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第1张

1、是纪念屈原;求子,人们互赠粽子寓意是求子;功名得中,因为“粽”和“中”音近,古时寓意考中功名;光宗耀祖,中“粽”和“中”音近,因为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光宗耀祖”,所以每家每户都吃粽子。

2、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从那以后,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在两湖地区,赛龙舟与祭屈原紧密相关。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所以有了赛龙舟的习俗。赛龙舟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

端午节龙舟的寓意和象征

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被赋予不同的寓意。比如广东的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并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于龙船上,保佑船平安。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举行各种祭祀、纪念的仪式。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也保佑划船平安,表达内心良好的愿望。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俗围绕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期间的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接下来我带大家走进端午节,看看端午节象征着什么寓意和意义。

端午节的象征和意义

1、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2、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蕴含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存在习俗或细节上的差异。

3、端午节习俗丰富多彩,主要有划龙舟、食粽子、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

4、端午节传承至今,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意义

通过上文对端午节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端午节象征着什么寓意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1、包粽子,这是端午节必须吃的一种特殊美食,家家户户都以这种方式来个端午节。

2、煮咸鸭蛋,煮大蒜,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习俗

3、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树枝葫芦等。说是葫芦的寓意是福禄,葫芦还可以聚财避邪。

4、栓五色丝线,大多数的地方,端午节当天,大人小孩儿手上都要带上五色线

5、佩香囊,香囊内一般都是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挂在脖子上。

6、俗语“五月端午染指甲,蝎子虫子不咬娃”。端午节当天染指甲,可以去掉各种毒的侵蚀,这个习俗不普遍,只是个别地方的习俗。

7、赛龙舟,一般都是一些南方地区比较流行,一直到现在,都成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8、据《康熙大兴县志》记载,端午节这一天少女要“佩灵符,簪榴花”,因此又名“女儿节”。

9、端午节当天,一些江南的风俗,要在屋内焚烧苍术、白芷、芸香,再点上蚊香,薰得烟雾腾腾,用以辟邪去毒。

10、门上挂艾草,可以驱赶蚊虫。

11、画额,不少地方,端午节当天,有些人家用雄黄酒涂在孩子额头和鼻耳之间,或在额上写一“王”字。据古医书《本经》讲,雄黄“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12、端午浴,在广东广西一些地方,端午节当天,要用艾草水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至今还有直到现在还很流行,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13、放纸鸢,就是风筝,这是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节民间习俗

14、打午时水,这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因为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

端午节是用于祭祖的节日,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端午节起源涵盖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有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与多种民俗为一体,弘扬非物质文化。

端午寓意

端午是卫护生命、强健灵魂、激扬精神的时节,追念与祭祀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先贤,高扬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鲜明主题。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1、纪念屈原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2、“粽”驱蛟龙

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3、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一开始端午节在古代是有祛病防疫的寓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就又有了纪念屈原的寓意。而这些寓意构成了我们爱国主义情怀,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尊师重教等的丰富内涵。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的节日之一,如有叫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草药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主要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薰苍术,佩香囊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3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