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杨氏族谱
源自姬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1、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2、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3、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
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源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杨氏家谱内容
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
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辈分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扩展资料:
海外马来西亚杨姓
这是杨姓人士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
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这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
如今马来西亚杨氏最活跃的要数沙捞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杨宗亲会,他们的总顾问是拿督阿玛杨国斯。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5个地区的杨姓,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杨氏家谱
-杨姓家谱
前秦,这段时期将才倍出,名将极多(有点类似三国),比如管仲,司马襄租,乐毅,田单,李牧,赵奢等,但名额有限,只好。。。呵呵。见谅。
1,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在中国无人不晓(不知道只能说明你不是个纯粹的中国人),后人在其兵法的基础上更是编出了个三十六计,对后世兵家的影响可见一斑,提三万甲兵横 扫强楚五十万,北击强齐,诸候人人敬畏,使一个小小的吴国一跃成为春 秋未期举足轻重的力量,孙武功不可没,当时人言:孙武得兵三万,无敌矣!NO。1当之无愧。
2,吴起,“孙吴在世”,这是后世兵家们得意时最为自诩的一句话,吴既吴起,为河西守,与诸候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和十二。不败,并且一生不败,这个纪录也只有孙武能跟他有一拼。注<吴起>四十八篇,其在河西十几年时间里,强 秦不敢犯,倒是魏常取攻 势,夺失 地千里。可惜的是不得善终,被人大 卸 八块(在楚),另其人品也为后人所不齿(当然只是那些卫道士,俺还是很崇敬他的)
3,白起,酷将,不是指他长得酷,而是为人,一战而杀 赵 降 卒四十万,没有点酷劲是做不了的(四十万啊,用机 枪扫还有扫半天)不过其打仗确实厉害,死在他手下的六 国士卒达一百六十多万(注意当时中国总共只有两千万人,能打仗的也就三四百万,这里面还包括秦。),以致只要听说是他挂帅,六国无人敢出战(长平之战时,秦王曾下令,泄起为将者,斩,呵呵,名气大了,连对手也没有了,寂寞高手,独孤求败啊),不过下场也比吴起好不到哪去,被迫自杀,罪名:莫须有。功高震主嘛,又不像王剪哪样知道进退,不死才怪,也算是为长平四十万降卒出了一口恶气。
二,秦,两汉,三国,时间较长,为数众多的名将灿若星河,难以抉择,比如项羽,灭秦第一人,功败垂成,周亚夫,李广,在卫青,霍去病的光芒下,只好不选。还有刘秀,赵充国,马援,岑彭,周瑜,司马仲达,陆逊等。
4,韩信,齐王,楚王,淮阴候,官是越做越小,没办法,刘邦信不过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家四百年江山一大半是他一人打出来的。没有他,三杰之张良,萧何只好在秦地终老,无有出头之日了。背水之战,十面埋伏都是成名之战,以至最后从不服人的项羽也遣说客说韩信自立,三分天下(这样至少他能喘口气),可惜的是韩信心太软,才有以后的长乐宫之变,身死族诛。空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憾事。
5,卫青,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以不占优势的汉家骑兵七击匈奴,无不大胜,确非易事(飞将军李广,极骁勇,与匈奴战也数败,自已被俘,还好逃回来了,还有李陵,李广利,都是全军覆没,再看后世,杨家将,岳家军,徐达,对北方民族,哪一个能保持不败?哪个朝代能有汉家这般对游牧民族保持强势?)。从一个骑奴能平步轻云直上大将军之位(当然也和他姐姐卫夫人有点关系),完全是靠实力和命拼出来的。当然汉大量的骑兵也为他出色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单靠步兵,孙武也没辙,呵呵。
6,霍去病,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这可是仅次于大将军的第二号军职),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看来霍中孺在给他儿子起名时就有预感),短暂一生战功无数,最得意的便是封狼居胥,以数万汉骑长驱直入北地大漠数千里,歼匈奴七万精锐,达狼居山。为人任侠,不喜兵书,属于兵家中的另类,但其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合骑兵作战的长途奔袭战术,在当时也是独树一帜。
7,曹操,魏武帝,用兵之妙不亚于孙吴,官渡之战更是一战定天下大势(虽尚未平定南方,但南方对当时中原的影响力就像现在的西部对东南差不多),赤壁之战,虽惨败但未伤及元气,行军一生,鲜有败绩,这个人物已被世人了解得太多了,多说无益。
三,晋-清,出名的将领不少,名将不多,能数得上的有:南北朝,刘裕,韦睿,王猛,慕容垂。隋唐,贺若弼,高颖,李世民,李光弼,郭子仪。五代-宋,曾彬,杨业,柴荣,韩世忠,种氏兄弟。元-清,伯颜,脱脱,朱元璋,戚继光,袁崇焕,年羹尧,石达开。虽不甚多,也不可能一一入选,只好选其善者,呵呵。
8,李靖,托塔天王(西游记里这么说的,呵呵),战功卓著,南平吴越,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为盛 唐伟业立下了一个武将所能做的一切。用兵诡秘,连自诩为略不世出的李世民也叹服有加。征高丽,欲用之为帅,后悯其老,乃罢。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功高震主,却能激流勇退以得善终的角(当然也和李世民个人的气度有关)。
9,岳飞,不选不足以拢民望,呵呵,实是如此,岳家军能凭几乎纯步军打败有着独步天下的女真骑兵,也不是靠吹出来的,郾城之战,更是岳飞军事生涯的最高峰,可惜的是,他没遇到李世民,他碰到的是赵构,秦桧(这一对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相得益彰的君臣,当然是反话),十二道金牌,莫须有,生生断送了汉人仅有的一点血性和恢复中原的梦想,自宋以后,汉 奸倍出,一代胜似一代(好人多横 死,坏蛋活千年嘛,不信你到中小学问问,有几个还知道岳飞是何人?)。
10,徐达,是明前期唯一具有统帅数十万大军与蒙古骑兵作战能力的将领,南征北战,功高震主,演义中已有太多的描述,亦不多说。
下面列出田中的中国百将,笔者绝无删改。()内为笔者言。有兴趣的不妨一看,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1,孙武
2,伍子胥(主要是破楚,越,另外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在中国也是为人所熟知,呵呵)
3,范?(本人才疏学浅,不知是何人,难道是范睢?)
4,赵襄子 (不了解此人)
5,吴起
6,孙膑(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增兵减灶,马陵伏杀庞涓,确是兵之大家,可惜的是只是个军师)
7乐毅(统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伐齐,连下七十余城,打得齐差一点灭 国,若非昭王信了田单的鬼话,得了齐国,燕后期哪能混得这么惨)
8田单(火牛阵的始作俑者,乐毅不去,他永无出头之日)
9廉颇(将相和中的那个将,勇是勇,名将倒不见得,至少他与同期的白起比差很多)
10赵奢(赵括之父,一般吧,能得士众之心,打仗不怎的,也是跟白起比,呵呵,不过战国好象就秦,赵两国出的名将最多,也是高水平的对抗得出的吧?)
11,魏无忌(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为其成名作,不过名气太大,为魏王所忌,郁郁而终)
12李牧(抗击匈奴,一战破匈奴十数万大军,确实不易。是赵国的北部屏障,有一套)
13白起
14王剪(怎么说呢?他打的仗大都是一些有绝对优势的仗,比如伐楚,没有60万他就是不干,稳是稳,名将不见得,最多算他个善将,能胜该胜之仗)
15蒙恬(毛笔的作者,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筑长城)
16项羽(没有韩信,他天下无敌,刘邦,张良,萧何初期被他打得像狗一样到处跑,是个好男人,却不是个好君主,哼哼)
17,张良(他不能算,从没有独力指挥过哪怕一场千人规模的战斗,一个谋士而已) 1
18韩信
19周亚夫(将门虎子(周勃之后),汉文帝察看细柳营时,一句“军营内只闻将令,不知有君诏”便可当之无愧列入名将,平七王之乱查大功一件)
20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可惜没有好结果,自刎而死。)
21卫青
22霍去病
23赵充国(确是名将,年近70仍主动请命挂帅平定西羌,兴屯田)
24郑吉(好像是汉昭帝时的西域校尉吧?记不大清了,好像跟个什么冯夫人有什么联系,呵呵)
25陈汤(发兵四万,斩匈奴郅支单于,千里传首至长安。“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26邓禹(云台二十八将,中兴之功臣,不过打仗嘛,好像一般,呵呵)
27冯异(与上同,不知为什么没有刘秀,没有这些人,刘秀一样可以打下江山,不过是时间晚一点罢了)
28岑彭(这个是当之无愧,志载其人:挥兵东向,屠四百城。当然不是屠城了,是攻下这么多城,厉害)
29马援(将军难免阵前死,唯愿马革裹尸还。伏波将军,马超之祖,呵呵)
30班超(几乎没用东汉的任何兵力为东汉保住了西域,并还打退过贵霜帝国的七万大军,遣甘英向西找寻大秦(罗马),是东汉中后期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兄弟班固也是个好手)
31曹操
32关羽(大概这老小子三国演义看多了,这么个人,一战而去蜀之半壁江山,如何当得起名将?匹夫耳!用他还不如选姜维,羊祜,张辽更有说服力)
33,周瑜(入选得没有争议,赤壁一战便可以使他青史留名)
34司马懿(狼视鹰顾,孟德在日尚对其忌惮三分,孟德死,天下无人能制之矣)
35陆逊(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伯颜之功不可没,不过晚期过得不很快活,郁郁而终)
36邓艾(且不说和姜维斗法,单是阴平一战,哼哼,没得说)
37杜预(乘势而下,一战灭东吴,够了)
38王浚(前期的那个,不是后期的那个笨蛋,平灭羌胡,北击鲜卑,功劳不小,只是把他列入名将而不选 姜维,不知这小鬼子是怎么想的?)
39陶侃(东晋主帅,标准的文官,个人感觉一般,很一般)
40祖逖(闻鸡起舞知道吧?就是他了,以个人之力,北伐中原,渡江击橹发誓:不复中原,终不向南。并且也确实打下了不小的地盘,但毕竟独力难支,又不被朝廷信任,唉!)
41谢玄(北府兵统帅,淝水之战一战破前秦百万军,维持了数百年的南北对抗)
42檀道济(刘裕帐下大将,颇有智谋)
43韦睿(标准书生,连马都不能骑,但作战之勇,世人罕有其匹敌者,长于背水一战,北魏闻是韦睿断后,无敢追者。为什么?背水一战啊。打不死算你运气,哼哼。)
44杨大眼(不知何人,了解不多,只隐约知道是北魏一将而已,勇将,估计也就一般,若是名将,俺岂能不知,呵呵)
45斛律光,(高欢手下,极为勇猛,在当时之世,无人敢与之硬扛,论用兵嘛?也就一般偏上吧,不会超过韦睿)
46高长恭(兰陵王,天下第一美男子,以致打仗都要带面具,不带不行啊,不带兵士们都只看他不打仗了,呵呵。不知为什么没有王猛,桓温,高欢,慕容垂,姚苌,宇文泰?小日本不懂还偏爱瞎说,哼哼)
47萧摩诃(不知其人为何?真不知,估计和萧衍有什么关系吧?)
48韩擒虎
49刘方
50张须陀(唉,三员虎将是不假,名将还没他们的份,贺若弼,杨素,高颖比他们有资格得多,还好,这老小子所评的不代表历史,中国的历史不由他来写,呵呵)
51李靖
52李世绩(猛将一员,不过对北方民族好像这种猛将更管用,比如将霍去病和孙武对的话,估计前者必败,但要对付胡人,前者比后者有用,后者太谨慎)
53秦琼(在演义中被神化,临阵破敌还行,真要独当一面,差点)
54尉迟恭(同上,这两个是门神的原形,呵呵)
55苏定方(经营西部,征服西突厥功不可没,是唐初少有的名将)
56薛仁贵(妇孺皆知的人,高丽一战,既可使他名垂青史)
57裴行俭(一般,没什么太突出的功绩,不如换阿史那杜尔,就是不知道老田中晓不晓得有这么个人?)
58王玄策(知者不多,不过能凭借来(尼泊尔)的数千兵打败数万印度本土军队(有好多象兵噢),够狠的吧?原因嘛,就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有个性。)
59高仙芝(高丽人,能在大唐做到一方重镇,实力自是不差)
60郭子仪(中兴名将之一,在当时极有威信,各割据藩镇只要听说郭子仪的粮草财帛,无敢动者,另还派兵保护,其属下出将入相者不可胜数,只是不知为何李广弼没有入选,至少要比刘方,韩擒虎之流要好很多)
61李诉(不知何方神圣,何不用李泌,李朔?不比此人更有说服力?瞎写一通,呵呵)
62李克用(名将谈不上,勇将而已,不过倒是挺忠心,对唐王朝,沙陀骑兵也确实厉害)
63王彦章(就是那个喜欢用两支铁枪的人,不怎样,勇将)
64周德威(同上,也很一般,主要是同时期没什么名将,矮子里挑将军罢了)
65曹彬(灭南唐,平南越,宋初第一名将,极有将才,且为人极仁慈,可说是名将中的典范)
66杨业(杨老令公啦,不多说)
67耶律休哥(契丹大将,多次挫败宋初的进攻,以致打到后期宋都没有北伐的信心)
68穆村英(有没有这个人还成问题,这老小子就堂而皇之地把她摆在这里,呵呵。不如换郭药师或种氏兄弟不比她强?)
69狄青(印象不深了,记得小时候看过他的演义,也是抗金的好像?呵呵,记不得了)
70宗泽(当之无愧,只能这么说,他是当时的主战派,岳飞,韩世忠,刘琦都归他节制)
71岳飞
72韩世忠(黄天荡之战,梁红玉,只记得这么多,宋四镇之一,呵呵)
73宗弼(兀术既此人,看过岳家将的都立既回过神来了吧?当然他也是有实力的,金朝所有的半个中国是他打下来的)
74虞允文(非此人,宋早亡矣,还能拖那么久,准北一战,名载史册)
75孟珙(记得好像是个南宋的丞相,什么时候成名将了?我记错了?)
76完颜陈和尚(金后期难得一见之猛将,可惜独力难支,另死得极惨,名将不见得)
77张世杰(南宋水师都督,降蒙古,打得陆秀夫不得已抱少帝投海,功焉?罪焉?)
78伯颜(灭宋之战,便是此人一手导演)
79郭侃(郭子仪的子孙,统蒙古兵从伊朗,阿富汗长驱直入巴格达,直打到地中海,少有人知,厉害,可惜不为宋所用,当然在宋他最多又是一个岳飞而已,还是不能这般大用。幸?哀?)
80扩廓贴木尔(我只知道元后期有个脱脱,是不是此人?无学之人,让各位见笑了,呵呵)
81徐达(没有他,朱无璋只能干着急,怎么打得过这个蒙古骑兵呢?这个这个不好办哪?有了他,好了,问题解决)
82常遇春(一般,勇将,做统帅的不行)
83姚广孝(不知道这人)
84郑和(当然他的功绩是有,但一生也没打过什么大仗,名将有些过)
85于谦(瓦喇的也先恨死这个人了,不是他,早入主中原了,该死啊该死(也先说话)。力保明王朝不步宋之后尘,不过最后也没什么好下场,身死族灭,惨)
86王守仁(王阳明啦,很厉害唷,唯心学说的创始人,一已之力破十数万反叛的宁王大军)
87戚继光(这小日本有意思,还有点实事求事,看来我上面是错怪他了,名将)
88袁崇焕(关宁铁骑,红衣大炮,宁远城,这是女真最心烦的三件事,他一人干的,还不够吗?)
89秦良玉(不知道这个人,知道的说一声,俺怎么就不知道呢?还有哪个吴三桂,祖大寿咋都没入选呢?是不是桃花扇的女主角啊?)
90郑成功(不知道他,你就可以跳楼了,多说你会嫌我烦,不说了)
91多尔衮(一般,我只记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他跟他嫂子有一腿,那女子也就是康熙的奶奶)
92明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对清史不感兴趣,所以知道得也不多。)
93杨周春(不知道,呵呵,我只是奇了怪了,为什么没有年羹尧,岳中其?这两可是大清西部屏障啊)
94李长庚(不知道)
95关天培(鸦片战争中出场的吧?好像和林则徐共过事,不过没用(不是他人没用,而是军队),这时的清已腐败透顶,换吴起来也没用)
96僧格林沁(不配,匹夫耳,只知道死打蛮干,通州之战,七千蒙古铁骑硬扛英法联军,仅活七人,就是他干的好事,最后还死在捻军刀下)
97李秀成(还可以,但因为指挥的战争规模不大,感觉也一般)
98石达开(有清一代,最当得起名将之名的就是他了,用兵如神,如果不是一怒之下带军出走,深陷重围,太平天国又岂是那么好被打败的?)
99刘永福(黑旗军,台湾,越南都有他的足迹,还行)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大概孙武后代,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后在行岘山侦察,被刘表将军黄祖军士射杀。
孙羌,字圣壹,孙坚兄。
孙静,字幼台,孙坚季弟,昭义中郎将。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讨逆将军,吴侯。
孙绍,孙策子,上虞侯。
孙奉,绍子,上虞侯,被吴帝孙皓杀死。
孙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大皇帝。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东中郎将。
孙[,登子。
孙希,登子。
孙英,登次子,吴侯。
孙虑,字子智,登弟,建昌侯,镇军大将军。
孙和,字子孝,虑弟,孙权子,南阳王。
孙皓,字元宗,孙和子,吴国末帝。
孙瑾,孙皓长子,中郎。
孙德,孙皓弟,钱唐侯。
孙谦,孙皓弟,永安侯。
孙霸,字子威,和同母弟,鲁王。
孙基,霸子,吴侯。
孙壹,霸子,宛陵候。
孙奋,字子扬,霸弟,孙权子,齐王。
孙祺,孙奋弟,孙权子,都亭侯。
孙纂,孙祺子,都亭侯。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琅邪王,吴国第三代皇帝。
孙(雨+单),孙休子,豫章王。
孙亮,字子明,孙权少子,吴国第二代皇帝,废为会稽王。
孙松,孙翊子,射声校尉、都乡侯。
孙匡,字季佐,孙坚四子,孙翊弟。
孙泰,孙匡子,长水校尉。
孙秀,孙泰子,前将军、夏口督,后被迫去晋。
孙韶,字公礼,孙策赐姓孙,列入家谱,幽州牧、假节,扬威将军,建德侯。
孙楷,孙韶子,武卫大将军、临成侯,后被迫去晋。
孙越,孙韶子,楷弟,右将军,建德侯。
孙异,孙韶子,楷弟,领军将军
孙贲,字伯阳,孙羌子,豫州刺史,都亭侯。
孙邻,孙贲子,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都乡侯。
孙苗,孙邻子,都乡侯。
孙旅,孙邻子。
孙辅,字国仪,孙贲弟,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孙兴,孙辅子。
孙昭,孙辅子。
孙伟,孙辅子。
孙昕,孙辅子。
孙皓,孙静长子。
孙绰,孙皓长子。
孙D,字子通,孙绰子,大将军,假节,永宁侯。
孙超,孙皓次子,偏将军。
孙恭,孙皓三子。
孙峻,字子远,孙恭子,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富春侯。
孙瑜,字仲异,孙静次子,丹杨太守,绥远将军。
孙弥,孙瑜子。
孙熙,孙瑜子。
孙耀,孙瑜子。
孙曼,孙瑜子,将军。
孙,孙瑜子。
孙皎,字叔朗,孙静三子,左部大督。
孙胤,孙皎子,丹杨侯。
孙,孙皎子,丹杨侯。
孙咨,孙皎子,羽林督,为滕胤所杀。
孙弥,孙皎子,无难督,为孙峻所害。
孙奂,字季明,孙静四子,扬威将军,封沙羡侯。
孙承,孙奂子,昭武中郎将。
孙壹,孙奂子,镇军将军,假节督夏口,后被迫逃魏。
孙封,孙奂子,自杀。
孙谦,孙静五子。
孙河。
孙桓,字叔武,孙河子,建武将军,丹徒侯。
孙安,孙旅叔父。
孙熙,孙旅叔父。
孙绩,孙旅叔父。
吴景,孙坚舅舅,丹杨太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折冲中郎将。
太史享,太史慈子,越骑校尉。
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左将军。
士Q,士燮子,武昌太守,因为士徽一事被废。
士徽,士燮子,自署交n太守,被诛。
士祗,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干,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颂,士燮子,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壹,士燮二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匡,壹子,中郎将,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黄+有),士燮三弟,因为士徽一事被诛。
士武,士燮四弟。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二张之一,绥远将军,由拳侯。
张承,字仲嗣,张昭长子,卫尉,都乡侯。
张休,字叔嗣,张昭次子,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扬武将军,由拳侯。
张奋,张昭弟,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人,丞相,平尚书事,醴陵侯。
顾邵,字孝则,雍长子,豫章太守。
顾谭,字子默,顾邵子,太常,平尚书事。
顾承,字子直,顾邵子,奋威将军,领京下督。
顾裕,雍次子,醴陵侯。
顾济,雍少子,骑都尉。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宣城侯。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大将军,荆、扬州牧,恪阳都侯。
诸葛竦,恪子。
诸葛融,瑾子,恪弟,奋威将军。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骠骑将军,领冀州牧,临湘侯。
步协,骘子,抚军将军,临湘侯。
步阐,协弟,西陵督,昭武将军,西亭侯。
步玑,协子,临湘侯。
步v,玑弟。
周昭,字恭远,中书郎。
张,字子纲,广陵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张玄,子,南郡太守、尚书。
张尚,玄子,侍中、中书令。
秦松,字文表,广陵人。
陈端,字子正,广陵人。
裴玄,字彦黄,下邳人,太中大夫。
严,字曼才,彭城人,卫尉。
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人,太子太傅。
刘略,刘颖弟,零陵太守。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人,太子太傅,领中书令。
唐固,丹杨人,尚书仆射。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长史,太子少傅。
薛,综子,威南将军。
薛莹,字道言,弟,综子,光禄勋,著《新议》。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周循,瑜子,骑都尉。
周胤,循弟,瑜子,兴业都尉,都乡侯。
周峻,瑜兄子,偏将军。
周护,峻子。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汉昌太守、横江将军。
鲁淑,肃子,昭武将军,假节,夏口督,都亭侯。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左护军、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候。
吕霸,蒙子,孱陵候。
吕琮,霸兄,孱陵候。
吕睦,琮弟,孱陵候。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程咨,普子,亭候。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偏将军,武锋中郎将,武陵太守。
黄柄,盖子,关内侯。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石城侯。
韩综,当子,石城侯。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汤寇将军,领濡须督。
蒋壹,钦子,宣城候。
蒋休,钦子。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
周邵,泰子,裨将军,陵阳侯。
周承,泰子,陵阳侯。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偏将军。
陈,武子,校尉,都亭候。
陈表,字文奥,武庶子,偏将军,都乡侯。
陈敖,子,别部司马。
陈延,子,别部司马。
陈永,子,将军。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威越校尉,偏将军。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升城督,折冲将军。
甘瑰,宁子。
R操,破贼校尉。
R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操子,偏将军。
R烈,统子,烈亭侯。
R封,统子,烈亭侯。
徐盛,字文响,琅邪莒人,建武将军,领庐江太守,都亭候。
徐楷,盛子,都亭候。
潘璋,字文,东郡发干人,襄阳太守,右将军。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大将军,左右都护,假节,领徐州牧,安丰侯。
丁封,奉弟,后将军。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扶义将军,毗陵侯。
朱才,治子,偏将军,毗陵侯。
朱琬,才子,镇西将军,毗陵侯。
朱纪,治子,才弟,校尉领兵。
朱纬,治子,纪弟。
朱万,治子,纪弟。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本姓施,后为治继子,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
朱绩,字公绪,然子,左大司马,乐乡督。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大司马,南昌候。
吕先,范长子。
吕据,字世议,范次子,骠骑将军,平西宫事,南昌候。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嘉兴侯。
朱异,字季文,桓子,镇南将军,大都督,嘉兴侯。
朱据,异叔父,骠骑将军。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骑都尉。
虞汜,翻第四子,监军。
虞忠,汜弟,宜都太守。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郁林太守,偏将军。
陆宏,绩长子,会稽南部都尉。
陆睿,绩次子,长水校尉。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本名仪,江东大族,丞相,荆州牧,江陵候。
陆延,逊长子。
陆抗,字幼节,逊次子,大司马、荆州牧,镇军大将军,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江陵候。
陆晏,抗子,
陆景,抗子,晏弟,裨将军、夷道监,江陵候。
陆玄,字士仁,抗子,晏弟,偏将军、中夏督,毗陵侯。
陆机,抗子,晏弟。
陆云,抗子,晏弟。
陆瑁,字子璋,陆逊弟,议郎、曹尚书。
陆喜,瑁子,曹尚书。
陆苟,逊族子弟。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逊族子,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左丞相,嘉兴侯。
陆t,凯子,陆式从兄,太子中庶子,嘉兴侯。
陆胤,字敬宗,凯弟,西陵督,都亭侯。
陆式,胤子,柴桑督、扬武将军,都亭侯。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辅义中郎将。
张祗,温弟。
张白,温弟。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偏将军,新阳亭侯。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
朱据,字子范,吴都吴人,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熊,据子,骠骑将军,云阳侯。
朱损,据子。
谢景,字叔发,南阳宛人,豫章太守。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安东将军,山阴侯。
贺达,齐子。
贺景,齐弟。
全综,字子璜,吴郡钱唐人,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钱唐侯。
全怿,综子,钱唐侯,降魏。。
全t,怿兄子,降魏。
全仪,怿兄子,降魏。
全静,怿兄子,降魏。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上大将军,都乡侯。
吕凯,岱子,副军校尉,都乡侯。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人,裨将军,关内侯。
周处,鲂子,东观令、无难督。
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汉鲁相钟离意七世孙,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秦亭侯。
钟离,牧子,秦亭侯。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奋威将军,刘阳侯。
潘翥,浚子,刘阳侯。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偏将军,都亭侯。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右领军,乡侯。
吴范,字文则,全稽上虞人,骑都尉,领太史令。
刘,字子仁,平原人,军师。
赵达,河南人,会异术。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都下督。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领青州牧,外黄侯。
王蕃,字永元,庐江人,常侍。
王著,蕃弟。
王延,蕃弟。
楼玄,字承先,沛郡蕲人,大司农。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左典军,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太史令。
韦隆,曜子。
华核,字永先,吴郡武进人,中书丞,除陵亭候。
随春,偏将军。
戴良,交州刺史。
陈时,交n太守。
宋谦,将领。
鲜于丹,将军。
吴硕,裨将军,关内侯。
张梁,裨将军,关内侯。
饶助,永安人,襄安长。
颜连,无锡人,居巢长。
马普,济阴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