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浪漫城市?

中国十大浪漫城市?,第1张

1 哈尔滨

北国之都冰城哈尔滨,可以说是国内最具异国情调的城市之一了,满大街的欧式建筑和金发碧眼的俄罗斯美女帅哥,以及众多露天的酒吧,让你有些怀疑自己是否早已置身欧洲。在一个晴朗的冬日,徜徉在中央大街银装素裹的美丽的建筑群中,看满街的美女帅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高高的穹隆顶下仰望蓝天,此刻的心情又怎能不够浪漫惬意呢?

2 大连

同样做为现代的北国都市,大连除了享有“北方香港”的美名外,又是国内有名的“浪漫之都”。任何殖民的城市,总是在摆脱了殖民的遭遇后,多多少少留下一些异域的风情。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俄罗斯风情街,南山旅游风情一条街,还有中山广场周围积聚的不同风格的建筑,洛可可,巴罗克以及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在大连的建筑中都可以觅得到足迹。另外,旅顺口区汇聚的一些古老的建筑,也给大连的异国风情添上了浓浓的一笔。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外,大连的碧海蓝天以及空气中充斥着的草的清新与海的咸涩味道也使人的心情为之一震。这样一个永远不会让人感到压抑与烦躁的城市,又如何能够与浪漫脱得了干系呢?

星海广场

3 青岛

碧海蓝天,绿树红瓦,浓缩了青岛的特色。按理说,北方的海滩,多是粗糙的小石子沙滩,可青岛的海滩却是精致的细沙,这一点,很是让北方其他的海滨城市艳羡。是凡有海的地方,总是让人多少产生些浪漫的情怀,长长的栈桥,美丽而又绵长的海岸线,还有那绿树掩映中时隐时现透着贵族气的红瓦,又如何能够不让人心动流连呢?

栈桥

4 杭州

号称“甲桂林”的杭州,无疑是浪漫的。自古以来,关于西湖的美誉就已不绝于耳了。今天的西湖,在经过了精心的改造后,已然焕发出另一种青春。西湖旁的建筑风格迥异的酒吧里飘出来的悠扬的萨克斯风与咖啡的淳香在诉说着个性与现代的同时又让人耳目一新。阳春三月,迎着温暖的微风,徜徉在湖滨路上,看随风飞舞的柳枝上透出的鹅黄倒影在湖水的春光里,看远山在美丽的春色中若隐若现,再去古老的灵隐寺上烧上一份虔诚的祝福,顺便再去河舫街上寻寻古,好一个惬意的春日啊!

西湖

5 上海

说起繁华的上海,很多人都会觉得上海不够浪漫,因为喧嚣和压力总是让很多人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不妨去外滩走走,每到那里,伴着不时划过耳畔的渡船的汽笛声,看周围那些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建筑,总是不由想起二三十年代那个群雄争霸的上海滩。再去新天地和衡山路上的酒吧里坐一坐,即便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浪漫的心情也是寻得到的。

外滩

6 厦门

有着“花园城市”美名的厦门,城市面积虽小,却处处浓缩着精华。闲暇的时候,踩着鼓浪屿的浪花,一边吟着那首脍炙人口的《致橡树〉,一边在深深浅浅的小巷里去寻访诗人舒婷的足迹。再去普陀寺体验一下虔诚,或是在珍珠湾里随意地游上一圈,亦或是在柔风轻拂的沙滩上懒懒地睡上一觉,这一切,怎不让人沉醉?

厦门鼓浪屿

7 珠海

是我最喜欢的三个城市之一。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据说一年四季都嗅得到花香。穿梭在绿树成茵,花团紧簇的街道上,让你的心情永远保持舒畅。特别是到那条临海的悠长的“情侣路”上走走,迎着海风,嗅着空气中混杂着咸涩和草的清香,心也不由跟着醉了。累了的时候,到旁边的草地上坐上一坐,在过往行人悠闲而惬意的脚步中,心也不由跟着醉了。

珠海梦幻水城

8 桂林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本身就是一幅巨大的重调水墨画。置身这样一幅美丽的画中,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了。坐上竹筏,顺着漓江漂流而下,看两岸的青山和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或是租上一台脚踏车,在山水间穿行,让心情也一同跟着飞起来。再去西街上去捕捉那些金发碧眼高高大大的老外们在小家碧玉的南国建筑群中惊奇的目光,或是小酒馆中饮上一两杯,让自己永远沉醉在桂林的山水间。 桂林山水

9 三亚

阳光,沙滩,椰林,蓝天,以及纯净得找不出杂质的空气,如同梦一般的天堂,构成了三亚永远动人的主旋律。作为中国唯一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三亚的海滩不知征服了多少游客。连绵起伏的青山,波平浪静的海湾,清澈如镜碧玉般的海水,柔软如绵白银般的沙滩,品着椰汁,吹着微风,晒着太阳,真是找不出比这再惬意的事情来了。

三亚 风光

10 丽江

丽江,梦中的伊甸园,永远牵动着我的心弦。小小的四方街浓缩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建筑的精华,又溶入了现代的浪漫情调。穿行在小桥流水间,在古老的东巴风情中寻找着茶马古道的痕迹。听完宣科主持的纳西古乐,再到现代的咖啡馆里坐一坐,在墙上悬挂的游客感怀中发上一段感怀。再去眺望一下玉龙雪山,最后再到泸沽湖的猪槽船上小坐一下,想来世外桃源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七夕节的起源与传说

  ✿七夕节简介

 名字:七夕节

 别名: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关键人物:牛郎织女

 流行区域:华人地区及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

 起源:汉代

  ✿七夕节的缘起

 汉代:查遍史料,我们能看到的有关七夕的最早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里面有写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我们也是由此断定,七夕起源于汉代的。

 唐宋:自此以后,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就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宋元: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明清: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

 现代: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名称的由来

 1、“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那时候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2、“七夕”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另外“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关于七夕的三十首古诗词

 

关于七夕的100句表达思念的经典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一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我们都曾失去过,也知道失去并不代表什么,得到也是。——血条禾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7、结发为,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

 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69、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7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7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7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7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

 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7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8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我们都曾失去过,也知道失去并不代表什么,得到也是。——血条禾

 8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8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8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85、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86、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87、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8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8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9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9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9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94、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95、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9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9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00、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关于七夕的三十首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马嵬

 (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乞巧丝。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二郎神·炎光谢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七夕·络角星河菡萏天

 (唐末五代)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传道仙星媛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鹧鸪天·七夕

 (宋)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七夕·闺女求天女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清)吴绡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怨王孙七夕

 (清)朱彝尊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夕

  红娘子

 (清)朱彝尊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七夕夜女歌

 佚名

 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

 

中国各地的七夕节习俗各有不同,爱恋当中的人们一定少不了要准备好玫瑰花和巧克力送给自己的另外一半,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

⭐1、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依其说法,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七夕夜晚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穿针的风俗,包括宫廷中都年年开展这一活动。

另外,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由之可知,这一风俗至晚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已经确立,甚至可能上溯到汉代。

在乞巧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古代有专门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这种乞巧“专用针”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眼、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

七月七当晚,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2、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地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3、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4、喜蛛应巧

所谓“喜蛛应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黄金瓜、巧果、花生、红枣等为主。放在果盆上,这通常是在穿针乞巧前已由大人们作了准备。“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一般都会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会轻易弄死它。但果盆上要有这种喜蛛的踪迹,却也不容易,有时为了早点分到瓜果,孩子们中总有一人会偷偷捉一只放在果盆上。大人们其实也知道,睁一眼闭一眼的,在孩子“发现”喜蛛的欢呼声中,边把瓜果分到各人手中,边说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5、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如今,七夕乞巧节已经逐渐演变成情人佳节,大家在这浪漫的日子里,表达着对家人的爱。祝大家七夕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36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