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喜欢结婚
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喜欢结婚,就目前中国适龄青年对于婚姻的态度来说,更多的人对于婚姻持中立态度,这种想法无疑是加剧了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喜欢结婚。
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喜欢结婚1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也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
年轻人的结婚率、生育率怎么跌成这样了?
作为被热心关注的对象,年轻人们的答案其实早已达成共识。
不结婚?从最浅层的来讲,那就是没时间:没时间恋爱也没时间结婚。
据中国青年网联合珍爱网发布的《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显示,“工作忙”是年轻人单身排行榜的前三原因之一。
一个网红博主吐槽:没时间、没钱,连恋爱成本都负担不起,别说结婚了。
至于没时间结婚,昨天关于这个事网上都吵翻了,网友:3天婚假,完全不够用,简直就是上班期间抽空结个婚!
但这也只是表象。
不想结婚的年轻人关心的是婚假吗?不是,大家更承受不住的是结婚成本和结婚背后附加的种种压力。
首先就是没有安全感,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但保障少,这是一个很大的生存顾虑。
其次就是另一个更沉重的顾虑:经济压力。
有网站做过“结婚最大顾虑”调查,其中没有房产、资金不足占了40%,所以相比于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敢结婚”,不如换成“年轻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敢结婚”——
想想房贷、车贷、生活成本的压力,再掰着手指头算算生育成本,年轻人萎靡了。
前段时间,去鹤岗买房成为热潮,几万块就能拿下一个房,很多年轻人都心动了。
抖音博主郑前两年前就从广东跑去鹤岗生活了,他用“解脱”来形容自己,“这一年里,没有房租,没有房贷,生活压力小了太多,简直就是解脱。”
更沉重的一个现实障碍是生育成本。
新浪财经发布过生育成本的城市排名,暂不提“北上广深”,哪怕在普通城市,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在100W+。
种种真实且残酷的压力下,年轻人们对待婚姻和抚养下一代都多了一份谨慎。
但这种谨慎也是一种负责的表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对另一半和下一代的人生负责。
所以,低结婚率低生育率的数据虽然冰冷,并不意味着爱少了,情感欲望低了。
大家其实更理智了,我们都在寻找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平衡点,也想用自己更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喜欢结婚2最近,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公布了关于我国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其主要信息来自于国内民政系统以及国家医疗保障系统。
我国国内婚姻登记率连续走低这件事,从身边越来越多适龄青年未婚就可以看出。在中国沿袭千百年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习俗,在世俗面前,正在走向边缘。
官方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次自2013年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结婚率下跌。而且这个数字也创下了自2003年8114万对以后的17年历史新低。
为什么大家对于结婚这件事,不感兴趣了?
自人类诞生至今,历史车轮的前进一直伴随的就是两个主线任务“生下来”和“活下去”。
婚姻是繁衍的前提,而后代则是保证国家健康发展的根基。之前我们常说“有国才有家”,但却忽略了家庭这个个体单元才是组成国家机器的零件,家庭如若崩溃,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而抛出所有外因背后,结婚率走低的必然结果就是出生率的降低,而随之高涨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拉响了警报。
在前不久对于90后的收入调研也反馈,不少90后在适婚年龄都是“负债生活”的,自己都难以养活,更何况是2个人,甚至3个人。
而导致90后负债的最大根源就在于“房价”,所以之前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和拆婚药”。
在水涨船高的结婚成本面前,即使看似坚不可摧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也脆弱了。结婚前,双方老人见面,有多少因为彩礼和房子的事情拆散了鸳鸯。
先说彩礼,虽说国家现在出台了政策,对于“天价彩礼”的势头有所遏制,但部分地区的彩礼还是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再加上酒席等一系列费用,这就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但是,对于房价来说,这些付出又是杯水车薪。就目前各个城市的房价来看,百平米的房子就要几十万上百万,而且在农村结婚,女方也要求在城市有房,有的甚至会要求在房产证上署上双方的姓名,这人人都往城市跑,房价自然就是水涨船高。
所以,结一次婚,可能是耗尽了一家人半辈子的积蓄,按照普通工薪家庭的收入,这一门亲事,可能要在孩子15岁的时候就开始攒钱了。
抛去物质方面,就目前中国适龄青年对于婚姻的态度来说,更多的人对于婚姻持中立态度,这婚可结可不结,自己过得也不错,这种想法无疑是加剧了结婚率持续走低的现状。
过去结婚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而现在结婚倒像是把城门打开了,你看了周围人结婚,自己反而不那么想进城了。
但无论如何,人类总在进化,繁衍一直在持续,在国家出台的促婚政策也可以看出,未来结婚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喜欢结婚3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期公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
在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比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
这也是自2013年后,连续7年下降。
而2020年登记结婚的人数,也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近17年中的新低。
如果单纯从数据上来看,去年登记结婚的人数确实呈下降趋势。
也许有小伙伴会说,去年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导致了登记结婚的人数减少。
在我看来,确实存在疫情影响的因素,但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除去疫情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下面几个因素:
一、老一辈的观念 VS 现代年轻人的观念
我相信,十个年轻人中至少有九个听过家中长辈常说的一句话:年轻人,要先成家后立业。
这是中国古人传承下来的一种理念,其中的核心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国古人的人均寿命较短,早婚早育才是硬道理。如果是按照现代人的年龄才结婚,恐怕只有一半或更少的人在孙子出生,甚至看不到孙子出生就与世隔绝了。
更别说什么四代同堂了。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在长辈眼中看来,未成家的男子始终还是个“孩子”。
只有在成家后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让人承担起家庭、生育和感情的责任,进而形成完整的个人价值观,然后才能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好,再加上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结婚已然不是现代年轻人的一个必选项了。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智能化的生活方式占据现代年轻人大部分的时间,现实中的社交越来越少,不说结婚,甚至找对象都成问题。
而且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结婚面临的成本更是巨大,所以大多数的现代年轻人的想法都是“先立业,后成家”,因为不立业根本就娶不到老婆。
二、男女择偶标准的条件不同
社会的发展,也让男性和女性的`教育知识水平不断增加,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却出现了让大部分的女性不愿意结婚,而很多男性找不到另一半的这类怪异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现象?
大致上是因为“上迁”的原因,女性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都会喜欢选择一个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男性作为结婚的对象。但男性不是很喜欢找比自己有能力的女性,他们更多想要找一个比自己层次低一点的女性。
其中有一部分的女性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条件或是其他的原因而停留在各个层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剩女”。
有“剩女”自然也就会有“剩男”。
他们主要出现在社会底层,主要是因为没有女性会选择上迁到这一层,而且还常常因为自身不够“优秀”,无法晋升到上一个层次。
其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择偶标准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就是反过来罢了。
三、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越不愿意“妥协”
很多研究表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城市,人们对婚姻的渴望感就越低。
因为随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人们的个性需求就越强,再加上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自主独立性之后,人们就会不愿意去为了别人而妥协自己。
但是,婚姻偏偏就是“妥协”的产物。
它意味着个人变成了家庭,其中又涉及到了另外两个家庭或家族的关系,还有生育和教育后代等一系列的问题。
可有的人会问,恋爱作为婚姻的基础,为什么很多人会愿意花时间恋爱,而不愿意结婚呢?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哪怕恋爱是婚姻的基础,但恋爱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为彼此负责,更多的是道德上的约束,没有法律的约束。
而婚姻里面则是涉及了责任和义务,是受法律约束的。
所以,越是个性需求独立的人,反而越是不愿意“妥协”婚姻。
近七年来,我国初婚人数减少将近一半!2021年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失调
结婚率和离婚率: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结婚人数: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三是养育成本高,四是结婚成本高,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六是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
已婚比例和未婚比例: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近七年来,我国初婚人数减少将近一半!2021年普查数据显示,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失调。
结婚率和离婚率: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结婚人数: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另外,初婚年龄大幅推迟。
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一是年轻人数量下降,二是适婚人口男多女少,三是养育成本高,四是结婚成本高,五是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六是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
已婚比例和未婚比例:从2009年到2013年,20-39岁女性人口中,已婚比例从7793%下降到6706%,到2019年,又上升到7272%。2019年,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为1816%,女性未婚比例为87%,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结婚率并非这几年才开始下降的
如果仅仅是五年期间内结婚率下降,其实还不算什么大事,可能是近两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前几年又有各种各样不同原因引发的短时间现象。
但是,一旦将时间线拉长一点,我们会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已经有将近10年的时间,我国的结婚率就开始持续下降了。
根据泽平宏观的研究,从2013年结婚率见顶后,登记总数就开始下降了,并且几乎每一年,都有媒体提到结婚率下降这个现象,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
不少城市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合肥最近几年的结婚登记数量:
与江苏相差无几,都是从前几年开始快速地回落,而且下降曲线非常地明显。
人们不结婚,就不会生孩子,进而影响生育率,影响社会各个环节,这可是天大的事。
这一连几年的结婚总数降低,是无法用普通的只影响一段时间的特殊现象来解释的。
在仔细研究下,我们找到了结婚人数下降的秘密。
结婚率下降,是从人们选择晚婚开始的
咱们来看一组数据,从2005年到2019年,结婚登记人数(含再婚)的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20、2021全国数据缺失)
年轻人开始变得越来越晚结婚了,从原本20-24岁的绝对主力军变成了以25-29岁为主力,并且年岁还在不断攀升中。
当然,结婚年龄推迟并不是坏事,一方面说明了年轻人是考虑清楚了,有了经济基础后再结婚,另一方面也说明再婚的人可能也变多了。
都挺好,真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可以看出来:年轻人是不是变少了?按道理来说,结婚的主力是年轻人,怎么20-24岁这里人变少了?
咱们再来深究一下:
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80后、90后、00后的人数都是在不断减少的,而这些人是结婚的主力人群,所以我们肉眼可见的结婚人数变得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结婚年龄提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年轻人变少了。
这其实也对应着人口高峰期一代的落幕。
1981-1990年是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时代,这一代人到了结婚年龄,自然就拔高了结婚率。等到这一代人大多数已经结婚了,那么自然结婚率也就下来了。
归根到底,是否结婚,外界影响其实真的不大,根本原因还是人口的红利逐渐消失。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以回避的原因:在年轻人中,男女性别比例也比较失衡。
图中出生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出生一百名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的数量 ,比如1186指的是,当100位女婴出生的时候,就有1186位男婴出生。
看下从1982年到如今2000年的性别比,这些人是如今结婚的主力人群。
按照201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来看,90后男性比女性多了将近900万,00后性别比更严重一点,男性比女性多了将近1300万。
这一段时间内整体出生人口就在下降,适龄女性的占比还在不断减少,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
年轻人的总量变少了,年轻人中女性更少,结婚人数能不下降么。
而且,越来越多的经济独立女性选择晚婚了。
从1990年到现在,姐弟恋的总数渐渐增多了,也侧面说明了女性独立与经济地位崛起。
尤其是高学历的女性越来越多,2015年时,30岁以上未婚女性数量从2000年的154万上升到了590万,其中30岁以上的研究生女性中未婚占比高达11%,比本科及以下的5%要高出不少。
随着女性独立和经济不断提升,到现在这个数字应该还会更多。
看着人口和男女出生比的情况,可以预估到,今后几年,结婚总数还会继续下降的。
从不同城市的结婚率来看, 是在分化的。
虽然结婚总数在不断地下降,但也别太担心,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属于二三十年前那个时间段出生的人口对现在的影响,不可人为干涉。
我们所能干涉的只有后面,在2015年后,出生性别比已经在开始回落了,后续也在不断地调整。
不过,并不是每个城市的结婚总数都在下降。
比如杭州在2021年的结婚登记总数,就比2020年增加了2135对。
这主要是因为杭州在抢人大战中独占鳌头,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来。年轻人多了,自然结婚总数就大大提升了。
小城市的人,都在往大城市走,随着将户口落在这里、安家到这里后,年轻人进行婚姻登记的地点就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般来说,年轻人进入的城市,结婚登记的总数会比流失的人要多很多。将杭州这种人口流入的城市,与人口流出城市放在一起对比,更为明显。
北京90后结婚率不足10%。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不同的人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爱情充满期待的人往往拥有着积极的想法,他们认为的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另一部分对婚姻抱着消极态,而另一部分对婚姻抱着消极态度的人则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90后登记结婚的人数不超过1,000万对,占整个人群比例不足10%,这个结果还是让人较为意外的。
现在的时间是2022年,在2021年结婚的人数统计约为15272万,以25岁作为计算基准,1996年到1998年每年新生人数约为2000万,再排除2021年的二婚以上统计人数,我国仍有七成以上的人口仍然处于单身。
以目前这样的趋势,结婚的人数在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少?结婚人数的趋势又和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步入高校的人数逐年增加,直到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已达到1076万。大约计算下来,几乎同龄人中有一半都进入了高等学府。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岁,高等教育似乎推迟了一部分人的结婚计划。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将是大多数人的首要任务。成家立业,在过去几千年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结构是合理的。然而,在2022年,找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是当下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应届毕业参加工作以及一部分人需要2-3年的调整工作,这无形中也推迟了婚姻计划。
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只要有结婚计划,父母会帮助子女全款买房或者部分按揭,上班之后,虽然收入不高,生活上也没啥压力,总之,在父母的庇护下,结婚也不是很难的事。而且过去十几年的一段时间,正是我国gdp飞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是生机勃勃。工资收入涨得也很快。结婚、生孩子、买车、换车、换更大的房子。主要是搭上国家上升的这列快车。一切似乎都没那么困难。
然而,最近这几年,对于刚毕业找工作的年轻人,似乎处处都充满了考验。很多人无耐的选择继续读书。继续读书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可是仔细想想,无论读多少书,最终目的,还是需要回归社会。即便留在高校就业,那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可以如愿的生活。拿到研究生学历后,在学历上虽然增加了找工作的砝码,但在工作经验上也缺失了更宝贵的实战经历。在很多工作岗位中,高中生经过一番培训,就完全可以胜任。在这里,并不是宣扬读书无用论。不过多读几年书,会客观地推迟了年轻人的结婚计划。
高房价,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中国的房价。这样的说法是不公平的,房价的上涨,获利的可是开发商。丈母娘背了一段时间的锅,丈母娘也无法让房价下跌。如今的房价,动辄几百万,这让很多家庭无法承受。年轻人要结婚,需要房子,房子离年轻人也越来越远,婚姻也越来越远离年轻的人们。
当房子成为一项奢侈品后,人们对奢侈品的追逐越来越疯狂,衍生出的天价彩礼,以及苛刻要求,也成为抬高自身身价,鄙视他人的工具。越是得不到,越是疯狂追逐。婚姻甚至成为了一门敛财生意。
虚荣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一味的追逐虚荣、追求攀比,就会误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脱离了现实生活,也会走上扭曲价值观的道路。于是,婚姻变味了。原本最基本正常的人类需求,变成了阻碍人类发展的障碍,结不了婚,就生不了孩子。更别提成家立业了。再退一步,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就是眼下唯一能努力去做的。
自从实际的结婚年龄一拖再拖后,未结婚先同居,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流行。如果同居后最终走入婚姻,这应该是一件不错的好事。
可是,好事并非总是能够圆满。有的女孩在经历多次同居,分手后,已经打掉好几个孩子。自己的身体也遭受了严重的伤害。这些发生过的故事,对结婚计划也产生了影响。
婚姻本该是严肃的。这些年,无论男女对性的放纵,也进一步改变了婚姻本该严肃、庄严的态度。过于随便的“性”观念,也使婚姻的抉择上过于草率。趁着年轻,多玩几年。这种物质化的观念,有时也使本该严肃的事情成了一门交易。
另一方面,这些年本该步入婚姻的年轻人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关心照顾下的孩子,变得享受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是理所应当的。其实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没有这么幸福的人生,老一辈都是将自己人生的遗憾在孩子身上弥补。
年轻人们这些年的成长是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一个时代,理所当然的认为生活就该如此,却不知道家人对自己的宠爱不是社会本来样子。在追求婚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包容他人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两个备受宠爱的人组成的家庭,也许无法为组成的家庭付出更多。对于婚姻来说,年轻人们的内心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这也是很多人即便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仍然无法走入婚姻的殿堂,无论男人女人,他们的内心还是尚未懂事的孩子。也无法担负起婚姻带来的责任。
到文章的结尾,我还想再提下这几年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也许是生活的负担太重,每个人在婚姻中已经太疲惫。另一方面,诱惑太多,每个人看着自己的生活,总觉得是悲剧,看看朋友圈的别人生活,总觉得别人的像中了**。如果每天总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挑毛病,那是为难自己,如果每天都向往别人的朋友圈,也要小心自己变成韭菜。
结婚的人数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少,这个答案也许不会太乐观。如果还处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那结婚这件事也会更加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