饰、丧葬、歌舞等方面还形成了自己民族风俗。这些民族习俗是瑶族文化、历史发展的反映,也直接反映了瑶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思维准则。

  关键词:乳源、瑶族、民俗、文化

  乳源瑶族历史悠久,其主要居住于广东省北部山区,即现今南岭山脉一带的崇山峻岭之间。瑶族自称"勉"(读上声),属瑶族三个主要支系中的过山瑶。瑶族的称呼,以其居住地点和服饰不同而分别称之为“东边瑶”与“西边瑶”。 “东边瑶”又有“深山瑶”与“浅山瑶”之分。瑶族本身也曾以此互称。在历史文献上,曾以原乳源瑶族妇女戴板于首,称板瑶。同时亦有以原曲江县瑶族即今乳源游溪等地的瑶族妇女髻贯竹箭,称箭瑶。

  一、民风道德

  瑶族在生产、生活以至婚姻家庭等方面,还残存着古代原始社会的某些“痕迹”,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纯朴的古代遗风,有不少已成为瑶族的传统美德。

  瑶族历代因散居于深山大岭之中,基本上靠刀耕火种和辅以狩猎为生。这种生存处境,促使其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世代保持着友爱互助精神,做到一家有事四邻相帮。猎获野兽不论男女老幼都平均分配;举办婚宴、拜王等喜庆之事,若资财不足,亦可求助于亲友。这种借贷不付利息,亦无规定还期(一般借物还物),只要其家境稍宽而略有余,必会自动偿还,若到下一代亦无力支付,则债主也不会登门索取。至于被求助者,事无大小,一经答允,不论困难多大,必定会做到。这种互助精神,在生产上表现更为突出,如繁重的铲地、除草等农事,单家独户劳动力少,要赶上季节是较难应付的,但只要寄语亲友,闻者不论相识与否,不管隆冬或炎夏,必按时抵达工地,有时竟多达百余人,且来者都自备膳食,主人既不用招待茶水粥饭,亦不要支付分文工钱。这种互助友爱的美德,瑶族世代相传。

  瑶族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热情好客。无论是瑶族、还是汉族,只要到瑶山作客,主人必以席上珍品--熏肉、豆腐、烧酒等款待。即使是串寨走村的阉鸡师傅,也可随时投宿。若是汉人与瑶民结拜“同年”,只要诚挚相待,其关系则如亲属。若是在瑶山里干活或长途跋涉,因离家远回不去,只要附近有人家,不论主人在不在家或相识与否,都可入内打火做饭,如主人不在家,则食后设法转告主人,来日奉还。吃者从不食言,亦不会遭到非议责难。瑶民在山上劳动或到汉区赶集时,习惯将衣物、饭包等放在路边或树丫上,附一“草结”(用茅草打一结放于物件上)表示物有主人。另外,倘若在野外发现蜂群,但又缺乏工具或无法当即收采,同样以“结草为记”,亦不会被别人采去。

  瑶族对不守信用或诈骗行为是极为鄙视的。在瑶族社会中,路不拾遗的美德随处可见。

  二、姓氏与名字

  瑶族的姓氏全是单姓,无复姓。主要姓氏有赵、盘、邓、李、邝、冯、王、邵、黄、庞等姓,以赵、盘、邓三姓居多。名字多是2个字,其中第1个字是辈分(女性不受此限)。

  东边瑶的名字并不是从小就有,婴儿出生后,即使男孩,亦要到八九岁才有名字,甚至十多二十岁仍唤乳名为数不少。若是女孩,不仅小时无名字,长大亦无,婚后至死都是被人唤为某某“噢”(瑶语“噢”即妻)。然而,男子出生后,在举行“度身”时,还要请师爷起一个法名。此名在生时不唤,是备将来死后记入“家先单”的。

  孩子出生后的呼唤法:男孩,第一个呼“拉高”,第二个呼“德乃”,第三个呼“德伦”;女孩,第一个唤“拉碑”,第二个唤“妹乃”,第三个唤“"妹伦”。

  西边瑶喜欢用生年的干支来起名,即在名字中间嵌一个甲乙丙丁等字,如甲娇、辛凤、乙胜、戊秀等,其余与汉族相仿。

  三、服饰

  瑶族的服饰,东边瑶同西边瑶差异很大。东边瑶也因居住地区不同,其服饰亦略有不同。

  (一)东边瑶 历史上,东边瑶男子蓄发留辫,像清朝的发式,用绣有花纹的蓝色或白色的布巾包头。头巾打结的方式分额前及脑后两种。若额前打结,则两端所余较短,并使之向左右上方挑起,若脑后打结,则两端所余较长,垂于两耳之后。头巾正中之花纹,必露在头顶偏后一些,戴银质三角形耳环。衣服多青蓝色,上穿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后均嵌有一方刺绣的图案花纹,近似清朝的朝服。下穿宽大的裤,裤长仅及小腿间,扎绑腿。

  女子及笄戴平角。结婚后,即戴上一帆船形三角高帽,用猪油与蜜蜡把头发粘结在一起,并以布包贴之。三角高帽用白布包扎,然后在上面复盖一条青蓝色的绣花巾,此帽日夜皆不能除下。洗头一次,需时一天,故往往一二个月才梳洗一次。妇女上衣一概用青色的布,长及膝,无领大襟,纽在右边扣。下身不穿裤,内围短裙一条,胸前再挂一条长围裙,然后扎一条腰带,带之两端有彩色丝条垂下。过去妇女都在腰间悬一串铜钱,走路时发出叮叮之声。上衣背后及胸前长围裙之正中,各嵌有一方刺绣,大小与男服的图案基本一样,扎绑腿。

  东边瑶因居住地域不同,服饰亦稍有差异。如必背、游溪、茶坪和上、下寨的男子包白色头巾,结在脑后,分成“八”字形,垂于两肩,扎白色绑腿,穿青蓝色上衣。而营坑、东田片的男子包蓝色头巾,结在额前,左右分开,扎蓝色绑腿,喜穿白色上衣,外套蓝色背褂。营坑妇女戴三角形高帽,有两枝竹片从脸颊向下延伸,长及颔。

  学者称:“瑶人装饰,女帽之尖角,像狗之两耳,其腰间所束之白布巾,必将两端作三角形,悬于两股上侧,系狗尾之形。又男人之裹头巾,将两端悬于两耳之后,长约五六寸,亦像狗之两耳。……瑶人相传,彼之祖先乃一狗头王,故男妇之装饰,均取狗之意。”[1]

  (二)西边瑶 男子头缠蓝色头巾。男女服装与汉族无大差异,惟妇女头上戴的不是三角形高帽,而是折叠成很多层的布,或用绣有花纹的蓝头巾包头。上衣的领边、袖口、衫脚等处用白蓝黑三色镶嵌。

  四、婚姻家庭

  瑶族的婚姻家庭,从其传统习惯看,是族内婚和族外婚混合存在,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恋爱是自由的,除兄弟姐妹等至亲者外,同姓可以结婚。未婚男女,若要结为终身伴侣,必须明媒正娶,举行一定的婚姻仪式,才被社会承认为合法夫妻。东边瑶与西边瑶的婚姻亦有不同。

  (一)东边瑶的婚姻习俗

  秃噢(瑶语娶妻)有订婚、过聘礼与迎娶3个阶段。订婚,男女双方若情投意合,男子即送女子手镯1只或刀鞘1个,现代亦有送钢笔、手表的。女子回送男子1条绣有花纹的头巾,即算定情。男女交换礼物约1个月之后,即由男子禀明父母,请媒人向女方求婚,若合意就订定结婚日期及女子出嫁时送亲人数。如果订婚后,女方悔约,要赔偿订婚时所费的酒菜钱,若是男方悔约则作罢。过聘礼,在订婚后,请媒人将彩礼聘金送至女家。迎娶,按订婚时双方议定的日期,由男方请师爷卜择吉日,并将此“吉日”通知女家,到时举行结婚仪式。

  招郎 这种婚例在瑶族内部比较普遍。但"招郎"也有两种惯例,一是男子入赘后,要完全脱离自己父母家庭,跟入赘家姓氏,并改名字,所生子女一律随母姓;二是男子入赘后,不脱离自己父母家庭,亦不改换姓名,所生子女,第1个随母姓,第2个随父姓,其余类推,若终生只有1个孩子,则两家有份。后者对岳父母的遗产亦同样有继承权。但也有全部子女都随父姓的。

  担名 这种婚例较为特殊,不须举行任何婚礼仪式。有些家庭无子,为了传宗接代,女儿长大后,选择1个留家,尚未择配,可任其与自己喜爱的男子交往,怀孕后,父母便在亲友中选择合适的未婚男子“担名”作名义丈夫。男子在“担名”期间可与女子同宿,生下子女属女方,随母姓,感情好的可长期同居,不好即散。男女双方均无财物赠送。如女方另找对象结婚,即给男方两元钱作脱名费便可。目前,这种习俗已基本革除。

  马头亲(又称“半路亲”)男子娶再嫁妇女为妻。婚姻仪式一切从简,花费不多,故一般贫家的男子,娶“马头亲”较多。寡妇招郎入门称“回头亲”。

  离婚 过去瑶族离婚手续很简便,只要双方同意,即请族中的年长父老作证,拆开或折断一物各执一半,离婚便告成,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但有些家庭若是女方提出离婚,必须退回身价银给男方。如果是男方提出,女方即不用退回任何聘礼。

  寡妇或离婚后再嫁的妇女,不受歧视。

  婚仪 迎娶之日,男方要派一名吹鼓手,沿途吹唢呐至女家接新娘,男家在门口摆1台1凳,台上设豆腐1钵,酒1壶。新娘及送亲者到时,人人都要饮一口酒和吃一点豆腐。师爷站在送亲者及新娘面前喃唱。另一人一手捉雄鸡,一手持刀站在门口。师爷唱到最后一句时,捉鸡者手起刀落,斩掉鸡头,即丢入内厅中,以卜吉凶。新娘入屋,双方父母坐于新人面前,各自告诫儿女,要孝顺父母翁姑,勤劳生产,俭朴持家,不偷不赌,告诫毕,新郎新娘饮交杯酒,拜亲戚长辈,礼毕新娘即入新房。开宴前,复出向宾客敬认亲酒,新婚夫妻各由对方的一位长辈带领,另一人捧1托盘,盛酒1壶杯数只跟随,长者每教称呼一位宾客,新人即敬酒1杯。认亲完毕,全体嘉宾入席饮宴,猜拳行令,祝酒之声,通宵达旦。

  新婚夫妇,无特殊服装,男子包头巾,女戴三角高帽或圆形帽。

  婚仪时间共两天。第1天接待贺喜的宾客,第2天拜堂成亲。

  女子出嫁,父母只给1个木箱作嫁妆,以盛订婚时双方议定的衣物,及存放私己钱(出嫁前的一天,父母及亲戚每人给2至3角私己钱)。

  出嫁之日,送亲者除父母兄弟姐妹全体家人外,亲戚亦有派人参加的,故送亲人数,少则8至10人,多则24人。出门时,由一及笄而未婚的少女持伞遮盖新娘,一同步行至男家,中途遇河过桥,新娘要行半屈膝礼,并放下铜钱一枚于桥头。

  全体送嫁者,在男家住一天一夜或两天两夜,婚礼结束时,女方的亲戚每人要给新郎2至3角鞭炮钱,而男方则按订婚时议定的猪肉数分赠给送亲者,每人约2至3斤。至此婚礼结束,宾客散去。

  回门 婚后女子在男家住7天后,即可返回母家。居留期一般3至5天,或8至10天。而男子婚后,当年的(农历)12月30日,偕妻子第一次到丈人家作客,这称“转面”。届时,女家要派人往男家为新婚夫妇接担猪肉、鸡、酒、糍粑等物,沿途鸣放鞭炮,女方的亲戚亦在他们将至时燃放鞭炮迎接。年初一下坛,即新女婿要在村外的社坛庙燃放一串特大的鞭炮,及点燃一对大蜡烛(蜡烛越大越好),并设酒款待女家的亲戚,每人1杯,饮者回送猪肉1块。此后,由女方的亲戚各家轮流宴请新婚夫妇,新婚夫妇即给各家亲戚回赠酒2斤,猪肉1斤,盆样大的糍粑2个。居留期长达15天,归家时,女方的亲戚又燃放鞭炮送行,故此礼节花费甚大。不过若男子婚后家境贫寒,也可待妻子生孩子后或生活较好时才履行。

  (二)西边瑶的婚姻习俗

  西边瑶的婚姻习俗,与东边瑶差异较大的是同姓不能结婚。男女普遍于十四五岁便由父母作主订下婚约,至十六七岁即行结婚。婚礼仪式及程序与东边瑶相似,其不同之处是迎娶之日,男家在门前设的“拦门餐”,必须有大量酒菜供女方全体送嫁者饮食至饭饱酒足,还要有剩余,这是婚礼中最丰盛的一餐。路远的也有设“半路餐”的,即在半路设席饮宴。“拦门餐”宴罢,即“斩煞”入门。新娘及全体送嫁者入屋后,男家又于屋内设“入门餐”,不过,此餐酒菜较随便,不拘多少。婚礼结束,送嫁者临归前,男方要给"利市"钱,每人1元2角或2元4角,较富者每人给3元6角。若男子入赘,婚礼较简单,双方亲房齐集女家,随便吃一餐饭并饮认亲酒就算完事。

  离婚 若离婚时只有一个孩子,要由双方父母商议归哪方所有,如归女方,则由女方补回男方50元至100元即成。

  瑶族的婚姻传统习惯,西边瑶与东边瑶历来不互相婚配,而西边瑶却允许与汉族联婚,不过仅限于“招郎入舍”,瑶女嫁到汉区就极为罕见,东边瑶与汉人则完全不通婚嫁。当前,瑶汉族可通婚,结婚、离婚均按《婚姻法》规定履行手续。

  五、民间信仰

  瑶族历史上有以盘王为中心的祖宗崇拜。“瑶人认其祖先为盘古,其所敬祀之盘王神,则不仅代表盘古,真是代表一切祖先的灵魂。” [2]大凡婚丧二事,年节喜庆,以及拜王度身,都要拜祭盘王。他们迷信和崇敬的鬼神分为两大类:一是他们最畏惧和憎恨的,认为能致人生病或死亡的魔鬼;二是他们认为能驱鬼怪,消灾祸的神仙。这两类鬼神,可在瑶族一些的经书(亦称“瑶书”)里找到,敬奉的如“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真君”、“北极世尊”、“张道教、召二郎、召三郎”等,是能驱妖除邪治瘟的神仙。张道教,“瑶书”里称他能“行符敕水服邪精”,似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瑶族最憎恨的魔鬼有:阎罗王、日落大将、扶笔先生、点部先生,都是司生死权的催命鬼,还有溺死鬼、棺材精、流浪鬼、含药鬼(即服毒自杀)、吊颈鬼、行病大王等十多种。这些魔鬼,又都是道教中道士作法驱除的对象。“瑶人心里没有比瘟疫或疾病死亡的事情更为恐怖,所以时刻需要那些能驱杀瘟疫的人神来作他们精神上的保护者。”[3]这是瑶族在生存抗争中处于无助状态下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形式,并无较高的宗教理想。他们还信仰“万物有灵”,举凡老树古藤,山石鸟兽,桥头田边,牛栏猪舍等,都可成为膜拜的偶象,认为每一自然事物,都给予一专司之神,这是原始崇拜的遗传。

  (一)拜王 拜王又称还盘王愿。这缘于当年过海遇险,向盘王许愿显灵,“十二姓板瑶过到岸边,大齐商量,得处安居,慢酬谢盘皇神恩。三个翁分开,一捻(支)下南海;一念(支)下交趾;一念(支)下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安居。又开田地,耕种很好,各人立宅安居。又谢恩他(盘皇)有灵神,十二姓才抬香炉,各人分开,敬奉盘皇翁。”[4]以后,为祈求祖先与神灵的庇护,使人寿年丰,六畜兴旺,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一般以一家为主,约请亲房数户联合举办,或一家单独举行。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拜王活动,共一个香炉的亲房最快亦要3年才举行一次,不过,大的村寨每年都有人举行拜王。举行“拜王”时大都遍请亲友参加,结束时送客,主人则给每位亲友猪肉2至3块,每块约二三两重。准备举行拜王的人家,必须在年初约请好师爷2人,“歌姆”(专司唱瑶经的妇女)1人,炊事若干人(事主物色好人选,用竹壳包些食盐,前往其家置于厨房中,就算约定,不必征求本人同意,瑶民称之“盐信”),典女3至4人(未婚的青年女子,在第3晚表演结婚饮酒、拜堂成亲等节目)。男的则不预请,届时现场选拉未婚男子。举行仪式的日子,一般在冬闲期间,事前请师爷占卦,选择黄道吉日开坛,到时约请全村老幼参加,吃喝热闹3天3夜,不需斋戒。拜王一次约需费用数百元,猪肉数百斤。

  此外还有拜“半路王”、“千年王”等。半路王又称半路堂,相传是瑶族十二姓兄弟在渡海迁徙时,有六姓覆船沉没海中,其余六姓起愿,求神保佑平安,船抵岸上沙滩后便要还愿,故传说为“鱼子起愿,芒鼠还愿”。拜半路王以村为单位,各家献物捐资合办,在村外找一社坛庙之类的地方设坛举行,坛前放一条整猪,大小不拘,猪身贴满糍粑,上插纸花十二朵,代表十二姓兄弟,师爷不用请,由村中的师爷自动来承担请神跳王的职责,欢宴两天两夜。

  千年王是规模最大的一种拜王,几个村寨联合集资合办。而且必定要找齐赵、盘、邓、李、黄、冯6姓才能举行,选择一适中的村子设坛,形式与拜半路王大同小异。但场面较大,人物众多,仅师爷就达七八人,还必须有一个在法力上最有权威者才能开坛。因耗财甚多,过去约30年举行一次,近代已无举行此种仪式。

  (二)度身 度身又称“打幡”。“‘度身'为瑶族一种极大典礼,或称之曰‘大登科',意谓‘度身'之人,其知识本领皆因之增进,能为村人所重视,为村长者亦皆必曾‘度身'。死后,其灵魂可登天堂,亦以天堂为极乐处也。”[1]度身瑶族妇女死后称“娘”。仪式以一家或联合同祖宗的亲房数户一起举行,遍请亲戚朋友热闹7天7夜。受邀的客人需带猪肉、米、酒等食物,数量不拘。外来参观或协助者,亦可得一饱。度身仪式有一定的例规,要打醮7昼夜。度身之人须斋戒4天4夜,到第5天才准开荤。期间度身之人有“上刀山”、“开天门”的仪式,并对其传授戒律,告诫孝顺行善。

  (三)挂灯 挂灯取法名,是单家独办的一种时间短、仪式简、花钱少而取得法名的仪式,因现场要设七盏油灯,故名挂灯。举办人家请2至3个师爷,在神龛前为取法名者举行“挂灯”仪式定法名。同时要请取法名者的兄辈或舅辈做证人。一般经过二三个小时仪式便结束。仪式结束后主家要请师爷、证人吃一顿饭,给师爷猪肉3斤,证人猪头1只即可。“挂灯”取法名可在拜王或度身时举行。

  六、丧葬

  在瑶族中,人死后停尸床上,用湿毛巾给死者拭头脸及四肢,然后整理穿戴之服饰(富者有寿衣,贫者只穿日常衣服)入殓,无其它陪葬品。治丧时请师爷2至6人做丧堂(死者生前已度身的做2天,未度身的做1天),子女儿媳头包白布,以示戴孝,并守灵1天,第2天出殡。

  出殡时,棺不用木杠,由十余人将棺抬至肩上,徐徐而行,一个师爷助手撒谷棺上,一女子撑伞遮棺头,(死者无女由子代,无子则孙代,若死者绝嗣,其至亲者可代),直至墓地。

  启行时,两个师爷为先导,手执木斧棍棒,且行且击。抬棺至墓地,放入墓穴后,掩土;也有不掩土,用杉树皮盖在棺面上即返。

  归家后,师爷作法事,其名目有:拜四方、跳神、劝酒、接神、驱鬼、送神等。每一节目结束,均烧纸钱法牒,全部功课完毕后,所有纸灰,悉用一块白布包起。此时师爷及其助手即将米缸、瓦碗和灰包,一并担至墓穴边上,一人将盖棺的杉树皮揭去,一人以锄撬棺盖的下端,一人把灰包丢入棺中,随以土埋之。葬毕,米缸置于坟之东边,碗全数堆放缸旁,并将出殡时导路之木斧二把,木棍四条,插于坟旁。一师爷喃呢咒语,吹角,烧纸钱毕,即返。归家举行送神礼,同时将厅内所挂之榜文、白纸条等全扯下烧掉,撤去纸马神像,孝子亦把头上白布除下,丧堂仪式至此结束。

  第7天为迎七丧礼,在晚上举行,师爷坐在桌旁喃呢多时,之后诵读“家先单”一遍,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孝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当年不得在家门口贴红纸及对联。

  三四年后,即行捡骨入缸迁葬,至多不得超过5年。

  孕妇难产及因烈性传染病而死亡的,其尸体抬至野外,用12捆柴架起棺材火化。若是被杀害或死因不明的,在案情尚未查清之前,则停尸不葬。

  目前,不良的丧葬陋习已被摈弃。

  七、节日

  (一)东边瑶的传统节日有:

  1、春节 此节的活动时间较长,从旧岁的12月24日小年夜各村打铜锣起,一直到初四日的下半夜才停止。从小年夜到年三十晚各家每晚要祀祖先,同房同宗的可以联合举行,焚香烧纸钱,祀毕全家才进晚餐。年初二、三、四这3天,东田、大寮下、洋碰、乌石下、散坑等各村的成年人,尤其是未婚青年,都穿着新衣,赶赴各乡习惯的集中地玩乐,不管路程有多远,都依时抵达目的地。有三五成群的,有一双一对的,有谈天说笑或游玩嬉戏的,有对唱山歌或倾诉心事的,总之是尽情地欢乐。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即可以男跟女回家或就近于亲戚处住宿。

  送懒日。年初五为送懒日。是日天刚朦朦亮,家主即在屋里洒扫清洁,并要念咒语。扫毕,垃圾盛于粪箕,然后以一支筷子串猪肉、糍粑各一块,插于其上,送出屋外,随手关闭屋门,将垃圾倒于路旁焚化,还燃香放鞭炮。

  2、送神节 正月初六至初十日为“送神节”。以猪肉、豆腐、酒等陈列于众厅里,焚香点烛烧纸钱,请师爷将“回家过年的祖宗家先送回阴间”,年节即告结束。年初七不出门探亲,外出探亲者初八日不能回家,是谓“七不去,八不回”。

  3、禾必节 二月初一为禾必(麻雀)节,又叫封鸟嘴。是日要以糍粑粘白纸条于小棍上,遍插田基,以驱赶飞鸟,使农作物免受其害,不用祭神。

  4、清明节 修坟头扫墓,以糯米糍粑、猪肉及活鸡,摆在坟前,焚香点烛烧纸钱祭祖。若扫公共祖坟,则请师爷作法事,占卦以辨吉凶,祭毕返家会餐。

  5、鬼节 七月十五日为“鬼节”。用白纸剪成衣裳状,摆在三叉路口,杀鸡取血淋之,随之火化,以祭四方的“无主孤魂”。但东坪及必背的瑶民无此祭法,只做竹叶糍粑,在家里或众厅内祀祖宗“家先”。

  6、尝新节 十月初一是尝新节,俗称十月朝。祭家先庆丰收,是日用糍粑喂牛,并粘牛角、牛腰、牛尾等处。十五日以后,为“放野牛”,不用人看管,任其自出自归,若到晚不归,便上山寻找。牛吃了庄稼,牛主不须负责。但瑶山霜期早,一般此时已冬收完毕。

  东坪这边的瑶民,因接近汉区,亦有庆端午节和中秋节的。

  (二)西边瑶的节日

  与汉族的节日大致相同,正月年初一,十五元宵,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一月冬至,均为大的节。

  八、艺术

  (一)刺绣 瑶族的刺绣多用于服饰上,如衣服、头巾,妇女的腰带、围裙,小孩的帽子,都绣有各式各样的鲜艳夺目的图案。瑶族的传统习惯,头巾是年轻女子婚姻恋爱时送给情人的一件宝贵礼物,所以瑶族姑娘多数在十一二岁开始学刺绣,中、青年妇女随身带针线包上山劳动,一有空即取出针线包精心刺绣,这种习惯代代相传。配有刺绣图案的服饰:

  1、包头巾 有白色和京青色布料两种。长2米,宽305厘米的正方形,两端绣宽3厘米的花纹。正方形的每一排有兽形纹,四角上有字纹或花蕊纹,两端是菊花纹、栀子花纹、兽形纹、人形纹配合成一条带状图案。

  2、腰带 布料、花纹与头巾相同,不同的是腰带多有有绣正中部位的花纹。男女所用腰带相同。

  3、上衣 刺绣正方形图案。男装绣胸前一块,边长约10厘米正方形,后背一块,边长20—25厘米的正方形。女人上衣只绣后背幅,花纹大小和男人完全相同。上衣刺绣的图案由兽形纹、花蕊纹、人形纹、方块纹、栀子花纹构成,男女上衣花纹有多少不同,布局完全一样。

  4、女子帽子 披在帽子顶的一块布绣,长约30厘米,宽约50—60厘米。是用上述花纹和三角形花纹绣在长形的布上。小孩的帽子只绣帽边、帽顶。

  5、围裙 绣在围裙中心,长约10厘米,宽约3—4厘米的变形寿字纹、人形纹及带状纹组成的图案。

  (二)刺绣的类型

  1、自然形态的模拟。有四脚兽类(瑶民解释为鹿)和人两种。

  2、几何形态的演变。有横直线和对角形演变的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齿状形、城堞形等几种。

  3、由外族传人的有植物的菊花、栀子花纹以及寿字纹。

  刺绣的方法:配合刺绣,用红、绿、黄、白、黑五种色线配绣,并以红、黄两种为主体色,配色有严格的规定,兽形纹、人形纹限定是用黑色或白色刺绣,其他色线概不入选。选用的布料有两种:一种是白棉布,一种是深蓝色的京青布,根据布料的底色选用不同颜色的色线刺绣,故各式图案的花纹明朗夺目、美观,别具一格。

  九、音乐、舞蹈

  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具有独特形式、内容和风格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瑶族通过这些音乐、舞蹈及用方案歌颂历史,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欢乐、疾苦、愿望等。

  (一)音乐

  1、乐器 瑶族乐器种类较少,一般为吹奏、打击乐器。吹奏乐器有唢呐、牛角和海螺。打击乐器有长鼓、铜锣、铙钹等。唢呐。瑶语叫“番席”,其结构与汉族的相似,但体部有直和弯的两种类型。

  2、牛角 瑶语叫“嗯姜”或“嗯果”,吹时发出呜呜声音,一般用作发信号。

  3、海螺 瑶语叫“火落”,在天然海螺的顶尖开孔制成,一般作伴奏和发信号使用。

  4、长鼓 又称小番鼓,瑶语叫“打浊”,用圆木制成,长约78—80厘米,两头粗中间细,制作时在两头挖出一浅洞,外蒙牛皮,歌舞时,随着节拍,一端击一下,交错进行。

  5、铜锣 瑶语叫“冬落”,直径约30—40厘米,锣的边缘有两个孔,用绳吊起,用木槌敲打。

  6、铙钹 瑶语叫“落别”,铙钹形状与现汉族的相同,大的直径约30厘米,只用来演奏,小的直径为10—20厘米,跳舞进使用,边击边舞。

  (二)舞蹈

  瑶族的舞蹈具有古朴、简单、节奏感强等特点,动作变化少,随着音乐节奏一蹲一起,每一个动作都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分,如此反复多次。这种传统舞蹈主要有:

  1铜鼓舞(又称拜王舞或跳王舞)由8个男子或男女各半组成,其中两人右手执铜铃,左手执铙王鞭,中间一人身穿舞服,手执铜铃,其余的四人手执铙钹,围圈蹲跳耕山、种土动作,庆祝粮食丰收,表示生活越过越好。

  2、草席舞(又称打火堂)每当山寨举办大事时,主寨客厅内挂满祖先的画像,挂起12盏油灯,由3个手执草席的男子边跳边唱草席歌。

  3、打马兵舞 由3男3女组成,先由一男子手执铜铃站中央,其他人围绕着他欢快起舞,接着男女手拉手围成圈,时而上下跳跃,时而来回旋转并高声吹叫,气氛热烈,表示对祖先恩赐的感激之情,每年收获之后,“十月朝”各村瑶民都聚集在一起,纵情歌舞,庆祝丰收,感谢祖先。

  4、铙钹舞 又称串逗舞,由4个男子手执铙钹,围绕方桌对歌边舞,时而面朝桌子,时而而朝外,每逢节日,为纪念祖先,人们会打起铙钹,跳起舞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788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8
下一篇2023-10-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