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集镇的经济概况

双桥集镇的经济概况,第1张

双桥集镇为农业乡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得到运用和普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产业三大支柱。农业种植以小麦、油菜、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水稻为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业以猪、羊、牛、鸡、鸭、鹅、兔和水面鱼、蠏类为主;劳务产业已成为双桥主要经济来源,每年有13万劳务大军外出务工经商,常年工约6000人,季节工约7000人。农民收入的比例为农业的35%,养殖业为20%,劳务业45%,,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200多元。

双桥集镇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受到省政府嘉奖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个镇不断扩大棉花生产面积。这个镇实行了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插标定界,同时,通过科学技术培训,不断增强广大棉农的科技意识,提高广大棉农的科学植棉水平。并组织村干部、农民代表专程到河南省鹿邑县参观学习植棉技术,形成双桥集镇棉花生产的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农业的路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素有小麦之乡美称的怀远县双桥集镇紧紧抓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立项机遇,创造优势做大“农”字品牌。拥有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这一“金字招牌”的双桥集镇,充分利用项目带动的优势,实施“增产富民工程”,选种优良品种、统一生产布局,使小麦生产达到了产量高、价格高、市场销路好。该镇还利用丰富的作物秸秆和饲草资源,发展以家庭养殖为主体的畜牧养殖业,唱好“一村一品”重头戏。2007年以来,先后在赵集、刘碾、丁刘等村重点建起了奶牛、生猪、獭兔养殖基地,采取贷款支持、政策扶持的办法,培育了像赵国光、年夫振、陈现礼等一大批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了300多个养殖大户发展。

农业生产中,紧扣“农业产业有新扩张,基础设施有新改善,农民收入有新提高,集体经济有新亮点,乡村风貌有新变化”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镇播种面积为2974亩,其中:棉花2082亩,蔬菜502亩。林业总面积达到1372亩(果园面积350亩)。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80792万元,比上年增加3429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7420元。比上年增加36710元。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现有600多家个体私营经济落户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优质苗木基地、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农户增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2002年,全镇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9346元。

双桥集镇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老一代革命家汪冰石、陈付东、崔剑晓等在双桥地区从事革命活动,是当时宿怀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双桥集镇虽地处偏远地区,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富民政策,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有全县农村一流的镇卫生院,有集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三位一体的文广站。农业技术服务站作用得到发挥,农业装备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双桥已成为怀远大西北一颗璀璨的明珠该镇抓住机遇,促进社区建设全面发展。以自治区全面加强社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县委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全面推进社区创建的各项工作。紧紧抓住社区建设的大。在人力上配优选强社区干部,在财力上,发扬真抓实干的创新精神,积极协调单位包联社区帮扶力度,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驻”良好局面。强化意识,奥运安保加强安全防范。社区强化大局意识、安全意识。要求每个干部职工立足实际促发展,与时俱进谋创新,积极行动起来,思想上准备好,行动上尽量往前赶,切实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准备,强化安全意识。

怀远县双桥集镇已有1000多户农民依靠发展畜牧养殖走上了致富路。该镇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镇注重发挥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体系,从而有效促进了全镇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该镇先后为群众提供养殖周转资金50多万元,免费帮助农户开展动物疫苗接种2000多次。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为广大农民搞好科技服务,先后邀请县畜牧专家、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镇里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2007年上半年该镇开展技术培训6次,发放养殖科普读本2000多份,解答农民咨询1500多人次。此外,该镇还引导广大养殖户成立了养猪、养牛等专业协会,进一步搞活流通,让广大农户真正做到“养得好、卖得出、赚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47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