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23-《游客的凝视(第三版)》

简读23-《游客的凝视(第三版)》,第1张

[英]约翰•厄里(John Urry),乔纳斯•拉森(Jonas Larsen),黄宛瑜译。游客的凝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86千字。

该书初版于1989年,原版的两次修订版分别是2001和2012年,差不多每10年修订一次。手里的这个版本是第三版的译本。

概念向来是人的发明。立得住的概念往往意味着一种洞见,意味着认识与思维的进阶。这本旅游社会学著作的最大创见,就是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即本书书名——游客凝视(the Tourist Gaze)。新概念构建新框架,在“游客凝视”的思维框架下,很多原来习以为常的日常现象需要重新审视,以下记录和梳理一些对笔者有启发的语词或概念,它们是对现象重新审视后的凝练表达。

观看 // 凝视     观看是眼睛的功能,是眼睛就能观看;而凝视则是一种观看方式——谁在看、看什么、怎么看——由“凝视”看到的,是事物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仅仅局限于此二者,而是一种涵盖更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建构。

旅游 // 游客     旅游是一种“非日常”行为,因为它脱离了生活的日常轨迹,尤其是被住所与工作规制了的时间与空间安排。旅游活动使人变成了游客,游客身份的人,视觉会变得愈发敏锐,经常感到“目不暇接”。我们常说“旅游观光”,“观”就是目光所致,就是本书所谓的“凝视”(总觉得gaze被译为凝视有些别扭,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译法)。

集体凝视 // 浪漫凝视   作者提出(说借用更合适)两种消费模型:福特主义大众化消费和后福特主义差异化消费。前者的典型是“麦当劳化”,强调的是同质化、标准化、高效率,以“一致性”“无风险”为标准;后者的典型是“迪士尼化”,强调的是多样性和差异性,以“个人化”“体验性”为价值追求。在旅游领域,简单说来,跟团游是“麦当劳”,而自由行则是“迪士尼”。用游客凝视的话语来说,跟大众旅游对应的是“集体凝视”,集体凝视带有“狂欢或运动的意味”;跟个性化旅游相对应的则是“浪漫凝视”,浪漫凝视“偏向个人、伴有精神意味”(页22,语词稍有改动)。

媒体化凝视     由于媒体文化的无所不在和推波助澜,游客无法摆脱媒体的介入和影响,游客凝视中会不自觉地嵌入媒体所见的相关文本和影像。我们常常说的“到某某地方打卡”就是“媒体化凝视”的典型表现。看看媒体给我们制作的几类“卡单”:1文化遗址;2重要经典的诞生地;3重要事件的发生地;4伟人行迹;5异域文化。正如书中所说:“无论是虚拟的旅游、想象的旅游,或身体抵达现场的旅游,三者以非常复杂的方式交会重叠,彼此的区隔也越来越模糊。”(页132) 。头脑中的仿佛更真实,眼前的反而成了需要加以验证的“复本”。

景观     为“观”设“景”,为游客凝视而作的设计。这是旅游产业绞尽脑汁挖掘的“重头戏”。看看吧:古村落景观化,原住民的日常变成了商铺小买卖的日常;乡村景观化,土地与作物、农忙与农闲都没有了,成就一幅幅“美丽乡村”风景画;购物商城景观化,逛商场像是在游世界;重大赛事与盛会(如世界杯、世博会)更是把一个国家打造成为一个景观巨无霸。游客置身其中,高度参与,在这般高级过家家的场景中,游客是演员,群演的那种,但感觉是主演。

主客凝视     我看你,你也看我,游客与当地人(尤其是在异域旅游中)相互“客体化”的那种眼神,有游客凝视,当然也有“当地凝视”(原文也许是local gaze)。游客经常是看景多于看人,当地人在游客眼中成了“布景道具”;而不管游客是否注意到,当地人也自有其眼神响应模式:或合作,或掩饰性反抗,或公开抵抗。

相机(镜头)凝视     这个概念书中没有明确提出,系笔者“杜撰”。第三版新增的一章“视觉与摄影”就是阐述“摄影堪称现代游客凝视的核心”这一观点。观赏的最佳地点,是既可保持距离,又足以令人陶醉其中的位置,而这正好是相机取景的最佳位置。取景拍照,通过相机镜头看过去,可以有一种“美景在手”的掌控感和获得感,难怪能看到那么多游人“低头族”——检查刚刚拍摄的照片是否好看。还有一种相机凝视是“凝视相机”,还记得“柯达时刻”的广告吗?镜头一出现,取景框中,甭管是家人朋友、同事同学、认识不认识的,啊呀呀,一片和谐“茄子”脸。相机凝视中的脸孔,是仪式化的“旅游脸”。

作者在第三版序中说,这一版“更理论地去思考‘游客凝视’这个概念,尤其是其‘黑暗面’”,上述概念可以说都是理论反思的构件。在这本著作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巨人的肩膀”,如福柯(医学凝视),戈尔曼(剧场理论),坎贝尔(浪漫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精神),贝克(风险社会),这些理论是作者解析“游客凝视”的工具刀。解牛,游刃有余乎?在刀,更在人。

知识点

2018-12-30

1、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2、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这些都离不开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

3、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忧郁是浪漫主义者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既有贵族的怀旧式的忧郁,也有资产阶级不满现实的忧郁,“世纪病”即是忧郁病,勒内乃其典型。

具体作品: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

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起源的社会背景:

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有:

1、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他们认为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是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满足,认为信仰、德性等精神层面的追求都是空幻的,生命的价值是通过物质财富的数量来衡量的。

他们注重利益,贪求功名,有些甚至提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奋斗”的精神过时了。这种错误观念的传播必然会导致大学生摒弃优良传统,甚至以奢侈浪费为荣,从而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造成了大学生的冷漠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一部分大学生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以享有物质财富、追求感官幸福为人生的终极奋斗目标,完全陷入物质享受和追求之中,缺乏对自然灾害、社会灾难的同情,缺乏对自然世界和生态环境的亲密接触,缺乏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缺乏对人类意义、生命价值的最终思考。

这种自满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社会和民族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变得淡然。一些大学生在错误价值观即花钱就理应享受各种服务的指引下,对服务人员不尊重,对社会的弱者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他们认为这个社会的规则是弱肉强食,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冷漠心理。

3、弱化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认同

作为西方社会思潮的一种,消费主义思潮不仅宣扬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消费娱乐性,西方的特定伦理价值取向和政治意识也得到极力倡导,这一定程度上弱化和消解了思想单纯的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

4、造成了大学生的消费异化和精神贫血现象

事实上,消费主义提倡的生活观念与人性本身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物”的束缚的摆脱的精神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它极力鼓吹人们在消费中找到生命的真谛,大肆宣扬“我所占有的和我所消费的物就是我的存在”。

这就直接导致人们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即拥有的数量多并且流行的商品,物的价值就成功取代了人类生存的意义。

如此,“物”就不再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而存在的客体,反而成了具有精神价值的主体使人受到控制,人自身自然而然被异化为承载消费活动的肉身客体,成为“物”的奴隶,从而人与物的关系完全被颠覆。

主义是什么?我理解,主义是一种理论,关于生存态度的理论,它大可以是社会构建的宏观方法,小可以是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文章风格、处世态度。

因此上,世界上的主义不可甚数。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算不算主义?当然算。随便列举一下,就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写食主义、消费主义、禁欲主义、原教旨主义、古典主义、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逻辑主义、语言主义、社会主义、工联主义、共和主义、民主主义、斯大林主义、马歇尔主义、毛泽东主义……数不清的。

“美国走的是极端的资本主义”

说极端,没有国家的资本主义化过程比近几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化过程更极端的了。我们常常说,外国需要400年经历的事情,中国只用40年就全部经历了。美国,一个建立在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自由主义、启蒙主义的自然法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可以说它在短短的200多年历史上,一直秉持着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和新教精神,是一个虽然政教分离但基督教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很重要角色的国家。应该说,美国坚持的是建立的基督教新教基础上的自由主义、共和主义道路。

消费主义在德莱塞作品中的体现浅析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开始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与传统思想产生相悖的颠覆性变化,对物质的欲望更加强烈,而这种变化在德莱塞的作品中被加以充分体现。本文将对德莱塞作品中的消费主义的背景、具体体现、形成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德莱塞 作品 体现

  Summary of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o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consumerism began t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American society。 People's thoughts and contrary to traditional ideas to produce disruptive change, the desire for material more strongly, and this change in Dreiser's works are to be fully realized。 This article will work in the background Dreiser consumerism, embodied,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Keywords: consumerism works reflect Dreiser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消费主义对美国社会开始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由此发生重大的变化。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逐渐地展开对物质的追求,而金钱是最能体现物质魅力的。约翰杰伊查普曼曾分析美国经济文化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他认为美国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不在于政治,而在于商业。他所谓的商业文化就是指消费文化。

  一 消费主义的特点及其对德莱塞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持这种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人常常毫无顾忌、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他们通过对物的消费和占有来体现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和优越感。

 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于诱惑或鼓励人们摆阔性的消费,它的道德标准是建豪宅,买贵服装,吸引和占有最美的女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思想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美国道德领域几个世纪的清教伦理开始遭人唾弃;放荡不羁,大肆炫耀财富,尽情地享受成了时髦,摆阔性消费被确立为领导者的标志。

 德莱塞生活在消费主义开始盛行的时代,当时的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的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工业的飞速发展为美国社会和人们带来了商品经济和物质生活的空前繁荣,但工业发展也破坏了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尤其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开始腐蚀人们的心灵。社会上到处弥漫着拜金主义风尚,人们对物质和财富产生近乎病态的依赖。而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德莱塞,一方面非常赞同斯宾塞的不可知论,经常为人们生活在宇宙之中的渺小而痛苦和彷徨,努力寻找生活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积极的享乐主义者,其生活一直在追求着享乐。他在少年时代就时常梦想着富裕和豪华,成名后,更是不断地购买汽车和别墅等奢侈品,他也因此被文学史家称为是“贪婪的物质主义者”(罗伯特斯皮勒语)。

 德莱塞在编辑杂志《描绘者》期间,享乐主义开始泛滥,这也为他提供了享乐的机会。在完成《珍妮姑娘》初稿时,他就曾和一个叫莉莲罗斯的女读者发展成为情人关系。随着其他作品的相继出版,德莱塞开始名利双收。小说的成功不但为他带来极高的声誉,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自此以后,德莱塞的生活奉行的就是纯粹的赤裸裸的享乐主义。但是,由于德莱塞善于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大量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社会背景和心理活动,对人物的描写也栩栩如生,所以,他的小说不仅具有生活的真实感,而且还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历史时代。他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改写了整个美国文学沉湎于理想主义的时代,他的作品通过对美国社会生活中种种阴暗面的深刻揭露,给美国文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反思。

 二 消费主义在德莱塞作品中的体现

 消费主义的影响在德莱塞的主要作品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1 消费主义在《金融家》中的体现

 在小说《金融家》中,德莱塞表现出对新的消费意识的复杂态度:尽管他对柯帕乌资本的疯狂的掠夺,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他本人是赞成新的消费意识的,同时对这些消费意识下产生的越界行为也有默许的成分。小说通过对柯柏乌控制芝加哥的铁路系统,权极一时、糜烂不堪的一生的描述,塑造了一个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反面典型。柯柏乌的一生是美国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到资本输出这一发展史、罪恶史的缩影。小说中龙虾吃掉墨鱼的情景,使柯帕乌彻悟到人生就是“靠别人为生”的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斗争,是优胜劣败的残酷过程。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成了柯柏乌崇拜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另外,在小说中,传统女性形象也被彻底颠覆。传统女性认为女人的责任就是为人妻为人母,相夫教子,但在消费主义意识影响下,女性思想开始变得不再简单,消费主义带来的享乐主义让女性们认识到她们不应该再像以前一样悲屈地生活,而是应该享受生活。所以她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男人的关系上,放在对物质的追求和享乐上。在《金融家》中,柯帕乌就和很多的女人都有着不正当的关系,而他本人也将女人当成消费品,而这些也正是当时社会消费意识的体现。小说中对性滥交的描写也是用来展现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人们,对待生活、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在消费欲望的刺激下,男人已经把女人当作消费品,尽管女人也是消费者。

 2 消费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在《嘉莉妹妹》中,德莱塞也表现了消费意识的影响,表达了人的消费的欲望。小说在创作风格上对传统风格的超越,以及对主人公嘉莉对社会、家庭道德的态度与行为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批判,但不能就此认为德莱塞是一个社会批评家,《嘉莉妹妹》是在抨击这个万恶的和阴暗的社会。恰恰相反,德莱塞这样做不仅不是为了颠覆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为了调整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内部的矛盾关系,为进步的和符合新的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呐喊助威,其目的是在意识形态上巩固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嘉莉失业后,因不想再回到那个贫穷的乡村,不想再过穷人的生活,出于对物质和享乐的追求,才和推销员杜洛埃同居,后又成为赫斯渥的情妇,尽管这样的`生活并非嘉莉所向往的,某些决定也是她迫于压力一步步走下去的,但是外力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不想再过贫穷的生活才是嘉莉选择堕落生活的根本原因,而她的选择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受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所致。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嘉莉的身体也成了商品,而她也学会了将自己卖得贵些。在拥有了财富之后,嘉莉的内心是荒凉的,精神是空虚的,而这也是她一味追求物质的最终结果。不过,嘉莉身上的消费主义还不是赤裸裸的,嘉莉最后也能从这些挫折中走出来,而且她最后也对物质生活产生了忧郁的深刻的思考,这或许也正是德莱塞的思考。德莱塞在创作《嘉莉妹妹》时,达尔文进化论和适者生存理论正盛行,以生产为主的意识形态正逐渐被消费意识形态所代替。丹尼尔贝尔指出,群众性消费导致了清教伦理让位于消费享乐主义。这种消费享乐主义崇尚享乐和满足的生活方式。而德莱塞同样也深受着这些思想的影响。所以,《嘉莉妹妹》也表现出了一种矛盾,即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嘉莉追求上进、积极进取的一面,引起了读者的同情赞同;另一方面,又表明了对与嘉莉类似人物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的强烈批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德莱塞归类为社会批评家或坚持现存制度的保守分子,而应把他看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即对新兴的消费意识形态表现出复杂态度的作家:一方面,他对于代表新的消费意识形态的行为表示赞同,另一方面,他又害怕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所以倡导对它们进行抑制。

 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表现出了这样一种消费和思想意识形态,即妇女、服装和豪宅已成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有些批评家认为嘉莉是个道德败坏的女人,作者忘却了自己的崇高的社会责任,小说对人们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样的评论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却没能看出德莱塞以文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表现主人公对女人、豪宅和奢侈品的追求,目的在于表现他崇尚人的本能和享乐,表现其对新兴的消费意识形态的赞同和宣传。从这种意义上说,《嘉莉妹妹》不仅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颠覆,还是对其进行宣传,因为对舒适和享乐的追求无疑会刺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正符合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 消费主义在《珍妮姑娘》中的体现

 在《珍妮姑娘》中,消费主义的表现更为突出。德莱塞这位坚持“生活就是悲剧”的作家,在小说中描写了穷姑娘珍妮和富家子弟莱斯特相爱,最后孤独死去的惨状。

 1895年德莱塞在纽约正式从事写作,同时编辑杂志。在此期间,他经常往来于芝加哥、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匹兹堡等各大城市之间,接触到现实生活中各个不同的层面,并亲眼目睹了贫民窟、酗酒、色情、凶杀、拐骗、抢劫等各种恶行,这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美国的现实绝不是田园牧歌式的,而是一种“残酷的、不公道的现实”,是一个“毁灭的过程,而幸福只不过是幻觉而已”。他坚持认为生活就是悲剧,坚持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写生活。可以说,德莱塞在1911年10月出版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就是他继续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写生活,大胆攻击美国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又一部重要作品。小说《珍妮姑娘》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末处于社会底层的美国平民的悲惨生活,塑造了勤劳、纯洁、爽直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珍妮这个工人女儿的动人形象,这在以往美国文学作品中是难得一见的。由于德莱塞写得真切动人,这个金钱万能的社会的殉葬品――珍妮的悲惨结局,博得了无数读者的同情。但是,珍妮的悲剧也和她对物质和享受的追求不无关系。有人说珍妮是被生活所迫的,但是从德莱塞的描写来看,珍妮之所以两次选择做别人的情妇,并不完全是因为家庭和生活的压力所迫,她自己本身对物质也是有着强烈欲望的,在小说中,她不止一次地表示了对金钱的喜爱。可以说,导致珍妮悲剧命运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人。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莱斯特之所以放弃珍妮也是迫于父亲在经济方面给予的压力。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对命运的选择都表现了在消费主义下人们对物质的强烈需求。不过,在创作《珍妮姑娘》时,德莱塞还只是一个“朦胧的社会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思想上仍受到托马斯H赫胥黎、赫伯特斯宾塞等人的机械论和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他仍相信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此外,他还坚信宿命论,认为命运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对世事人生始终满怀狐疑,困惑不解,因此小说的结尾处也蒙上了一层悲观主义的色彩。但这也正体现了德莱塞作品中无处不有的悲剧意识,理应得到美国评论家的肯定和赞赏。

  三 小结

 读过德莱塞的作品,我们也不难发现,德莱塞在表现消费主义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挥霍消费的怀疑和不赞同。但他在总体上是赞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因为这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资产阶级的目的就是刺激鼓励消费,然后从中牟取暴利。所以德莱塞小说中的消费主义是对传统的落后的保守的意识形态进行挑战,是符合当时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当的意识形态,而消费主义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这种需要。

  参考文献:

 [1] donald pizer,ed。American Thaught and Writing:The 1890s。New york and etal:The Houghton Miffin Company,1972。

 [2] Emily S。Rosenberg。”Consuming Women:Images of Americanization in the‘American Century’”,Diplomatic History,Summer99,Voc。23 Issue 3,p。497。

 [3] Richard N。Current,T。Harry Williams,Frank Freidel,Alan Brinkley,American History—A Survey。New york:Alfred A。Knopf,1979,p,717。

 [4] 罗伯特斯皮勒,王长荣译:《美国文学的周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看到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几段《人类简史》中的精彩阐述,每每读到此处总是醍醐灌顶:

“………正是因为农业释放出了数十亿的人力,由工厂和办公室吸纳,才开始像雪崩一样有各种新产品倾泻而出。比起以前,人类生产出更多钢铁,制作出更多服装,兴建出更多建筑,还制造出令人瞠目结舌、超出想象的各种产品,像是灯泡、手机、数码相机和洗碗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也是因为如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问题:谁要来买这些产品?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有史以来,人类的生活多半颇为困窘,因此“节俭”就成了过去所高喊的口号,像是清教徒或斯巴达人,都以简朴律己而闻名。所以,如果是正直的人,就该避免奢侈、从来不浪费食物,裤子破了该缝缝补补,而不是去买条新的。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公然把这种价值观抛在一旁,无所顾忌地炫耀他们的财富。

然而,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在这里,节俭就像是一种该赶快治疗的疾病。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鼓励消费伦理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像是我本人最爱的早餐谷片,制造商是以色列的泰尔玛(Telma),它的盒子背面就写着:

有时候,你该好好享受一下。有时候,你就是需要多一点能量。虽然有时候得注意体重,但也有时候就该尽情放纵……像是现在!泰尔玛为你提供各种美味谷片,享受美味,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同一个包装上还有另一个品牌“健康零嘴”(Health Treats)的广告:

健康零嘴有大量谷类、水果和坚果,为您提供美味、愉悦而又健康的体验。在非正餐时间解您的嘴馋,完全符合健康生活习惯。真正的美味,让您享受更多。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这种文案不但无法引起消费欲望,反而还会激起极度的反感。在过去的人眼中,这种内容真是自私、堕落、道德沦丧!消费主义除了自身非常努力,还在大众心理学(像是“做就对了!”)的推波助澜之下,不断说服大众“放纵对你有益,而节俭是自我压抑”。

而且,这套理论已经成功了。我们都成了乖巧的消费者,买了无数种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产品,而且有的根本就是昨天才知道的。制造商设计产品的时候,刻意让它在一段短时间后就被淘汰;而且就算旧型号明明就足以满足各种需求,厂商还是会不断推出新型号,我们如果不跟进,就仿佛显得落伍。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而且消费性产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各种宗教节日(例如圣诞节)都已经成了购物节。甚至像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原本庄严肃穆的一天,现在的重点全成了跳楼大特价。许多男男女女纪念这天的方式,就是跑去血拼,大概是想证明这些自由的捍卫者并不是白白送死。

消费主义伦理开枝散叶,在食品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饥荒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但到了今日的富裕世界,一大健康问题却成了肥胖,而且对穷人的冲击更大于富人(因为富人懂得选择有机沙拉和水果奶昔,但穷人常常是大啖汉堡、比萨)。美国每年为了节食所花的钱,已经足以养活其他地方所有正在挨饿的人。肥胖这件事,可以说是消费主义的双重胜利。一方面,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会导致经济萎缩,这可不妙;另一方面,大家吃多了之后,就得购买减肥产品,再次促进经济成长。

然而,如果根据商人的资本主义伦理,所有的利润都该再投入生产而不是白白浪费,这样一来,消费主义伦理和资本主义道德该如何共存?没问题!就像过去的年代,今天也有精英分子和一般大众的劳力分工。在中世纪欧洲,贵族浪掷千金、尽享奢华,而农民则是省吃俭用、锱铢必较。但今天情况正相反。大富豪管理资产和投资非常谨慎,反而是没那么有钱的人,买起没那么需要的汽车和电视机却毫不手软。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而为一。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这种资本/消费主义的伦理,还有另一个革命性的意义。过去的伦理体系,常常要求人类做些难如登天的事,告诉他们照做就能上天堂。但总是要求他们慈悲、宽容,克服各种欲望和愤怒,还得放下己身的私利。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太过强人所难。所以翻开伦理道德的历史,虽然会看到许多美妙的理想,但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做到。大多数基督徒的作为不像基督,大多数佛教徒没听佛陀的话,大多数儒家子弟可能会让孔子频频摇头。

但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了,大多数人都能轻松达到资本/消费主义的理想。想要进入这种新伦理所承诺的天堂,条件就是有钱人应该继续贪婪下去,把时间投入赚更多的钱,至于一般大众则是要尽情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热情,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信众终于真的能够做到宗教要求的条件。只不过,我们又怎么知道它承诺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答案是:看看电视,你就知道。”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中文名

浪漫主义

外文名

Romanticism

起源

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释义

热烈追求理想世界的文艺创作思潮

特色

想象瑰丽,手法夸张,热情奔放

快速

导航

流派发展

艺术特点

代表作家

涉及领域

民族主义思潮

历史起源

社会背景

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费希特等古典主义哲学家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因而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倾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预测,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文学传统

在文学传统上,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浪漫主义一词即来源于传奇一词。而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繁荣铺平了道路。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nce,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1654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18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45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