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的解释
(1) [-ism]
(2) 某种 特定的 思想 、宗旨、学说体系或理论;对 客观 世界、 社会 生活 以及学术 问题 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 (3) 某一(特定)人或物所特有之行为方式、作风 自由 主义 (4) 一定 的社会 制度 ; 政治 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5) [doctrine]
(6) 由 导师 、学派或教派提出的认为 正确 并且 支持 的事物 达尔文主义 (7) 政府 决定 作为它的行动或政策 基础 的施政方针,尤指国防关系方面的 门罗主义 (8) [principle]∶行为的 指导 原则 三民主义 (9) [stand for;advocate;hold]∶对事情的主张 (10) [substance;gist;main body;main part]∶犹主旨,主体 详细解释 (1)谨守 仁义 。 《逸周书·谥法解》 :“主义行德曰元。” 孔晁 注:“以义为主,行德政也。” (2)对事情的主张。 《史记·太史公自序》 :“敢犯 颜色 ,以达主义,不顾其身。” 《老残游记》 第十一回:“其信从者,下自 士大夫 ,上亦至将相而止,主义为逐 满 。” (3)犹主旨,主体。 梁启超 《与林迪臣太守书》 :“ 启超 谓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4)以解释词义为主。 杨树 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论小学书流别》 :“世人分别小学书,谓 《 尔雅 》 主义, 《说文》 主形, 《切韵》 主音,是 固然 矣。” (5)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或思想体系。 丁玲 《韦护》 第三章六:“你 不是 很 讨厌 我 信仰 的主义吗? 为什 么你又要爱我?”如:马克思主义;达尔文主义。 (6)一定的社会制度或政治经济体系。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7)思想作风。如:自由主义;主观主义。
词语分解
主的解释 主 ǔ 权力 或财物的所有者, 家庭 的 首脑 :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旧时臣子称 君王 ,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义的解释 义 (义) ì 公正 合宜的 道理 或举动: 正义 。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 义务 。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意义 。含义。
(此文是作者参加清华远程教育研究班课程毕业论文之一)
[内容提要]: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作是著名的《爱弥儿》。他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实施自然教育。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理论在批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强调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提倡培养自然,因而在教育思想上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为后人革新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至深,从卢梭开始,教育理论开始进入重视研究儿童的新时期。
[关键词]:卢梭 《爱弥儿》 自然天性 教育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1712~1778 )处于近代社会转折点上,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长期勤奋的自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对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改革,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十年,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提出自然教育理论 ,塑未来社会新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这是极富内在意蕴,具有历史和现实价值、颤栗中世纪社会的一本书①。
一、自然教育思想 产生的背景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最主要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封建王朝的专横统治、政府官员的贪婪腐败、教会势力无孔不入,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再加上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因此,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砸碎宗教思想对人的禁锢、取消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奏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曲。在这一运动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犾德罗和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想取代迷信盲从,以编纂百科全书为武器,宣扬新知识、新思想,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方法和途径,这种思想启蒙运动为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卢梭的《爱弥儿》的问世,标志着自然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
二、“自然教育思想” 之思想—— “ 归于自然”
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它的主要理论: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②。”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教育要培养 “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①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②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 ③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④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三、自然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现如今教育改革千头万绪,诸如物质方面的改善,制度方面的变革,思想理论方面的革新等等,虽然其中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而实质上没有做更为深入的探访和宣传。例如儿童观问题看似解决但却并未充分研究其基本理论问题,科学的儿童观还没有成为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内容。种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仍然在社会、家庭、学校中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下,片面发展或者因种种原因使儿童失去学习的机会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有必要去正确看待儿童和尊重儿童。
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作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儿童,按儿童的意愿去做。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的基础”承受者沉重的知识学习的负担,大量练习题铺天盖地地压向他们。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除了超负荷地要孩子读书、写字、计算外,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和假期的学习班,弄得孩子们没有了自己得自由活动和爱好。有时候父母还采取专制得手段来对待儿童,让儿童不停地学,学一些他们根本究不感兴趣的东西。如此的教育,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儿童是不可能用心去学,也不会专注于这一方面的学习,更不会成为什么才什么家。相反会给儿童造成厌学的情绪,以及对父母的反感,最终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童权,让儿童的天性真正释放,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来因材施教,而不要强迫儿童。这里,除了家长,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优秀的,特别不能对一些差生抱有任何偏见,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健康,道德品质优良,多方面发展的人。
其次,要把儿童看成“儿童”。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们有时不能很好的揣摩他们的心理,也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因此,当我们把自己认为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能灌入的是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而非真理。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成人、家长、老师的正面引导不能教育孩子时,我们可以对其采取“自然后果法”,这也是卢梭的一个思想。但是,对于很多家长当他们的正面教育无效时,往往采用严厉处罚的方式,我是不赞成的。所谓“自然后果法”就是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我们没有必要对儿童高谈道德、法律、准则,只有他们自己从自身的行为中接受了经验教训,才会有所认识和改变。例如,孩子把刚买的玩具都扔到了门外,家长不必急着帮他找回来,就让那些玩具在外面,或被别人拿走。当下次儿童提出玩玩具时,你可以告诉他,玩具没有了,在上次被他扔走了,让他自己去找,结果他不能找到他心爱的玩具。如此他尝到了自酿的“苦果”,才会意识到不对,下次才不会那么做。我想这比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要有效的多。但必须提醒的是父母必须掌握一定的度。
另外,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条件下的“直观教育”。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应该让他们直接面对自然这本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被长期关置在家里,不少长期娇生惯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书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识很难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想法,也不能够真正了解书中的含义,因此适当的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针对城里的孩子的浪费现象,我们可以把他们安排到贫困地区去暑期实践,让他们自己切身去感受农村孩子的生活,得出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又例如,他们不爱劳动,我们可以让他们去郊区为老农摘棉花,让他们知道劳动的价值并热爱劳动,同时更加了解父母赚钱的辛苦,更加爱他们的父母。我认为像这样的社会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归自然”,自己去学习和锻炼,如此所得的收获将收益非浅。
因此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启示的。
四、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及局限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为儿童发展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它是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有尖锐批判的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就是对后世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这种教育思想无处不体现着以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为基础的思想精髓,“在科学的心理产生以前,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③,卢梭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由于这样,卢梭成为发展心理学之父④。
然而,应当指出,由于卢梭本人思想的激进,由于缺乏教育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自然教育思想中难免出现主观臆断或过于极端的观点。例如:卢梭对于儿童天性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过分夸大了天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又如:他对各年龄段教育任务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再如,他完全否定课堂教学和系统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当历史地、客观地评价自然教育的思想,切忌生搬硬套。
很高兴为你解答,康德从卢梭那里学会了“自由主义”而尊重人,而浪漫主义的后继者们从卢梭那里继承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倾向,所以说对康德影响最大。
被浪漫主义尊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人类之友”的卢梭以其“返归自然”的呐喊震惊世界,并深刻影响了他身后的历史,成为在政治、哲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中诸多流派的鼻祖。同时,他也因此受到了后人褒贬不一的评价。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实际上,卢梭所谓的“自然”不仅包括山川草木的自然界,而且包含人类自然的生活状态,最终归结为纯真质朴的人性,这三者的结合才真正成为卢梭一生不懈追求的“理想自然”。正因如此,卢梭的反文明也并非如伏尔泰等人认为的那样是要人回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人的状态。他所反的文明是一种以人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剥夺了人的天赋权利并使人性堕落的文明。他认为造成这所有一切的根源便是人的理性。因此,卢梭讴歌自然,推崇感性激情,与这种“文明”相抗衡便是顺理成章的了。然而在十八世纪那个崇尚理性,“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的时代,卢梭倍受迫害的境遇也同样成为必然。但卢梭的革命性正在于此。在科学理性渐入主流,并成为主宰人类思想世界的上帝之时,卢梭却在极力推崇人文精神,并将两者视作互为消长与对立的因素,体现出一种罕见的远见卓识。而卢梭思想的最终归宿正是崇尚人性的爱的哲学,在卢梭那里,理想的人的发展便是顺其自然的教育、充分自由的人性、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
-------------------------------------------------------------------------------------------------------------------------------------------------------------------------------------------------------------------------------望采纳,不懂请追问!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出生在巴黎,幼年丧父,依靠奖学金读完了中学。1862年进入阿谢特书局打工,同时开始发表作品。左拉的创作和世界观充满矛盾:一方面对现存的制度进行毁灭性的批判,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创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特色。早期作品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一个女人的遗志》等,脱不开对浪漫主义作家的模仿,也显示了他对社会题材的浓厚兴趣和民主主义倾向。后来,他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逐渐产生浓厚兴趣。在泰纳的环境决定论和克罗德·贝尔纳的遗传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他的自然主义理论,在长篇小说《黛莱丝·拉甘》序言、《实验小说》《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等文章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写作,对人物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分析;作家在写作时应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搀杂主观感情。但在左拉身上,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1902年9月29日,左拉因煤气中毒而逝世。左拉的创作相当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场景,他的小说及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此后数十年间的法国文学。
自然教育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
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教育中更侧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为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天性,所以他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卢梭表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
休谟法则是怎么回事
1、“休谟难题”也即“休谟法则”(Hume’sLaw):我们不可能从“实然”(is)中推出“应然”ought)。
2、简单地说就是“现象学”。在哲学角度看来,连马克思都是现象学的忠实信徒。休谟相信在现象学中,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正确地理解世界的真实性,包括人自身。这就是休谟难题。
3、休谟所提出的关于因果律的问题,是关于自然法则的恒常性的问题。它与自然法则是决定论的还是非决定论的,也就是与概率性的问题无关。
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人物思想及理论实践
大卫·休谟(1711~1776),英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早期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1723年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希腊语,后又学习法律,但他热爱学习和研究哲学。1735—1737年旅居法国。
自我理论休谟指出我们通常会假设现在的我们就和五年前的我们没有两样,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改变,呈现在五年前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都是同一个人。
大卫·休谟简介:生于公元1711年4月26日,卒于公元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休谟的主要哲学思想
因果问题休谟不赞同大多数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posthocergopropterhoc—它在那之后而来,故必然是从此而来)的思想观点。
自我理论:休谟指出我们通常会假设现在的我们就和五年前的我们没有两样,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都有了改变,呈现在五年前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都是同一个人。
二,实践理性思想。他认为,理性只是对概念和经验的计算。行为合理与否,取决于是否能达到预定目标和欲望,在这一过程中,理性只是一个媒介和工具。但理性本身不能反过来指挥欲望和目的的本身。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76)是哲学家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由于把这种哲学作得自相一致,使它成了难以相信的东西。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常常将其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主要是通过经验论基本思想对因果关系进行考察,提出了因果关系主要来源于人们的习惯和经验,从而把经验主义基本原则彻底的贯穿在其哲学思想中。
摘 要: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前形势下,重读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尔》,感悟其所体现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当前的体育教学创新与改革大有裨益,可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爱弥尔》 自然体育思想 自然发展 年龄分期
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哲学、政治思想、教育思想都深受洛克的影响,他的著作涉及到许多领域,卢梭对自己的作品评价最高的是《爱弥尔》这部经典的教育著作,书中通过对主人公爱弥尔的教育,猛烈抨击教会,反对封建教育方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其“自然教育观”。卢梭笔下的爱弥尔是自然人的化身,他对自然人的形象概括是:“一般自然人要体格健壮,敏于判断,既有农夫和运动家的身手,又有哲学家的头脑。”卢梭的“自然教育”核心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顺应自然,顺应人的本性,顺乎自然,归于自然来进行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所谓的自然人。卢梭的这种自然教育观是自然体育思想的理论基石,他的自然体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教育发展过程中,体育凸显其重要的地位
在卢梭看来,人的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把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教育,叫做自然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称之为人的教育;通过影响我们的事物而获得良好的经验,这种经验叫做事物的教育。他特别指出,只有“人的教育”可以进行控制,这种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当中,体育凸显了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1增强人的智力、培养人的意志。从作品中我们深刻领会到,我们要培养儿童的智力,应该从发展体力开始,因为体力控制人的智力。为了使儿童具有良好的身体和敏锐的智慧,要加强对儿童身体的锻炼,让他多做事,让他多奔跑,让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使他的身体健康成长,茁壮成长,以便使他长得既聪明又有理性。作品提道:“为了使人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使人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善于劳动的好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对于青少年来说,更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承受各种挫折的锻炼,使他们能够忍受挫折、忍受痛苦、忍受饥渴和疲劳,也就是说,体育对于磨炼人的意志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2体育培养人的优良品质和道德。这是古代欧洲教育家的体育观点,卢梭从中吸取营养,并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切邪恶都是由衰弱的身体产生的书中,卢梭让“爱弥尔”去亲自了解社会、观察社会,体验各种生活,尤其要在体育活动中体会人类的千苦万难,“无论进行什么体育运动,爱弥尔都力所能及去参与,总是想胜过别人。赛跑时,脚步既轻巧又快速;进行角斗活动时,体力要强于对手;进行工作时,动作技术要比别人娴熟,效率高;做游戏时,要积极参与,体验乐趣。这就是卢梭笔下的爱弥尔,通过体育来培养他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优良精神。
从以上分析看出,卢梭关于健康、强壮的身体是儿童智育和德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的观点非常明晰,体育的发展必须优先于智育和德育发展,应当把体育摆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位置。
二、强调运用自然手段使受教育者自然发展、强身健体
卢梭特别强调应顺应人的自然天性,使之在自然中率性发展,率性发展就意味着像植物那样生长发育,这种比喻贯穿了《爱弥尔》一书的始终。认为对儿童进行身体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卢梭这里说的自然本性是指儿童自身的生长规律以及生理和心理特点。他提倡的体育主要包括身体的护养和锻炼,在护养方面的任务是使儿童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不限制儿童好动的天性,解除一切身体上的桎梏,要求衣服宽松,使儿童的肢体可以自由的活动,而且衣服不要穿得过于多和过于紧,让他的四肢能够自由。卢梭认为:“冷空气可增强婴儿体质,热空气则导致身体衰弱,使他发烧,甚至伤害他的生命。当婴儿体质开始增强的时候,就让他在屋子里爬来爬去,让他运动四肢,慢慢地婴儿就会一天天强壮起来,养成他们适应各种天气变化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
除了护养以外,卢梭也十分强调儿童的体格锻炼以及促进身体健康,其方法就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和利用自然力进行的锻炼,到生活中磨炼自己。卢梭在阐述他的体育锻炼法时,更侧重于自然力的锻炼。在书中,列举了冷水浴锻炼儿童身体、磨炼意志的实例,来阐述他的自然体育方法的科学性,卢梭提倡要经常给孩子洗澡,表明他们自身的生理方面是有这种需要的,随着他们的体质愈来愈强壮,要把水的温度不断降低,最终达到,在夏天可以用冷水冲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用冷水或者冰水洗澡。为了不让其身体等受到伤害,需要我们有耐心,循序渐进降低水的温度,降低的度数可用寒暑表来准确地测量,最终达到随时可以用冷水洗澡。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良好的洗澡习惯养成后,一定不要中断,要持之以恒,一生都把它保持下去。不难看出,卢梭强调了利用冷水浴这一自然法磨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人体抵抗寒冷的能力。
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也指出跑步的重要作用,他建议人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河边、树林中、田野中等进行跑步锻炼。认为新鲜的空气对儿童的体格形成作用很大,特别是在人的生命开始的头几年,空气穿过细嫩的皮肤上的气孔,对那正在成长的身体产生强烈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自然地理环境,锻炼孩子克服“自然障碍”的能力。比如,爬树、冬天锻炼、夏天锻炼、冰天雪地里玩耍、翻越石墙、夏天游泳、冬天游泳、寒风中散步、爬山、攀石岩等。卢梭笔下的爱弥尔就是受过这样严格训练的人,他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体格上的锻炼,能够生活在一切环境中,同各种困难作斗争,通过种种考验,孩子便获得了内在的隐形战斗力量,在某一时刻运用自己生命的力量时,生命的本原力量就凸显作用,卢梭把这些称为自然的法则。
三、提出年龄分期原则,促进儿童获得自然均衡的发展
卢梭提出的年龄分期教育观,在体育方面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人的一生的成长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卢梭认为,作为教师要悉心研究每一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发现其体育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按老师的训练或者锻炼思路使得体育方面获得自然均衡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