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来的。Bowlby最著名和持久的研究就是研究初生婴儿与他的照料者的依附模式。他从观察中发现和归纳出Attach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婴儿出于安全需要把依恋对象当做安全基地。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正如前面所说,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
Bowlby认为:婴儿出生到6个月大的时候处于前依恋阶段,对应信任与怀疑的发展矛盾;6个月大到8个月大的阶段处于依恋正在形成阶段;8个月大到18个月大的时候处于清楚的依恋关系建立时期;18个月大到2岁,婴儿与母亲互动的双向依恋风格形成。Bowlby的学生Mary Ainsworth为其理论作后续研究和测试,并提出了“陌生人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这一研究范式。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这是一个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 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由此得出三种依恋关系:安全型关系、焦虑-矛盾型关系(又叫做抗拒型依恋)、回避型关系。
1、安全型关系(securely attached)。
实验当中婴儿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愉快玩耍,根据母亲和陌生人的交谈情况作为社会参照决定对陌生人态度。母亲离开后哭泣,母亲回来后立刻得到安抚。
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焦虑-矛盾型关系又叫做抗拒型依恋(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
实验当中婴儿和母亲不怎么交流,第三片段中和陌生人相处较好,第八片段母亲回来的时候开始哭泣,严重的捶打母亲。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3、回避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
实验当中婴儿一直和母亲保持距离,即便母亲离开和回来也没有哭泣和欢喜的表现。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了第四种依恋关系:混合型依恋关系。实验中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哭泣和恼怒。这种依恋关系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多也最难干预和改变。
Bowlby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依恋对象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IWMs),它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内部工作模式最初是基于年幼儿童对依恋对象的行为的预期而建立的,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儿童自身、依恋对象、对各种关系经验的解释,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的决策规则等内容极为广泛的表征。内部工作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依恋对象,指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另一个是婴儿自身,指的是婴儿认为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
分离焦虑
我们每个人在8-9个月大的时候都会有分离焦虑,虽然本质上是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能够辨别危险,代表了孩子记忆力的发展,与孩子处在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存性相关,但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撕心裂肺的哭声是以为母亲离开了就永远的离开了。小孩子的分别,从来都像永别。
当然安全型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相对更有益,这样的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比较容易实现满足。但是每种依恋关系也都有利有弊,具体要分情境对待。
其实我就是回避型依恋关系。我的亲子依赖关系最初不是和母亲建立的,是和我的外婆。在我妈妈看来,我可能更独立自主,很多事情也就放手让我自己处理、面对和承担。这对以后个体的性格气质都会有影响。当我们面对一个人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的时候,我们应该常常想,他和我一样小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亲子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深远,但依恋关系不仅仅只有一段,依恋对象也不只是母亲,可能是父亲、亲人、朋友、恋人。虽然模式容易受最初影响,而且是动态可以改变的。
“你的依恋影响你恋爱了吗”
到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为止,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 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阶段,典型的标志是 Hazan和 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他们认为 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同样也能应用到成人的恋爱过程中。因此,他们在 Ainsworth等人对婴儿依恋模式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报告量表。在这个测量中,受测者要求从三个有关依恋类型的描述中挑选一个最能够 反映他们在恋爱中经常有的感觉和想法。如安全型的描述以信任对方,喜欢保持亲近为特征,而回避型的描述是缺乏信任,喜欢跟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焦虑型的依恋类型的典型特征是对恋人的情感效用性缺乏信息,有一种强烈的、而又不太满意的与对方亲近愿望。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 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 他可爱。”
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 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婴儿每天就是在与养护者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 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 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己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 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并且会投射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
婴儿一岁时的依恋状态对其后期人际模式有非常大的影响。安全型的男孩长大后心理健康水平要比其他类型的男孩高。婴儿期的孩子们在成年后更善于交往,也能体会到更大的情绪强度,也会被别人评价为更积极、更阳光。此外,成人的浪漫关系与在婴儿期所发展的依恋风格有关(Fraley & Spieker, 2003)。由此可见,依恋风格是多么的重要。
依恋就是依靠的爱,主要表现在依赖的恋情的
爱主要是看你怎么去对待它了,平平淡淡的爱才是真,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不要去计较爱情的浪漫和很多种的爱情方式,这个每个人的去爱的方式不同,不要不知足,太贪心了,会失去难得的真爱,有人说爱情是不会长久的,我认为是错误的,爱情有长久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做到保护真爱的时候,才会导致爱情是短暂的,会认为不会长久的
爱一个人要互相信任
爱一个人要互相理解
爱一个人要多多用心去包容
爱一个人要心胸宽阔
爱一个人要尊重对方的思想和主见
爱一个人要背后多多支持他(她),而不是阻拦
爱一个人要面对他(她)不能陪伴你的时候,不要有埋怨,要用笑脸对他(她)说我很好,很开心
爱一个人要把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委屈收藏起来,不要让他(她)知道
爱一个人~~~~太多太多的爱,也许有些人是做不到吧
重要的一点就是爱要无私无悔,爱要清洁纯净,没有一丝的杂质,甘心的愿意为他(她)做任何事情,当你爱上的时候,就要让他(她)幸福,只要他(她)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
回避型依恋深爱一个人的表现给人感觉就是欺负人,回避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欺负他。
爱上一个人会主动给予,回避也不例外,只不过回避的给予行为是后置的,他爱上一个人恰恰会先获取,然后再给予。
他从别人处索取的时候,给人感觉就是欺负人,回避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欺负他。
他不是通过对你好来表现喜欢你的,相反,他通过对你不好来表现喜欢。
回避越在意一个人,就会对他越不好,疏远他、排斥他、贬低他,患得患失,口是心非。
因为回避的特点就是无法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需求,一旦感到要进入到更亲密的关系当中时立马会冷淡回避,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他刻意冷淡、回避、抗拒的时候,说明他非常在意对方,已经有了进入更深层亲密关系的危机感。
如果你只是回避的普通朋友,会发现他很好相处,如果你要成为他亲近的人,才会发现他一点也不好相处,很冷漠,看不透。
依恋就是对方给予你爱和照顾,让你对他或她形成了依赖与爱。一般用来形容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深深的依恋之情,这是人生中最真实最美好的关系。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于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 Hazan 和 Shaver (1987) 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 和 Shaver 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an 和 Shaver 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征,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有人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有人却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痛苦。依恋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依恋理论是由对象关系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亲自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周五组将与大家一起关注成人依恋理论及其对人际关系、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我们将一起学习:
1、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2、什么是依恋?
3、亲子依恋
4、成人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5、婚恋依恋: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伴侣选择、依恋质量对婚恋关系的影响等。
6、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7、回过头来,我们来关注这些理论的实用意义——
(1)安全依恋的培养:如何构建安全依恋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的教育方式。
(2)对非安全依恋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父母的干预、 那么,我们在儿童身上观察到的同种依恋模式,是否也能在成人身上观察到?
对成人依恋的最早研究,包括对成人依恋中的个体差异间的关联的研究、人们对自己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与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记忆。Hazan 和 Shaver (1987) 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以测量这些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经常被称为依恋风格、依恋类型、依恋倾向、或依恋系统组织差异。)简而言之,Hazan 和 Shaver 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A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于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 和 Shaver 发现,成人类型的分布情况类似于婴儿。换句话说,在成人中,约 60% 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 段)、约 20% 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 段)、另有约 20% 把自己描述为焦虑-抗拒型(C 段)。
这种研究虽然有助于依恋风格和关系功能间的关联,但它不能全面地检验这样一种假设:在婴儿身上观察到的同类个体差异也出现在成人中。(Hazan 和 Shaver 的测量假设存在这种情况。)后来的研究以多种方式考察了这一假设。例如,Kelly Brennan 和同事收集了若干陈述(如“我相信在需要时别人会帮助我”),并统计了这些陈述同时出现的情况。Brennan 的 发现使人认为,成人依恋模式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维度。一个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焦虑。这一变量得分高的人会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及时响应、注意自己,等等。这一变量得分低的人对伴侣更有安全感。另一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回避。这一维度得分高的人不愿依赖别人或向别人开放。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更乐意与别人亲密、在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时更有安全感。安全型成人的原型在这两种维度上都应是低得分。
Brennan 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近几来对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模式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两个功能类似的维度:一个描述儿童的焦虑和抗拒的可变性,另一个描述儿童向父母寻求安全和支持的意愿的可变性(见 Fraley & Spieker,2003a, 2003b)。这些维度在功能上类似于在成人中发现的两个维度,这似乎表明,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存在着相似的依恋模式。
受 Brennan 的发现以及 Fraley 和 Waller (1998) 所公布的 taxometric 研究结果的影响,当代的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维度而不是类型,来对依恋现象中的个体差异进行概念化和测量。最流行的成人依恋风格测试工具是 Brennan、Clark 和 Shaver (1998) 的 ECR 以及 Fraley、Waller 和 Brennan (2000) 的 ECR-R,后者是 ECR 的修改版。这两种自我报告工具都为依恋相关焦虑和回避这两个维度提供连续的评分值。
成人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是否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相同? 现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恋爱关系和婴儿-照看者关系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当然也存在明显的例外。对机场上与伴侣告别的成人进行的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研究表明,这些成人明显表现出与依恋相关的抗议和关爱行为,并且,他们对这些行为的调节与他们的依恋风格有关联 (Fraley & Shaver,1998)。例如,正在告别的伴侣通常会比不会分离的伴侣表现出更多的依恋行为,强回避型的成人比弱回避型的成人显示出少得多的依恋行为。在下面的内容中,我要讨论人们已发现的在婴儿-照看者关系和成人恋爱关系的各自作用方式之间的相似之处。
文/学乃身之宝
日本**《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了一个顽强的松子。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曾被家暴过、被骗过、被抛弃过,但是她依然热爱生活,一次次站起来,期待美好生活的到来。
在我看来,这样“百折不挠”的精神或许值得称颂,但对于爱得卑微、爱得失去自我的松子来说,却是悲惨的一生。
那么,为什么松子会爱得如此卑微呢?
国际知名心理咨询师苏珊•福沃德和知名编剧琼•托雷斯合著的《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简称《依恋》)一书,给我们详细阐释了女人越爱越受伤的心理谜团,并告诉女人如何走出控制型关系,改变自我,重建自尊和自信,成为幸福的女人。
一、卑微的女人和控制型男人是“天生”的一对
爱得卑微的女人,背后一定是控制型男人。
他们疯狂的控制型关系是慢慢形成的,因为他们的爱情也是从浪漫开始的,只是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彼此的“月晕”之光逐渐褪去,吸引力不断减弱,“权力斗争”愈演愈烈,这时的控制型男人就造就出来了。
控制型男人的表现是这样的:
他们大多是双面人,当着外人一个样,到了家里又是一个样;他们习惯通过精神虐待控制女性,如恐吓、侮辱、身体威胁;他们常用的招数是推卸责任、挖苦、贬损和讽刺伴侣;他们会全方位控制伴侣,不允许她们和其他男人交往、更不会考虑她们的感受……等等,总之,他们要的安全感就是控制欲,即“一切由我说了算”。
爱得卑微的女人的表现是这样的:
她们面对男人的呵斥总是低三下四、忍气吞声;她们害怕对方,总是心惊胆战、小心翼翼;她们习惯自怨自艾,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他们习惯把伴侣生气的责任归结为自己,觉得是自己做错了,才惹对方生气;她们有愤怒和恐惧的情绪,只是不敢发泄,总之,她们就是一味付出和牺牲,逆来顺受,结果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爱。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和作家八女川君的关系就是疯狂的控制型关系。
八女川在写作上,已是江郎才尽,而他不甘如此平凡,于是把内心的愤懑都撒在松子身上。他经常酗酒并对松子施暴;他要求松子出去赚钱来养活自己;他当着外人和松子亲热以显示他们的幸福,但进屋之后便是横眉冷对;他甚至依靠性爱来获得自信和控制力。
面对八女川的暴力,松子虽然害怕,但是不敢反抗,只会躲在角落里祈求“不要伤害”。令人费解的是,在松子眼里,八女川君是“才华横溢,很温柔的人”;她不愿承认八女川是个暴君,还认为他是作家太宰治转世。
可见,尽管八女川这样对待松子,但松子还是爱着他,不肯离开。
二、爱得卑微的女人,内心是这样想的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明知伴侣是控制欲很强的男人,为什么女人不选择离开呢?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离开暴力的八女川不能活吗?为什么要爱得如此卑微呢?
《依恋》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她们被迷了心窍,不愿摆脱这种受虐式婚姻。
首先,爱一个人会上瘾。
爱一个人成瘾的女人迫切需要对方,失去爱人会让她痛不欲生。在她们看来,只要有人陪在身边,哪怕忍受再多的虐待,也在所不惜。
同时,这种瘾会让女人极度依赖对方。她们越把对方看作自己快乐的主要源泉,就越是把对方变成自己生活的中心,于是控制型男人的嫉妒心和占有欲会把她们限制在一个很小的世界中,借机提高自己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女人越是依赖男人,男人的地位越高;男人的地位越高,女人越是愿意为他放弃一切,害怕失去他。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在八女川卧轨自杀后,结识了阿龙,她明知阿龙也是暴力,且控制欲强的男人,但是她选择不离开,哪怕是下地狱,也要跟着他。因为对于松子来说,失去阿龙,就相当于失去一切。只是这种誓死的爱,吓走了阿龙。
对于松子来说,她就是把爱的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进而越爱越受伤,越爱越卑微。
其次,希望的圈套。
与控制型男人相处的每一个女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对方有朝一日突然回心转意,于是甘愿付出,爱得卑微。
另外,控制型男人反复无常的态度,让女人形成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自己不出错,男人就不会生气,就会变得很爱很爱自己,所以她们期待自己不要出错,努力变得更好,这样就可以换取对方的爱和认可。只是她们这个信念本身就是错误的。
影片中的松子,她爱得卑微,努力讨好她爱的每一个男人,其实内心也是在希望对方会好好爱自己。
再次,恐惧的圈套。
爱得卑微的女人,内心是害怕离开男人的,因为她们不自信,害怕孤独,担心自己离开男人无法生存。
另外,女人们也害怕男人会使用暴力,所以选择忍气吞声,只是这样的忍让不会换来对方的爱意,只会觉得更加孤苦无助和惶惶不可终日。
正如影片中的松子,就是害怕孤独,不想孤孤单单一个人,进而选择继续忍让和讨好对方。
其实,爱得失去自我的女人,她们内心还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他好,我不好”、“他都是为了我好”。正是这样的想法,才会让她们鬼迷心窍,甘愿为对方的错误买单。
可见,爱得卑微的女人,因为她们的内心有着恐惧、希望和迷思,所以才会歪曲事实成为迎合伴侣的同谋。
三、你有多缺爱,就有多卑微
在控制型关系中的女人,她们很痛苦,也想改变,只是改变很难。
改变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那么,为什么女人会爱得如此卑微呢?
苏珊在书中给我们道出一个深层次原因, 即在原生家庭中缺爱的女人,在婚姻中会爱得卑微。
首先,原生家庭影响着女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父母至少有一方总是贬低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低价值感的评价。因为孩子会把无所不能的父母的话作为信念,而这个信念会影响到他们婚后的生活。
孩子会从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中获得讯息,以判断自己是可爱乖巧的,还是讨人厌的。如果父母总是用讨厌的语气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于是会千方百计讨好大人,以得到他们的关注,这样的讨好习惯就变成爱得失去自我。
其次,母亲会给女儿树立糟糕的榜样 。
在疯狂的控制型关系中,夫妻双方极有可能是在延续他们父母的生活模式。
控制型男人以他父亲为榜样,而爱得卑微的女人则以忍气吞声的母亲为榜样。
长大的女儿们不仅从母亲那里学到“不惜任何代价维持婚姻”,还从父亲那里习得“千方百计迎合他,才会被爱”,这样的女人就会变得忍气吞声,且对控制型的男人努力讨好。
“榜样的力量”,让女人走上受虐的不归路。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小时候被父亲和家人忽视,很少体会到被爱的感觉,于是一直渴望着爱。她从父亲那里得来的讯息是,“自己没有妹妹好,不值得被爱”、“自己要讨好他人,才会得到爱和关注”,而这就是她爱得卑微的主要原因。松子不会爱,也不懂得爱,导致爱而不得,过着被嫌弃的一生。
四、女人重拾自信,从转变观念开始
每个人都渴望婚姻幸福,但婚姻的经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双方一起努力。
在控制型关系中,需要改变的是卑微女人,因为她们感受的是伤害和痛苦,男人则享受着“大权在握”的感觉,自然不想改变。
苏珊在书中给了女人们重拾自信的建议和方法:
1找回真实感受的同时,下定改变的决心。
婚姻中,自己的感受很重要,因为感受是了解我们自己的最佳途径,透过它,我们能了解自己是谁、有什么需要,以及在乎什么。
书中给出一份了解自己情绪的问卷,如果有六个及以上的答案是“是”,就说明自己非常痛苦。
● 你总是觉得伤心吗?
● 你怕你的伴侣么?
● 你觉得无助、不知所措么?
● 你是否总是觉得怒火中烧?
● 你是否觉得无所适从、茫然,不知道如何是好?
●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被伴侣控制住了?
● 你是不是觉得心中有愧,觉得自己总是做错事?
● 你会不会自怨自艾?
● 你是不是情绪低落?
●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感受是怎样时,就要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因为想法决定着我们的行为。
从上述的感受到想法,卑微的女人很有可能会有这样的行为:
● 你是不是总是低声下气的?
● 你们之间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是不是都心甘情愿地承担错误?
● 你总是战战兢兢吗?你是不是生怕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点小事,就惹恼了他?
● 你是否一再嘱咐孩子,要他们千万小心,别惹爸爸生气?
● 你是不是比以前爱哭了?
● 你是不是压制自己的感受,尤其是怒气?
● 你是不是为了迎合丈夫反复无常的要求,而一再委屈自己?
● 你是不是放弃过兴趣爱好,断绝了与亲朋好友的来往呢?
● 你是不是放弃了从前的意见、理想、态度、希望和梦想?
● 你是否将进修或充电一推再推?
● 你是否经常要为伴侣对别人、对你的态度解释,或赔礼道歉?
● 你是不是不顾惜身体,体重大起大落?你是不是不像从前一样在乎自己的形象了?你是否找出种种借口宅在家里,足不出户?
● 你是不是千方百计地讨好丈夫,你的生活取决于他的心情和认可?
上述的行为,让我们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想法有关。换句话说,我们想要改变卑微的行为,需要转变想法。
当然,这个改变很难,会让我们不舒服,会害怕、焦虑和无所适从,而这就是改变决心的重要性。
2转变观念的方法,学会思维暂停法。
当我们下定决心去改变糟糕的婚姻现状时,就会明白健康的亲密关系是多么重要,而女人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转变观念,才会改变行为。
苏珊在书中给出思维暂停法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做一个旁观者。
目的是让自己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丈夫刁难或指责自己时,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用笔来记录自己当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在记录时我们就可以置身事外,走出迷局,以帮助平息自己的心绪。
第二步,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
目的是让自己体会到自己“选择”要这么做的感受。因为选择做某事,就会改变自动的反应。
比如,丈夫指责我们时,我们“自动”生气,而当我们“选择”生气时,那就是不一样的感觉,而这也是在获得掌控感。
第三步,记录丈夫指责自己的种种罪状和负面评价。
目的是让我们明白这些罪状都是丈夫强加到自己身上的,并不是我们的真正为人,这可以改变我们的固有观念“自己不够好,自己做错了”。
另外,记录下与负面评价相对的优秀品质,目的是展现真实的自己,也可以从中找到自信。
第四步,想象丈夫对别人的恶劣行径。
目的是证明这个男人品行不好,且他的行为和自己无关,并不是“我不好,他才生气的”。
这时要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 你希望他这样对待你爱的人吗?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女儿(朋友、姐妹或母亲)受到这样的侮辱和虐待,你希望她怎样做?
● 为什么她不该被这样对待,而你却没关系?难道你不如她重要?难道你没资格被他以礼相待么?
这几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它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进而认为“自己不该那么卑微”。
第五步,转变自己看丈夫的立场。
目的是认清丈夫已经变了,并不是自己曾经爱的那个人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不该这样生活,要勇于走出困境。但切记不要自责,而是要好好关爱自己。
上述练习,需要时常做,这样才能真正改变,重获自由和信心。
3给内心的小孩,找一个温暖的家。
前面说到,从小缺爱的人,才会爱得卑微。
对于女性来说,要重拾自信,就要解决心里的旧伤,而敢于说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治疗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写出强势的父亲对自己责骂的语言,比如“我自私自利”、“我是个笨蛋”、“我丢了全家的脸”、”我让他失望了”等等;然后记下自己遇到失败时会说的话,比如“我努力得不够”、“要不是我太懒,就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我什么都做不好,活该一事无成”等等;最后,写出妈妈或其他人对自己的赞许,比如“我聪明”、“我可爱”、“我能干”、“我漂亮”等等。
从上述的自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父母的评价是一样的,而真实的自己并没有那么差,且有很多优点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对内在小孩的评价。
给内在小孩找个温暖的家,要举行小小的仪式。
先把父亲和自己的那份负面评价表撕得粉碎,或付之一炬,或埋掉,或丢进马桶,放水冲走;然后给受到伤害的小孩写一封信,目的是拭去父亲强加自己心头的愧疚感和自责感,也让自己明白,小时候的自己只是父亲失意时的一只无辜的替罪羊。
当我们处理好心中的旧伤,安顿好那个内在小孩后,我们会有力量来应对现在的痛苦状态。
4积极做出改变,重拾尊重和自信。
前面说到的改变方法,针对的是个人的改变,接下来的具体行动,是在自己和丈夫身上的,也就是说,当丈夫又开始指责和辱骂时,我们该这样做。
首先,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多说“这是我的想法”、“我认为应该这样”、“我打算这样做”,少说“是我不好”、“这样行吗?”、“你喜欢吗?”这样就可以慢慢恢复自信心。
其次,明确自己的愿望,设定底线。
要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得到尊重”、“我希望你能听我倾诉”、“我希望有自己的信仰,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我希望钱方面,我们两个人共同做主”,等等。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底线,“我不允许你对我再嚷嚷”、“我不许你再侮辱我”、“你不能跟我这样说话”、“你不能这样对我”等等。
卑微的女人能做到这点很难,这和改变的决心有关,也和平常的排练有关。苏珊建议决心改变的女人要多多排练,可以使用“空椅子”技术,想象丈夫就坐在对面,正在责备自己,然后说出上面的话。
最后,未雨绸缪,想好最坏情况出现时的应对策略。
当控制型男人发现自己的伴侣不再听话时,会气愤不已,甚至会再次启用威胁的手段,这时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先预想好他们的反应,然后想出对策,做到有备而来。
这里最关键的是应对分手的恐惧。
当我们开始改变后,男人可能用离婚来进行威胁,亦或结局真的是以离婚收场。
离婚,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她们认为,离婚就是人生失败,进而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害怕,如果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恐惧,我们一定要明白,与糟糕的婚姻相比,离婚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离婚后我们可以重拾自我,活出自我。
而重拾自我的一个最大益处是,我们有机会扭转反面例子对孩子的潜移默化。
要知道,妈妈要先活出自己的太阳,然后才能成为孩子的光。
总之,《依恋》这本书的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清晰展现了控制型关系发展的路线图,用丰富的案例和专业的心理分析技术,帮助了那些在婚姻中爱得卑微的女人们,重新找到自信和自我,同时,也让女人们明白,真正的爱是平等、尊重和让彼此变得更好,而非控制、打压和贬低。
更重要的是,即使没结婚,或婚姻中没有这样痛苦的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明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是第一位的。因为接纳自己、学会爱自己,才会爱他人。
就像松子,如果能够接纳自己,学会爱自己,她就不会一直卑微地“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更不会失去自我,进而失去自尊。
女人,能送给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处的男人,最好的礼物是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有了它,自己才能得到男人的爱和尊重。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