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的起源?,第1张

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0个义项

315人次讨论 207帖子

元宵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

元宵节为什么吃汤圆

元宵节来历的传说

马丽:元宵节=情人节,今年脱单还有望

查看更多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15w播放

00:34

今儿~

平安喜乐_z

433

明代画作里的元宵节,要团圆,更要狂欢,买买买也使古人快乐!

浩然文史

5

宋朝的灯节都有哪些灯呢?

那夏8023lyt

19

元宵节、上巳节,谁才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喝杯茶,听村姑陈说说

小陈茶事

103

正月初一摆宴席,元宵节赏花灯:梁山好汉这样过春节

勇哥读史

102

宋朝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呢?

那夏8023lyt

7

元宵 | 灯月长明,喜乐安宁

物道

31

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影响我看苏翊鸣夺金圆梦

壹读

18

你知道古代的上元节是什么节日吗?

超爱喝茶鍀纸蝶

8

元宵节传说都不可信,但不影响国人过节热情,这些习俗真没听说过

浩然文史

65

灯会璀璨夜 流光溢彩庆元宵

中国青年网

4

元宵 花枝春满,诸事团圆

物道

6

下一次,还要等384天 | 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24

全国罕见:大别山麓不一样的元宵夜,亲朋结伴上坟山送灯祭祖

老黄说史

149

洋人的情人节你激动个啥?中国人自己有,还不止一个呢

萌书生

125

李清照晚年写的这首元宵词,用故事讲述她的情感世界,读来很感人

小话诗词

29

520能代表爱情?消费主义的情人节,比咱们的传统节日差远了

浩然文史

33

红楼梦:从元宵节灯谜到姽婳将军诗,看小冻猫子贾环的成长

少读红楼

96

元宵节到底是中国的狂欢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历史百家争鸣

34

过年贴春联尽人皆知,元宵节贴灯联,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黄说史

26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1][2]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3][4]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便是此节。按汉族的传统,在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到了隋、唐、宋等朝代时,这个节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汉族传统节日。襄樊人历来在元宵节有放孔明灯的习俗。

猜灯谜活动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嫦娥奔月的传说与元宵节的起源无关,但是与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有关。

一、嫦娥奔月与元宵节吃汤圆

济南民俗专家张继平表示,中国的节令食品,都有一个传说或者是一个故事来体现它的主题。正月十五又是团圆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吃元宵的习俗是嫦娥奔月后的一段神话故事。

这个传说与嫦娥奔月有关,嫦娥最早偷吃了仙丹之后飞到月亮上,她的丈夫后羿在家里思念成疾,卧床不起。一直到了正月十四晚上,天上来了个童子,告诉后羿,

“嫦娥在月亮上也非常想念你,但是她回不来。告诉你个办法,你要用糯米做丸,用糯米粉做成丸状的,叫团团如月,就像一轮圆月一样。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你把它放到屋的西北角,你连喊三声嫦娥,嫦娥就会回来。

第二天,后羿果真做了一些元宵,放在屋的西北角,连喊了三声“嫦娥”、“嫦娥”“嫦娥”,嫦娥果真回到了人间,两个人又过起了美满的日子。用这个故事体现元宵节的主题团圆。另外。元宵本身也是圆的,也借这个谐音过元宵。所以过元宵节的时候吃元宵。

原文——元代伊士珍引《三余帖》云:“嫦娥奔月后,羿昼夜思惟成疾。正月十四夜,忽有童子诣宫求见,曰:‘臣,夫人之使也。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做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呼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复为夫妇如初。”

《三余帖》为宋人所著,这应是吃元宵取意团圆最原始的传说记载。

二、元宵节的起源

✅1、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2、火把节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

据说元宵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3、明帝敬佛

源于佛教说。

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

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

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

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

三、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食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

有记载的舞狮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法会行列中的舞狮,可见最初是随佛教进入中国,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存在。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45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