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秋天旅游有哪些绝美景点不容错过?

南京秋天旅游有哪些绝美景点不容错过?,第1张

南京秋天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不容错过的景点:

1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象征之一。秋天时,中山陵前的枫叶和银杏叶会变成美丽的红色和橙色,是观赏这一幕的最佳时节。

2 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和皇后孝庄的陵墓,也是南京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在秋天,明孝陵周围的枫叶和银杏叶会变成美丽的红色和橙色,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观赏视角。

3 夫子庙:夫子庙是南京最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秋天时,夫子庙的建筑风格和周围的公园植物都变成了美丽的颜色,非常适合拍照和赏景。

4 石鼓公园:石鼓公园是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一处集休闲、娱乐和历史知识为一身的景点。在秋天,石鼓公园的树叶会变成美丽的红色和橙色,是赏景和了解历史的最佳时节。

5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学府之一,校园内有美丽的园林和建筑,秋天时,南京大学校园内的树叶会变成美丽的颜色,非常值得一看。

以上是南京秋天旅游的一些绝美景点,当然南京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游览的景点,如南京明孝陵、中华门城堡、金陵盐水鸭等,希望有所帮助。

校园雕塑的设计要善于突出思想审美,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校园雕塑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可以通过其立体的、多彩的、直观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塑造美、展示美,并通过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共同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

校园雕塑设计时要从校园景观建设的关系入手,要考虑好校园雕塑的立意与题材、规划与布局、体量与形态等几个方面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校园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所以校园雕塑的选择与摆放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关说明

校园雕塑的选择要符合校园的文化氛围。在校园里我们常见的雕塑就是一些学者,比如马克思、恩格斯等,还有一些精神榜样,这些雕塑的选择就符合一个校园的文化氛围。

然后,校园雕塑的摆放位置也是需要斟酌的。它的摆放位置要跟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比如清华园里的朱自清的雕塑,这样的摆放就让我们在清华园的时候时刻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给清华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校园雕塑

中国医科大学校园环境怎么样?

让学姐来告诉你吧~摘自中国医科大学网站

校园在建设中贯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绿化特点是生态型、园林式,绿化覆盖率41%,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乔木2万株、灌木2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各类根生花卉面积54万平方米。    栽有银杏、红枫、松树、桃树、李树等十几种原生树种,利用铺地、台阶、花坛、小品构成多功能、具有识别性的开放空间,通过树种、花种色彩与季节的搭配,形成四季丰富多彩的校园景象。校园在景观园林中穿插建筑,将实体建筑设计蕴含于空间景观的系统之中,使建筑成为景观系统的一个有机分子。    校园建立了以水景为中心的景观,造就“曲水环绕、绿树成荫”“四季见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系统。具有灵动循环的水体景观,水体与建筑有机统一,设有亲水平台,形成建筑环水、水绕建筑的景观,营造出雅致的校园氛围。    水体以宽阔的龙湖为中心,水域面积5万平方米,水道曲折蜿蜒,亲水栈道紧贴水面。    湖边植物以梅树为主,梅雪争春,暗香疏影,寓意坚韧不屈的精神。    湖中荷花夏秋盛开,景色宜人。建筑和景观小品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建筑与周围环境要素相互协调。    建立了完善的水体循环自洁系统、卫生处理体系,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采用太阳能辅助电锅炉系统提供洗浴热源;校园路灯和景观照明实现分区域、分时段控制,节约电能;供暖锅炉设置脱硫、除尘、脱硝设备,排放物满足环保要求,充分降低日后使用和维护成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    中国医科大学校园设施先进、风景如画,既彰显人文之盛,又呈现自然之美,为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强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毗邻宁波市未来新的行政中心,占地面积615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初中24班,小学20班,总投资9000余万元。现有班级40个,1900余名师生。

学校以培育“和谐、特色、发展”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全面开展和谐校园建设,目前,学校总绿化面积达13万平方米,累计种植各类树种花木150余种,精心设计了雕塑、假山等校园十大景观,极力打造“外看似公园,内观如花园”的一流校园环境。

百步梯,位于华工北校区半山西路中段西侧,倚山向东,是通往12号楼的一段百余级的水泥阶梯。该梯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始建于1936年1月,造价约8210元毫洋(含附属费用)。初以三合土(即1份水泥、2份沙、4份半寸碎石加水混合的建筑材料)为材,后改为砖砌敷水泥砂浆步级。

百步梯苍劲古朴。从地形上来看,颇有中国古代入山修炼的格局。一条狭小的石梯在两旁绿荫的簇拥之下笔直而上,其意在曲径通幽,还是比照人生如山登绝顶?有人说,当年兴建百步梯的初衷,是为了引导莘莘学子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勇于攀登。不管何论,百步梯蕴藏着华工人历经的沧桑岁月,是华工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当年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最好见证。今日的百步梯已成为华工学子奋进拼搏精神的象征。

2002年7月,百步梯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百步梯以“石梯砺步”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 日晷也称作“日规”或“日圭”,是旧时利用日影测时的一种简朴装置,通常由晷针和圆盘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圆盘叫做“晷面”,安放于石台上。在晷针两旁呈对称状刻划出相应时刻线,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如现代钟表的指针,而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位于华工北校区12号楼广场上的日晷是校园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属另外一种投影日晷。它不设指时针,只在晷盘上置一南北径向直角三角形形状铜件,其斜边向上朝南,短边垂直于晷盘。铜件西、东两侧晷盘分别有若干时刻线,铜件阴影达到的时刻线,表示相应的地方真太阳时 该日晷最初由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师生员工捐款3350元毫洋而建,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时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胡德元设计,广州吴翘记建筑公司承建,1936年11月动工,成于次年。当年建成的日晷原物现已不存在,可能在战火中丢失,留存下来的仅有日晷台座。该圆形台座侧面饰有彩画和花纹,整个台座给人以雄浑之感。现置于台座上的日晷,是华工根据当年的施工图纸以青铜浇铸而成,并于2001年11月17日正式与师生见面。重置日晷旨在以物明志,提醒学子珍惜时光,把握人生。

如今,参观日晷已成为校外客人游历华工校园的一个传统项目。 华工北校区北区西南部,有一座以国内名山“贺兰山”号之的小山丘,丘顶突兀处有一块高约7米、长约10米、厚约6米的花岗岩质巨石,因其上镌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手书之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故称校训石。该校训石刻成于1934年,耗资462元毫洋。

此校训为该校创办人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所立,原正文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共5句10字,出自《礼记》之《中庸》篇。1934年11月11日该校举行10周年校庆,邹鲁手书校训,依《中庸》篇原文在每句末尾都加回一个“之”字,刻石时就变成了5句15字

历经70余年的风雨冲刷,校训石上的字迹依然醒目可现,发人深思。它不仅见证了校园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为莘莘学子在喧嚣的尘世中辟出一块沉思的园地。 2002年7月,老校训石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该石以“古石生辉”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 石牌坊是指华工北校区1952年校界上的南门、西门两座石牌坊。

南门石牌坊,位于五山路与广园路交界处附近,原为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正门,因其坐北朝南,故又称南门。该牌坊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广州源记成建筑公司公司承建,1934年10月动工,次年10月竣工,造价约49万元大洋。该牌坊是典型的双层古牌楼建筑,最高处约109米,宽约252米,均深6米多。钢筋混凝土作柱心、6寸厚香港白石(一种花岗岩石)作柱面的12根方形柱分列两行,各柱的冲天柱顶呈花蕾形,各柱脚旁有石狮和抱鼓,均为香港白石打制而成。

牌坊共分5门:中门宽约8米,东西侧各两个边门分别宽约5米和4米。中门两柱正面上方镶嵌了铜质衔环狮头,中门外、内门额分别镌刻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所书“国立中山大学”和“格致 诚正 修齐 治平”等字,这些文字于“文革”初期的1966年9月上旬被水泥沙浆覆盖,现外门额上“为人民服务”5字为同期所加。

南门石牌坊造型雄伟,结构匀称,具有豪放、流畅之感。它曾是进出学校的必经之处,现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华工的重要标志。

西门石牌坊,坐东朝西,位于东莞庄路与粤垦路交界处。由华侨林仕椿、区国良两人捐资建造,始建于1934年11月,次年11月竣工。其用料同南门石牌坊,但牌楼体量约及后者一半,有4柱3门,柱头最高处93米,全坊宽152米。中门外、内门额上分别刻邹鲁书“国立中山大学”及“忠孝 仁爱 信义 和平”等字。这些文字也于“文革”初期的1966年9月上旬被水泥沙浆覆盖,但其中一些文字至今仍依稀可辨。

2002年7月,两座石牌坊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华工北校区正门中山路北端校园中轴线上的中山广场,耸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塑像。这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先生等在1958年创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尊室外孙中山先生混凝土塑像,曾获1987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塑像高53米,重约87吨,原立于广州中山纪念堂,1999年9月迁至华工。

北校区系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主体部分,孙中山先生是该校创始人。1933年,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向该校赠送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尊,被安放于校园礼堂前(即现中山像所在处)。1952年10月,中山大学主体迁往广州市原岭南大学校园。同年,由该校工科院系等10余所国内高校相关系及专业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则留在原址继续办学。不久,孙中山先生铜像辗转迁往中山大学新校园。1998年冬,广州中山纪念堂新置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座,经广州博物馆襄助,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原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生塑像迁至华工,次年9月立于孙中山先生铜像原址。2003年11月,孙中山先生塑像以“伟人风采”之名入选华工“校园十景”。

如今,掩映在苍翠的芒果树林中的孙中山先生塑像已成为华工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感召和鼓舞着华工人“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不断追求卓越;激励和鞭策着华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向更高更远发展。

快要离校了已经开始舍不得大工的各个楼了!

说到大工的地标性建筑,那必须要有令希图书馆

令希图书馆是学校在2009年新建的,以钱令希院士的名字来命名。令希图书馆还有一个别称,叫做令希大酒店,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图书馆建设地有多壮观了。图书馆前面是一个大广场,从广场到到图书馆有很多台阶,每次一步一步走上去都有一种神圣的学习的仪式感。令希图书馆一共有六楼,藏书非常丰富,设计也很好看,整体是红色的,早晨、午后、傍晚看建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除了令希图书馆,大黑楼也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大黑楼原名创新园大厦,因为外观和高度的原因被称之为大黑楼,外观是一个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的左右搭配,高度是大工校内最高的建筑,大黑楼是老师们的办公场所,所以学生不会频繁地去大黑楼,但是在学校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大黑楼的样子,这就是长得高的好处吧,会被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大黑楼最美的是在太阳即将落山的黄昏和在下完雪的冬天:黄昏时分的大黑楼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冬天下完雪之后,大黑楼的黑和雪地的白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上背景蓝蓝的天空,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真的非常漂亮。

这两座建筑是我认为最好看的地标性建筑,其他还有新建的经济管理学院大楼、翻修过后的第一教学馆第二教学馆也都非常大气,沉稳的配色和低调的设计,都是值得好好欣赏的建筑。

《校园景观|校园规划|仙林大学城景观规划设计》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ztsq 

校园景观|校园规划|仙林大学城景观规划设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校园景观规划|山水校园|大学城中央商务区策划及城市设计|大学城环境设计投标方案|景观-学校湖南大学湘江学院|SU模型|校园景观设计意向图zip|杜克大学--中国昆山校区pdf|北京乐成国际幼儿园景观设计pptx|景观-学校南京工程学院校园景观方案规划设计20120319pdf|2011纽约州立大学景观总体规划-学校-wrtpdf|030校园景观设计方案zi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5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