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为什么要撒谷豆?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撒谷豆?,第1张

撒谷扬豆:新娘上轿前,要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手持装有谷子、豆子等五谷杂粮的器物,到处撒播,最后一把要撒在花轿当中。当花轿来到男家时,也有人照样撒谷扬豆。这样做的含义是,女方希望女儿出嫁后吃穿不愁,享受清福;男方则希望娶新妇后带来好运,五谷丰登!也有的说这种习俗是为了避邪,撒一些粮食给那些捣乱的鬼神,阻止他们进家门。现代婚礼中有人在楼梯上撒麦肤也是取此意。

撒谷豆习俗已隐含有祝子之义。因为撒谷豆壁三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三煞会危害尊长,而且会造成新婚夫妇婚后无子。三煞本来是隐身在门上的,新娘入门,它们便会附身而进,造成危害。看来,新娘是最容易招致邪魔缠身的人,是不祥之人。这种观念必然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许许多多婚礼辟邪仪式,都是围绕驱除附在新娘身上的邪魔而进行的,应该是出于同样的观念。后文将作详述。

宋朝,撒谷豆习俗已在民间流行。《梦梁录》:“迎至男方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克择官执花斟,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撒,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以压青阳煞耳。方请新人下车……”《东京梦华录》也说:“……新妇下车了,有阴阳人执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咒祝望门而撒,小儿辈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俗云压青羊等杀神也……”宋朝撒谷豆的目的在于压青阳(羊),与汉代压三煞是一致的,只不过经过演化,所压对象已由三煞演变为其中的一煞青羊。至晚近,一些地方的婚礼习俗仍保留着撒谷豆的遗存形式。

民国三十三年《洛川县志》:“新妇下轿,提斗入室。另一善口技者,手执枣刺一根,满悬果食之类,高声朗唱‘拉枣歌’;放纸炮;取升了内预盛之五谷、草根,抓向新妇抛掷。”

在有些地方,撒谷豆演变为撒米。在举行撒米仪式时,还要以鸡血祭奠花轿,以加强驱邪的效果。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女至婿门外停轿,傧导新郎出,对轿赞三揖。庖者挈雄鸡抉冠血祭舆,掷于舆后,复掬米舆上,其名曰‘回车马’。谓新妇先灵随舆来者,为此厌之。”

撒米也有在女方家举行的,也为古代之遗俗,因为汉代撒谷豆,既要在男方家举行,也要在女方家举行。民国二十年《嘉禾县图志》:“花轿离女家时,洒水散米。”民国十九年《龙山乡志》:“女登舆,障以伞,以柏叶杂米撒之。”

撒谷豆遗俗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传承。湖北鄂西土家族地区就曾有这种遗俗。清同治九年《长乐县志》:“迎亲将及门,必于门外设一座,上列香、烛、酒、帛、鸡一只或蛋一元,米一升,请士人端拱祝回女家宅神。祝毕,手握米抛掷新妇轿,谓之‘拦车马’,亦曰‘回神’。”

清光绪六年《巴东县志》:彩轿“将至门,预请秀才一人,穿公服,排香案灯烛,案上置米一升,婿立秀才后。秀才迎女轿,撒米三揖,婿随揖,名曰‘拦车马’。”土家族诗人田泰斗还写了一首《竹枝词》描绘长阳撒米习俗:“回神暂驻七香车,米粒声声响轿纱,我替广寒仙子怯,惊心已入小郎家。”读其诗,如闻米粒撒到彩轿上发出的沙沙声响。

藏族有撒青稞麦婚仪习俗,其俗也可视为由汉族撒谷豆习俗传承而来。民国二十五年《西域遗闻》:“婚期,设凉棚于门外,高设坐垫,撒麦为花,坐女于上,父母与亲朋列坐于旁,陈肴核、茶酒于小几食之。亲朋各以稞麦故意掷女身,乃共扶女至婿家。”清宣统三年《西藏新志》:“至婚期,女家于门外盖大棚,室内中央高铺蒲团,撤(撒)布麦以为花,女坐其上,父母坐左右,亲友等雁行坐。桌上列果物、糖枣等数盘及茶、酒、米粥。女皆食毕,二家亲友扶女步行至男家,所距道远,则乘马。亲友各获青稞麦向女撤(撒)布,女家赠哈达于亲友。”藏族又有撒五谷婚仪,与汉族撤谷豆原始形式很接近,从中也可见撒青稞麦与撒谷豆的渊源关系。民国十九年《西藏纪要》:“新妇进门时,迎者匿于黑暗之处,趁新娘不觉时大吼一声,随撤(撒)五谷一把,使新妇惊愕,以为可以将新妇随身带来之恶魔吓出。”

撒谷豆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撒草。草指谷物茎秆,为谷类的角征。撒草与撒谷豆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两者同出一源。明朝周祈《名义考》:“京师娶妇之家,置草于门,以徘方尺幂其上,人多未知其故。昔汉京房之女适翼奉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三煞在门。”撒谷

豆与撒草同为一种仪式的不同形式,所以两者往往相互交融,难分彼此,撒谷豆仪式往往既用谷豆,也用草(切成一节一节的草)。撒草仪式没有像撒谷豆仪式那样广为流传,但也未断其流,至晚近仍未消绝。民国二十年《成安县志》:“新娘来到男家,……进行时,有晚辈儿童用草、枣、铜钱等物洒新娘身上,曰‘撒草料’。”

从汉至晚近,撒谷豆及其变形形式撒草一直盛传不衰,并且遍布我国广大地区,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婚礼辟邪仪式。那么,追究起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撒谷豆与撒草仪式为什么能起到为婚日辟邪的作用呢按马之(马肃)先生的解释,是因为谷豆、草均为牛羊饲料,鸡也要啄草觅食,抛撒这些饲料,可以饲三煞神牛神、羊神、乌鸡神,以免除其对婚姻的危害。这种解释可能有民间说法方面的依据,但并不能揭示该俗的真实内涵,也不够全面。因为从前引资料来看,撒谷豆与撒草仪式所辟为害邪魔,并不仅仅限于三煞,至少还包括女方的祖灵。要了解撒谷豆与撒草的真正奥秘,必须从分析谷豆、草的文化含义入手。草为谷豆的替代物,其文化含义与谷豆相同,因此,我们只需分析原型物谷豆的文化含义。

谷,在古代可以作为一切颗粒状态的农作物果实的总称。《说文》:“谷,续也,百谷

总名。”在古人看来,豆也属谷类。古人所说九谷,即包括豆类。《格物总论》:“九谷者,稷、秫、黍、稻、麻、大小豆、大小麦是也。”古人又常以五谷来概括谷类,“五谷丰登”成为最流行的祈祝丰年的吉祥用语,所以撒谷豆又可称为撒五谷。总之,撒谷豆,就是撒各种谷物。谷物为农业社会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生活资料,古人奉以为珍宝,并创造出谷神,春祈而秋报,谷物由此而成为吉祥物。谷物的丰收,成为国兴民富、天下太平、政治昌明、人民有德的象征。《格物总论》说:百谷,“盖人食之则饱,不再

食则饥,未也不资以为生也。”《渊鉴类函》引杜甫《策》说:“谷者,百姓之本。百役皆出。”同书引范子《计然》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也。”这些引文说明,古人以谷为生命之本。谷由于对生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引起古人崇拜。古人崇拜谷,创造了神稷神,加以祭祀,以祈五谷丰收。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四引《孝经纬》:“稷,五谷之长也,谷众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稷神,本为自然神,后经人神化为人神,一些开创农业行先河的祖先都被奉为稷神,最著名的稷神为周人祖先弃,称为后稷。《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海内经》说:“后是播百谷。”《国语·周语》说:“稷勤百谷而山死。”《淮南子·汜论》说:“周弃作稼穑死而为稷。”稷或后稷应是周弃死后被奉为谷神的神名,因其神名远播,记其生前事迹亦用神名。典籍中又有称其他农业神为稷的例子,又说明稷为通用的谷神名。汉朝蔡邕《独断》:“稷神,盖厉山氏之柱也。柱能殖百谷,帝颛顼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周弃亦播殖百谷。以稷五谷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此说很有见地。由此可见,古人所祭的谷神稷神,已不是一般的

自然神,而是上升到了祖先崇拜的神灵。而谷物,正是由于与祖先崇拜的联系而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着神圣的宗教意义。

由于上述原因,谷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之物,同时也成为吉祥物。古人认为:五谷丰收是天时、地利、人和、无疾无妖的祥兆。《禾记》说:“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疹不作无妖,祥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古人相信:谷物在梦中出现,则大吉,预示着发家致富。《梦书》说:“五谷为财饮食物。梦见谷,得财、吉,五谷入家,家当盛。”古人还相信:军营中若生谷,也为大吉。《兵书》说:“军中地

生五谷,将军得天道,大吉。”古人还以谷为医治疾病的良药。《周礼》说:“疾,医以五味、五谷、五乐、养其病。”古人将谷称为嘉谷,视为与凤凰、麒麟等同样珍贵的吉祥物,据《史记》记载,齐桓公俗祭祀天、地,管仲加以制止,其原因之一是“嘉谷不生。”其文说:“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俗封禅,毋乃不可乎!”

谷为吉祥物,具有种种神奇的力量,所以,人们认为婚礼仪式撒谷豆能够起到辟邪作用。

另外,谷为种子,繁殖力强,这也是古人将其用于婚仪的原因。《格物总论》说:“昔

春而种者,子粒耳,秋而收者,万颗也;划春而入土者,升斗耳,秋而登场者,仓箱也。”古人崇拜谷种的繁殖力,并且以为谷种与人可以相互感应,谷种的繁殖力可转移至人身上,用以繁衍子嗣。撒谷豆辟邪婚仪中,也潜含有祝福祈子之义。后来,在一些地方,撒谷豆的辟邪意义逐渐淡化,祝福祈子意义则越来越突出,撒谷豆遂由辟邪仪式转化为祝子仪式。广西柳江等地的壮族有撒五谷的婚礼习俗。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时,一位上下辈双全的妇女,手持“五谷袋”,要边念吉辞,边向新娘头上、身上以及新娘来的路上撒五谷(玉米、小麦、黄豆、稻谷、荞麦等),以祝愿新娘早生贵子。甘肃积石山的保安族称撒五谷为撒五色粮。仪式是在女方家举行的。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新娘即将上轿前,用右手端着装有麦、豆、青稞、玉米、糜谷的五粮盘,边倒退着往大门外走,边用左手抛撒五色粮,堂屋、院子、畜圈等处都要撒到,以祝福娘家五谷丰登、牛羊满圈。此谷也有祝殖求子之义。另外,撒谷豆 的变形形式撒草的功能,后来也由辟邪转化为祈子。陕西关中地区旧时有散草婚俗。迎亲时,花轿来到男方家门口,一个提着斗的人便出来边走边将斗中盛着的麸皮、谷草秆、核桃、红枣等向新妇身上抛撒,同时,还要即兴唱歌:“一撒麸,二撒料,三撒新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媳妇进了门;新媳妇,好脚手,走路好像风摆柳;今年娶,明年抓,生下个胖娃叫大大(爸爸)。”转换了功能的撒草婚仪,增添了果子类抛撒物,以突出其祝子意义。

撒谷豆婚仪由辟邪意义向祝子意义的转化,反映了婚仪中的辟邪习俗逐渐转化为祝子祝福习俗的基本趋向。当然,撒谷豆在不同地方的传承演变情况是不同的。也有不少地方的撒谷豆婚仪,直到晚近,仍偏重于辟邪功能,谷物的辟邪意义仍十分突出。

五籽是葵花籽、西瓜籽、芝麻、花生、杏仁。寓意五子登科。

被子下面还会藏有:枣、粟子、花生、圆圆、甜饼。寓意:早生贵子,早立子,花着生,幸福甜蜜,圆圆满满。

结婚流程

我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它将相亲、订婚阶段的过程简化,比如,将请期(商定迎娶日期)并于纳吉(送礼订婚)中。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1

撒谷豆和撒帐 ,都是我国旧式婚礼进行中的主要节目。

旧式婚礼中,是凡女子临上花轿之前,必请一位全福太太手拿米斗或簸箕,将米谷和豆子到处撒播,尤其是花轿的里里外外都要撒播到。当花轿到达男方家门前,新娘下轿进门时,也有人照样撒播,此即“撒谷豆”。婚礼完成后,一对新人并肩挽臂步出婚礼礼堂时,观礼的亲友纷纷拿起预备好的谷豆、花瓣迎着新婚夫妇撒去,借以取笑,并示贺喜之意。

撒谷豆的习俗,在两宋时代已相习成风。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引《知新录》说,“以麻豆谷米禳之,则三煞可避。”宋时高承在其所撰《事物纪原》中解释说:“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但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与其说这是汉族文化传播的结果,不如说这是出自人类的共同心理和信念。不过因地区不同,所撒的内容也不同,但一定是粮食,或其他植物的种籽。

撒谷豆的古风,到宋代的江浙地区演变成为撒“护姑粉”。“护姑粉”与撒谷豆的性质虽不同,其作用则是一样的。撒谷豆的作用是饲羊、鸡、牛三煞,叫它们忙于啄食,无暇危害新娘;护姑粉的作用则是迷蒙三煞的眼睛,因而无法张目肆虐。

与撒谷豆不同,撒帐的意义则在于祈祝多男。尤其是,撒谷豆的时间是在新娘初出娘家及初入婆家之际;撒帐则是在新娘到了婆家,行过婚礼,进入新房时的举动,且撒向床内,故名“撒帐”。据赵翼说,“撒帐实起于汉武帝。”他于李夫人初至时,叫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并以衣裾盛之,说是多得多子也。唐中宗时,铸撒帐钱,重六铢,文样“长命富贵”,每十文系一彩绦。可见唐人的取义不再在于祝多子,而是向新人祝福。

撒帐的习俗由古传承至今,所撒的果子也是千变万化,五花八门,但始终不离祈子的宗旨。云南昆明用瓜子、松子、莲子、白果子、枣子五种果子,意为“五子登科”。 苏北水乡则盛行由民歌手主持撒帐,其时歌手捧着满满一淘箩花生果、核桃、桂圆、枣子、芝麻糖块,一边唱着《撒帐歌》,一边将果子撒在喜床四角,再撒给贺喜的客人,撒得满房满地都是喜果,意为喜庆祝贺和对新人的良好祝愿:枣子寓意“早生贵子”;桂圆寓意“团团圆圆”;花生寓意“男孩女孩插花着生”;糖块寓意“甜甜蜜蜜”。(2011-0917 08:19 扬州晚报)

2

醮子礼

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到新娘家亲迎时新娘家也有 醮子礼 ,庄重且有仪式感,不再是以往的破门而入,夺门而出。它是父母之命在大庭广众之中的确认。是男方对女方家人的尊重,是新人对父母、族群及来宾的尊重和感恩。

传承中华传统婚礼文化,发展现代婚礼事业,“新六礼”传承人——襄阳大勇哥!

3

结发夫妻

早在周代就已有“ 五礼” 之说,祭祀之事为 吉礼 、冠婚之事为 嘉礼 、宾客之事为 宾礼 、军旅之事为 军礼 、丧葬之事为 凶礼 。这其中,嘉礼又包括 冠礼和婚礼 ,而冠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人礼。古时男子成年的年龄是16岁,女子成年是14岁。在成年前,男孩儿女孩儿头发都是披散的,只有在成年之时才会将头发盘结起——即结发。因此,古人将结发看作人生的第一次,而“结发夫妻”所指实为原配夫妻。

何为 结发礼 。古人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是血脉的延续。因此,当原配夫妻中的一人不幸离世,生者会将自己的头发和逝者的头发分别截取一段,绾在一起表示纪念,称为“合髻礼”。此外,合髻礼在唐代还被演变为男女私定终身的一种形式。唐女子晁采为情人写了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何人处,绾作同心结。”说的就是“合髻”。

宋代后期,倒是在婚礼上出现过合髻礼,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但因不合古礼,所以颇受责备。欧阳修《归田录》就曾提到:“刘岳《书仪》,婚礼有女坐婿之马鞍、父母为之合髻之礼,不知用何经义,固不足为后世法矣。”而司马光《书仪·亲迎》也曾提到:“今世俗有结发之仪,此尤可笑。”司马光所说的结发,指的正是合髻。自宋代以后结发礼就从未在婚礼中出现。

此外,中国的婚礼历来都忌讳出现金利之器,特别是截取头发用的剪刀,更是会让人联想到血光之灾,这也是 结发礼不应出现在婚礼中的原因 。

自古以来,中国的婚礼典制尊崇的都是周代的周礼和宋代的朱子家礼,而两者均未在婚礼的阐述中提过“合髻礼”。现代人既然要做中式婚礼,特别是汉唐婚礼,那就应该深入学习和了解传统婚俗文化,切不可将不该出现在婚礼上的环节强加在仪式之中!

4

茶礼

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原来出于古人对茶树习性的认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因此把茶树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以茶作为男女订婚的茶礼。

“ 三茶礼” 旧时多流行于江南汉族地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另一种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第一道、第二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由家人收去,第三道茶作揖后才可以饮。

怀孕时的迷信 [习俗] 怀孕时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注意的。现今虽然医学发达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些事故及异常现象发生。自古以来在日本有怀孕时若看见火灾生出的小孩就会长红斑,若怀孕时欺负动物小孩就会有兔唇等迷信的说法。虽然这些都无所根据但是这毕竟是古人重要的生活知识,因此就姑且相信之,总是对小宝宝有好处的。

命名 [习俗] 小孩的名字就和小孩刚出生时想知道他的性别一样的令人在意。而取名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名字的好坏会影响他今后的一切。而一般在取好名字后,会由长辈以一定的格式书写于纸上供于神坛前。

生产通知信的写法 [习俗] 写生产通知信目的和打电话通知消息是一样的道理,只是通知大家小婴儿已出生了。所用的信件与过年时一样,使用印刷的名信片即可。一般来说是于小婴儿出生后约1~2周间寄出。此生产通知信是由父母亲来写内容,而大致上是写出生时间、出生时的状、小孩性别、出生日期、小孩的健康情形、体重、与父母亲的样貌是否相合等资料。

庆贺生产的祝贺语 [习俗] 收到亲朋好友来信告知生产的消息,写些祝贺的话回信是一礼貌上的行事。在此无制式的规定,因此只要适切的表达欢喜之意即可。而在话语上需注意的是要避免「沉」、「回」、「去」等意或与「死」同音的字。此外,如果当面见到小婴儿的话,只要率直的表达可爱即可,注意别称赞过头免得有反效果。

庆贺生产赠礼 [习俗] 一般来说庆贺生产所送的祝贺礼大多以小婴儿能使用的东西为主。而在送小婴儿能用的东西时,要注意的地方是这东西最好能使用约一年的时间。为了能更符合小婴儿的需要,送礼前先寻问其父母也是可以的,必要时包现金礼或百货公司礼券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送庆贺生产赠礼除了庆贺小婴儿的诞生外,也必需考量到母亲,适切的送些吃的或是往后照顾小婴儿的必需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三夜及第五夜 [习俗] 第三夜及第五夜就是指产后第三天及第五天的时候,以前都会和第七夜时一样盛大的庆祝,最早以前是平安朝时贵族的庆祝活动,现在则几乎都已不举行了。一般而言,产妇于第三天起身体及精神就开始恢复状况,此时即可开始对帮助生产的医生、护士等表达感谢之意,通常会有送一些和果子及果汁的习俗。第五夜在以前的时候,也是与第三夜一样会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庆祝孩子的诞生及成长。

七夜 [习俗] 所谓的七夜是为庆祝产后已第七天,直到现在也还广泛的在庆祝着。这天也是为祈福孩子健康成长的日子,大多数的地方会在这天的庆祝会上公布孩子的名字,而慢慢成为习惯后,七夜这天也成为取孩子名的期限。

七夜庆贺法 [习俗] 七夜的庆祝方法有很多种,依据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如果想要实在的庆祝的话,寻问父母亲及地方长老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各地会有些许不同的习俗,但是全国皆相同且相当重要的共同习俗就是一定会邀请近亲好友,参加所准备的和风宴。而宴席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油饭及带头尾的烤鱼。需盛上带头尾的烤鱼是取其首尾一贯的祝福之意,一般是使用鲷鱼。此外也有使用具诞生成长意谓的鱼种。

神社参拜 [习俗] 神社参拜除了是孩子七五三时的重要行事外,孩子刚出生时到神社参拜感谢氏神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男孩出生后第31天、女孩出生后第32天就要到神社参拜。此时会由祖父母抱着穿著正式服饰的刚出生婴孩再由同样穿著正式和服的父母陪同到神社参拜

箸ZOME [习俗] 此为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所谓的箸就是筷子,ZOME则是带有开始的意味。此习俗根据地方的不同,举行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是在孩子出生后第100天或者第120天时举行。这时小孩子当然还不会自己吃东西,只是会准备一些鲷鱼、吸物、腌梅干等食品象征性的使用筷子吃,来表达祝福的意味。

初节句的赠物及回礼 [习俗] 所谓的节句是指日本一月七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五个民俗节庆。而出节句就是孩子第一次遇到属于自己的节日。以前在赠礼上,女孩子方面会赠送雏形娃娃,男孩方面则会赠送武者人形,现在则赠送些实用性高的礼物为多。至于回礼方面,其实不必太刻意,一般而言,女生的情况是回以菱饼、雏形娃娃,男孩则回以柏饼或油饭,不管如何只要有感谢的诚心即可。

七五三服装 [习俗] 七五三的仪式对小朋友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服装也应相当的正式。此时,女生会穿著振袖和服,男生则是穿著纹付、羽织、裤裙式的和服。但是现在七五三的服装已不若以往那么的制式了,有时会出现一些奇装异服的现象,但是不管如何穿著,其仪式的重要性及所要祈求的重点还是不变的。

女孩的七五三 [习俗] 女孩是于三岁和七岁时庆祝成长,刚开始时是从关东地区开始举行的。在女孩三岁时会有发置的正式装扮,七岁时则有结带的服饰。因庆祝女孩成长是一相当重要的事,而此时所穿的和服等也是出生以来的第一次因此就非常的慎重了。

男孩的七五三 [习俗] 三岁时男女孩的装扮都大同小异,到五岁时男孩就会穿著裤裙式的和服来庆贺,而此时的仪式及穿著都是相当重要的。江户时代时的武家社会里,男孩到了五岁时都会以穿著正式的裤裙式和服来象征将打好根基稳立于基盘。而稳立于基盘上也代表着将成为众人之上的武士及将踏入另一阶段,因此此时的仪式及穿著都相当的重要

第一次生日的庆祝法 [习俗] 因高兴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能一切平安,且也为祈求今后能幸福成长,因此于孩子出生的第一次生日时都会慎重的加以庆祝。在庆祝会上会准备「饼诞生」,现在则因地方的不同而会准备有其它不同的饼。此外,还会准备有「一升饼」希望孩子开始踏出背负使命的第一步,同时也证明孩子是健康无恙的。

庆入幼儿园赠礼 [习俗] 可爱的小朋友从出生就一直待在家中,受到周遭所有人的照顾。现在会说话也会基本的活动了,因此将先入幼儿园学习与人初步的接触,如此的开始是相当重要且值得兴奋的,因此送些小礼物来鼓励孩子更上层楼吧!通常此时会送给小朋友蜡笔、绘本等,但最好的方法还是直接询问小朋友的喜好。此外,在回礼方面,不必太过隆重通常只需真心的说声谢谢即可。

庆入小学赠礼 [习俗] 小朋友要入小学代表着将踏入人生挑战的最初的阶段,因此送礼庆贺是代表着祝福与祈许的意味。在上小学前父母通常都会准备许多学前教育的书籍或相关的学习道具来给孩子做上学的准备,因此送礼时就避免再送些学习方面的工具等。通常最常送的礼物为书包,但最好的方法是直接的问小朋友或父母的喜好,再来送礼。若没有很好的办法,送些上学能常用的袜子、铅笔、上衣等也是不错的。

庆入中学赠礼 [习俗] 因为中学入学也被视为是一种成人的过程,因此在这时送礼祝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通常所送的礼物以手表、钢笔等上学可使用的东西为主。但是若与此将上中学的小朋友或父母相当熟识的话,当面询问所喜欢的东西为何再来选择送些什么是最好不过的了。此外,礼物尽量不要太过于贵重,只要有祝福的心意即可。

礼签 [习俗] 带有庆祝意味的礼物包装上和水引一样最后都不可忘记礼签。礼签日文汉字为「熨斗」。它的来由是来自于熨斗鲍,以前将鲍鱼切成薄片拉长后再拿去晒干是古早各种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而作法中拉长代表了延常伸展等的好兆头,慢慢的也就演变为庆祝喜事时的必需品了。以前是将真正的鲍鱼拿来放在包装纸上,现在则只留下形状,一般都是用包装纸作成的。NOSI一般是红白色的和纸在上端折出细长的六角型,喜庆事时折两折,庆祝结婚折半折,探病时则也是折两折。

惠比寿讲 [习俗] 惠比寿讲就是于十月二十日举行的惠比寿祭。此是由为祈求生意兴隆的商人之间流传开来的行事。

PETARA市 [习俗] 所谓的PETARA市就是一贩卖腌制萝卜的市集,十月十九日这天会于东京日本桥的大传马町到小传马町之间的街道展开PETARA市。在此你会听到商人叫卖PETARA的声音,事实上PETARA是腌制物的名称。原来的PETARA是贩售有隔天惠比寿讲所需的盐鲷等物,不知曾几何时已变为完全卖腌制萝卜的市集。

御会式 [习俗] 十月十三日这天举行有日莲上人的忌日法会,而此法会就称为御会式。东京池上本门寺的御会式是非常有名的。信者都会举行万灯供养的行事。

二百一十日 [习俗] 九月一日这天也称为二百一十日,从立春开始算起到九月一日恰巧是二百一十日,此时是台风最多的时节,也是农作物收成的时候,因此农家在这段其间都会非常的担心。所以此时多注意小心并做好万全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洒豆 [习俗] 在日本每个地方洒豆的时节及名称都有所不同,有称为鬼打在除夕或12月27日等日子举行的一习俗仪式,主要的内容大致都是要驱赶邪气。而豆子其实也是一种可用来占卜的功具,在和歌山县,节分的晚上将豆子烧

七夕节中国人常吃食品如下:

1、吃巧果。巧果是七夕节的应节食品之一,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它并不是一种水果,而是用面粉、油、糖、蜜制作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再用油煎炸而成的糕点。古代女子出嫁前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就用吃巧果的方式“乞巧”,希望织女能赐自己一双巧手。又因为“巧”与“桥”谐音,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实现。

2、吃巧芽面。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夕这天吃巧芽面。巧芽面里的“芽”是指绿豆芽,这绿豆芽一定要提前七天生,待豆芽长到3厘米就可以吃了。将绿豆芽和肉丝一起炒,再加水煮沸,放入调味料做成豆芽汤。面条煮好抓到碗里,将豆芽汤浇上即为“巧芽面”了。

3、吃花瓜。七夕节当然少不了瓜果。手巧的女子会将瓜果雕刻成奇鸟异状,或者在瓜果表面浮雕图案,用来拜织女、待客等,称为“花瓜”。

一、安徽结婚风俗

1、托媒提亲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的说法,所以在安徽这个地方也有托媒提亲的风俗。在这里,大多数媒人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因此能够撮合大多数人的婚姻。但是在此之前,大多数新娘都会提前了解对方的家庭状况、人品等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2、过庚

当安徽的新人决定交往之后,男方家就会让媒人到女方家拿庚贴,再让算命先生推算一下两人是不是属相相合。如果属相不合,双方的家长就会商量一下两人是否要继续结婚,或者找一些破解的方法,让两人的婚姻道路更加平坦。

3、定亲

当男女双方同意了与对方结婚之后,媒人就会和女方家长约定好两人见面的日子。在此同时,双方家长也会参与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男方父母会邀请女方父母到家里吃饭,然后再坐下来好好的交谈。当然这个时候媒人也会在场协调这个过程。

4、下聘礼

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男方家就要给女方家下聘礼了。其实下聘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两人的婚事能不能顺利就取决于此了。根据调查,普通的男方家庭会给女方家准备十万元左右的彩礼;经济较好的家庭会准备十五万元左右彩礼;经济富裕的家庭会给女方家准备二十万元左右彩礼。

二、安徽各地的结婚习俗  

1、芜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会先祭拜祖先。当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并且给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在新郎给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会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幸福。 

2、马鞍山  

结婚前一天,要由新郎的弟弟在新房的婚床上睡一晚,名曰“压床”,寓意着吉祥如意。除了贴囍字外,还会在婚床上撒上红枣、莲子、花生,寓意着新人“早生贵子”。婚礼当天,是男方当着各亲朋好友向女方许下承诺的时刻。当男方拿出乐维斯求婚钻戒对女方说出其寓意: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大家一定都会被男方对女方执着的爱意我感动。婚礼第三天,新人们要回到新娘的娘家吃一顿饭,回家吃饭后要在太阳下山前出门。这样,婚礼就算是真正结束。  

3、合肥 

新娘上车站糕上,亲友口念吉祥句。  接亲出发前需要准备门缝钱(包5元、10元的几十封以及100的几封,红包等)。新郎进门后有个小礼节,带花或给新娘穿鞋之类。敬拜父母“改口”,一般以敬茶代替,父母需给红包,一般为1001,也有少数是10001,寓示万里挑一。  新娘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背之前要给红包)背出家门,也有新郎抱出来的。上车时要在地下放糕,新娘脚踩糕上,再坐进车内(有些地方要带一条糕回男方家,寓示“高来高去”)。新娘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

三、安徽的订婚风俗

 旧时,安徽民间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多为父母包办或左右。在联姻前,必先经媒人或曰“红娘”从中介绍说合,讲究明媒正娶。谚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说妥之后,即可约定婚期,通称“订婚”,俗称“订亲”。具体做法是:由男家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饮订亲酒,吃订亲饭,并通过媒人,将具体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礼等事宜,与双方谈定,所谓“男计奁资,女索财礼”。一切定当后,由男家将婚期写成正式期帖,连同彩礼,一并通过媒人传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单”,又叫“下日子”、“起红”、“对月礼”等,以便让女方家庭如期备办好嫁妆,适时嫁女。

1、祭祖

男方在出发前先祭祖,祈求姻缘美满。

2、出发

订婚当日男方携带聘礼(六礼或十二礼),鸣炮出发前往女方家。前往女方家的人,应由男方年长亲友担任(最好以男生为主);父母、准新郎加2人,共6或8人。人数/礼车数须为双数,但避免4或8人,礼车数一般为6辆。双方看好戴戒子时间(通常早上11:00前左右),男方应提前一小时到达。

3、迎纳

男方纳聘车队到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时"鸣炮",女方也"鸣炮"回应。媒人先下车,其他人接著下车;新郎最后由女方家幼辈开车门请出,新郎给幼辈红包(开门礼)。

4、介绍

男方亲友依序鱼贯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给女方。

5、纳徵(定亲)

男方工作人员抬春盛(现称红木盒)聘礼进入女方客厅,女方接受聘礼赏予红包(扛夫礼/车夫礼),并将聘礼一一陈列。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等礼单点交付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聘礼收好并在神桌上陈列供品。

6、奉甜茶

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座。新娘此时由一福气妇人牵引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一一敬茶,杯数与被奉茶人数相同,不可有多或少,媒人随旁念吉祥话祝福。

7、压茶杯

稍后再由福气妇人牵引新娘,捧茶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将红包和茶杯(红包卷起放入杯中)一一置于茶盘。

8、挂手指

戒指:分金戒、铜戒(取其音,表示同心。亦可用钻戒取代)用红线相系。时间到时,由福气妇人牵引新娘入大厅。在双方家长与亲友的见证下,准新娘面向外坐在大厅中的高椅上,双脚放在矮椅上(如是招赘则面向内)。戴戒指,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通常只套到第二指节,男女皆左手),媒人念吉祥语。新郎交官颔钱(红包)给新娘,媒人在旁念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11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