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诗人江河的作品

浪漫主义诗人江河的作品,第1张

《没有写完的诗》

一、 古老的故事

我被钉在监狱的墙上

黑色的时间聚拢,一群群乌鸦

从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历史的每个夜晚

把一个又一个英雄啄死在这堵墙上

英雄的痛苦变成石头

比山还要孤独

为了开凿和塑造

为了民族的性格

英雄被钉死

风剥蚀着,雨敲打着

模模糊糊的形象在墙上显露

残缺不全的胳膊手面孔

辫子抽打着,黑暗啄食着

祖先和兄弟的手沉重地劳动

把自己默默无声地垒进墙壁

我又一次来到这里

反抗被奴役的命运

用激烈的死亡震落墙上的泥土

让默默死去的人们起来叫喊

二、 受难

我的女儿就要被处决

枪口向我走来,一只黑色的太阳

在干裂的土地上向我走来

老树枯干的手指

脸上痉挛的皱纹

我和土地忍受共同的灾难

心摔在地上

女儿的血溅满泥土

孩子的泪水在我脸上流着

孩子的眼泪也是咸的

冬天,一条条小河在冰冻

河流停止了歌唱

姊妹、女儿和妻子

衣襟被撕破,头发飘落

浪花飞溅岩石

我的头发像一片大海

父亲、丈夫、儿子

手在头发的海洋上颠簸

骨节沉闷地响着

船舶、森林粗犷地生长

三、 简短的抒情诗

像在梦中

我成了女孩子

来到这世界

吱吱叫着的石子路

踩碎影子

我赤脚跑来

血滴融进

露水

一颗颗红玛瑙闪动起伏的胸脯

为了嫩绿的心

黎明时开放

我把青春纯洁的骚动献给了革命

手臂洁白的桥

寻找太阳

不再怕星星在水中颤抖

书脊的林子,夜的摸索

我变成一颗星星

不再颤抖

四、赴刑

欺骗的风蒙住窗子

屠杀在进行

我不能躲在屋子里

我的血不让我这样做

早晨的孩子们不让我这样做

我被投进监狱

手铐、脚镣深深嵌进我的肉里

鞭子在身上结网

声音被割断

我的心像一团火在嘴唇上无声燃烧

我走向刑场,轻蔑地看着

这历史的夜晚,这世界的角落

没有别的选择,我选择天空

天空不会腐烂

我只有被处决,否则黑夜无处躲藏

我是在黑夜中诞生,为了创造出光明

我只有被处决,否则谎言就会被粉碎

我反对光明不能容忍的一切,包括反对

沉默

周围挤满了被驱赶来的人群

黑压压地挤满被夺取光泽的人们

我也站在这群人中

看着自己被处决

看着我的血一滴一滴地流尽

五、没有写完的诗

我死了

子弹在身上留下弹坑像空空的眼窝

我死了

不是为留下一片哭声、一片感动

不是为了花朵在坟墓上孤独地开放

民族的感情已经足够丰富

草原每天落满露水

河流每天流向海洋

这久远的潮湿的感情

难道被感动的次数还少吗

……

我被钉死在墙上

衣襟缓缓飘动

像一面正在升起的旗帜

《星》

记得小时候,孩子们

弄脏的销售

揉皱的纸练习本的方格子墙上

我涂抹一片又一片

一颗又一颗星星

歪歪斜斜又大又亮

如今我很少想起那最初的星星

合欢树叶合上的时候

情人的眼睛,和

孤岛上飘浮的声音

我来到海边

寻找海洋把月亮铺成的小径

一个人走向另一个地方

一大片银白的波浪向我展开

遥远地响着

许许多多细小的山峰微微闪动

小鸟似的点点繁星徐徐飞起

所有的鱼群都已离去

月亮又小又孤独

像一段被人遗忘的小小的回忆

我站着经历死亡

身边

几块岩石 几只木船

一动不动

几千年海和手的劳动

一阵阵狂风一阵阵汹涌

仅仅留下

岩石,硬壳似的

船。实在而空洞

一颗又一颗星零零碎碎地死在早晨

似乎还带着希望

我也被留在这里看星星

寻找那颗又大又亮的

把我带走

回到无边的地方

任性地燃烧

每个夜晚都站在那儿

笨拙而又明亮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照耀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回旋》

你提着那盏易碎的灯

你把我的眼光拉弯

像水波在你脚下轻柔消失

提着那盏铜制的灯

你用手遮着你像影子样柔和

把我的眼光擦得微微发疼

提着那盏熟透了的杏子

你绿得透过了你的裙子

让我染红云彩作你的背影

慢慢收回坠着的夕阳

你提着那盏梨子那盏樱桃

你在我嘴里嚼着

我的眼光飘出香味像果子

你把我拉弯拱上夜空

你碎了我把你拾起来

吹散藏在手里的满天星星

《从这里开始》

就从这里开始

从我个人的历史开始,从亿万个

死去的活着的普通人的愿望开始

从诞生之前就通过我

激动的呼出的名字开始

把被遗忘的

被迫害的

隔阂着的

人们

从蜷缩、恐惧、麻木中展开

舒展各自的生活和权利

破碎的冰块、语言开始和解

每一个朴素的名字都是诗的标题

流出浩大的生命的旋律

就从这里开始,血液

激动着每一个人

每一朵花的香味每个孩子一缕缕炊烟

一同升向春天,棵棵棕色的小树摇动

枝叶和枝叶连在一起

缀着成熟的果子比母亲的乳房还要丰满

大团大团的云挂在空中

胸中热情积郁着越来越浓

每一次接触和闪电每一片嘴唇和吻

都把我从孤独中解放融进另一个人

融进所有跳动的心

爱情不能存留,大地饥渴

就从雨开始从溢满的河流开始

从石头的桥钢铁的桥开始

手臂从土地伸向土地从山腰伸向山腰

挽着所有的兄弟姐妹

沟通所有的峡谷河床

黑夜压弯的月亮不再象父亲的脊背

弯弯的谷穗像饱满的弓握在儿子们手中

鱼和鸟激起浪花,风

足够吹起帆张开网

公路铺遍荒野山岗

城市像一个又一个结

拉开网,晒满阳光的条条道路微微颤动

渠道中街道中流动的水和人群

永远蔚蓝

让我在繁忙中整理出秩序

如同群蜂整理蜜整理住所

让光划出影子和光明的界限

让影子渐渐透明在中午消失

我的那些苦闷沉默艰难的年代

消失在欢笑中

我,金黄皮肤的人

和世界上所有不同肤色的人连成一片

把光的颜色铺遍生活

  浪漫主义:

  文学作品: 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雪莱——英国——《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大仲马——法国——《基督山恩仇记》

  拜伦——英国——《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美术作品:亨利·富塞利 ----瑞士------《梦魔》

  布莱克---英国--------水彩画

  龙格力图-------德国---------风景画

  德拉克洛瓦-----法国------历史和文学题材

  现代主义:

  文学作品: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高老头》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法国莫泊桑的《项链》

  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俄国果戈里《死魂灵》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美术作品:库尔贝:《画室》,《奥尔南的葬礼》

  康定斯基:《第一抽象水彩画》

  波伊斯:《向兔子解释图画》

  杜尚:《干燥的便盆》

  雷斯:《法国式的场景》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浪漫主义手法就是夸张想象+修辞(比喻、拟人等)。

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乔治·拜伦、雪莱、约翰·济慈、瓦尔特·司各特等,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一、代表人物

1、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2、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之一。

3、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4、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5、瓦尔特·司各特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

而后逐渐转行开始写作历史小说,终于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在他死后,浪漫主义时代也随之走向结束。

二、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及音乐剧。

2、《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3、《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1812年-1828年拜伦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1812年-1828年出版。

诗中主人公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位高傲叛逆的拜伦式英雄,第一章叙述他在葡萄牙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普通百姓的苦难,在西班牙见识了西班牙人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叙述在希腊、阿尔巴尼亚的游历,反应了对希腊民族解放运动的思考。第三章写滑铁卢战役之后,普通人的境遇并无根本改善,传达了死亡是一种解脱的思想。

第四章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号召意大利人团结推翻奥地利的统治。贯穿全诗的是拜伦对自由的歌颂。

4、《唐璜》

《唐璜》是长篇诗体小说,作者是拜伦。

该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5、《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简称《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代表作,它表达了雪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

诗剧是雪莱移居罗马时写作的,完成于1819年。当时,欧洲神圣同盟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黑暗统治以及它们对人民的残酷镇压,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愤慨。于是他利用古希腊神话的素材,创作了这一诗剧,表达自己反抗暴政的思想。

——浪漫主义文学

一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启发他们,呼吁“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族人相信了他,他成了全族的领路人。

  二是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三是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怨恨、审问。他为自己申辩,并指出他们的不是。

  四是族人要咒骂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心怀怜悯,“愿意搭救他们”,并“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最后,树林分开了,广大的草原出现在族人的面前,而英雄丹柯的心却遭到了族人的践踏。

  启发——快乐安详——申辩、质问——怜悯、掏心明志

  相信——抱怨——怨恨、审问——咒骂——践踏丹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丹柯是以德报怨,族人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族人——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丹柯——乐观勇敢、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无私奉献。

  在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中,人物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他们的性格特征得到了鲜明的呈现。

  《丹柯》高尔基(苏联)

  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手法

  (2)对照手法:丹柯——族人

《丹柯》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小说中的哪些手法体现了浪漫主义这一特征?

——①运用想象,虚构了现实中没有的人物、情节和环境。

与现实主义忠于客观事实不同,浪漫主义为了表现主题往往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丹柯》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在紧急关头,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美丑对比中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另外,森林的恐怖固然可以看做是写实,但对其险恶环境描写的夸张铺饰也完全可以看做是困难的寓言,而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以及破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等情节显然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小说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暗合了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又有助于小说在较短的篇幅内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

②文章为了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比喻:“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突出了树的高大,坚固。

拟人:“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揭示环境的阴森恐怖。

夸张:丹柯剖心,并且熊熊燃烧带来光明,树林分开又合拢等情节,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增添了文章的浪漫主义色彩。

高尔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来隐晦地表达文章主题,寄托自己的理想。如散文诗《海燕》通篇运用象征手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前夕勇敢地搏击风浪,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小说《丹柯》整体上也运用象征手法构思创作其中各个要素均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①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森林,走向广阔的草原,象征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②文中高大坚固的树构成黑暗的森林,象征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③广阔的草原让人豁然开朗,象征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④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则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其他的人们则象征着在革命到来之前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2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