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清代·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出自清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爱情写景 赏析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诗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女乌舍来比喻百助,说她步履轻盈如凌波仙子,其肌肤又如雪似玉;“亲持红叶索题诗”是指百助对他诗才的爱戴和一片深情,此处用“红叶题诗”的典故也暗示了百助有向他求婚的经历。然而,诗人已经出家为僧了,心中苦衷不能尽道,虽然钟情百助,也只好对这美妙动人的少女加以婉拒了。诗的最后两句正透露出诗人的矛盾:泪本是有情之物,诗人偏把泪说成是无情;相逢是爱的开始,但却留下了恨的遗憾。诗人模仿唐人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改“未嫁”为“未剃”,一方面说明他内心深处真爱百助,另一方面又蕴含了无限的无奈与哀婉。

第二首诗则寄寓了诗人的凄凉身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春雨楼头尺八箫”首先创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雨中境界:迷濛细雨中诗人倚靠在日本民居的小楼上,正听着百助用尺八箫吹奏著《春雨》曲,竟引出诗人无尽的乡思。“春雨”既指现实中的春景又指箫声所吹曲名,一语双关。“何时归看浙江潮?”既指箫声引起他对故国的思念,亦可指他挂念著当时国内的革命思潮。“芒鞋破钵无人识”则点出诗人自身的僧家身份,又暗含有诗人的凄楚身世。“踏过樱花第几桥!”则道出了生命的伤感和人生似梦的感谓。日本的樱花绚丽而短暂,诗人在漫天的樱花飘洒中孤独前行,亦是一断鸿飘零,不知归往何处。苏曼殊以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表达了他于乡愁的惆怅和对生命的理解。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鲁迅鲁迅对这个社会的洞察力透彻到可怕。今天读鲁迅,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今天社会里的种种现象鲁迅的书里早就都写了。鲁迅一生创作最多的是杂文,不过毕竟杂文是应时而作,现在理解起来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困难。鲁迅的诗成就很高,不管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鲁迅的现代散文诗集叫《野草》,比较晦涩难懂,建议最后阅读。我觉得最值得读得是鲁迅的小说,鲁迅的小说并不多,只有三十多篇,且都是中短篇,只读情节的话一个半天就能读完,理解却需要一生。如果只打算读几篇的话,我推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新编》,以前人们不太重视,不过的今天对其评价越来越高。

茅盾:今天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奖,叫“茅盾文学奖”,这个奖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只评选长篇小说。茅盾的一生都和政治密不可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真得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个人觉得茅盾最优秀的作品是《春蚕》,至于《子夜》,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不过不得不说,当时在长篇小说的技巧运用上还有很多不足,今天读起来多少还是有些无趣。我觉得读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在于教人怎么把一部模式化的作品写得好看。

巴金:强力推荐《寒夜》,我相信这会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为什么说文学能超越时代,就是文学作品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表现人性。《寒夜》这部作品虽然有一个抗战的大背景,但其中让人感动的东西属于任何一个时代。早年的巴金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作品中充满激情,巴金这个名字就是取自两位无政府主义大师,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所谓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个短篇《雷》),其实应该是革命三部曲(为了躲避当时的审查),读读这几本书有利于理解今天的恐怖主义。至于最有名的《家》《春》《秋》,我倒觉得今天读起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共鸣。巴金晚年的作品《随想录》非常值得读,是巴老一生思想的结晶,其中充满了一个知识分子对文革的反思。

老舍:中国一百年间有两位白话语言大师,现代的老舍,当代的王小波。老舍最初是以写着玩的心态开始文学创作,就这么“玩票”玩出来个文学大师。老舍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北京,比较书面化的口语,让今天的人读起来也绝对没有阅读障碍,这方面的佳作是《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小说有些时候是可以当历史读得,比如据说美国今天讲授20世纪初的美国,会让学生去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远比干巴巴的历史书有趣得多。另外中篇《断魂枪》绝对是佳作,其中可见老舍功力之深。本来一定能成为名垂青史的杰作《正红旗下》,遗憾没有写完(小说创作于60年代初,未完成老舍即自沉湖底),完成的部分只有不到10万字,仍然很值得读读。

沈从文:读沈从文的文字是一种享受。几年前去凤凰古镇,特意去拜谒了沈从文的墓。和热闹的古城相比,那里冷清了不少。墓碑上刻着这样16个字,“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沈从文一生的写照。沈从文一生自称“乡下人”,他鄙夷城市中虚伪、匆忙的生活状态,向往纯洁、质朴的生命。沈从文刚成名的时候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其语言十分流畅、简练。想练习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读沈从文的作品是很好的选择。有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小说最有名的是《边城》、《长河》。短篇《三三》、《潇潇》、《丈夫》,我很喜欢。自传性作品《从文自传》可以说是自传文体的典范。另外,沈从文有一本《古人的文化》,了解古代文化的一本很好的书。

张爱玲:张爱玲说有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90年代大陆开始了张爱玲热,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张爱玲的书中有很多很惊艳的句子,让句子控们也是着迷不已。对人性的刻画始终是中国文学里缺少的一环,而这其中走得最远的可能就是张爱玲。张爱玲最有名的作品当属《金锁记》(被夏志清誉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和《倾城之恋》。她的作品大多是中篇小说,现在一般以结集的方式出版。不得不提一句,很多出版社都是打着“张爱玲全集”的旗号,其实根本不是,且不提书信不全,张爱玲离开大陆之后写过一些有敌视新政权倾向的小说,比如《赤地之恋》、《秧歌》,这些到今天还是不能正规出版。另外,张爱玲有自传三部曲《小团圆》《雷峰塔》《易经》。张爱玲的一生挺传奇的(她的最早的文集也叫作《传奇》),她的传记很值得读读。

曹禺:晚年的曹禺曾借用“王佐断臂”的故事说到“你也明白了,我也残废了。”文革后,曹禺非常想继续写作,却写不出好作品了。这是那一代人的悲剧。曹禺本能成为世界级的剧作家,要知道他写出《雷雨》的时候年仅23岁。曹禺的四大经典剧作,除了《雷雨》外,还有《日出》《原野》《北京人》。我觉得读剧本还是挺有意思,但是戏剧毕竟是用来演得,只看文本很多东西可能体会不到。现在除了大城市,想找个像样的地方看出像样的戏剧还是真挺难的。

郭沫若:不太想提,又不得不提。关于现代文学作家地位有一个经典的排序,叫“鲁郭茅,巴老曹”,即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今天看来,郭沫若的次席位置难免有些突兀,其中还是政治因素占得因素比较多。今天很多人喜欢讽刺郭沫若晚年的事迹、诗文,公平地说,评价一个人的艺术造诣,要以其水平最高的作品,而不是应酬之作(网上流传的据说是《郭沫若全集》中的作品多不实,应系编造)。郭沫若是一个多面型的天才,他的主要成就不在文学上,他的诗歌、戏剧,如《女神》《屈原》《王昭君》之类,今天看起来没什么意思。郭沫若在甲骨文、中国历史等方面颇有建树,对这方面学术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读他的《李白与杜甫》《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之类的作品。

钱锺书:如果我写的这些现代作家作品里你只打算读两部的话,我推荐巴金的《寒夜》和钱锺书的《围城》。《围城》这部书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出版在1947年,刚刚诞生就被新时代抛弃了,80年代后才开始受到重视。大一的时候初读《围城》,那时候最感兴趣的是方鸿渐与几个女人的感情纠葛以及书中的妙语连珠;考研前再读《围城》,最在意的是书中对大时代下知识分子命运的描绘和他们背后的虚伪;而今再回想这部书,才开始有点明白小说名字的含义——人生的困境,开始为书中人物的命运、遭遇而感动,尤其是小说结尾处方鸿渐雪中的漫游。至于钱锺书的学术集大成著作《管锥编》,是其用文言文写成的读书笔记,我是看不懂,学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一定要读读,包罗万象。

郁达夫:郁达夫的《沉沦》出版的时候,青年们连夜坐火车去到上海去买,读得热泪盈眶。他们像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呐喊:“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郁达夫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多情才子的形象,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找他和当年的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的故事读读。抗战时期,郁达夫曾在日军方面作中方卧底,抗战已经胜利,日军撤离之前被日军秘密杀害,让人扼腕叹息。郁达夫的作品多为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风格多为颓废、憎恨、感伤,可以买一本他的精选集读读,重点推荐《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萧红:“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是萧红的临终遗言,年仅31岁。**《黄金时代》的拍摄让今天的人们又开始关注这位传奇女作家的短暂的一生。现代的女作家里,张爱玲和萧红究竟谁的文学成就更高,是今天的人们乐于讨论的一个问题。萧红所秉持的民间立场写作,恰恰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最为缺少的。《呼兰河传》是一部杰作,而且这本书也很适合孩子读。此外,《生死场》和萧红回忆鲁迅的一些散文也很值得读读。

萧军:萧红萧军,连起来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萧红的光辉,实在是掩盖了萧军的存在,他只能甘当绿叶。不过在当时的东北作家里,萧军的名气实不小于萧红。他的代表作是《八月的乡村》,不过在我看来,对于萧军,不如去了解一下他的一生。萧军是个很有骨气的作家,延安时期他面对毛泽东的邀请,敢于说“很忙,不见”,延安整风文人们纷纷明哲保身,他依然故我,以至于被罚去东北挖了几年煤。萧军不愧于鲁迅学生之名。顺便说一句,萧军一生花边新闻也是不少。

周作人:关于周作人当汉奸有一个专用词,叫下水附敌。在当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周作人的地位是仅次于其兄鲁迅的。鲁迅与周作人的兄弟失和也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鲁迅死后,人们都希望周作人扛起文坛大旗,可惜他一个没想开,作了汉奸(这个问题很复杂,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读钱理群的《周作人论》)。周作人的散文写得是非常好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用一个字形容其风格是“涩”,就是话不直说,反反复复、啰啰嗦嗦。周作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知识渊博,这一点上不亚于钱钟书的《管锥编》。可以买一本周作人的散文选集读一读。

张恨水:大概是民国时期最有钱的文人,他靠自己写书养活了一大家子七八十口人。张恨水有多有钱呢?据他自己说,别的不说,光养菊花他每年就得花一千个大洋。大洋和今天人民币的比例,有人说1比200,有人说1比300。有人曾问鲁迅先生的母亲,您读不读您儿子的书。回答是,不读,我读张恨水的。现代文学的通俗文学中,张恨水是天字第一号人物。张恨水的作品多,水平高,一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120余部,其作品可以说是打破了雅俗的界限。公认其最优秀的作品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

林语堂:我眼中的林语堂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是散文家,最后才是小说家。林语堂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上,“幽默”是他作品的散文的主要风格,这个词也是他翻译成中文的。林语堂是可以用英文写作的,他专门写了一套书给美国人介绍中国,其中的《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今天仍然很值得读读。林语堂的散文主张是闲适、轻松、幽默,《人生不过如此》是一本散文集,也挺有意思。至于小说《京华烟云》,名字取得是挺好听,其实水平一般,同样的题材远不如张恨水。

梁实秋:同样的风格,在散文上,相较于林语堂,我还是更喜欢梁实秋。在今天,梁实秋名气不大,原因在于在那个时代他的主张与多数人格格不入,加上解放后,他去了台湾,影响了今天大陆对他的评价。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1949年之后,他得以继续写作。梁实秋一生留下了大量作品,为散文家之最,最推荐他的《雅舍小品》,很有感觉。最喜欢他那句“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所多大风多大雨,我也要去接你。”

以下作家的名字可能今天的人们听起来有些陌生了,不过他们的作品也有不少佳作,今天仍然很值得读读。

师陀:现代文学史里少有的北方作家。电视剧《潜伏》里有这么个情节,中共地下党有一个联络站是书店,他们表示有消息需要传递时的暗号,是挂出“《师陀文集》到货”。师陀,人如其名,不是靠才情写作的作家。师陀的作品不受当时的意识形态论争左右,这在那个大时代是很难得的。推荐他的《果园城记》、《结婚》。

张天翼:讽刺文学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学中稀缺的一部分。张天翼虽然是位意识形态非常强烈的作家,其故事依然写得很好,其讽刺幽默的功力堪比狄更斯。有部作品叫《洋泾浜奇侠》,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部高级黑的作品。《华威先生》是其力作。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张天翼创作了很多儿童文学。

卞之琳、戴望舒:民国是个出诗人的年代,这里只提这两位。民国时候的很多新诗,即使今天拿出来,一样能得个中国20XX新诗榜之类的奖。卞之琳就是那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戴望舒的《雨巷》,今天的人也是喜欢到不行。有本书叫《现当代诗歌精选集》,里面选的诗都还不错,可以买本读读。至于徐志摩,据说80年代的中文系说“这人喜欢徐志摩”是讽刺人的话,随着读诗的增多和个人阅历的丰富,会越发觉得徐志摩的诗没什么意思。

许地山:还记得中学课本里的《落花生》吗?作者就是许地山。他的作品饱含一种宗教情绪,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出超越世俗、慈爱宽容的感情。“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我把网结好,还住在中央。”这是《缀网劳蛛》中的一句话。《空山灵雨》是其散文集。

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他们的作品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现代派小说。他们在小说里注入了意识流、心理分析等因素。如果你喜欢福克纳、乔伊斯的作品,相信你也会喜欢这三位作家。

无名氏:这就是他的笔名…是位通俗小说作家,他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在40年代是第一畅销书。这种情况可能类似于今天读过莫言、余华的人可能不多,读过南派三叔、韩寒、郭敬明的很多很多。对于小说而言,好看始终是硬道理。《无名书》是一部宏大的作品,共七卷,洋洋将近300万字,内容包含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生命、人类,可谓包罗万象。

还珠楼主: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代表人物。《蜀山剑侠传》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长篇小说,长到它到底有多少到今天也没统计出来,最近出版的完整版大概是500万字,鲁迅一辈子连日记都算上都没写这么多字。这几十年不少影视剧都对这部作品作了改编,比如徐克的《蜀山》。《蜀山剑侠传》到建国的时候还没完结,之后作者仍然暗中创作,不过稿件好像有遗失,最后也没写完。好在今天有人补写了结尾,已经出了一套完成版,可以买到。

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加上前面的还珠楼主,被称为武侠小说的“北派五大家”。我国的武侠小说不是只有“金古温黄梁”,这些民国时期的武侠作家可以说是他们的前辈。今派武侠和老派武侠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作家往往都是真懂武术的,有不少人就喜欢这种老派的风格(近年来表现民国时期的功夫片增多可见一斑)。王度庐可能是其中比较有名的,那部有名的**《卧虎藏龙》就是改编自其同名小说。

附一些简评:

苏曼殊的古体诗我很喜欢,“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胡适是现代文学开先河的人物,但在文学方面成就不高,入门可读《胡适文存》。

叶圣陶擅长写知识分子,暴露过不少当时教育界的黑暗(现在也一样),代表作《潘先生灾难中》《倪焕之》。

废名(冯文炳)风格和沈从文类似,质朴、典雅,写田园,写乡村,有《桃园》《竹林的故事》,是小说,也是散文。

朱自清:家喻户晓的散文家,《欧游杂记》值得读读。

丁玲早期的作品值得读读,《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

庐隐、凌叔华、苏青、梅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尤其是苏青的《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依然不少人在读。

台湾方面,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影响至今不息。

最后补充几点:本文的推荐有一条最高标准,就是今天仍然值得读的作品。现代文学毕竟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有些作品今天的人已经读不下去了,可能文学史意义大于其文学意义,不过仍有很多作品是能够超越时代的。

关于现代文学的分期,学界一般认为是1917至1949,即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不过这种界定往往经不起推敲,1917年之前也有白话小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政治事件,以政治界定文学并不严谨,何况还有港澳台文学的存在。现在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现代文学的时见上限往前推,有推到清末的,最早的还有推到晚明的,即与世界同步。本文不纠结这些,还是采用一般标准。

乱翻书2202《山本》

题记: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山本》的故事正是我的一本秦岭志。

1、宽展师傅用尺八吹《虚铎》。

2、殿里的木牌上写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另一块木块上刻着:安忍不动,静虑深密。

3、很多人认为井宗秀是穷极了,越穷越要折腾,越折腾那会更穷的。 陆菊人却不这么看,井宗秀是穷,折腾了或许就日子好起来,如果不折腾那就一辈子这么穷着,世上任何草木哪个不在努力着长,长高了哪个又不再要开个花,结个籽的?

4、陈先生说:这种事是得去问神,我只给你一句话,你去庙里了不要给神哭诉,你的事情有多麻烦,你要给事情说你的神有多厉害。

5、掌柜的拿给井宗丞的结婚证上印着一段话:两姓婚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而炽。

6、杜鲁成选的书法是: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阮天宝选了一幅:此地自渐遗爱少,斯民竟说被恩多。

井宗秀最后选了:六百里秦岭之地,每嗟雁肃鸿哀,若非鸾凤鸣岗,则依人者,将安适矣;万千山蹊径之区,时叹狗盗鼠窃,假使豺狼当道,是教道也,安可近乎。(这是清朝秦岭道衙的旧门联)

7、麻县长说:凡作器先有隙而后则漏其水,若置滋卉地了来年必是花满街。

8、过日子是要计算着吃,而不是吃了再计算。

9、陈先生说:世上的事看着是复杂,但无非是穷和富,善和恶,要讲的道理也永远就那么多,一茬一茬人只是重新换个说词,变化个手段罢了。

10、在陆菊人看来陈先生是涡镇上成了精的人,能看病还能说那么多让人开窍的话,只可惜自己就像是拿了碗在瀑布下接水,要么能接那么半碗,要么一丁点也接不上。

11、程国良的那个同学买通了看守马房的保安,送去了一坛酒和口信,又以三十个银元买通了王三田在行刑时一旦程国良先倒下,不再向他身上开枪。五天后的中午,程国良、许文印、李得旺被押到刑场,保安队把他们的家人亲戚都拉来,让眼瞧着枪决。三人不停喊口号,刘必达让割舌头,割了舌头还给押解的保安呸唾沫,唾沫全是血,又把他们的喉管割破。但程国良并不装着昏厥倒下,一直睁着眼站着,枪一响,许文印、李得旺的胸部都中了弹,程国良是枪打在大腿上倒的。等家里人用草席卷了抬回家时,程国良因失血过多,半路上还是咽了气。

12、周一山说:你知道庄稼怎么就算死了?井宗秀说:结了穗就该死了。周一山说:人和庄稼一样理儿,任务完成就没用了,上天不会让没用的东西还留在世间。我娘七十二岁了,就算长寿也只有二十来年,我为啥说过二十年里我死不了,我得养活娘呀。

13、麻县长: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夸赞,折挫英雄,消磨良善,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14、鸟屎拉到鸡屎上,事上加事。

人吃地一生,地吃人一口。

15、麻县长颁发的超结婚证书上抄写着一段话:苹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16、比如,做女人的,不管是老是少,不管日子富日子穷,自己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尤其头上的医,脚上的鞋。再忙再累,也得五日擦一次身,三日洗一次头,每日都得清洁下身。自己把自己收拾得体,别人不厌烦你,你自己也觉得精神。没事了能坐就不要睡,能站就不要坐,站着了靠住墙,不好,是从头到脚都贴住墙,拉你的筋骨,走路就不躬腰了,坐下也不是一扑杳。无论在外在家,要养成一坐下双腿合拢,更不要摇膝盖。不要啥事就一惊一乍。不要嘎嘎笑,也不要没声地笑。早晚用盐水漱口,吃了葱蒜就嚼些茶叶,身上迟早记着带香包,我给你个小镜子揣在怀里,和外人在一块了,过一会打个岔到避背处,看头发乱了没,脸上的粉匀不匀,牙上有没有东西。对人说话不要偷声换气,不要把最后的音就吃了,看着人家说,但不要死眼看,不能也眼看,不能眼珠子乱转。不要闲了就倚着门,尤其倚在院门上张望。吃饭喝水不能把嘴埋在碗里,不要出响声。少说话,要想着说,不要抢着说,最忌啰嗦。哦,有苦了不要见人就诉,有人会给你说一句两句同情话,那只能显得你可怜,而有人就烦你。和人交往要学会吃亏,大事上都得罪不了人,得罪人的都在小事上,在细微上做好了,大事也就能做好。不要小心眼,不要使小性子,不要疑神疑鬼。花生说:哎呀姐,你咋知道这么多!我娘死得早,我爹从不说这些。陆菊人说:你我都一样,野地的草么,我说这些就是咱从野草要长成庄稼苗子的。

陆菊人也教着花生怎么做饭,都是些家常饭,但面团怎么揉得匀,面条怎么拼得薄,怎么发蒸漠的酵子,怎么晒浆水,怎么用蒿秆草灰做碱面。陆菊人也教着用大青叶子熬出染布的淀,用淘米水翻洗猪肠子去腥味,用白砚涂了指甲然后才能把指甲花的红染上,麻秆在水里讴多长时间了可以剥成捶软,拧成绳子。陆菊人亲自炸课子让花生看,并告诉为什么要炸钾子。课子其实就是花,花不是一年四季都开的,但人过寿时要献花,人死后要贡花,就以面团做各种花形在油锅里炸出。做花形得把面团揉好,你多看了世间的花朵,花朵的形态都在你心里,逮住个大样,就由你随着心性去做了。炸裸子的油不能用棉花籽油,不能用漆籽油,菜籽油清亮,炸出的钾子颜色好。陆菊人还懂得些偏方,谁都有个头痛脑热的,总不能一有病就去请陈先生。长年多炖些萝卜吃,坚持晚上烫脚,早上一睁眼了叩叩牙,舌头在嘴里搅几圈让生口水,然后咽下去。没事就往上提肛,这样不会患痔疮,大小便时不要说话。捏虎口呀,眉心放血呀,脚底熏艾呀,搓耳朵背后呀,这些你知道。而眼上生麦粒肿了,白吼和唾沫涂涂,或者用门环蹭蹭就好了。心慌,把银窘子煮上一个时辰的水喝下。肋子下疼就深呼吸,出气出得越慢越长越好,还要发出嘘嘘声。胃脘疼,还是那样深呼吸,发出呼呼声,同时掐双手的中指尖。还有,毛毛病自己治,大病去找先生,但不管是毛毛病还是大病,一旦身上哪儿病了,就常常给病了的部位说好话,感谢它还在为你辛苦,万不可骂它,嫌弃它,就是家的某个家具不好使了,也不能动不动就说:不要了,换个新的!陆菊人还给花生提醒,这世上的鬼多,半夜里回家,在门外跌躲脚,唾一口痰,鬼是随着你,它去吃痰了就不会也进了屋。夜里睡觉突然觉得害怕了,那肯定是有鬼了,你不是也有尺八吗,把尺八放在枕头底下,或者闭上眼,左右手的大拇指压在各自的无名指根,擦紧,鬼就远离了,你也会安然入睡了。会立柱子吗,就是家里老出怪事,盛半碗清水,把三根筷子在碗里淋着水让它立,你觉得是哪个亡魂或野鬼呀狐狸精呀的来作崇,你就念叨它们,如果筷子立住了,那就是你念叨的那个亡魂野鬼和狐狸精,呵斥它,或求它,然后用刀砍筷子,说声:你走!把水泼到门外去。记住,吃过饭的锅碗吃完就洗,不花心少花心,你首先是一朵花,你不要以为你过门了,是他的媳妇了,就松松垮垮,邀里邂遏,你一直要开你的花,时不时让他惊喜,他就离不得你,只对着你好。花生说:就像姐一样。陆菊人说:啊你说啥?花生说:若说开花,姐才是一朵大花哩,我看他对你最好。陆菊人说:胡说,我和你不一样,我是从泥窝子里过来的,要说也是个花,那也是长在牛粪堆上的,何况现在早败了。我是他嫂子呀,你怎么说这话?花生就笑了,自己打自己嘴。

17、陈先生说:我跟我师傅学医的时候,我还是个小道士,我是把不熟悉的东西尽量的变成熟悉,把熟悉的东西不断的重复,在重复中不断体会道教的东西,然后把我最拿手的东西进行发挥。

18、老子是天人合一的,天人合一是哲学,庄子是天我合一的,天我合一是文学。

佟湘玉(佟掌柜),24岁,陕西汉中人,世同福客栈的老板,乃是龙门镖局大**,这人非常非常抠门。

白展堂 (老白),是同福客栈跑堂,来自葵花门,绝技是葵花点穴手。

郭芙蓉 ,22岁,出生于京城,是同福客栈杂役 ,喜欢欺负人(仅限于武功比自己低的人),绝技排山倒海;  

吕轻侯(秀才),出生于七侠镇 ,是同福客栈帐房,擅长被欺负,吃醋,算帐,拽文  

李秀莲(大嘴),是七侠镇人 ,是同福客栈厨子  

特长就是吃 

莫小贝,来自七侠镇,同福客栈掌柜的小姨子,衡山派掌门

刑育森(老刑),是七侠镇捕快  

燕小六(小六),是七侠镇捕头  

《武林外传》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喜剧,这部电视剧由闫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等演员主演,围绕着一个在虚拟的明代(约在万历年间)的关中地区小镇“七侠镇”中“同福客栈”里的女掌柜佟湘玉和她的几个伙计展开。本剧抨击了宣扬暴力的“武侠文化”,并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模仿、讽刺与批判。

参考资料武林外传-

出自苏曼殊的《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

全文: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写作背景:

苏曼殊喜欢日本歌伎百助枫子,但是由于自己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为了所爱之人而写下此诗。

蕴含的感情:

无奈与哀婉以及内心的矛盾。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曾就读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故居位于珠海市前山镇沥溪村苏家巷内。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风土人情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居住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建宅时,要求前阔后高,“宅坐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后山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道路相冲。古时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当”,谓可祛邪消灾。

饮食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婚嫁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须经以下程序:提婚,又称“提媒”;订婚,又称“下书子”;结婚,也称“完婚”。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队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饭”,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为烘托喜庆气氛,有“赞喜句”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

礼仪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坐席以8人或10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

节庆习俗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春节习俗很多,大多属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类的祝愿和盼望。如腊月十八、十九两天为“扫尘日”,除旧布新,祈求康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祈求平安。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贴春联,挂新画,结彩灯,放爆竹,点花灯,吃团圆饭,合家守岁,翘盼新春。除夕与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为“过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

元宵节“正月十五大似年”,“早过十五晚过年”,是六安的传统。早餐元宵、饺子,元宵中常裹一枚铜钱或硬币,吃上者谓可“交财运”。早餐后,或赶会,或观灯,或逛集,或玩乐。是夜,城乡大闹花灯。在城镇,灯会巡礼时,所经居民、店铺门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烟、糖之类;在乡村,灯歌队、龙灯队竞相出场表演,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端午节盛行包粽子、赛龙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枣仁粽、肉馅粽、豆沙粽等,有荤有素,花色繁多。至于赛龙舟,更是一种气势壮阔的水上竞技活动,下水龙舟扮成青龙、黄龙、白龙诸色。舟上划手身着彩衣,结扎齐整,双手执桨,分坐船舷,击鼓者则立船头。一声令响,数舟齐发,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欢声雷动。

中秋节有“早过端午晚过节(中秋节)”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气清,月轮慢转,家家在庭院、门前或楼台摆上桌椅,备齐月饼、水果和茶水,边吃边叙,亲情融融。在农村,除了赏月、品尝食品之外,青少年们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龙火狮,天上人间,飞彩流霞。待一切平静之后,三五成群的孩子们便悄悄地去“摸秋”了,所谓“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

吉祥数字在皖西,平常的家居,也寓含着吉祥的数字,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桌不离九吃饭桌,俗称大桌,分为简易方桌和八仙桌两种。大桌的边长尺寸,不能离开“九”这个数字,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或气尺八寸九分等,最后一个数字必为“九”。“九”与“酒”谐音,意即吃饭不离酒,“桌上无酒难留客,心口不一难做人”。

凳不离三条凳,亦称大板凳,其长度最末数字一定要是“三”,如三尺三寸或三尺零三分等。这样做,主要是取“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意为坐到一条板凳上的人都是朋友和兄弟。

床不离半床不论是双人或单人的,其宽度都少不了“半”,即五寸、五分。如二尺九寸半、三尺半或四尺二寸半。因为“半”音同“伴”,即伴侣,“少年夫妻老来伴,两情恩爱苦也甜”。

门不能五堂屋大门都是双扇,每扇门的宽度不能有“五”的数字出现。据说若不如此,就会引来“无常鬼”,“无常”即“五敞”。如果将两扇门关上,就是“十道”,听起来为“失盗”。

誉满江淮的三大名酒六安名酒颇多,源于皖西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来自六安人民的精心培育。其中,迎驾贡酒、其中华玉泉酒、龙津啤酒为安徽三大名酒,驰名省内外。

迎驾贡酒产自霍山县佛子岭。相传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巡狩霍山,官民至城西二十里外,捧淠水酿琼浆奉献,帝饮后大悦。“迎驾贡酒”因此得名,至今已2000余年。“迎驾”系列白酒沿袭传统制作方法,依托大别山无污染泉水,借用“五粮液”的酒曲和工艺,采用泥池老窖制作,入口醇香甘洌,回味无穷。1999年获is0质量体系认证,主导产品有星级系列迎驾贡酒、百年迎驾和尚书红等。

迎驾酒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酒为主,多业并进”的发展格局,组建了实力雄厚的迎驾集团。2001年,销售收入近6亿元,利税11亿元,蝉联全市第一利税大产,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中华玉泉原名临水玉泉,产自霍邱县临水镇。临水酿酒,历史悠久。唐贞观年间,临水就有“酒坊数十处,居民愈千户”。而“临水玉泉”的取名,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少时流浪淮西一带,替人放牛。一次中暑垂危荒野,被一位名叫玉洁的村姑汲廉泉水相救。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派钦差到临水寻找救命恩人,村姑玉洁不知去向,遂赐廉泉为“救驾泉”。朱元璋饮酒思源,便取玉洁、廉泉首尾二字,赐名临水酒为“玉泉”。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朝廷大宴群臣,特诏临水酒为皇家贡酒。

1980年,在全国名白酒评选会上,专家品评中华玉泉:“色清透明,窖香浓郁,甘洌爽口,尾子较净,浓香型风格”。1988年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1992年在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近年开发的皇家宴、皇家庆宴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青睐。

龙津啤酒产自舒城县,采用柳抱泉水和优质原料精心酿造,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酒体丰满醇柔,挂杯持久,口感清爽,1997年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

龙行四海,津润九州。安徽龙津集团下控12个子公司,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突破5000万元。现为安徽省重点扶持的30家大型企业之一。

绿茶之五朵金花皖西是我国茶叶产地,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荟萃,品质优异,誉满中外。其中被誉为“五朵金花”的是: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沿袭传统工艺,在谷雨前后十天采摘。早上采,下午扳片,去梗去芽,而后炒生锅,炒热锅,拉毛火,拉小火,拉大火,直至起霜有润,香味扑鼻。此茶形似瓜子,单片不带梗芽,叶边背卷顺直,色泽宝绿,附有白霜,汤色碧绿,清流明亮,香气清高,味鲜甘美。

霍山黄芽产于霍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等山区。史书记载,“寿春之山,有黄芽也,可煮而饮,久服得仙”。从唐至清历代举为贡品,色绿微黄,形似雀舌,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滋味醇厚,沁肺益神。

金寨翠眉外形眉状匀齐,纤秀多毫。冲泡时芽头直立杯中,犹如万笋林立,杯面雾气结顶,汤色碧绿,口感鲜爽,回味甘甜,乃茶中精品。

舒城兰花形似兰花初放,色泽翠绿显毫,滋味鲜醇回甜,香气清鲜持久,品质优异o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视察舒城,在舒茶品饮后,连声称赞,并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

华山银毫产自六安南部大华山与东石笋一带。独一芽蕊,细秀如毫,银白翠绿,每500克有芽蕊12万之多,被评为基尼斯之最,可谓色香味形俱佳。

八公仙山出豆腐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八公山豆腐,产于寿县八公山。相传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与苏非、左吴等八公在北山(今八公山)上论道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仙丹未成,却制出了豆腐。从此,山民们也都学会了制作豆腐,一直流传至今,传至各地。

八公山豆腐洁白细腻,清爽滑利,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烩、炸、炖、煮、拌均可,能制作出几十道佳肴。明景泰年间十才子之一的苏平咏八公山豆腐诗曰:“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淋汤中滚雪花,瓦罐漫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如今,随着城乡人民对八公山豆腐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八公山下的八公山乡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腐之乡,仅大泉一个村就有400多产人家磨豆腐,远销周边地区,形成了“中国豆腐村”。近年来,还专门开发了“八公山豆腐宴”。

“软黄金”之称的霍山石斛霍山石斛,简称霍斛,又名米斛,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草药。石斛,全世界有1500多种,我国有57种,而霍斛则是药用石斛中的极品。

霍斛,产于霍山境内的山谷、水旁、石上,以干燥茎(又名霍枫斗)或鲜草药用,性微寒,味甘淡,具有生津益胃、清热养生之功效,主治阴伤津亏,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及筋骨萎软等症。《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均有记载。史书《增补本草备要》称:“斛出霍山,养胃清热,功胜全面”。《百草镜》称:“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味浓厚而富脂膏,确为无上妙品”。现代研究成果表明,霍斛能抑制肝脏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对肺癌、胃癌、卵巢癌等肿瘤细胞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由于功效奇特,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霍斛素有“干金草”、“软黄金”的美誉。国务院颁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将霍斛列入42种保护管理药材之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霍山县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始研究霍斛栽培,取得了野生改家种的试验技术,并建立了种源基地,扩大了加工规模。目前,正在实施霍斛产业开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走向世界的六安名品六安产品出口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一品斋毛笔、龙舒贡席就行销海外。20世纪80年代,以霍山桂绍松为代表的八大产农民,把大别山山珍异宝加工成产品对外出口。全市现有出口产品约20大类、40多个品种。

羽绒及制品皖西羽绒质量佳,绒朵大,誉为世界之最。其制成品羽绒服、被、枕等轻软柔和,保暖性强,倍受国际市场青睐,是目前六安出口的主导产品。全市现有20多家生产企业。

机电产品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有:世林灯泡——质量可靠,经久耐用,先后通过了is0质量体系认证和欧盟ce认证。应流铸件——制作精密,先后通过了is0质量体系认证和德国多种质量认证。长江手拖——操作简便,性能好,效率高,并以其优质服务长期受到海外客户的赞誉。

柳编制品采用沿淮低洼地带宜种的杞柳,精心编制成提篮、提包、坐椅等多种工艺品。制作考究,品质优秀,品种丰富,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远销世界各地。

果蔬食品六安果蔬食品品质好,制作优,无污染,国际市场十分看好。出口品种众多,有速冻蔬菜、山芋、草莓和龙虾,有板栗罐头、西瓜酱、芦笋,有香菇、木耳、野生薇菜干等。

香精香料主要有诺伊牌甲基环戊烯醇酮、乙基麦芽酚及香草香精等。其原料天然优质,具有抑酸、抑苦、去腥膻、除刺激之功效,产品通过is0质量体系认证,达到了fcc—iv国际行业标准,销往美国、日本等地,国外多家企业指名认购。

传奇的太子降生路霍山县城至湖北交界的回头岭百余里山路上,一个神奇的传说洒落一串有趣的地名,寄托着人们扶弱人们扶弱扬善的美好祈愿。

据传元末,某天师托梦与皇帝,某日某地,太子降生,元朝江山不长矣。皇帝命巫师一算,降旨霍山一带缉拿末出生的太子。县官便将境内怀孕8个月以上的妇女一个个破腹取胎,回禀皇上。皇上再焚香回问天师,天师曰:“天子未获”。皇帝旋即指派邵穆将军带兵再去捉拿,临盆在即日的朱元璋之母当时恰在霍山县城,急忙向西南大山疾走,来到淠河之滨,水浪滔天,追兵快至,情势十分危急。忽然,水上漂来一方黑石,渡着朱母平安过河。从此,这里名曰“黑石渡”。朱母又急行十数里,一峰耸立,山高坡陡,难以逾越。正焦虑间,山林中忽跳出一头梅花小鹿,低头一口一口吐液,顿时化成步步石阶,让朱母安然登上山顶,

这便叫“鹿吐石铺”。又走一段,朱元璋降生,此地便名“落儿岭”。再走五里,是太子降生后的洗澡处,称之为“洗儿塘”。再往前走,大雨将至,朱母暂息一座庙中,此乃“太子庙”。朱母冒雨前行,穿过一个泥泞山坳,这里就叫“烂泥坳”。翻过一座山岭,朱母气喘吁吁,唉声长叹,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教朱母倒穿鞋走以造成假象迷惑追兵,此岭便叫“土地岭”,岭下的山冲便称“倒靸冲”(现谐音名“道士冲”)。朱母继续前走,又一条大河阻路,正犹豫间,河水断流,河心显路,朱母渡河之后大水依旧漫河而流,这里就叫“漫水河”。再说邵穆将军,追不到朱母踪迹,走投无路,站在岭头拔剑自刎,此岭便称“将军岭”。朱母回头再也不见追兵,坦然走向湖北地界。这皖鄂分界的山岭,人们叫它“回头岭”。

行云流水一孤僧

出处 民国·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鉴赏 苏曼殊描写自己出家为僧,一个人孤独流浪,就像行云流水般的漂泊天涯,心情痛苦凄凉。若是暂时抛开苏曼殊的飘零身世不看,单独看“行云流水一孤僧”这句诗,倒也别有一番飘逸洒脱的尘世之美。

原诗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狂歌走马遍天涯

出处 民国·苏曼殊《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鉴赏 一面狂声高歌,一面骑着马四处流浪,几乎走遍了天涯海角。此诗作者苏曼殊身世飘零,心虚凄苦异常,不得不狂歌走马,藉以发抒自己满腔的愁情苦思。撇开原诗的悲苦意味不看,单看“狂歌走马遍天涯”这句诗,倒也充分流露出流浪者的潇洒豪情,狂歌长啸,意气风发,广阔天涯,何处不是家!

原诗 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春雨》

鉴赏 脚踩着芒鞋,手托着破钵,孤独地漂泊在无人相识的异乡路上;踏着满地的樱花不停地向前行走,不知究竟走过了几座桥。芒鞋:是草鞋。苏曼殊幼年即出家为僧,和尚外出脚多穿芒鞋、手托破钵沿途化缘。这首诗是曼殊和尚描写自己有如飘零落叶般的凄凉身世,哀婉动人。“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两句诗,颇能描写离乡背井者,天涯漂泊的孤寂与痛苦。

原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出处 民国·苏曼殊《寄调筝人》

鉴赏 我一心向佛,情愿忍受多情女子的怨恨;佛家说怨恨的产生,就是因为有爱有情。带着雨笠,披着蓑衣,归向那一片迷茫的烟雨中,我的心湖已经平静无波,与人无所爱恋,也不会发生嗔恨。苏曼殊早年出家,曾经写过“不向情田种爱恨”的绝情诗。这首诗描写他对爱情的推却,情意缠绵悱恻,情根还未完全断绝。

原诗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情。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春雨》

鉴赏 楼头上飘飞着绵绵的细雨,有人在那儿吹着凄凉幽怨的尺八箫。流浪天涯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看那汹涌澎湃的浙江大潮?日人爱一尺八长的箫,叫“尺八箫”。箫音哀怨,最易引发人的满腔愁苦。浙江钱塘江的潮水,汹涌澎湃,是我国有名的胜景。曼殊和尚作此诗时,人在日本。这两句诗描写长年漂泊的人对故乡的深刻思念。

原诗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出处 民国·苏曼殊《东居杂诗》

鉴赏 彼此难得相逢,请你不要问我人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只因为一想起多难的祖国,就令人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作者苏曼殊早年参加革命,满怀报国热诚。这首诗描写他身在日本,心在祖国的忧愤情绪。

原诗 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

鉴赏 华严瀑布的水势千尺高,却还比不上你对我的深情爱意呢!苏曼殊是民国初年有名的诗僧。诗中那位女子深爱曼殊,尽管曼殊早已出家为僧,但她对他的爱意,仍使他感动万分。华严:是日本的地名,以瀑布著称。这两句诗是由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变化而来。李白描写友情,曼殊却是描写爱情。

原诗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难量旧恨盈;华严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爱我情。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出处 民国·苏曼殊《本事诗》

鉴赏 面对你真挚的情意,我只能以一钵无情的眼泪回送给你。只能怨恨我们相逢不是在我尚未剃发为僧的时候。 剃,是指剃发。一代诗僧苏曼殊身世飘零,年轻时就出家为僧。后来有女子对他十分钟情,情愿以身相许,因此他就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原诗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99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