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烬》[匈]马洛伊·山多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1234
书名:烛烬
作者名:[匈牙利] 马洛伊·山多尔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1
页数:247
内容介绍:
昏暗的客厅里,将军与访客秉烛对坐,彻夜长谈,怀念将军逝去多年的妻子,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混乱与骚动在年已迟暮的两位故友心灵深处涌流,情欲与仇恨的余烬不断闷烧。
作者介绍:
马洛伊·山多尔其人——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
林语堂眼中的中国最可爱的女人
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莫不傀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余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干我取轩中。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余至其后,芸犹粉汗盈盈,倚女而出神焉。余拍其肩口:“罗衫汗透矣!”芜回首曰:“恐钱家有人到舟,故暂避之。君何回来之速也?”余笑曰:“欲捕逃耳。”于是相挽登舟,返棹至万年桥下,阳乌犹末落山。舟窗尽落,清风徐来,绒扇罗衫,剖瓜解暑。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瞻欲上,渔火满江矣。命仆至船梢与舟子同饮。船家女名素云,与余有杯酒交,人颇不俗,招之与芸同坐。船头不张灯火,待月快酌,射覆为令。素云双目闪闪,听良久,曰:“觞政侬颇娴习,从未闻有斯令,愿受教。”芸即譬其言而开导之,终茫然。余笑曰:“女先生且罢论,我有一言作譬,即了然矣。”芸曰:“君若何譬之?”余曰:“鹤善舞而不能耕,牛善耕而不能舞,物性然也,先生欲反而教之,无乃劳乎?”素云笑捶余肩曰:“汝骂我耶!”芸出令曰;“只许动口,不许动手。违者罚大觥。”素云量豪,满斟一觥,一吸而尽。余曰:“动手但准摸索,不准捶人。”芸笑挽素云置余怀,曰:“请君摸索畅怀。”余笑曰:“卿非解人,摸索在有意无意间耳,拥而狂探,田舍郎之所为也。”时四鬃所簪莱莉,为酒气所蒸,杂以粉汗油香,芳馨透鼻,余戏曰:“小人臭味充满船头,令人作恶。”素云不禁握拳连捶曰:“谁教汝狂嗅耶?”芸呼曰:“违令,罚两大觥!”素云曰:“彼又以小人骂我,不应捶耶?”芸曰:“彼之所谓小人,益有故也。请干此,当告汝。”素云乃连尽两觥,芸乃告以沧浪旧居乘凉事。素云曰:“若然,真错怪矣,当再罚。”又干一觥。芸曰:“久闻素娘善歌,可一聆妙音否?”素即以象箸击小碟而歌。芸欣然畅饮,不觉酩酊,乃乘舆先归。
(摘录于浮生六记)
在林语堂的作品中,《苏东坡传》最是行云流水,畅快淋漓,看这本书,你不仅会点头认同苏东坡“神完气足”,而且也会觉得身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件幸福幸运的事。这是因为林语堂的道家思想和苏东坡的洒脱两相合宜的缘故。而在小说创作中,林氏这种道家的“真放浪”也会时时冒头,流露出他对生活所执的艺术趣味。
理想中的女人是怎样的?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译者序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瓮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到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
理想中的婚姻与爱情是怎样的?当然是沈复和陈芸。林语堂写道: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体现出来,两位平常的雅人———同几位知心好友过他们恬淡自适的生活,蹭蹬不遂,而仍不改其乐。
因为林语堂的推崇,《浮生六记》的故事才得以这么普及,还曾经拍成过**。只是,这样完美的爱情,在现实里是难以生存的,故事的结尾催人断肠:被现实生活所抛弃的这对恩爱夫妇,颠沛流离,在异乡的斗室里,病重的芸断续说着“知己如君,得婿如此,此生无憾”,然后凄然离世,留下沈复面对一盏孤灯。
谁也不能无视生活的具体烦恼。所以,在以英文写成的小说《京华烟云》(《MomentinPeking》)中,林语堂一方面保留了理想女性“芸”身上那些艺术的、迷人的品质,以便让国外的读者通过小说了解中国文化中的优雅,另外,也赋予了女主角木兰一些务实的能力。在处理人际关系、面对大家庭生活、安排家务方面,木兰比芸能干百倍。而在富有灵性、聪明、艺术气质方面,她也不逊于芸。如以《红楼梦》做比,那木兰就是”湘云”,有着男孩子般的大气爽朗,同时也有大嚼鹿肉、雪中联句的才情。
意识到一对艺术家气质的夫妇没有终老一生的福气,在小说《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孔立夫没有结成眷属。木兰嫁给才智并不高的曾荪亚,而立夫娶了更有务实精神的莫愁。这样,在爱情生活上有了缺憾,但现实生活却更有保证。也许这正像中国古话里讲的:带些不足,焉知非福。然而林语堂那种浪漫的道家式洒脱在小说中还是无处不在的,例如他让姚思安在安排好木兰姐妹的婚事后,离家去四方云游———这种弃世隐逸是典型的老庄作风。当立夫被一个好色的恶军阀抓走,木兰只身前往说情,居然几句话就让军阀放人且自己毫发无损———这也是一种带有传奇色彩的想像。
也许因为这些英文小说承担着传播、解释中国文化的责任,所以它们和真正的现实是有距离的。距离最大的可能是《红牡丹》,在这部小说里,青年守寡的美女牡丹因为性的苦闷、情的困扰,在数个男人中流连。故事的背景是清代,而牡丹坐茶馆,和北京天桥的拳师交接,在杭州与诗人欢爱,在旅行的船上又和旅客共眠———这些情节在那个时代背景中完全是不可能的,而写小说的目的,也许就是想让西方世界知道:东方的女性也不是概念化的裹着小脚的霉干菜,一样是富有魅力,有情有欲的。
将林语堂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可以很难,就像有名的**人徐枫,购买《红牡丹》的版权十多年了,但仍在等待有缘人来改编、拍摄;而同时也可以很简单,如眼下的新版电视剧《京华烟云》,它颠覆了原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按照当下的收视需要、主题需要重新组织故事———名人名著的优点,也就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而产生新意吧。(文/袅晴丝)
遇见《烛烬》是一个意外。说到底,走进那家书店本身就是一个意外。我只是去参加新海诚主题的漫展,然后遇到了大雨。人生的很多际遇就在这种意外中展开了。我走进一家书店避雨,然后接触到了若非这样的机缘,我可能一生都不会认识的一个作家。
马洛伊·山多尔是匈牙利文学史上的丰碑,然而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与匈牙利文学相遇的缘分。匈牙利是一个只存在于概念中的国家名词,不具有任何具象的意义。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在我看到这本书时,马洛伊·山多尔这个名字只是一个陌生作家的名字。然而,在那个下雨的书店,为了打发雨停之前的时光,我在成千上万本书里游荡,久久找不到想读的书,内心烦躁,对这场雨对这家庸俗的书店对暂时失去了掌控的生活,全都失望透顶。只有这一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我毫不犹豫地买下它,在暴雨倾盆的落地窗边,第一段文字就强烈地吸引了我。
《烛烬》讲述的故事简直司空见惯。是有男人和女人以来就一直发生的,现在也仍然在世界各地发生,并且只要人类继续存在,就仍然会继续发生的事情。爱情、友情、嫉妒、背叛。老套得不能再老套。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是,就像杜拉斯能够把任何地方都在发生的包养和一夜情的故事写的亘古永恒,就像阿伦特能够让一个庸俗的师生婚外恋故事发展到别人无可企及的精神高度。故事永远没有新意,关键是谁在演绎它。
《烛烬》的叙事方式无疑是让这个看似老套的故事熠熠生辉的重要原因。将激烈的爱恨深情,用一种贵族般的矜持娓娓道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震撼。克制的语调下,是涌动的激情。在一座古老的庄园,两个曾经要好到几乎被怀疑是同性恋的挚友,一个曾经对另一个动了杀机。他们是一对被巨大的背叛裂痕割裂了长达四十一年的挚友。在73岁的垂暮之年,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人都已经离世,似乎一切都不再有意义的年纪,坐在一起,追问一个答案。
这种一切都蒙上了回忆面纱的叙事,有一种悠远的味道。仿佛一切都不真实,一切都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仿佛他们在41年前就已经死了。他们在谈论的,是前世的事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的确是这样。生活的味道、激情、意义,活着的现实感,早就在41年前就终结。那之前的生活,和那之后的生活,是完全割裂的两个世界。
将军用非常优美的语言从他们美好的少年时代开始回忆,他的语言是那样细腻动人,因为一个一个细节被描绘出来,往昔的生活就好似一幅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然而这样动人的,散发着青草芳香的青春和友谊,却突然在一个早上戛然而止。在那之后,天堂突然碎裂,将军才陡然发现,一直以来隐而不发的,那些在地底已经暗流涌动许久的岩浆。这股名叫杀意的岩浆以那样决绝的方式喷发,他的生活就在一瞬间成了地震之后的两个板块,再无交集。我们读者的好奇心就这样被勾起,为什么?将军等了41年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也想知道。把一个如此套路的爱情故事写成了悬疑小说的效果,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同时也不禁产生了“啊,原来故事可以这样讲!”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是作者写作技巧对我的征服。然而,如果仅仅是写作技巧的高超,还不足以让这个故事成为经典。
让这本书散发永恒光芒的,是那个最终也没有宣之于口,但是将军和读者都已经懂了的答案。是我见过所有对于爱情悲剧的最深刻的解读之一。“另类”。是的,将军和他的挚友、母亲、妻子是不同类型的人。他在一边,他爱的人在另一边。这种边界永远无法跨越。命运为什么会是注定的?因为命运深植于我们的性格之中。我们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能说出一些影响因素,但是谁也不能确切地给出答案。
就这样,虽然那个是血肉相连的母亲,虽然那个是情同手足的挚友,虽然那个是一生无法忘怀的爱人。可是,另类就是另类。将军是一个军人,一个资本家,一个有着正统贵族气质的骑士。而他的母亲、挚友、妻子,在精神上都是自由的流浪者,是艺术家,有着他永远无法懂得,也永远无法融入的艺术精神世界。
全书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将军的母亲和他的挚友康拉德四手联弹,演奏了一曲肖邦。音乐在古老的城堡里倾泻而下,在那一刻,康拉德和将军的母亲确认了彼此是荒芜世界的隐秘战友,在这个世界上有着私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无法以语言形容,那是只有音乐,只有艺术能够产生的共鸣。他们在现世之外,是另一个精神国度的住民。而将军,以及将军的父亲,永远不能懂这种精神世界,他们听不懂音乐的语言,艺术的大门从未向他们打开。而在将军的妻子克里斯提娜身上,这样的悲剧又重演了。
所以,这场背叛的悲剧几乎是烙在性格里的必然降临的命运。康拉德和克里斯提娜是那个世界的住民。而将军,不论他怀着多么诚挚的爱,拥有多么庞大的财产,有着怎样高贵的道德,都永远无法踏足。
多么的残酷啊!有些人不论你多么爱她,为她付出什么,与她有怎样亲密的关系,她回报给你的永远是友好和感谢,甚至愧疚和憎恨。然而,爱,永远不会发生。你不是他们那个世界的住民,永远无法走进那个艺术殿堂的精神世界。将军当然想融入,可是他就是不懂音乐的语言,无论如何也无法学会。
这是一种怎样的命运。最重要的亲情、友情、爱情,全都得不到回应。无论将军的灵魂多么高尚,爱的激情多么浓烈,也无法打破这个音乐筑起来的精神墙壁。
更为难得的是,在最后,在这场漫长的回忆和审判之后,将军终于能够放下了。故人的死亡都没能让它失去意义的那一个答案,终于在最后由将军自己领悟到了。是的,无论克里斯提娜是否曾要置他于死地,无论克里斯提娜没有爱过他的事实是怎样的残酷,将军对她的爱都是永恒的。哪怕是从没得到过回应的爱,哪怕他只能遥望着艺术神坛上的女神,奉献上自己的全部激情和爱——在生命深处,我们所有行为的意义,就是与某人的纠葛。这就是驻扎在我们性格深处的,我们的命运。
没有必要不甘,没有必要悲愤,没有必要憎恨。我们只是和“另类”的她相遇。然后爱上了那样自由不羁、充满异常生命活力和激情的她。爱上一个美好的对象是一种命运,因为跟她不是同一类人而注定被抛弃也是一种命运。一切都是必然,一切都是不论金钱地位才能道德,生而为人永远无法解无法避的生之苦。在领悟了这一切之后,为一个答案行尸走肉般度过了41年的将军,终于,获得了永恒的宁静。
李叔同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业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 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看晶莹明澈。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于种种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极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做了一个名“演音”、号“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经纯正而且优秀的艺术家,穿上百衲衣后,从观念到行动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几乎废弃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的李叔同变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师。
诸艺俱疏,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由此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习书始于少年,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有人将弘一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后肉渐减,气渐收,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呈瘦硬清挺之态。其实,从大的审美风格来审视弘一的书法,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似乎更为恰当。为僧以前,弘一书法有绚烂之致,遁入空门做了和尚,书风突变,弃之峥嵘圭角,行之以藏锋稚拙,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这种巨变,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亦即是人的变化,在俗是李叔同,离俗则是弘一法师,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不再自视为艺术家,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书法不再是艺术的自觉产物,而是宗教中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是作者的不自觉表现而又经后人的审美接受才得以实现的。纵观弘一遗墨,清静似水,恬淡自如,实是禅修的结果。“刊落锋颖,一味恬静”,清逸的线条泯灭了个性,是禅心的迹化,是期于一种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恒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极致。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宗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宗教家。
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弘一在致许晦庐的一封信中曾说:“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叶圣陶在谈弘一晚年书法时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这段话道出了弘一书法所臻至的审美境界。这样的欣赏,已经超越了书法的一点一线,而是深入书法的本质——文化观念的价值。
其诗作有:
遇风愁不成寐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
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
烛烬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
--------------------------------------------------------------------------------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
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
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
闲云飘忽罗纹绉,
天末凉风送早秋,
秋花点点头。
--------------------------------------------------------------------------------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
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
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
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
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
千金难买年少。
--------------------------------------------------------------------------------
月夜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
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
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
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
落花
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
月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
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
灵光常仰望!
惟愿灵光普万方,
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
清凉歌
清凉月,
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
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
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李叔同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业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 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说“吾人所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之时不能共纾困难于万一”等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看晶莹明澈。
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作品有《游艺》、《勇猛精进》等。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也广为传唱。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于种种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极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于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门,做了一个名“演音”、号“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经纯正而且优秀的艺术家,穿上百衲衣后,从观念到行动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几乎废弃了所有的艺术专长,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的李叔同变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师。
诸艺俱疏,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弘一割舍,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由此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习书始于少年,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有人将弘一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后肉渐减,气渐收,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呈瘦硬清挺之态。其实,从大的审美风格来审视弘一的书法,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似乎更为恰当。为僧以前,弘一书法有绚烂之致,遁入空门做了和尚,书风突变,弃之峥嵘圭角,行之以藏锋稚拙,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枯寂孤清。这种巨变,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亦即是人的变化,在俗是李叔同,离俗则是弘一法师,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不再自视为艺术家,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书法不再是艺术的自觉产物,而是宗教中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是作者的不自觉表现而又经后人的审美接受才得以实现的。纵观弘一遗墨,清静似水,恬淡自如,实是禅修的结果。“刊落锋颖,一味恬静”,清逸的线条泯灭了个性,是禅心的迹化,是期于一种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恒之境,是造“平淡美”的极致。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宗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宗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宗教家。
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弘一在致许晦庐的一封信中曾说:“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叶圣陶在谈弘一晚年书法时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这段话道出了弘一书法所臻至的审美境界。这样的欣赏,已经超越了书法的一点一线,而是深入书法的本质——文化观念的价值。
其诗作有:
遇风愁不成寐
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
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
烛烬难寻梦,春寒况五更。
马嘶残月坠,笳鼓万军营。
--------------------------------------------------------------------------------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
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
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
闲云飘忽罗纹绉,
天末凉风送早秋,
秋花点点头。
--------------------------------------------------------------------------------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
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
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
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
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
花外疏钟送夕阳。
--------------------------------------------------------------------------------
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
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
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
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
千金难买年少。
--------------------------------------------------------------------------------
月夜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
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
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
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
落花
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
月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
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
灵光常仰望!
惟愿灵光普万方,
荡涤垢滓扬芬芳,
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
清凉歌
清凉月,
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
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
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原句为“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原文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如下: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词句注释如下: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扩展资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烛烬》([匈牙利] 马洛伊·山多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xnHbxA76wLRieO_boOo-A
提取码:1234书名:烛烬
作者:[匈牙利] 马洛伊·山多尔
译者:余泽民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1
页数:247
内容简介:
空寂的庄园,主人老将军迎来了一位罕见的访客,一位曾与他金兰之交的故友。
昏暗的客厅里,将军与访客秉烛对坐,彻夜长谈,怀念将军逝去多年的妻子,审判一段由爱情及友情、忠贞和背叛交织的三角关系。混乱与骚动在年已迟暮的两位故友心灵深处涌流,情欲与仇恨的余烬不断闷烧。
在扣人心弦的激烈争辩中,马洛伊用沉郁如挽歌的文字怀念逝去的帝国时代,还有随之消逝的贵族品德和君子情谊。奥匈帝国面临衰亡时的哀伤,以及世界秩序坍塌时人们传统道德的动摇,在字里行间纤毫毕现。
作者简介:
马洛伊·山多尔其人——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他亦是二十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他的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 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质朴的文字蕴藏着千军万马,情感磅礴而表达节制。他写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辩证,阶级和文化的攻守,冷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德国文学批评界说他与茨威格齐名,另有批评家将他与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并列。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他是马洛伊·山多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