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出于哪国风俗?

芭蕾舞出于哪国风俗?,第1张

芭蕾舞传统和形成

法语ballet的音译,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位置,这5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芭蕾演员也开始登台演出,舞蹈技术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芭蕾演出从基本上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在芭蕾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16世纪的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的编导Bde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芭蕾的内容或情节,往往导致单纯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种观点在芭蕾创作中居统治地位。另一种观点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诺韦尔的"情节芭蕾"理论最集中地代表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舞蹈要表现戏剧性内容,"情节和舞蹈设计要保持统一,有合乎逻辑的、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中心主题,和情节无关的独舞及舞蹈片段都得取消",舞剧中"不仅是舞蹈技术光辉夺目,更须通过戏剧性表现,从情绪方面感动观众"。上述两种主要观点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编导致力于创作戏剧性的或有情节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编导热衷于无情节芭蕾,注重形式美,两类作品中的优秀剧目都是观众所欣赏的,并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 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世界芭蕾舞发展概况

宴会芭蕾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极力模仿古希腊的艺术风格。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里,为庆祝米兰公爵和西班牙阿拉贡公主伊达贝尔的婚礼,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比如模拟狩猎的表演开始以后就吃野猪肉;海洋、河流神灵出场开始吃鱼。然后,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宫廷芭蕾

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带入法国,1581年,在亨利三世皇后妹妹——玛格丽特的结婚庆典上演出了《皇后的喜剧芭蕾》。当时没有舞台,观众坐在三面墙壁的两层楼廊里。国王和显贵们坐在坛台上,表演则在大厅的地板上进行。编导者博若瓦叶就是受聘于法国的意大利人。内容表现女妖西尔瑟如何征服了阿波罗,但不得不向法兰西国王陛下屈服。表演是戏剧、音乐、舞蹈、朗诵、杂技的混合体。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法国芭蕾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路易十四本人喜爱舞蹈,并受过良好训练。15岁即参加宫廷芭蕾《卡珊德拉》的演出,扮演阿波罗神。

情节芭蕾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深刻地影响着法国芭蕾的发展。它的革新思想表现在反对把芭蕾当作供贵族消遣的装饰品,要使芭蕾象戏剧一样,表现现实生活,提倡芭蕾要有社会内容和教育意义,这就是“情节芭蕾”产生的时代背景。诺维尔代表了欧洲芭蕾革新的主流,集中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民主主义精神,他在《舞蹈和舞剧书信集》中,提出了他对芭蕾的革新主张。诺维尔的学生——让·多贝瓦尔所创作的舞剧《无益谨慎》至今还在上演,成为当代各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浪漫主义芭蕾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海盗》等舞剧的产生,造就了一批芭蕾人才,如佩罗、布农维尔、塔尼奥尼、艾尔斯勒等。这个时期的芭蕾特点概括如下:

1、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其中代表作有《仙女》(1832)和《吉赛尔》(1841)。《吉赛尔》汇集法兰西风格,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顶峰,此后逐渐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现象。

2、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浪漫主义芭蕾的黄金时代极其短暂,从19世纪30——40年代,仅仅10多年就出现停滞枯萎的局面。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芭蕾的中心逐渐移致俄国。

俄罗斯芭蕾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柴可夫斯基通过《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实现了舞剧音乐的革新,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启发和丰富了舞剧编导的舞蹈交响化的思想。《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被奉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以后又有格拉祖诺夫写出的《雷蒙达》(1898)、《四季》(1900),这些作品在继承浪漫主义芭蕾传统的同时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传统。

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也涌现了一批编导和表演人才。此后,一批俄国芭蕾舞界的年轻人要求革新、探索新的表演手段和发展道路。戈尔斯基和福金就是他们的带头人。福金的革新思想不可能在帝国剧院内实现,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国外为佳吉列夫芭蕾团排练上演的。佳吉列夫从1909年起连续3年组织俄罗斯演出季,并于1913年成立以蒙特卡罗为基地的永久性剧团——“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团”,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巨大,把由俄国保存的古典传统剧目送回欧洲,促成欧洲芭蕾的复兴。该团解散后,它的成员流散欧美各国,利法尔在法国,德瓦卢娃在英国,巴兰钦和福金在美国,对各国芭蕾复兴或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芭蕾

1929年末,利法尔成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常任舞蹈编导和主要舞蹈演员,一直到1958年离开,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改革,例如废除了赞助人可以在芭蕾演出之前到后台去与舞蹈家们闲聊有一个世纪的古老权利。还有每周举行一次开幕式。1932年重演《吉赛尔》时,利法尔饰演阿尔伯特,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法国两大编导家,罗朗·佩蒂1965年根据雅勒的音乐编导了《巴黎圣母院》,获得了辉煌的成功。莫里瑟·贝雅尔1970年编导的《火鸟》是一个最别致的作品。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还有《吉赛尔》、《葛蓓莉娅》、《西尔维娅》等。

英国芭蕾主要归功于三个伟大女性的毕生经营:在皇家剧院担任多年首席女芭蕾舞蹈家的阿德莉娜·热奈夫人;妮娜特·德·瓦卢娃夫人的不朽功业是皇家芭蕾舞团;玛莉·兰伯特夫人,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此外还有节日芭蕾舞团、苏格兰芭蕾舞团。

美国没有国家芭蕾舞团,巴兰钦与林肯·柯斯坦在1933年一次会见,应邀主办美国舞蹈学校。1948年转化为纽约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任艺术指导和主要编舞家,副艺术顾问是杰罗姆·罗宾斯。已经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美国舞蹈风格。另一重要芭蕾舞团是美国芭蕾剧院,1940年开始活动。先后担任编导的有福金、马辛、安东尼·都铎等。还有乔弗里芭蕾舞团,阿瑟·米切尔的哈莱姆舞蹈剧院,是第一个黑人古典芭蕾舞团。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是丹麦民族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布农维尔一百年前创作的舞剧,仍然在哥本哈根以纯正的风格进行演出。(实际上是旧式法国风格)在丹麦芭蕾中,传统意识一向是非常强烈的。1932年哈拉尔德·兰德尔被任命为皇家剧院芭蕾指导,一直到1952年,他为法国、英国重排的《练习曲》,是对芭蕾舞技巧的一次辉煌的展览。

20世纪初有影响的俄国编导有戈尔斯基、普尼和福金。安娜·芭甫洛娃理想的体现了福金的构思,1905年有《天鹅之死》。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尔斯基坚持戏剧的表现性,使它的舞蹈演员们采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式生活于角色之中,原本产生于宫廷的芭蕾舞并没灭亡。1927年在莫斯科演出了《红**花》,是俄国第一部英雄主义的现代题材的舞剧,标志着古典学派的胜利,指出了追随的准绳,古典芭蕾博得了新的声誉。谢苗诺娃和乌兰诺娃首次登台,新创作的舞剧注重戏剧结构,更多地运用民间舞蹈来丰富舞蹈编导的语汇。俄国芭蕾开始了复兴。

从1581年法国演出《皇后的喜剧芭蕾》至今四百多年,芭蕾舞已遍及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成为世界性的艺术,五大洲的众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的芭蕾舞学校和芭蕾舞演出团体。在当今世界上,芭蕾艺术繁华似锦,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戏剧芭蕾和交响芭蕾等不同流派争奇斗艳,涌现出大批人才和剧目,很多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在芭蕾舞的艺术表现上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如何欣赏芭蕾舞

欣赏芭蕾,大致上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传统的,一条是现代的。一般主张欣赏的方法与欣赏的对象相统一:即用一丝不苟的传统思路,去欣赏“早期”、“浪漫”和“古典”这三个传统时期的芭蕾舞剧、音乐型芭蕾和纯粹型芭蕾。

传统的欣赏思路要求观众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剧场,以便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统统留在剧场的大门外或衣帽间那个尘世的空间里,然后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剧场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与马路上的拥挤、菜市上的吵闹、单位里的纠纷、家庭里的琐事毫不相干的审美场,进入《仙女》、《吉赛尔》、《葛蓓莉娅》这样一个人造仙境,进入《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这样一个梦幻世界,一连几个小时逃避一下都市的喧嚣和精神的压力。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心地研究一下节目单,细读一下剧情梗概、有关评论、舞团简史、编导和舞者介绍等各种有关材料,寻找一下众所公认地芭蕾舞明星,想象一下另人陶醉的音乐名曲,期待一下奢侈华丽的服装和富丽堂皇的布景……

现代的欣赏思路对观众没有任何苛刻的要求,而是为其提供随遇而安的哲学,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压根儿不允许观众,特别是有职业的观众提前半小时到达剧场,而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强调观众无需任何先人之见,只需用随身携带、各不相同的理性知识来理解,用来自生活、五光十色的感性经验来参与即可。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节目单上的东西简直就是编导们设下的圈套,或者是为弥补舞剧编导或芭蕾编舞自身的语无伦次而兜售的灵丹妙药,可看可不看,甚至最好不看!剧情到底是怎么“写”的无足轻重,成功与否只能看他台上怎么“舞”的。芭蕾舞剧说到底,还是以舞为主,以剧为辅的,否则,便无法解释芭蕾舞剧中的领衔主演们在跳完双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变奏后,便向观众频频施礼的现象。如果剧重于舞,这种行为岂不是出“戏”了,西方的观众和评论家们又怎能整整忍耐了一个世纪呢?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明星可以欣赏,但用不着崇拜得五体投地,明星崇拜的风气实在显得太古典!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不是跟着评论家们的意见跑;寻找自己眼中和心里的明星,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中国芭蕾舞的历程

哈哈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政府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天鹅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继《天鹅湖》之后,5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著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RTRE-DAME DERARIS)(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从64年起,开始了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她)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PACHMENT OF WOMEN)的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记录”,(在此之前,已有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红色娘子军》1964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锡贤、蒋祖慧;作曲:吴祖强、杜鸣心等;首演者:中央歌剧舞剧院,女主角:白淑湘饰琼花;吴静珠饰连长;男主角:刘庆棠饰洪常青;李承祥饰南霸天;主要女配角:赵汝蘅饰琼花战友;万琪武饰老四。它是根据同名**改编而成。讲述中国第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洪常青牺牲后,她接过红旗英勇向前。这部舞剧以震憾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从它诞生起,就赢得多方好评。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由胡蓉蓉(1929——)、傅艾棣(1936——)、程玳辉(1932——)、林秧秧(1939——)创作的《白毛女》,与《红色娘子军》同期出台,平分秋色,它是中国芭蕾舞剧的又一成功探索。

《白毛女》(THE WHITE HAIR GIRL)1965年首演,作曲:严金萱;首演者:上海芭蕾舞团;女主角:蔡国英(A)、茅惠芳(B)饰喜儿;顾峡美(A)、石钟琴(B)饰白毛女;男主角:凌桂明饰大春;主要男配角:董锡麟饰杨白劳。它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贫苦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不堪凌辱,逃入深山。长年风餐露宿,头发变成了白色,不知情者称其为“白毛仙姑”——(鬼)。最后她被八路军所救,与年轻时的恋人——已是八路军战士的大春团聚。歌剧《白毛女》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这部芭蕾舞剧并未因循于原作——走捷径,而是根据芭蕾艺术特点,进行了再创造。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民间舞的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对于剧中主要人物诸如: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及参军后的英勇、干炼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等都刻划得比较鲜明、生动。

《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们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集体智慧弥补了经验不足,使芭蕾中国化的探索,起点较高,起步很快。与其它舞蹈、舞剧作品的命运不同,这两部作品在“文革”中,被定为“样板戏”——是当时为数极少获准上演的两部舞剧。经受了时间与社会的检验,《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依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这两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文艺复苏期在芭蕾领域中的表现,首先是恢复西方芭蕾经典保留剧目的演出,使长期只见1“红”1“白”的广大观众,在久违多彩的芭蕾艺术之后,掀起了一阵《天鹅湖》的狂热。

新时期的中国芭蕾,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首先是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借鉴,而不只局限于单一的俄罗斯学派的影响。从80年代初,陆续有来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国的著名芭蕾艺术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传授技艺。先后有芭蕾宿将安东·道林、著名芭蕾编导本·斯蒂文森(B·STEVENSON)等在中央芭蕾舞团指导排练了他们自己的作品:纯古典风格的男、女《四人舞》(TE- PASDE QUIXOTE)、《前奏曲》以及著名芭蕾艺术大师巴兰钦(BALANCHINE)的《小夜曲》(SERENDE)……等,其中大部分已成为该团经常上演的保留舞目。

此外,十多年间,中国陆续上演了多部不同风格的西方经典剧目,如:1980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大师莉塞特·桑瓦尔亲自指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著名芭蕾舞剧《希尔维亚》(SYLVIA);1984年,由英国著名芭蕾艺术家贝琳达·赖特和尤里沙·捷尔考夫妇重新排练演出了安东·道林版的《吉塞尔》;1985年,在世界级芭蕾艺术家鲁道夫·纽利耶夫(R·NUREYEV)和芭蕾大师尤金·波里亚柯夫等亲自指导下演出了《唐·吉珂德》(DONQUIXOTE);还有《柔密欧与朱丽耶》(ROMEO AND JULIET)(1989,罗曼·沃克执导)及《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94,麦克米伦 MAC MILLAN版,莫里可·帕克执导)……均很成功。特别是纽利耶夫以自己无以伦比的精湛技艺和对戏剧人物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央芭蕾舞团的实际,进行了严格训练,大大促进了演员水平的提高——在中国芭蕾舞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在上述诸多国际交流活动中,戴爱莲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北京舞蹈学院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传统,陆续上演了《葛蓓莉亚》(1979)、《舞姬》(1981);上海芭蕾舞团上演了《那波里》(又名《渔夫与新娘》)第3幕;天津歌舞剧院复演了《西班牙女儿》(1982);此外,于1981年组建的辽宁芭蕾舞团推出了《海侠》(1983)……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经过世界各国芭蕾权威指导演出纯正的古典芭蕾名作,使新一代芭蕾舞人才迅速成长。

1980年5月 汪齐风(女、上海)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芭蕾舞比赛,获第十四名,为我国 夺得了第一枚芭蕾舞奖牌。

1982年6月 汪齐风(女,上海)、张伟强(北京)在美国杰克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表演三等奖。

1984年11月首届巴黎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汪齐风(上海)、王才军(北京)获巴黎歌剧院发展协会奖。

此后,中国选手频频参加各种国际芭蕾舞大赛,表现出较强的实力。比较突出的有:

1985年——第13届洛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李莹(女,北京)获第一名,徐刚(北京)获第二名;

1985年——第5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唐敏(女)获最佳表演技巧奖,张伟强、赵民华分别获男

子双人舞和和单人舞第三名(均为北京选手)。

1992年——第5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潭元元(上海)获第一大奖;同年,谭元元又一举夺得第1届日本芭蕾国际比赛女子少年组金奖(中国辽宁的女选手于晓楠获同届少年组银奖);波兰尼金

芭蕾的起源和历史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四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每当结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大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芭蕾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结婚之时,这场芭蕾舞的音乐乐谱迄今仍保存,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芭蕾至路易十四皇朝(1643—1715)时代而臻极盛,路易十四本人是一位卓绝的舞蹈家,且喜爱芭蕾表演。1661年,路易十四创立了历史上第一所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专门教授舞艺。这所学校现在属于巴黎歌剧院。而沿用至今的手脚的五个位置和一些优美的芭蕾舞姿则是1700年在这里得到固定的。在皇家舞艺大师博尚(Beauchamp)和音乐家贝弗(Cambefort)及吕利(Lully)的大力提倡下,法国芭蕾舞在文化和音乐上的重要性大增。于是芭蕾变成了许多新的宫廷舞的来源;诸如:加沃特舞曲(Gavotte)、巴斯皮耶舞曲(Passepied)、布雷舞曲(Boree)、里戈东舞曲(Rigaudon)等。在这些舞曲之中,最重要的要算小步舞曲(Minuet),吕利于1653年,开始参加法国宫廷的芭蕾活动,而达到高潮。他当时正与莫利哀(Moliere)合力制作戏剧和芭蕾混成的所谓芭蕾喜剧(Comedie Ballet)。1760年发表的《小绅士》(Le Bourgeois Gentilhomme),可算是这类舞剧最著名的代表作。吕利又把芭蕾应用于他所作的歌剧中,他的两位后继者康普拉(Campra)和拉莫(Rameau)也如法炮制。尤其是拉莫的作品,因夹杂有墨西哥、健康和中国等的外国情调而更富风趣。这当然和他的个性与背景有关。英国方面又创造一种特殊的芭蕾,名之曰“假面舞”(Masque)。到了17世纪后半期,维也纳已成为芭蕾演出的中心。然而当时欧洲芭蕾舞正处在“传统”与“革新”的争论,“严格”与“抒情”间的争论,“纯粹舞艺”与“标题舞艺”的争论,以及“芭蕾”与“近代舞”间的争论中。这些观念在20世纪的今天,多多少少还有它的余波,时而争论不休。

从1789年开始,出现了《关不住的女儿》等一批早期(又称前浪漫时期)芭蕾舞剧的代表作。而到了19世纪,先后在巴黎出现了“浪漫芭蕾”这个芭蕾史上的黄金时代,推出了以《仙女》(1832)、《吉赛尔》(1841)和《葛蓓莉娅》(1870)为代表的传世之作,然后在俄国进入“古典芭蕾”这个整部芭蕾史上的鼎盛时期,留下了以《睡美人》(1890)、《胡桃夹子》(1892)和《天鹅湖》(1895)这“三大舞剧”为首的一大批经典剧目,从而促使人们形成了“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的观念。这种观念直到20世纪先后诞生出“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之后,尤其是舞蹈开始走出“非舞蹈”的误区,竭力回归动作本体,以美籍俄国芭蕾大师乔治巴兰钦(1904—1983)为首的“纯芭蕾”(即非舞剧式的芭蕾作品,又称“新古典芭蕾”)开始占领主导地位以来,才结束了戏剧芭蕾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所公认的一流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和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和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当代芭蕾呈现出空前的普及和繁荣,代表性人物和团体为捷克人伊日·基里安(1947— )和他的荷兰舞蹈剧院以及美国人威廉福赛特(1949— )和他的德国法兰克福芭蕾舞团。

芭蕾分类

1、音乐芭蕾

以展现舞者技巧为主要目的,例如圣桑的"垂死的天鹅"。

2、剧情芭蕾

顾名思义为有剧情的芭蕾舞蹈。

3、 浪漫派

又俗称"白色芭蕾",女舞者以身着白色钟罩型纱裙著称。例如亚当的"吉赛尔"。

4、古典派

女舞者穿著华丽的短裙,和男舞者以古典舞蹈特有的形式舞出,例如柴可夫斯基之"天鹅湖"。

5、现代派

例如史塔温斯基之"火鸟"。

6、歌剧芭蕾

在歌剧当中穿插的芭蕾舞,例如歌剧"威廉泰尔"当中的芭蕾。

舞鞋

女性芭蕾舞演员的舞鞋鞋尖加硬,使他们能用脚尖跳舞而不会伤害到脚。

肢体语言

所有芭蕾舞开始和结束的动作都用这五种姿势中的一个。这些姿势是在18世纪创造的,是为了达到平衡并使脚显得优美。

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建筑在外开、伸展、绷直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它包括:脚的5种基本位置、3种基本舞姿:如"阿拉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种"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开以及rond de jambo(腿的划圆圈)等;各种幅度和舞姿的跳跃;各种旋转;击腿技巧;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女子的脚尖舞技巧;双人舞的扶持和托举等技巧;以及"泼德布拉"(port de bras)等。古典芭蕾的这些基本动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样,编导运用这些"字母"写出不同角色的个性、身份、情绪以及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这些元素按特定的结构手法加以编排、组合、组成形象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剧情,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舞蹈形象。

脚部的五个基本位置:

第一位 : 两脚跟紧靠在一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 : 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部向外扭开,两足在一直线上

第三位 : 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

第四位 : 两脚前后保持一足的距离,两足趾踵相对成两直线,腿向外转

第五位 : 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诺娃派(俄国派)

第一位 : 双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圆

第二位 : 双手在旁侧伸,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

第三位 : 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

2却革底派(意大利派)

第一位 : 双手垂下成自然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 : 双手在旁侧伸

第三位 : 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伸

第四位 : 一手在身体前与横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

古典式芭蕾舞衣

裙子的长度,不超过膝盖,是短式的,不过袖子有无袖的,长袖的,灯笼袖等

1、纯白色古典芭蕾舞衣

例如"天鹅湖"中的白天鹅

2、 全 黑 或 鲜 红

前者例如"天鹅湖"中的黑天鹅

3、灯笼袖配背心

例如"柯贝莉亚"第二幕中史瓦妮达所扮演的娃娃—柯贝莉亚

4、长袖配背心,以亮珠刺绣装饰之

5、上下色彩不同的芭蕾舞衣

浪漫派芭蕾舞衣

它的裙子几乎到脚踝附近,成吊钟型,有无袖的,灯笼袖的颜色有白色的,淡色的,淡紫色等。

1、灯笼袖的浪漫派芭蕾舞衣

例如"四人舞""玫瑰花精"。

2、扮妖精时,在手臂上或肩上加薄纱的衣饰 例如"吉赛尔"第二幕,"仙女"舞剧

3、村姑式舞衣

背心加灯笼袖,腹部上面配上可爱的图案,例如"吉赛尔"第一幕,"柯贝莉亚"第一幕,"风流女儿"舞剧。

角色

古典芭蕾舞剧有其特定的结构与形式,经由艺术总监、编舞、舞者、灯光音响、服装、布景……专业的剧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果我们对芭蕾舞舞台上的型式能有基本的认识,观赏芭蕾演出时必能获得极大的乐趣与共鸣。芭蕾舞剧演出主要由下列三种角色组成:

1、主角:主角是故事核心人物,舞者需有一定水准以上的技巧与体力,最重要是要 有高超舞蹈素养及品格,才能诠释剧中的人物。 古典芭蕾双人舞是整个舞剧重心,大都由男女主角担任,古典芭蕾舞剧双人舞结构 次序是男女主角双人的慢板,然后是男主角独舞,女主角独舞,最后才是终曲 (coda)双人快板,主角艺术素养与技巧水准将于双人舞中呈现。

2、独舞者:具有主角技巧,而能单独或三、四人演出者。

3、群舞者:群舞者虽然舞步较简单,但复杂的画面变化,整场气氛烘拖更是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位群舞者均非常重要,只要有一人乱了脚步,整体的画面将被影响。

舞蹈术语

一、舞蹈形象: 以舞蹈艺术为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动态形象,技人体的姿态、造型,步法等动作借助音乐、舞台美术、化妆、服饰等艺术因素产生的具有欣赏价值的视觉效果。具有可视性、流动性的审美性的特点,是舞蹈欣赏过程中被感知、认识的主要对象和体现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主体。

二、舞蹈表情:根据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活动和流露表情的习惯特点,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用不同的舞蹈形式加以概括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情感变化。除了与动作相协调的面部表情外,有节奏的动作、姿态、手势和造型,亦可产生富有艺术感染了的舞蹈表情。

三、舞蹈动作:舞蹈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源于对人类情感动作和自然界各种动态事物的模仿。主要包括:

1、单一动作,即以人体某一部位为主动,其他部位静止或随动的动作;

2、复合动作,指人体各部位在同一时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规格作出的动作;

3、动作组合。一般指以训练舞蹈技巧为主要目的,有两个以上单一动作或复合动作按一定顺序、方向、速 度和幅度上的结合与变化组成的连续性动作滑步、屈伸、踢腿、跳跃、旋转等等。

四、民间舞(folk dance):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业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五、社交舞(social dance):亦称舞会舞(ballroom dance)泛指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流行于宫廷舞会和近代流行于各种社交场所的舞蹈。名称和所用舞曲,以及基本舞步、队形、风格和舞蹈表演顺序多为因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民间舞蹈的特点。

布朗特、小步舞、加沃特、波洛奈兹、连德勒、波尔卡、马祖卡、加洛普、华尔兹曾先后风靡过欧洲各国宫廷。

法国大革命以后,宫廷舞会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交往的需要,大众化的公共舞厅在欧洲大陆应运而生,并逐渐取代宫廷舞会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主要场所。

舞步简单易学,形式自由,便于即兴发挥和宣泄情感的舞蹈在公共舞厅备受青睐,社交舞因而很快融入了平民阶层的文化生活。

六、芭蕾(ballet):法语音译。特指有一定动作规范、技巧、和审美要求的欧洲古典形式;或泛指以人体动作、姿态表现戏剧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以及表现一定的情绪、意境、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舞蹈表现形式。前者有时译作“舞剧”。ballet一词源于古代拉丁语 ballo,原意为当众跳一定样式的舞蹈,并无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始见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宫廷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之中。后来由佛罗伦萨公主——美第奇的凯瑟琳将这一舞蹈形式带入了法国宫廷1581年,法国宫廷表演的第一部芭蕾《王后的喜剧芭蕾》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各国宫廷纷纷效仿,并把芭蕾视为宫廷娱乐的典范,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建了皇家舞蹈学院之后,又于1669年授权在巴黎成立了歌剧院,从此结束了“宫廷芭蕾”的黄金时代。芭蕾进入剧场之后,先后经历了“喜剧芭蕾”和“歌唱芭蕾”阶段。18世纪中叶,“情节舞”及相关的理论日趋完善,芭蕾才彻底改变了依附于戏剧和歌剧,仅仅在幕间表演插舞的地位,发展为用舞蹈和音乐推动剧情发展,具有严肃社会意义的剧场艺术形式。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内容与题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脚尖舞技巧逐渐成为女演员的主要表演手段,并积累了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影响,欧洲各国芭蕾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表现,形成了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丹麦学派等不同的风格的芭蕾学派。20世纪以来,俄罗斯取代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传统芭蕾发展的中心。而在欧美各国的舞台上,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的现代芭蕾逐渐显露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而为芭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情节舞:芭蕾术语。原意指结构形势相对稳定,并与剧情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舞蹈。浪漫主义时期,情节舞的基本结构形势是:“出场”、慢板双人舞、男女独舞和全体演员参加的的终场群舞。《雷蒙达》《天鹅湖》《睡美人》《舞姬》中的大型双人舞和《爱斯梅拉达》中的舞会场面都是比较典型的情节舞。20世纪以来,情节舞作为与娱乐性舞蹈相对立的概念,泛指一切表达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推动剧情发展的舞蹈。

八、舞剧:(dance-drama)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戏剧内容、意境、人物形象、情绪、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舞台表演艺术。因剧情需要或时代风貌、人物形象不同,舞剧可选用或综合运用古典舞、民间舞、性格舞、现代舞、宫廷舞、或舞会舞等表演形式,并有编排有序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等舞蹈样式组成。中国舞剧历史悠久,发源于奴隶社会的宫廷乐舞。欧洲舞剧与“芭蕾舞剧”在概念上没有明确的界说。

九、群舞:(group dance)舞蹈样式之一。泛指源自民间舞蹈“集体舞”的舞台表演形式,即三人以上、人数不等的多人舞。群舞的画面、构图多变,要求表演者动作整齐,风格统一,配合默契,因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1)有独立的内容和主题,情节完整的舞蹈作品。中国舞蹈《摸螺》《草原女民兵》《葡萄架下》,俄罗斯《小白桦树》,朝鲜舞蹈《在泉边》《摘苹果的时候》,美国现代舞《意象》等均为群舞的成功之作。(2)在大型舞作品当中,有时因画面、构图的需要,或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和强化戏剧效果,群舞中常常穿插一些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的段落,如《仙女们》《天鹅湖》等芭蕾场面中的独舞和双人舞。(3)舞剧和大型舞蹈中为烘托全局气氛而编排的群舞,如中国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女战士舞”、“斗笠舞”,俄罗斯芭蕾《天鹅湖》中的天鹅舞等等。

你可以到:

www56com

wwwtudoucom

http://wwwyoukucom/

http://ballerinaorgcn/

wwwyoukucom

输入你所需要的视频名称,寻找你所需要的视频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法国

谈谈芭蕾舞传统和形成

法语ballet的音译,意指:①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脚尖舞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②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③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芭蕾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大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由专业的舞蹈教师设计,国王和贵族担任演员,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则围绕在大厅周围观看;演员戴皮制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故又称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17世纪70年代芭蕾演出开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宫廷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观看角度的改变,引起了舞蹈技术和审美观点的变化,演员站立的姿势越来越外开,由此正式确定了脚的5个基本位置,这5个外开的位置成为发展芭蕾舞技术的基础。专业芭蕾演员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了贵族业余演员,职业女芭蕾演员也开始登台演出,舞蹈技术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芭蕾演出从基本上是一种自娱性的社交活动逐步转变为剧场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芭蕾是从属于歌剧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在歌剧中加入芭蕾场面,实际上是一连串舞蹈表演,剧情反而显得无关紧要,这时称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剧。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18世纪的芭蕾大师JG诺韦尔是芭蕾史上最有影响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诺韦尔的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舞蹈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使芭蕾终于能够与歌剧分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在芭蕾发展史上,主要有两种美学观点一直在起作用。一种观点认为,芭蕾是"纯粹的舞蹈",16世纪的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的编导Bde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几乎完全不考虑芭蕾的内容或情节,往往导致单纯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18世纪中叶以前,这种观点在芭蕾创作中居统治地位。另一种观点强调芭蕾是"戏剧性舞蹈",诺韦尔的"情节芭蕾"理论最集中地代表这种观点。他认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舞蹈要表现戏剧性内容,"情节和舞蹈设计要保持统一,有合乎逻辑的、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中心主题,和情节无关的独舞及舞蹈片段都得取消",舞剧中"不仅是舞蹈技术光辉夺目,更须通过戏剧性表现,从情绪方面感动观众"。上述两种主要观点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编导致力于创作戏剧性的或有情节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编导热衷于无情节芭蕾,注重形式美,两类作品中的优秀剧目都是观众所欣赏的,并作为保留剧目经常上演。20世纪以来,各种文艺思潮对芭蕾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创作一部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而演员则应该训练有素,能适应并创造性地体现编导的构思,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芭蕾创作才能进行和完成。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在20世纪编导创作的大量芭蕾作品 中,这些规范和程式已被大大突破,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世界芭蕾舞发展概况

宴会芭蕾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极力模仿古希腊的艺术风格。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里,为庆祝米兰公爵和西班牙阿拉贡公主伊达贝尔的婚礼,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比如模拟狩猎的表演开始以后就吃野猪肉;海洋、河流神灵出场开始吃鱼。然后,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宫廷芭蕾

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带入法国,1581年,在亨利三世皇后妹妹——玛格丽特的结婚庆典上演出了《皇后的喜剧芭蕾》。当时没有舞台,观众坐在三面墙壁的两层楼廊里。国王和显贵们坐在坛台上,表演则在大厅的地板上进行。编导者博若瓦叶就是受聘于法国的意大利人。内容表现女妖西尔瑟如何征服了阿波罗,但不得不向法兰西国王陛下屈服。表演是戏剧、音乐、舞蹈、朗诵、杂技的混合体。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法国芭蕾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路易十四本人喜爱舞蹈,并受过良好训练。15岁即参加宫廷芭蕾《卡珊德拉》的演出,扮演阿波罗神。

情节芭蕾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深刻地影响着法国芭蕾的发展。它的革新思想表现在反对把芭蕾当作供贵族消遣的装饰品,要使芭蕾象戏剧一样,表现现实生活,提倡芭蕾要有社会内容和教育意义,这就是“情节芭蕾”产生的时代背景。诺维尔代表了欧洲芭蕾革新的主流,集中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民主主义精神,他在《舞蹈和舞剧书信集》中,提出了他对芭蕾的革新主张。诺维尔的学生——让·多贝瓦尔所创作的舞剧《无益谨慎》至今还在上演,成为当代各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浪漫主义芭蕾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仙女》、《吉赛尔》、《爱斯梅拉尔达》、《海盗》等舞剧的产生,造就了一批芭蕾人才,如佩罗、布农维尔、塔尼奥尼、艾尔斯勒等。这个时期的芭蕾特点概括如下:

1、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其中代表作有《仙女》(1832)和《吉赛尔》(1841)。《吉赛尔》汇集法兰西风格,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顶峰,此后逐渐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现象。

2、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浪漫主义芭蕾的黄金时代极其短暂,从19世纪30——40年代,仅仅10多年就出现停滞枯萎的局面。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芭蕾的中心逐渐移致俄国。

俄罗斯芭蕾

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柴可夫斯基通过《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实现了舞剧音乐的革新,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启发和丰富了舞剧编导的舞蹈交响化的思想。《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被奉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以后又有格拉祖诺夫写出的《雷蒙达》(1898)、《四季》(1900),这些作品在继承浪漫主义芭蕾传统的同时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传统。

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也涌现了一批编导和表演人才。此后,一批俄国芭蕾舞界的年轻人要求革新、探索新的表演手段和发展道路。戈尔斯基和福金就是他们的带头人。福金的革新思想不可能在帝国剧院内实现,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国外为佳吉列夫芭蕾团排练上演的。佳吉列夫从1909年起连续3年组织俄罗斯演出季,并于1913年成立以蒙特卡罗为基地的永久性剧团——“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团”,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巨大,把由俄国保存的古典传统剧目送回欧洲,促成欧洲芭蕾的复兴。该团解散后,它的成员流散欧美各国,利法尔在法国,德瓦卢娃在英国,巴兰钦和福金在美国,对各国芭蕾复兴或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芭蕾

1929年末,利法尔成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常任舞蹈编导和主要舞蹈演员,一直到1958年离开,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改革,例如废除了赞助人可以在芭蕾演出之前到后台去与舞蹈家们闲聊有一个世纪的古老权利。还有每周举行一次开幕式。1932年重演《吉赛尔》时,利法尔饰演阿尔伯特,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法国两大编导家,罗朗·佩蒂1965年根据雅勒的音乐编导了《巴黎圣母院》,获得了辉煌的成功。莫里瑟·贝雅尔1970年编导的《火鸟》是一个最别致的作品。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还有《吉赛尔》、《葛蓓莉娅》、《西尔维娅》等。

英国芭蕾主要归功于三个伟大女性的毕生经营:在皇家剧院担任多年首席女芭蕾舞蹈家的阿德莉娜·热奈夫人;妮娜特·德·瓦卢娃夫人的不朽功业是皇家芭蕾舞团;玛莉·兰伯特夫人,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此外还有节日芭蕾舞团、苏格兰芭蕾舞团。

美国没有国家芭蕾舞团,巴兰钦与林肯·柯斯坦在1933年一次会见,应邀主办美国舞蹈学校。1948年转化为纽约市芭蕾舞团,巴兰钦任艺术指导和主要编舞家,副艺术顾问是杰罗姆·罗宾斯。已经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美国舞蹈风格。另一重要芭蕾舞团是美国芭蕾剧院,1940年开始活动。先后担任编导的有福金、马辛、安东尼·都铎等。还有乔弗里芭蕾舞团,阿瑟·米切尔的哈莱姆舞蹈剧院,是第一个黑人古典芭蕾舞团。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是丹麦民族传统的优秀继承者,布农维尔一百年前创作的舞剧,仍然在哥本哈根以纯正的风格进行演出。(实际上是旧式法国风格)在丹麦芭蕾中,传统意识一向是非常强烈的。1932年哈拉尔德·兰德尔被任命为皇家剧院芭蕾指导,一直到1952年,他为法国、英国重排的《练习曲》,是对芭蕾舞技巧的一次辉煌的展览。

20世纪初有影响的俄国编导有戈尔斯基、普尼和福金。安娜·芭甫洛娃理想的体现了福金的构思,1905年有《天鹅之死》。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尔斯基坚持戏剧的表现性,使它的舞蹈演员们采取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式生活于角色之中,原本产生于宫廷的芭蕾舞并没灭亡。1927年在莫斯科演出了《红**花》,是俄国第一部英雄主义的现代题材的舞剧,标志着古典学派的胜利,指出了追随的准绳,古典芭蕾博得了新的声誉。谢苗诺娃和乌兰诺娃首次登台,新创作的舞剧注重戏剧结构,更多地运用民间舞蹈来丰富舞蹈编导的语汇。俄国芭蕾开始了复兴。

从1581年法国演出《皇后的喜剧芭蕾》至今四百多年,芭蕾舞已遍及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成为世界性的艺术,五大洲的众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的芭蕾舞学校和芭蕾舞演出团体。在当今世界上,芭蕾艺术繁华似锦,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戏剧芭蕾和交响芭蕾等不同流派争奇斗艳,涌现出大批人才和剧目,很多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在芭蕾舞的艺术表现上不断出现新的探索和创造。

如何欣赏芭蕾舞

欣赏芭蕾,大致上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传统的,一条是现代的。一般主张欣赏的方法与欣赏的对象相统一:即用一丝不苟的传统思路,去欣赏“早期”、“浪漫”和“古典”这三个传统时期的芭蕾舞剧、音乐型芭蕾和纯粹型芭蕾。

传统的欣赏思路要求观众提前半小时左右到达剧场,以便能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统统留在剧场的大门外或衣帽间那个尘世的空间里,然后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剧场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与马路上的拥挤、菜市上的吵闹、单位里的纠纷、家庭里的琐事毫不相干的审美场,进入《仙女》、《吉赛尔》、《葛蓓莉娅》这样一个人造仙境,进入《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这样一个梦幻世界,一连几个小时逃避一下都市的喧嚣和精神的压力。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心地研究一下节目单,细读一下剧情梗概、有关评论、舞团简史、编导和舞者介绍等各种有关材料,寻找一下众所公认地芭蕾舞明星,想象一下另人陶醉的音乐名曲,期待一下奢侈华丽的服装和富丽堂皇的布景……

现代的欣赏思路对观众没有任何苛刻的要求,而是为其提供随遇而安的哲学,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压根儿不允许观众,特别是有职业的观众提前半小时到达剧场,而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强调观众无需任何先人之见,只需用随身携带、各不相同的理性知识来理解,用来自生活、五光十色的感性经验来参与即可。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节目单上的东西简直就是编导们设下的圈套,或者是为弥补舞剧编导或芭蕾编舞自身的语无伦次而兜售的灵丹妙药,可看可不看,甚至最好不看!剧情到底是怎么“写”的无足轻重,成功与否只能看他台上怎么“舞”的。芭蕾舞剧说到底,还是以舞为主,以剧为辅的,否则,便无法解释芭蕾舞剧中的领衔主演们在跳完双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变奏后,便向观众频频施礼的现象。如果剧重于舞,这种行为岂不是出“戏”了,西方的观众和评论家们又怎能整整忍耐了一个世纪呢?

这种欣赏思路认为,明星可以欣赏,但用不着崇拜得五体投地,明星崇拜的风气实在显得太古典!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不是跟着评论家们的意见跑;寻找自己眼中和心里的明星,而不是随波逐流,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中国芭蕾舞的历程

哈哈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政府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天鹅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继《天鹅湖》之后,5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著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RTRE-DAME DERARIS)(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从64年起,开始了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她)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PACHMENT OF WOMEN)的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记录”,(在此之前,已有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红色娘子军》1964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锡贤、蒋祖慧;作曲:吴祖强、杜鸣心等;首演者:中央歌剧舞剧院,女主角:白淑湘饰琼花;吴静珠饰连长;男主角:刘庆棠饰洪常青;李承祥饰南霸天;主要女配角:赵汝蘅饰琼花战友;万琪武饰老四。它是根据同名**改编而成。讲述中国第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洪常青牺牲后,她接过红旗英勇向前。这部舞剧以震憾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从它诞生起,就赢得多方好评。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由胡蓉蓉(1929——)、傅艾棣(1936——)、程玳辉(1932——)、林秧秧(1939——)创作的《白毛女》,与《红色娘子军》同期出台,平分秋色,它是中国芭蕾舞剧的又一成功探索。

《白毛女》(THE WHITE HAIR GIRL)1965年首演,作曲:严金萱;首演者:上海芭蕾舞团;女主角:蔡国英(A)、茅惠芳(B)饰喜儿;顾峡美(A)、石钟琴(B)饰白毛女;男主角:凌桂明饰大春;主要男配角:董锡麟饰杨白劳。它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贫苦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不堪凌辱,逃入深山。长年风餐露宿,头发变成了白色,不知情者称其为“白毛仙姑”——(鬼)。最后她被八路军所救,与年轻时的恋人——已是八路军战士的大春团聚。歌剧《白毛女》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这部芭蕾舞剧并未因循于原作——走捷径,而是根据芭蕾艺术特点,进行了再创造。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民间舞的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对于剧中主要人物诸如: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及参军后的英勇、干炼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等都刻划得比较鲜明、生动。

《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们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集体智慧弥补了经验不足,使芭蕾中国化的探索,起点较高,起步很快。与其它舞蹈、舞剧作品的命运不同,这两部作品在“文革”中,被定为“样板戏”——是当时为数极少获准上演的两部舞剧。经受了时间与社会的检验,《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依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这两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文艺复苏期在芭蕾领域中的表现,首先是恢复西方芭蕾经典保留剧目的演出,使长期只见1“红”1“白”的广大观众,在久违多彩的芭蕾艺术之后,掀起了一阵《天鹅湖》的狂热。

新时期的中国芭蕾,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首先是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借鉴,而不只局限于单一的俄罗斯学派的影响。从80年代初,陆续有来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国的著名芭蕾艺术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传授技艺。先后有芭蕾宿将安东·道林、著名芭蕾编导本·斯蒂文森(B·STEVENSON)等在中央芭蕾舞团指导排练了他们自己的作品:纯古典风格的男、女《四人舞》(TE- PASDE QUIXOTE)、《前奏曲》以及著名芭蕾艺术大师巴兰钦(BALANCHINE)的《小夜曲》(SERENDE)……等,其中大部分已成为该团经常上演的保留舞目。

此外,十多年间,中国陆续上演了多部不同风格的西方经典剧目,如:1980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大师莉塞特·桑瓦尔亲自指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著名芭蕾舞剧《希尔维亚》(SYLVIA);1984年,由英国著名芭蕾艺术家贝琳达·赖特和尤里沙·捷尔考夫妇重新排练演出了安东·道林版的《吉塞尔》;1985年,在世界级芭蕾艺术家鲁道夫·纽利耶夫(R·NUREYEV)和芭蕾大师尤金·波里亚柯夫等亲自指导下演出了《唐·吉珂德》(DONQUIXOTE);还有《柔密欧与朱丽耶》(ROMEO AND JULIET)(1989,罗曼·沃克执导)及《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94,麦克米伦 MAC MILLAN版,莫里可·帕克执导)……均很成功。特别是纽利耶夫以自己无以伦比的精湛技艺和对戏剧人物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央芭蕾舞团的实际,进行了严格训练,大大促进了演员水平的提高——在中国芭蕾舞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在上述诸多国际交流活动中,戴爱莲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北京舞蹈学院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传统,陆续上演了《葛蓓莉亚》(1979)、《舞姬》(1981);上海芭蕾舞团上演了《那波里》(又名《渔夫与新娘》)第3幕;天津歌舞剧院复演了《西班牙女儿》(1982);此外,于1981年组建的辽宁芭蕾舞团推出了《海侠》(1983)……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经过世界各国芭蕾权威指导演出纯正的古典芭蕾名作,使新一代芭蕾舞人才迅速成长。

1980年5月 汪齐风(女、上海)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芭蕾舞比赛,获第十四名,为我国 夺得了第一枚芭蕾舞奖牌。

1982年6月 汪齐风(女,上海)、张伟强(北京)在美国杰克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表演三等奖。

1984年11月首届巴黎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汪齐风(上海)、王才军(北京)获巴黎歌剧院发展协会奖。

此后,中国选手频频参加各种国际芭蕾舞大赛,表现出较强的实力。比较突出的有:

1985年——第13届洛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李莹(女,北京)获第一名,徐刚(北京)获第二名;

1985年——第5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唐敏(女)获最佳表演技巧奖,张伟强、赵民华分别获男

子双人舞和和单人舞第三名(均为北京选手)。

1992年——第5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潭元元(上海)获第一大奖;同年,谭元元又一举夺得第1届日本芭蕾国际比赛女子少年组金奖(中国辽宁的女选手于晓楠获同届少年组银奖);波兰尼金/ca>

芭蕾艺术的蓬勃发展

如果说1581年法国《皇后喜剧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视为芭蕾舞剧之初始--雏形的话,芭蕾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几乎晚了3个多世纪。不过,起步虽晚,却是飞跃前进。。

20世纪初,曾有外国的芭蕾舞团来中国演出,但规模有限。此后,陆续有俄侨来中国开办业余私立芭蕾舞学校,以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较有影响--对中国的芭蕾启蒙教育有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芭蕾舞剧在中国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政府对一切具有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艺术都采取积极吸纳、支持的基本方针具有密切的关系。

最初,对中国芭蕾具有影响力的是俄罗斯学派。从54年2月第一位苏联专家奥·阿·伊莉娜(O·A·YEALINA)应邀来京开办第一期“教师训练班”起,到58年中国上演第一部经典芭蕾舞剧《逃陟湖》,中国芭蕾实现了初创期的神速“3级跳”。在此期间,谙熟芭蕾艺术的戴爱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师训练班”的学员(大都接受过一定的芭蕾训练),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的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通过严格的考试全部合格。他(她)们成为同年创建的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科的教学骨干。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成长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实现“3级跳”的重要举措是边训练,边实践演出。这一时期常有著名苏联芭蕾艺术家来华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国人逐渐熟悉、喜爱起这门艺术。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导下中国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LA FILLE MAL GARDEE),它是18世纪末让·多贝瓦尔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适宜于当时中国芭蕾舞演员的实际水平,通过演出使队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北京舞蹈学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经典芭蕾舞剧《逃陟湖》(奥杰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 LAKE)全剧,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通过严格排练,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剧队伍。如今,《逃陟湖》已在中国“落户”--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芭蕾剧目。

59年底,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专业芭蕾舞团。次年,上海成立了与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学校,也承担起培养专业芭蕾人才的任务,从此北、南遥相呼应,努力开拓芭蕾事业的新局面。

继《逃陟湖》之后,59、60年,在古谢夫的指导下,又陆续成功地上演了《海侠》(LECORSAIRE)、《吉赛尔》(GISELLE)年轻的中国芭蕾队伍承担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剧已显得比较从容。

这一时期中国派出了蒋祖慧(1934--)、王锡贤(1933--)等先后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进修,成绩都很优异。回国后,蒋祖慧推出了她的毕业作--《西班牙女儿》(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著名作家洛贝·德维加的著名诗剧《羊泉村》改编,1961年天津歌舞剧院首演;王锡贤在北京指导上演了他的毕业作《泪泉》(THE FOUNTAIN OF BAKHCH I SARAY)(根据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著名长诗改编,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剧团首演。

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结束了其实验阶段,归属了国家级剧院。不久,蒋祖慧又执导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NORTRE-DAME DERARIS)(根据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短短10年间,中国的编导、演员基本上已可独立驾驭经典芭蕾舞剧的创作、排练、舞台演出了。

从64年起,开始了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事实上第一代芭蕾舞剧编导,大都是从学习民族舞蹈转向芭蕾专业的,他(她)们的民族文化背景,无疑有助于芭蕾舞剧民族化的探索。

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THE RED DEPACHMENT OF WOMEN)的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记录”,(在此之前,已有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红色娘子军》1964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锡贤、蒋祖慧;作曲:吴祖强、杜鸣心等;首演者:中央歌剧舞剧院,女主角:白淑湘饰琼花;吴静珠饰连长;男主角:刘庆棠饰洪常青;李承祥饰南霸天;主要女配角:赵汝蘅饰琼花战友;万琪武饰老四。

它是根据同名**改编而成。讲述中国第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洪常青牺牲后,她接过红旗英勇向前。

这部舞剧以震憾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从它诞生起,就赢得多方好评。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

由胡蓉蓉(1929--)、傅艾棣(1936--)、程玳辉(1932--)、林秧秧(1939--)创作的《白毛女》,与《红色娘子军》同期出台,平分秋色,它是中国芭蕾舞剧的又一成功探索。

《白毛女》(THE WHITE HAIR GIRL)1965年首演,作曲:严金萱;首演者:上海芭蕾舞团;女主角:蔡国英(A)、茅惠芳(B)饰喜儿;顾峡美(A)、石钟琴(B)饰白毛女;男主角:凌桂明饰大春;主要男配角:董锡麟饰黄世仁。

它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贫苦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不堪凌辱,逃入深山。长年风餐露宿,头发变成了白色,不知情者称其为“白毛仙姑”--(鬼)。最后她被八路军所救,与年轻时的恋人--已是八路军战士的大春团聚。歌剧《白毛女》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这部芭蕾舞剧并未因循于原作--走捷径,而是根据芭蕾艺术特点,进行了再创造。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古典、民间舞的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对于剧中主要人物诸如: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及参军后的英勇、干炼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等都刻划得比较鲜明、生动。

《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们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集体智慧弥补了经验不足,使芭蕾中国化的探索,起点较高,起步很快。

与其它舞蹈、舞剧作品的命运不同,这两部作品在“文革”中,被定为“样板戏”--是当时为数极少获准上演的两部舞剧。经受了时间与社会的检验,《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依然葆有其艺术生命力。这两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文艺复苏期在芭蕾领域中的表现,首先是恢复西方芭蕾经典保留剧目的演出,使长期只见1“红”1“白”的广大观众,在久违多彩的芭蕾艺术之后,掀起了一阵《逃陟湖》的狂热。

新时期的中国芭蕾,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首先是以更开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广泛吸收、借鉴,而不只局限于单一的俄罗斯学派的影响。从80年代初,陆续有来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国的著名芭蕾艺术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传授技艺。先后有芭蕾宿将安东·道林、著名芭蕾编导本·斯蒂文森(B·STEVENSON)等在中央芭蕾舞团指导排练了他们自己的作品:纯古典风格的男、女《四人舞》(TE- PASDE QUIXOTE)、《前奏曲》以及著名芭蕾艺术大师巴兰钦(BALANCHINE)的《小夜曲》(SERENDE)……等,其中大部分已成为该团经常上演的保留舞目。

此外,十多年间,中国陆续上演了多部不同风格的西方经典剧目,如:1980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大师莉塞特·桑瓦尔亲自指导,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著名芭蕾舞剧《希尔维亚》(SYLVIA);1984年,由英国著名芭蕾艺术家贝琳达·赖特和尤里沙·捷尔考夫妇重新排练演出了安东·道林版的《吉塞尔》;1985年,在世界级芭蕾艺术家鲁道夫·纽利耶夫(R·NUREYEV)和芭蕾大师尤金·波里亚柯夫等亲自指导下演出了《唐·吉珂德》(DONQUIXOTE);还有《柔密欧与朱丽耶》(ROMEO AND JULIET)(1989,罗曼·沃克执导)及《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94,麦克米伦 MAC MILLAN版,莫里可·帕克执导)……均很成功。特别是纽利耶夫以自己无以伦比的精湛技艺和对戏剧人物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央芭蕾舞团的实际,进行了严格训练,大大促进了演员水平的提高--在中国芭蕾舞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在上述诸多国际交流活动中,戴爱莲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与此同时,北京舞蹈学院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传统,陆续上演了《葛蓓莉亚》(1979)、《舞姬》(1981);上海芭蕾舞团上演了《那波里》(又名《渔夫与新娘》)第3幕;天津歌舞剧院复演了《西班牙女儿》(1982);此外,于1981年组建的辽宁芭蕾舞团推出了《海侠》(1983)……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经过世界各国芭蕾权威指导演出纯正的古典芭蕾名作,使新一代芭蕾舞人才迅速成长。

1982年,汪齐风(女,上海)、张伟强(北京)在美国杰克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为中国选手首开获奖记录(表演三等奖)。此后,中国选手频频参加各种国际芭蕾舞大赛,表现出较强的实力。比较突出的有:

1984年--首届巴黎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汪齐凤(上海)、王才军(北京)获特别奖;

1985年--第13届洛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李莹(女,北京)获第一名,徐刚(北京)获第二名;

1985年--第5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唐敏(女)获最佳表演技巧奖,张伟强、赵民华分别获男子双人舞和和单人舞第三名(均为北京选手)。

1992年--第5届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潭元元(上海)获第一大奖;

同年,谭元元又一举夺得第1届日本芭蕾国际比赛女子少年组金奖(中国辽宁的女选手于晓楠获同届少年组银奖);波兰尼金斯基大奖。

1994年--第6届巴黎国际芭蕾舞蹈比赛王媛媛(女)、曹焕兴(均为北京选手)获现代芭蕾双人舞第二名。

1995年--赫尔辛基芭蕾舞蹈比赛,张钊(女)、韩液均获少年组第二名。

1997年--第8届莫斯科国际芭蕾舞蹈比赛,多次获奖的张钊获得了双人舞女子第一名。

在新形势下,中国芭蕾舞剧的探索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以中国文学、戏剧名著改编的芭蕾舞剧,成果显著。如:《雷雨》(原著曹禺)、《家》(原著巴金)、《魂》、《阿Q》、《伤逝》(原著鲁迅)等。在结构及表现方式上,作了一些突破性的探索,不啻是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此类作品中,根据鲁迅著名小说《祝福》改编的同名舞剧和根据曹雪芹的传世之作《红楼梦》改编的《林黛玉》,颇具影响。

《祝福》(The New Year’s Sacrifice)1980年首演,编导:蒋祖慧;作曲:刘廷禹;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团。女主角:郁蕾娣饰祥林嫂;武兆宁饰贺老六。

小说原著以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旧时代的劳动妇女在封建桎梏统治下的悲惨命运:纯朴、本分的年轻寡妇祥林嫂,在富家当女佣谋生,被卖到深山--给贺老六当妻子。她以死抗争,却被善良的贺老六所感动,与其成婚并得一子。但好景不长--夫亡子丧……由于封建意识,众人视改嫁过两次的祥林嫂为不祥的象征,茫茫天宇间竟无处可以容下这个不幸的女性,在一个风雪之夜,她怀着对生活的愤懑与控诉离开人世。

它的2幕--“抗婚”,编导悉心运用了“新娘子蒙盖头”的中国婚俗,精心地设计了“三揭盖头”的情节:当贺老六的亲朋--纯朴的山里人,跳着欢乐的民间舞,吹吹打打地为新娘一层一层地揭开盖头时,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新娘被捆绑着手,口中塞着棉布团。她泪流满面地一头撞到桌案上--但求一死!贺老六怀着同情还她以自由,祥林嫂被他的善良所感动,决定留下……。《祝福》2幕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精彩的双人舞段和荡气回肠的情节处理,成为了独立上演的舞剧篇章。

《林黛玉》1982年首演,编导李承祥、王世琦;作曲:石夫;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剧团,女主角:王萍萍饰林黛玉;冯英饰薛宝钗;男主角:游国庆饰贾宝玉。

这部19世纪末清代文学家的宏篇巨著,以描写显赫封建望族的兴荣衰败,敲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丧钟。书中上百个人物,性格炯异--各具音容笑貌。

芭蕾舞剧《林黛玉》割舍了原著的精雕细作和复杂情节,撷取其中最动人的爱情故事--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及最终的悲剧结局,其中4幕的“黛玉之死”颇具匠心。它描写生命垂危的黛玉依然刻骨铭心地爱着宝玉,手持定情的信物--丝帕,冥冥中产生幻觉……忽而感到宝玉近在咫尺,二人互诉衷肠;忽而感到四周漆黑可怕,宝玉无影无踪;忽而看到宝玉与宝钗成亲--她在其间飘忽不定……远处传来宝玉与宝钗婚礼的鼓乐声,黛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愤然焚烧“丝帕”,在极度悲痛中离开人世。编导大胆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民族化的芭蕾语汇充分揭示黛玉的心路历程,很有感染力。《林黛玉》4幕--“黛玉之死”也成为了独立上演的舞剧篇章。

此外,辽宁芭蕾舞团张护力、阿力通力合作的大型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1983),青年编导舒均均的《觅光三部曲》(1985)、《兰花花》(1988)和肖苏华的《红楼幻想曲》(1992)等。也是芭蕾民族化的积极探索。

除北京、上海各据芭蕾阵地外,1992年天津正式成立芭蕾舞团,公演了《天方夜谭》、《逃陟湖》等剧目;1995年,广州市芭蕾舞团以《安娜·卡列林娜》的演出作为建团后的首次“亮相”……

半个多世纪以来芭蕾艺术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正雄心勃勃地步入“芭蕾大国”的行列。

现代舞在中国方举未艾(一)

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她)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的历程中,广义而言,凡是不具有特定民族风格或古典程式的舞稻,似乎都可划入“中国式的现代舞”。但是,前面曾提到过的那些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语言,反映民众关切的社会、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品格的作品,我们之所以未纳入“现代舞”范畴来介绍,因为从严格意义上,它们与属于西方现代派艺术体系的“现代舞”,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都具有明显差异性。

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系统的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从古曲中获得灵感,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十面埋伏》、《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也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牧童识字》、《足球舞》、《花蝴蝶》……等。他的艺术信念依旧,但上述作品的影响却不及他抗战时期的那些舞蹈。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日益发展。初期的一批被群众称之为现代舞的作品如:《希望》、《无声的歌》、《再见吧,妈妈》、《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等。从构思到语言模式的突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和较大的冲击力。但是除了《希望》之外,大部分作品的表现手法仍未脱离具象化地反映具体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显然,这并非严格意义的现代舞。此后,上海胡嘉禄推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理想的呼唤》、《绳波》、《血沉》、《对弈随想曲》、《彼岸》、《独白》……从作品的创意到表现形式--语言栽体,似乎可以感觉到编导正向着他心目中的“现代舞”靠近。

现代舞在中国方举未艾(二)

中国真正放开手脚,直接引进西方“正宗”现代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是近十多年的事。以改革开放的前哨城市--广州、中国的文化中心首都--北京为“基地”。

1987年广东省开办第一个现代舞实验班;1991年北京舞蹈学院正式开办现代舞教研室。陆续邀请西方著名现代舞专家,进行系统的形体及编舞法训练。先后有:萨拉·斯塔科豪斯、商如碧、道格拉斯·尼尔逊、克劳迪亚·吉特尔曼、芦卡斯·霍文、罗斯·帕克斯(美国);别基特·奥克桑(瑞典)、珍妮特·兰德尔(英国);美籍华裔专家王仁璐、江青以及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教师。此外,40年代在美国获硕士学位的中国现代舞家--郭明达,特别是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曹承渊对推广现代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年轻的现代舞人大都带着对于西方现代舞的新奇和虔诚感进入这一领域。由于中国的专业舞蹈教育已形成全面的网络体系,技艺训练达到了很高水平。那些经过严格选拔进入实验现代舞培训班的“新兵”具有扎实的芭蕾或中国舞的功底,一流的身体素质,绝非在一张“白纸”上作“现代舞”之“画图”,高强度的现代舞培训班成效卓著--令老师惊喜,对“学员”来说,则如虎添翼。

不久,年轻的中国现代舞员便以独特的风姿在世界舞坛展露头角:首开记录的是广东现代舞班的秦立明和乔扬1990年巴黎第4届国际现代舞比赛中,以《传音》(曹承渊编导)、《太极印象》(自编自演)一举夺得双人舞金牌;此后,1994、1996,巴黎第6、7届国际现代舞的金牌又被中国人--邢亮、桑吉加夺得。他们除去表演了曹承渊的作品之外,也都演出了各自的作品《光》、《晃》。

现代舞比民族舞、芭蕾舞更强调自我意识,在人体语言上更自由、更具通用性而不要求特殊的风格与规范,加之现代舞的训练提倡舞者的即兴创造。因此比起民族舞与芭蕾舞演员,中国现代舞员大都较早的投入编舞实践--编、演结合,表现出较高的才华,出现了一批公认的优秀现代舞目。如:

前面刚刚提到过的参加国际比赛获奖的舞目《太极印象》(双人舞)、《光》、《晃》(独舞);此外,有《潮汐》(群舞)(编导:王玫)《秋水伊人》(群舞)(编导:张守和);《筐与竹》(集体创作);《不眠的夜》(沈伟自编自演)……等,其中一些节目在1991年的美国舞蹈节演出,受到世界各国现代舞权威人士的赞誉,他们惊异地发现:中国艺术家如此快速地在现代舞领域里与国际接轨,在他们的作品散发着东方民族的特殊魅力……。

1992年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正式成立;当前北京也正在组建现代舞团。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拓展,人们的欣赏习惯愈加多样化,中国观众--特别是青年人,对现代舞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无疑,创造真正的中国现代舞还须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同样应该高扬时代精神和体现民族的魂魄。

开放的中国,现代舞方兴未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600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