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结婚多少年的夫妻,对于结婚纪念日都是非常看重的,这是属于两个人的节日,是对结婚那一天的纪念,每年都会有很多夫妻精心准备庆祝这样的节日,尤其是对于结婚没几年的小夫妻更是特别的浪漫,不过很多人对婚龄的称呼不是特别的清楚,那么布婚是结婚多少年,送什么给老公呢
1,布婚是结婚多少年
将夫妻结婚两周年叫做布婚,其实两年的婚姻和棉布一样,有着两年的磨合,两个人的感情也经得起撕扯和搓揉了,虽然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不会一撕就破,但是棉布还是比较薄弱的,棉布的柔软也是需要两个人的经营和保养才能让婚姻长久。两年的婚姻或许褪去了当初新婚的热情,不再是新婚燕尔,但是两年的时间不长,或许还没生孩子,还是过着二人世界,所以激情和爱情都还在,两个人还是比较浪漫的。
2,送什么礼物
结婚两周年的时间不长,两个人或许和恋爱的时候一样,有着年轻人的浪漫,有这年轻人的年轻气盛,所以两个人的磨合期很重要,不如在结婚两周年纪念日的时候送老公一枚铂金戒指,这样和你手上的钻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上去也像对戒,可以更加坚固你们之间的爱情,也时刻提醒自己,两个人都是已婚的状态,都应该有对家庭,婚姻的责任。
关于布婚是结婚多少年,送什么给老公,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下,仅供参考,其实对于夫妻来说,家庭都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维护的,这样的婚姻才会长久。
送什么你们可以根据他(她)的喜好,爱好,或者缺什么来,
送植物,花,画,烟酒茶,首饰,十字绣,陶瓷类,购物卡,当地的土特产都可以
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能送什么
给你们提个醒,信者自信,不信就当笑话看。。多了解毕竟没坏处。
1、不能送钟表。有人说不能送钟,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属于钟科,你看多少贪官是因为戴上行贿者的名牌手表而落马,甚至断送生命的呀?!
2、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谐音。故此,凡给人送鞋(不包括送给亲属的情形),就等于给人送了去邪气,故此,很有可能不久就会与对方失去了联系或友谊。
3、不能送伞伞是散的谐音,故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不包括雨中送伞的情形),若好朋友之间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必将分手或离散。
4、不能送梨和李子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人这两样水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分离的危险!
5、不能送蜡烛蜡烛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6、不能送布娃娃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给家里带来不安。
7、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石头也属于容易招邪灵附着其上的东西,有些看似观赏石,但是上面可能附着邪灵,送给朋友反而不吉利。
以上7点是笔者通过观察与实践多年的经验总结,内中有很多都已应验,故此,提醒大家谨慎为妙。
吉祥与灾祸往往通过我们不经意的行为而提前表露,任何事物的结局都有苗头可以查询,就看你用不用心,细不细心了!
祝大家趋吉避凶,万事吉祥!
如果觉得有点用,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ω^ 谢谢您的支持!!o(∩_∩)o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o(∩_∩)o
原创只为你,施主的采纳,是贫道修行的动力!!!
1 结婚送日子,该怎么送
新娘行:汉服件、礼服件、鞋两双、门衣服套、首饰若干 二新娘嫁带东西: 床用品贰套、拖鞋两双(男各)、睡衣两套(男各)、袜两双(男各)、内衣裤两套(男各)、牙刷牙杯贰、牙膏依支 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红色脸盆贰、带盖红桶贰、孩洗澡红盆、毛巾两条、浴巾两条、化妆箱含镜梳 (镜要圆能)、肥皂盒、喜娃娃、痱粉、厨房围裙、化妆品套、碗盆等各依0件、钱若干、喜碗、喜杯等、准备装礼金红包 三厨房用具 电饭锅、炒锅、蒸锅、刀铲等 四具体标准: 依红色桶:孙桶外面用红布包裹桶内放置吧物品 别:红花、红枣、桂圆、五红鸭蛋、爆米花、捆筷、包卫纸、柏树枝捆 另桶放满米面放置红枣、桂圆两桶面均放置柏树枝(捆)红喜字红布包裹 贰红色脸盆:红塑料盆放置新娘帮阿公、阿婆买各双皮鞋袜及帽各鞋需放置袜、三节花、糖各贰 另盆放置健康秤、带籽万青盆;两盆均放置些红枣、桂圆及柏树枝(捆)并覆盖红喜字面 三床用品准备贰套 套带夫家给公婆:红色百依条、枕依 套铺新床由四部组哈: ①传统红色百、绿色龙凤各依条、②垫三床、盖三条(羽绒、羊毛、蚕丝各依) ③枕贰双枕依 ④铺床用红色床品。
2 结婚男方送日子怎么写
男方结婚送日子写法范文
敬呈x府:
亲家翁xxx亲家母xxx
亲启
历经慎密斟酌,谨择于公历x年x月x日、农历x年x月x日
大吉大利之时为令嫒xxx与爱子xxx举行完婚大典。恭请二位亲家大人定夺为盼。
百年和好、龙凤呈祥!
XXX携全家拜上
X年x月x日
扩展资料:
第一步,首先要把红字折成八行这样才会好写。
第二步,结婚送日子红纸怎么写,要记得写一个草稿。
要求:不管男方父母年龄多大,一律写成姻弟称呼,每行字数成双,通篇行数成双,通篇字数成双,第一行双喜字书写占一行,算行算两行就可以了。
第三步,一定要记得要用正式书写,用毛笔写竖行字,通篇从右往左书写(影视里圣旨格式同),字体要端正,布局也要整齐,不能有错字或者是改写的字。
3 有谁知道结婚之前送日子具体是怎么个送法啊,男方家要送哪些东西啊
具体双方先商量好,都有空就行了,用张大红纸写几个日子,让女方挑日子,这之前先事先商量好滴,彩礼用大红包给女方,事先也商量好给多少。
然后女方会讲结婚当天需要什么,就让男方带过来,(我们家习俗那天我老公要带8斤糖果,一个公鸡一个母鸡,2条鱼,4把粉丝,一条烟,2瓶酒)然后商量双方结婚当然来多少人,过去多少人等等。其实主要还是双方父母谈很多结婚当天滴事情啊,会谈到要搞多少桌,等等最后就是3金问题了,这个嘛基本都提前买好了吧。
反正我很早就把3金买了,当然啦是我老公自己出滴钱。
4 结婚送日子有什么讲究
送什么你们可以根据他(她)的喜好,爱好,或者缺什么来,
送植物,花,画,烟酒茶,首饰,十字绣,陶瓷类,购物卡,当地的土特产都可以
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能送什么
给你们提个醒,信者自信,不信就当笑话看。。多了解毕竟没坏处。
1、不能送钟表。有人说不能送钟,因为钟是终的谐音,给人送钟,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属于钟科,你看多少贪官是因为戴上行贿者的名牌手表而落马,甚至断送生命的呀?!
2、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谐音。故此,凡给人送鞋(不包括送给亲属的情形),就等于给人送了去邪气,故此,很有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5313065可能不久就会与对方失去了联系或友谊。
3、不能送伞伞是散的谐音,故此,伞不能作为礼品送人(不包括雨中送伞的情形),若好朋友之间将伞作为礼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后必将分手或离散。
4、不能送梨和李子梨和李子是离的谐音,送人这两样水果将意味着日后有分离的危险!
5、不能送蜡烛蜡烛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为礼物送人。
6、不能送布娃娃布娃娃属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灵,给家里带来不安。
7、不能送人来历不明的石头石头也属于容易招邪灵附着其上的东西,有些看似观赏石,但是上面可能附着邪灵,送给朋友反而不吉利。
以上7点是笔者通过观察与实践多年的经验总结,内中有很多都已应验,故此,提醒大家谨慎为妙。
吉祥与灾祸往往通过我们不经意的行为而提前表露,任何事物的结局都有苗头可以查询,就看你用不用心,细不细心了!
祝大家趋吉避凶,万事吉祥!
如果觉得有点用,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ω^ 谢谢您的支持!!o(∩_∩)o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o(∩_∩)o
原创只为你,施主的采纳,是贫道修行的动力!!!
结婚25周年是银婚。
中国传统的一种风俗,对夫妻双方曾经结婚那一天的一个纪念,在每年的同一天纪念当年的结婚日子。在这一天,夫妇之间彼此都会庆祝或交换礼物,或者邀请家人和朋友共同庆祝。
银婚象征婚姻已如贵金属般稀缺珍贵,如银月般皎洁无暇,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婚后第一个大庆典。称为银婚大典。
资料扩展:1年一纸婚;2年一布婚;3年一皮婚;4年一丝婚;5年一木婚;6年一铁婚;7年一铜婚;8年一电婚;9年一陶婚;10年一锡婚;11年一钢婚;12年一亚麻婚;13年一花边婚;14年一象牙婚;15年一水晶婚;20年一瓷婚;25年一银婚;30年一珍珠婚;35年一玉婚;40年一红宝石婚;45年一蓝宝石婚;50年一金婚;60年一钻石婚。
感人的结婚纪念日礼物:1、银器
结婚25年被称为银婚,银稀缺且珍贵,所以在银婚纪念日送银制品是非常合适的。可以选择纯银的餐具或者工艺品,也可以送纯银的饰品、戒指或者是纪念币之类的精致型的银制品。
2、陶土卡通雕像
彩色陶土手工做成的真人版陶土卡通雕像,是特别推荐的。用爸爸妈妈的合影照片定做的陶土卡通雕像,有纪念意义,还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还能永久保存。
3、成双成对的礼品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送爸爸妈妈比较精美的礼品。成双成对的礼品就是很不错的选择,比如情侣手表、情侣款的手机、情侣的正装、情侣黄金饰品等。
4、实用礼物
可以给父母分别送一件礼物,送爸爸的礼物推荐男士生活实用品,比如鞋子、衣服、皮带领带等,送妈妈的话可以选择一套护肤品,或者是精美的银手镯,让妈妈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且时尚大气。
5、金箔玫瑰的套装
结婚25周年,是非常难的,可以重温一下当年追求她的感觉,送一套金箔玫瑰的套装,让她感觉到你依然爱她如初。当然也可以选择代表火热爱情的玫瑰花。
6、一家人一起准备一场庆祝宴,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礼物。因为对于他们那个年纪的人而言,物质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陪伴才是最美好的。
岁月变迁:土家婚 俗 从没落走向回归
山高黔江城,最美一江水。黔江,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这里群山环绕,碧水西流,母亲河阿蓬江深情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居住着土家、苗、汉等各族儿女,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比超过70%。
作为一个土家女孩,生命中的前二十年,我的人生轨迹主要在学校和老家之间,生命向上,时光向前,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嬗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黔江的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不可否认,现代文明的发展,冲淡了年轻一代对故土的情怀。但留存在脑海中的传统土家婚俗,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任时光流逝,历久弥新
从提亲到结婚 , 每个流程都充满 仪式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改革开放的浪潮还未能席卷至内陆山区。那时候,在黔江的广大偏远山区,农村青壮年大都在家务农,脸朝黄土背朝天是常态,更没有电视,小孩子也没有动画片可追。唯一喜欢且老少咸宜的,就是看热闹。
彼时的农村,大家都忙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又到哪儿去“看热闹”呢?除了婚丧嫁娶,追热闹的场景也非常有限。这些仪式,暗藏着生与死,以及成家立业的祖训。传统婚俗的礼仪,主要是提亲礼、定亲礼、认亲礼、花园酒、拜堂礼、回门礼。
“谁家要嫁女儿了”“哪个小伙子要娶媳妇了”,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生活环境下,这些日子都被四邻八方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当这些日子来临时,除了有热闹可看,还有流水席可以吃。
当年的婚礼,不像现在有专门的婚礼车队接送。迎亲头一天,对于女方来说,是“花园酒”,招待亲朋好友参加女儿的出阁之喜,四邻八湾的村民们都汇聚到家中,看热闹、沾点喜气。
当夜,由“押礼先生”带队,带着一整头破膛的鲜猪、盐茶米豆、金银首饰等到新娘家“过礼”。迎亲当天,一大早,由临近村组青壮年组成的迎亲队伍带上夹杠,在一片吹吹打打声中出发,走路到新娘家娶亲。吉时已到,新娘跪拜祖宗,辞别父母,拿上嫂子递来的筷子,向门前撒去,寓意“快快生子。”再由新郎背着新娘上花轿,或者背着走一段路,直到离开自家院坝。
而新郎家里的人则翘首以待,一旦村口传来唢呐和号锣的声音,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新人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我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呼着:“新姑娘,你莫哭,转过湾湾就拢屋。”新娘的嫁妆经过后,就会看到彩旗招展,簇拥着新郎新娘走来,新娘的颜值、衣服、头饰,便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焦点。
到达家中,两位新人入户拜堂,随即送入洞房,错过的亲属就会到洞房见新娘。最重要的就是农家的流水席,偌大的院子里,十来张木桌一字排开,亲友族戚相继落座,“九盘十大碗”(9个盘子、1个大碗,寓意十全十美)通过专属茶盘端上桌,供远近乡邻享用。
那时候的婚礼,嫁女的一方一般会摆两天流水席,而接媳妇的一方则前后要摆四天流水席。送礼也很简单,一般都是送谷子(水稻)和包谷(玉米),关系好一点的亲戚,会在谷物之外再送上几尺布、一个八磅水壶等礼品。
传统走向没落,现代婚庆备受新生代推崇
那时,媒婆是促成婚事的重要媒介。我的奶奶就是经过媒人介绍嫁给爷爷的,奶奶说,在上门提亲取得父母同意之后,爷爷会在端阳、中秋等节日接她去家里共度佳节。她也会把自己缝制的阳雀鞋垫、布鞋送给未婚夫婿。
奶奶说,她当年的闺房坐落在吊脚楼的东侧,结婚前一夜,不忍分别痛哭不已,俗称“哭嫁”,看似大哭,实则表达对父母、亲友、族人的眷念。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奶奶对当年“哭十姊妹”记忆犹新。
何为“哭十姊妹”?就是土家山寨十里八湾相好的妹子都会前来闺房“陪哭”,称之为“哭十姊妹”。泪随情涌、情随歌生,相拥而坐、掩面而泣,“哭爹妈”“哭哥嫂”“哭兄弟”等,用哭歌来表达离别之情。
奶奶回忆道,当年她出嫁头一夜的“花园酒”礼,就是她的奶奶为她“上头”、“开脸”、“戴花”。奶奶说,哭过再梳妆的新娘,犹如带露的桃花,显得格外漂亮。
老家的红木箱子、双阳雀花纹穿衣柜、雕花洗脸架等都是奶奶的嫁妆。盖的花铺盖,在土家语里叫做“西兰卡普”,也是她的妈妈亲手缝制的。旧了破了奶奶也舍不得丢,风风雨雨陪伴奶奶几十年,给予家人温暖,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我的爸爸和妈妈却是自由恋爱,他们在中学期间认识,后来走到了一起。爸爸妈妈的婚礼相较于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已经简化很多了。妈妈说,她没有“哭十姊妹”,但碗柜、衣柜等嫁妆还是外公请木匠师傅打造的。
到了现在,很多人恋爱不再通过媒婆了,出门打工认识、手机微信成了交友恋爱的主要方式。不过,在结婚时,还是会象征性地安一个媒人。结婚的流程也简化了,不再像以往的吹吹打打闹几天,许多人选择在城里办酒席,就是一个西式婚礼流程,一顿饭的时间,就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结婚仪式。
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对于婚礼的形式和场地可实现“私人定制”。草坪婚礼、教堂婚礼,在黔江也逐渐流行起来,在乡村院坝上的传统婚礼越来越少。新式婚礼上,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敬酒时换上红色旗袍敬酒,甜蜜的笑容让人感动,却再难见到手工缝制的婚礼喜服了。
现代时尚的婚庆演艺取代了以前的“吹八仙”。架子鼓、吉他、歌手、舞者的组合,热情劲爆的表演,相比只是吹奏听觉的“吹八仙”,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许多吹八仙的师傅,随着年龄增加,请他们的人越来越少。在那些“吹八仙”的师傅眼中,他们的这门手艺或许再过几十年,就会被彻底遗忘。
工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现在结婚用的物品、嫁妆都是从商店买来的。以前手工打造的碗柜、衣柜、洗脸架等日渐被车子、房子、电器取代。传统土家婚礼,亲友们送花布、被子、玉米、稻谷等,现在基本都是送红包。
提亲、定亲等婚前礼仪虽然繁琐,但却是农耕时代背景下人际往来的重要方式,如今现代生活方式把这些流程冲淡了。婚礼流程的简约化,虽然大大减少了主人家的劳累程度,但对于生长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总觉得少了一种传统婚礼的仪式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借力旅游东风 , 传统土家婚俗 文化 走向 回归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尽吹神州大地,农村的青壮年除了在校读书,几乎都出门打工挣钱,并撂荒了耕耘许久的土地。现在的农村,剩下的就是“386199”部队(妇女、老人、小孩),几乎代表了村民生活的现状,并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
随着乡村空心化,乡村没落在所难免,传统条件下仪式感十足的土家婚礼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渐消亡。传统的婚礼着装、婚庆流程、习俗禁忌等都变成了古董,在文化馆、博物馆才能见着了。
土家婚俗中的重头戏“哭嫁歌”,以前的土家姑娘都会唱,唱得越好越让人落泪感动,说明这个女孩品德越好,越有孝心。可是如今,土家姑娘们也变得越来越时尚,很少有人会倾听奶奶、外婆那辈人的哭嫁歌和哭嫁故事,也不再有人学习这体现着乡土深情的眼泪仪式了。
庆幸的是,黔江近些年的旅游发展火力全开,如火如荼,生态旅游、民族旅游的兴起,也让走向没落的土家婚俗重见生机。时下的年轻人,通过这种体验式民俗旅游,既达到舒心开怀的目的,也重新认知了丰厚的传统土家婚嫁文化。
以黔江濯水古镇为例,在近些年的旅游开发中,由政府牵头、市场主导、企业搭台、文化唱戏,打造了“土家女儿会”“最美土家妹评选”等系列民俗旅游活动,并形成了一个知名度高、游客反响好的旅游品牌,吸引了远近游客的到场观赏。
原生态的真实的结婚仪式,变成了舞台上的表演,这让当地人还是有些失落和感叹。“时代变了,以前的结婚习俗看不到咯!”一些老年人感叹着。也有一些年轻人对此赞赏不已,通过这些表演活动,才知道我们的父辈、祖辈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
在旅游景区,很多年轻人从沿海城市打工到回归老家,靠吃旅游饭发家致富,在土家十三寨经营餐饮和民宿的90后青年小郭表示:“老前辈的婚俗太麻烦了,不过作为民俗表演能挣到钱,也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处撒。”
对于游客来说,寻求刺激、陌生化的异域文化,是旅游的主要动机。很多游客到访黔江土家十三寨,就是冲着当地以“哭嫁”为代表的土家婚礼去的,在此期间,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土家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朋友告诉我:“没想到土家族人结个婚这么隆重啊,可比现代婚礼有趣味多了。”有趣、有意思、有特点,这是土家婚礼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也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土家民居环境沉醉、痴迷。
后记 :
现代文明正是从古老的习俗中汲取了营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岁月流逝,传统土家婚俗从没落走向回归,也让人真切感到这一文化形态相传至今不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而是尊重土家先辈们隐藏在婚俗背后的那种情感和思维方式。它连接着土家儿女的心,应该得到认同和保护。越是民族的,越是宝贵的,保护和振兴传统土家婚俗,也是丰富中国民族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向心力的重要途经。
《礼记》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少也。乐、阳气也,婚礼不贺,人不序也。”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与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南北朝以前的婚礼,男女双方都不贺。仅仅是“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与此交拜”。黄昏中,新郎身穿爵弁服,随从一律着黑,迎亲的马车也漆成黑色。无鼓乐,无亲友祝贺。两汉之际,已经有了贺婚的习俗。据《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庆贺。
《礼记.昏礼》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仪礼》:“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蔡侯有羊脂白玉佩一双,银貂鼠裘二副,以一裘一佩献于楚昭王,以为贺礼,自己佩服其一。”
喜幛和对联是我国传统礼仪中较常用的祝贺人婚娶的形式之一,最早为帝王所用,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现已成为一种文雅的交际手段。喜幛以竖写为多见,称贺在右上,落款在左下,当中为幛语,祝贺的年月日则竖写在落款左边。对联的书写不用标点符号。对联的排法为上联挂右边、下联挂左边(如有横额,横挂在两联正中的上沿。) 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因为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婚礼的一切都合着迎阴气入家的含义。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婚礼服在婚礼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则以礼衣或连裳嫁。唐人承袭古人婚礼传统,在晚上举行婚礼。另一方面,北朝游牧胡俗仍然残留,比如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隋唐时代的婚礼开始彩灯高挂,喜气洋洋。南宋、明朝的婚服形成了凤冠霞披。由于满清入关对汉人实行剃发易服,同时也接受了明朝遗臣金之俊的“十不从”建议,其中一条是“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即婚俗沿袭汉族传统。所以清代的汉族婚礼服制仍和明代相同。“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 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北周时庾信《三和咏舞》诗中有“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句,这里的洞房首次与花烛“携手”,但也不是描写新房的。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借以描写“闺情”。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这些“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才说到爱情。”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流传后世。此后,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拜堂是婚姻正式合法化的必经过程,即所谓“拜堂成亲”。它是一个相当神圣、严肃的程序,所谓拜堂,就是院落中央从北向南陈设。“天地桌”焚香燃裱、鸣炮奏乐、新娘新郎,女上位,男次位,面向北叩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所谓“十里红妆”是旧时嫁女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旧俗在婚期前一天,女家将置办的奁具雇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或“发嫁妆”。这铺房尽管不在婚姻六礼之列,但长期以来却是汉族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家嫁妆惊人,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发嫁妆的队伍排列绵延数里,故称“十里红妆”。发嫁妆往往成为富家大户人家摆阔夸富的大游行。宋代文学家司马光曾痛陈这陋习:“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床塌、蔫席、椅床之类,婿家当具之;毡褥、帐慢、衾绹之类,女家当具之。所张陈者,但毡褥、帐幔、帐幕之类应用之物,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皆锁之箧笥,世俗尽陈之,欲矜夸富多,这些嫁妆家具习惯上分为内房家伙和外房家伙。如千工床、房前桌、红橱、床前橱、衣架、春凳、马桶、子孙桶、梳妆台之类放在内室的,都属内房家伙;画桌、琴桌、八仙桌、圈椅等是外房家伙。此乃婢妾小人之态,不足为也”(见《温公书仪》卷三)。从功能上讲,可分为生活起居类、日用小木器、女工用品三大部分。 古代婚俗中与后世不同的一个习俗是:古代妇女都不忌讳再嫁,并且从周朝至北宋一直如此。据《礼.檀弓》记载:孔子的儿子伯鱼死后,“其妻嫁于卫”又载:“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乃哭于他室。”可见,圣人后代的子妇也不免于再嫁。而魏晋、唐宋时名门之女再嫁之事,也屡见不鲜。《三国志.吴志.步夫人传》中记载: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引《随园随笔》谓:“唐时公主再嫁者二十三,三嫁者四。”并且,当时不论是前夫见到后夫,或是后夫见到前夫,均不用回避。宋代诗人陆游与前妻唐婉离婚后,有一次游沈园,巧遇唐婉及其后夫赵士程,唐、赵还将酒菜送给陆游,结果感动得陆游当场在墙上写了一篇《钗头凤》词。(事见《癸辛杂识》)可见,唐宋时妇女改嫁还是很正常的事情。直到明清时期,妇女改嫁方为礼教所不容,因此有了守节、牌坊之说。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结婚需要十二种礼物,也有人不知道十二种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结婚十二种礼是指婚前男方送女方家的十二种礼。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为一般订婚准备的三份、六份和十二份礼物的细节取决于当地习俗。
三件礼物:
1两条名牌香烟
2两瓶名酒。
3两盒高级补品
优点:易买,有档次的品牌,标准基础,简洁。
问题:保健品总是被一些人抵制。真正吃中老年人的人群很难划分,不实惠,太“简单”
六件礼物(1)-传统习俗:
1西式结婚蛋糕礼盒
2、中式结婚蛋糕礼盒,年糕,年糕一般用于订婚,有吉兆。新娘吃了年糕就能嫁个好老公。
3,香,礼炮,蜡烛,传统婚礼香,龙凤烛,传统婚礼鞭炮,寓意告诉祖先祈求幸福。
4六色喜糖(冬瓜、冰糖、橘饼、桂圆、米香、喜糖)象征着甜蜜和富贵。
5头尾仪式,男方为女方准备六套头尾服装配饰。
6租用黄金首饰,男方为女方准备金饰(项链、手镯、饰品等不同的金饰),象征富贵吉祥。
六大礼物(2)-台湾省风俗:
1盒装蛋糕:速食蛋糕,多为西式蛋糕,装在盒子里,内有各种小甜点。
2大饼:中式饼。按照台湾省台南的习俗,娶女儿吃大饼时,往往以饼的轻重来评判。量越大越体面。
3年糕:俗话说“吃饱饭嫁好(wng)”。吃完年糕就能找个好老公,这在台湾省农村还是挺流行的。
4礼香、礼烛、礼炮:礼香无骨透明,礼烛配龙凤,礼炮用大鞭炮、大炮。一般婚礼蛋糕公司都有一整套给新人买。
5大米、唐子路(丸子糖、八角糖)、福源(桂圆干):大米和糖是女方包饺子用的,寓意团圆、幸福;“福”的意思是新郎的眼睛,女方接受不了,只能偷两个给新娘吃,意思是从今以后要看紧新郎的眼睛,让他婚后不看别的姑娘。此外,它还意味着要成功,多生孩子,多抱孙子。
6订婚的钱,黄金首饰,女人的布或衣服:一般来说,订婚的钱可以分为“大订婚”和“小订婚”。“大订婚”通常是用来给男方面子的,“小订婚”是实际订婚的钱。用红包包着,不透露数字,女方一般接受小订婚,撤回大订婚。金饰,包括项链、手镯(链)、耳环等。大多都是婆婆装饰的。作为给媳妇的礼物,结婚那天都要穿,以示尊重。至于准备多少黄金首饰,就看男方的经济能力了。新娘的衣服(俗称头尾)以讨喜的红色为主,也可以换成布料,甚至皮包、鞋子,用来把新娘从头到脚打扮一番。送的时候注意嫁妆(小聘)。嫁妆的数量不能是奇数,必须是偶数,并用红纸包好。
八大礼物——传统习俗:
1按下钱箱,表示女方家有钱。
2尺子-衡量幸福的标准。
3Comb-Comb主要是指夫妻俩会白头偕老。
4如意秤——希望我的婚姻生活非常愉快。
5镜子——代表生活的完美。
6剪刀——剪刀在古代主要用来剪衣服。它们在这里用来表示已婚夫妇生活非常好,什么都有。
7斗——在古代,它是测量谷物的主要仪器,在这里用来表示丰衣足食。
8算盘——是指婚后生活可以相安无事,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十二份礼物:(除了最后六份礼物,再加上以下礼物)
7猪(全猪、半猪或猪腿):现代人都讲究简单。意思是男方不会亏待女方家,女方会把礼物剪下来送给参加的亲朋好友
12其他:如礼品、易拉罐、婚礼用花等。
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传统的订婚习俗包括六礼和十二礼,男女双方都要准备,只是物品会有所不同。有专门卖六赠十二的店,可以一次性买够!有些人为了省事会选择打折。
男士准备的十二份礼物
1盒装蛋糕——六合一中式蛋糕或西式婚礼蛋糕(现在大多是西式婚礼蛋糕)
2太阳饼-中国馅饼
3烟花和蜡烛-用于向祖先致敬,并祝愿彼此好运和和平。
4六色喜糖——唐吉、冬瓜糖、冰糖、桂圆、花生等象征甜蜜。
5黄金首饰——男方准备女方的金项链、手链、耳环和戒指。
6头尾礼——给女方6件或12件衣服~象征着奢华奢侈的生活。以上是六礼,12礼比以下多。
7两打酒——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都平安~爱情浓。
8脸线——象征着两个姓氏的婚姻~美满的婚姻。
9、糯米。糖-让女人做汤圆~象征着一个幸福的团圆。
10火腿——它的意思是丰富和真诚。
1泡椒鸡——意味着创业。
12、开心花。罐装-表示好运。
女方要准备的十二礼
1盒装蛋糕——6盒或12盒为佳(点蛋糕时,除了自己做的蛋糕外,还需要加6盒或12盒蛋糕)。
2太阳饼——6盒或12盒为佳(点蛋糕时,除自己做的蛋糕外,还需加6盒或12盒蛋糕)。
3烟花和蜡烛——蛋糕店会提供两份,一半需要退回男方家。
4六色喜糖——结婚蛋糕店会提供两份,一半需要退回男方家。
5黄金首饰——女方需要准备男方的金项链和戒指。
6头尾礼——女性6件或12件衣服~象征华丽的衣服和玉食。富贵吉祥男的6件或12件衣服~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六件礼物中,需要送2双袜子给男方!)
7木炭-代表像火一样的爱。
8小麦和谷物-意味着食物和衣服完好无损。
9、红糖——糖甜~赏心悦目
10保证金。引线-与我丈夫的家庭结缘。
11腹围——意为盛大的展览。
12莲花芭蕉花。芋头叶-表示多子多孙。
结婚嫁妆都需要准备什么
嫁妆是女人结婚时带到婆家的钱和东西。又称“陪妆”、“化妆”。订婚后,女方准备嫁妆,嫁妆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古代,人们讲究门当户对,嫁妆也被视为地位的体现。
嫁妆作为一种传统的婚姻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合适的丈夫,他们未来的生活一定非常幸福。一般来说,嫁妆是给男方家的,也有人把嫁妆给女儿,作为女儿在男方家生活的物质基础。嫁妆的多少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条件。
在我国,按照以前结婚的旧习俗,嫁妆包括洋槐被、枕头、柜子、盒子、梳妆台、精美装饰品、金银首饰等。都可以作为嫁妆。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女方家给的嫁妆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有很多象征吉兆的物品。
以痰盂为儿孙桶,愿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屋。红色尺子作为子子孙孙的尺子,表示有肥沃的土地。花瓶代表花的繁荣;铜板和鞋子,意味着白头偕老;银色包皮有缠腰之意;剪刀和蝴蝶一起飞;一对被子,床单和枕头,祝新人恩爱感人;糖是甜蜜幸福的隐喻;还有我们生活中吃的筷子,意味着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丰衣足食。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女方家不仅放这些物品,还会放很多金币作为嫁妆。此外,有些家庭可能还会送一辆车或一套房。有些家庭可能还会给女儿结婚时需要的家具,比如洗衣机、冰箱、电视、橱柜等等。
接亲需要准备的东西
1被子
新娘的婚床必须盖一床高高的被子,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金银首饰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三金或者五金件。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三金五金包含不同的首饰。金银首饰嫁妆一般由新娘佩戴。
3生活必需品
日常用品很多,牙膏、牙刷、沐浴露、洗发水、毛巾等。在传统意识里,是指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想和他生活在一起。
4家电
家电可以说是嫁妆中的大件,也是嫁妆物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包括洗衣机、彩电、空调、冰箱、电脑、梳妆台等家用电器和家具。
5礼金
有的地方嫁妆里也有一些彩礼钱,主要看女方家庭条件或者当地风俗,彩礼钱的多少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嫁妆甚至包括房子、汽车等。这也和男方给的嫁妆有关,其他的都是男方给的,没必要写在清单里。
6儿童水桶
可能很多新娘都不知道孩子的水桶吧。它的原型是古代的马桶。在旧社会,中国人总是非常重视生儿子,所以在很久以前,一些家庭会提前一天让男孩睡在新床上,早上留下男孩的尿液,这意味着生了一个儿子。而现代人家里没有厕所,全部干脆换成了儿童桶。里面放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放五个红蛋预示着第五个孩子要上学,是幸福长寿的象征。后代桶一般是新娘进门前由娘家兄弟抬进洞房的。
7婚礼用品
结婚要准备的东西:出门纱,礼仪纱,祝酒礼服,头纱,包包。大部分婚纱都是无口袋的,所以一个大容量的包很实用,比如手机,钱包,化妆品,收到的礼金红包都可以放在包里。
送日子就是男方家里定好结婚的日子后,将日子写在红纸上,送到女方家里。
到了准备完娶成婚的时候,男方预先择定迎娶的吉日佳期(按阴历算),用红纸帖写好,备上礼品,由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日子”,亦称“送日”、“送日帖”、“送日头”、“送日单”、“送日子单”。类似古代“六礼”中的“请期”。
旧时十分重视嫁娶的时日,一定要择吉避凶,选个黄道吉日。人们往往请算命先生或星相先生“捡日子”,先生用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或加以男女双方的父母、祖父母的生辰八字,综合推算出没有相克的结婚吉日。也有翻阅皇历,参照其中宜忌所指而选择日子。在大田,拟定婚期既要根据男女本人的生辰八字,还得看双方其它家庭成员(女儿除外)的生辰八字,如有一人的八字与之相冲,便要重选日子。
除却算命先生的玄虚论说和老皇历的宜忌戒律之外,福建民间还流行关于婚期吉凶的习惯说法。一些地方忌无春之年嫁娶。无春之年,指当年无立春日,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因“寡年”的“寡”字与“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相关,显然是大不吉利的。在闽东、闽北的不少地方,忌女子十八岁和二十四岁那年出嫁,也有只忌其中之一的,因为传说中的临水夫人陈靖姑(民间信奉的女神)十八岁结婚,二十四岁祈雨殉难,所以对待嫁女子而言,十八岁与二十四岁乃不祥之龄。至于婚期所处的季节、月份,福建人普遍喜秋冬和仲春(尤以秋冬时节为多),夏季甚少。闽南一带有忌五月、七月、九月之说,谓“五月有误”(“五”与“误”谐音)、“七月娶鬼某”(七月为鬼月)、“九月狗头重(“九”与“狗”音同),嫁娶皆不利。邵武人选择结婚的吉期,一般都是逢六、逢七、逢九或十二这些日子,月份大多是在农作物收成之后的秋冬之季(即九月至次年正月),忌八月。秋冬是秋收冬藏的黄金季节,又是农闲的日子,秋收之后,家境也相对宽裕,适宜于男婚女嫁。民间也有“秋收冬藏,娶妻拜堂”之说。且春节前完婚,“娶个媳妇过大年”,更加增添节庆喜气。而在夏季,天气炎热,食物易腐,人觉困倦,农事繁忙,夫妻生活不便,故尽量避免举行婚礼。在一些地方,人们多选择双日成亲,忌单日嫁娶;许多地方还有定双月双日的结婚习俗。以应“好事成双”之说。
对男方送去的婚娶日子,女方一般都会接受。在永定、泰宁等地,女方同意后回给“允期”帖。在德化,女方在十天内如无异议,男方即如期迎娶。在福清、罗源等地,男方选定婚嫁日期,先要告诉女家,征得认可后,再正式书写红帖,行“送日子”之礼。在松溪,男方要送去两个或三个“吉日”,由女方确定其中之一。在邵武,“日子”用红纸写好,于农历七月初七日请媒人送到女家。女家如果同意男家择定的这个吉期,即收下这张红帖;如不同意则不收,退还男家,男家须待来年重新择定后于“七夕”之日送去。
“日子单”上不仅要写迎娶日期,而且还得载明新娘上轿、进门的时刻,有些地方甚至还须开列包括男女两造年庚、干冠坤开(上头)时刻、安床和裁衣时日及其宜忌等内容,在惠安,嫁娶的“日帖”需准备两份,一份送给女方,一份张贴于男方的祖厝或居宅厅堂壁上,以示成双成对。
送日子时,男方同时要给女方送去尚未付清的最后一部分聘金以及其它一些礼物,谓之“压日帖”、“压日子单”。在福州及其邻近的长乐、福清、平潭等县,送聘往往分两次进行——“上半礼”和“下半礼”。“上半礼”于定亲时送纳,“下半礼”(另一半聘礼)就是在“送日子”时交齐。在长乐,男方往告佳期,并送交“下半礼”时,需以礼饼随之,俗称“定日饼”,礼饼多时以数百斤计,女家将饼遍分戚属,表示吉期将届。当地有首歌谣:“定日饼,圆又甜,表妹喜日冬至边。有请伊,也请侬,亲亲戚戚都请遍,贺喜贺良缘。”亲戚吃了定日饼,知道嫁期,都在喜日之前赠送物品(多是布料,阔气的也有金银首饰),叫“添箱”。在福清,男方除“下半礼”外(付清聘金),另加猪蹄、线面等礼物;女家回送礼饼,多为一百双,叫作“日子饼”,男家把“日子饼”分赠亲朋戚友,以示预告婚期。在惠安,男方需送齐聘金尾数,并外加“锦占布”(一种靛蓝泛紫的土布)二至四支(匹),称“日头布”。在松溪,送日子单时要带上六包糕和礼金余款。
现在,城镇居民选择婚期普遍由男女本人或双方家庭共同商定,且多以公历纪年计算时日,很少有人再行“送日子”之礼,旧时的择日禁忌大都消失。但是,求吉利、重喜庆的心理依然存在,顺天时、择闲暇的习尚也延续下来,婚嫁仍多选择秋冬和春季进行,具体时间又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等节假日。在农村,“送日”之俗依然流行,婚期“捡日子”者亦非少数,某些传统禁忌尚有市场。如一九八八年春节前夕,许多地方出现嫁娶热潮,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当年“立春”节气在春节前夕,且一九八八年又是农历龙年,此时完婚,可望在龙年生贵子。不过,这种旧俗遗风已呈淡化之势,逐步与城市的习俗趋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