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man吧?应该是说的这一首歌:dead romance。。。给你一个比较牛的剖析吧
1982年,雨夜屠夫案震惊全香港,案件也触发了黄家驹的创作灵感,这首空灵且发人深省的《dead romance》在86年问世……这是一首没有商业元素羁绊、完全写实、很见音乐功力的优秀作品,有part1和part2两部分,part1是纯音乐part2是英文歌。有歌迷称dead romance是地狱之音,也有歌迷从来不敢听。其实优秀的作品之所以有价值,除了让世人警醒以外,还兼有音乐人的思考和情怀,这首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处处凸显出家驹的悲天悯人。
很有必要先看看案件经过。1982年2月11日,一个女性人头和一双手臂出现在沙田城门河,香港警方颇为震惊,经证实死者为22岁的陈凤兰,由此一桩血腥的连环人体肢解案进入了全港人的视线。警方耗时半年仍未有突破,直到8月18日转机终于到来,湾仔一家照相馆代客冲照时,发现了毛骨悚然的人体肢解彩照,随后迅速报警。
经过监视和跟踪,警方逮捕了取相片的男子--27岁的出租车司机林过云。随后在林过云家中搜出40套录影带,有3套是林拍摄尸奸和肢解女性的全过程,还搜出女性性器官标本和死者裸体照片。林又带警方在铜锣湾大坑山草丛中挖出三具女性尸体,这桩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
本案共有四名死者,分别为:陈凤兰,舞女;陈云洁31岁,收银员;梁秀云29岁,清洁工;梁惠心17岁,学生。林过云交代与17岁的梁惠心相处时间最久,在逼她戴上手铐之后,两人在出租车里谈了很多,是有关学校、前途、家庭、宗教、灵魂等内容,纯真并没有感化林的恶魔本性,最后他用电线勒死了这名年轻的女孩。
五名精神科医生对他作了深入评估后,有三位认为他并无精神病,犯案只为满足不正常的性需求。1983年4月8日,林过云被判处绞刑,林对判决结果毫不意外且镇定自若。在1984年林过云被改判终身监禁。任达华主演的**《羔羊医生》正是取材自这宗案件!由于林过云喜欢在雨夜行凶,所以被称为雨夜屠夫,这也是香港十大奇案之一。
再来感受一下家驹的这首dead romance,它很迷幻很艺术很复杂,表达的情绪也多变,我问过很多朋友,听后感各不相同,不建议连续多次播放!有歌迷认为part1是站在杀手角度写的,有人认为是站在死者角度创作的,我都不认同。
我认为纯音乐的部分是在营造雨夜屠夫案件全经过,你可以听出阴森、诡异、孤独、痛苦、倾诉、哀鸣、杀戮、难过和无奈。我感觉音乐中的木吉他代表杀手,还可以理解为危险渐渐到来的声音。电吉他旋律多数时间是代表死者,比如她平静的生活、被杀时的凄惨和一串串哭泣。木吉他始终在后面营造出低沉恐怖的氛围,高潮部分在3分20秒之后,甚至有对杀手内心世界的刻画,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
无论是乐器搭配、旋律还是意境,part1都是非常上乘的,要知道家驹创作时年仅24岁,如此深刻的作品也彰显了他的杰出才华。当我们身边发生这种案件时,除了冷漠、愤怒和胆怯,是不是还有别的选项?家驹选择了用音乐说话。1比2的信息量大很多,有近7分钟,用了很大篇幅描绘杀人之前、杀人经过和杀人后的场面,尤其对杀戮后的刻画最为细致,就是如风声如吼声的那一段!
家驹在part2没有直接批判,反而从人性和心理的角度入手,他的声音深邃的像从天而降,细心的歌迷可以听出,家驹在演唱时营造的氛围与其他歌曲大大不同。他在对杀手进行劝解,一次又一次的劝解。deadromance翻译为浪漫之死或死亡浪漫,很多网友说这样的案件背景怎么还起这么个名字?在我看来,家驹是想说每条生命都是灿烂的浪漫的,也是对所有死去人的一种不舍一种祈福,家驹写的歌往往有一种站在高空俯瞰世间的味道,这味道在part2中极为浓重。Part2的歌词百科里近乎直译,非常生硬。我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译了一下,希望可以与家驹当时的内心想法合上拍:
在这雨夜,你是否听见我
在这雨夜,你能否帮助我
男人,你脑里在想些什么
男人,你究竟想要些什么
男人,没人告诉你该做什么
男人,你需要去伤害别人吗
在这雨夜,你是否听见我
在这雨夜,你能否帮助我
男人,你内心如此的孤独
男人,听到上天的呼唤么
男人,你在雨夜里驱车穿行
男人,猎物最终还是被发现……
该文章来自 一路有家驹
Dead Romance (Part II) 曲/ 词:黄家驹 《再见理想》 1=A4/4 E #Fm in a rainy night can you hear me 在这雨夜 你能否倾听我 E #Fm in a rainy night can you help me 在这雨夜 你能否帮助我 Bm #Fm man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人啊 你在思考着什么 Bm #Fm man, what do you need 人啊 你需要什么 Bm #Fm man, nobody tell you what to do 人啊 你是否已感到无人建议的困惑 Bm #Fm man you need somebody to hurt 人啊 你真的需要一些人去伤害你吗 E #Fm It's a rainy night can you hear me 这是一个雨夜 你能否倾听我 E #Fm It's a rainy night can you help me 这是一个雨 你能否帮助我 Bm #Fm man, you feel so lonely 人啊 你感到如此孤独 Bm #Fm man, can you hear the message come from the sky 人啊 你能否听见来自上帝的讯号 Bm #Fm man, you are driving into the rain 人啊 你正让自己淋着雨 Bm #Fm man, you know it's time to find the prey 人啊 现在你可以找到充饥的食物了 E #Fm in a rainy night can you hear me 在这雨夜 你能否倾听我 E #Fm in a rainy night can you help me 在这雨夜 你能否帮助我
希望采纳
爱意东升西落,浪漫至死不渝,很浪漫的一句话。对你的爱意,如太阳一般东升西落,升起落下,但也正如太阳一般独一无二,日复一日,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也不管那爱意是否真的东升西落,即便是为了那散落在生活之中以及爱意中的浪漫,我且至死不渝。
可我却想换种方式去理解, 爱如太阳一般 会永远存在 却让人欲罢不能 无法控制 爱情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浪漫却能永远常在,因为浪漫不只是跟一个人才会有浪漫,
浪漫不会体现在特定是事物上 浪漫存在于我们内心 日出日落尤其温柔,人间皆是浪漫。
可陪我们看日出 日落的人总比它本身更浪漫。
“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要始终相信爱,心存浪漫,相信爱一定会在 生活中处处浪漫 。
浪漫不止日出日落,还有许多未知的小惊喜。
我喜欢《真的爱你》,里边有一句「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道出了世间大多数的亲子关系,很多父母都不喜欢甚至反对孩子的选择,很多孩子也不会真正坚持自己的选择,但黄家驹坚持了,黄家驹坚持后见到了成就,这是我所羡慕的,这也是我喜欢这首歌的原因。
与生育一样,死亡的话题是不可规避的。人们常常忌讳谈论“临终”这个话题,但传记作家安·诺伊曼显然并不想做出同样的选择。
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又如何正视临终和死亡的抉择?我们如何试图阻止死亡,又如何欣然接受这一过程?书刊、影视、音乐和言谈里都常常涉及死亡,以至于我们往往对死亡形成了某种幻象或者定式,甚至不免对其抱以浪漫的期待。正如安·诺伊曼在她的著作《辞世之路:美国的临终医助》中所说的那样:所谓浪漫之死,是指经常出现在**或者小说中的那种表现崇高的、美妙的、安宁的故去,一如美国2004年一部爱情故事片《恋恋笔记本》中的情节。
当人生结局来临时,如何抉择和正视死亡?
**《恋恋笔记本》剧照。
在这部影片中,一个男人对患了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的妻子不断回溯当年相爱经历的故事。彼时这对夫妇都已年迈,丈夫的絮絮叨叨,都是在诵读妻子当年在一本笔记本中对二人共同生活内容的记载,老旧汽车啦,俭朴的生活啦,家里的陈年旧事啦,诸如此类。这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是如此深切,竟致妻子的记忆短暂地得到了恢复,影片就以两人都躺到床上、挽起手来、双双在安睡中告别人世结束。安·诺伊曼说,表现此类情景的美丽图像,经常会以宣传画的方式,出现在医院和临终关怀医务机构的墙壁上、医务工作者的办公室内、癌瘤防治中心内,也出现在宣传此种概念的网站里。
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期待着这样的人生结局,但也都担心这样的前景未必能够成真——从现实出发,冷静面对辞世,以及可以安好辞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所预料到的要复杂得多。
以下内容节选自安·诺伊曼所著的《辞世之路:美国的临终医助》一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当人生结局来临时,如何抉择和正视死亡?
《辞世之路:美国的临终医助》,[美]安·诺伊曼著,王惠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5月版。
死亡的真实过程已不再常见
死亡的真实过程往往不为人知,原因之一是我们已经不再常见。在当今的世界上,诸如瘟疫、小小的伤口感染和小儿常见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得以消除。人们的平均寿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延长了30年。1900年时,美国人通常会活过47岁,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达到了59岁,而到了2000年,这个期望值已经接近80岁。单单婴儿的出生死亡率一项,便从1935年的56‰,下降到2000年的7‰。美国人保健状况的总体改善,使得原先会在家里接触到亲人逝去的直接体验,不复成为许多人的亲身感受。
如今的美国人,80%是在医院、养老院、诊疗所等各种医疗机构内逝去的。即便看到故去的或者行将就木的人,也大都只是在医院病房短短探视时,而对病人的医药打理、更换床具和洁身过程,都统统交由医护人员负责,其他人只是有如参观一样前去走上一遭。被认为令人不快——不妨以是否适于进入**画面为标准——的有关死亡的方方面面,都发生在拉起的帘幕后面。离世成了得到专业化处理的过程,远远离开亲人故友,令他们不复有真切的体会。
当人生结局来临时,如何抉择和正视死亡?
**《入殓师》剧照。
这种情况并非由来已久。在三代人之前,死亡往往就在家里发生,在农村中更是常见。我的老家在美国兰开斯特县
(Lancaster County)
,有关那里求医问药的情况,我是从老辈人的言谈中得悉的。我的祖先是门诺派教徒,他们迁居此地务农170年后,当地才有了第一家医院。我的曾祖父名叫伊诺斯·哈尼什
(Enos Harnish)
,是家族中最先开上汽车的人,也是第一个没有在家中故去的成员。他是在医院里去世的,不过移去那里之前,下肢便发生水肿——人们今天知道这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的症状,在家中卧病一段时间后才被送入医院,不久便仙逝。他的女儿伊丽莎白
(Elizabeth)
也死于同一病症,这位姑婆活到了90岁高龄,去世时仍有一头鬈发,而且只略有灰白。她是坐在仍旧保持着门诺派习俗的家中,肿胀的双腿搭在板凳上去世的,虽然有病,却一直不肯用药,还是如以往一样总是嘎嘎大笑。她认为自己的一辈子过得蛮好。
20世纪初,美国的尤其是兰开斯特县一带的医生,水平不比巫师高明多少。他们骑马在四下的农场游方,马鞍上搭着一只黑皮口袋,袋里只装着几样简单的医疗用品。这些东西不但为数寥寥,而且也很不规范,如几样古里古怪的药草浸液
(用小黑瓶子装盛着)
和嗅盐什么的,有时还有一大瓶威士忌烈酒。后来,他们又带上了新出现的天花疫苗,还有说是能够应对坏血症和水肿的这种那种劳什子,并没有任何抗生素——它们的问世还得再等上60多年。到了20世纪中期后,鸦片开始被认定为对付生命末期疼痛的标准镇痛剂,但控制其不被滥用又成为一大难题。
随着生活的进步,我们已经不再自己腌泡菜熬果酱;类似地,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也不再亲自照拂垂死的病人,不再近距离目睹死亡。自19世纪末以来,与死亡直接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倒是使我们认识这一历程的意愿越发急切。这很像是美国作家迈克尔·莱希
(Michael Lesy)
在他的小说《禁区》里所说:“
(对死)
的想象更加深了认识它的渴求。”父亲故去后,我便有这样的渴求;从朋友们的探问中,也可看出他们也有同样的意愿。他们的所问,并非诸如人死后去了何处、父亲是否相信上帝之类的涉及宗教观念或者超自然现象的内容,而是事关死亡的具体情况:他的死因,死前是否长期虚弱,他如何意识到行将离去等。对于父亲身体状况发生变化的详情,他们听得十分认真,只是不大好意思问有关身体器官、皮肤的具体状况和咽气经过。
人们意识中的死亡和它的真实降临,这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拉近这一距离会造成冲击或伤害。减轻的唯一方法,是拿出时间来接近生命行将走到终点的人们。知道死是如何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从而也会认识它将如何降临到自己头上。明白死亡的状况,固然会剥去这一现象中的浪漫外衣,却也能使了解和经受它的到来容易些。然而,人们尽管有心认知死亡,医务界围绕这一事物的所作所为,却一直在妨碍着它的实现,而这也就影响着我们能从了解中得到裨益。
医学进步让人们进入道德伦理中未曾探求的新领域
在纽约市曼哈顿
(Manhattan)
的东南端,有一家设有临终关怀医务科的医院。在该科的工作台上,用胶带固定着一张单子,上面开列出所有的病人,以利护士们随时掌握和更新他们的生死动态——不时便会有名字被划去,又有新的被添上去。台上还有一个夹纸垫板,是供义工填写工作记录的。比如,有一次我便在上面看到这样的字句:“史密斯太太吃了两勺苹果酱。喜欢谈及她的家庭。给我看了她孙辈们的照片。”
垫板上经常会出现医务所里的协调员附上的提示,提醒义工们不得将病人的健康情况告知本人及其家属——这些人未必知道有关的生命末期信息,也未必想要知道。科里采取的这一屏蔽做法并非什么新方式,但并不是没有争议的,也因各家临终关怀医务机构所处的地区和病人的年龄、种族、社会背景及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异。每当这里有人逝去、遗体被推走时,与死者所在病房位于同一侧的所有病房都会关门,为了不让病人们看到这一过程。病人不会在临终关怀医务科待很长时间,只有一周或者更短些,这是因为他们先前已在医院的其他科室接受过处理,不过那里的处理目的是治疗,只是在治疗无效后才被送到这里来。
与病人谈论死可不是什么轻松事。医生谈及它,是承认自己无能为力,等于明言从此撒手不管;向病人提起去临终关怀医务机构,就意味着去那里等死,因此许多医生都不肯这样做。医务界的避而不谈会造成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处于此种病况的病人,会觉得不应当不再要求接受某种新的试验疗法和新的药物。亲朋们会恳请他们“切莫撒开你的手”,不要放弃努力;亲属们虽久受不治之症的连带之苦,却也会因心境没处于常态或者缺乏知识,想不到去了解可以有哪些正确的应对选择。
尽管结果会是无效的,但宣告停止继续治疗,移除生命维持设备,对于病人家属而言,会觉得是决定终结亲人的生命,是对他们的背叛;对于病人自身而言,也会觉得无异于宣布自暴自弃、拒绝合作、极度沮丧乃至意欲自杀。但是继续下去,劳而无功的医治会折磨肉体、破坏体能,造成经济负担,加之每每接触医护人员时一再引发的临床抑郁。这应当使病人想到:如果凡此种种离开家庭、失去意识、被化疗弄得虚弱不堪、体内被插入输氧管的体验还能算是好方式的话,坏的方式又该会如何呢?
人们以往一向认定,死亡是指心跳和呼吸全部停止,脑功能也随之丧失。医疗领域发生的革命化进程,使这一定义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改变。医疗手段的革新,带来了人工呼吸装置和心脏除颤仪,使得心与肺的工作可说是实现了不受限制的延长,死亡的定义中从此便排除了这两者,只剩下了脑功能一项。不过任何人——包括医生、律师、病人和病人家属在内——都不知道这一项标准的准确定义。多少个世纪以来,心脏的跳动和连带的脉搏都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是与文化、社会和家族关联的节律。
当人生结局来临时,如何抉择和正视死亡?
**《入殓师》剧照。
古代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时,会将尸体的内脏取出,不过仍把心脏留在原处,认为这样死者才会有来世。进入17世纪时,又有人相信灵魂寓居于心脏这块肌肉的空腔里。18世纪的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
(William Blake)
告诉人们说,心“居于世界的中央,一如天上的太阳”。对于知识,我们要专心探求;对掌握的情况,我们说心里有数或者心中无数;对所牵挂的形势,我们说放心不下……显然这是认为,如若心脏在跳动,人就是活着的;一旦不复如此,人便已经死去了。
脑子却与心脏完全不同,既神秘又复杂。它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各自执行着若干特定功能,各功能间又相互依靠。人是否活着,要根据哪些脑功能断定呢?是全部功能吗?人之所以成为人而非别的什么生物体,又取决于脑的哪些部分呢?人有禀性,会笑,能辨识他人,这些功能都寓于脑子的何处?对种种功能又如何测知?上一段文字所提到的医学进步,再加上心肺复苏技术的实施、急救电话系统的应用,以及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紧急救护的迅速到位,使无数生命得到了挽救。
然而,人们也因此进入了道德伦理领域中一个未曾探求过的新领域,而且是个漫无头绪的领域。在一些情况下,电击或者反复猛压胸部,虽然会造成心搏的恢复,肺叶也因之被强迫一进一出的空气鼓动重新得到自主胀缩
(只是此种举措往往造成体弱者和老人肋骨骨折)
,但如果被急救者未能在四分钟内得到供氧,脑部便会遭到损伤,损伤程度既难以测知,又往往无法恢复正常。在出现此种状况时,病人的“生命”便会靠技术手段维系,是否会死去,便往往变为一个要凭意识做出的决断——关掉人工呼吸装置、停用起搏器、抽出饲管、终止无效的救治过程。
人都摆脱不了生与死,有的人生得伟大,有的人死得光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与死的状态。即使生得不怎么样,如果死得精彩也不算空来世间走上一遭。经典的死,都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和美感。
一、屈原之死——高洁之死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只空负报国之心济世之志,却终因不能苟合于浊流而只能在江湖之远坐看国破家亡。对一个生不逢时的人来说,有什么是比死亡更好的解脱呢?屈原的死,是一个志士的死,是不屈的死,他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志节与倔强。也因为这个带着不甘与愤恨的死,屈原成为文人倔强性格的象征,影响了此后无数不得志的文人。
二、关羽死——悲壮之死
关羽的死,最经典地诠释了英雄末路的无奈,走麦城,也从此成为英雄落难的代名词。不管是正当得意之时的红人,还是不得志的才俊,还是从未显扬的小人物,都会被关羽的悲壮遭遇所打动。英雄无奈,从来都令人心折。成就关羽至高声名的,不只是他的那些英雄壮举,还有他的末路悲歌。
三、诸葛亮之死——遗憾之死
诸葛孔明的死,与关羽之死,同样具有无可奈何的悲剧色彩,但诸葛亮的死,更令人泪落如倾。一生鞠躬尽瘁,穷心竭力,却在大功将成之际撒手而去,让五丈原的秋风透出万古悲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遗憾,总在别离之后。
四、绿珠——浪漫之死
她的身份很卑微,不过是豪门石崇包养的一个玩物,但她并不因之自甘堕落。她宁愿跳楼而死也不愿意屈身侍奉那个霸道的赵王司马伦。尽管石崇并不值得她如此忠贞,但她自有她做人的原则,而且她选择的死亡方式颇有诗意——从高楼上飘然而下,从而引发了唐人杜牧无尽的慨叹:“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绿珠像落花从枝头飘洌化作香尘重归大地。因为她烈性而浪漫的死,成就了杜牧艳丽的诗篇,也因杜牧艳丽的诗篇,让她的死绚烂如花。
五、李师师——情义之死
说不清楚李师师的死是为了情还是为了国家大义,但她跟绿珠很相似,出身低微,活得并不荣光但死得极有内涵,令人慨叹巾帼不让须眉。那些屈身事敌、朝秦暮楚、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七尺男儿在这些女流之辈面前不应羞愧吗?
六、岳飞——忠烈之死
岳飞死于他不懂政治,这是一个不难得出的结论,但岳飞在被十三道金牌召回京之时,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他始终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杀他。岳飞宁死也不会举兵造反去背离自己做臣子的职责与操守,这是他的死赢得人们千古同情的重要原因。岳飞和关羽一样,因为死而成为一座丰碑。
七、文天祥——浩然之死
《过零丁洋》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无与伦比。他感动苍天,连地名都来帮忙,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川。他感动世人不只因为他对故国故土故民的无限依恋,还因为他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矢志不渝,毫不世俗和功利的不识时务,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气概。一个忠臣孤子的泣血残红,谱写成一首人间绝响的正气歌。
八、谭嗣同——慷慨之死
他要以死来警醒人们:在中国,改革与革命都是要流血的,你们看到我的死,就知道应该怎么做。赋予了自己的死如此深重的意义,谭嗣同才能如此慷慨激昂笑对苍天。没有辜负他,菜市口滚落的头颅最终埋葬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谭嗣同真正赋予了死亡最伟大的意义,和他那位楚地先人屈原声气相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