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特点

钢琴的特点,第1张

    钢琴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乐器。在音乐艺术的王国里,钢琴以其声音洪亮、音域宽广,音色、力度变化丰富著称,因此在乐器家族中钢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 位。钢琴能发出无穷尽的、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无论是色彩丰富的和声.还是线条纷繁的复凋,也不管是风卷残云般的音流,还是委婉如歌的旋律,或是气势宏伟的 交响,或是温馨优美的倾诉,钢琴都能予以淋漓尽致的表现。钢琴除了作为一件无与伦比的独奏乐器出现在音乐舞台上以外,还常常在重奏、合奏及伴奏中充当重要 的角色。钢琴还可以与庞大的管弦乐队一起,演出钢琴与乐队相结合的交响乐、协奏曲。翻开世界音乐史,可以发现有很多作曲家都谱写过不同形式、体裁的钢琴 曲。在世界音乐文库中.钢琴音乐的数量是最多的,而且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学习音乐的人,也大多需要学习钢琴。不仅如此,钢琴作为一种能表现多声音的键盘 乐器,也被一些作曲家作为音乐创作的工具。作曲家常常把一些复杂的乐队音乐思维缩编为钢琴谱,以便于演奏和交流。进入20世纪,当一些作曲家进行音乐革新 的时候,钢琴也常常被作为这些作曲家的试验场。正因为钢琴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及无法替代的艺术表现功能,人们常说钢琴是“乐器之王”。

一、钢琴的音域特点

    音域是音乐术语。指某一乐器或人声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在钢琴的键盘上能清楚明了地反映出音乐作品和表演艺术的轮廓和难度。音域也是音乐 艺术展现的广阔天地。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所能使用的乐音音列有90多个,而钢琴的88个键几乎包括了整个乐音音列,它的音域自A2-c5,钢琴上52个 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在音列中央 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等。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 组、小字五组。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末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组依次类推。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 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c、d、e等。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等。大字一组用 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l来标明,如C1、D1、E1等。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如A2,B2等。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 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 音区:不同的人声和不同的乐器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 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二、钢琴的音量与力度特点

    音量即响度。钢琴不但音域宽广,而且它的音量宏大,力度变化明显。它的音量足以和一个相当规模的管弦乐队相媲美,并能在管弦乐队的声群中表现突出的旋律及 伴奏音型。它的音量和力度变化可由极弱(PPP)至特强(fff),并在这些范畴内巧妙地组合。钢琴不仅能演奏山宁馨纤细、优雅安静、朦胧含蓄、轻声细语 的音乐意境,而且也能演奏出铿锵有力、汹涌澎湃、群情激昂、绚丽辉煌的音乐意境。

    从人的生理上讲,钢琴音乐的强弱或响度的对比变化,足以使人耳受到较强的刺激。据测定,钢琴的声压级范围可以弱至四、五分贝,强至七、八十分贝以上,并能 达到许多层次和多种组合的音响形态。正因如此,现代钢琴音乐在力度层次方面的组合被不断挖掘,并加以引发或利用。

    我们知道,人耳感受声音强弱或力度变化都是由发音体振动产生声波造成空气压力变化而形成的。通常,发音体产生振幅的大小决定音量的大小和强弱,偌大的钢琴 仅凭着不同力度触键,变换着弦槌瞬间的击(激)弦速度和质量,因而产生出由弱至强的各种力度的层次变化,产生非凡特质的音响,构成钢琴特有的“气质”。

三、钢琴的音色表现力及功用特点

    众所周知,音色是乐器及人声客观物体振动在主观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艺术的表现方式主要分器乐与声乐两大类,人的嗓音和乐器发出的音品不同,即存在音色的不同,这同许多因素相联系。

    乐器音质的差别同发音体的形状、构造、材料的质量、成分、弹性以及激发振动的方式等有关。研究影响音色的性质,除了基频成分外,还可通过观察泛音列、频谱、示波器波形等。

    以钢琴琴弦为例,琴弦振动不是一个简谐振动而是一个复谐振动,琴弦被击(激)发后,琴弦上产生许多波腹和波节的复谐波,整条琴弦的振动又包含着各分段振 动,这就是所谓的钢琴阶波(泛音)特质。所以,试弹奏钢琴的中、低音区,常明显地听到基音和一系列谐音同时发响的复合音。

    须知,乐音的频率是由基音所定,音色主要是由泛音的多少及其强度决定,换句话说,基音频率决定音高,泛音或谐音的多少及其强度决定音色。紧绷在钢琴弦列中 的200多条琴弦与音板、框架间的耦合,是钢琴音色特性的“原始”条件。钢琴音色的魅力就是在这些多元因素的耦合作用下,通过娴熟的弹奏和多样性的技巧, 把许多种音符进行组合、叠加。从这一角度说,好的演奏实际上在随心所欲地变换声波波形,借助“踏板”技巧的合理运用丰富并扩大了音乐表现力,以此满足着听 觉上的需要,这也是构成钢琴优美音色的奥秘所在。

    由于钢琴低音浑厚浓郁,中音自然流畅,高音明亮华丽,它和人声及各种乐器较为融合,它在音乐表现中层次清楚,起伏幅度大、变化多端又极富立体感、流动感, 衬托和渲染作用强烈,极易造成扣人心弦的效果。所以,钢琴不仅能作为独奏(协奏)形式的主旋律乐器,也是视唱练耳和声乐、器乐伴奏的好伙伴。在**、电视 剧、舞蹈、体操、配乐散文、诗歌等艺术中,无时不出现钢琴的音韵。在家庭中,它也是称职的引吭高歌的伴{吕。

    自钢琴产生以来,无论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还是现代的爵士音乐或摇滚音乐,钢琴不仅是作曲家、演奏家驾驭音乐艺术,驰骋在无限宽广 的艺术天地进行音乐艺术学习、研究、加工、创造的基本工具,也是音乐工作者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创造和演奏的好帮手,还是促使理论联系实际、键盘技能同 音响感受平衡发展的“实验场”。钢琴是学习音乐的最好“教具”,是音乐工作者的最佳的伙伴;人们能在钢琴的键盘上讲解乐理、掌握和声、学会配器以至学习弹 奏。

四、钢琴的音律特点

    钢琴及其音乐发展之迅猛,艺术表现之丰富、完美是与应用十二平均律分不开的。钢琴的诞生时期,正值巴赫在古钢琴上率先倡导并推行这种律制的时期。现在十二平均律己被世界所公认,它以简捷、实用的特点,以其科学严谨的计算成为键盘乐器及其他乐器固定音高的标准。

    十二平均律有着与纯律、五度相生律律制不可替代的特点,虽然它较自然逍音音列略有出入,然而其匀整性(即一个八度内十二等份的平均划分的半音律制)足以使 我们灵活方便地转调,这为创作和演出音乐艺术佳作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这点上说,没有钢琴的十二平均律作为先导,音乐艺术的创作和表演就会受到限制,也不可 能会产生那么多不同风格、体裁、调式和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没有十二平均律,音乐的创作就会单调,甚至容易枯萎。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将在“钢琴凋律” 的章节着重讨论。总之,钢琴的音律为钢琴在表达音乐动机、音乐思维、音乐理论及其创作实践等方面铺平了宽敞的道路。

五、钢琴的造型艺术与审美特点

    钢琴就像是被艺术家精心雕琢的一件完无瑕疵的艺术品,无沦置于何种空间,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情趣。从钢琴的外观造型看,早期的有典雅华贵、庄重辉煌风格之 感。有的在钢琴上镶嵌着五光十色的宝石、贝壳,有的在钢琴上加镀金属装饰,很多钢琴的外壳主要用雕刻工艺宋美化,也有很多钢琴在相应的部位绘制精美的图案 和画面。它同欧洲当时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和影响,给我们留下了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的宝贵财富。钢琴也是史学、考占学及近代欧洲社会 文化发展的很好旁证。

    在现代,尤其在设计思路、科技成果的不断革命,加上材料以及美学理沦的演变和深化,因而新的意念激发着新的创意。钢琴的风格、造型以及色彩在近代获得空前 的发展,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钢琴及其音乐和音乐美学有较广阔且深厚的探求价值,多少年来,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形态美感备受注目。

    我国的钢琴生产厂家近年来在设计制造及传统工艺上,已建立起一种独特而新颖的现代风格,不断推出款式新颖、造型美观兼具有科学、实用、大方的钢琴来,使其既保持典雅华贵、古朴庄重的造型艺术风格,又寻求简洁实用的时代特色。

各时期钢琴音乐的基本风格如下:

1、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时期从年代上大约始于1600年至1705年间。在巴洛克时期,节奏是特别强烈、活泼、持续和反复的。在旋律方面是活跃的,持续不断地展开,而且常用颤音和其他装饰音技巧来修饰。在结构上多用的是复调音乐、多旋律。在速度和力度变化上,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第一次在乐谱上标记了速度,使用了“柔板”、“快板”等字样。

2、古典主义风格

古典时期音乐一般认为始于1750年,结束于1827年。古典时期音乐着重形式美、稳重、有秩序、合乎逻辑,同时又有大胆发挥、创造性。在节奏上,作为音乐整体的一部分,以“极甚精妙和敏锐的手法”来处理。

3、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时期包括了19世纪大部分时间,并至20世纪开始的艺术革命。浪漫时期的音乐比20世纪音乐温和得多,也更富抒情色彩,比音乐史上任何时期更吸引了广泛的听众。浪漫时期音乐在节奏上过多使用了有规律的重拍。

4、印象主义风格

从浪漫主义的襁褓中孕育出来的印象主义风格,从一开始就流露出鲜明的光影意象和变幻色彩,它与当时的印象主义风格绘画艺术遥相呼应,在艺术界掀起了以叛逆性思维为核心的艺术浪潮。

5、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是从20世纪开始,比过去任何时期变化更多、更复杂、更有活力。就仿佛找到了“潘朵拉魔盒”,并一下子将它打开,各式各样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思潮蜂拥而至,钢琴音乐创作也呈现出纷乱迷惘的多元化局面。

浪漫主义艺术源自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它突破古典传统形式,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音乐是最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它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音乐。浪漫主义艺术滋生了诸多浪漫乐派音乐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专注于一种或几种音乐体裁的写作,由此催生了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如艺术歌曲、特性曲、各种标题音乐等。浪漫主义音乐家当中,肖邦是唯一专注于钢琴音乐并通过它传达自己的诗意情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开创了独具个性的多样化的浪漫主义音乐——肖邦钢琴音乐。特别是他的夜曲,从旋律到富于色彩的和声都彻底的钢琴化,内容丰富并具有其他乐器无法表达的神韵,是肖邦“钢琴诗人”的重要标志。

古典主义: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浪漫主义音乐流派。一种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另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也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并有大胆的创新,这一时期的许多音乐珍品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1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