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是什么?

浪漫主义是什么?,第1张

西方文学一直以“人学”作为题目,以这个为出发点

先来说欧洲浪漫主义所在的历史地位:

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史上的重大文学革命。浪漫主义终结了以前主导西方两百多年已久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并取而代之,成为了西方文学领域的新兴领导力量

浪漫主义颠覆了此前主导西方文学两千多年的“模仿说”并倡导自己的“表现说”从整体上革新了西方文学的理念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进入现代化阶段的标志

历史地位说明白了,接下来便是浪漫主义的核心观念:自由

雨果的一句话:“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领域的自由主义”

认为只有在精神层面,人的自由才是无限的、无条件的

与推崇理性的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所推崇的自由。古典主义的理性主义是社会人的“人学”表现;浪漫主义则是举起个人自由,并强调个人情感与心理的深层探索,是个体“人学”表现。

在浪漫主义的时期,“自由”的观念逐渐取代了“理性”的观念,成为了西方文学文化系统重的最高理念。所有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归到“自由”观念的高扬来获得答案与解释。这其实也是一种认识并去理解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关键。

(顺带一提,浪漫主义所反对的古典主义的起源地也是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

重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起源及其特征 ——从近、现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出发栾梅健内容提要 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其实是作家在理解与处理文学创作与现实关系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和遵循的原则;而我国近代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正是建立起了现代作家认识世界与表现世界的基本立场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二方面来论述的,重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起源及其特征 ——从近、现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出发栾梅健内容提要 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其实是作家在理解与处理文学创作与现实关系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和遵循的原则;而我国近代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正是建立起了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来论述的,重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起源及其特征 ——从近、现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出发来提要的

现代作家认识世界与表现世界的基本立场与观察视角,蕴育与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形成。 关键词 现实主义0近代社会与文化形态0社会之网0创作方法

与观察视角,蕴育与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形成。 关键词 现实主义0近代社会与文化形态0社会之网0创作方法二、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令人深思而又为研究者长期回避不谈的理论之谜,这就是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过早夭折。新时期以来,由于文学的主体性与人的精神主体性逐渐得到强调与走向深层的认识,这个文学史之谜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需要阐释与破解。罗成琰《论五四新文学浪漫主义的兴衰》、王富仁、罗纲《前期创造社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等论文的发表,率先在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领域中进行了理论探讨。首先,它们翔实考订了现代文学史尤其是五四文学运动中的确出现过浪漫主义文学,它们有自己的理论主张、美学体系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题材兴趣,因而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不仅是作为一种具体的创作方法,而且是(甚至可以说主要是)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文学思潮而存在,并对社会产生影响。其次,他们充分估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三,他们也注意到了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不正常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成因作了说明。由于这些研究者的努力,现代文学学科领域中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认识,较之建国以前与建国以后的几十年中,确实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以及主要作家作品堂堂正正地回到了文学史研究的视野中;浪漫主义文学过早夭折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公开讨论的一个尖锐的理论问题。

  确实,浪漫主义思潮早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就已在中国滥觞。林纾翻译西洋小说以司各特为其重点。梁启超编译的西洋政治小说充满了传奇与乌托邦色彩。曼殊大师崇奉雪莱拜伦,不仅翻译过他们的代表作,而且所创作的小说以其超尘脱俗的高妙理想,凄艳婉丽的情感缠结,开了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先河,以至有人认为曼殊“以老的形式始创中国近世罗漫主义文艺”,“跳了一个大的间隔,接上创造社罗漫主义运动。”①五四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大师鲁迅在留学日本的青年时代,所推崇的全是浪漫主义作家,不仅大力鼓吹拜伦、雪莱等“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恶魔诗人,他所译述的《斯巴达之魂》取材异国,意想淋漓,情思激昂,洋溢着充沛的浪漫情调。本世纪初文学浪漫思潮的滥觞,无疑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呼唤勇毅精神、沉宏人格与激烈飞扬的爱国情绪这一时代要求有关。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开始,与整个文化思想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相似,科学意识与理性主义在文学思潮中处于主流地位。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隆盛便是科学意识与理性主义介入新文学创作的结果。它一方面加强了文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一方面也疏远甚至抑制着文学与个人精神世界的融通,个性解放这一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题在新文学中得不到具有强大冲击力与突破性的展现,于是就有了创造社的“异军突起”。这一批主要是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文学青年,崇尚天才,讴歌创造,鼓吹灵感,礼赞自然,拒绝平庸,蔑视一切陈规陋习,也蔑视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一切听从自然心灵的声音,一切听任精神扩张的需求,情感的放纵,想象的飞骋,意识的奔突,以及个体心灵毫无遮拦、毫不羞怯的自白,成为他们创作的本质特征。而且他们一进入新文坛便弘扬起“表现说”的大旗,与文学研究会的“忠实反映说”相抗衡,造成一种雄视千古的理论气势。在创造社周围的文学团体如弥洒社、沉钟社等亦深受其影响,一时间使二十年代初期的新文学阵营显得热闹空前,异彩纷呈。创造社的崛起是富有挑战意味的。它一方面往上承接了本世纪初由梁启超、苏曼殊、鲁迅等掀起的浪漫主义思潮的滥觞,一方面对以胡适等为代表的新文学初期的实用理性主义的琐屑直露作风进行了强有力的反拨。在胡适以及文学研究会诸作家那里,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大抵是停留在知性层面,以现代科学的方法与建筑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现代理性主义去分析、解释世界,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但这些价值体系是在人的认识能力可及之内的,而对人的经验范畴之外、人的认识能力尚不能达到的事物则回避不顾。创造社在美学原则上把感性强调到十分突出的地位,从而使新文学中人的主体性由跛足的发展完善为全面与整体的发展,五四新文学人的解放的主题也就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思潮的互补中得到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充实与丰富。很可惜的是,这股浪漫文学思潮仅仅持续了不上十年的时间,二十年代末期以后,整整二十年的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除了在个别作家那里(如徐yú@①和无名氏)留有某些遗风余绪外,作为一种与现实主义颉顽的思潮已不复存在。代替浪漫主义名词的只是关于想象、传奇与夸张等等具体的创作方式与技巧罢了。

  为什么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象冲天的爆竹,亮出一个美丽灿烂的烟花之后,便再也不见踪迹?浪漫主义文学的一蹶不振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究竟是值得庆幸的好事,还是必须引以为鉴的教训?

  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注意到了新时期十年来一些研究者观点以及研究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其中具有倾向性意义的,第一是在浪漫主义文学消逝原因寻觅方面由外在和表层向内在与深层的转变。在八十年代初期,有的论者在分析五四新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衰落原因时,首先着眼于社会根源的探讨,认为其兴在于五四时期中国民族资本获得较大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十月革命展现出新世纪的曙光,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本身就充满理想与高昂的情绪,具有浪漫性质;而其衰颓则是“五四运动过去了,人们所面对的现实仍是黑暗和严峻。这时,美妙的理想、憧憬已成为海市蜃楼,……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不得不开始更清醒地观察现实,剖析现实,批判现实…”②即使谈到文学思潮自身的原因,其着眼点还是在于指出五四中国新文学的浪漫主义思潮所承继的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本身是资产阶级走向衰落腐朽时期的精神产物,对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需要并不十分切合。八十年代后期,研究者开始转向浪漫主义思潮的倡扬者与弄潮儿们自身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等内在与深层因素的探讨,有的论者在分析浪漫主义思潮中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即个性解放为什么会逐渐淡化时,就尖锐而独到地指出了中国传统的群体意识对作者思维方式的制约,以及家族社会中成长的中国作家害怕孤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第二在明确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功能时观察视角由纯粹的政治功利视角扩展到了艺术与文化发展自律性的本体视角。在新时期初始,论者大都从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革命的密切关系出发,指出在二十年代末期,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已进入实际的政治与军事斗争阶段,集体主义是革命斗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实事求是是革命斗争取胜的思维与认知方式方面的保证,所以,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鼓吹个性主义,弘扬理想与扩张想象,在反封建道德与美学原则方面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沿着这种思络推衍过去,浪漫主义文学的消逝就不仅具有了合理性,而且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近来一些学者则从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自身建构以及艺术在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本体功能着眼,指出浪漫主义文学的早夭对新文学的发展实在是一大损失。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反映了近年来人们对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学术研究在突破一些理论束缚上所做的努力,对我们检讨现代文学史著中关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有关论述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2

  理论研究的深入不能说对现代文学史编著完全没有影响。在建国初期出现的几部文学史专著中,提到浪漫主义文学时,似乎都有点轻描淡写,除了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之外,象郁达夫、田汉、冯至、冯沅君、庐隐以及沉钟、浅草、后期创造社诸君与浪漫派渊源甚深的创作,不是被忽略不记,便是被当作现实主义的作品来分析它们对社会之批判,对人生问题之探索。甚至对郭沫若的创作风格也有持异议者,如丁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中认为:“过去都认为郭沫若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郭沫若作品中是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他生长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他的浪漫主义就和西欧资本主义文艺中的那种消极的浪漫主义有所不同,他的作品充满了狂热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般的浪漫主义所没有的。这种精神是根源于中国现实社会的,是从现实出发并反映了现实的,因而他的作品虽然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基本精神还是现实主义的。”经过这样一番描述,郭沫若便成了一位具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家了。在新时期的大多数文学史著中,象这样用现实主义去大量侵吞浪漫主义文学版图的现象基本上得到纠正,浪漫主义作家被比较恰当地归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中去。人们在阐述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影响与成就时,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小心翼翼,在总结浪漫主义文学的贡献时,也不再只是局限于一部《女神》,小说、戏剧等文体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也开始为人所注意。尤其是有些文学史家的视野相当开阔,突破了过去文学史对五四浪漫主义文学研究的就事论事的做法,不仅把这一浪漫主义思潮置放到整个世界的近代文学思潮中加以考察,而且力图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性质、历史地位等问题作出理论上的界定。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对以创造社为主体的现代浪漫派小说的兴衰流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以“新浪漫主义”这一概念来概括创造社的小说创作,标志着学术界对浪漫主义思潮认识的深入。

  认识的趋向深入无疑是令人欣慰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现代文学史著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描述有一些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迄今仍然或明显或潜在地支配和影响着著述者,甚至也包括不少在文学史编著之外的专门性的学术研究活动。这些思维定势有的源远流长,早在三十年代左翼文坛大反浪漫主义时就已经产生,有的形成于建国初期某些著名文学史家对浪漫主义文学所作出的解释。几十年来,在这些思维定势的导引下,虽然浪漫主义的版图可能有所扩大,浪漫文学的历史地位可能有所提高,浪漫主义思潮的美学原则可以部分地恢复名誉,浪漫主义作品的具体分析可能更为深入细致,但所有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归结到一个当然的文学史结论上去,即现代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这个结论毋庸置疑是正确的,符合三十年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人类艺术史上唯一能与现实主义并肩比立的思潮,它除了变格为一种创作方法经现实主义输入新鲜血液之外,是否还会有自己独立的人类精神史价值?浪漫主义的兴衰更替,除了为现实主义的胜利作出注脚之外,它是否还会有自己独特地发展规律和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在已经形成的文学史思维定势面前,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被回答的。所以,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文学史上的面貌的真正改观,仅有一些具体问题的深入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检讨和重新估定那些思维定势的作用。在此我们列举三条,以供思考。

  一是黑格尔式的正反合三阶段论。这种立论在蔡仪的《新文学史讲话》中表现得最为典型。蔡仪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方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新文学运动之初主要是现实主义,因为资产阶级是微弱而软弱的,对于前途没有光辉理想与坚强信心,不可能发生浪漫主义运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觉醒之初,由于他们日趋零落的社会生活,对现实认识得比较清楚与深刻;而参加运动的无产阶级本身具有实事求是精神,因而新文学运动开始就先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但这时的现实主义由于过于注重客观与忠实的观察,在本质上属于旧写实主义。五四时代以后,新文学阵营的分化,使其只剩下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普遍感到苦闷,一部分偏重深沉理智的作家仍坚持用写实主义考察这苦闷的踪迹,另一部分偏重热情与感性的作家则要求突破这苦闷的陷井,于是出现了浪漫主义。它的出现以其热情大胆和主观渲泄构成对前期写实主义的客观性质的反动,同时,又以其冲决黑暗、抗议社会、批判人生、讴歌理想的革命精神与写实主义形成互补。到了二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诞生,这一方法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现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态度,扬弃了它的纯客观的观察态度与灰色的描写格调;继承了浪漫主义表现理想、憧憬未来的革命精神,又扬弃了它的空泛虚幻。现实主义为正题,浪漫主义为反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合题,是对这二者的更高意义上的扬弃与综合,整个新文学创作方法就是走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和客观的现实主义的逐渐改正而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蔡仪以治美学著名,从其思维方式与推论逻辑中无疑可见黑格尔辩证法的幽灵。不过,黑格尔的合题是在双重扬弃之后产生的新的事物,它既不同于正题,也不同于反题。而在蔡仪的合题中,虽然也是双重扬弃,但实质上是正题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中吞并了反题。这是因为黑格尔的推动正反合这个历史过程的终极理念是一个未知物,也就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而蔡仪的正反合思维过程的预设前提却是很明确的,即就是文学的现实主义正宗论。这一思维定势有其辩证之处,它确立现实主义的正宗地位,却并不完全否定或排斥浪漫主义的历史作用,因而其影响力也就尤其深远与潜在。

  二是缘木求鱼似的向浪漫派文学寻求现实主义因素。象丁易那样干脆把创造社的浪漫主义说成是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当然只是个别的极端例子,但是,煞费苦心地为那些后来成为革命作家或进步作家的浪漫派们辩白则是十分普遍的,几乎迄今尚没有哪一部文学史著能够真正摆脱这一思维定势。这一定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文学史家在述介浪漫派的文学主张时,只要主张倡导者后来气节很好,品行俱佳,那么,文学史家们便会急急忙忙地声称,在他们的浪漫派主张中包含着现实主义的因素,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与现实主义相通的,如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谈到关于创造社的历史地位要弄清的三个问题,其中有两个即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非水火不容,创造社既主张艺术本身无所谓目的,但同时又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等等。另一方面,在分析浪漫派作家作品时,文学史家往往把主要视线放到从作品中去挖掘作品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如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先就明确肯定,“创造社的作品也大都是植根于现实人生的,无论是郭沫若的诗,郁达夫的小说,都显示出他们对于时代与社会的热烈关切,对于旧社会的不同的程度的愤怒和反抗”。为了具体说明这一点,编著者在论述郁达夫的创作时只选择了《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与《薄奠》三篇作品。而谈《沉沦》重点在指出作品中的反帝爱国热情,对主人公那冰凉彻骨的孤独言之甚约。谈《春风沉醉的晚上》重点在揭示作者对阶级对立的认识与对劳动者的同情,而对作者的“情欲净化”主题避而不谈。浪漫主义并非虚无主义,也不是遁世主义。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感情,个人理想,乃至他们的乌托邦似的梦幻,都是与现实社会有着或紧密或松散,或切近或疏远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浪漫主义,研究者如果执意要从中寻求对社会现实的折射或反映,都不会空手而归的。因而文学史家对于浪漫主义的研究其侧重点不是浪漫主义者眼中的现实本身,而是浪漫主义者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或折射现实(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文学史家舍弃后者而执著前者,无异于缘木求鱼,难得切中肯綮。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其心理症结还是现实主义正宗论,似乎只要证明了浪漫主义者也关注现实,表现现实,这个浪漫主义也就是进步的革命的了。

当年吧,有一伙家伙吃饱了没事,搞了个启蒙主义,各种人性各种爱啊,社会进步了。但是法国大革命出现以后,有思想的年轻人们又想了想,发现原来启蒙主义也没啥用啊有点不靠谱。加上他们自己的痛苦,有抱负无处施展,于是浪漫主义思潮起来了。

基本特征是,传奇性。就是一群不得志的吊丝男天天YY逆袭白富美,说白了就是YY,因为生活中连土肥圆都不理他们。这也导致了塑造形象的不同。现实主义文学者会发帖说:《房东老太太又来催房租了》,到了浪漫主义文学作者笔下就是:《那一夜,一个美丽的女孩轻轻叩响我的房门》。他们比现实主义文学者更有激情,更渴望内心对社会的构想能够实现。

浪漫主义也有两个分支,积极浪漫,例如某个作者发帖说:《我是怎么从一个小弟混成大哥的》。消极浪漫:《我割破喉咙,鲜红的蝴蝶载你飞向你最爱的古堡》但问题是其实他连恋爱都没谈过。

浪漫主义文学是个奇葩,和各种主义都能掐起来,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启蒙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纷纷躺枪。这倒也挺有意思的。不过现代主义它不掐架,因为那时候还没有。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处于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新旧历史交替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物质的高度文明。资本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它给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解放和物质的富裕,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文明给人带来了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人的束缚,使人的自由得而复失。新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由其私有制本质所决定,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其政治文化活动,都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为根本目的。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反对神学教条时,很重要的一个武器是用人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所具有的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能力,来与神学“上帝创造一切”的观念相抗衡。如今在对“神”的崇拜心理弱化的同时,是对“物”的力量崇拜心理的强化。这就导致了人的自由本质被异化为“物”以及人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认识和反叛时期的到来。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敏锐地感受到人与物的对峙以及物对人的自由本质的异化,开始强调人的自由天性、自由情感,以此来反抗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他们向自己创造的物质世界要自由,西方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形象再现了他们的这种精神需求。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不仅在欧洲和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它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深入到了人们的意识之中,激发了人们个性解放和感情抒发的要求。在法国出现了以贡斯当和斯塔尔夫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主张保证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关系确立后“自由竞争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国家的监督”的现实。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描写的以个人的失望与忧郁为内容的“世纪病”,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对立为表现形式的“个人反抗”,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法则,在西方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资产者、小资产者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有朝一日达到权利和财富的顶峰;在大革命中破产落魄的贵族,也力图利用新的社会法则来改善自己的地位。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溺于好梦和幻想。对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于是悲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神秘彼岸的热烈向往便纷然杂呈;对资产者、小资产者来说,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失望、苦闷和彷徨。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法国大革命对一些作家直接产生了影响。德国的歌德、谢林、荷尔德林、弗·施莱格尔,英国的湖畔派诗人等作家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认为人是自然法则的制定者,人的精神具有天生的几种能力:对时空的直觉,对原因、现实、实体和整体的理解。在他看来,世界并不像人的头脑里反映的那样,人在建造世界时也形成了认识,由此证明了世界的理想和神秘性质。他为浪漫主义的非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康德极力推崇人的自由。他认为只有自由的人的选择才能决定一切,任何外在的或更高的法则都不能主宰人,人的尊严在于获得理性自由。康德的学生费希特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反对自在之物能限制人的悟性。他把人看作征服者,人能对自然起作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黑格尔认为世界的真理在于它的历史中,而这历史是不断变化的;精神就是历史,历史将理性和非理性、必然和偶然、感觉和非感觉混合在一起。他认为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在自在自为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他对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分析给康德和费希特逐渐建立的主观主义的个性披上了理论外衣。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从另一个角度给浪漫主义文学输送了可利用的思想。圣西门否定了现行社会,坚信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傅立叶则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他们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图景,圣西门预言未来社会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人人平等,各尽所能;傅立叶提出建立“法郎吉”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根据个人爱好和能力进行分工,劳动是人的需要和享受。英国的欧文以为靠知识的传播就可以消除社会矛盾。他把希望寄托在仁慈的统治者身上,主张建立合作社和职工会。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并幻想以此解决社会矛盾,为浪漫主义者否定现实、憧憬未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坚实的文学发展基础。18世纪法国卢梭崇尚感情抒发,德国的歌德关注“古典诗和浪漫诗的概念”,席勒区分了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呈现出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因素。他们共同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最早发端于英国和德国。彭斯和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们的创作分别处于18世纪80和90年代,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其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在1798年创办了《雅典那神殿》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浪漫主义诗歌的文章以及蒂克、诺瓦利斯等人的浪漫主义诗作。1813年,斯塔尔夫人在法国发表了《论德国》一文,介绍和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的《基督教真谛》(1802)提供了浪漫主义散文和小说的典范作品。他们共同努力,在1805年左右促成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一个浪潮。第二个浪潮从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在法国有拉马丁和维尼作呼应。意大利的白尔谢、德国的霍夫曼等人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浪漫派作家。第三次浪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雨果为首的一大批作家纷纷涌现。在俄国和东欧,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蓬勃兴起,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奇、裴多菲等浪漫主义诗人迅速崛起。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19世纪初也传到了美国,造就了惠特曼、麦尔维尔、霍桑等一大批作家,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

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算是结束了,但其思潮并没有销声匿迹,其影响还历历可见。雨果在50年代还继续发表着重要作品,一些被称为新浪漫主义者的作家还不时地涌现。

浪漫主义作家们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作家怀着高昂的革命激情,从民主主义的立场出发,抨击封建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对未来充满美好的理想;带有贵族倾向的作家,则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批评资本主义的现实,或是歌颂中世纪的“世外桃源”,或是在悲观绝望中沉溺于神秘的世界,赞美黑夜和死亡。他们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都企图建构理想的社会图景。浪漫主义作家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他们并不重视反映历史的本质,只是把历史作为自己自由驰骋的艺术场景。作家们喜爱自然风光、异域风情,厌恶资本主义的现实和都市文明。

浪漫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个人感情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它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作家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爱情便成为他们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还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因为梦境既有现实生活内容的折射,也有大量的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主义作家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直接相通。第二,浪漫主义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就是从收集民间文学开始的。作家们从民间文学作品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和民歌韵律创作,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段。拜伦、普希金等人的诗体小说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主义作家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像。雨果把艺术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他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离奇的事件,塑造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作家们充分发挥想像,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浪漫色彩也由此而生。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作家们因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精神忧郁,无论是有贵族倾向的作家,还是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作家,对现实都感到失望,都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忧郁的“世纪病”症状。

  20年代:

  1917年初的文学革命,是户国文学史上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1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主要影响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

  首先是白话文兴起。

  接着是各种外国文学思潮涌入和新闻学社团的蜂起:主要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认为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者是现实主义一派。一人生和社会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现实的额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了自然主义。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2)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由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成立,开始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表现作者内心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创作的“直觉”和“灵感”,注重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注重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抨击。其主要作品都侧重自我的表现,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以此作为对现实的不满。

  (3)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在北京发起。内部主要形成的是一个诗人群。倡导新格律诗。

  其余的还有鲁迅的语丝社,主要是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后来形成“语丝体”对后来的额散文影响很大。

  小说:

  鲁迅:白话小说,不多言,大家呵呵

  这就反映了20年代的小说:

  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斯人独憔悴》,开创“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后来多倾向于现实主义,以叶圣陶为代表,形成了“人生派写实小说”;

  鲁迅开创“现代乡土小说”

  郁达夫等:现代抒情小说

  20年代的诗歌:白话诗,郭沫若抒情诗,新月派,象征派(穆木天),无产阶级诗歌(邓中夏)

  20年代散文:“随感录”作家群(鲁迅等),“言志派”美文(周作人),还有以上四个文学社的散文

  20年代戏剧:五四新戏剧观,“爱美”剧(即业余戏剧,代表田汉)

  30年代:

  小说:左翼小说(以“左联”为核心,代表:张天翼,萧红,丁玲,矛盾),京派小说(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代表:废名,沈从文),海派小说(最接近读书市场,代表:张资平恋爱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此外,巴金,老舍,“大河小说”不属于上面任何派别

  诗歌:

  中国诗歌会:中共,无产阶级。主倡大众化和无产阶级意识;

  后期新月派诗歌,向自由诗发展

  散文:幽默的小品散文,“鲁迅风”杂文,京派散文

  此外,报告文学兴起,由左联倡导

  戏剧: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

  40年代:纪实小说、讽刺小说;“七月派”小说和东北作家群的回忆小说;张爱玲等通俗小说;赵树理和孙犁的“解放区小说”;

  诗歌:七月诗派(抗日),九叶诗派,歌谣体新诗

  散文:报告文学勃兴,杂文继承鲁迅

  戏剧:广场戏剧,国统区、沦陷区和上海孤岛“剧场戏剧”。

  50~70年代: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三次批判运动(强化阶级意识),毛泽东双百方针,主要是现实主义。

  “十七年”:

  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农村现实题材,

  诗歌:颂歌时代(郭沫若等),“干预生活”,高扬政治热情

  散文:意识形态化,双百中审美个性意识复苏

  戏剧:功利主义倾向,双百突破带有生活气息,阶级斗争戏繁荣。

  1978年以来:现实主义回归与深化:伤痕文学、改革文学;

  现代主义;

  文学商业化、边缘化;

  诗歌:归来诗人;朦胧诗;第三代诗歌运动,个人化写作

  小说:寻根小说(知情小说等);

  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西方色彩);

  “新写实”热潮

  散文:悲悼散文、报告文学、散文热。

  由上综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1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从晚清的启蒙思潮到五四启蒙思潮;特征:人的觉醒、国民性问题、批判倾向(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关注低层)

  2白话文学思潮:

  批判文言——对汉字的批判、对文言的文化学批判;特征:现代化、民族化

  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主题:人性、社会、革命;

  理论有:以人为本、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

  分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和中国传统现实主义;

  4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诗学体系:强调主观性的艺术本质观、独创性的艺术生成观、自律性的艺术功能观;

  主题形态:人性复归、个性主题

  传统渊源: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

  5左翼文学思潮:

  基于革命形势,是革命乌托邦的想象方式,理论贡献有:新写实主义、唯物主义文艺观及方法理论、典型理论的引进和阐释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文学与新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田汉、闻一多)

  早期象征诗,现代派诗歌,九叶诗派

  7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人性阶级、民族生存

  8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

  五四的平民化倾向,左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倾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073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