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是当之无愧最浪漫的学科。比如,我有一次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讲流星雨,谈到自己2007年看流星的事情,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孩马上问我,你许愿了没有?
曾经有个师妹,在高考前的一个雪夜,看到漫天繁星,忽然想到,去做个天文台的观测员,一定很浪漫。这个梦想铺垫了她到研究生阶段的天文学学习的道路,直到她成为一个外交官。
繁星与明月自然是天文学自发浪漫的要素,但下面这句话可能浪漫得有点流氓:做个好姑娘,吻我!原文是Oh Be A Fine Girl Kiss Me取字母首写,OBAFGKM,这就是哈佛分类,恒星光谱的哈佛分类,简单地说就是给星星分类的一种方法。
从1900年开始,到1936年基本结束,通过对几万颗恒星的光谱观测、测定,把天上的恒星分成了这7类,从O到M型恒星,O是蓝色,M是红色,O型星表面温度最高,大概是3-8万K,而M型星只有2千-3千5百K。更具体的知识,不在这里赘述了。哈佛分类沿用至今,它揭开了研究恒星演化的序幕。
有了哈佛分类,才有赫罗图,横坐标是OBAFGKM,恒星的光谱型,纵坐标是恒星的光度,简单地说就是它的亮度(一般用它的绝对星等)。
再来说说“做好姑娘吻我”的事情。哈佛分类工作的领导者是Annie Jump Cannon,用5架望远镜,带领了近40名女孩子,花了近40年才完成。她们终生未婚。那5架望远镜只剩下了1架,现在在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现已扩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1945年的中国,天文台所有的天文望远镜都在抗战中被日本人拆的拆,炸的炸。美国为了帮助中国天文重建,决定送一台。1947年,这台拆卸后包装好的望远镜启航,1950年才到达中国。1952年院系调整,建立当时中国唯一的天文系—南京大学天文学系,这望远镜得以落户南京大学。
2002年,当年为这望远镜写欢送稿的sky&telescope编辑,来到南大,见此故物,热泪盈眶。
Oh Be A Fine Girl Kiss Me,是天文学专业学生的ABC,现在男女平等,所以这句话有了新演绎:Oh Be A Fine Guy Kiss Me!这句从女孩子嘴里说出的话,比《流星花园》更浪漫。
经我近20年的研究(用数学方法),经我大学时的部分同学(在部分大学和地质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定:地球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或者说,地球之谜已被解开。一切自然地质现象,或地球物理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因于天体有规律的运行——“天源地质论”:一种关于天体有规律的运动,产生了地质作用动力的全球性理论(不是假说)。它从天体运动规律(而非自然地质现象)入手或出发,用数学、物理学方法推导出或发现了天体有规律地运动,产生了地质作用动力,并导致或产生了如此多的自然地质现象。其研究在空间上针对了整个地球,而不局限于地壳;在时间上,涉及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总体上和效果上,呈现出地质学大统一理论的特征(所有自然地质现象,都可以从“天源地质论”的角度得到完整解译)。
从“天源地质论”众多研究结果中的以下几个的文字描述,我相信或希望您能理解“天源地质论”的大部分含意(只要您有一点点数学和物理学的知识)。
1、 在椭圆上研究地球
开普勒总结了自己和师傅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归纳出天文学三条定律:俗称开普勒天文三定律(未经数学论证)。
牛顿发现:月球没有象苹果一样落到地球上来,是因为它有一个横向速度(圆周运动),产生了离心力,与地引力相平衡。并领悟道引力的相对性:彼此吸引。然后用半数学半哲学的方法,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万有引力公式。
在牛顿的圆周运动模型上,月球所受合外力为零:离心力与地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这是近似的,与实际不相符合:月球(或行星)是作椭圆运动,不是作圆周运动。
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地球(或天体),离心力与场源的引力,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大小不一定相等,二者始终存在一个合力(记为Fu,其方程式已从数学上推导出)。由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所受合力大小不为零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另: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以此为突破口,可以解开:(1)、椭圆的物理学含意;(2)、开普勒定律的数学证明;(3)、地球之谜;(4)、太阳系之谜;(5)、水星运动之谜;……等数十项突破!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理论:天源地质论。——所有地球物理现象或地质现象,都起因于天体有规律的运动!
附:万有引力——拥有质量的物体间,产生的使彼此相互靠拢的力。
2、椭圆含意的最新发现
在数学上(几何学),我们已经知道椭圆的几何学定义:在一个平面内,到两个已知点(焦点)的距离之和始终等于一个常数(2a)的所有点的集合。
而我最新的研究证明:椭圆的含义(或定义)致少还有三个:光学定义、动力学定义和驻波定义。
椭圆的光学含义:在椭圆上任意一点,与两个焦点相连所构成的两条直线所夹的角,定义为焦角(记为2θ),而椭圆上任意一点的垂线在数学上叫法线,这样,就可以从数学上证明出“椭圆的焦角定理”:在椭圆上任意一点的法线总是平分焦角。这一“定理”对定量描述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受力分析很重要、很有用。另外,还可以由此“定理”得出一条重要的“推论”:由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一束光,经椭圆壁反后,将经过另一个焦点,再经椭圆壁反射,最终回到原来出发时的那个焦点上。由此构成一个反射周期。一束光经过有限个周期的反射后,最终将在椭圆的长轴上来回反射。(可见椭圆是这样一条曲线:能将一束光反复反射,同时反复经过两个已知点〈焦点〉)。
椭圆的动力学定义:地球在日地连线(矢径r)上来回振动,同时作圆周运动,当振动周期与圆周运动周期相同或同步时,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椭圆的驻波定义:地球在绕着太阳的一个圆周上波动,当一个波的波长等于圆周长时,这个波的形状将为椭圆——一个波长的驻波。
3、 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论证明
在平面几何学上,我们已经知道椭圆离心率e=c/a。从数学上还可以推导出椭圆离心率的动力学方程式(只与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平均加速度和平均引力场强有关),从而解开行星轨道形状不一样的原因,同时,还可以看出离心率不存在等于零和等于一的极端情况,即行星不存在椭圆以外的运动形式——从而证明开普勒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4、开普勒第二定理律有问题
开普勒从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椭圆轨道上,行星与太阳的连线(矢径r),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相同面积。
在传统上,这条定律的证明或存在,是基于行星作椭圆运动的角动量守恒而存在的。但我现在发现:作椭圆运动的行星,其角动量不守恒。原因至少有四条:
(1)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在矢径r上的速度分量不产生角位移,不能参与角动量计算。
(2)行星或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是变速运动。说明其所受合外力或合外力矩不为零,这违背了角动量守恒的先决条件。
(3)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角动量变化不明显。但从哈雷慧星的情况来看,则可明显地看出角动量不守恒。在平均距离处的角动量远远大于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
(4)数学上也可以证明:角动量“mrv”随时间的变化量不为零——椭圆角动量不是常数——不守恒。
由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不存在。
但从数学上可以(或已经)证明:在行星与太阳连线(矢径r)的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所产生的角动量守恒(垂向角动量守恒定律)。
5、开普靳第三定律的证明
建立一个假想的圆形轨道(机械能与椭圆轨道上的相同),半径为椭圆轨道上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在圆形轨道上,离心力与向心力大小相等,由此可推导出开普靳第三定律: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除以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常数C。其中常数C=(GM)/(2π)^2=3362×10^18。(M为阳质量;G为引力常数)。
6、所有的大陆向北漂
地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在垂直于椭圆曲线方向上,受到离心力作用,同时又受到太阳引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在一直线上,所以二者存在一个合力(Fu力)作用于地球。这个合力在地球北极方向上有个分力(因与地轴北极方向的夹角小于90°)。这个分力作用于地球,挤压南极,牵拉北极,使地球呈梨型,同时使所有的大陆向北漂移,导致了北半球陆地多,南半球陆地少。同时造成了这种假象:看到北半球,好象地球在收缩;看到南半球,好象地球在膨胀。
7、潮汐新解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是卫星对主星的作用——单一力作用,潮汐在向月面。而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是主星对卫星的作用——合力作用。即受地球公转离心力与太阳引力的合力(Fu力)作用。潮汐在Fu力的方向上,其平均值是月引力潮的三倍多(可以精确计算出来)。在7月初(远日点),Fu力引力潮在向阳面(中午12点可以见到)。在1月初(近日点),Fu力引力潮在背阳面(午夜12点可以见到)。
8、地磁场的成因
地球在圈层结构上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地核分为内核(固体)、外核(液体)两层。
地球内的电荷分布是存在着差异的。地球内部温度高,使电子获得动能而向地幔、地壳移动——蒸发作用。从而使地核带上正电,地幔、地壳带上负电。(当你将电器的地线与大地相连,电器可以正常工作,就是大地带负电的原因)。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公转离心力和太阳引力的合力Fu力作用,地内核沉靠在Fu力方向的地幔底部。当地球自转时,地内核在地幔底部滚动,驱赶液态外核反向流动(就象滚筒洗衣机中的衣服和水),从而导致整个地核与地幔、地壳的相对运动或转动,从而形成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反向电流——地核电流;地幔、地壳中的电子随地球自转,也产生了反向电流,两股反向电流汇合成了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环形电流,从而产生了“S”极向北,“N”极向南的磁场。
环形电流和地磁场的能量是由地球自转转动能转化而来的,它使地球自转变慢。
9、海水将会淹没全世界
地球自转转动能正慢慢转变成电磁能(维持地磁场)和磨擦热能(因潮汐作用),所以地球自速度渐渐变慢,自转离心力变小,因离心力而突起的赤道回落,同时两极突起,整个地球正渐渐变圆。同时表面积变小,原来的“衣服”——地壳,显得太大了,于是,产生了水平挤压,行成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特别是在赤道附近,挤压最强。最终有一天,地球会停止自转,变成圆球,地壳运动停止,陆地被雨水冲刷剥蚀,均匀分布于大海之中,整个地球被海水淹没,处于混沌状态。人类向大海转移,象鲸鱼一样生活……
……
“天源地质论”的诞生,使地质学从此由个人假设阶段,迈向了理论阶段——与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完美结合的阶段。”
附:“地磁场是个大怪物。”爱因斯坦。“地质学家们到现在还没有将脚下的地球搞清楚……”史帝芬霍金。
如果你懂一点数学和物理学,或者你是个情报专家,你就会感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天源地质论”诞生以来,了解到的人感觉异常
存在“最小粒子”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认为物质、时间、空间这些东西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庄子·天下》中这样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数学的语言来解释这段话,意思就是你可以把1尺长的棍子进行无数次对半分割,第一次对半分割得数是05尺,第二次是025尺,第三次是0125尺……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物质是连续的,人们可以将它无限地分割下去,我们永远也得不到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颗粒”。但很早就有人怀疑“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观念,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相信最小颗粒是存在的,他把这种粒子叫做“原子”。德谟克利特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一种不可穿透、不可分割的实体,一切原子都有着相同的性质,只是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上有所不同。万物有生有灭,但组成它们的原子却不会跟着毁灭,只会从死亡的物体转移到新生的物体身上。
“超光速”
在经典物理中,判断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需要选定一个参照物。对于同样的运动物体,假如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推测光速并没有绝对值。假如一束光向你照过来,初始速度为C,当你以速度V向着光源的方向运动时,那么以你为参照物,光速就会变成C+V;而当你朝背着光源的方向运动时,你眼中的光速就应该是C-V。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不存在“超光速”的问题了。然而1886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麦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进行了物理学史上赫赫有名的“MM实验”,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地球朝着不同方向运动时,检测到的光速竟然没有丝毫变化。这意味着,经典物理学的推测完全错误,不管你是在朝着光源运动,还是在向垂直于光源的方向运动,或者在背着光源运动,你看到的光速丝毫不会发生变化,都保持着恒定的速度C。后来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解释了这一现象。爱因斯坦说,高速运动物体的时间流速会变慢,自身的长度会缩小,正是因为时间和空间存在这样的弹性,才导致不管你在哪里、从哪个方向见到的光,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大约每秒30万公里,从来不会发生变化。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通常被用来当作否定进化论的证据。
在《物种起源》一书里达尔文提到,自己的理论中存在几个很难解释的疑点:第一个疑点是,如果物种是经过细微的渐变演化而来,那么为什么见不到大量的过渡类型呢?为什么自然界的物种之间的区别是那样的明显,而不是彼此混淆不清的呢?假如说那些过渡类型已经灭绝了,那么就应该要有大量化石证据,但为什么没有呢?根据达尔文的说法,物种的进化,是随机变异通过自然选择作用后累积下来的结果,这种变化是渐进的、连续的,这样一来,就必定会存在大量的中间过渡物种。比如,目前多数人认为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由于进化是连续的,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无数介于恐龙和鸟之间的物种,而且这样的生物应该很多很常见,然而事实上却根本没有。
我们眼中的宏观世界是由粒子组成的。如果每一种粒子都是有人观察时才是实在的,没人观察时就只是一种虚幻的波,那么由它组成的整个世界应该也是如此。这意味着什么?难道真像乔治·贝克莱主教说的那样,“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才变得真实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