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法国

雨果是法国,第1张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界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真善美与伪恶丑对照的原则。这篇序言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成果斐然的19世纪西方文学中,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主要的思想武器。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地位、使命、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广而言之,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人有权过正常的人的生活,社会有责任消除一切剥削压迫和歧视迫害,使人在各方面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雨果,法国19世纪杰出的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的一生几乎漫步了整个19世纪,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的复辟于反复辟、革命与政变斗争的政治风云,其文学创作生涯达60年之久。纵观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他创作的始终,是其创作的主线与灵魂,在他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和人道主义思想。 在雨果的创作中,首先就表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索。1830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雨果热烈欢迎新时代的到来,但是革命后的境况让他担忧和失望。此时他写成并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借中世纪的历史题材影射19世纪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封建专制王权统治时期的残暴与黑暗,封建教会的虚伪与反动,以及司法机构的罪恶行径,赞颂了下层人民淳朴善良的品格、正直勇敢的斗争精神。雨果在小说中解释历史事件和描写人物形象时,充分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激情。

在小说中他满怀激情地塑造了一个下层人民的艺术形象——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她纯洁美丽、善良正直、热情又乐于助人,作者赋予她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这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正的化身。而与之相反对,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洛罗是个伪善的宗教禁欲主义者,作品中多处体现出其恶的本质。结局中他被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从钟楼上推下去摔死了。雨果安排善与恶的同归于尽,对于作家的阶级性而言,应该说是弱者的一种胜利。在此之后的《悲惨世界》中,他就表现了善战胜恶、道德感化邪恶的思想。

《悲惨世界》无疑是雨果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其人道主义思想精髓的作品。雨果在作品中给我们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柔弱”。他所注意到的中心始终是“悲惨世界”中的人和人的命运,并深刻地揭示出其中社会现实不人道的本质。冉阿让的一生充满着坐牢、苦役和颠沛流离的经历。他出身贫苦,为了谋生干过多种底下的工作,他为了姐姐家饥寒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刑,前后坐牢19年。但当他走出牢狱时,又等于踏进了人生的监狱:“孤零零,没有栖身之处,没有避雨之处”,实在是“连狗都不如”。在受到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后,冉阿让广施济贫,但他的一系列善的举动仍无法填补与黑暗社会现实,与法律、习俗间的鸿沟。冉阿让有罪吗?不!有罪的正是迫使他去偷窃的社会现实,是剥夺他生存权利的统治者。他唯一的罪过,应该说只是他的贫穷、他的身份——一个毫无生存权利的穷苦工人。 丑恶的社会现实同样也迫害着妇女。芳汀原来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但恶浊的社会玷污了她,可她有自食其力的决心,但是包工头、债主又对她进行无情地剥削盘剥。她把自己的头发牙齿低价卖掉之后仍然走投无路,最后被迫出卖肉体。雨果沉痛地说:“社会造就了一个奴隶即一个娼妓。”芳汀的悲惨命运完全是罪恶的社会现实造成的。冷酷无情的社会也不会放过对儿童的压榨。暂且不说大批儿童流浪街头无家可归,芳汀的孤女小柯赛特不幸落在代表丑恶势力的德纳第夫妇手中,平时做的都是力所不能及的体力活,大冬天还要到河里取水,食不果腹,衣不饱暖,倍受摧残。 雨果通过人道与社会的法律、个人与社会现实的种种冲突,反映了人受到社会压抑的痛苦不幸的命运,表达了对下层人物悲惨命运动同情,控诉了社会不公正、反人道,突出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坚决否定,也更反映了善恶感化的人道主义理想,表现了人道精神对于丑恶社会的道义上的胜利。应该说,在人道主义的表现上,《悲惨世界》较《巴黎圣母院》是个飞跃。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他一生人道主义思想发展的总结。他在革命的题材中表达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了他对革命暴力和人道主义关系的看法。肯定扫荡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暴力,雨果极力描写共和军队善良、正直的天性,赞颂他们的道义责任感,他认为暴力是不可避免,而且是绝对必须的。用资产阶级革命暴力消灭封建专制,是民主革命的天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理想,这绝非不人道,从这些意义上来说,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行为并不矛盾。正如雨果所说,革命就是善,就是正义和真理,反革命就是恶,而他的人道主义就是面向革命、面向正义、面向未来的。但同时他也认为,暴力并非万能,因为革命不仅仅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道义上战胜敌人。 雨果的创作一方面具有同当时一般人道主义作家创作所具有的内涵:同情下层人民,揭露黑暗势力,痛斥残暴统治,主张“博爱、仁慈、宽恕和道德感化”。雨果甚至比其他作家表现得更为浓烈与深厚。另一方面,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还闪烁出独特的光辉: 首先,雨果在创作中超越了个别存在,直接具体地以群体形象表现了普通民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在雨果的笔下,受苦的群众不再是一个逆来顺受、消极被动的群体,而是一些有着自己要求和愿望的人。其次,肯定革命暴力,支持正义战争,这是其人道主义思想又一鲜明个性。这在《巴黎圣母院》的乞丐国的群众围攻圣母院时和《悲惨世界》里再现的1832年六月反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起义场面的描写中均有体现。但态度最明确、最突出显示的还是在《九三年》。之前有所叙述,此处不赘述。第三,雨果继承了启蒙主义者放眼未来的传统,满怀乐观信念,相信人类有个美好的明天,这是雨果人道主义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和独特品格。

在雨果眼里,冉阿让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虽然在狱中他决定要报复社会,虽然在出狱后他曾偷了米里哀主教的银器,更甚地是他还欺负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在那样一个压抑的社会里,冉阿让受尽欺凌,可他最初却选择哟哦哪个报复社会的方式欺凌其他的人,然而在整部小说中作者没有遗弃他,而是安排了一位仁慈的教主去唤醒冉阿让心中的那份善念,最终使人性的光辉充满于冉阿让的人生。如果说那时的冉阿让是一个迷路的人,那么米里哀主教就是指引他走向正途的一盏明灯。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就集中在主人公冉阿让的身上,冉阿让出身贫寒,受尽苦难的折磨,对这个人物的命运,作者寄予了丰富的情感,人道主义思想贯穿整部小说。 这部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首先,它再现了下层人民悲惨屈辱的生活和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其次,描述了1832年6月5日的共和党起义,有力回击了拿破仑三世的倒行逆施。再次,作品还宣扬了用“仁慈”,“博爱”拯救社会的人道主义。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善良可以拯救一切,企图用“仁慈”,“博爱”来消除社会弊病。 在小说中冉阿让,芳汀、珂赛特、冉阿让等下层人民都是作者关注和同情的对象,反映了劳动人民与上层统治者的矛盾,体现的是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V

Victor Hugo (1802~1885)

法国作家。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藏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雨果幼年曾随从父亲行军到过意大利、西班牙等以风光明媚著称的滨海地带。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居住在一所古老的修道院里。雨果的母亲信奉旧教,拥护王室,在政治上和他的丈夫正好是对立的。青年时代的雨果同情保皇党,反映出母亲的保守立场对他的影响。雨果从小爱好文学,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19年,雨果和他的长兄共同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出了32期,其中大部分文稿都出自雨果的手笔。1822年发表《颂诗集》,歌颂王朝和天主教,获得国王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1823年,他的第一本小说《冰岛魔王》问世。据雨果自称,这部小说的情节全属虚构,只有一对青年的爱情是真实的写照,因为雨果和傅谢**的婚姻,曾一度由于他母亲的反对而几乎破裂。1824年发表《新颂歌集》,1826年发表《颂诗与长歌》。这两部诗集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1826年发表的小说《布格·雅尔加》,描写18世纪末法国殖民地圣多曼格岛发生的以布格·雅尔加为首的黑人暴动的事件。书中把黑人暴动描写成为残忍嗜杀,而对白人军官则加以美化,说明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仍不

免有所歪曲。

  最初,雨果对新兴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并不感兴趣,甚至不承认当时文坛上存在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分歧。后来他在《新颂歌集》的序言中承认分歧的存在,但却又以调解人的姿态呼吁双方携手合作,直到1826年他才明确地支持浪漫主义;与此同时,他在政治上也开始从保皇主义立场转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雨果的最后手迹

  1827年雨果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克伦威尔系17世纪英国革命家)和《克伦威尔》序言。剧本因不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未能演出,但《序言》却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雨果本人亦因此而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序言》从戏剧角度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强调自然中的一切都可成为艺术题材,并提出对比的原则,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要素的对比形式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任务就在于再现这个对比。古典主义者却违反了自然法则,只描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序言》还提出艺术选择的问题,认为艺术是自然的集中而强烈的表现,但不是它所要表现的事物本身;艺术的真实应该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真实。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必须进行选择;不是选择“美”的东西,而是选择具有特点的东西。《序言》提出了描写地方色彩、韵文体优于散文体以及吸取普通语言等问题。《序言》还提出了基督教促使人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看法,而艺术上的对比原则,便是根据基督教宣扬的善与恶是构成人的本性的两种要素这一基本观点提出的。《序言》强烈地反映了法国1830年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公开决裂,对当时文学艺术的解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http://wenkubaiducom/view/b61ff1284b73f242336c5f66html

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也是法国比较出名的一个作家,世界上特别优秀的一个文学家,那么雨果为什么会被称“为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历史记载,他被法国人称之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这个称号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对于法国文学拥有的比较深远的影响了。他为什么拥有那么高的成就?其实在成就来源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在很小的时候对于文学一直都比较热爱那个时候的法国社会环境影响,所以创作出了非常多的著作。

而雨果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著作,所以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这些作品里面也就暗含了比较深刻的哲理以及理想,给大家带来了反省,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称号。这个称号也就是它的一个标志甚至出现在了很多考试题目上,让很多人都认识到了他为法国的文学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以及对于世界文学拥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也让大家知道了法国这一个著名的作家。

从雨果被称为什么中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对于世界的影响比较深刻,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他对于人类的文学做出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其实他的性格特点与他生活的环境拥有了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和他的家庭环境分不开关联。

他出生在了一个军官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军官,母亲也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他的母亲性格比较坚定一些,不受任何拘束。所以他的性格和母亲的性格比较像,在很小就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性格特别坚定。

只不过他却没有母亲身上那一种骄傲的特性,他的性格比较坚毅,无论遇到再大的事情,仿佛都有着自己的主见,不会受任何人的束缚。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很喜欢作诗,但老师从来都不喜欢他写诗,于是就给他出特别多的练习题控制他写诗,不过这也没有阻碍他写诗的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0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