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假日,婚恋网站的注册量便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因为单身人士们又迎来了一次父母的逼婚小高潮。
80后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年龄群。父母逼婚高招的前三位分别是:唐僧一样——不断地言语催促(436%);发动群众——亲朋群体施压(194%);赶鸭上架---强行安排各种相亲约会(183%)。
539%的男性解决性需求是“自力更生,全靠自己”,202%的男性会找临时性伴侣,175%的男性则表示“基本没有需求”。
相反,644%的女性表示“基本没有需求”,244%的女性“自力更生,全靠自己”。 根据对单身人士解决自己性需求方式,进行了城市间排名。结果表示,欲望最强的前十城市分别为:昆明,桂林,乌鲁木齐,合肥,福州,杭州,兰州,重庆,呼和浩特,南京。
为了满足性需求,寻找临时性伴侣的“约炮”城市排行榜前十分别为:贵阳,桂林,昆明,哈尔滨,福州,呼和浩特,海口,兰州,重庆,长春。
为了满足性需求,自力更生的城市排行榜前十分别为:杭州,合肥,南京,沈阳,济南,武汉,福州,昆明,西安,重庆。
春节临近,游子归家,阖家团圆;本是其乐融融的美好假日,部分单身青年又将踏入一年一度“催婚季”。父母心急频频催促、亲戚朋友在旁施压,让单身青年们不堪其扰,进一步增加心理负担。
儿女苦恼、家长担忧,催婚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问题成因在哪?应该如何解决?《民生新观察》聚焦催婚问题,邀请家长代表、青年代表及团市委代表共同做客演播室,抒发各方看法,表明各方态度,探讨解决办法。
儿女“脱单”告急 家长日渐着急
近年来,催婚似乎已成为了社会中一种普遍现象。
不少父母殷切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早日完成婚姻大事,并在语言上、行动中做出各种催促行为——
在日常生活之中,家长发微信、发短信,催促单身孩子找对象、早结婚成为常态;在节日团圆之际,领着儿女串门、鼓励亲戚说媒成为家庭的一项重要工作。
“孩子都30岁了,婚房都给买好了,但就是没有对象,更别说结婚了!”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一位正为孩子婚嫁问题发愁的阿姨,她对于孩子的单身、未婚的境况感到十分着急。
事实上,有同样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对于孩子常年单身或久久未婚的情况,感到十分担忧和着急,因此不得不开始“催婚”。
催婚 究竟在“催”什么
父母观点:不结婚老了谁来照顾你?
“结婚不仅是传宗接代的大事,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不结婚,不生育,以后老了谁来照顾你呢?”一位单身青年的家长对记者说道。
此外,还有的家长表示,如果孩子趁年轻生育,身体能较好、较快地恢复,降低生育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自己还能帮助照顾孙子、孙女,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儿女观点:结婚难道是一生唯一的目标?
然而,与焦虑的家长相比,单身青年们对于结婚一事,普遍表现出较为平淡的态度。
记者在珠海街头采访了多位单身青年,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曾受到父母的催婚,印证了该现象的普遍存在。
然而,与此同时,受访者们也纷纷表示,催婚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为此大部分人还曾经与父母发生过矛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庭的不和谐。
“开始催婚后总是给我施加压力,为此我跟父母还闹了好几次矛盾。”
未婚青年林景静向记者介绍了她的“被催史”——自从过了28岁生日,她的父母便开始频频催促,让她颇感心累。
“难道结婚生子就是人这一生唯一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吗?”林景静的疑惑,也说出了众多被催婚青年的心声。
婚恋观存在差异 父母关爱逐渐变成焦虑
“催婚现象的背后,折射出部分青年在婚恋观上,与老一辈已经存在较大的差异。”家长代表张静霞表示,这可能是导致催婚现象、以及随之而来的矛盾的重要因素。
“老一辈人都觉得结婚很重要,结婚生子、后继有人是对自己的一种保障。”张静霞表示,只有在结婚之后,人们能在自己累了的时候有人倾诉、老了的时候有人照顾。
因此,结婚不是单纯的建立关系,更是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保障。
当“不结婚”与“没保障”划上等号的时候,父母的关爱之情就会逐渐变成焦虑,进而演变成“不结婚”等于“不负责任”的指责。
“然而,这代适龄年轻人都成长在思想自由、物质丰裕的环境中,很容易认为结婚不过是种形式而已。”
张静霞分析道,在婚姻行为中,年轻人往往不太重视在生活保障方面的意义,更在乎是否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遇到对的人才结婚”这一想法已成为年轻人的主流观点。
为此,林景静补充道:“在家长们的眼里,这样的想法就是所谓的‘要求太高’;其实不然,年轻人的价值观,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我们(晚辈)考虑结婚的时候,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考虑,确保遇到对的人之前不结婚,这反而是对婚姻的尊重,对自己的爱护。”
孩子与父母沟通不足 攀比心理引致矛盾
“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了,自己的孩子却还没有着落,这真是让人‘脸上无光’。”林景静表示,正是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导致了催婚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
“然而,家长们往往更关心是否已结婚这个结果,却没有真正了解过我们为什么不结婚,以及结婚之后的生活该如何安排。”林景静说道。
对此,团市委组织部部长袁珂表示,根据团市委此前调查显示,大部分未婚青年不恋爱、不结婚的原因,集中在工作太忙、圈子太小等几个方面。而这背后,是社会形态变化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的进行,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结婚之后共同生活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财富成本以及生育之后的一系列付出,会成为现代青年所忌讳的生存负担。
“然而,这方面的沟通通常是比较少的——孩子们在外打拼生活,却甚少与家里联系、沟通,难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婚恋观;父母不知道你的实际状况,就很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陷进,继续进行着高压的催婚。”
婚姻本身就是一件公共的事物,有许多复杂的规则来指导择偶与婚配。择偶过程被看作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市场体系。有社会学家认为,一切择偶制度都倾向于“同类联姻”,即阶级地位大致相当的人才可以结婚,这是讨价还价的产物。市场商议的过程使人们认识到,最好的机遇是选择同等类型的人。虽然,爱情在现代社会已被看作是结婚的重要原因,爱情与其他社会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已'被制度化。主要联系有三点:第一,核心家庭中,丈夫和妻子可以自由相爱,不用与其他亲属互争其爱。第二,年轻人一旦恋爱,就可以摆脱家庭的束缚。第三,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模式给予少男少女相当多的自由,促进了早恋。
即使将择偶过程看作是一种市场体系,也不意味着双方依靠联姻来为自己某的最大的利益。保证家族的稳定与子嗣的繁衍是最重要的。同类匹配的相似性可以表现在几个层面,从个体的偏好来看,人们在择偶过程中关注对方的社会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从群体层面来看,受内婚制的影响,从而选择相似的配偶。在现代化社会中,教育取代家庭背景成为影响地位获得的主要因素,因为教育代表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还影响到个人的文化资本和生活品味。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同类匹配的标准从家庭的门当户对变化为了个人的门当户对。
(1)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门当户对
“工作之后,我交往过几个男朋友,现在这个跟我是同行,谈了两年多了,2学历么也差不多,我跟他有着比较类似的经历吧,都是海归,他之前在新加坡读了 MBA的,但收入他比我低一点。但各方面也很优秀,很独立,不是那种没闯劲的上海小男人。他说他家有四套房子,祖上到现在一直都是靠收租金过日子的,他爸妈都不工作的。我家有两套房子,但是存款比他们家多,双方条件(我觉得)是比较对等的。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我跟他相处的不太融洽。我们现在就住在一起了呀,我不是那种很随便的人,但也没有那么的保守啦,我们觉得如果有孩子了么,就结婚,反正本来也是打算要结婚的。但是住在一起天天见面并不能让我们之间的矛盾变少,我觉得他最爱的是他自己呀,我吃不定他……我们俩经常吵架,两三天就要一大吵,频率很高的,很累的……而且每次吵架,他都不会来哄我,而且还会主动提分手,闹到很严重的地步。”(孙楠,女,海归硕士,28岁,证券公司)
去年年底,双方打算结婚,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朋友提出的要求是希望她能够跟父母住在一起,并且希望女方家买车,否则就不愿意娶她。该条件被丈母娘看来很极品,勒令女儿分手,说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婿是如此极品的人。”在上海这个地方,资源必须在匹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交换。孙楠与她的男朋友在外人看来是门当户对的一对,从个人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源来看,俩人都在金融行业工作,收入不菲,前途无限,又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一个曾经在新加坡留学就读MBA,—个拥有澳洲名校的硕士文凭。从家庭条件来看,双方家境优越,生活有物质保障,不用为房子车子担忧。令人艳羡的他们在相处中却遇到了种种性格上的摩擦,据孙楠说,她的男朋友个性固执而且具有控制欲,需要她什么都听从他的,而且男朋友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脾气很大,有的时候会不讲道理。而孙楠也有自己的个性和主张,纷争成为了他们相处的主旋律。
看似门当户对的物质条件,在孙楠看来却成了她择偶中的枷锁和禁锢,她感叹,其实人品和性格比什么物质条件都重要。看到朋友中结婚的小夫妻夫唱妇随,相濡以沫,她感到很感慨。
(2)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门当户对
“我有男朋友,大四认识的,谈了三年多了,是我的初恋,但他不是初恋(笑)。我们俩空下来喜欢旅游,徒步,学点乐器,听音乐,看书,拓宽自己的人际和知识面,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变得更强。我们俩一直都相处得很开心的,努力工作,攒攒钱,房子彻底是让我和他会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可能是我们中间的桥梁没有搭好,他们家本来想买房子的时候,有很多方案都被我爸爸妈妈否定了,房子的价钱和地段谈不拢,一来二去,就很难推进了……我爸妈觉得我太好骗呀,他只适合出去旅旅游,不适合当老公。我自己觉得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兼得的。”(杨雪,女,本科,25岁,国际学校教师)
与孙楠的情况完全相反,杨雪的择偶完全基于志趣相投,她说,如果对方一点也不文艺的话她会很没劲的。谈了三年,杨雪的男朋友因为出差的缘故与她聚少离多,再加上杨雪平时住在浦东的学校里,而她男朋友家在市郊,平时上班则住在姐姐家里,所以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她男朋友都在市郊的家里陪父母,或是出差在香港和国外,杨雪说,年轻人要以事业为重。俩人的情感交流方式就是一起旅行,看各地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期待找到适合他们定居和发展的地方。
灵魂伴侣遇到了现实问题之后一筹莫展,因为房子的缘故两家人家的关系降至冰点,杨雪的父母坚决要求女儿分手,而她男朋友的父母不肯拿钱出来买房,怕自己儿子吃亏。她男朋友感到很无奈,自己闷头钻研起了小提琴制作,而杨雪也渐渐地觉得她男朋友不靠谱,不知何时才能买房结婚的等待让她感到很没劲,同时,她也渐渐认同父母的所说,外面好的男的多的是,干嘛不找个条件更好的人结婚,在婚姻里,最不重要的就是爱情,婚后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