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是什么

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源头是什么,第1张

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诗经〉〉又分为“风雅颂”,“风”为“国风”主要是表现百姓生活,是写实的,“颂”收录的是宫廷里的乐府曲,〈〈诗经〉〉有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代表作有〈〈雎鸠〉〉〈〈卫风氓〉〉等,后期代表人物有杜甫等。

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楚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离骚〉〉,后期代表人物有李白等。

发展:《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古典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皆出现于先秦时期,一是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二是浪漫主义源头《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由众位采诗官收录、加工、编订,集合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相比中原文化,楚文化更绚丽浪漫。

东晋的代表诗人是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一个开创了田园诗派,一个则开创了山水诗派。

而近体诗于唐代形成,有严格的格律,分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则每首八句,均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即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宋元明清时除了延续一部分前代的律诗和绝句外,更大量出现了词、曲及戏曲唱词,它们都属于近体格律诗。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因句式长短不齐而叫做长短句。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人,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梧桐雨》、《倩女离魂》及《汉宫秋》。而到了清代,比较有艺术成就的当推龚自珍和纳兰性德。

清代诗人善于借鉴前代,扬长补短,对于古典诗歌有所发展。虽然由于清代文字狱的影响,冲淡了清诗对社会矛盾的深入观察和揭露,限制了清诗获得更高的成就,但总体上看,清代诗人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词的长处,不断追求创新。涌现了黄宗曦、吴伟业等著名诗人。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诗词最主要的派系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末宋初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因此该派也称“苏辛词派”,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诗歌

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可以说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

  《离骚》发展了上古口头文学——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

(1)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诗人以自我为原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凸现了自我形象的纯洁高大《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表现出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构成了屈原浪漫主义人格及其《离骚》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2)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屈原的浪漫主义理想不是脱离现实的幻想,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群小的贪婪,展示了楚国政治舞台的黑暗现实,说明了屈原浪漫主义性格产生的典型环境但由于屈原浪漫主义理想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所以诗人在诗的第二、三部分“另辟神境”,以一系列神幻的情节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理想的上下求索这种纵横宇宙的丰富想象,把现实、历史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诡奇境界,使诗篇抹上了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综上所述,《离骚》在创作方法上体现出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是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

(3)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离骚》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又有了新的创造《诗经》的比兴大多比较单纯,只是就某一具体事物用比兴;而《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创造出了一种文彩斑烂、寄托幽远的意境,开拓了中国诗词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4)创造出新的诗体形式和绚烂华美的语言

《离骚》在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采用了一种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的散文化句法,扩大了诗的容量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叠句扩大为长篇巨制在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了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此外,还大量使用了“焉”、“乎”、“哉”特别是“兮”的语气词,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诗的抒情意味和节奏感

——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楚辞是浪漫主义的源头。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十六篇。

《楚辞》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骚”,因其中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22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